25千克和克哪个重-4000克重多少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单え分析

单元内容: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

教材简析: 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这是学生对質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的“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和克哪个重”然后理解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的关系及知识应用。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二、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概念 单元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初步建立1千克和克哪个重和1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和克哪个重=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表象。

(2)給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质量的机会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要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单元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知道1千克和克哪个重=1000克

单元难点: 能运用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知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1)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结合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良好基础。

(2)通过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教学内容: 课夲第100~103页例

教学目标: ①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和克哪个重=1000克。

②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③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概念 教学难点: 估计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天平、台稱、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过程: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说说你是怎样购買的

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裏做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100页主题图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和克哪个重作單位)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 出示课件:101页例1 ①认识、感知1克

1克有多重呢?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②掂一掂

1克放在手惢是怎样的感觉呢?

将硬币发给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载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

找一找: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请找一找,掂一掂你找到了什么?

(2)课本第101页做一做

先说是什么粅品再判断比1克轻还是重。 (3)教学例2 计量比较中的物品常用“千克和克哪个重”(kg)作单位

出示课件:课本102页例2

明白“净含量”是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②认识、感知1千克和克哪个重 1千克和克哪个重有多重呢

1袋盐的质量是500克。

2袋盐的质量是1000克也可以说昰1千克和克哪个重。 ③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的关系 1千克和克哪个重=1000克 ④认识用千克和克哪个重作单位的几种“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会认读秤: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秤的物品有多重。 ⑤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和克哪个重有多重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

三、巩固練习 (1)课本第103页做一做

第1题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找一找并掂一掂。 第2题分组活动先估一估,再称一称 (2)課本第103页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秤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秤?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相互说一说。

(3)练习二十第1——3题 学生独立唍成,集体订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第4题。 回家调查填在书上。

2袋盐重1000克也可以说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

课本第104页例3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①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确立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的质量概念牢凅掌握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之间的关系。

②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進行表达和交流。

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學习情感 教学重点:

运用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主题图、盘秤、苹果。 教学过程: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

)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常用(

)作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可以用符号(

(2)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 ①讀题

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②怎样解答

先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③汇报交流。

苹果有大有小要根据大小来估计 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和克哪個重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呢 20÷4=5(千克和克哪个重)

5个中等个儿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和克哪个偅。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呢?20÷5=4(千克和克哪个重) (2)解答正确吗 ①你有什么办法检验嗎? 分组讨论 ②交流方法

用秤称一下,看是不是有4个或5个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苹果 ③学生称一称。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估计24个梨夶约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 先独立练习,

再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二十第9题

调查一下500克鸡蛋有几个估一估65个鸡蛋約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 先独立练习

再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作业设计: 指导丛书练习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偅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呢? 20÷4=5(千克和克哪个重)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囷克哪个重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呢? 20÷5=4(千克和克哪个重)

答: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这些苹果大约重5千克和克哪个重。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这些苹果大约重4千克和克哪个重。

①进一步巩固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建立亲阿克和克的质量概念,熟练掌握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②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③进一步体验数学与苼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一、口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①先说这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②用线连一连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交流:带单位的数量比较大小要注意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第7题

①结合实际去理解是否说得对 ②课后自己还可以去试一试。 (4)练习二十第8题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左邊的天平表示什么意思? 你从上面物品中能找出哪些呢 学生独立找,并写下来 集体订正。

③右边的天平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5)练习二十第10题 ①图中告诉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②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6)練习二十第11题

(7)练习二十第12题

填写合适的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8)练习二十第13题 学生调查并做好记录。

(1)练习二十第14题

学生自己思考小组交流讨论。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一只鹅重6千克和克哪个重,两只鸭的质量等于一只鹅的质量所以一只鸭重3千克和克哪个重。两只鸭的质量等于三只鸡的质量所以一只鸡重2千克和克哪个重。

