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说福建师范大学好还是浙江师范大学就业率好?包括就业,以后发展各方面

请问福建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哪个比较好?2012考研,哪个复试分数线高点,比较难考点?谢谢!!_百度知道
请问福建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哪个比较好?2012考研,哪个复试分数线高点,比较难考点?谢谢!!
这两所大学的研究生,哪个的就业情况比较好?哪所所学校在当地的认可度和就业率比较高?顺便问问金华和福州的经济怎么样?呵呵,问题多了点。谢谢你的耐心回答~~
再补充一下,本人想问的心理学专业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看你的专业是什么,福师大是省重点,浙师大不知道可是211的,总体来看,浙江是教育大省,分应该高一点的
福建师范大学好,在省会福州,一级博士点很多;浙江师范大学不在省会,没有博士点。
浙江师范大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鳝鱼汤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党委、校长办公室部门志部门志一、历史沿革 1956 年建校后即设立校长办公室,当时有秘书、文书各 1 人。1957 年改称 秘书室,高树言任副主任。1958 年设立党委办公室,纪梦秋任主任。为贯彻“精 干务实”原则,党委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此后均合署办公,有时只是分工各有 侧重。1958 年,学校由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党委、校长办 公室随之改名党委、院长办公室。1962 年,三校合并,学校改名为浙江师范学 院时,机构名称仍沿用党委、院长办公室。1967 年,学校成立“浙江师范学院 革命委员会” ,由姚江任革委会办公室负责人。1970 年学院停办,党委、院长办 公室停止工作。1974 年,浙江师范学院恢复办学,院革委会设立办事组,李文 彪、潘锡扬先后担任临时负责人。同年 10 月,院革委会改为校长制,恢复建立 党委、院长办公室。1979 年,省委先后下文任命游其绪为党办主任,刘瑞之为 院办副主任,党委、院长办公室的工作得以从文革动乱的破坏中逐渐恢复。1984 年,省委开始逐步下放中层干部任命权,学校也进一步明确了党委办公室、院 长办公室合署办公的原则,任命蒋明非为党委、院长办公室主任。1985 年 2 月, 省政府批准同意浙江师范学院升格为浙江师范大学,党委、院长办公室随之改 名为党委、校长办公室,下设秘书科、行政科。1999 年,学校进行了机构改革, 行政科改称综合科。综合档案室、杭州办事处、校友联络办公室、发展与改革 研究室先后挂靠在党委、校长办公室。现任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为张元龙, 副主任为王立文、李翔翔、梁克东,下设秘书科、综合科,共有工作人员 15 人。 二、性质和任务 党委、校长办公室是学校党委、行政的综合办事机构,主要工作职能是:参 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调查研究、决策咨询、综合协调;办文办会、 督促检查、对外联络。 具体职责有:根据学校党委、行政的工作重点和校领导的要求,参与或组 织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办理学校党委、行政和党委、校长办 公室的日常文电;负责起草学校的重要文件和校领导的重要讲话;负责全校性 会议、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及专题会议的有关会务工作;处理学校日常事 务,负责学校重大活动的组织和校领导重要内外事活动的安排,开展对外联络, 接待重要来宾;负责学校重大活动、重要工作(会议)的综合协调;负责、指 导全校信息工作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督促检查各学院、部门(单位)贯彻落实 上级文件和学校党委、行政决策部署及校领导重要批示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 信息,提出建议,予以督办;负责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和“校长热线” 、 “书记信 箱” 、 “校长信箱”的办理;做好学校值班工作;向校领导报告重要情况,协助校 领导组织处理由学校直接处理的突发事件、重大事故及各学院、部门(单位) 向学校反映的重要问题;负责指导全校各学院、部门(单位)办公室的业务工 作;负责学校情况的数据统计和信息发布工作;负责学校校名、校标、校徽等 无形资产的使用、管理工作;负责校党委、行政印章和介绍信的管理、使用与 校内单位公章的审核、刻制工作;负责学校的国家安全工作和保密工作,配合 有关部门做好校园稳定工作;完成上级机关和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三、工作情况及特色 党委、校长办公室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学校党政中心工作, 认真履行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三项职能,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规范 意识、助手意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了全校各项工作高效顺 利开展。 (一)树立大局意识,确保中心任务顺利完成 能否服务大局,做好协调工作是衡量办公室工作好坏的首要标准。历年来, 办公室在认真做好办文、办事、办会等日常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学校各个时期 的中心任务,服务学校大局,开展相关工作。自 1956 年建立办公室至 1985 年办 公室改称现名,期间,学校历经初创、拆并、搬迁、停办、重建、升格,办公室 在这一时期很好地发挥了协调、 服务作用,有力地保证了学校在不同时期的正常 秩序。1985 年以来,办公室积极参与学校改革,牵头制定了《系、部综合责任 制实施意见》 、 《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等改革措施,在实施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后 勤社会化改革、推行校院两级管理、校务公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参与学校 重大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认真做好了升格后迎接国家教委、省教委检查的相 关工作,成功组织了东南省(市、区)属重点师范大学第 17 次校长协作会、第 28 届书记、校长协作会和办公室主任协作会,全力做好了 40 周年、45 周年庆典 活动、 “百名校友名师聚师大” 的筹备工作, 积极参与了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 (东 南赛区) 各项筹备工作和赛事期间的组织协调等工作,全面参与了学校迎接省教 育厅本科教学随机性水平评估工作、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教育部专家组对 独立学院的专项检查等工作;积极做好校内重大会务工作,承担了历届、历次党 代会、双代会及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师资工作会议、人才工作会议、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工作会议等学校重要会议的会务工作;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配合有关 职能部门,参与了校史编撰、画册编印、校史陈列室筹建,重点学科和硕士点、 MPA 专业学位点、博士点申报,学校信息系统建设,校园二期、三期扩建工程项 目立项和征地报批, 浙江财政学校、 浙江幼儿师范学校、 金华铁路司机学校并入, “非典”防治, “绿色师大”建设和“平安校园”创建等各项工作。 (二)树立规范意识,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办公室是全校连接上下的桥梁、协调内外的纽带、上传下达的中枢。一直以 来,办公室把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作为事务性工作的主线。稳步提高 办文质量,1997 年,办公室制定了《浙江师范大学公文处理规范条例》 ,此后, 办公室又对公文处理制度进行逐步完善,1998 年建立了文件审核责任制,1999 年印发了 《关于规范公文处理工作的几点意见》 等,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积累, 2005 年印发了《浙江师范大学公文处理办法》 ,使学校的公文处理工作走上了更加规 范化、制度化轨道。不断规范会议管理,建校初,办公室在建章立制的过程中, 主要负责制定了学校办公、议事制度,即校务会议和行政会议制度,1999 年, 办公室健全了校党委会议和校长办公会的会议制度,修订了议事规则,2001 年, 办公室印发了《党委会议事规则》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 ,制定和完善了 《关于校领导参加校内活动的若干规定》 ,2004 年,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经学校同意,又制定印发了《校领导参加公务活动若干规定》 、 《关于 加强会议、活动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题 呈报程序的通知》等文件。积极做好制度汇编,1992 年,办公室负责修订、汇 编了全校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1996 年,办公室又收集整理了学校各职能部 门的各类规章制度,汇编成《浙江师范大学规章制度》 ,2005 年,办公室对近十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年出台的办公室工作相关制度进行了梳理、修订,形成了《党委、校长办公室规 章制度汇编》 。此外,办公室还就督查、统计、信访、保密、接待、用车等方面 出台了《党务、政务督查工作暂形规定》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统计工作的意 见》 、 《关于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 、 《保密工作规定》 、 《关于加强印章管理工作的 若干规定》 、 《接待工作暂行规定》 、 《用车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树立助手意识,协助领导科学正确决策 办公室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而这一作用的重要体现就是提 供情况和信息。办公室努力加强校内外各类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呈报工作, 为学校的决策提供了详实的材料和依据。1997 年创办了《师大内参》 ,结合学校 热点问题,及时迅速地开展调研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2004 年,为使学校 领导能在更短时间里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办公室改版编印了《参阅件》 ,对 内容作了适当调整, 重点摘录国内重点高校和兄弟院校先进经验,为相关校领导 和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借鉴。办公室还定期、不定期编印各类资料,有《校情 动态》 、 《师大工作》 、 《年鉴》等。 《校情动态》原名《简报》 ,改成《校情动态》 后,坚持每周 1 期,至 2005 年底已出刊 666 期。 《师大工作》自创刊以来,不定 期编印学校党政工作经验总结、领导讲话、调研报告及专题论述,至 2005 年底 已出刊 215 期。1993 年开始编印(铅印) 《年鉴》 ,每年 1 本,至 2004 年已印 12 本。2000 年,为更好地落实信息工作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则,办公室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工作的意见》和《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工作考 核办法(试行) 》 。2003 年,办公室加强了紧急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健全了信 息工作机制,完善了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办公室还承担了 向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信息报送工作,其中被省教育厅录用的信息,我校已连 续三年保持了全省教育系统第一名的成绩。2005 年度,我校作为全省社会舆情 信息直报点,在全省 5 个高校直报点中排名第一。 四、历任领导、职务及任职年限 正职: 姓 名 职 务 任 职 年 限 杜 昭 党办主任 7.11 游其绪 党办主任 4.4 蒋明非 党办、院办主任 5.2 党办、校办主任 7.7 张世欣 党办、校办主任 0.9 许 璋 党办、校办主任 6.6 王景尧 党办、校办主任 3.2 胡建新 党办、校办主任 4.11 张元龙 党办、校办主任 6.3 张元龙 党办、校办主任 2006.3 至今 副职: 姓 名 刘瑞之 隆洪展 王志元 许 璋职 务 院办副主任 党办副主任 党办、院办副主任 党办、院办副主任任 职 年 限 7.11 4 年 6 7.9 0.9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李 郑明贵 陈文华 陈厥祥 陈选能 王振洪 何增光 徐亨元 王立文 李翔翔 梁克东党办、校办副主任 党办、校办副主任 党办、校办副主任 党办、校办副主任 党办、校办副主任 党办、校办副主任 党办、校办副主任 党办、校办副主任 校办副主任 党办、校办副主任 党办、校办副主任 党办、校办副主任2.10 3.9 6.8 5.9 9.11 1.11 9 年 11 3.3 3.4 6.3 2003.4 至今 2003.7 至今调研员: 姓 名 职 务 隆洪展 副处级调研员 江来柱 副处级调研员 赵品云 副处级调研员 以下无正式任命文件: 高树言 秘书室副主任 纪梦秋 党办主任 孙克俭 党办主任 李昌从 院办主任 姚 江 革委会办公室负责人任 职 年 限 5.4 2000.1 至今 2003.5 至今1957.-?
