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无人驾驶系统架构来了吗?

尽管百度拥有了无人驾驶和AI系统,但真正兜售的还是搜索_凤凰科技
尽管百度拥有了无人驾驶和AI系统,但真正兜售的还是搜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尽管百度拥有了无人驾驶和AI系统,但真正兜售的还是搜索 大公司AI的差异化,开始更明朗了。
原标题:尽管百度拥有了无人驾驶和AI系统,但真正兜售的还是搜索
大公司AI的差异化,开始更明朗了。
百度觉得,AI的最终胜利还是属于搜索公司。无论它的DuerOS、Appllo计划和刚发布的会随着音乐扭动的机器人有多么吸睛,背后它的竞争力依旧在于搜索引擎的基因。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找找答案。算起来陆奇加入百度接近一年了,他的出现踩着李彦宏全面转型AI的布点,这意味着这场会正是个交成绩单的场合。
我们把语音识别、知识图谱这些实验室里飘出来的大概先放在一边,就看看百度的AI究竟是什么?在全行业言必称AI的今天,一家搜索公司的AI又有什么不一样?
百度的AI战略如今重点磕的是两项:Appllo无人驾驶和DuerOS。
陆奇在Appllo上是压了重注的。对于百度他显然是个好招牌,不过因为作风偏低调,陆奇不太爱面对媒体,甚至自定了接受采访的限额。今年内少有的3次配合站台,其中一次就给了4月份上海车展上的阿波罗计划。百度在那次活动上宣布了重磅的阿波罗开源的消息。很多人一家大公司奇怪年度最重要的发布竟然挤在车展上的一个小角落里,百度内部人士透露,因为那是内部犹豫再三后,陆奇在开展两天前才临时拍板定下的。
很多人还记得,今年7月份的百度开发者大会,李彦宏开着搭载百度阿波罗技术的无人驾驶汽车在五环上转了一圈,尽管被交警追着罚了张单子,他还是挺兴奋。
4个月后,百度的无人驾驶有了新进展。
行业内绝大多数无人驾驶公司和研究机构都预测无人驾驶的商业化会在2020年左右实现。但百度更着急。
李彦宏说,百度和金龙合作的小巴会在9个月后(2018年7月份)量产。到2019年,基于Apollo的江淮汽车的无人驾驶汽车和北汽的L3自动驾驶汽车都会量产。再往后,排在百度2020年时间表里的是奇瑞。
百度甚至给自己的无人驾驶业务找了一连串的实验之城:雄安、保定、芜湖、重庆的两江新区、北京亦庄开发区、上海汽车城。在这里落地的不光是无人驾驶,还有基于人脸识别等各种识别方式的身份验证。
百度还顺便发布了款“疲劳驾驶监测系统”。正在驾驶的司机如果面露疲色如果开始打哈欠甚至睁不开眼,搭载在硬件上的系统会提示他注意行车安全,或放一支提神的音乐。当司机在行车中收到手机信息,系统会提示他不要看手机。因为含有红外技术,带墨镜也不影响识别。
另一款拳头产品DuerOS。之前人们看到更多的是DuerOS在智能家居上的应用,比如DuerOS之前跟小鱼在家合作了视频通话机器人。但还是在世界大会上发布了渡鸦科技出品的三款智能硬件raven H、raven R及raven Q。
渡鸦是今年2月陆奇选中收购的AI创业公司。也就是说,这款音箱是百度的亲儿子,尽管姗姗来迟。至于为什么BAT这些声明要做平台的公司最终都出了自己的音箱?