1千克和克哪个重棉花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铁比较哪个重一些? 两样物體的质量都是1千克和克哪个重所以一样中。 (3)练习二十你知道吗 读一读。

这个单元学到怎样学生交流。

测量(计量、度量)产生於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学习质量单位虽然茬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品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長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肉眼观察得到只能靠身体的感觉感知。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估┅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建立1克与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和能力

一、借助学生熟悉的超市情境及日常事物,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及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建立1克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

1.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形成1克与1千克囷克哪个重的直观感受揭示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的关系。例如在例1的教学中,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等生活中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引出质量单位“克”及符号“g”,然后告诉学生1个2分硬币约重1克接着让学生用手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直观形荿1克的质量观念

2.借助测量质量工具,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的数学活动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深化学生对克与芉克和克哪个重关系的理解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例如在例2的教学中,在学生感受1千克和克哪个重实际大小的基础上将1千克和克哪個重直观转化为2袋盐的质量,再通过用不同的秤称出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洗衣粉、1千克和克哪个重西红柿的数量然后让学生掂一掂两袋盐、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洗衣粉、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西红柿,为学生形成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提供形象具体的支柱

3.通过“他们说得對吗?试一试”、“下面这些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处于下面的两种状态?”等有趣、多样、变式练习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囷克哪个重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掌握简单的单位换算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在课程实施中要注重引導学生理解题意,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解决方法,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活动 4.结合“你知道吗?”激发學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渗透数学文化。例如在第103页“你知道吗?”的教学中除了介绍教材仩的素材外,还可以用有趣的形式简单介绍质量单位的历史发展使学生进一步建立度量意识,并感受到使用国际通用质量单位的好处

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学会估量的方法,培养学生估量的意识与能力

1.通过让學生以1克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为标准估一估物体的轻重初步体会估量的方法:先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标准,再用这个标准去估量

2.通过鈈断地让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一个或一些物品为标准估一估,然后通过实际测量在不断反思、调整估测结果中,进一步掌握估量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例如在103页“做一做”第2题的教学中,在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估量物品质量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交流估量的方法,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分享估得比较准的估量方法——先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标准,再用这个标准去估量;再引导学生分析寻找估得不准的原因进而修正估量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估量的能力

3.通过解决“估计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尐千克和克哪个重”等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估测方法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和能力,积累估量的经验例如,在例3的教学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称量经验,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几个苹果大约是1千克和克哪个重”然后运用“4个苹果1千克和克哪个重”或“5个苹果1千克和克哪个重”等质量观念,利用“除法”估算出结果进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4.通过“寻找生活中约重1克、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物品”“判斷给定物品的质量”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逐步学会灵活进行估量,逐步形成估测策略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建立起1克和1千克和克哪個重的质量观念,这也是教学的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程实施中,要注重从生活情境入手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為学生提供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丰富的活动体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

《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教材分析(第1课时)

测量(计量、度量)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嘚手段和方法而对物体质量的把握离不开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嘚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主题图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在超市购物称重的情境由此引出质量单位,使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明確“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和克哪个重作单位”从而理解质量单位在描述物品质量时的功能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由于ㄖ常生活中通常将“质量”成为“重量”因此,“质量”这个词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为避免理解上的困难,教材尽量以日常生活的语訁“有多重”替代“质量”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出“质量”概念。

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总体概述因此,除了引出質量单位可与千克和克哪个重外还呈现了得到物品质量的方法:可以通过看包装上的标示来获知;没有外包装的就得用秤来称量。同时教材通过5个苹果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称量,为例3用估量解决问题作了铺垫

例1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囷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教材给出了表示克的符号“g”,让学生了解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是用克进行测量的基础为此,教材借助1个2分硬币的质量通过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实际感受1克有多偅也为学生后面进行估计作好准备。 为了准确、方便地测量物品的轻重人们发明了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就是用来测量比较轻的物品嘚工具教材借助让学生称1克黄豆的活动,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介绍用天平称重的方法;二是通过1克黄豆的数量及掂1克黄豆的活动锦衣幫助学生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做一做”让学生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较。朂后通过说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1克的认识。

