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东方前途出国前期顾问主要是做为什么从精锐教育辞职的?

教育其实很适合第一次创业、没有太资金来源的创业者,因为教育基本不太靠钱来发展。在线教育可能是个例外,因为电商的属性,流量很贵,它很耗钱。

【比较一下两个学校的成功历程】

新东方成立于 1993 年,上市于 年,在上海、广州、武汉、天津、西安、南京相继设立新东方学校。2006 年新东方美国上市。在 2000 之后的十几年,俞敏洪校长的 " 励志演讲 "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新东方是所有培训学校的榜样,现在也依然是很多培训学校校长(包括我)的偶像。

2002 年,北大在校生张邦鑫做家教;2003 年 8 月,他和同窗好友曹允东一起创立学而思;2005 年,学而思销售额做到 1000 万,决定以奥数为主,砍掉语文和英语 ( 课程 ) ;2009 年获得老虎基金 4000 万美元融资,2010 年 10 月美国上市。学而思发明或发扬光大的 " 小升初培优 "、" 互联网营销 "" 奥数教研 " 等新理念、新模式、新商业领域改变了中国中小学培训行业。

【2002、2003 年,学而思在忙什么?】

2002 年,四川大学毕业的张邦鑫考入北京大学硕博连读,在暑假时他家也没回就来到了北京帮着导师做课题。实验室的事情不多,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张邦鑫开始做兼职。

一段时间后他在一个军队大院找了份家教,教的学生名字叫杜扬。当时的杜扬在石油附小读六年级,数学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偏上。在张邦鑫的辅导下,他居然连续三次数学考试得了 100 分。

杜扬的父母非常高兴,在单位经常与同事聊起此事。很快就有军队大院的家长托杜扬的父母问张邦鑫:" 你能不能同时多教几个孩子?我们大院还有好几个孩子也想上你的课。" 张邦鑫一乐:" 那好啊,来吧!不过就不能在屋里讲了,得找间教室。" 回来后他心想:教一个是教,教十个也是教,还不如一次多教些。于是,张邦鑫制作了一页纸的宣传单贴在这个军队大院:家门口的数学辅导,免费试听,交费后不满意可退费。

这次一共来了 20 位同学试听,最后的结果是:全部留在了这个辅导班。当时班上有两名特殊学员:一个是其它小区的父母来散步时发现了这个班,免费试听后给孩子报了名;另一个是寒假到亲戚家来玩的同学,经不住张老师课堂的诱惑,也报了名。

张邦鑫和同窗好友曹允东东拼西凑注册了一个公司,开始办起了课外辅导班,那时是 2003 年 8 月。

办学和办家教不一样,没有办学资格,公司的教学工作就无法开展。于是他们四处托关系,挂靠到朋友学校的名下。没有教室,就租写字楼,进行简单装修后即投入使用;没有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招聘优秀的研究生并进行培训;没有生源,就在网上发帖进行宣传。

学校成立后,第一期秋季班开课共有四个教学点。张邦鑫此时已经不再教课,而是专心地做起了管理,并着重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对公司的战略思考。在第二次开课的时候,由于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张邦鑫果断关掉了两个教学点,并加大力度完善其他教学点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教学质量。对教师近乎苛刻的考核在这时开始形成,并一直传承到今天。这些举措为学而思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从曹允东回忆文章中摘抄)

2004 年,我们从最初的 100 多个学生发展到 300 多个,慢慢走向正轨。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非常信任的两位老师跳槽走了,还挖走了我们 1/3 的学生。我努力去挽回。当时我还很穷,挑了一家很贵的饭店请他们吃饭,但最后他们还是没有答应留下。那是北京的冬天,马上要过春节,我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全世界都背叛了我,很孤独,很难过。这不是损失了多少钱的事,我甚至在想,我以后还要不要信任别人,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