1959.-? .10 0.7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组织部 一、历史沿革 组织部成立于 1962 年学校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时,当时与人事处是二块牌 子、一套班子。1967 年 11 月校革委成立到学校“一分为三”及 1974 年学院重 建时,组织工作由校政工组负责。粉碎“四人帮”后,重建组织部。当时组织 部主要负责干部工作、组织工作、纪检工作、人事档案工作等,同时与人事处 合署办公,交叉兼职。1984 年秋机构改革,浙师院改名为浙师大,组织部从原 组织部、人事处合署办公情况下划出,独立设置组织部。部领导从兼职到专职, 人员编制得到增加,并下设了老干部科。1991 年,老干部科与人事处退休人员 管理科合并建立离退休工作处。 1986 年 11 月创办了业余党校, 1992 年改为党校。 2003 年 3 月,统战部从宣传部划出,与组织部合署办公。组织部、统战部 现有干部科、组织科、档案室、办公室等科室,有 9 名工作人员; 二、性质和任务 党委组织部、统战部作校党委领导下的党务部门,主管干部工作、组织工 作、党校工作和统战工作,主要职责有:1.在上级组织部门、统战部门的指导 和校党委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党的组织路线、干部路线和统战路线,拟订关于 干部工作、基层党组织工作、党员发展工作、党校工作、统战工作等方面的规 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指导院级党组织的组织、统战工作。2.深入进 行调查研究,积极开展党建研究工作,组织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向党委提出抓 好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负责学校中层干部考察、考核和管理工作,向校 党委提出调整、配备、充实领导班子及选拔、任用、培养、交流干部的建议, 承办干部任免事项,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负责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 工作。4.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负责校党委换届选举的具体工作;负责、指导 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5.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知识分子政 策;落实党的干部政策,接受党员、干部的申诉,做好有关来信来访接待、处 理工作。6.负责党校日常工作,对分党校的工作进行指导。做好党员、干部和 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工作。7.协同人事处,拟订全校中层机构设置、调整 方案并组织实施;协同纪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协同离退休处,落实离退休 干部政治、生活待遇。8.负责开展统战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统战理论政 策的宣传教育工作;贯彻落实有关统战政策。9.做好民主党派、侨胞侨属及留 学归国人员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做好培养和举荐党外人士到各级人大、 政协、党派和政府部门任职工作。支持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10.负责干 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教职员工政审工作;负责填报学校党的组织、统 战工作方面的统计报表;抓好本部门的自身建设。 三、工作情况及特色 组织部、统战部自成立以来,在上级党组织的关心指导下,在校党委的直 接领导下,经过历任领导和全体同志的努力工作,组织工作也随着形势的发展, 学校规模的扩大自身工作的实践,不仅在机构设置上从无到有,从合并到单列, 而且工作内容也从多元到规范,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 给的各项任务,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转型,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 建设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干部队伍建设 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顺利实现转型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2005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组织部协助学校党委制订了《 年浙江师范大学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提 纲(草案) 》 ,为我校“十一五”期间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 和工作措施。 (1)干部的选拔和任用 坚持党管干部和群众路线的原则,按照“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 化”及德才兼备的要求,认真做好学校中层干部的培养、考察、选拔、任用工 作。在改名浙师大以来的 22 年中,这一工作也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党章的要求不 断改革、完善。 1984 年 6 月,省委下放干部任免权限,除党办、校办,组织、人事,纪监、 财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需事先向省委组织部、省高校工委请示外,中层干部由 校党委和行政任命。这样,校党委和行政以及具体负责干部培养、考察、选拔、 任用的组织部责任就更大。当年,就在党委领导下为准备改名浙师大做好干部 准备工作,认真做好中层干部的充实调整工作,选拔了一大批学有专长、年富 力强的中青年骨干进中层领导班子,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干部队伍。 1992 年,制定了《浙江师范大学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1994 年 6 月为 认真贯彻落实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按照“坚持标准、根据需要、 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原则,对全校中层干部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和调整,采 取群众推荐、民意测评、组织考察、本人愿意相结合的方式,注重从优秀中青 年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中培养和选拔干部并及时调整不能胜任工作的同志下 岗。对所有干部实行任期制。在做好干部选拔任用的同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 制度改革,根据中发[1995]4 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浙江师大干 部选拔任用条例》 ,进一步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1995 年上半年,积极参与 协助省委组织部、高校工委做好公开选拔部分高校副校长的试点工作,我校 13 人入围,产生了二位副校长。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开推荐选拔机关处室主任负责 人的试点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99 年下半年,学校进行了力度最大的内部管理机构改革,干部制度改革 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党委修改制订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意见》 ,对全校中层干 部、科级干部公批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办法,充分体现了公开、公 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精简了干部的职数,采取了几上几下和公示制等充分 体现群众意愿的办法,使一大批品德好、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群众公认的干 部选拔到处级、科级岗位。优化了结构,提高了干部和班子的整体素质。 2003 年 3 月,按照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文 件规定,协助校党委制定了《浙江师范大学处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 行办法》和《浙江师范大学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 ,为处科级干部换 届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2003 年 3 月学校正式启动处科级干 部换届工作后,严格执行《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协助校党委在一个月的时间 里就顺利完成处级干部的换届工作。换届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提高干部工 作的透明度,落实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拔权 和监督权,严格执行投票推荐制、谈话推荐制、考察预告制、任前公示制、一 票否决制等制度。组织部先后抽调 50 余位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熟悉的党员干 部组成 10 个考察组,到 40 多个单位进行民主推荐,对 160 多位考察对象进行 考察,考察谈话对象达 1400 余人次,参与换届的 40 个单位的 50 名中层正职、 91 名中层副职、110 名科级干部全部到位。在这次干部换届过程中,协助校党 委改革了干部差额考察制度,实行了全校统一的干部差额考察办法。实行了新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提任干部的一年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后将组织考察,根据考察结果确定其是 否继续聘用。 截止 2005 年底,我校共有处级干部 189 名(现职处级干部 174 名,处级调 研员 15 名) ,平均年龄 43.55 岁。其中正处级干部 62 名,副处级干部 111 名; 博士 24 名,硕士 11 名;正高职称 57 名,副高职称 80 名;女性 26 名。科级干 部 150 名,平均年龄 36.96 岁。其中正科级干部 190 名,副科级干部 27 名;研 究生 10 名,副高职称 23 名,女性 51 名。 干部的新老交替是个永无完结的过程,校党委非常重视后备干部的建设。 学校正处转型关键时期,如何培养选拔适应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年 轻干部,保证事业后继有人,是组织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1999 年开始,组织 部按 1:2 的要求,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的基础上建立了 20 名校级后备干部队 伍和近 200 名校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并采取理论武装,下派锻炼,交流轮岗, 给台阶压担子等措施进行培养、提高,每两年滚动一次。2004 年 12 月起草拟定 《浙江师范大学处级党政领导班后备干部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 ,为进一步规 范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依据。 (2)干部的培养和教育 党委十分重视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让他们在学习中长知识、在实践中长 才干。长期以来,始终把干部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由组织部会同宣传部门认 真组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管理知识, 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重点举办各类干部学习班。1992 年针对领导班子的思想 作风建设,专门制定了系中心组学习制度,2000 年进一步完善了院级理论学习 中心组制度,就中层领导班子的学习提出具体要求,并定期检查督促。通过中 心组学习、总支书记研讨班、中层干部培训班、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专题辅 导讲座和党政管理干部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进修班等形式,近五年来累计 培训了上万人次,加强了中层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 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1985 年至今,先后选送近百人次到中央 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省委党校培训学习,并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选 送干部外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知识,提高管理干部的专业知识 水平。