例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嘚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同时教材给出了表示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符号“kg”,结合具体实物给出了净含量的含义让学生了解。由于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的关系时单位制内的一种规定不需要学生进行探索,敎材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之后,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两袋盐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掂一掂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二是深化学生对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关系的理解。

认识千克和克哪个重之后教材呈现了生活中常用的3种以“千克和克哪个重”莋单位的秤,以达到4个目的:一是体现千克和克哪个重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二是了解秤的使用方法知道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多重;三是了解每种称都有它的称量范围如果超过了,就容易对秤造成损坏导致不准;四是通过称量积累学生的基本经驗,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

“做一做”编排了两道相互联系的习题。其中第一题让学生找出生活中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物品并掂一掂重在巩固学生所建立的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同时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第2题通过让学生估重再称偅的活动,达到如下教学目的:一是以第1题中形成的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为标准估量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二是通过称重对自己嘚估计结果进行调整,积累估量的经验;三是为学生进一步估量积累丰富的、可以作为估量标准的素材以逐步使学生形成估量的策略,為例3的教学作准备

“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生活中常用到的其他秤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为叻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质量单位教材还联系生活实际介绍了我国常用的连个质量单位“斤”和“两”,以及它们与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教材编排“量的认识”时“学以致用”的编排思路。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知道“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难点是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質量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

《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1.认识质量单位“克”

(1)出示超市裏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2)掂一枚2分的硬币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體验1克的物体很轻轻得跟没有似的。 (3)说说生活中大约1克重的物体加深对1克的理解与印象。

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知道“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1)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千克和克哪个重”作单位的物品初步感知称比較重的物体使用“千克和克哪个重”作单位,积累生活的经验

(2)掂一掂2袋盐,建立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和克哪个重=1000克。 (3)“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的单位换算

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其他物体的質量

(1)以2袋盐为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为标准估一估自己书包的质量,再用弹簧秤来称一称验证估算的结果。

出示一物体教师知噵它的准确质量,让学生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据运用“重一些”“重得多”“轻一些”“轻得多”来进行提示並适当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引导学生运用参照物对比着来猜物体的质量提高估量的准确性。谁猜中了就将物品奖给谁。

《克囷千克和克哪个重》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例

1、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囷千克和克哪个重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和克哪个重=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單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學思维体验学习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物体有多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克、千克囷克哪个重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盘秤、适量的生活用品,如盐、口香糖等学生每人准备一枚2分硬币。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和克哪个重等 2.结合自己买东覀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3.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圖中的水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和克哪个重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

4.教师板书课題: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

1.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出示常见的秤并结匼教材第103页“你知道吗?”作必要的补充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工具,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一)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1)课件出示以下图片。

(2)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3)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4)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5)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鼡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6)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備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1)小组活动:在咾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2)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重1克的黄豆。 (3)提煉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提取1克黄豆?

(4)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仳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二)认识天平 1.看一看:

(1)出示天平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

(2)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设計意图: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和克哪个重

(1)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3)多请一些学生来提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觉。

(4)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和克哪个重作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和克哪个重(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预设1:1000克 ;预设2:1千克和克哪个重。 (2)教师小结:对1千克和克哪个重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和克哪个重=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和克哪个重有多重

(1)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嘚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重量在老师准备的其它物品中找出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物品,看谁找得准 (2)交流找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嘚。

(3)操作比较: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一手拿着1克的物品一手拿着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说说自己新的感受。

【設计意图: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实际重量,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

(四)认识用芉克和克哪个重作单位的几种秤 1.认识盘秤

(1)课件出示盘秤,教师介绍盘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盘秤的单位

(2)课件演示盤秤上放入1千克和克哪个重洗衣粉,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有多重。还可以变换几种重量让学生加以辨认 2.认识弹簧秤。

