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程:

C语言——方程求解
C语言数学函数:fabs
原型:在TC中原型是extern float fabs(float x);,在VC6.0中原型是double fabs(double x );。
用法:#include &&
功能:求x的绝对值
说明:计算|x|, 当x不为负时返回 x,否则返回 -x
时限:1000ms 内存限制:10000K 总时限:3000ms
迭代法是用于求解方程或方程组近似根的一种常用的算法设计方法。设方程为f(x)=0,用某种数学方法推
导出来的等价的形式x=g(x),然后按一下步骤进行:
1)选一个方程的近似根,赋给变量x0;
2)将x0的值保存于变量x1,然后计算g(x1),并将结果存于x0
3)当x0与x1的差的绝对值还小于指定的精度要求时,重复步骤2
若方程有根,并且用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近似根序列收敛,则按照上述方法求得的x0就认为是方程的根。
上述方法用C程序的形式表示如下:
x0=初始近似根
x0 = g(x1); /*按特定的方程计算新的近似根*/
}while(fabs(x0-x1)大于精度要求);
printf("方程的近似根是%f\n",x0);
试用迭代公式为X(n+1) = 0.5*(x(n)+a/x(n)),计算a为不同值的时候的结果(初值为1.0,精度要求为1e
一个整型数据a,a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0
结果x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3位
输入样例:
输出样例:
答案如下:#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t main()
float x0,x1;
scanf("%d",&a);
x0=0.5*(x1+a/x1);
}while(fabs(x0-x1)&1e-4);
printf("%.3f\n",x0);
没有更多推荐了,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解方程教学心得
  新教材的“解方程”编排与旧教材的编排有较大的不同:以前解方程,其基本依据是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逆运算关系,而现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解方程,却要求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探索、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再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中国论文网 /9/view-3738345.htm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教学建议”第二学段中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我们又该怎样开展解方程的教学呢?  1.为什么要学习解方程。  “老师,这里直接计算要方便多了,为什么一定要用方程解。”“老师,列方程解应用题太麻烦了。”……没想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第一节课后,会引发学生那么多的抱怨。虽然在课前我有所预料,但如此强烈的反应还是令我吃惊。当然,在吃惊的同时,更多的还是理解与同情。  在小学阶段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三个好处:一是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数学中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有两个类型,即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用算术方法难以找出解题途径,用列方程的方法却很容易解决。另外,有些分数问题用代数法解决也比较简单。学生掌握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就能化难为易。二是能够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列方程解决问题与算术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学生掌握代数法解决问题,开拓了解题思路,促使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简便的算法,培养了思维的敏捷性,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三是为学生进入初中学习代数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2.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教学对策。  新教材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借用天平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示方程的意义,还能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变化的意义。  2.1利用天平原理解方程  在解方程x+3=9时,学生利用天平实物进行探究得出:天平左边有一个x和一个3,要让方程左边只剩下x,天平的两边都要同时减去3,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再把天平的操作迁移到解方程上,x+3—3=9—3。解方程的方法得到了类推,学生也能举一反三。等式的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的性质。我发现,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其实是非常主动的,他们总觉得天平能启发他们去解如此神奇的方程。  2.2利用等量关系解方程  为了减少数学的名词术语,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教材没有给出“等式基本性质”的名称。教材上是通过天平平衡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以此渗透等式的基本性质,并概括出等式的基本性质。刚开始时,我们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次提到等式的基本性质时,都要把相关内容说出来,如“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等式不变”,觉得很不方便,最好有个名称。后来,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等式的基本性质”这个名称就说出来了,发现学生并没有感到难以接受,反而很乐意。在此基础上,教学解方程就可以直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  3.让学生学会探究,找到解方程的方法。  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我们要进行筛选,并对不正确的进行分析。这样解方程的策略就会多样化。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前面学习的等式的性质进行优化,让学生明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更直观、更容易,并且更有利于思维的发展,为以后代数的学习打好基础。  4.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强化方程思想。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一天到晚都在跟算术法打交道,算术法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刻骨铭心。所以当我教他们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时候,他们犯愁了,我也犯愁了。在我看来明明很简单的东西,学生学起来却感到很吃力。讲的时候他们都懂,可让他们自己做的时候却又无从下手,更多的学生还是用算术法的思维在列方程。学生在接触方程之前接受了大量的算术训练,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其实列方程比算术法简单,学会列方程对学生后续学习有好处。而且代数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列方程解应用题降低了分析的难度,比算术解法优越,小学生升入中学学习,用算术方法解答应用题将自然被淘汰。  早日强化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教学,是执行新大纲,靠拢新教材的体现。从立足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角度看,新教材从第7册开始学习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的文字题和应用题,介绍新的解题方法。通过教学早日渗透等量思想,为逐渐过渡到列方程解题打好基础,使算术解题方法与方程解题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截然分开,各成一个系列。从高年级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看,绝大部分学生偏重于用算术方法解题,对注明方程解的题目,有的学生还用算术解,学生不适应、不习惯列方程解题与教师忽视列方程解题教学是分不开的。如果不早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强化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如何使小学生进入中学后,能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这是中小学衔接期教育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我建议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要适当淡化算术法,强化方程思想。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这个解方程怎么解:xy=209 2x-y=3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2x-y=3y=2x-3把y=2x-3带入xy=209 得2x²-3x-209=0分解因式得(2x+19)(x-11)=0x=11或者x=-19/2当x=11时,y=2×11-3=19当x=-19/2时,y=-19-3=-2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y=2x-3D带入式xy=209中即x*(2x-3)=209,解得x=11,y=19
显然,y不为0,x=209/y,代入第二个式子,418/y+y=3,移项,通分,(y^2-3y+418)/y=0,得y为19或-22.y为19时,x=11;y为-22时,x=-19/2
y=2x-3 所以带入第一个式子,x(2x-3)=209,,,2x^2-3x-209=0,二元方程,解得x1=11
y=2x-3代入第一个式子得2x^2-3x-209=0即(x-11)(2x+19)=0x=11,y=19或x=-19/2,y=-22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差分方程求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