同时积极推行干部的轮岗制度和干部挂职锻炼制度,使学校干部熟悉校 情国情,增长见识,锻炼才干。2000 年以来我校有 17 名干部选送到挂职锻炼, 并做好支援西部干部工作。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的各类公开选拔工作,2000 年后, 我校共有 7 人被选拔担任省属本科高校校(院)长或副校(院)长,1 人入选副 县级高学历年轻干部。 2000 年在全校中层领导班子和 120 位中层领导干部中顺利开展了“三讲” 教育,使全体中层干部受到一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教育,坚定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再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再教育。2003 年处科级干 部换届工作结束后,组织部根据上级组织部门的部署,开展了大规模的干部培 训工作。学校对此非常重视,在年度预算中专门安排干部培训专项经费,并把 经过组织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的培训作为专任干部必须具备的资格之一,干部 参加培训、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干部进一步提拔和使用的重要 依据。2004 年 9 月至 2005 年 6 月,在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下,我校 在中层领导班子中深入开展“三树一创”教育活动。广大中层班子积极参与教 育实践活动,以提高思想素质、强化执政能力、推动各项工作为重点,紧密联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系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活动的扎实开展。通过“三树一创”活动及先 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层领导班子的理论武装有新的加强,思想和工作作风 有新的转变,宗旨观念、服务意识有新的增强,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3)干部考核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校干部考核工作一直走在兄弟院校前列。为加强学校中层领导 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2003 年 2 月,协助校党委制订了《浙江师范大学 中层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暂行办法》和《浙江师范大学中层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暂 行办法》 。为更全面、客观、公正地了解和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工作 情况, 2004 年党委又正式组织开展学院年度工作目标量化考核, 制订出台了 《关 于实施学院、部门(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意见(试行) 》 、 《浙江师范大 学学院领导班子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暂行办法(试行) 》 ,首次对学院年度工作目 标进行量化考核。在圆满完成 2004 年度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考核基础 上,广泛深入调研,合理调整学院年度工作目标指标体系, 2005 年度学院量化 考核办法更为科学合理,考核工作更为顺利。 坚持干部谈话制度,对干部既主动关心又严格要求是组织部的优良传统, 在每位干部的任免升降等特殊时期,组织部都要找本人谈话,肯定成绩,指出 不足。1992 年建立领导干部个人重大问题报告制度,1995 年开始实施处级及以 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加强了对干部的管理和廉政监督。认真组织好各中 层领导班子一年一度的民主生活会。 2.基层党组织建设 (1)组织建设和支部活动 从改名师大以来,组织部一直按照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抱着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扎实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目前全校共 有 25 个党总(直)支和 269 个党支部。先后开展多次调研,对离退休党建、研 究生党建进行专题调研,调整充实了基层党支部。2003 年积极推进学生支部建 在班上,到 2004 年底有 59 个支部建在班上。2004 年,根据学校转型步伐加快 和学科功能不断增强这一形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 式,积极探索“支部建在学科上” ,在人文学院等四个学院进行支部建在学科上 的试点,努力把教师党支部建在最活跃的组织中,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工作 覆盖面,增强工作活力,提升影响力。认真开展两年一次的评选表彰先进基层 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2003 年抗击非典期间,号召全 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挥模范带头作 用,团结一心,扎实工作,齐心协力打好“非典”预防与控制攻坚战。我校在 夺取了非典防控胜利后,组织部及时协助校党委开展“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 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评比和表彰工作,共评出优秀共产党员 21 名, 先进基层党组织 8 个,并有 1 名同志和 1 个部门分别获得浙江省高校防治非典 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及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05 年,根据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学校党委从 7 月上旬开始 历时五个月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校 25 个二级单位党总(直) , 234 个党支部的 3844 名党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积极参 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下,组织部作为先进 性教育活动的牵头部门,协同相关部门,团结依靠全校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 共产党员,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始终追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圆满完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成了各项任务。同时围绕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项重点工作, 妥善处理两者关系,做到统筹兼顾, “两不误、两促进” 。整个教育活动进展顺 利,成效显著,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 各项工作”的预期目的,涌现出许多优秀基层党组织与优秀党员,得到省委督 导组和省属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 近几年来,组织部不断加强对基层组织生活的指导,创新和丰富组织生活 的形式和内容,充分依靠和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 党员教育更加富有思想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 性。如 2004 年与宣传部一起开展“学文选、忆伟人、颂改革、促发展”主题教 育活动,评选出 11 个“最佳党日活动” , 年在全校范围开展“支部 建设创新奖”评比活动,共有 4 个学院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高校系统“支部建 设创新奖” ,组织部 2 次荣获“支部建设创新组织奖” 。 (3)组织(党员)发展工作 组织部历来十分重视党员发展工作。 2000 年制度下发了 《浙江师范大学 2000 —2002 年发展党员工作条例》 , 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校组织发展工作的目标和要 求。2001 年编制《浙江师范大学党员工作流程图》 。到 2001 年 6 月止,我校学 生党员与普通本专科生比例占 10.5%。2003 年,随着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申请入党人数越来越多,为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党员发 展工作,组织部制订下发了《发展党员工作有关权限下放工作方案》 ,在全校范 围内逐步下放发展党员工作有关权限,并制订出台了配套政策《发展党员公示 制》 、 《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 。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 重发展”的方针,规范程序,完备手续,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数量逐步稳中 有升。2003 年全校发展党员 1292 名(其中教工党员 34 名,学生党员 1258 名) ; 2004 年发展党员 1831 名,增幅 41.72%(其中专任教师增加一倍,大学生党员 比例从 2003 年底 10.09%上升到 12.37%) ;2005 年全校发展党员 2033 名(其中 学生 1979 名, 教职工 41 名, 本科生党员比例为 14.04%, 比去年同期增长 1.67%) 。 (4)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 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长期以来,学马列、讲政治、加强党员和教 育和管理,全面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得到学校各级党组织的重视。 通过支部组织生活、党课、党的知识竞赛、学习经验交流等各种形式把党员教 育落到实处。根据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用三年时间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特 色理论、党章的学习”要求,1995 年下半年开始,会同宣传部门精心组织“双 学”活动。从 1985 年 3 月开始至 1986 年 6 月近 6 个月组织了全校的整党工作。 全校 11 个党总支、52 个党支部近 700 名党员参加了整党。通过整党,整顿了组 织、增强了党性。1990 年 9 月党员重新登记,根据从严治党的方针,经过学习, 个人总结、申请登记、党员评议、党委审批四个阶段,全校 578 名党员参加, 569 名准予登记,其余分别做了相应处理,处理党内纪律,弘扬了正气。 1991 年开始,坚持每年一次的党员评议制度,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对照党章,自我 总结,相互评议,增强了党性,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 形势下,针对流动党员增多的现状,根据《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制度的要求, 1995 年制定下发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暂行办法》 ,并对流动党员状况进行分 析,严格管理,2003 年印发《关于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通知》 ,进一步做 好毕业生党员的组织接转和管理工作。2005 年 9 月,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又制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流动党员和特殊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 ,进 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2000 年先后对全体党员进行“双思” (富而思源, 富而思进)和“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先进文 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的教育。 逐步建立健全党组织服务群众、关心党员的新机制。2004 年,随着我校学 分制的实施和后勤社会化的逐步深化,学生公寓的教育功能越来越突出。校党 委建立教工党员联系学生寝室制度,制订下发了《教工党员联系学生寝室的实 施意见》 。组织部积极牵头落实开展此项工作,全校共有 662 名教工党员联系了 1533 个寝室 8025 位同学。作为教工党员联系学生寝室的延伸,组织部会同有关 部门在学生党员开展“五个一”为内容(联系一个寝室、培养一批积极分子、 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组织或参加一个公益活动、撰写一篇研究论文或理 论学习心得)的“先锋在行动”活动,全校有 1874 名学生党员共联系寝室 956 个,结对帮扶对象 3448 人,联系入党积极分子 3674 人。