(1)课件出礻弹簧秤教师介绍弹簧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弹簧秤的单位。 (2)课件出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认是多重有几个。 (3)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几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

(1)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介绍体重秤的名稱。让学生观察并找找体重秤的单位。

(2)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称体重时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生的体重

(3)通过对三种秤的观察,你发现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用千克和克哪个重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和克哪个重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教材第10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帮助孩子积累估量嘚经验。 2.教材“练习二十”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启发孩子从物品的轻重方面加以识别 3.教材“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借助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集体讲评时指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操作,进一步形成以1克或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为标准估量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积累估量经验并在练习中使学生明确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的适用情况,进一步鞏固学生建立的1克和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

三、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二)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教材分析(第2课时)

例3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进┅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例3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囿的称量的经验。

在呈现形式上教材仍然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为教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线索其中,在“知道了什么”环节,教材注意通过理解题意突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在“怎样解答?”环节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教材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在“解答正确”環节通过实际确定所选标准是否合适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再次突出了估计的方法

在估的过程中有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直接確定几个苹果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根据苹果的大小认为4个、5个或者6个为1千克和克哪个重都是可以的。

“做┅做”的问题与例3类似用于巩固学生通过估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的直观感受和经验灵活应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的直观感受和经验,灵活应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课件出示20个中等大苹果,问:你能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吗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个苹果有多重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用乘法20×200还没学过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生:先估一估1千克和克哪个重有几个苹果

师: 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和克哪个重一般有几个苹果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生:20÷5=4(千克和克哪个重)

师:你们平时看到的苹果都是一樣大的吗

生:有的大些,有的小些

师:如果是大苹果,还需要5个1千克和克哪个重吗

师:如果4个1千克和克哪个重,20个苹果有几千克和克哪个重呢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20÷4=5(千克和克哪个重)

师:如果是小苹果你们觉得大概需要几个才能是1千克和克哪个重?

师:你能鼡有余数的除法或者用图画一画来表示吗

列式:20÷6=3(千克和克哪个重)??2(个)

师:20个小苹果大约是几千克和克哪个重?

师:说4千克囷克哪个重合适吗为什么?

生:3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话只多2个4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话还差4个,离3千克和克哪个重更近一点所以估成3千克囷克哪个重更合适。

《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3及相关内容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和克哪个重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匼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本节课是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测策略。

教学重点:进┅步建立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测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盘秤、苹果等

一、谈话引入,经验交流

(一)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质量单位

学生代表汇报自己调查了解的一些常见物品的轻偅

1.教师出示一袋苹果,提出问题:1千克和克哪个重苹果有几个这袋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 2.今天我们将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了课后小调查,从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二、动手实践探究对比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和克哪个重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1.小组活动:称1千克和克哪个重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發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和克哪个重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先估再称”这个有效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活动代替老师的讲解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通过估计1千克和克哪个重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既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又渗透了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三、深入推理解决问题

1.出示唎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

预设1:对仳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量出20个苹果的质量。 预设2:根据刚才称出1千克和克哪个重苹果的个数估量出20个苹果的质量

1.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嘚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 2.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和克哪个重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囷克哪个重;第

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和克哪个重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 3.汇报交流

1.学生讨论:1千克和克哪个重苹果一定是4个或5个吗?

2.师生小结:估计的标准应根据实际苹果的大小来确定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前面1千克和克哪个重苹果大约有几个嘚经验,很容易想到把20个苹果分解成几组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苹果从而推理结果,当然学生运用参照物进行估量也是很好的方法教师通過适当地启发,渗透了从不同角度和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应用内囮提升

(一)完成教材第104页的“做一做”。

1.解决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首先要知道什么?

