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补录学校补录需不需要同其他同学一起填报志愿

高考补录不过,需不需要重新填报志愿_百度知道
高考补录不过,需不需要重新填报志愿
高考补录不过的话,原先的志愿需不需要重新填报,还是不过就没书读,原来的批次再也不能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
高考补录如果未被录取,就等于你已经失去了今年这个批次的录取机会了。最好参加下一个批次的录取或者准备复读。
采纳率:9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高考补录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山东高考生志愿遭篡改 篡改人系同班同学_网易新闻
山东高考生志愿遭篡改 篡改人系同班同学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胶州高考生哭诉 志愿被报考同所大学的同学篡改)
8月1日深夜,多位青岛胶州的朋友向半岛记者爆料,青岛胶州一中一位叫做常升的高三考生,今年报考陕西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但志愿竟然被人偷偷篡改,结果导致自己上不了大学!这位考生怀疑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偷改了他的志愿,这位同学报考了和他一样的大学,分数比他还要低,结果这位同学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而自己等来等去,没有录取结果,上网一查,才发现自己的志愿已经被改了!胶州高考生哭诉志愿被篡改最初的信息,来自这位叫做常升的考生个人的哭诉!此爆料一出,迅速在胶州一中的同学和老师的朋友圈刷屏。8月1日深夜,半岛记者辗转联系到了胶州一中的两位老师。其中一位老师告诉半岛记者,这事8月1日晚已经在他的朋友圈刷屏了,他认识这位学生,的确有这么一件事情!这件事,他好早之前就知道了,也一直不知道怎么解决。直到今天,他的同事和老师们才知道这件事。他说,这个叫常升的学生,家住胶州同村,父母在家里养猪,都是很普通老实的农民,这位学生也比较老实。他还告诉了半岛记者一个细节。这个叫常升的同学,在报志愿的时候,是和这个比他分数低的同班同学,一起去体育老师家的电脑上报的名。如果他的准考证号码和密码泄露的话,很可能就是在这一个环节。发生了这种事情,这个同学和他老实巴交的父母,根本不知道如何解决了?一直憋到现在,看着别人都要去上学了,才把这件事公开了。与此同时,另外一位老师告诉半岛记者,这位叫做常升的同学告诉他,说那位同班同学曾在私下里承认,就是他修改了常升的志愿。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常升并没有这位同学修改他高考志愿的直接证据。比自己分数低的同学被录取,自己没被录取8月1日深夜,半岛记者电话联系了常升同学,他在电话中告诉了半岛记者更多的细节。他是胶州一中高三五班的学生。家住在胶州市杜村镇涝洼村。填报志愿那天,他和这位姓郭的同班同学,一起去学校的体育老师办公室的电脑上填报的志愿。是在同一台电脑上,他先坐在电脑前报名,这位姓郭的同学站在一边一直看着。上午10点,他报好了志愿。然后,他的同学坐下来继续填报,报了和他一样的学校。他说,之前,他同学就知道他的准考证号,但他没给同学说过密码。他在输入密码时,也没防备着同学。填报完志愿之后,他就一直没上电脑查过。一直到了7月23日,他没有查到自己的录取结果。然后7月23日这天,这报考的这一批次的征集志愿下来了,这时候,他才惊讶的发现,征集志愿中,竟然有一个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名额。他的同学比他分数低,都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了,而他的分数还要高一些,竟然没被录取,而且,根本就没有招满。学校没招满,还不录取分数足够的他,这是为什么?于是,他这才想起来去查阅自己的报考记录,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他根本就没有报陕西师范大学,他的记录,被改成了鲁东大学的体育休闲教育专业。考生父亲称篡改志愿的同学已经承认8月2日凌晨,半岛记者辗转联系到了常升的父亲——常世河,他在电话中告诉半岛记者,这的确是他儿子的真实遭遇。他们已经报了警,连民警告诉他,这事太大了,也太坑人了,他们已经见到了偷改他孩子志愿的那个考生的家长,对方已经提出要对他们进行赔偿,让他们不要告,也不要到处找了。先是承诺找关系让常升有学上,后来又说让常升去当兵。但他们等来等去,也没有啥结果,对方一直耗着他们。他们于是去了山东省招生考试办公室,招办的人告诉他们,让公安、学校、偷改他儿子志愿的那个学生及其家长,开出各种证明,或许这件事还有弥补的可能。但他在找到那个学生的家长,让他们写为何修改孩子志愿的证明时,对方发现要按手印,就不给他们写了!公安那边没有什么调查结果,学校那边也没法给开证明。 眼看着本科招生季就要过去。他们实在耗不起了!志愿被偷改成录取希望不大的学校,导致落榜常升告诉半岛记者,他10点报的名,下午4点钟,他的志愿就被修改了,而且还修改了两次。 这位修改他志愿,故意给他报了一个对文化课分数要求高对体育分数要求不是很高的体育休闲教育专业,而他的成绩是文化课不太高而体育分数很高。这样,他也没有被鲁东大学录取。对方是压根就没有想让他上大学!他发现自己的志愿被修改之后,立即在老师和同学们所在的QQ群里说了这件事。老师也开始调查,后来,有一位体育老师找到他,说是他的那位郭同学修改的,他已经承认了,他让体育老师给传个话,商议一下怎么赔偿。于是,双方家长开始了见面、协商。 但显然,对方就是想把这件事拖过去,他显然也没学可上了。他说,如果不是陕西师范大学没有招满从而进行第二次征集志愿,他永远都不会发现这个秘密!真相究竟如何,都需要等待警方的最终调查结果!我们希望,真相快快到来,也希望坏人一定会被绳之以法!半岛记者将及时关注,第一时间报道最新进展!【最新进展】偷改同学志愿,他的父亲道歉:孩子一时糊涂资料图从操作记录来看,常升的账户在7月5日上午9时50分完成了高考志愿填报,下午4时20分进行了修改资料图
最终填报的志愿显示,常升的第一志愿为鲁东大学,第二志愿为陕西师范大学胶州一中考生常升被同班同学郭某偷改高考志愿,以致没有大学可念。8月2日,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当天上午,郭某的父亲到常升家道歉,称孩子一时糊涂,父母不知道此事。8月2日,双方家长进行了短暂协商。常升的父亲一心想孩子顺利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就读,而郭某的父亲表示愿意承担相关责任,将全力配合并积极协调,帮助小常圆大学梦。
