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思维感召思维是什么意思

客户是产品的真正需求者(这里的产品可以是服务产品),他们决定产品的导向,也是产品最根本诉求和愿景的提供者。所以,他们一般是买单的人。

但是只取悦客户,不取悦用户的产品,通常会成为一个失败的产品,因为会在推行时遭到排斥和抵制,只有客户对用户有着极强控制力和引导能力的时候,只取悦客户,不取悦用户的产品才能成功,例如SAP。

用户是直接接受产品的服务,或者享用产品功能的人,他们会决定产品的细节,但是不左右方向,不决定根本。

只取悦用户不取悦客户的产品,要么夭折,要么叫好不叫座,最终黯淡收场。

很多时候,客户和用户也是重叠的。

举些用户客户不重叠的例子:

B2C领域: 新浪微博的客户是广告主,用户是大众(要是新浪微博不能够找到好广告模式,或者其他盈利模式/客户,前景堪忧)

B2B领域: 通常甲方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是客户,而甲方的广大员工是用户

B2B2C领域:甲方是客户,但是甲方的客户是用户。例如餐厅里的板凳座椅,例如APP STORE中大量免费用于企业宣传和营销的APP,再例如第三方帮助企业建立的网站什么的。

在B2B2C领域,有大量客户用户不重叠的例子

最后举一些客户,用户都不买单,或者客户不买单,但是用户买单,但是两者不同的例子:

教堂: 客户是上帝,用户和买单的人都是信众

天朝许多所谓的“非官方机构”,例如中国足协

很多人将“用户”和“客户”混淆在一起,以为二者并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不然,虽然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大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立足点也就带来了不同的经营理念。

用户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而客户却不一定是最终的使用者;用户关心的是使用价值,而客户关心的更多的是价格;与客户的关系是基于交易,而用户则不一定是产品的买单者;以客户为向导,营销策略是有效的,而以用户为向导,体验才是最为关键的。

用户思维和客户思维有着极大的不同,在互联网的商业世界里,用户是主角,消费者由货币选民变为用户,商家、企业和消费者形成了一种独特、自由和平等的关系链。谁也不用去讨好谁或依附谁,他们是因为产品的魅力才互相吸引,因真诚而互相交流,因信任而结成新的商业社群。

通常,用户思维有以下三大特征:

特征一:用户思维是一种打动思维,而传统的客户思维则是告知思维。客户思维通过大量的广告和促销手段来告诉客户,我的产品怎样怎样好,快来购买我的产品吧,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电视购物。这种告知的思维方式是以直接形成交易为目的,至今还有很多企业采取这样的方式:制造产品、新闻发布、放置广告,等等。以这样的方式促成的交易不仅缺少温情,而且存在着大量的欺骗性。

而用户思维是一种打动思维,相比淡漠、强制性的客户思维模式,用户思维是把每一个消费者都当成朋友,产品是他们产生关系的唯一媒介。

特征二:用户思维是信任与认同的思维,打动消费者只能算是个开始,想让消费者成为忠实的用户,还需要带给他们认同感和信任感,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用户思维。要想获得用户的信任,就要让产品体验超出他们的预料之外,即在满足用户的基本诉求之外,还能带给他们极致的产品体验和身份认同。

用户的思维和认同会带来一种什么效果?比如,你购买了华为、联想、HTC的手机,这三者会让你产生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没有,它们基本上是雷同的,但如果你买了小米或苹果手机,那你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小米和苹果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你在感觉到它可以信赖的同时,还可以感觉到对自己及身份的一种认同——小米和苹果存在着一种情感认同,无论是苹果的品质生活,还是小米的极客文化。

特征三:用户思维是社群营运思维。传统的客户思维体验是客户与商家发生了交易之后才产生的,而用户思维则是从你开始关注时,体验就已经产生了。只要发生关系,比如,你在关注微博或订阅官方微信时,就已经成为了用户。用户思维模式,就是通过持续不断地体验,让你从关注到产生兴趣,再到成为使用者,然后变为粉丝,最后形成社群。

社群是用户思维模式运营的最高级形态,如果想要知道社群会形成多大的力量,只要想象一下宗教和信仰的关系就可以了。商业社群触发于产品,深化于体验,成型于产品的独特魅力。产品有多极致,体验就有多完美,对社群的感召力就有多大。

移动互联网,特别是微信、微博的出现,让社群组织变得更容易,微信可以让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相互间高度认可的人自发形成一个组织,形成一个社群。

在瞬息万变的商海中,尽管我们在平时经常提到用户需求、用户体验,用户思维等,但还是设计出了一堆用户不买账的方案/功能/产品。

如同运营新媒体,自认为写出了一篇文艺范儿与商业价值齐飞的文案,阅读量却不高,或者阅读量高,但转化率依旧很低,问题出在哪?

