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了史铁生如何在逆境中转变自己的心态转变的故事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史铁生哲思文体的研究.pdf 14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博士学位论文
DOnlDRALDISS班【TAⅡ0N
这篇学位论文提出史铁生哲思文体的问题,将他的哲学思考和文体探索融会起来进行考察,
认为史铁生文学文本的显著特点是发自他的生命体验的哲思,他的哲思又是通过文学写作呈现
出来的。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中短篇小说《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礼
拜日》等,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和《记忆与印象》等作品。史铁生哲思文体的创
造是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
本文由导论、本论六章和结语、附录组成。
导论主要论述本课题的意义和理论基础。对如何评价史铁生的问题,史铁生文学文本中的
哲思和史铁生哲思文体的特点作了扼要的论述。
第一章“史铁生的生命沉思”主要研究体现在史铁生文学文本中的哲学思想。考察分为三
个方面,一是“亘古之问”,考察史铁生对待人“为什么活”一类问题的生死哲思;二是“亘古
之愿”,考察史铁生关于“宗教精神”、关于信仰、关于忏悔、关于终极关怀的哲思:三是“亘
古之梦”;考察史铁生对爱情、对男人和女入、对温暖与沟通等问题的哲思。史铁生的哲学思考
渗透着个人的生命体验,成为他的文学文本的灵魂。
第二章“史铁生的文学观与文体探索”论述史铁生对文学的基本观点,阐述他对为什么写
作、有没有资格写作、写什么和怎样写作等问题的思考,阐明提出史铁生哲思文体的理由及哲
思文体的涵义,考察他的文体意识和哲思文体形成的轨迹。关于哲思文体形式的研究分为叙事、
人物、意象和结构语言等四个方面。在以下几章分别论述。
第三章“平视与自审”,主要研究史铁生哲思文体的叙事,其中提出“叙事心态”的理论问
题,认为史铁生的“平视叙事”是不同于“仲视叙事”或“俯视叙事”的一种叙事心态。其显
著特点是他以“平视”的心态讲述,以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移步换影”与散点透视法来观察,
构成一种自审式的个人化叙事方式,从而突破传统,创建哲恩文体。
第四章“人物与印象”,主要研究史铁生的文学文本所描写的人物及其特点,人物的活动其
实是作者生命印象的表现,这些印象出演了一个个角色,如F医生、诗人L、画家z、教师0、
导演N、WR、残疾人C等、史铁生并不意在塑造他人的形象,而追寻印象的真实与哲理的诗化,
结果是“受造”自我.即自己被塑造,由此创造了哲思文体的生命。
第五章“哲思意象”,主要研究史铁生文学文本中的哲恩意象,认为他的哲思文体的又一个
特点是通过意象的中介如反复出现的“古祭坛”意象、“白色鸟”意象、“琴弦”意象、“葵林”
意象、神秘的“门”的意象等来表达哲思,追溯了哲思意象的渊源,探讨了史铁生哲思意象的
特点和哲思意象对文体建构的意义。
第六章“哲恩文体的语言和结构”,主耍研究史铁生文学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的特点,提出史
博士学位论文
◎DOCTORALDISS礤l工ATION
铁生哲思文体的结构主要是一种周而复始的结构,一种首尾相接、循环相生以寄托哲思的艺术
生命结构。他的叙事语言的特点是,运用多种形式的哲思对话,以及语言的不确定性、混淆、
重叠和悖论等方式,营造虚实相生的语境,建构哲思文体。
结语主要论述史铁生的文学写作与哲思文体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附录是论文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一部分论文,以及作者专程访问史铁生的一篇
对话记录。
Thisacademicdissertationthe
consffuctionissueofShi
Tiesheng’s
philosophicthought
construct越a
whole.Itrevealsthat
