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内蒙古草原面积与南方内蒙古草原面积、青藏内蒙古草原面积哪个面积小

&&草原。到2020年,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草量达到10.5亿吨,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重点天然草原超载率小于10%,草原超载过牧情况和退化趋势得到遏制,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草原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初步建立以基本草原保护、承包经营、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草原监测评价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草原休养生息保障制度。到203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重点天然草原超载率小于8%,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形成完善的草原休养生息制度和草原保护体系。
&&河湖。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达到70%以上;河湖生态环境水量有所增加,生态基流基本得以保障;排污口排污总量减少,全国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超过70%,全国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水质有明显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建立,河湖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河湖水域面积不减少;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严重超采区超采量得到有效退减;水生生物资源逐步恢复;初步建立河湖休养生息保障制度。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河湖生态环境用水需求基本保障,河湖生态空间得到有效恢复;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全国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超过75%,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地下水基本实现采补平衡;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稳定;河湖休养生息制度体系全面建立,河湖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①2014年,农业部10等级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②2014年,国土资源部15等别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三、耕地休养轮息
因地制宜,采取&养&、&退&、&休&、&轮&、&控&综合措施,试点先行,探索耕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之路,稳步实现从片面追求产出向&用养结合、永续利用&转变,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规划实施前五年,主要在重点和试点区域实施;后十年,在全面评估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全面推进。
(一)主要任务
1、耕地养护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建设为重,在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建设的同时,对全国耕地进行全面养护。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十三五&期间,主要针对耕地土壤酸化、盐渍化、养分失衡、耕层变浅、重金属污染、残膜污染等突出问题开展耕地修复和养护,使耕地土壤质量状况得到阶段性改善,土壤生物群系逐步恢复。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到2030年,全国耕地质量状况实现总体改善,对和农业的支撑能力明显提高。根据我国主要土壤类型、耕地质量现状和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分布特点,划分为东北黑土区、华北及黄淮平原潮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区、南方丘陵岗地红黄壤区、西北灌溉及黄土型旱作农业区等5大区域,因地制宜开展耕地质量建设。
在东北黑土区,改变种植方式,防治水土流失;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推广保护性耕作、深耕(松)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行粮豆轮作、粮草(饲)轮作和种养循环模式,完善农田防护林网。在华北及黄淮平原潮土区,实施夏免耕、秋深耕(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完善农田防护林网;在地下水超采区改种低耗水作物,改地面漫灌为喷(滴)灌及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模式。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区,实施综合治酸、排水治潜、调酸控污灌溉等措施,推广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在南方丘陵岗地红黄壤区,完善田间排灌设施,促进土壤脱水增温、农田降渍排毒;施用石灰和土壤调理剂调酸控酸;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在山区聚土改土加厚土层,修建水池水窖,种植地埂生物篱,推行等高种植,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在西北灌溉农区,实施&灌水压盐&、滴灌节水、秸秆培肥、残膜回收利用,完善农田防护林网;在黄土型旱作区,实施坡耕地梯田化,修建集雨蓄水窖,种植等高草带,推广玉米秸秆整秆覆盖还田、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
2、退耕还林还草
将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严重污染耕地适时退出耕种,形成新的生态空间。统筹考虑生态建设和耕地保护的需要,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把生态承受力弱、不适宜耕种的地退下来,种上树和草,从源头上防治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固碳增汇,改善生态环境。将全国具备条件的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部分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并在充分调查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提出陡坡耕地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严重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需求。&十三五&期间,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使退耕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到2030年,全国不宜耕作土地全部退出耕种。
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对土壤污染严重、区域生态功能退化、可利用水资源不足等不宜连续耕种的农田实行定期休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收储等政策,引导农业经营者降低耕地利用强度。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十三五&期间,率先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休耕试点,根据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国家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适时研究调整试点规模。到2030年,在确保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合理的休耕制度,有效治理受污染耕地,促进耕地地力恢复和生态环境改善。