道理很简单,当市面上有科大讯飞、阿里、百度、出门问问等公司都在推自己的开放平台,吸引硬件厂商加入自己的生态,你只有做出款搭载自己技术得硬件,来能证明你的平台技术过硬。毕竟在智能家居品类上,无论平台声称的准确率多高,折在软硬结合上的产品并不少见。
无论Appllo还是DuerOS,背后都是同一个技术支撑体——百度大脑。而百度的整体AI架构可以分为6层:最底层是大数据、算法、大计算;第二层是语音、图像、视频和AR/VR技术;第三层是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用户画像;第四层是AI开放平台;第五层是AI技术生态;第六层是产品应用。
百度与AI较近的Appllo和DuerOS,以及看上相对远的业务内容、视频、金融、广告,背后都是百度大脑在驱动,所有产品都在AI化。
百度透露的数字是,现在百度大脑开放平台有37万合作伙伴,80项以API形态输出的技能,每天平台上的合作伙伴对百度大脑的调用次数是2188亿次。
值得关注的是百度对移动端的盘算。
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在百度食堂刷脸支付买了份5块钱的早餐,边双手剥着茶叶蛋边用纯语音操控手机百度听新闻。没有任何唤醒词,他发出“下一条”、“返回”、挑出一个专业名词查询百度百科……这是接入DuerOS对话式AI技能的手机百度APP。
看到这划个重点——手机百度APP10.0。三年前百度就宣布过这款APP活跃过亿,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跟阿里腾讯的竞争中,它的表现并算不算很出彩。移动搜索APP的尴尬在于,到了O2O时代,人们索取服务甚至信息,并不再单一地依赖于搜索引擎了,做社交的微信推出了分发服务的小程序,做内容的今日头条成了信息分发的巨型入口。
但是百度并不打算放弃移动端的战争,陆奇觉得AI会给百度的移动业务扳回一局,它甚至给这起了个新名字,叫“新移动互联网”。简单些说,人工智能技术会改变人类跟世界发生关系、交互的方式,无论以语音、还是计算机视觉技术,而这些技术会催生出新的入口,或者让老的入口焕发新的生机。
百度的想法是,一方面搭载了DuerOS语音对话技术的手机百度,会用更方便的交互模式让用户重新认识它。同时,通过百度原本的优势搜索和信息流提供服务,把个性化做好,就可以赢得用户的移动端。
实现这个目标的产品就是手机百度APP10.0。根据百度的定位,它将是一款集合和搜索和信息服务的产品。包含既存的针对自媒体的百度百家号,以及针对媒体机构和媒体资源方的熊掌号,而熊掌号说白了就是基于手机百度APP的“微信公众号”。
百度大脑开放平台为手机百度APP提供了底层的AI技术,这个产品的落地形式是百度的内容战略,而本质上,它的卖点还是搜素。根据介绍,手机百度不再使用就有的超链组织的模式去组织信息视频和图片,而是通过知识图谱组织。
看新闻、搜新闻、推荐信息甚至视频、教程、培训资料,都是百度想做的事。而背后,百度希望反击微信和今日头条。
它的底气在于自己是一家掌握海量数据的搜索引擎公司。它有庞大的知识图破,以及给7.5亿网民做了用户画像。
据百度透露,百度会在11月底发布手机百度语音版。
在今年早些时候,所有做AI的大公司,给我们画出的饼都是类似的,比如2020年量产的无人驾驶的汽车,或者一台可以说话放音乐的音箱。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这些AI产品会拉开差异化。你会越来越发现,百度的搜索给AI战略提供的知识图谱上的便利性,当然其他公司也各有优势、强大的渠道资源,或丰富的to C应用场景。往后的竞争会越来越有趣。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22151
播放数:152013
播放数:139847
播放数:164301百度无人驾驶汽车,还有四道坎要过 - iDoNews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还有四道坎要过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还有四道坎要过
近日,百度无人驾驶汽车路测成功了,而且还大张旗鼓地向外界发布了这一消息,宣告百度也要造车了,而且是无人的,还能在路上跑。百度甚至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无人驾驶事业部,集中力量为无人驾驶汽车服务,还宣称要在三年商用五年量产,估计谷歌都没有这么大的口气,可见汽车已成百度重要的战略布局。
实话说,当听到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了还有些许震惊,因为实在想不起来百度什么时候开始造车了。总感觉这几年作为技术型公司的百度,却一直在守着O2O领域攻城略地,犹豫徘徊,在O2O烧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据了解,百度在2013年就启动了无人驾驶的项目,只是之后一直没了音讯。说到无人驾驶自然会想到谷歌,而百度却有意无意地避免把两者放在一起说。要知道,谷歌的无人驾驶项目已经在路上测试六年了,测试里程合计达到了274万公里,却仍然还在测试。
连百度都造无人驾驶汽车了,是不是我们离坐着汽车,吃着火锅的日子不远了,其实只是想的太美好。这里就不得不说说,目前无人驾驶汽车跨不过的一些坎。
技术:成熟但还欠完善
百度在公告中表示,百度无人驾驶车往返全程均实现自动驾驶,并实现了多次跟车减速、变道、超车、上下匝道、调头等驾驶动作,完成了进入高速(汇入车流)到驶出高速(离开车流)的不同道路场景的切换。而实际上,这些技术谷歌早在几年前就已实现。
从目前主流的观点看,汽车从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可以分成四个阶段:驾驶员辅助、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显然谷歌已经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而百度只能算是高度自动驾驶,因为必要时间和路段还需要人为干预。虽然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相对成熟,当然也只掌握在几家大公司手里,但在对路况的识别和系统的及时处理危机的能力上还有待完善。