本文来源:齐鲁网
责任编辑:雷晶_BJS2754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各省高考志愿填报风险排行榜_论文大焖锅_传送门
中国各省高考志愿填报风险排行榜
本文阐述了顺序录取、平行录取等不同高考录取制度下存在的考生志愿填报风险。根据对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制度的一项最新研究,我们为考生们总结、更新了中国各省份高考志愿填报的风险排名。叶立新 杨桓兴 张岚 @经济学漫谈(TalkEcon)[1]有人戏称,之所以高考定在每年6月7日、8日,是因为678,意思就是“录取吧!”。话虽这么说,高考在中国被比喻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要大家都被录取,那是不现实的。竞争虽然惨烈,但人们普遍认为高考制度可能还算得上是现代中国最公平的制度。也难怪,如果全国(全省)所有考生同时做同一套试卷,并且学校按考生分数从高到低录取,这样的制度还能有什么毛病呢?问题是,高考录取真能做到按考分高低择优录取吗?撇开各省高考招生名额分配不均等人为方面影响高考公平性的因素不提,我们来谈谈高考录取的规则方面的风险。简单起见,我们假设全国有三名考生和两所学校。这三名考生分别是甲生,乙生和丙生,他们的考分分别是90,80和60。两所学校分别是东大和西大,假设每一所学校只招收一名考生。甲生和乙生都想上大学并且喜欢东大胜过西大。而丙生喜欢西大超过东大,但他宁愿不上大学也不想去东大(离家太远?)。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参加高考的朋友们可能记得,那个时代高考录取采取的是所谓的顺序录取制度。简单地讲,教育部门把所有学校分成几个档次,高考结束后每个考生在每一档次学校下只能填报一所学校(又称为志愿);学校则把其做为第一志愿的所有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列择优录取。需要强调的是,顺序录取下的录取结果每一轮都是最终的,学校只有在从第一志愿未招满时才会考虑第二志愿的考生,但那时招生少,很多学校通过第一志愿就招满了。在这种制度下,如果这三名考生都按自己的偏好来填报志愿,花落谁家呢?不难看出,考分最高的甲生和考分最低的丙生将被第一志愿的东大和西大录取。而考分居中的乙生由于第一志愿同考分更高的甲生撞车不仅没被东大录取,而且由于西大录取了丙生导致名额已满而失去了当年上大学的机会。可怜的乙生虽说成绩比丙生好一大截,但由于高考志愿没填好而不得不复读参加下一年高考。然而,谁又能保证下一年乙生的厄运不会重来呢?不难看出,在顺序录取制度下,乙生如果能委屈自己的偏好把西大列为第一志愿的话,那么他应该能被西大录取。而西大在乙生和丙生间按择优录取的原则当然会选乙生。因此,在顺序录取制度下,作为考分最高的甲生填报志愿时可以完全不用考虑其他考生的选择,但是考分稍逊的乙生在填写志愿时如果考虑不周(不够有“策略”),就有可能让成绩比他差一大截的丙生捷足先登。大学招生人员对顺序录取制度的上述弊端明察秋毫。为了让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不再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他们提出了新的高考录取制度“平行志愿录取。”[2]简言之,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允许考生在同一档次的学校中同时填报若干所学校,比如两所学校(这两所学校又由于偏好顺序而分成第一第二志愿)。[3]按此规则,每一档次的录取将通过两轮展开:第一轮,学校将把其作为第一志愿的考生按考分从高到低排列录取直到满额为止。不过,请注意,此轮的录取是暂时的而非最终的。第二轮,那些在第一轮被拒的考生将自动按所填写的第二志愿进入申请程序。此时,收到新的申请的学校将把之前暂时录取的考生和新的申请合并在一起按考分高低择优录取(即便上一轮已经满额的学校也会参加这一轮的录取)。而这一轮的录取将是最终的:所有已经录取的考生和满额的学校将退出录取程序,而那些经过两轮都没被录取上的考生将参加下一档次学校的录取程序。平行志愿模式从2001年在湖南省开始实施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截至2012年全国31个省份有28个采用了这项新的录取模式。然而,平行录取的具体实施形式在各省市相差甚远。比如,拿2012年第一档次学校允许填报的数量来说,最多的是西藏,考生允许同时报十所;而最少是黑龙江、青海、甘肃、山东和北京,考生只允许同时报一所。回到前面的例子来看看平行志愿下的录取结果。简单起见,假如东大和西大属于同一档次的学校并且每个考生在这一档次可以同时填报两所学校。进一步假设考生都按偏好的前两位填报。容易看出,首先,甲生还是会被东大录取。其次,乙生将填报东大和西大,而丙生只会填报西大(别忘了该生对东大深恶痛绝,宁愿不上大学也不去东大)。西大此时将对第一轮申请并暂时录取的丙生和第二轮申请的乙生同等考虑。无疑,西大将选择乙生。因此,平行志愿消除了榜眼乙生填报志愿不当可能带来的风险。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上述关于平行志愿能消除填报风险的结论是在两所学校三个考生的简单的情形下得出的。目前中国的高考现状是,每年大概近千万考生竞争近三千所学校的六百万的录取名额。所以在现实中,通常的平行志愿设计也无法完全消除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密歇根大学华人经济学家陈岩教授和她的合作者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了一个重要结论:如果某平行录取机制下允许同时填报的第一档次的学校越多,那么该机制就越能降低考生志愿填报不当的风险;即大平行优于小平行。[4]这篇论文即将发表于顶尖经济学期刊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基于他们的研究,我们为考生们总结、更新了以下中国各省份高考志愿填报的风险排名。