这两项活动对提高大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充分发挥广大教工党员在全员育人中 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3 年 12 月组织中开展“武义县大田乡中小学贫困生助学计划”活动,共 有 23 个党总(直)支的 2000 余名党员、群众参加了捐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 用在帮扶工作得到了较好的体现。2005 年在先进性教育期间学校进一步建立健 全了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并开展“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主题 调研活动。2005 年初和年底,我部二次会同基层党组织对全校 751 名特困学生 党员和 69 名困难教工党员和老党员,发放慰问金 19.48 万元,使身处困难的党 员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 4.党校工作和党员之家建设 组织部十分重视党校工作。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了由校党委班子成员、 两课与思政教授和优秀党务干部组成的导师团,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党校作专 题讲座。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党校总校、党校分校和学生学马列、学 党章小组的三级党校教育培训网络。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力度,每 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近四千名。充分利用党校开展对党员领导干部、后备干部、 中青年学术和管理骨干的教育培训及管理工作。近五年来,培训干部近万人次。 2001 年,我校被评为省级先进示范性党校。 (我校党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参加党校学习人数每年都创历史新高。 2003 年报考党校的学生人数达 8174 名, 有 3748 名学生和 63 名教工入党积极分 子参加培训。2004 年 1 万余人报考党校,通过考试共招生 3693 人学生入党积极 分子和 58 位教工。 2005 年共有 4181 名学生和 31 名教工参加教入党积极分子培 训班学习并顺利结业并充实到积极分子队伍。此外,党校还举办 2004 年级新生 党员培训班, 共培训新生生党员 71 名。 举办中国共产党内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 推进了党员队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 ) 2005 年又按照“宽进严出”的要求对分党校的办学作出调整,如逐步取消 统一的入学考试,采取考试与推荐相结合或推荐方式入学,学习期满则实行统 一的结业考试(50%的内容) ,对授课内容也作了相应的规范,增强授课内容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 2003 年,为改善学生党员活动条件,创新党员教育载体,由省委教育工委 资助、学校提供配套经费建设的省高校示范性“党员之家”于 12 月 18 日揭牌 启用。学生“党员之家”围绕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治教育的意见》 ([2004]16 号)文件精神,开展以“服务同学,引领先进”为主 题的系列活动,努力发挥学生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中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党员之家的影响,带动了全校学生党组织积极开展党 建活动,真正使学生党建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2004 年《中国教育 报》报道了我校学生党员之家建设情况,并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全省高校首批 示范性党员之家。2005 年上半年召开的全省高校党员之家建设经验交流会上, 作为典型介绍工作情况。2005 年有多所兄弟院校的同仁前来学习交流。 5.对外交流 2003 年 10 月,受省委教育工委委托,承办了省高校处级干部第七期“三个 代表”学习培训班,来自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学院和我校的 250 余名 处级干部接受了一次系统的学习培训。 2003 年 11 月 17 日至 21 日我部成功举办了东南十一省(市、区)属重点师 范院校组织工作研讨会。通过举办这次研讨会,与会代表进一步增进了交流, 促进了各院校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在为实现教师教育的战略性转型和跨 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上达成一致共识。 200 年加强对外交流,圆满完成华东地区高校党校工作研究联络组第五次 会议的各项工作。来自华东地区 39 所高校的 45 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 筹备充分,内容充实,紧凑有序,富有成效,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6.老干部工作 22 年来,学校老干部工作管理方式虽然多变,组织部门不论是否直接负责 管理,始终参与,一以贯之,坚持“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 优,并注重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基本政策原则。坚持学校的大事和重要情 况向离退休校级老领导定期、不定期通报,征求他们的意见;重大活动邀请离 退休干部参加;辅导离退休老干部政治学习;同时注重及时落实、解决离退休 老干部的待遇政策和实际经济困难。 7.干部人事档案工作 组织部承担着全校教职员工人事档案的保管、收集、整理、提供利用等工 作。近五年来,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随着学校规模的快速扩大得到了极大发展。 人事档案从 2000 年底的近 2000 卷增加到 2006 年初近 4000 卷。管理工作也随 之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道路。2000 年修订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条例》 , 对人事档案按照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的要求进行了全面 的整理和装订,做到“完整、真实、精炼、实用” 。据近五年来的统计,平均每 年收集归档材料 10000 余份,接待阅档者 2000 余人次,较好地完成了干部人事 档案的各项工作。2000 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目标 管理一级单位” (国家一级达标单位) ,全省至今获此殊荣的仅 2 个单位。 8.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1)注重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理论学习制度,认真组织部内同志学习马列 主义建党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建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 全会精神和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建工作各个领域, 能深刻认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每位干部做好高校党建工作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学校党建工作。 (2)注重作风建设。良好的部风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组织部提出“政 治坚定、公道廉洁、谦虚热情、务实创新”十六字部风要求,并以此自律每一 个组工干部。2003 年,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优化服务工作,制定了《关于优化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4 年,根据上级部 门的统一安排,深入开展以公道正派为内容的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以及“弘扬 优良传统激励教育”和“严格廉洁自律警示教育”活动,通过 “三系列” 、 “五 个一”等学习活动,进一步提升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使组织部真正成为“党 员之家” 、 “ 干部之家” 、 “知识分子之家” 。 (3)注重业务建设。从制度入手强化管理,先后建立并完善了组织部工作 职责及各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科学管理,并制定限时办理制、首问责任制、 科室 AB 岗工作制、信访工作制度等制度。坚持每周例会制、部务会议制度,使 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坚持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学习党的组工工作方针政 策,并结合实际开展多项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与党建论文。通过编印不定 期《师大组工》和建设部门网站等形式,介绍工作经验,发布组工信息,指导 基层工作。努力使组织部成为“学习型组织” 。 (4)注重组织建设。在重视组织部领导班子建设、选配好班子成员的同时 做好组织部干部的选调、输送工作。一方面选调党性强、素质好的中青年骨干 充实组织部力量,另一方面积极为基层输送干部。对部内干部严格要求,认真 培养,通过挂职、轮岗锻炼等方式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从 2000 年以来,我部先 后为学院、部门输送了处级干部 名,科级干部 名,较好地发挥了组织部干 部摇篮的作用。 四、历任领导、职务及任职年限 正 职: 姓 名 职 务 齐兴彩 组织人事科科长 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处副处长周宝妹(学生) 李赞忱 蒋立平 金光远 黄华童 黄文秀胡建新革委会政治部组织人事组组长 组织部部长 组织部部长 组织部部长 校党委委员 组织部部长 校党委委员 纪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兼统战部部长、联络处主任 兼机关党总支书记 校党委委员 组织部部长 兼统战部部长、联络处主任 兼机关党总支书记 革委会政治部组织人事组副组长 组织部副部长 兼任组织部副部长任职时间 备注 .3 1963.4 — 1967.11 与 人事处合署办公, 仅设 副部长一名 70.7 84.2 91.12 96.6 1996.6—至今 02.8 04.11 04.11 04.11 04.11 2003.1 至今 2004.11 至今 2004.11 至今 2004.11 至今 70.7 80.9 84.5副 职 刘瑞之 李德厚 单观义齐兴彩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奚建华 李 王莹 陈静源 蒋乐潮 朱 坚 陆国祥组织部副部长 组织部副部长 组织部副部长 组织部副部长 组织部、统战部副部长(正处) 组织部、统战部副部长90.9 96.6 00.10 03.3 06.3 2003.4 至今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统战部 一、历史沿革 我校统战工作从建校开始,校党委就有专人分管,具体工作由党办、校办 或宣传部设兼职或专职干部负责管理。 “文革”前学校就有民盟、民进、农工等 民主党派的组织或成员,并且担任学校重要职务。如院长郑晓沧(民进) 、图书 馆长李洁非(民盟) 、物理系主任何祖诒(农工) 、数学系主任廖念贻(农工) 。 另外,中文系主任宋文翰为无党派人士等。 “文革”中统战工作长期停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校党委恢复并加强了统战工作。为适应新形势 下统战工作的需要,1985 年 10 月建立了统战部。先后由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分 管,配备专职干部 2 人。首任部长汪根年,1993 年后由张明龙继任。 学校统战工作原来由党办、 校办或宣传部设兼职或专职干部负责管理。 1985 年 10 月,统战部正式成立。1999 年秋,学校深化机构改革,统战部与宣传部合 署办公。2003 年 3 月,为加强学校统战工作,学校党委决定将统战部从宣传部 划出,与组织部合署办公, 1985 年前,我校已有民革、民盟、民进、九三等五个民主党派组织成员 52 人。统战部建立后,民主党派成员和组织都有了较快发展。1986 年建立了农工 师大小组,1988 年新建了民建师大小组。至今已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浙师 大总支、中国民主同盟浙师大总支、中国民主建国会浙师大支部、中国民主促 进会浙师大总支、中国农工民主党浙师大支部、中国九三学社浙师大支社等 6 个民主党派组织,7 个民主党派,共有成员 259 人。 1985 年 11 月成立统战理论研究小组,同时也是省、市统战理论协会成员。 为了加强政协委员之间的联系,1986 年成立了校政协委员联络小组。1993 年以来,每年都安排省、市政协委员到金华、台州、温州等地视察。新世纪后 我国社会、经济形势迅速发展,2005 年又组织省、市政协委员赴湖南视察。 为加强海外联谊工作,1986 年成立侨眷台属联谊会。由我校的归侨、侨眷、 台属参加,全校有联谊会成员 35 人。 为了加强统战工作,使之有章可循,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发 挥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积极性。