交通:是不是无人驾驶都会堵
据了解,百度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时最高速度达到100公里/小时,而同样的还是不忍要跟谷歌比较一下,谷歌无人汽车在加州路上的测试速度最高仅为40公里,而且还曾被交警嫌弃行驶太慢。是谷歌汽车跑不快吗,显然谷歌在道路宽敞的美国都不敢跑,更何况生在中国城市的百度无人汽车。这里就不得不说说北京的交通,百度这次路测基本都是在五环边上跑,不管是比四环多一环,还是比六环少一环,不管是在环路还是在高速路,都会堵在路上。所以交通问题没有解决好,不管是不是无人驾驶,都会堵在路上。不光是交通的堵塞,道路的规划以及交通规则的遵守都会给上路的无人驾驶汽车留下安全隐患。
法律:行车责任判别困难
有了无人驾驶技术,可能没有畅通的交通,即使交通便利也难免会出现安全事故,因为还有人为原因在里面。当然这个“人”对于无人驾驶来说可能是别人,就像你开车技术再好也躲不过一个技术差的有意无意地去撞你。这时出事故后,责任是归坐在无人驾驶车里的人,还是生产汽车的厂商,就变得很难判定。不过,土豪的沃尔沃要造无人驾驶汽车,甚至放出豪言:车辆在自动驾驶状态下发生事故,将承担全责。同时对于美国来说,还有一个管辖权问题,现在全美已经有30个州已经采取了无人驾驶法案,但每个州的法案又不近相同。而对于国内来说,才刚有了个百度,还没有形成氛围,还没有大量车上路测试,所以就也更别谈什么相应法案了。
造价:贵的离谱,很难商业化
别看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小,可是造价却不菲,由于需要专业的传感器、摄像头以及其他技术要求,成本相当昂贵,光是其使用的LIDAR传感器售价就高达7万美元,更别说其他设备以及整车。而且从目前来看,无人驾驶汽车所使用的车型还都是豪华车。别看百度无人驾驶汽车长得的丑,那可是宝马宝马3系GT,售价在40万—70万之间,而其车顶安装的极光雷达价值70余万元,车上搭载的“百度大脑”电脑更是高端配置。百度甚至宣称要在三年商用,五年内实现量产,但如此贵的离谱的汽车卖给谁呢?普通消费者买不起,就变得路径狭窄,就很难实现其更大的商业化。
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传统汽车厂商都在尝试造无人驾驶汽车,都认为其是未来交通出行的趋势,但是也许还得等上几年吧。因为还有技术、交通、法律、成本等这些坎要跨过,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作者:微言 | 来源:iDoNews专栏
正在加载......百度免费公开无人驾驶系统 走向技术最前沿
  【环球网智能报道 记者 张阳】据未来科学主义新闻网4月23日报道,百度将在今年7月份免费发布自己的无人驾驶软件Apollo,并向所有合作伙伴免费开放无人驾驶能力,此举或将助力百度走向无人驾驶领域的最前沿。
  据报道,百度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向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提到,他想在更高层面上进行创新,通过今年7月将发布的自动驾驶平台&阿波罗&,百度希望降低开发先进的驾驶员辅助系统的门槛,同时为未来提供更和谐的驾驶方式进行准备。
  陆奇认为,大部分自动驾驶技术都在做着重复&发明&的事,通过向其他公司提供百度自动驾驶软件,百度可以使自己成为汽车的大脑,这一决定有点像,当年谷歌开源安卓系统,最终使安卓成为一个最受欢迎的手机系统。
  的很多汽车厂商缺乏自主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资源,百度的技术可以为这些公司提供所需要的竞争优势,同时也给百度提供所需要的数据,百度相信到2020年将能够在高速公路上和普通道路上看到搭载了自己技术的汽车,陆奇说,&我们这样做的根本动机是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这将加快创新的步伐,实现全自动驾驶,这对我们的社会将会产生深刻的变化。&
  &研究的透明度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正常化意义重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将能够尽早的看到技术进行实际应用。&
责编:张阳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李彦宏:无人驾驶罚单都已经来了,百度无人车量产将在2018年7月实现    外界对于无人车量产的时间表是2020年,百度“不满足”,正在把这个时间提前。  “无人驾驶罚单已经来了,无人车量产还会远吗?”  今天上午,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在2017年百度世界大会上说,今年7月百度AI开发者大会之后,他被问的最多的问题,是自己坐无人车上北京五环有没有吃到罚单,事实是确实收到了一张罚单。  今年7月到现在,宏唯一一次逛商场被认出来,对方问的第一个问题是 “什么时候能坐上你们(百度)的无人车?”李彦宏的回答是,“我们在努力”。  外界对于无人车量产的时间表是2020年,百度“不满足”,正在把这个时间提前。前不久百度刚刚宣布和合作,生产一款无人驾驶的小巴车,在2018年7月份实现量产。在明年开始运营的时候,会先在相对封闭的道路上进行运营。  除此之外,李彦宏还透露,在2019年,会生产基于Apollo的自动驾驶汽车;北汽也会在2019年生产基于Apollo的L3自动驾驶汽车;还有最早和百度一起合作生产自动驾驶汽车的奇瑞,会在2020年推出自动驾驶汽车。  “百度是一家AI公司。”百度集团总裁这样说。众所,AI已经成为百度的核心战略。然而,AI是一个高投入,短期内比较难实现收入和利润的领域。  