在地下水漏斗区开展休耕或调整种植结构,实行&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减少地下水用量。&十三五&期间,在严重干旱缺水的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开展试点,将需抽水灌溉的冬小麦休耕,只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马铃薯和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
在耕地重金属污染区,以调查评价为基础,对可以确定污染责任主体的,由污染者履行修复治理义务,提供修复资金和休耕补助;对无法确定污染责任主体的,由地方政府组织开展污染治理修复。&十三五&期间,在湖南省长株潭重金属超标的重度污染区开展试点,在建立防护隔离带、阻控污染源的同时,采取施用石灰、翻耕、种植绿肥等农艺措施以及生物移除、土壤重金属钝化等措施,修复治理污染耕地。连续多年实施休耕,休耕期间优先种植生物量高、吸收积累作用强的植物,不改变耕地性质。经检验达标前,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
在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包括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局部的风沙干旱区和西南石漠化地区,实行休耕或调整种植结构,改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护耕作层的植物,同时减少农事活动,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十三五&期间,在西南石漠化区,选择25度以下坡耕地和瘠薄地的两季作物区,连续休耕3年;在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选择干旱缺水、土壤沙化、盐渍化严重的一季作物区,连续休耕3年。
逐步建立与生产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禀赋相匹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粮豆轮作、粮经轮作、粮饲轮作等耕地轮作制度,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十三五&期间,率先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开展轮作试点。推广&一主四辅&种植模式。&一主&:实行玉米与大豆轮作,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优质食用大豆供给。&四辅&:实行玉米与马铃薯等薯类轮作,改变重迎茬,减轻土传病虫害,改善土壤物理和养分结构;实行籽粒玉米与青贮玉米、苜蓿、草木樨、黑麦草、饲用油菜等饲草作物轮作,以养带种、以种促养,满足草食畜牧业发展需要;实行玉米与谷子、高粱、燕麦、红小豆等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轮作,减少灌溉用水,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实行玉米与花生、向日葵、油用牡丹等油料作物轮作,增加食用植物油供给。&十三五&期间,在试点地区推行轮作模式500万亩。到2030年,逐步建立合理的耕地轮作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和耕地资源保护协调发展。
5、污染防控治理
加强工业和生活源污染防控,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及城乡居民生活对耕地环境的影响。针对秸秆焚烧、畜禽粪污排放、水产养殖残留、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地膜残留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源头控制、过程削减、末端治理为基本思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加强畜禽养殖源和生活源污染治理,采取农田径流氮磷拦截积蓄净化再利用、种养一体化、养殖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污染减排、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等综合措施,防止污染物直接进入农田和水体,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水质和环境的影响。
(二)政策措施
1、实施耕地分类管理按照质量水平和污染程度,将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安全
利用、严格管控三类,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现有相关行业企业要加快提标升级改造步伐。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和农产品超标情况,安全利用类耕地集中的地区要结合当地主要作物品种和种植习惯,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落实相关措施。
2、建立耕地质量考核制度
完善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机制。按照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保护并重的要求,完善《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强化耕地质量考核和评价。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按照国家技术标准,开展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设定耕地质量水平基期,定期公布监测结果,作为政府考核评价依据。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耕地经营记录制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探索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在第三方评估的基础上,对经营期内造成耕地地力降低的,限制其享受有关支农政策。
3、建立和完善耕地休养生息支持政策
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补助政策,支持各类农业经营者因地制宜采取增施有机肥、保护性耕作、机械深耕(松)、秸秆还田、轮作等措施,积极开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等工作。落实中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政策。中央财政对轮作休耕试点予以补助支持,补助资金分配到省,由省里按照试点任务统筹安排,因地制宜采取直接发放现金或折粮实物补助的方式,落实到县乡,兑现到农户。合理确定补助标准,轮作要保证农民种植收益不降低,休耕要与原有的种植收益相当、不影响农民收入。支持试点地区农民转移就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开辟新的增收渠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建立耕地休养生息保障约束机制
完善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各项和制度,探索建立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耕地质量提升各项措施的监督考核,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和农业经营主体依法保养耕地,防治农田荒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增施有机肥,提高地力;严格农业用水管理,以水定植;与耕地休养生息制度相适应,完善农业投入、农业补贴、粮食收储、农业保险等支农政策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引导农民科学安排种植。
5、加快建立耕地污染防控治理体系
逐步构建防治并重、预防为主、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耕地土壤污染防控治理体系和长效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担责&、&谁破坏谁修复&的要求,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加强污染源监管,防止工业企业生产、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废物处理处置等对耕地环境造成影响;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治理新模式。建立治理工程与项目定期监测评估制度。
四、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