后来我反思,是我们的沟通不够,激励机制不好,让他们太累了。2004 年时大家每天都干活干到一两点,哪有时间沟通 ? 但在那之后我们就建立起了老师的福利体系等很多制度,填补了很多漏洞。也许是我遭受打击后的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好,加上我们教学方法的效果逐渐显露,开始出现家长通宵排队报名的情况,我们才渐渐从那次损失中走出来。

创业非常熬人,不仅在精神上,还在体力上。除了白天上课、晚上备课之外,学校的一切杂事都要自己做:发传单、报名、咨询、收钱、租教室、打扫卫生,一些家长看到我站在讲台上,很惊讶地问为什么你来上课,你不是门口那个收钱的吗 ? 那时我们从早干到晚,直接睡在办公室。尽管很累,但是内心却有很强大的动力,就是我已经有几百个学生了,我要对他们负责,让他们都考上好的中学,这就是当时的终极价值。

从做学生到当老师再到当总裁,这条路是很煎熬的,第一要学会放弃,第二要忍受痛苦。随着学而思不断做大,我就没办法由自己来教课了,但是家长强烈反对,他们说你不亲自教我们就不上课了。这在初期是很难的,如果失去两个班级,我们这一年就白干了。放弃教了很长时间的学生,是很痛苦的选择,也是我的第一次转变。但你要去忍受。

【 年,新东方在忙什么?】

2000 在上海、广州相继设立新东方学校。12 月,新东方教育在线创立,正式进入远程教育领域。

2001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挂牌成立。

2002 武汉、天津、西安、南京新东方学校相继成立,创办精英英语学习中心,挺进高端英语培训市场。6 月,新东方投资 3.2 亿元兴建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8 月,新东方出资 20 万元在陕西省合阳县同家庄镇兴建第一所新东方希望小学。10 月,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和新东方联合举办 " 希望之光 " 英语讲师团西部大型巡回演讲活动。活动历时两个月,讲师团足迹遍及延安、井冈山、拉萨等 15 个西部城市的 30 所大学,共有 10 万余名大学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2003 在沈阳、重庆、成都、深圳相继设立新东方学校。

【2003 年,新东方、学而思怎么可能碰撞?】

一个两个大学生做的小培训学校,好不容易做到 300 人,正在苦恼有两个老师带跑了 100 多学生。

一个是风口浪尖的全国第一培训学校,在全国各大城市布点。如果说新东方是雄鹰展翅,那么 2003 年的学而思可能只是一个雄鹰看不见的蚂蚁。

奥数,对于新东方来说,怎么可能有 2004 年成立的 POP 少儿英语和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全面开展留学 ( 课程 ) 咨询等相关业务)。这么小的公司,而且还和新东方主营业务无关,送给新东方都不会要。

新东方看不见学而思这个对手。

【 年,学而思在忙什么?】

学而思是靠奥数起家的,北京有个 " 迎春杯 " ( 注:一项传统中小学数学比赛 ) ,我们当时做了一个相应的产品,名字就叫 " 迎春杯 " 比赛复习班之类的。其实,我们就把历年的考试分类,但这个产品吸引了很多学生,那时候真的是个黄金时代。当时,我们在《北京晚报》上打了一块很小的广告,1500 元吸引来了 100 个学生。这个点抓地特别准,大家都要参加这个比赛,我们第一年招一百多个学生,当时一个人收 1500 元,这让我们渡过了最初的难关。

到了学期中间,我们又想吸引更多的学生。迎春杯最开始设计 15 次课,大概在春节前考试,就给另外没来的学生打电话试试,下课再交钱,要不喜欢就直接走人,那个时代大家还很天真,觉得免费就来听一下,就这样也招收了一批学生。

此外,还有很多其它比赛,北大有个 " 资源杯 ",清华有个 " 同方杯 "。我当时拿到了一个同方杯的代理权,这个是死磕来的,我们就更出名了。其实,我们就是围绕这几个比赛开发我们的产品,这样慢慢的就积累了最初的学生。