1989 年 5 月,校党委批转了校 统战部《关于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实施办法》 ,其中规定,凡学校的重大 问题,事先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意见;学校重要会议如双代、党代会、 某些中层干部会,邀请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列席;定期向民主党派和政 协委员通报情况;全校中共各党总支要有一名委员专管统战工作。 1992 年 5 月 8 日,校党委印发了统战部制定的《统一战线工作暂行条例》 , 其中明确了学校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民主党派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海 外统一工作和统一战绩工作机构等问题。为了便于开展海外工作,强化行政统 战意识,学校又设联络处,与统战部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1995 年我校统战部参与建立华东地区部分高校统战工作联络小组,加强了 与其他高校统战工作的沟通和交流。 1999 年秋,学校深化机构改革,统战部与宣传部合署办公。2003 年 3 月, 为加强学校统战工作,学校党委决定将统战部从宣传部划出,与组织部合署办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公。 二、性质与任务 统战工作主要面向党外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台港澳 同胞、侨胞侨眷、归国留学人员;无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统战 部的基本职能是: “根据中央通知,作为党委主管统战工作的机构,在党委领导 下,善于抓大事,协调统战工作,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调整关系,安排人事。 ” 具体到学校主要是做好民主党派、政协委员、海外侨胞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推荐党外人士参政,安排省、市政协委员,及时反映党外人士意见,供党委决 策参考。 三、工作情况及特色 在新形势下,我校党委进一步认识到,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的重要基础;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是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保障;充分发挥高校统战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 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党委认真学习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中发[2005]5 号) ,中央统战部、 国家教育部联合下发的 《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 (统发[2004]62 号) 以及省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建设的实施意见》 (浙委[2005]9 号)等文件精神,努力贯彻全国部分高校统战 工作座谈会和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指示精神上 来,大力加强我校的统一战线工作。近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使学校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学校党委根据上级要求,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 于 2005 年 6 月制定下发了 《中 共浙江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 ,对我校建立健全统战工 作作了全面的部署。 《意见》的贯彻实施,为今后我校统战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 治保障。 党委统战部制定了《统战工作
三年规划》和统战部年度目标责 任制,提出了做好统战工作的七大目标和三大措施以及年度统战工作的具体目 标和措施。 坚持协商座谈制度。每次在省市人大、省市政协会召开前,协助校党委分 管领导与代表、委员一起协商座谈,共同研讨有关提案和发言的内容,努力畅 通反映各种意见的渠道。我校代表、委员多次在省市人大、政协小组讨论和大 会交流中作重点发言,不少提案被采用,收入汇编集中永久保存。不断完善情 况通报会制度和征求党外人士意见制度。多年来,学校领导除了在教学、科研、 管理等常规性工作的重大问题上及时征求党外士人意见外,在中层干部调整等 工作中,也及时通报情况,广泛听取并认真研究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为搞 好党内外人士的实职安排奠定了基础。平时在重大节日或每一项重大改革措施 出台前,都要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征求意见。健全向党外人士传达文件制度, 及时向党外人士传达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落实了学校党委和行政下发至学院、 部门一级的有关文件,应同时下发给各民主党派组织的要求。使他们及时了解 情况,掌握精神,做好工作。建立同党外人士交友联谊制度,2005 年规定学校 和学院党政领导领导每人都应与若干名党外知识分子建立联谊关系,定期交流 谈心,校 8 名党委成员分别带头联系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校党委成员 特别是分管领导统战工作的党委领导,坚持在重大节日期间走访和看望党外人 士。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如“中秋茶话会” 、 “迎新茶话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会”等,对联络感情、加强沟通、增进共识起到特殊作用。建立了党外代表人 士参加学校有关会议和重大活动制度。强调学校举行的有关重要会议和重大庆 典、纪念活动及组织的监督检查活动应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参加。有关部门在讨 论研究工作时,可视需要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列席。 2000 年建立了统战队伍建设有关制度,建立了民主党派负责人与联络员的 会议制度,制定了总支统战委员工作职责和学院统战工作联络员制度。统战部 通过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和研讨,加强对这几支队伍的工作指导和联络,提高工 作水平。 2.积极为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创造条件 积极大胆地把一些德才兼备、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强的党外人士选拔到领 导岗位上。在 2003 年新提任的处级干部中,有 9 名是党外干部,占新提拔干部 的 26.5%;2005 年上半年学校提拔的 7 名处级干部中有 4 名党外人士,占新提 拔人数的 57%强。目前,在学校 173 名现职处级干部中,党外干部 25 名,其中 正处 5 名,副处 20 名,占处级干部的 14.5%。校党委对他们政治上信任、工作 上放手,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才能。当然,这方面省委、省政 府也为我们作出示范作用,我校校长徐辉是民盟中央常委、民盟省委副主委, 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截止 2005 年 10 月,我校有省人大代表 1 人,省政协委员 9 人(其中常委 3 人) ;金华市政协副主席 1 人,市级政协委员 16 人。 3.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工作、活动条件 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做好代表性人士留在中国共产党之外的思 想工作,帮助民主党派特色发展对象,推荐优秀的党外人士参加民主党派,做 好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升格和领导成员的新老交替。抓住机遇推荐我校民主 党派成员担任省市组织的领导成员。 同时,还积极做好向省、市统战部门、学术团体等单位举荐优秀的党外干 部工作,特别是加强了与金华市委统战部和有关民主党派的联系和沟通,取得 他们的支持。2004 年与金华市委统战部及有关部门多次沟通协商,在民盟、民 进、农工党等党派的换届与人事安排上取得一致意见,到 2004 年底,我校各党 派市委副主委以上成员比换届前增加 2 名,增幅 67%;各党派市委委员成员比换 届前增加 3 名,增幅 22%。2005 年 9 月,得知金华市委统战部筹备成立金华市 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我校积极推荐 10 名无党派知识分子参加。 截止 2005 年底,我校有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市委会正副主委 6 人,各民主 党派市委委员 17 人。省级民主党派副主委 2 人,各民主党派市委副主委以上 6 人,各民主党派市委委员 17 人 同时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政策水平,把握 政治方向,建立健全民主生活制度。 为统战对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统战工作经费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 并逐年适当递增;为民主党派提供专门的活动场所,2005 年底又提供了更为便 利的场所,添置必要的通讯设备和办公设施,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对担任民主 党派及统战团体校级组织负责人给予工作必须的相应补贴;对民主党派和党外 人士参加有关社会活动提供用车等各种方便。鼓励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各类培训, 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四、民主党派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浙师大总支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1984 年开始在浙师院发展党员,1985 年 4 月 20 日正式建立民革浙师大支部, 1994 年 11 月 12 日升格为浙师大总支部, 2005 年底有支部 3 个,党员 34 人,现任总支主委龚剑锋。 浙师大民革成员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继承孙中山先生爱国、 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以促进和平统一为重点,积极做好联谊、宣传、引资 等工作,活动积极活跃。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在校内外积极 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许多提案被省、市政府和学校采纳,对地方和学校的改 革、建设、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师大民革组织 1985 年起历年被上级组织评为先 进集体。 浙师大民革成员张解放现为民革中央委员、省委副主委。担任过金华市民 革委员会主任(主委)的有许为民(一届) 、沈福隆(二、三届) 、张解放(四 届、现任) 。沈福隆还曾是民革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浙师大民革成员担任省政协常委的有张解放(现任) ,担任省政协委员的有 许为民(五届) 、沈福隆(六、七届) 、张解放(八届、现任) ;担任过金华市政 协副主席的有许为民(一届) 、沈福隆(三届) 、张解放(现任) 。 1. 中国民主同盟浙师大总支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在浙师大前身杭师专成立的 1956 年就发展盟 员,1957 年 4 月,建立支部。文革开始后停止活动。1983 年我校唯一的教授孙 正容(已故)以 73 岁高龄直接由省民盟吸收入盟,属盟省委直支部。浙师院民 盟于 1984 年 10 月恢复活动,时有盟员 14 人,孙正容教授也转到浙师院民盟支 部。1991 年盟员增至 53 人,现有 74 人。1992 年 1 月 4 日民盟浙师大总支成立, 现有支部 3 个,多次被评为民盟浙江省委和金华市委先进总支部。现任总支主 委卜月华。 我校校长徐辉(现任)是民盟中央常委、民盟省委副主委、全国九届政协 委员、省政协常委;周纪堂(已故)曾经是民盟省委委员、民盟全国代表大会 代表、民盟金华市委副主委、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七届) ;黄福亮曾经是省政 协四、五届委员;张庭伟曾经是省政协六、七届委员;傅克昌现任民盟省委委 员、市委副主委、省政协八届、九届委员。卜月华、罗孟飞、周静、温金生现 为市政协委员,傅克昌、卜月华、罗孟飞、温金生和万秀兰为现任市委委员。 浙师大民盟组织通过多种渠道参政议政,徐辉出任我校校长,勤政廉政, 思维敏锐,创新立意,积极发挥学校法人代表作用,为学校改革、发展与转型 呕心沥血。卜月华现任数理学院副院长、傅克昌现任后勤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周纪堂曾是化学科主任,黄福亮曾是数学科副主任,张庭伟曾是生物系副主任, 诸葛志曾是中文系副主任,温金生为附中副校长,都曾直接参与校政,为学校 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他们在全国、省、市政协会议或人代会上建言献策,积极 提出提案,为“科教兴国” 、 “科教兴省”作出积极的贡献。 