以保障草原生态安全、实现草畜平衡和草原资源永续利用为目标,通过&禁&、&休&、&轮&、&种&等综合措施,加快建立以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草原承包经营制度、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草畜平衡制度、草原监测评价考核制度为主体的草原休养生息制度体系,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草原因地制宜开展保护治理,恢复草原植被,减少人为扰动对草原的破坏,强化草原在区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格局。
(一)主要任务
对生态极为脆弱、退化严重、不宜放牧以及位于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的草原实行禁牧,依据《休牧和禁牧技术规程》,对草原实行一年以上禁止放牧利用,加强草原围栏和棚圈建设,发展节水高效灌溉饲草基地,促进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实现禁牧不禁养。到 2020 年,草原禁牧面积控制在 4.8 亿亩,其中,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2.7 亿亩、青藏高寒草原区 1.95 亿亩、南方草地区 0.15 亿亩。到 2030 年,建立科学规范的草原禁牧制度。
根据草原资源状况和牧草生物特性,依据《休牧和禁牧技术规程》确定时限,采取季节性休牧的方式,减轻放牧对草原植被的影响。以核定天然草原产草量为基础,拓宽饲草料来源,增加优质人工饲草供给,以草定畜、草畜配套,推动农牧结合、优势互补,实现草畜间的动态平衡。到 2020 年,实现草原休牧面积 19.44 亿亩,其中,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12.6 亿亩、青藏高寒草原区 6.3 亿亩、南方草地区 0.54 亿亩。到 2030 年,建立稳定的草原休牧制度。
3、划区轮牧
根据草原资源状况和牧草长势情况,通过围栏和饲草基地建设,科学地将草原放牧场划分为若干区,用养轮换,改善植物生存环境,促进草原植被生长和发育。到 2020 年,草原划区轮牧面积 4.2 亿亩,其中,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2.7 亿亩、青藏高寒草原区 1.2 亿亩、南方草地区 0.3 亿亩。到 2030 年,建立稳定的草原划区轮牧制度,全国天然草原利用方式以划区轮牧为主。
下接文章:
热门推荐:分享到:553人有用769人有用1324人有用2238人有用据财政部6月19日消息,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物流企业承租用于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的土地城镇土地使用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于6月9日至10日在山东省青岛印度有草原么?【地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6,548贴子:
印度有草原么?收藏
RT畜牧能力和中国 美国比怎么样? 顺便俄罗斯的畜牧能力强么? 我看到争议地区七姐妹邦的动物很多好象有草原道样子= =
自己沙发自己坐= =
额,印度如中国北方蒙新那样的草原是不可能有的,它主要的草原是萨瓦纳型的以及亚热带干草原(这也是中国没有的,所以,你如果按照印象中的草原是中国北方那样的话,印度就没有了),还是非常辽阔的,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北部和德干半岛非沿海地区。另外,沿着喜马拉雅山,理论上属于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部分,则是和我国青藏地区一样的高山牧场。印度是世界第一大养牛国(这里是包含黄牛、奶牛和水牛的),主体是水牛,但印度养牛主要是用来提供畜力和奶产品,极少是用来杀了吃肉的(印度教禁止杀牛、吃牛肉)。其他畜牧养殖和产品,在印度,都比较落后。印度东北部,则存在很多强烈季风条件下的湿草原,这和中国南方的小片草地的成因类似,只不过面积比较大而集中,另外和沼泽湿地型草原融合在一起了。啥叫畜牧能力呢?俄罗斯有极大量的适宜放牧的牧场和草甸,只不过收到其农业总劳动力的限制以及农业市场的限制,目前产业化和集约化能力不高。
世界行政自然带:白色:冰带橙色:林带蓝色:草带黄色:荒带紫色:高山
登录百度帐号百科内容来自于:
草原属于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种,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草原上生长的多是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草原是世界所有植被类型中分布最广的地区。
中国草原 Steppe (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
Steppe(英语)来源于
stipa(拉丁文 = 针茅,多年生草本植物,针茅是中国北方草原建群种、优势种)。
中国草原位于Steppe草原东部(大英百科全书)。老舍的《草原》已被列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课。
中国草原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原总面积将近4亿 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为现有耕地面积的3倍。如果从中国的东北到西南划一条斜线,也就是从东北的完达山开始,越过长城,沿吕梁山,经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东麓为止,可以把分为两大地理区:东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区,离海洋较近,气候温湿,大部分为农业区;西北部分多为高山峻岭,离远,气候,较多,是主要的草原区。
中国草原一般可以划为五个大区: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和南方草山草坡区。
东北草原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三省和的东北部,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
蒙宁甘草原区
包括内蒙古、甘肃两省区的大部和宁夏的全部,以及冀北、晋北和陕北的草原地区,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30%。本区大多为高原地带,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本区气候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湿多雨,春秋气候多变。其中的牧草种类丰富,优良牧草有200多种,如羊草、披碱草、雀麦草、狐茅、针茅、早熟禾、、冷蒿等。牲畜主要有牛、马、绵羊、山羊和等。内蒙古草原是本区的主体,包括、、乌兰察布草原和草原等。
新疆草原区
北起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界山,南至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之间,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本区距海洋十分遥远,周围高山环耸,海洋气流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牧草种类有羊茅、狐茅、鸭茅、苔草、光雀麦、车轴草等。主要牲畜有新疆细毛羊、三北羔皮羊、伊犁马等。
青藏草原区
位于中国西南部,北至昆仑山和祁连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接,包括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甘肃的西南部,以及四川和云南两省的西北部等,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32%,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原草原区,也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盛产牦牛、、黄牛等各种动物。
在中国南方各省,除了面积广阔的农田外,还有大片的草山草坡、林间草地以及大量的零星草地,这些统称为南方草山草坡区。本区气候条件较好,牧草种类繁多,可以放养牛、羊等牲畜。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等原因,中国草原的沙化、退化现象较为严重。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草原牧场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枯草期,也是草原生产的劣势期。发展人工种草,可以弥补天然草场枯草期产量低下的不足。实验证明,适合大面积栽种的良种牧草,北方有紫、、、、无芒雀麦、等;南方有、、、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等。人工种草可以使载畜量提高3~10倍,由0.67~1.0 公顷草场养一只羊,提高到0.07~0.27 公顷草场养一只羊。