后来,我们又发现小升初做地特别好,但初中做的不好。所以,我们办了 6 个课时的分班考试课,这个产品实际是一个过渡性产品,有的学校没有分班考试,有的学校没有。但我们就跟家长讲,在小升初有学校录他的时候,就跟他说这个学校有分班考试,因为都怕落下,很多人都选择了参加。

分班考试就把这些学生稳住了,但还有两个多月的暑假是空档期。所以,我们又设计了另外一个课— 8 个课时学完初一数学,这个名字其实特别土,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但它有用,家长一看就明白。

学而思是更市场化的,也跟学校没什么关系。但我们现在垄断了小升初,因此被媒体骂的,但学校要靠我们给它招生。学而思真正成功的东西其实是小班,一个班通常是 15 人。为什么是 15 人 ? 像微博 140 个字不是随便拍脑袋得来的,这是我们经过失败、痛苦和教训得来的。而新东方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 800 个,巨人也是一样的。但学而思在标准化上做的非常严格,我们从来不超额,最好的老师和最差的老师都是一班 15 个学生,因为我们把标准化视为生命线。

很多人问我学而思成功的秘诀,答案其实很简单—舍得给钱,不要小气。我招老师根本不用愁,大家口口相传老师有的是,最牛的奥数老师都在我们学而思教书,你课程设计的再好得有老师给你执行。假如老师天天想着跟你博弈加薪水的事情,他就根本没办法教好。道理很简单,但你回去数钱给别人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心疼。

此外,学而思还开创了让家长听课的模式,我们教室设计基本都是长方形,前面坐学生后面坐家长,这样的设计对老师是个考验。我们还开创了一种模式—随意退费,学习到什么时候不满意都可以退钱。

当然,学而思里的细节特别多了,我也没办法一点点讲,包括课程设计、宣传以及怎么在网上营造口碑,这些都需要花精力。比如 2007 年,我们营造了一个特别大的事件,我们当时有个特别牛的老师叫刘开,现在是广州的校长。因为我们一个班就 15 个人,原来在大钟寺,家长都提前蹲了一夜来报名,但有一个店开门开早了导致有 15 个家长没报上,他们就把店都给砸了,我们利用这个事情炒了很久,其实很有用。商业模式不是凭空来的,它一定是有支撑的东西。

(易佳教育评论:这里没有写学而思与巨人学校的那场维持数年,可以用惊心动魄形容来形容的竞争。大家懂的……)

【 年,新东方在忙什么?】

2004 新东方 POP 少儿英语品牌诞生。2 月,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成立,全面开展留学咨询等相关业务。

2005 杭州、长沙、哈尔滨、济南、太原、郑州、长春、襄樊新东方学校成立。3 月,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启用域名。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和新东方联合举办的 " 梦想之旅——中国大学生励志系列讲座 " 全国巡讲活动开启。每年前往全国各地近百所中学和高校,为大中学生带去以人生励志与学习为主题的精彩讲座。

2006 在福州、合肥、昆明、石家庄、苏州、株洲、宜昌、鞍山、佛山等地相继设立新东方学校。9 月 7 日,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

2007 在南昌、无锡、荆州、大连相继设立新东方学校。3 月,新东方学前教育拓展中心(北京新东方满天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4 月," 武汉新东方学校教育援助基地 " 在湖北省未成年人管教所挂牌成立。6 月,新东方出资 5000 万元,与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设立 " 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励基金——新东方自强基金 "。连续 10 年,每年为 750 名西部高校学生提供 " 新东方西部特困大学生专项助学金 ",为 910 名全国高校学生提供 " 新东方自强之星奖学金 "。 6 月,新东方出资 1000 万元,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 "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新东方教育基金 ",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学校。11 月,新东方国际高中项目部正式成立。11 月,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和新东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年,新东方、学而思碰撞不着?】

2005 年,学而思的营收从 0 做到了 1000 万,决定把英语和语文辅导都砍掉,只留下了数学产品。英语和语文分别是在 2008 年和 2010 年才重启。在那个时期,学而思对于家长要求学英语的要求,总是回答,学英语去新东方,学奥数来学而思。面对这么给力的 " 非竞争对手 / 朋友 ",新东方没有可能像巨人一样对学而思痛下杀手。