3.中国民主建国会浙师大支部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民主建国会浙师大小组于 1984 年建立,当时 只有成员 3 人,因组织建设较迟,加之首任负责人退休后移居外地,发展相对缓 慢。在 1995 年 12 月建立民建师大支部后,在学校领导和民建市委的关心、支持 与帮助下,组织发展迅速,会员结构呈现年轻化与高学历化的趋势,朝气蓬勃, 现有会员 23 人,现任主任张啸尘,为民建市委委员和市政协委员。 民建浙师大支部始终拥护党的领导, 秉持 “长期共存, 相互监督,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的方针, 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民建市委先进支部,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有多人次被评为市和省先进会员。 目前支部共有 3 名会员为金华市参政议政委员 会成员,2 人为民建浙江省参政议政策委员会委员,1 人为省法律咨询委员会委 员, 在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全体会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在教学与科研领域有所建树;开拓创新,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献计献策,为浙师 大上层次、上水平贡献力量。 回顾过去,深感欣慰;展望未来,倍增信心。民建师大支部全体会员同心协 力,努力形成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风气,不断提高会员 的整体素质,以实实在在的作风,求实实在在的效果,作实实在在的成绩。 4.中国民主促进会浙师大总支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也是我校前身杭师专建立时就建立基层组织 的民主党派之一。现有支部 5 个,会员 70 人。现任总支主委陈培敏。 1979 年底民进支部恢复活动,由民进省委直接领导,1983 年民进金华 市委成立,改属民进金华市委领导,是文革后我校第一个恢复活动的民主党派。 1993 年 12 月建立民进浙师大总支。2001 年民进杭幼师支部并入我校总支,因地 域关系,活动开展相对独立。我校前身浙师院老院长郑晓沧(已故)是民进中央 委员、民进浙江省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俞立身(已故)曾是民进金华市筹委会 主任、民进金华市委主委、省政协常委、金华市政协副主席。原科研处处长赵光 育曾任民进省委委员、民进金华市委主委、金华市政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现 调任民进省委任专职副主委。 数理学院副院长林机现任民进金华市委副主委、省 政协委员,陈培敏现任民进金华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裘樟清曾任民进金华市 委委员、市政协委员,林建军现任民进金华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 民进浙师大组织发扬民进的优良传统,重视对新老会员的教育帮助,积极提 高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使组织有较强的凝聚力。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 动,在学校的建设发展、教书育人、民主监督诸方面都有较突出的表现。在智力 支军、社会服务等方面也有较大贡献。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较高,多次受到金华市 委统战部的鼓励和表彰,多年被民进金华市委评为先进集体。 5.中国农工民主党浙师大支部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 ,浙师大前身杭师专创办时就有农工党员廖念 贻、何祖诒(均已故)两人,但未建组织。1979 年恢复活动,仅有成员 3 人, 廖念贻曾任农工省委常委;何祖诒曾任农工省委委员、浙江省政协委员;陈冬 辉 ( 《汉语大词典》 编写组特聘) 曾任农工省委委员、农工金华市委副主委。1988 年 11 月 8 日成立农工浙师大临时支部,1991 年 4 月 9 日,正式成立农工浙师大 支部。 现有党员 25 人。 现任支部主委黄航华 (农工市委委员、 婺城区政协委员) 。 桂栖鹏现任农工省委委员、市委委员、省政协委员。张禾现任农工市委副主委、 市政协常委。陈炳木现任市政协委员。 农工浙师大支部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成员素质,积极搞好 本职工作,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大业出力。为增强参政议政力度,组织 成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农工中央《关于发挥参政党的作用,加强自身建设的 工作意见》 ,积极调查研究,收集资料,通过参加座谈会、政协会等各种渠道, 为学校和金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调查的原始材料。同时发挥组 织优势,聘请本校医师为学校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免费体检。曾连续多年被农 工金华市委评为先进支部。 6.中国九三学社浙师大支社 九三学社浙师大支社始建于 1982 年,当时仅有社员 2 人,1983 年发展到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13 人,现有社员 33 人,现任支社主委刘尧。商永健曾是九三学社金华市委副主 委;郑祥福现任九三学社金华市副主委、金华市政协常委。刘尧为九三学社金 华市委委员、金华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金华市教育文化委员会主任。 九三学社浙师大支社始建初就根据“发展为了工作,工作为了发展”的方 针,积极参与社会办学,创办了“育才业余实习学校” ,协助金华市政府筹建了 “金华市职工专科学校” ,举办“大专英语补习班” 、 “部队文化补习班” ,取得 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几年来一直重视社员自身建设,以社章为准绳,积极参政 议政,及时向市人大、市政协提出建设性的议案提案;本着“长期共存,相互 监督,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方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参与浙师大的 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为浙师大的改革、发展与转型作贡献。 四、历任领导、职务及任职年限 正 职: 姓 名 职 务 汪根年 统战部长副部长 统战部部长、 联络处主任 张明龙 统战部长、联络处主任任职时间 87.5 93.6 03.1备 注 当时仅设副 部长一名 1992 年 5 月 设联络处 1999 年 10 月 统战部和宣 传部合署办 公 2003 年 3 月 统战部和组 织部合署办 公张元龙 统战部长、联络处主任(兼) 03.3 黄文秀 统战部长、联络处主任(兼) 04.11胡建新统战部长、联络处主任(兼) 2004.11 至今副 职: 张元龙 统战部副部长(兼,正处) 朱毅峰 统战部副部长(兼) 朱 坚 统战部副部长(正处) 陆国祥 统战部副部长(兼)03.1 03.3 06.3 2003.4 至今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宣传部 一、历史沿革 中共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的前身是杭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科,成立于 1959 年。1962 年 8 月,随学校升格为浙江师院,宣传科也升格为宣传部。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机关瘫痪,宣传部工作一度停顿。1967 年 11 月,学 院革委会成立,宣传部工作职能由政工组取代。1978 年 4 月重新成立党委宣传 部。从此,宣传部工作步入正常,在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逐步完善和健全 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1980 年恢复了《浙江师院》院刊。1985 年改名为《浙江 师大报》 ,2002 年 5 月 30 日起改名为《浙江师范大学报》 ,经浙江省新闻出版局 批准,2004 年 7 月起,正式由原来的 4 开 4 版改为对开 4 版。1978 年以来,宣 传部还兼管统战和德育教学工作(1992 年并入马列部) ,1985 年划出建立统战 部,1999 年机构改革后,两部合署,2003 年 3 月起,统战部(联络处)又改为 与组织部合署。随着工作面的日益扩大和工作体系的日益完善,逐步确立了党 委宣传部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1983 年,浙师院金华分校党委宣传科并入浙师 院党委宣传部。1998 年 11 月成立浙江师大新闻中心(副处级) ,挂靠党委宣传 部。1999 年 9 月接管校电视台同时开通学生宿舍有线电视网络,1999 年 10 月, 新闻中心列入直属单位管理序列,为宣传部下设单位。2002 年又建立了芙蓉峰 思政网,2004 年开通网上短信平台。至此,浙师大新闻中心完成一体化建设, 进入五大媒体联动工作时代。 二、性质和任务 党委宣传部作为主管学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部门,承担的工作职责 和任务主要有以下 10 个方面: 1.负责制定全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料,进行学习指导, 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2.围绕党委和行政的中心工作,制定宣传提纲和报道计划,做好舆论引导 和宣传工作。 3.办好校报、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园网首页、新闻网、芙蓉峰思政网、 宣传橱窗。负责校内影视播映的审查和横幅、广告牌、校内出版物、学术讲座 的审批、备案工作。 4.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准确地掌握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及时向党委和上 级主管部门汇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积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5.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工作,负责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所的常务工 作,并配合社科处做好协调全校重大社科研究课题的选题、申报、组织力量攻 关等项工作。 6.做好校园文化的规划指导工作。组织“尖峰论坛”等高层次文化讲座。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7.会同有关部门对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任务和要求,形成规划, 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8.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理论 素养和业务能力。 9.协助办好党校,做好建党积极分子培训和党员干部以及学生骨干的教育 培训工作。 10.按时完成校党委和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其他任务。 三、工作情况及特色 宣传部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 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第一,丰富学习载体,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宣传部围绕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 结合学校工作重点, 以中心学习组、 “两 课”等为载体,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60 年代, 开展了以学习雷锋为主题的政治教育活动。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在拨乱反正、 纠正冤假错案、建章立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80 年代中期,围绕经济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法制教育等内容开展政治理论学习。90 年代,围绕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科教兴国战略等主题组织学习。2000 年以来,以 “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科学发展观等为主题开展理论学习。 宣传部于 1986 年参与创办业余党校,1992 年,业余党校改为党校,并设分 校,党校在学校的理论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97 年,建立了校理论中 心学习组,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群部门负责人等人员定期集中进行学习。 这项制度之后推广到系、学院,各系、学院都建立了中心学习组。并以校院两 级中心学习组做示范,带动全校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通过定期举办中层干部、 基层干部、党员学习班、培训班、读书会、研讨会等形式加强骨干队伍的政治 理论学习。