中国的草原大都处于干旱地区,牧草因缺水而枯死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灌溉是改良草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年,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进行适当灌溉以后,使草层高度由15~17 cm增加到60~80 cm,覆盖度由50%提高到100%;同时,灌溉后植物种类组成也发生了变化,豆科牧草由10.9%增加到65.2%,杂草明显减少。
草场的灌溉大多采用自流漫灌的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应当进行较为细致的畦灌和沟灌。喷灌则是更为先进的灌溉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牧草产量,并且节约水资源。
草场的鼠虫害及其防治
中国草原上栖息着170多种啮齿目动物,形成鼠害的常见种类有80多种,如田鼠、鼢鼠、黄鼠、沙鼠、旱獭等。这些害鼠的繁殖能力很强,能够大量啃食牧草,挖掘洞穴,破坏植被。发生中等程度鼠害的草场,一般每公顷有害鼠100~300只;鼠害非常严重的草场,每公顷有害鼠1 000~2 000只,使草场上鼠洞遍地,千疮百孔,失去放牧利用价值。中国北方和西部牧区草场鼠害严重,每年鼠害发生面积都在2&107 hm2以上。
中国草原上的虫害以各种、草原、、草原叶甲虫等为主要害虫。其中蝗虫多发生在新疆、内蒙古等干旱、半干旱区草原上,分布范围较广。草原毛虫大多发生在青海、西藏、甘南、川西北青藏高原牧区。发生虫害的草场,有50%~80%的牧草被害虫吃掉,虫害严重时能将地表牧草全部吃光。中国草原虫害很严重,每年约有5&106 hm2草场发生虫害,需要采取人工防治措施。
中国草原灭鼠治虫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国草场灭鼠治虫的防治面积每年约为350万公顷,相当于鼠虫害发生面积的20%~30%,使草原蝗虫灾害得到控制,减缓了草原鼠害蔓延的势头。另外,为了减少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生物防治的面积每年都以5%~10%的速率增加。1995年,全国草场生物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40%。
Steppe:蒙古高原草原和欧洲中部草原;
Pampas:南美洲草原;
Prairie:北美洲草原;
Savanna:非洲、、有树草原;
Vold:非洲草原。
草原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草原包括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为主的植被,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热带草原()和。 狭义的草原(Steppe)则只包括温带草原。因为热带草原上有这相当多而广泛的。
草原是一种植被类型,通常分布在年降水量200~300mm的栗钙土、黑钙土地区,由旱生或中旱生草本植物组成的的草本植物群落,其优势植物是多年生丛生或根茎型禾草和一些或多或少具有耐旱能力的各种杂草。
根据生物学和生态特点,可划分为
四个类型:
平草原();
。草原上生长着多种优良牧草,是重要的。此外,还蕴藏着许多药用植物,可采收利用。
《》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天然草原是指一种,它是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与其所著生的土地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人工草地是指选择适宜的草种,通过人工措施而建植或改良的草地。
最广阔的草原可视为介于环境梯度的中间,其中森林和沙漠分布在两端。森林占据最有利的环境,那里湿气充足,可让乔木为主的高大密集植被生长和存活。沙漠见于水气缺乏的地方,无法维持永续的植被。草原则位于这两个极端之间。
草原起于全球干冷期(出现在新生代),与它们常混进的莽原、沙漠、灌丛地相似。其实,禾草科本身(早熟禾科和禾本科)在新生代早期才进化完成。草原最早出现的日期因地而异。在好几个地区,可在新生代化石中发现一系列植被类型,当时的气候逐步变迁。如在过去5,000万年里,中部热带雨林接续被莽原、草原,最后是沙漠所取代。在某些地方,草原扩展到接近现代规模的情况仅出现于200万年前极度干冷时期,在北方区称为“冰期”。
草原与相关植被类型之间通常会出现一种动态平衡。有时候,干旱、或密集放牧的时段有利于草原形成,其他时候,湿季和没有重大干扰时有利于木本植被生长。这些因素在频率和严
重性方面的改变可造成植被类型整个的转变。
其他草原类型出现于太冷而乔木无法生长的地方,也就是高山或高处林木线以上。湿冷部分的典型草原是丛生草原,以丛生或群集的禾草为主,这些禾草发展出盘根错结的根茎草垫,让植被有高低不平的外表。丛生草原出现于不同的。在热带,丛生草原见于某些高山的林木线上方,如在新几内亚和东非洲。在南极海的较高纬度区,丛生草原形成的。丛生草原也是新西兰和南美洲最南端的典型植被。
然而,并非所有的天然草原都起于与气候相关的环境。木本植物可能因其他原因而无法在某些地区生长,禾草便大肆蔓延。原因之一是泛滥或浸水,使季节明显的部分地区和其他地方较小地区产生并维持大型草原。季节性泛滥亚热带草原最佳的例子之一是巴西马托格罗索(Mato Grosso)的潘特纳尔(Pantanal)。在140,000平方公里(54,000平方哩)的地区,草原在一年的一半时间里扩张,水浅的湿地在另外一半时间里扩张,小片林地限于湿季没有泛滥的矮岗。在气候适合森林生长的其他许多地方,不肥沃或很浅的土壤可让乔木无法生长,导致草原发展起来。
由气候干旱所造成的最大片天然草原区可分为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两大类,热带草原通常位于沙漠和热带森林之间,温带草原通常位于沙漠和温带森林之间。热带草原与(savanna)出现于相同地区,这两个植被类型之间的差异见仁见智,视乔木多少而定。同样地,温带草原可能散布着一些或乔木,在接近灌丛地或温带森林的地方出现时,界线可能较模糊。
热带草原主要见于东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萨赫勒(Sahel),还有澳大利亚。温带草原主要出现北美洲、阿根廷和横跨乌克兰到中国的一条宽大区带,但在这些地区草原大致已因活动而大幅改观。
许多原本被视为天然的草原如今被认定是先前生长于边陲干燥气候的森林,因早期人类的干扰使它们转化。例如,人们相信:新西兰南岛东部几乎整个大型是18世纪欧洲开垦前800里由玻里人(新西兰最
早的)焚烧所造成的。
半天然的草原可能出现在那些以前为了耕种而清除木本植被但后被废弃的地方,因一再焚烧或放牧使原本的植被无法复原。在潮湿的热带地区,这些类型的草原可能非常密集,非洲以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为主的草原,或如新几内亚以沼芒草(Miscanthus floridulus)为主的草原,这两处的草皆可长至3米(9.8尺0高)。
各地草原的面积和特点一部分可能决定于草原与人类交互影响的漫长历史,尤其是透过火这个媒介物。
若尔盖大草原地处、、青海三省结合部的西北大草原,是由若尔盖、阿坝、红原、壤塘四县组成,为中国五大草原之一,面积35600多平方公里,系以牧为主的聚居地。
这里有四川省最大的草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组成。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人烟稀少。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曾多次通过这里,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革命遗址,使草地声名远播海内外。
夏季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这里天高气爽,能见度很高。天地之间,绿草茵茵,繁花似锦,芳香幽幽,一望无涯。草地中星落棋布地点缀着无数小湖泊,湖水碧蓝,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连起来,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草地游览内容丰富,可赏草地风光,听牧歌悠扬,可垂钓黄河鱼野炊,可骑马驰骋草原,可观梅花鹿牧场,可去第一弯揽胜,可住怅篷宾馆,可去森林采撷野菇,也可去寺庙参观朝拜。
草原海拔3500米至4000米左右,属典型的丘状高原。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春秋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7℃、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约10一12.7℃。
若尔盖大草原水草丰茂,原始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形成了山水秀丽、景色迷人的草原风光。著名的草原有热尔坝大草原、和红原草原几处。