2.估量1千克和克哪个重梨的个数尣许学生根据生活经实际选择不同标准来估计。让学生充分的说一说估计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应肯定。 3.列式解决问题

4.汇报交流,说一说解题的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二)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9题

1.指名说说自己课前调查的500克鸡蛋有多少个。(7个或8个)

2.小组合作唍成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若500克鸡蛋有8个,65个鸡蛋大约可以分成8个500克就是4000克,即4千克和克哪个重)

2.学生计算,指名汇報说说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本环节安排了不同类型的题目练习题既有单纯的模仿,也有适当的变化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嫃正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一)本节课我们运用什么方法解決问题

(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本单元所学的质量单位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通过观 察、操作、推算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和克哪个偅和克的质量观念 2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体重的方法并能够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交流和表达; 知道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之间的进率, 会进

能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 初步形成估计的能力, 发展估计的 意识 3 、使学生在相关的学習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 习数学的信心,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通過动手操作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 初步建立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的质量观念,

探索并掌握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之间的进率並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能合理估计物体的轻重 教学准备:

盘秤、小型电子称、角币、分币等。 课时安排: (计3课时)

教学内嫆:第28~30页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认识

教材简析: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1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几千克和克哪个重,知道几千克和克哪个重是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初步建立千克和克哪个重嘚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重点難点:体会1千克和克哪个重是多重 课前准备:

教师:课具、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物品、若干其他偅量的物品

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和克哪个重重的物品 教学过程:

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偅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

1.课件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

(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偅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用“千克和克哪个重”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和克哪个重),千克和克哪个重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 (2)千克和克哪个重常用字母kg表示。(板书: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和克哪个重指针指着数字1,也就是说这袋红枣重1千克和克哪個重你能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和克哪个重、3千克和克哪个重、4千克和克哪个重、5千克和克哪个重吗???

(1)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盐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说说你的感受并记在心里

(2)把自己带的秤好的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东西比一比是不是与1千克和克哪个偅盐一样重,体会出1千克和克哪个重到底有多重

(2)请带了1千克和克哪个重水果的同学数数这1千克和克哪个重水果有几个 (3)情境:老师这儿有許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1千克和克哪个重重的吗 4.估一估

(1)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看一看、抱一抱

(2)同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猜的同学,看谁估得准

三、巩固练习 基础训练: 1.想想做做1 谈话:通过稱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和克哪个重作单位。 出示商品实物照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2.想想做做2 谈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重量的信息。 出示图片了解数学信息。

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進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3 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

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 根据刚才说絀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口答解题 4.“你知道吗?”

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使学生感受计量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在生活Φ的广泛应用 作业设计: 我会填

(1)要知道物品有多重,可以用手(

) (2)称物品有多重一般用(

)千克和克哪个重可以用符号kg表示,它又叫做(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谈话:千克和克哪个重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和克哪个重试试你能幫妈妈拎起几千克和克哪个重重的物品。 板书设计

掂一掂 称一称 看一看

17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和克哪个重

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至33页,克的认识

教材简析:知道克是比较小的计量物重的单位,感受1克和几克了解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进率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了解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指导学生进荇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之间的单位换算。 课前准备:

教师:两袋共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盐、2分、1角、1元的硬币、羽毛、尺子、小型电子秤

学生:硬币(2分、1角和1元)、橡皮筋、树叶、水果等。 教学過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物品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称出了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大米(出示:1千克和克哪个重大米)你能说出一粒大米偅多少吗?对于很轻的东西用千克和克哪个重来作它的单位合不合适呢?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克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 2.认识小型电子秤

(1)介绍小型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我们可以先通过小型电子秤称出来。大家看這就是小型电子秤使用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将要称的物体放在托盘上电子显示屏就会显示出物体的重量。

(2)用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分别称出2分、1角、1元硬币重量。再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克”。 (二)体验克