两点提醒:1)作者通过网络上查询到的最新数据制作了该表,因此不能确保表格信息的完全真实性;2)内蒙古实施的是不同于平行录取的动态调整录取方式,我们没有将它纳入榜单。根据这个风险排行榜的预警,首先需要提醒青海和宁夏地区考(估)分比较高的同学,你们在填报志愿时需要多拿捏一下了(也就是得多讲究点“策略”了)!不然的话,最终录取的学校可能与你理想中的院校相差甚远!当然,这份排行榜同时也预示着这些地区的低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妨可以大胆一点,就像上面例子中的丙生。特别恭喜西藏自治区的考生们,他们不仅呼吸着全国最纯净的空气,而且还享受着中国大陆地区最公平的高考录取制度!您或许会问,有没有比平行录取更好的制度呢?换句话说,有没有能够减少考生志愿填报风险更好的办法?理论上讲答案是肯定的。这一制度就是著名的“Gale-Shapley延迟录取机制 (Deferred Acceptance Algorithm)”。 简单地说,这一机制同平行录取机制的原理类似,区别在于它没有对学校档次进行人为的划分,也没有对能够填写的志愿数目有任何的限制。1962年,David Gale和 Lloyd Shapley 在美国数学月刊(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从理论上证明了延迟录取机制的几大好处。首先,它能确保录取结果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不会出现像上面顺序录取制度下的情形:乙生更愿意去西大而西大也更愿意录取乙生, 但乙生却没有被西大录取);其次,它能确保每位考生有动机按自己对学校的偏好如实填报志愿;最后,延迟录取机制的录取结果对考生而言还是最优的(比所有其它的具有稳定性的录取结果都要好)。[5]匹配理论如今在美国已被广为应用,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按经济学家Al. Roth的建议改进的国家住院医师匹配程序(NRMP)。 自1998年以来,经由该程序分配到全国各地医院的医学院毕业生每年达20,000名之多。还值得一提的是,受Gale 和 Shapley (1962) 以及其它后续相关研究的启发,波士顿公立学校委员会在2005年投票废除了实施多年的波士顿(高中生)录取机制(类似于我国八九十年代的顺序录取机制),转而采用延迟录取机制(即Gale-Shapley机制)。这一事件,不仅启动了美国公立学校录取制度改革的帷幕,而且重新激发了经济学者对市场设计理论的研究兴趣和社会各界对公立学校录取制度的关注。 Lloyd Shapley 和 Alvin Roth 也因在匹配理论方面开创性的贡献而获得2012年度的经济学诺贝尔奖。[6]尽管Gale-Shapley延迟录取机制有诸多好处,一成不变地应用于我国高考录取制度恐怕还不现实。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按Gale-Shapley机制允许考生任意填写志愿,那么招生人员可能需要面临上千轮的录取工作,这不论对人力还是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将会是一大挑战。从这个角度讲,现行的平行录取制度,在兼顾Gale-Shapley延迟录取机制和现实执行的可能性方面已经是的一个很好的开端。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在我国,学校基本上是按高考分数来决定对考生的录取。[7] 这跟美国很不一样。美国大学的录取不仅看SAT成绩(等同于他们的“高考”),也会考虑其它方面诸多因素,包括课程平均成绩(GPA),老师推荐信,个人陈述,课外爱好,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甚至于领导才能等等。所以美国大学对学生的排列评价远比中国的复杂。完全按高考分数来决定考生的排列顺序似乎彰显了“公平”,但未必“合理”。究竟什么样的高考录取制度既公平又合理?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希望我们离既公平又合理的高考制度越来越近。注释:【1】三位作者感谢陈岩教授对本文初稿的修改意见,但我们文责自负。【2】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吴振一最早在《光明日报》提出了平行志愿的设想。【3】注意这里的第一第二志愿和在顺序录取制度下的第一第二志愿的不同。【4】其它国内外学者聂海峰、钟笑寒和甘犁等也对中国高考录取机制进行过深入研究。【5】有意思的是,在同一篇文章,婚姻稳定性的研究也被当作这个机制的一个应用 (在他们的模型中,婚姻匹配问题比大学录取问题更容易分析,因为一个学校可以录取多名学生,而一个成年人只能找一个配偶)。【6】David Gale 因其时已仙逝而无缘诺奖。【7】例外的情形包括有体育天赋或奥林匹克竞赛金奖银奖之类的学生,这不在本文考虑之列。叶立新: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教于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杨桓兴: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教于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张岚:印第安纳大学商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教于西南财经大学经管院。关注是一种态度,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二维码扫描可关注,右上角菜单分享朋友圈我们创作的动力,来自于您的支持推荐阅读:更多精彩,请点左下方“阅读原文”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论文大焖锅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6月29日 22:05
论文大焖锅 最新文章急急急!!!高考填报志愿二本跟预科录取是同时的么?_百度知道
急急急!!!高考填报志愿二本跟预科录取是同时的么?
自己的分数已超二本...纠结要博二本还是报预科...请问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
二本跟预科是否都是填到本科第二批的志愿?
会不会出现在第一志愿的学校把我的档案调走的同时 预科也开始录取
就会看不到我的档案 这种情况?
我有更好的答案
各个地方不一样,你要注意你所在的省市区的具体要求。二本录取肯定在预科之前,你说的情况不存在。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你们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