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它南迎的暖风,北聆的铃声,因清王朝赐名的“”喇嘛如屹立河畔,又名召河。草原的夏秋,香花遍野,芳草依依,迷人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羊、马、牛、驼,一群群,一片片,或疾驰,或漫游,象彩霞在天际飘动,也像仙女撒下的珍珠、玛瑙,落在银链般的河两岸。在牧民的里,好客的主人将会捧出鲜洁的奶食,肥美的羊肉,爽口的,醇香的奶茶待客,草原食品那特有的风味将透入您的心田。
空中草原位于河北省涞源盆地和蔚县盆地之间,城西北26公里。分南北两块,中间由一道山梁相连,总面积29平方公里,分别隶属于蔚县、涞源县、。 草原在一个巨大的的山顶,海拔2158米,山体四周是陡峻的山坡,山顶面积却达3.6万亩,坦荡如砥,绿草如茵,野花遍地的大草原,习习凉风吹碧海花浪,朵朵白云抚地游走,可“手摸白云天,脚踏花草地” 。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辖世界著名大草
原--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富有森林自然宝库之称的于一体,北以为界与俄罗斯 接壤,西同交界。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1723公里。如果把祖国的版图比作啼晨报晓的雄鸡,那么就是雄鸡冠上的一颗明珠。
呼伦贝尔总人口269.6998万人,是中国北方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区。蒙古、达斡尔、、鄂伦春、汉等35个民族在这里和睦聚居,这里的许多少数民族仍继承和保留着各自的文化遗风和生活习俗。浩瀚森林覆盖着的大兴安岭由北向南,纵贯于中部,成为呼伦贝尔东西部的天然分界线。东侧是黑土平原-松嫩平原,西侧是著名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未受污染,被称之为“绿色净土”,也被人誉之为“北国碧玉”。以牧草为主的植物多达1300余种,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观。大兴安岭林海无边无际,风姿隽秀。地面拥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栖息着400多种和禽类。地下则蕴藏着40余种矿产。新世纪的呼伦贝尔,无论无垠绿土,还是碧水蓝天;无论胡马长嘶,还是雪漫河山。它都浑然天成,到这里旅游度假,您会发出“天上人间”的感叹,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无论是声名在外的那拉提,还是后起之秀的唐不拉,抑或是传统的牧场巩乃斯,草原均展现出超然绝美的气质与外表。伊犁河谷是如此的卓尔不群,逶迤千里,生机无限。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即新源县镜内。那拉提意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
那拉提草原地处楚鲁特山北坡,发育于第3纪古洪积层上的地草场,东南接那拉提高岭,势如屏障。西北沿巩乃斯河上游谷地断落,地势大面积倾斜,山泉密布,溪流纵横。
缘山脚冲沟深切,河道交错,森林茂密。那拉提可达800毫米,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很高。在
历史上,那拉提草原就有“鹿苑”之称。这里也是的重要夏牧场。
那拉提草原系亚植物。中生杂草与禾草构成植株高达50-60厘米,覆盖度可达75-90%。仲春时节,草高花旺,碧茵似锦,极为美丽。这里还生长着茂盛的细茎鸢尾山地草甸。
伊犁草原评语
区别于的广阔胸怀,伊犁草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倔强,不惧荒漠,不惧雪峰,山上山下俱成草原,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她的美是一种神奇的美,性格的美。卓尔不群是她的气质,秀美绝伦是她的外表。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境内,面积107.86万公顷,198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是中国境内最有代表性的丛生禾草枣根茎禾草(针茅、)温性真草原,也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草原亚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内生态环境类型独特,具有草原的基本特征,并能全面反映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区内已发现有74科、299属、658种,73种,46种,其中药用植物426种,优良牧草116
种。保护区内分布的野生动物反映了蒙古高原区系特点,哺乳动物有、狼、狐等33种,鸟类有7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鹳、、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黄羊等21种。本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草原的保护方面占有重要的空间位置和明显的国际影响。
最吸引人的当属独特的自然风光,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个大小湖泊。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鄂尔多斯草原,正是镶嵌在这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2003年,内蒙古宏
胜达建筑公司着手调研、策划、论证,准备兴建,经及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3月开始正式兴建,同年8月初正式交付运营,短短两年,草原旅游区不仅已经成为响誉中外的特色旅游景区,并且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无限福音。到目前为止,该景区用于牧民补贴、征地、修路、大本营建设及配套设施、广告宣传、旅游促销、员工培训等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企业自筹。鄂尔多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神奇的传说和一句“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语誉满全球。鄂尔多斯草原以其宽阔的胸怀、一望无际的自然属性和蓝天。绿草、白云、羊群的优美意境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鄂尔多斯草原的真实写照。
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地处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距杭锦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锡尼镇9公里。东距世珍日旅游区70公里,北距夜鸣沙旅游区80公里,自然形成黄金旅游一条线。这里被银川市、乌海市、临河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榆林市和鄂尔多斯市所拥抱。控制面积30平方公里,核心区由一个蒙古大营和100多个蒙古包组成的蒙古包群:设计独特,别具一格。按功能区划分为歌舞表演、餐饮娱乐区,住宿休息区、骑马射箭动动区、洽谈会务区、、敖包祭祀区、体验蒙古民族风俗休闲区等;景区日接待能力上千人,过夜留宿接待力300余人。天时的特色加上人性的管理和优质服务,使鄂尔多斯的发展象翱翔的雄鹰、腾飞的骏马!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永远张开热情豪放的臂膀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这里所说的川西包括了雅安及西边的,是一条民族迁徙的走廊,也是自古以来汉藏彝等民族交流通商的要道所在地,也是世人寻找的香格里拉核心区。笔者在2002年出版的《香格里拉之旅》中曾为康定取了一个名字叫香格里拉之门,进了康定,香格里拉就不再遥远。 自汉朝起,茶叶和马匹就是汉藏地区重要的交易商品,其路线是:→临邛(今) →雅安→严道(今荥经) →翻过至旄牛县(今)渡过大渡河到达磨西和木雅草原(今、一带),然后从川藏南路或北路去到青海或者,这就是世所闻名的,其所经道路被史家和学者命名为茶马古道,为这一道路命名的是云南学者李旭先生,他了5年的时间重走
了茶马古道。
沿古道行进是一件颇有历史意义的旅程,除少部份路藏于山中被弃用,大部份路段便是今天公路所在。
川西高原与的分界线便是今雅安的,山脉以西便是川西高原,二郎山两边虽相隔数十千米却有着大相径庭的气候,很多时候东面阴雨绵绵而二郎山以西却是丽日晴天。如果要深入体验康藏文化与风情,那最好是去到关外,所谓关外是对于自然地理的一个表述,也就是出康定往北翻过高高的便是到了关外。关外是更为雄奇俊美的天地,草原辽阔,雪山高耸,牧歌悠扬,蓝天下是盛开的喜悦的心灵之花。