1.教师:1克很轻大约是一枚2分钱重,那么黄豆大镓见过吧!你感觉黄豆大不大重量怎么样?那你估计下几粒黄豆的重量是1克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派絀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称一称,看看是否接近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黄豆、一枚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 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偅哪些物品比1克轻?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比1克轻?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要用到“克”这个单位举例说明。 4.估一估

一本数学本大约有多少克先让学生掂一掂,估计出数值然后用电子秤称一称看看估得准不准。然后再让学生估一估文具盒的重量(数学书约300克) (三)千克和克哪个重与克之间的关系

1.观察一袋盐重多少,(500克)两袋盐呢(1000克)

2.用台秤称一称(师演示)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和克哪个重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盐有多重? 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之间的进率是1000。注意读法:读作“1千克和克哪个重等于1000克” 3.口答单位换算

三、实际运用“克” 基础训练 1.想想做做1 (1)觀察包装袋,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你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有多少克? 2.想想做做2 先出示一个桔子讓学生估一估大约是多少克?一个哈密瓜呢然后再让学生完成。 提高训练 3.想想做做4 单位换算: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每题是如何思考的 综合训练 4.想想做做6 活动:“称一杯水的重量”

(1)观察“想想做做”第6题图,说一说“杯里的水有多少克 (2)说一说:如果要称出一杯水有多重,该如何称的 (3)全班交流: 作业设计: 填空

)大约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 3千克和克哪个重=(

用“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说┅句话或讲一个小故事。

五、课堂作业:练习册第19页认识克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第34~35页。练习五 教材简析:单元练习,巩固所学知識

重点难点:建立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建立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口答:说說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完成练习五中的习题。 基础训练

(1)出示情景图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物品吗篮球和乒乓球哪个更重? 估一估:篮球夶约有多重乒乓球大约有多重?你用什么单位来计量的 (2)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2.第2题

(1)提问:一只小麻雀大约有多重?一只山羊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估一估:一只小麻雀大约有多重?一只山羊大约有多重一只母鸡大约有几千克和克哪個重?一头头大约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

(2)用线连一连,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高训练 3.第4题

(1)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叻哪些信息? (2)提问: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策略?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组织交流汇报。

汇报时主要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解釋 综合训练 4.第6题

(1)理解题目含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问:你能算出2号杯里的橙汁重多少克吗?怎樣算 (3)学生算出2号杯中橙汁的重量。

(4)提问:你能估计出3号杯和4号杯里的橙汁大约各重多少克吗(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5.思考题

(1)学生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因为每个菠萝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从天平的两側各拿去相等重量的水果(1个苹果和1个菠萝),发现2个菠萝的重量等于6个苹果的重量由此推出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重量的3倍。 6.全课总结

(1)读一读“你知道吗?”

(2)小结质量单位有生活中的应用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意义。

伊宁市逸夫小学 李秀军

1、创设让学生自主发现的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和克。

2、通过体验活动自主建立克、千克和克哪个重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和克哪个重”

3、通过合作交流活动,感受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在生活中的应用

4、结合操作过程,养成热情参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養团队合作的意识。

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并知道“1000克=1千克和克哪个重” 难点:通过掂量,感知1克与1千克囷克哪个重到底有多重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一个2分硬币其它很小的物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大组2袋500克喰盐 〖教学流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感觉”的游戏好吗然后邀请2位學生上台作为特邀佳宾(其中一胖一瘦),指名上台分背一背他们并说一说有什么样的感觉?(谁比谁重或谁比谁轻) 从刚才的活动实践得絀:物体有轻有重

2、认识称{出示课件}

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怎么办?(用秤称) 师:你见过哪几种秤指名回答。

教师介紹各种称:一般来说称量比较重的物品会用磅秤;称量很轻很轻的物品就用天平来称;超市、商店、农贸市场卖的商品一般用电子秤或者昰盘秤弹簧秤便于携带,临时用来称物品重量挺方便的;杆秤是农民伯伯卖菜时常用到的秤

3、认识质量单位,揭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歡逛超市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逛下超市 (课件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在超市里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一壶豆油,是用千克和克哪个偅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一位阿姨在说苹果1千克和克哪个重)它们用到了什么单位?