教职工和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既做到有计划指导,又提供学习资料、 辅导讲座,并认真进行检查落实和督促。 在理论学习和教育过程中,不断拓展理论宣传阵地,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2002 年创办理论学习指导性刊物——《 “三个代表”学习导刊》 。该刊以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学 校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全校师生的思想实际,牢牢把握正确理论导向,经常性地 刊登供师生学习的理论资料,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目前,该 刊已经出了 27 期。2005 年,宣传部出台《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条例》 和《教职工政治学习条例》 。两个《条例》全面总结近年来理论武装工作行之有 效的做法和经验,并将其上升到制度层面,使理论学习在管理上、内容上、方 法上有章可循,使理论学习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保证了学习的质量。深 入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教职工 的政治素质,推动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 学生头脑工作。 第二,加强新闻中心各媒体建设,扩大宣传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新闻中心现有广播电台、校报、电视台、网站、短信平台等五大的媒体, 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的宣传网络。宣传部历来重视对各媒体的建设,不断扩大宣 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广播电台 学校建立之初就建有广播站,后来发展为浙江师大广播电台。创 办于 1994 年的《师大广播》在省内有着广泛的影响。1995 年,承办了全省广播 电视工作研讨会。2000 年 6 月,我校率先开通无线调频广播(FM95.2 MHz), 节目时间从原来的每天 150 分钟增加为 400 分钟。广播电台以时代性、教育性、 互动性、服务性为节目制作原则,现有校园记者行、校园新闻网、长篇连播、 江南茶馆、读书时间、音乐星空、影视之窗、e 天下、美丽心灵等 30 多档节目。 校报 自 1980 年复刊以来,由不定期改为月报再到现在的半月报,由无建 制到建立编辑部,由四开四版扩为现在的对开四版。校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坚持新闻立报、特色强报、文化兴报的宗旨,努力做到一版求重、二版求深、 三版求活、四版求雅,不断提升学术性、可读性、服务性。初阳评论、师大教 授、记者关注、学子风采、尖峰论坛等已成为深受师生喜爱的精品栏目。从 2004 年开始,校报策划编辑《浙江师范大学报(招生专刊) 》 ,为学校重点工作的开 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指导学生记者团不定期推出《校运会专刊》 、 《我们这 四年》 、 《师大影潭》等团报 10 余期。1999 年、2005 年校报编辑部两次承办浙 江省高校省高校校报研究会暨学术年会,加强了与省内各高校校报的交流,扩 大对外影响。 电视台 1998 年校园有线电视网开通。建台以来,电视台坚持“重大新闻 突出报道、全校性新闻基本不漏” ,每周制作播出《师大新闻》 ,从 2003 开始增 加学生新闻版块。电视台先后推出《时事新观察》 、 《校园音符》 、 《寝室 K 歌秀》 等节目,节目可看性、互动性不断增强。每周播放经典影片,丰富师生的业余 生活。同时,电视台根据学校宣传需要制作各类专题片,并承担着学校重大事 件、大型活动的现场拍摄制作工作。整理并保存了一大批有价值的学校图像资 料。 网站 2002 年建立芙蓉峰思政网,以“服务、交流、引导、教育”为宗旨, 充分利用网络快捷、实时、共享的优势,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网上学习、交 流的良好平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2003 年开始,负责更新维护校 园网首页新闻,让广大师生随时了解学校动态。2004 年创建新闻网,整合新闻 中心媒体资源,实现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的交互传播。新闻网不断做强新 闻专题,深入解读校园热点新闻,加强信息预告、高校传真、媒体师大、图片 报道等栏目建设,服务广大师生。 短信平台 2004 年开通“第五媒体”——网上短信平台 093100,利用这个 平台在师生中征集新闻线索、话题等。 从 2003 年开始,开展新闻中心一体化建设,建立新闻中心记者值班制和例 会制,组建新闻中心学学生记者团并成功引进学分制。各大媒体加强联动互动, 实现资源共享。在一体化建设基础上,以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工作 流程为重点,大力开展新闻中心专业化建设。通过组织各类学习、培训,提高 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新闻意识和业务水平。在一体化、专业化建设 过程中,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在参与学校重点工作 的宣传工作中,各媒体强强联手,抓住关键点、突出闪光点,做了大量的“重 头文章” ,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做好对内宣传的同时,完善对外宣传工作机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 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4 年,联合党办、校办召开宣传信息工作会议。 建立宣传信息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推出《对外宣传奖励办法(试行) 》和《宣 传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宣传员(学生记者) 、年度优秀外宣稿评选办法(试行) 》 ,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参与宣传工作,建立健全上下贯通、覆盖全校的宣传工 作网络和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宣传工作格局。另外,还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 媒体恳谈会等方式,加强与各新闻单位的联系。 近年来,外宣工作成绩显著。据不完全统计, 年,在校外各级报 刊上发表外宣报道近 500 篇,其中有 50 余篇在《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中国 教育报》等国家级报刊发表,有 200 余篇报道在《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等 省级报刊发表,数量明显增加。电视台共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播 发有关我校的新闻近 600 条。新华网、人民网、浙江在线等网络媒体刊发我校 新闻 400 余条。 第三, 学管理,改进创新,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宣传部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为抓手,加强对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规律、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研究,积极开展教师、学生思 想政治工作。2000 年,成立以奚建华为所长的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2004 年 改由黄华童同志任所长。宣传部定期组织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05 年, 宣传部组织召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积极探 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方 式、方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成立以李鲁为名誉会长、黄华 童为会长的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提出“以课题促研究、以研究促工作,以活 动促交流、以交流促提高,以建设促发展、以发展促活力”的工作思路;修订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章程》 。2005 年首次编制了《思想政治教育 规划》 ,明确教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作,为开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新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不断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经常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国内外形 式讲座;每学期印发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充分利用电视等媒体 开展教育,2001 年在电视台开辟《时事新观察》栏目,2005 年又开设《形势与 政策》 ,播出最新时政方面的讲座和专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与国 家政策。 宣传部特别注重以重大活动、纪念日宣传为契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以防治“非典” 、神舟五号和六号成功发射、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 估等重大事件。和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的诞辰纪念日等为契机,利用各种 宣传阵地,通过图片展,开设专版和专题等方式,在全校师生中加强思想道德 建设。2003 年,深入开展了文明使用手机的讨论和宣传,并起草、出台《浙江 师范大学手机礼仪》 ,该活动受到《中国教育报》 、 《浙江日报》及新华网、人民 网、新浪、搜狐、南方网等媒体的关注,被媒体称为“浙师大冲击波” 。 第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宣传部作为全校学生工作的牵头部门,不断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 积极营造高品位、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1992 年,宣传部牵头在全校 成功开展了“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活动,使校园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 阶。1993 年,又牵头在全校组织了成才教育,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近年来,宣传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多次举办以大学生 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题的电视沙龙;2002 年以思政网为依托,举行校首 届网络文学大赛,多次组织“焦点网谈”活动;在校报上推出《校运会专刊》 、 《毕业纪念专刊—我们这四年》 、 《师大影潭》等;2005 年举办首届校园主持人 大赛。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充分利用师生社团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2004 年开始接管影评学会,成 功举办了第 19 届大学生电影节和纪念中国电影 100 周年、浙师大第 20 届大学 生电影节系列活动;重组师大摄影家协会,多次举办摄影赛、摄影展。 2004 年开始,宣传部还以培育形成具有学校特色、时代特征的品牌文化活 动为目标,重点组织了浙江师范大学最高层次、最高品位的学术讲座——“尖 峰论坛” ,已邀请多名两院院士、王蒙、巴德年、余秋雨和郑洞天等名人名家为 全校师生作专题讲座 9 讲。 宣传部还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调研,着手编制《浙江师范大学校 园文化建设规划》 。 经过近 50 年的发展,宣传部形成了“团结 高效 创新 服务”的部风,取 得了一系列成绩和荣誉: 1991 年, 《浙江师大报》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优秀校报。
年度,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年度,王景尧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