川西高原的主体民族除雅安有大量的汉族外,其余大部份居民是。藏族在形成过程中历经数百年的岁月,至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藏族人们也就是在那时成为一个有共同文字与信仰的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在雪域高原生生不息的繁衍,创造了灿烂的藏族文化,但由于加上当时各部族与种姓间有一些土著语言,因而在藏语发音上有很大区别,故而依据方言的不同,藏族分为方言区、安多方言区和康方言区,甘孜藏族自治州大部份便属于康方言区。康方言区的人自称康巴,巴中康方言里的意思与汉语的人大致相同。民间流传着一句著名的话:“康巴人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走进川西高原将会是一次歌舞之旅。
川西高原上群山争雄、江河奔流,长江的源头及主要在这里孕育古老与神秘的文明,大渡河、和金沙江带着雪山草地的气息由北向南流淌。由青藏高原山脉的走向也大至由北向南延伸,在地理上我们一般将这一地带称作。关于横断山区我会在地理一节中会作专门讲述。地理与气候原因促成了这一方土地独特的景观和复杂的高原气候,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真实写照。
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南接拉萨、林芝、三地市,西与相连。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整个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和灌木草场,其在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那曲地区属气候区,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年平均气温为-0.9℃至-3.3℃,年相对湿度为48-51%,年降水量380毫米,年为81.7小时,全年无绝对无霜期。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间,是干旱的刮风期,这期间气候干燥,温度低下,缺氧大,延续时间又长,5至9月相对温暖,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这期间气候温和,风平日丽,降雨量占全年的80%,绿色植物生长期全年约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这个季节,这时的草原一片青绿,万物茂盛,人欢畜旺。
那曲行署所在地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路,又是西藏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是藏北草原的盛会,届时,旅游观光的游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贩等云集此处。旅游者可以领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风光、节日气氛和民族风情,还可以参观游览藏北名寺孝登寺。在那曲地区境内,辽阔的和神秘的,都会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无际的无人区,栖息着野牦牛、藏羚、野驴等许多,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藏北宰湖位于拉萨市的当雄与那曲地区的之间,每年都有许多前来转湖的游客和信徒。
那曲镇是被西藏列为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是藏北的黄金季节,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在此举行,观光群众、各业商贩、嘉宾游客纷纷云集而来。夏日的更是一幅由蓝天、白云、、牛羊和绿色织就的锦缎画,旅游者都会在这里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青海两省交界处,东起乌鞘岭的,西到当金山口,北临河西走廊,南靠柴达木盆地。祁连山是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山岭和谷地组成,一般海拔米,主峰海拔5547米。爱受高原寒冷气候的影响,祁连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形成的达2859条,总面积1972.5平方公里。冰雪融化成为羊河、黑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流的源头。年径流量72.6亿立方米,是人民赖以自下而上的命脉,是这里经济文化繁荣的基本保证。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威、两地区和金昌市部分地区,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120公里,总面积2653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祁连山、草原植被。区内有1044种,水源涵养林主要树种是、祁连圆柏,以及零星的山杨和;灌木主要有金露梅、箭叶锦鸡儿、吉拉柳等。林地面积约111000公顷,较低,但是在整个干旱内,却显得异常重要和珍贵。正是由于祁连山森林的存在,才使得冰川融水及降雨蓄存下来,缓慢地补给江河,起了调节径
流、削减、保证年径流量相对稳定的作用。对水源林的重要作用,古人早有清楚的认识,把它概括为“雪山千仞,松杉万本,保持水土,涵源吐流”。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有兽类58种,鸟类140多种,两栖、1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唇鹿、野驴、野牦牛、盘羊、雪豹、等几十种。这里还是中国珍贵药用动植物麝的重要产地之一。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而典型的自然生境和动植物区系,有极为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呼伦贝尔草原评语
最为纯净的草原,波涛汹涌的绿成就了最为绚丽的风光。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令人陶醉其中。纵横交错的河流,九曲回环,构成了独特的绚丽画卷,使浩瀚无垠的草原平添了温柔委婉的气息。
锡林郭勒大草原评语
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草原,无法用语言可以形容和表达的草原,亲身感受也无法感知的草原。草原之丰富、草原类型之完整只能用“震撼”来形容!它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它的美与对我们的震撼已让我们心服口服。
祁连山草原评语
最具风韵的草原,山峰、峡谷、冰川、森林以及鲜为人知的祁连石林构成了祁连山草原别具一格的风情。巍峨的雪峰捧起洁白的哈达,广袤的草原铺展开千里碧毯,冰与绿超乎寻常的景象,激荡出勾魂摄魄的画面。
甘南草原评语 甘南的诱惑不只来自草原,更在于那浓郁的藏族风情。蓝天与草原呼应,牧民与牛羊相伴,心灵与佛国相依,地域风情与美景同是诱惑。没有哪个地方去过还想去,不仅是为看景,因为心灵保持得如此纯净古朴,信仰保持得如此虔诚率真,惟有甘南香巴拉--神仙居住的地方。
科尔沁草原评语:瑰丽、玄妙、粗犷塞北谱写的江南速笔。原始的泉河、原始的植被、原始的天空、原始的风味。 平坦 而又柔软的天然绿茵场,置身其中,犹如亲临大海。仰天望去,云在走、鸟在飞;闭眼聆听,河水在流淌、羊群在合唱,那已经不是一种声音,而是大自然在创作。蓝天白云,丹枫秋叶、春花雪域,迢迢之水,一切于其广阔的胸膛上尽情演绎纯粹的草原原生态。
在人殖民前的北美洲,草原遍布陆地一大片地方,从西部的山脉到东部的落叶林。在这片广阔地区里,仅有零星小片保留在略似原先状态的环境下。最大中心区由混合草原组成,以属(Stipa)、(Agropyron)、格兰马草属(Bouteloua)、Koeleria属几个禾草种类为主。北方混合草原被(Festuca)和(Helictotrichon)草原取代,在西方被(Bouteloua gracilis)和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的短草草原取代,在东方被大须芒草(Andropogon gerardii)和小须芒草(A. scoparium)的长草草原取代。通常没有乔木和灌木,但有许多不同的草本植物与禾草一起出现。
北美洲草原最大的食草哺乳动物包括野牛和羊,其典型捕食者为灰狼。兔、的几个种和獾很普遍,许多小型穴居亦然。在中,蚱蜢一直是特别重要的。典型情况下,草原无脊椎动物总生物量超过大得多且较显眼的脊椎动物的总生物量,只有包含着大量的家畜的地区除外。
南美洲主要草原区在东南部,可分为阿根廷的草原和邻近地区和巴西的疏林草原。在彭巴草原众多禾草中,针茅属是最多种多样的,而疏林草原中较常见的是雀稗属(Paspalum)和禾草。如今此区的植被因几百年来密集的焚烧和放牧而大变。在此之前,主要的大型食草动物为鹿,现在只有一小群存活。负鼠、、啮齿动物也很丰富,它们被狐、美洲狮、等各种猫科动物捕食。鶆这种不飞的大鸟也是此区产物。
占据前苏联和蒙古大片地带的欧亚草原在许多方面类似北美洲草原,因此栖息着许多类似的动植物。针茅属各个种支配着大部分地区的植物,在各处与其他禾草相混,其中主要是羊茅属和冰草属。啮齿动物的进食和穴居活动对植被的维持和组成是重要的,这些啮齿动物种类包括大型旱獭,还有各种和其他较小种类。在蒙古有一种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可在几年里消耗极高比例的植被,因而几乎把草原栖地变化为沙漠。