消费者在购买任何一款商品的时候,都面临成千上万种选择。

面对产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质是什么?如何设计出符合消费者诉求的营销体系?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维度是什么?如何提升消费者持续消费?

营销实战中的消费心理学

9月1日,《营销实战中的消费心理学》在量子大学心理学研究院圆满结束,来自各领域的50余位企业家参与了本次分享。

课程中,辅仁大学工商心理学助理教授、台湾职业发展与人才测评中心执行长、JP-FOCUS顾问蔡秦伦教授从消费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蔡老师用其深厚的理论和实务经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问题,切实的解读企业面临的问题。

台湾辅仁大学蔡秦伦在量子大学心理研究院分享

在用户体验至上的时代,受限于产品形态本身,大多数的企业家还在用传统思维主导商业的持续溢价,这样的思维到了今天明显是不够用的。

无论是出于对内容质量的品味还是对更复杂的精神追求,用户都提出了更高甚至千奇百怪的要求。

所以想让最终的成果能够被认可、转化甚至传播,用户思维是一以贯之的,想用户所想,随后抢占心智、提供价值、塑造品牌,最后才到商业价值的回归。

(品宝董事长单红岩在分享课后心得感受)

蔡老师说,消费行为的本质就是一种心理历程被创造的正向的、负向的而产生的被消解的行为。

而二次消费则是最终消费行为又被某种期待、欲望不满足等维持的持续行为。

同时,蔡老师实用的语言重点分享了营销实战中的消费心理学促发方案的设计。并分享了sisley等影响消费决策的案例。为前来学习的企业家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

量大大学心理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彦文表示,其实在如何分辨消费者心理的同时,首要还是要清楚用户和客户的关系。

大多数的企业家还是存在认知的误区,用户思维和客户思维是两条差异化极大的关系反差。

在互联网的商业世界里,用户是主角。商家、企业和消费者形成了一种独特、自由和平等的关系链。他们是因为产品的魅力才互相吸引,因真诚而互相交流,因信任而结成新的商业社群。

盲目的设计逻辑框架,是因为那些所谓的逻辑框架都是建立在自我的认知中而设立的,根本上是不具备循环消费逻辑的。

再了解消费者心理学,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只需要做到四步即可:

一是场景建构;通过场景的建构提取产品或企业基因,让用户和产品在场景中发生关系,从而产生粘性;

二是通过兜售参与感,建立认同感和信任感,建立用户粘性,从而达到拉新、养熟、交易、裂变的过程。

到底从哪一个维度来打动消费者进而使其成为忠实的用户,是需要我们深度来思考的。

与此同时,在参与中如何帮助用户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将参与感和参与价值传递到位和体现,才是真正的消费参与之道。

三是增强社群性,实现品牌几何式传播。

不止是产品设计,就拿我们量子大学心理学研究院来说,我们在为学员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不仅仅是为任务式的服务,而是建构社群场景,通过激活社群的社区关系,强化和提升社区的内生资源内化,强调社群的互助体系。

商业社群触发于产品,深化于体验,成型于产品的独特魅力。

产品有多极致,体验就有多完美,对社群的感召力就有多大!

四是要让用户爽,有时候你会发现用户思维是一个非常单一的打动思维,从传统到告知到交易到认可到自主传播。

在整个逻辑过程中,用户习惯了将参与放大,从而产生自我认知的价值。用户爽了,也是个人、企业或者产品公信力挑战的缓冲带。

所以,我们在未来也会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多元价值重叠和迭代的服务。

据悉量子大学心理学研究院是由量子大学与木子心语科技联合创办的现代新型社会化商学心理研究院,依托强大的用户资源,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具有针对性的企业和个人解决方案。其服务内容涵盖商业心理学、CCEAP服务、教育心理学、医务心理服务和督导,力求打造从个人到家庭,从企业员工关怀、企业战略发展到社会责任的生态服务体系。

研究院通过共享互助的模式,设计有温度、有情绪、有灵魂的参与场景,开启新的社群社交密码,通过多元的场景构建、融合供需和供求的诉求,实现实时转化,链接生活和未来,打造个人碎片化的生活中心,对于企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给予更多的成全和支持,助力心理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社会情境下应势而生的枢纽型社会服务机构

旗下由木子尚仪学院、木子app

及木子社创空间形成内化循环的新生态体系

帮助用户更好的经营自己、事业和家庭

驱动平衡人生的内外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户思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