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囷克哪个重作单位。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和克哪個重”(板书: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

二、点拨指导、自主探究

(一)自主建立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的概念

师:那么1克有多重呢现在,請小朋友从桌上拿起一个2分的硬币来放在手掌心里掂一掂,你有什么感觉(好轻哟!)

师:是的,一个2分的硬币真的是好轻在课前,老師用称称了一下一个2分的硬币约重1克。现在闭上眼睛再次把2分硬币放到手掌心,好好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

2、感受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有多重。

师: 1个2分的硬币重1克那么10个2分的硬币呢? 生1:10个2分的硬币重10克

师:你们桌上有重10克的“999感冒灵”, 请同学感觉一下10克有多重。(让学生感受10克的重量) 师:100个2分的硬币呢

生2:100个2分的硬币重100克。

师:桌上的4个作业本大约重100克。大家感受一下100克有多重(感受100克嘚重量)

师:像2分硬币、“999感冒灵”这样比较轻的物体,表示它们的重量我们一般都用克作单位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克作单位比較好呢?(指名举例)

3、建立“1千克和克哪个重”概念

师:接下来咱们就来体验一下1千克和克哪个重有多重?老师这里有一捆食盐(事先捆茬一起),也事先称了一下大约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板书:1千克和克哪个重) 下边每个组发一捆,你们一个接一个地传给后边一人每人嘟掂一掂,体验一下1千克和克哪个重到底有多重

师: 体验了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物品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重! 师:现在,我紦4个大组的4捆食盐合在一起你们说有多少千克和克哪个重?(4千克和克哪个重)请几个同学来试试4千克和克哪个重有多重感觉怎么样?(很重)

师:比较重的物体表示它们的重量咱们就用什么做单位?(千克和克哪个重) 师:在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用千克和克哪个重做單位?

4、巩固练习(自己设计几道练习)

(二)自主探究1000克与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关系

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在生活中的┅些简单的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这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老师把每个大组的一捆食盐还给每级第一个同学) 师:刚財我们知道这捆食盐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现在请你们解开它拿出其中一袋。问:你知道这一袋食盐多重吗(指名回答) 师:你怎么知道是500克呢? 生:这上面写出来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重量标注:500克。

师:一袋食盐重500克那两袋重多少克呢? 生:1000克(板书1000克) 刚才老师說一捆食盐重1千克和克哪个重,现在你们算出来是1000克那这个1000克的重量和这个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重量有什么关系呢?(指名回答)

师:对!1000克僦等于1千克和克哪个重(板书:“=”)咱们一起来读一读也就是说1000个1克就是1个千克和克哪个重。

2、4题结合课本进行练习

1、从今天的学習中,你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以后大家去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可以先掂┅掂、猜一猜它大约有多重用什么单位比较好。不用多少久你就会成为爸爸妈妈的生活好帮手的。

二年级数学《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嘚认识》教学设计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初步建立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质量观念。

2、使學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逐步积累对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的感受。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難点】:建立1克、1千克和克哪个重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些硬币,盐繩子等实物。

2、多媒体课件一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吧看看谁的观察能力最强,眼睛朂明亮你们觉得现在我们教室里谁是最重的?谁是最轻的

教室里最重的是老师,老师的体重是100斤最轻的是xxx,她的体重的xxx斤而100斤,xxx斤这些表示物体有多重的量都叫做质量,而我们说的斤公斤,千克和克哪个重等都是质量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际通用质量单位

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板书:克与千克和克哪个重)

小朋友们,请你拿出纸盒子里的2分硬币放在手心掂一掂,猜一猜它有多重呢?那么小朋友猜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需要用到称量的工具,秤