东非洲的草原包括了比萨赫勒潮湿的环境,因此较为多样。在森林被摧毁之处,由(Pennisetum)或苞芽属(Hyparrhenia)组成的高草原发展起来,也可能在焚烧或大象等食草动物啃食后无限期维持这种情况。、金须茅属(Chrysopogon)等其他禾草在较干燥地区是重要的,菅草属(Themeda)出现于较冷的高地。
食草哺乳动物包括角马、几种羚羊,还有犀牛、大象、(在仍然存活的地方)。食肉动物包括各种不同的犬科动物()、猫科动物(狮和猎豹)、鬣狗和獴。
澳大利亚广大干燥区的热带草原通常以三齿稃草(Plectrachne属和Triodia属)为主,丛生草的底部捕捉风吹沙,形成典型的圆丘。北方较湿的草原区以(Heteropogon)和为主,米契尔草属(Astrebla)广布于季节性干燥区,尤其是在东部断裂的黏土上。其他禾草种类通常是次要的,但可能支配着某些地方。木本植物(特别是在干燥地区的和较湿地方的桉属)可能数量太多,让植被不能被视为真正草原。米契尔草原一度单纯得多,直到家畜密集放牧使情况改变为止;如今,大片地区已被人类引进的非洲灌木刺槐(Acacia nilotica)入侵
草原最大的土生动物是袋鼠,其中以最大,这种动物在典型情况下出现于可见天然草原的干燥内陆区。然而,从其他大陆引进的哺乳动物已变得同样常见,包括牛、绵羊等家畜,还有、马、驴、山羊等野生动物。欧洲兔也是广布、丰富而破坏性强的。主要捕食者为澳大利亚野犬。爬虫类非常多样,尤其是蜥蜴;包括大型不飞的鸸鶓,还有各式各样的和飞行动物。
新西兰的丛生草原和亚南极岛屿通常以(Poa)的种类为主。相关植被亦出现于区的高山。这些禾草大致在没有食草哺乳动物的情况下进化,引进鹿、绵羊等外来动物已在许多地方造成植被严重退化。
各 不相同,但所有大型草原区通常是炎热(至少在夏季)而干燥的,不过也不像沙漠那么干热。通常,热带草原每年平均降雨500—1500毫米(20—60寸),每季气温约15—35℃(59—95℉)。可持续8个月,只有湿季期间才会出现降雨多于蒸发的情形,导致短暂河川流动。与稀树草原气候重叠很广。如前所述,这些植被类型彼此差异很小,稀树草原只是乔木稀落的草原。管理和利用方面的小小改变可使这两者互相转换。
温带草原比热带草原干燥一些,也比较冷,至少在一年当中部分时间里是如此。热带草原季节性温度变化可能很小,但温带草原区温度变化可达40℃(72℉)。北美洲草原区每年平均为300—600毫米。1月平均温度从北方的-18℃(0℉)到南方的10℃(50℉),7月平均温度北、南各为18℃(64℉)和28℃(82℉)。北美洲草原区最北地区的年均温低于0℃(32℉)。
草原出现于各式各样的气候和地质环境,也与许多不同土壤类型有关。本身影响着,这又导致异于其他土壤。草原枯枝落叶层及其分解型态通常造成上层富有机质土壤(可达以下300毫米)的发展。沙漠土壤没有这一层,与典型枯枝落叶腐烂表层也不相同。其结构松散,富含植物养分。土壤下层是典型的白中带黄,尤其是深度2米左右的土层。
由于放牧和其他草原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草原产能一直藉各种方式广受研究。然而,大部分研究仅着重于地上的产能,忽略了地下的重要成分,甚至在地上产能达到季节性高峰时,地下成分可能比地上的还丰硕--可达至10倍。北美洲草原典型地上生物量(一区有机物的无水重量)为每公顷2.5~6吨,其中约3/4呈现死亡嫩枝形式;然而,某些热带草原记录到每公顷20吨以上的数值。
草原里植物物质有相当快速的转换。大部分植物器官寿命仅维持一季或数季,导致每年全面转换率达20~50%。把消费者所消耗的植物加进来算,每年产能即与生物量相近。如果把淋溶和死亡嫩枝分解的所有损失算在内,典型的草原地上植物每年的产能为每公顷6.4吨。其他草原的数值大不相同,但常低于此值,部分原因是没有完全计入这样的损失。重覆收获(替代放牧)每年产能通常为每公顷1.5~2.5吨。
草原经常被改变为种植可食的耕地,这使人类可从草原本身直接取得粮食,不必在牧场环境下放牧那些啃食土生禾草的动物。这种产量增加很可观,如根据北美洲大平原北部的统计数字,每公顷牧牛的天然草地可提供每人一年所需食物能量的1/10,而播种小麦的同样面积可供给4个人的需求量。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如不另外加入肥料,小麦产量无法每年维持最初的高水准。相似地,天然草原如持续密集的放牧,很快会导致植被退化和土壤侵蚀。在没有围篱而呈现不出篱线对比情形的牧场环境地区,这种情形特别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出现。在这些没有围篱的地区,因过度放牧所引起的植被退化可能很难和长期或短期气候变化所致的环境改变加以区别。
1.开阔平坦,视野宽广,适于奔驰,辽阔无垠
2.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3.雨量约在250mm~750mm
4.缺乏高大的植物
5.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不管是热带还是温带,天然草原出现于生长条件仅在短暂季节有利的环境。在,这段生长季节通常是雨季,在某些情况下是土地不泡水的季节。在温带草原,生长季节通常是湿冷冬季和干热夏季之间的短暂时期。多年生禾草靠着地下储存的食物来迅速成长,很能利用这短暂的生长季节,在几周内长到最大并结籽完成。接着,其地上部分死去,为环境中典型草原火灾提供潜在的燃料。然而,火灾中禾草地下多年生的根和根状茎受到良好保护。
若一再遭受某种侵扰(通常是放牧或火灾)而无法累积较厚的枯枝落叶层,草原会倾向长出大量新生部分。在枯枝落叶层得以形成的地方,它会以一种不直接有利于根部的形式保留养分,对伸出地表的新芽来说,此层在物理上阻挡了阳光;在温带草原,此层扮演隔热角色,减缓土壤春暖的过程。这也显然关系到这些的放牧管理。
会遮光并支配草原植被的木本植物因生长季节短而处于不利地位。不过,如果没有哺乳动物严重啃食,而且没有经常发生火灾时,某些生长快速的乔木和灌木可能长存下来。草原是在自然或半自然的火灾、放牧干扰的情况下才能维持下来,这些干扰可防止草原植被逐步变为热带落叶林、稀树草原、灌丛地或温带森林。
温带半干旱至半湿润环境下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类型。草原地区冬季寒冷,夏季温热, 降水较少,蒸发强烈;土壤淋溶作用微弱,钙化过程发达,限制高大乔木的生长。草原植物的结构简单,季相显著,主要有旱生的窄叶,如隐子草、针茅、羽茅等属,以及、豆科、和部分根茎禾草等。依水热条件不同,草原可划分为典型草原、化草原和草甸草原等类型。典型草原是草原中分布最广泛的类型,由典型旱生草本植物组成,以丛生禾草为主,伴生少量旱生和中旱生杂类草及小半灌木和灌木。荒漠化草原为最干旱类型,由强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并大量混生超旱生荒漠小灌木和小半灌木。草甸草原是草原中较湿润类型,由中旱生草本植物组成,常混生大量中生或中旱生双子叶杂类草及根茎禾草和苔草。按热量生态条件,草原可分中温型草原、暖温型草原和高寒型草原。在水分状态不稳定和发生干旱的盐渍化条件下,还会形成盐湿草原或碱性草原。在欧亚大陆和大陆温带地区,和荒漠带间构成了欧亚-北美环球草原带;南美洲南部和亚热带非洲,也有一定面积草原,但远不及发达。在中国,草原广布于西部、内蒙古、北部、西北荒漠地区山地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此外,草原还可越带出现在荒漠区山地并在中占据相应位置。
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时旱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分布于温带,是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草原地区年降雨量较少,而且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冬季少雪严寒,具明显的。植物以丛生禾本科为主,如针茅属、羊茅属等。此外,莎草科、豆科、菊科、藜科植物等占有相当比重。中国草原是欧亚草原的一部分,以东北经内蒙古直达黄土高原,呈连续带状分布。此外,还见于青藏高原、新疆阿尔泰山前地区以及荒漠区的山地,大致从北纬51度起南达北纬35度。
泛滥草原又称河漫滩草地。指四周、河道两岸滩地、山麓河道谷地,由于长期洪水泛滥、所带泥沙的淤积,或河水溢出河床、泥沙的沉积,而形成大面积或狭长的平坦草地。沿海由于经常回流泛滥、泥沙不断淤积,亦形成大面积草地。泛滥草地主要分布于河流下游低地、湖泊周围以及沿海滩涂。土壤为淤积、湖土,海涂为盐碱土,土层深厚较肥沃。植被以水生、为主,主要有芦苇、莎草科植物、茭草、水蓼、鸭跖草、双穗雀稗、长芒稗,以及大穗结缕草、獐茅、、碱蓬、大米草等。以禾草为主的草地,产草量高,草质优良,适口性好,适于放牧或刈草用。以杂类草盐蒿占优势草地的草质差,饲用价值较小。
在干旱条件下发育形成的真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旱生小半灌木起明显作用的植被性草地称为荒漠草原或漠境草原。及植物类型具草原向荒漠过渡的特征。分布于内蒙古中北部、中西部、原以西及宁夏中部,甘肃东部,黄土高原西和北部,新疆的低山坡。土壤为淡栗钙土、棕钙土和淡灰钙土、薄。植被具有明显旱生特征,组成种类少,主要由针茅属的石生针茅、沙生针茅、,蒿属的旱篦子蒿、,以及无芒隐子草、及一年生植物。植株高23厘米-30厘米,覆盖度30%-40%,产草量低,每公顷产干草仅2-3公斤,适于羊、马等放牧。
海拔4000米以上,在高寒、干燥、风强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寒旱生的多年生丛生禾草为主的草地称为高山草原(高寒草原)。分布于青藏高原北部、东北地区、四川西北部,以及昆仑山、天山、上部。混生、匍匐状植物和高寒灌丛,如地梅、蚤缀、虎耳草、矮桧等。植物分布较均匀,层次不明显。草层高15厘米-20厘米,覆盖度30%-50%,产草量低。宜作夏季牧场,适于放牧牛、羊、马等家畜。.