10月27日,百度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其实现总营收235亿元(约合35.3亿美元),净利润79亿元(约合12亿美元)。其中,用于研发支出为32亿元(约合4.87亿美元),同比增长24%,研发支出的同比增长,主要是因为研发人员相关成本的增长。  在过去的2016财年,百度研发投入约100亿元。  百度人工智能的技术背后是“百度大脑”,主要包括百度语音识别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用户画像技术和图象识别技术四部分。目前百度开放了80多项百度大脑的能力(API),有37万多个开发者在使用百度大脑,目前被内外部产品调用的次数达到每天2188亿次。  在大会现场,李彦宏演示了疲劳驾驶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百度大脑图像识别技术研发。通过红外人脸识别判断,当卡车司机被手机干扰转头看信息、犯困开始打哈欠或者疲惫到眼睛睁不开的时候,系统就会及时提醒司机集中精力驾驶。一旦检测到司机疲劳到了一定程度,系统会开始通过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来帮助司机提神。当监测到司机已经重度疲劳驾驶时,系统还会将司机导航到最近的休息区。甚至在未来,百度自动驾驶还会接手卡车,把它自动地开到最近的休息区去。  同时,百度也在推进Apollo平台和DuerOS生态。目前百度初步形成了对话式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生态系统,为行业输出多层次、立体化的AI解决方案。此外,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已覆盖金融、教育、医疗、交通、家电等各行各业。  不过,李彦宏承认,AI仅仅刚刚开始,目前仍然处在AI时代的,还有很多没有发现的美。  以下是李彦宏演讲实录(有删减):  大家好!各位来宾、各位合作伙伴、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2017百度世界!大家知道,百度世界是我们一年一度的百度技术和产品创新大会,而今年的百度世界和往年又有一点不一样,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我们推迟到冬天召开了,以前都是在8月或者9月,这是因为我们在7月份的时候刚刚召开过一次百度AI开发者大会。  7月到11月虽然只有短短4个月的时间,但其实很多东西已经发生了改变,已经有很多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值得我们和大家分享的东西来了。那么,在7月份的百度开发者大会上,给大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东西是什么?从那次开发者大会到现在,人们问我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你有没有吃到罚单?我在这里统一地给大家回复一下,我们的无人车确实吃到了一张罚单,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无人驾驶的罚单已经来了,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还会远吗?  从7月份我们正式开放无人驾驶技术平台Apollo到现在,我们已经有6000多个开发者在投票支持Apollo项目;有170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了Apollo,开始使用Apollo的开放代码;有100多个合作伙伴申请使用Apollo的开放数据。它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活跃的开放平台,很多人都能够从中受益。  从7月到现在,我唯一一次去逛商场被认出来,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李总,我什么时候能坐上你们的无人车?”我说“我们在努力”。当前,整个业界对这个事情的判断和时间表大概是什么呢?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的无人车可以实现量产。但是,我们并不满足,我们希望能够更早地去生产、去量产无人车。所以,在前不久我们刚刚宣布和金龙汽车合作,生产一款无人驾驶的小巴车,在2018年7月份实现量产。在两边的大屏幕上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小巴车没有方向盘、没有驾驶位,它是一个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当然在明年开始运营的时候,它会先在相对封闭的道路上进行运营。  除了金龙之外,其实我们还有各种各样新的合作伙伴。比如在2019年,江淮汽车会生产基于Apollo的自动驾驶汽车;北汽也会在2019年生产基于Apollo的L3自动驾驶汽车;还有最早和百度一起合作生产自动驾驶汽车的奇瑞,会在2020年的时候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如果今天大家有机会到奥森去看的话,可以看到奥森的“智行者”扫地车也已经是用Apollo来支持运营了。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业发展非常快,百度非常兴奋能够置身其中,并且做出相应的努力和贡献。  人工智能不仅对于汽车会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有非常大的改变。所以,我们也很快会发布和雄安的战略合作,希望能够帮助将雄安打造成为一个没有拥堵、出行效率最高,各种各样的安检、各种各样的身份认证都非常的简单,不需要有繁杂流程的新“千年大计”的城市。  其实不仅仅是雄安,百度和很多城市都有类似的合作。