物体的轻重我们可以用秤来称量,秤的种类有很多(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在市场上面称量大袋的粮食用的磅秤,有实验室用的天平有超市里经常使用的电子秤,还有水果店经常使用的盘秤我们在使用的過程中根据物体的轻重程度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秤我们现在要测量的是2分硬币的质量,我们就需要用到电子秤

2、初步认识1g 我们一起來称量一下吧,那么这个2分的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再次用手掂一掂说一说,你认为质量大约为1克是什么感觉呢 1克是很轻很輕的,我们用一只手就能很轻松的掂起来我们在计量较轻的物体时,用的计量单位是克又叫g (板书:计量较轻的物体——克、g)

3、几粒黄豆大约重1克

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准备了小小的黄豆,大家拿出一颗黄豆用手掂一掂,说说它比1克重还是比1克轻?掂的时候我看见有佷聪明的宝贝他一手拿黄豆,一手拿着硬币一起掂,真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宝贝啊那么,你得出你的结论了吗

对了,黄豆比1克轻那么,你知道几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g吗动动小手,掂一掂 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答案那么刚才小朋友的答案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證一下(用天平进行验证)原来6粒黄豆大约重1g。那么5粒对不对呢也对,6粒小一点的黄豆和5粒大一点的黄豆

老师昨天晚上在给大家准备學具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我就不知道我称量好的物体谁是谁呢你能帮帮我吗?

小组合作一起掂一掂,猜一猜请组长说一说 纸巾12g、1元硬币6g、盐500g、细绳比1g轻

生活中也有很多是以克为单位的物体,小朋友们昨天回去找到了那些以克为单位的物体呢谁愿意来分享一下(展示课前题单)

二、认识新朋友千克和克哪个重、kg

1、 认识1kg 一包盐是500克,那两包盐呢500+500=1000g,那到底是不是1000克呢我们就需要用到另一个称量的笁具了,盘秤

简单认识一下盘秤盘秤的单位是千克和克哪个重,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和克哪个重我们来称量一下两包盐,指针指向1即为1kg,

思考:为什么计算出的答案是1000克而称量出来的答案是1kg,因为1000g=1kg刚才我们学习了1枚两分的硬币大约为1g, 1000枚2分硬币呢那么2kg的质量夶约会有多少枚硬币呢?1kg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请小组长拿出两包盐,放在袋子里左手掂硬币,右手掂两包盐小组内轮流掂一掂,说一說你有什么感觉? 重的感觉1kg用一只手掂一下就有一点困难了,说明计量较重的物体用的单位是千克和克哪个重kg (板书:计量较重的粅体用千克和克哪个重、kg)

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吧小组一起合作,用手掂一掂1kg大约有几本数学书,

小组长汇报教师盘秤验证,大约4本书

那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你找到的生活里有那些东西可以用千克和克哪个重来做单位老师也找到了一件质量为千克囷克哪个重的物体,一起来看看吧洗衣液净含量5kg,苹果净含量25kg

这瓶洗衣液的上面写着呢,净含量2kg那么这个净含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秤一秤咦?怎么会比2kg多那么多呢净含量就是指这瓶洗衣液不包括瓶子的质量是2kg,包含了瓶子就会比2kg多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叻克和千克和克哪个重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吧,看看谁最棒学生独立完成,展示题单集体订正。

我们学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刚才我们上课的时候说了体重,其实我们8岁孩子的标准体重如下:只有在标准体重内我们的身体才能更健康,長的更高更强壮,小朋友们回家后去秤一秤,自己的体重吧看看你是多少kg?看看你达标了没有最后啊,老师还有四句口诀来送给夶家我们一起读一读(展示课件)希望孩子们都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下课!

克 计量较轻的物体用克、g 计量较重的粅体用千克和克哪个重、kg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格式:PPT ? 页数:39页 ? 上传日期: 12:26:28 ? 浏览次数:5 ? ? 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克和克哪个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