年度,被评为省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2003 年,芙蓉峰思政网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高校十大优秀主题 网站。 2005 年,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 2 位学生获中华之声全国大中专院校主持人 比赛优秀奖。 2005 年度浙江省高校宣传文化工作创新单位 2005 年 浙江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被评为全省县以上党委理论学 习中心组学习先进单位 四、历任领导职务及任职年限 正职: 姓名 职务 孙久经 杭师院宣传科负责人 王浴生 浙江师院宣传部部长 周望森 浙江师院革委会政工部宣传组组长 倪信标 浙江师院宣传部负责人 浙江师院宣传部部长 张世欣 浙江师大宣传部部长 奚建华 浙江师大宣传部部长 陈文华 浙江师大宣传部副部长 王景尧 浙江师大宣传部部长 张明龙 浙江师大宣传部部长 张元龙 浙江师大宣传部部长 王 珉 浙江师大宣传部部长 副职: 姓名 蒋岗 程梦林 李德斋任职年限 63.4-7.11-8.-8.4-6.8-1.7-1.7-4.10-9.11-3.1-4.11 至今职务 杭师院宣传科副科长 浙江师院宣传部副科长 浙江师院宣传部副部长任职年限 . . 4.8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浙江师院宣传部副部长 . 浙江师院宣传部副部长 4.7 浙江师大宣传部副部长 3.7 浙江师大宣传部副部长 1.4 浙江师大宣传部副部长 1.7 浙江师大宣传部副部长 2.9 浙江师大宣传部副部长 4.10 浙江师大宣传部副部长 6.11 浙江师大宣传部副部长 1.5 浙江师大宣传部副部长 0.9 浙江师大宣传部副部长(正处) 3.1 浙江师大宣传部副部长 2002.4 至今 监察处、审计处(纪委办公室) 一、历史沿革 浙江师范大学监察审计处成立于 1990 年初, 由徐永生同志任副处长。 此前, 审计工作由校长办公室负责,由校长分管,配备了一名专职审计人员。纪委办 公室成立于 1984 年,当时有专职纪检干部四名。 1992 年 9 月,为加强对监督机关的领导,实行监察审计处和纪委办公室合 署办公。1999 年初,监察审计处分设为监察处和审计处,继续实行纪委办公室、 监察处和审计处合署办公,现有 6 名工作人员。 二、性质和任务 监察处、审计处(纪委办公室)在分管校领导的领导下,实行合署办公, 既履行党内纪律检查的工作职能和行政监察的职能,又履行内部审计的综合经 济监督职能,工作职能与工作范围互有交叉,人员打通使用。 纪委办公室是纪委的日常工作机构,对纪委负责。其主要任务是:维护党 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学校党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和决议在学校的执行情况。监察处负责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 的各项行政规定,开展内部监察工作,保证政令畅通,促进学校廉政建设,改 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审计处负责学校内部审计工作,依照国家法律和 法规以及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服务于提高学校综 合财力和财务管理水平。 三、工作情况和特色 监察处、审计处(纪委办公室)自成立以来,从事着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 工作,在工作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建立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开展监督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顺利 进行。 一、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着力构建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1. 廉政教育 以教育为基础,坚持预防为主,长期不懈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廉政教育紧 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紧贴高校的特点,不断拓展教育的形式 和载体,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牢筑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和党 纪国法两道防线。 教育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年配合整党和针对学潮开展党章的史美珩 王永昌 张明龙 丁东澜 奚建华 陈文华 王景尧 张元龙 杨林书 曹苇舫 张元龙 朱毅峰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学习和再学习,1989 年抓以政治形势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纪律教育,1990 年 结合党员登记进行反思教育,1993 年组织以反腐败为主题的全校各党支部的民 主生活会, 年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 》教育学习, 1999 年反邪教民主生活会, 年典型案例剖析教育活动,2003 年 “艰 苦奋斗、廉洁从政”主题教育系列活动;2004 年组织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 条例(试行) 》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教育学习;2005 年组织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 体系实施纲要》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论学习纲要》的贯彻学习。 教育形式多样、载体不断拓宽。前后编印、发放如《浙师大自律保廉汇编》 、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 、 《浙师大廉政公约》 、 《反腐败导刊》等各类廉政建 设学习资料 2 万多册,编印《师大纪监》65 期。先后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为民 书记郑培民》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先进事迹报告会》 、 《慕绥新腐败案》 、 《马向东腐败案》和《扭曲的人生——李真贪污受贿案剖析》 、 《王怀忠的两面 人生》等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片近 30 部。认真执行学校《实行党风廉政谈话制 度的规定(试行) 》 ,先后对 20 余位中层干部实施廉政教育谈话。多次组织党的 基本知识和廉政知识竞赛, 2002 年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2003 年廉洁 从政知识竞赛、2004 年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 《中国共产党 纪律处分条例》两个条例知识、2005 年组织惩防体系《实施纲要》和反腐倡廉 《学习纲要》知识竞赛。多次组织邀请上级领导、优秀党员、勤政廉政模范作 专题报告。如 2005 年举行了“高校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会” ,特邀省教育纪工委 领导同志到会作专题报告。另外、为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2005 年下 半年举办了“廉洁奉公 执政为民”书画摄影作品展。 2. 制度建设 部门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制度建设,积极将制度建设作为源头上治理腐 败的根本途径。围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1985 年制定《关于切实搞好党风建 设, 建立党风责任制的意见》 ,1986 年修订出台《关于党风责任制的意见》 ,1998 年、2001 年相续两次制定《浙师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暂行) 》 ,2001 年开始与各学院、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围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分别在 1990 年、1993 年、2002 年制定《校级领导班子成员成员自律保廉措施》 、 《对中层以上干部廉政建设的六条要求》和部门廉政公约、 《关于校基建、修缮 (装饰) 工程建设、 物资采购等工作人员廉政勤政的规定》 。 围绕校务公开, 1995 年就建立对招生、基建工程、职称评定的“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后经多次完 善,现已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校、院务公开制度。另外,1999 年制定《有关 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2003 年制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谈话制 度的规定(试行) 》 ,还建立完善了部门自身建设规范。目前,正在抓紧调研、 制定《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 。 在健全规范各项制度的同时,认真抓好上级有关要求和内部制度的检查落 实。如近一些年来,1997 年开展师德师风和加强收费管理为重点的行风评议活 动,1998 年开展领导干部通讯工具的清理工作,2001 年开展领导干部违反规定 接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清理活动和落实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有 关规定,2002 年的住房清理,2004 年的赌博问题的调查整治。分别在 2001 年 和 2003 年开展了账外收入的清理。2002 年、2003 年、2005 年对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 3. 行政监督 浙江师范大学校史·志·上编部门志紧密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对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重点工作、重点环节 的监督,保证权力行使到那里,监督工作做到那里。在音体美专业考试、基建 招投标、物资采购、住房分配、招生、毕业生分配、职称评审等方面做了大量 的监督工作。 在监督中规范管理,在规范管理中落实监督。如 2001 年,对学校物资采购 工作的现状作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向学校递交了《我校大宗物资采购的现状 和对策》的调查报告,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采购工作建议。学校据此建议调 整了学校采购模式,实行统一管理和实现计划、招标、验收、付款“四分离” 。 其后,对有关部门加强了图书、教材、和药品的采购管理进行了具体指导。05 年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及本科教育水平评估的督查工作。 4. 执纪办案 至 2005 年止,纪委办公室与监察处、审计处共同调查处理党员干部及教职 工违纪、侵权案件 33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24 人,其中开除党籍 2 人,留党 察看两年 1 人,留党察看一年 5 人,撤消党内职务 1 人,党内严重警告 6 人, 党内警告 3 人,撤消行政职务 3 人,行政记过 2 人,行政警告 2 人,另有 8 名 党员在党内作了通报批评。挽回经济损失 254 万元。在办案的过程中紧紧依靠 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证据、重事实,重调查分析, 注意对检举人员和失实被举报干部的保护,严格按照中纪委颁发的案件检查和 审理等有关条例办事。这种有纪必依,违纪严处的做法,弘扬了正气,净化了 风气,维护了党纪政纪威严,得到了群众的赞扬和上级纪委的好评。 近年来, 积极探索案件查处与反腐败源头治理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不断 丰富案件查处工作的内涵,努力提高案件查处的综合效应。对于查处的具有代 表性,典型性,教育性很强的案例,认真剖析案件发生的主观原因,撰写案件 通报材料,充分利用查办案件的成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努力争取查处一 件,教育一片的效果。针对查办案件过程中发现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方面的漏 洞,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总结,建章立制,堵塞漏洞。2001 年,在查处了有 关部门的小金库后,形成了通报材料,印发给各部门并组织学习,省教育纪工 委也在全省高校转发了这个通报,同时在全校范围开展了执行“大收大支”财 务要求的全面清查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 信访处理 信访工作是纪检监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发挥党内外群众监督作用的主 要渠道之一。据统计,自部门成立以来,共受理来信来访 1000 多件次。建立了 部门网站,设立举报信箱,畅通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抱着实事求是 的态度,认真做好接待、登记、呈批、调查、处理等工作。根据“分级负责、 归口办理”的原则,基本上做到及时查处和转办。 二、认真开展审计监督,努力维护学校经济秩序和经济利益 在审计专业人员少、专业人员变动频繁的情况下,审计处和监察处、纪委 办共同努力,积极开展审计工作,认真落实审计监督。坚持一万元以上基建(维 修)项目决算审计制度,仅 2001 年——2005 年组织开展基建及维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师范大学就业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