比如说我们和保定、芜湖、重庆的两江新区、北京亦庄开发区、城都在做类似的合作。  这些进展的背后,其实都是我们去年百度世界讲的一个东西所支持的——大家可能还记得,这个东西叫作“百度大脑”。百度大脑的四项基本能力,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用户画像,这些技术现在也大多是通过开放平台的形式提供给我们的开发者。  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已经开放了超过80个核心的AI能力,主要是通过API的形式供大家使用,已经有37万多个合作伙伴加入了百度大脑开放平台,都在使用我们各种各样的能力。而使用的频次怎么样呢?每天,百度大脑各种各样的能力被调用的次数是2188亿次。所以今天大家在使用各种各样的App、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器、使用各种各样的设备时,背后很可能是在调用百度大脑的能力,只不过外表的品牌没有使用百度品牌而已。但它调用的次数已经非常非常多、非常非常频繁了。  人工智能除了在手机、汽车等场景的使用之外,其实在家庭中也有非常多的应用。比如说电视,我经常调侃说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使用电视的摇控器,因为摇控器上20几个按纽,绝大多数人都搞不清楚那些按纽是干什么用的。但是当电视和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度秘DuerOS的技术结合的时候,电视就会变成一个“聪明的电视”,它就会听得懂人话。  大家可以看到,电视不用学习那么多遥控器按钮的使用方式,但是它的聪明程度已经比学会使用所有遥控器按钮还更有能力,更要符合人类的需求。这里当然也是有很多百度大脑的能力,比如语音识别能力、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对于视频内容理解的能力,这些能力是现在的遥控器无论加多少按钮都无法实现的。  当然,现在这种加载了DuerOS的电视,它和人的交互还是需要你按住去说话的。今天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很多智能音箱,当你和它交流的时候,虽然不需要按住,但还是需要一个唤醒词——通常是四个字的唤醒词,再来和它进行交互。这仍然不是一个很自然的交互方式。  这个月底,我们发布手机百度语音版本的时候,大家可以自然地和手机进行交互。当你的眼睛需要看别的地方,当你的手需要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你仍然可以自然地和机器、和手机、和各种各样的设备进行自然语言的对话,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AI带给大家的方便。  我在展示这么多各种各样使用场景的时候,大家会感到很兴奋,很有意思,也很期待。但是在我看来,这一切仅仅是刚刚开始,我们仍然处在AI时代的黎明,我们还有很多没有发现的美。  这让我想起了2006年第一届百度世界大会举办的时候,那个时候百度的理想、百度的使命是“让人们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十二年过去了,“平等、便捷、找到信息”这样的诉求其实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梦想,甚至连小学生都能非常方便地获得他们想要找的信息。而今天,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每天都有新的电器、新的设备、新的工具被发明,其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就是一个工具不断被发明的历史,但是每发明一个新的工具,我们的人类就又多了一个新的负担,我们要去学习如何使用这个工具。  在很多人看来,世界正在不可避免地变得越来越复杂。拥堵、排队、身份验证、PM2.5太高等等,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使得我们的生活没有我们希望得那么美好,都浪费了很多我们不应该被浪费的时间。但是随着AI时代的到来,百度相信我们可以用技术的方法改变这些情况。AI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得机器越来越学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听人的话,适应人的需求,让人的负担变得更低、更少。  十二年前,因为百度更懂中文,人们逐步地发现获取信息不再是一件难事,不再是一个复杂的事情,而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今天,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百度希望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把复杂的世界变得更简单。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cn)】
10639゜17214゜25990゜35784゜45579゜55517゜62102゜71982゜81746゜91733゜1037268゜137250゜236306゜336167゜436024゜530754゜629444゜729364゜829174゜928932゜10
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战略投资 金额未透露 融资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林小姐010-10.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度无人驾驶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