1.有良好的视觉
2.灵敏的嗅觉及听觉以及善跑的肢体
3.体型庞大、具有独特的体格和生活
这次,我看到了。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奶茶倒上了,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意思为:蒙古人和汉族人友谊深,不忍马上分别,在夕阳下,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互相倾诉离别之情。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描写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清鲜:清爽而新鲜。
明朗:本课形容光线充足。
一碧千里:千里:形容宽广。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茫茫: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柔美:柔和而优美。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回味:从回忆里体会。
无限:没有穷尽;没有限量。
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迂回:回旋,盘旋。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转[zhuǎn]: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
乘[ch&ng]:又读sh&ng,如“千乘之国”。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等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使态度显得不自然。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
鄂温克: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讷和县等地。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套马:套马是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原为牧民放马匹时的一种技能。运动开始时让烈马疾奔,众骑手纵马飞驰追赶,至适当距离时即迅速套马,以先套住马头、拉住烈马者为胜。
涯:水边,泛指边际。
话斜阳:在夕阳下告别。
认识四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渲染,勾勒,洒脱,迂回”等词语。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重点),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产生了解西部的兴趣(难点)。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难点)。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1948年唱过黄梅戏,受到严凤英的表扬。由于文革期间受到迫害,日深夜,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享年67岁。
日,老舍生于北京一个家庭。次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老舍的父亲身为护军守正阳门(《》作)。面对来犯的力战殉国。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老舍的家曾遭意大利军人劫掠,当时才一岁半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而幸免于难。
由于父亲的阵亡使得老舍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直到9岁的时候,由满族贵族刘寿绵()资助,老舍才得以入读书。1913年,老舍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于1918年毕业。1918年至1924年间,先后任师公立第17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现方家胡同小学)校长、北京市北郊劝学员、天津南开中学教员、北京一中教员。
1924年秋季,老舍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学系任华语讲师,教导英国人学习中国的官话和。业余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9年夏季,离英,途经并滞留半年,在华侨中学任教,创作以新加坡为背景的小说《》。1930年春季,返回到北京。1930年至1936年间,先后任教于济南的和青岛的。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国家状况,创作了长篇小说《》,为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形象。1936年写出长篇小说文学代表作品《骆驼祥子》。
改编自安东尼&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同名小说。
描写一位男孩子随着舅父和神甫到城里读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在穿过大草原时,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为神秘宽广的大草原而惊讶。影片把契诃夫的诗意发挥得淋漓尽致,草原风光沁人心脾,淳朴的民风民俗,独特的人物,虽一闪而过,却笼罩着俄罗斯式的忧郁。几处梦幻般的场景处理简直可称经典。突兀而起的歌声、肉体和灵魂的拷问,令人深省。一个孩子,就这样哭哭啼啼地穿过了大草原,见到了他永生难忘的人和事、情和景。
影片的改编虽显亦步亦趋,但风光和人物真是形神俱在,让人仿若真的随着小主人公经历了一次草原之旅一样。
后又说回来,草原是个美丽又神奇的地方。
Yegorushka
Oleg Kuznetsov
Father Khristofor
Nikolai Trofimov
Vladimir Sedov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Sergei Bondarchuk
伊万&拉皮科夫Ivan Lapikov
Georgi Burkov
Anatoli Vasilyev
Mikhail Kokshenov
Moisej Moiseyevich
Innokenti Smoktunovsky
Liliya Malkina
Igor Kvasha
Konstantin
Stanislav Lyubshin
Dranitskaya
Irina Skobtseva
Mikhail Gluzsky
Kazimir Mikhailovich
Vasili Livanov
娜塔雅&安德烈杰科夫Natalya Andrejchenko
? 原著:安东&契诃夫
?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Sergei Bondarchuk
? 编剧:谢尔盖&邦达尔丘克Sergei Bondarchuk;契诃夫
2、《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4、《下马酒之歌》
5、《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6、《草原,我幸福的家园》词曲
歌曲:《》词曲、歌手:
词:小孩你问我是从哪儿来我说那秘密挂在那朵云彩
我问你小孩谁给你胸前的玉块
他说他不知是谁将它生了下来
小孩你问我为何要皱着眉
我说我曾经辜负一个姐姐
我问你小孩为何要流着泪
他说他心爱的小羊迷路没能回来
青山和绿湾
埋藏了所有的忧伤
天空和海洋
哪里才是梦乡
那草原那一片草原就是你我的家
那草原那一片草原就是你我的家
那草原那一片草原就是你我的家
那草原那一片草原就是你我的家
小孩你问我何时会再有笑容
我说当我再看到姐姐的脸。
夏季最佳旅游时间为5月中旬至9月中旬;特别是7.8月。草原的景观较好。
呼伦贝尔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所以夏季旅游不能只穿短袖衫、短裤或裙装,应适当带长袖衣服,随时加减。夏季7月份以后草原上蚊子较多,应适当带些风油精(当地有售),最好穿旅游鞋而不穿凉鞋,以免蚊虫叮咬。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草原面积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