各个地方不一样,你要注意你所在的省市区的具体要求。二本录取肯定在预科之前,你说的情况不存在。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你们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上海理工大学。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这12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选对专业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不论考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倾向,都需要从了解专业入手。而考生家长为了填报志愿了解专业,与专家学者搞教学科研、做行业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此,提供几点建议,供大你参考:了解专业的内涵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从这个专业目录里,考生和家长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设有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469个。其实考生家长所要了解的本科专业都包含在这469个里。在了解某个专业的内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专业大类以及各大类中有哪些专业,把握专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在了解专业大类的基础上,考生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每个高校每年的招生专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这些都需要考生家长心理有数。因此,了解专业内涵,可以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课程设置情况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不尽相同,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这些高校中都会开设。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因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与中学各学科相对应,比如,擅长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文学和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文学、新闻学和外语教育等专业等等。除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家长还要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虽然大部分本科专业都是四年制,但有少数专业的学习年限有所不同,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了解专业的学习年限,可以在报考时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专业的就业方向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志愿时报考的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第一次选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适应职场生活。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的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职业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一个男同学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很得心应手。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地跑现场的话,那么将来他未必喜欢从事土木工程师这个职业。填报志愿时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那么,在考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毕业生就业情况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大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往往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感低,降低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就业率自然上升。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着眼。高校开设情况选定了心仪的专业后,考生和家长还要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你省(市、区)招生等情况。另外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各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也有很大不同。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不会 因为你报预科的同时是不能报志愿的!!报志愿的页面会有提醒的 而且你报了预科 2本志愿是无效的!
报预科二本的志愿无效?为什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高考填报志愿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在哪里补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