2003 年,学而思首期招募的学员只能去 100 多人,发展到 2009 年秋季,这个数字是 7 万多。六年历程,每年收入增长超过 100%,2008 年学而思收入超过两亿,成为了一支不可小看的力量。

一个是在美国股市一枝独秀,在全国市场攻城略地。一个在北京与对手生死决斗,成功的奖励是与新东方争夺全国冠军的机会(当然新东方没有看得起这两个地区学校)。

新东方看不起 " 对手 ",的确,那个时候,新东方根本就没有对手。

以下是曹允东先生的演讲稿,加入一些评论。

以前的这里面有个很出名的案例,就是我们学而思和巨人的故事。巨人于 1994 年就开始做了,等到学而思 2003 年开始创业的时候,它的收入已经过亿了,而我们当时的收入才几百万。当时我就跟同事说不要看巨人,装作没有巨人这个公司。2007 年,学而思却超过了巨人,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巨人融资了,它获得了启明创投的 2 千万美元融资。但这笔投资有个对赌协议,投资方要求巨人到 2008 年要做到一定的规模,而巨人为此一年做了 18 次收购,而此举让巨人把自己杀死了。所以,大家要知道,钱多了是一个灾难。

前两天,《创业家》也出了一篇讲精锐教育的文章,它前两年在北京也花了一亿多元,结果怎么样?钱白扔了。大家要记住,教育完全是靠教育、老师及教学成果来驱动的,而不是靠钱来驱动的。

当然,到了一定阶段也是要靠钱的,比如像学而思和新东方做到这么大程度,广告等上面的投入是非常巨大。所以,不同阶段要做不同的事情,如果项目很小很小,你却天天想着融资的事,这种思路完全错误。

我讲的教育培训业主要指青少年和中小学培训。

半资源型:依靠公立学校老师和资源

像精诚精华这样的学校就属于半资源型,它们基本上是由学校退休校长和老师来创办的。2000 年开始,国家对这类学校加强监管,它们也慢慢消失了,现在能生存下来的都转型了。

半市场化运营:一半资源,一半市场化

巨人就是在半资源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来,它慢慢开始市场化了,拥有自己的全职老师。但这种模式也是相对不可持续的,所以要向完全市场化方向转变。

大班和明星老师 ( 以新东方为例 )

新东方主要面对的是成年人,一开始是做大学生市场,它是没有依赖任何资源的,俞敏洪是被北大开除的,所以他也沾不上北大什么光。新东方怎么成功?新东方最成功的就是明星老师,这种模式实际是经过打造的。老师原来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没有老师敢自己骂自己,而俞敏洪却敢,所以他们在明星老师上进行演化了。

小班和相对标准化老师 ( 以学而思为例 )

一对一和普通老师 ( 以学大为例 )

一对一对老师的要求相对比较低,这里面做到极致的是龙文,它的老师有的一小时三四十块钱,就是民工价。学大在一对一模式上做了很多事情,他们有一套系统可以帮学生测出来短板什么的,给出一个个性化方案之类的。

2007 年和 2008 年,一对一市场呈现出了一种非常疯狂景象。这是个红利时代,用户刚接触一对一西的时候很疯狂,我们接到最大的一单是 90 万。现在,家长越来越理性,每单也就几千元,所以现在只能做小生意。

【新东方的英语,学而思的奥数,下一个热点是什么?】

年左右,大家以为是学大、京翰、精锐、龙文代表的一对一,现在大家知道,不是了。

2014 年高考 ( 课程 ) 改革,让无数趣味英语学校深受重创。以趣味英语 + 加盟的 XX 英语,上市炒得热热闹闹,它会是第三个垄断巨头吗?答案是很显然的。

2015 年,A 股狂热,全通教育股值一度超过新东方,但是它会是第三个垄断巨头吗?答案在大家心中。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 ] >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从精锐教育辞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