stylebyreviewing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p&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觉得自己要独立,不能、也不愿依赖别人,他们不肯暴露脆弱,也不向外界寻求帮助,什么事都自己来、自己承受。这其实便是一种看似独立聪明,实则却很“傻”的行为。因为他们永远无法和别人建立真正的联结,心中往往有很深的孤独和空乏之感。&/p&&p&这样的情形,在心理学上被描述为&b&“依赖无能”(counter-dependency)&/b&,来一起看看依赖无能有着怎样的表现,以及它在本质上和“独立”的区别。&/p&&p&&br&&/p&&h2&&b&“依赖无能”有哪些表现?&/b&&/h2&&p&&br&&/p&&p&从行为上来看,依赖无能者会尽可能地回避对他人的需要,&b&如果不得不依靠别人或者寻求外界的帮助,他们会感受到强烈的羞耻和尴尬,甚至还会因此厌恶自己。&/b&这种依赖也包括情感上的,比如在自己非常难过、孤单的时候也不愿意告诉身边的人,寻求慰藉与关怀。&/p&&p&与依赖别人相比,他们相对更能接受被别人依赖。但比起这样,他们更希望别人也不要依靠自己。因为,&b&依赖无能者往往对“依赖”这件事本身抱有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的事就该自己做”。他们不喜爱、也不擅长应付来自他人的依赖。&/b&&/p&&p&于是,在人际交往中,他们有“逃避人际交换“的倾向。也就是说,最好你是你,我是我。&b&对他们而言,似乎只有避免你来我往的付出,才能获得“孤岛般的独立”。&/b& 即使面对亲近的人,他们也会把得到和给予的关系算得格外清楚——“你帮了我一次,我一定要在下一次帮回来”。&/p&&p&因此,依赖无能者最大的问题就是,&b&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结和长久的关系。&/b&他们身边可能也不乏朋友和熟人,但那些试图亲近他们、与他们建立联结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在某个时刻发现和他们之间像是隔了一堵墙——到了一个点就很难再靠近。这是因为依赖无能者鲜少在人前暴露自己的脆弱,让他们的伴侣和身边亲近的人时常产生&br&“找不到存在感”的挫败心情,好像自己的存在对对方而言是可有可无的。&/p&&p&&br&&/p&&h2&&b&依赖无能和独立之间的界限在哪里?&/b&&/h2&&p&&br&&/p&&p&依赖无能者对于自己最大的误解,可能就是觉得自己很独立、很强大,不需要依赖他人。然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b&依赖无能不等于独立。&/b&&/p&&p&乍看之下,依赖无能者和追求“独立”的人很像:强大、自信,甚至非常成功。不过,独立的人内心世界往往是平静的、充盈的,在独自面对各种问题时并不会感到孤独无助,甚至十分享受这种不依靠他人的状态。与此同时,他们也并不会因为自己在特定的时候表示出对他人的需要和依靠,而感到羞耻和恐慌。&/p&&p&依赖无能者则完全不同。他们的内心其实是脆弱不安的。美国心理学家Janae Weinhold和Barry&br&Weinhold(2008)在他们所著的关于依赖无能的书中指出,&b&这个人群对于依靠别人这件事是心怀恐惧的&/b&。&/p&&p&他们害怕,却又隐隐渴望着亲密。如果这个人群中存在一句共通的咒语,那一定是&b&“我不需要任何人”&/b&——对别人这样说的同时,也在内心这样告诉自己。他们为自己营造出一种独立的表象,而这种“独立”实际是基于别人对自己的评判——&b&他们只是在做一个别人眼中的独立的人&/b&。&/p&&p&因此,&b&依赖无能在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独立”。他们所认为的“独立”,并非源于内心对“独立”本身的需求,而是来自于对“不依赖”的需求。&/b&&/p&&p&依赖无能者并不是从不会有依赖别人的冲动,不是发自内心的不想要依靠别人,也不是不渴望亲密的联结。在一些波动的瞬间里,他们会明确地感受到自己想要亲近、依赖他人的愿望。&b&但他们却会对人际交往中各种微小信号的过度解读,极其容易将他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理解成对他们的拒绝,从而一瞬间就打消自己的念头。并从此用更加严实的“外壳”武装起自己。&/b&&/p&&p&同时,对依赖无能者来说,表达需求是那么困难,所以他们的需求常常会以别的形式表达出来。&b&比如,他们可能经常让别人听到、看到自己的抱怨,却又拒绝帮助;甚至去指责、控诉对方没有做好,来别扭地表达自己需要对方的事实。&/b&由于表达需要的方法是负面的,关系反而可能变得更加糟糕。&/p&&p&&br&&/p&&h2&&b&为什么这些人无法依赖别人?&/b&&/h2&&p&&br&&/p&&p&依赖无能者的这种&b&无法依赖别人的心理,在本质上是自身匮乏感的体现和信任感的缺失。&/b& &/p&&p&&b&一方面,在成长过程中,如果长期感到需求无法被自身拥有的资源所满足,人们会产生一种长久的匮乏感。&/b&&/p&&p&比如,客观上贫穷的生活,或者有一些家长由于自身的匮乏感,习惯于夸张地跟孩子强调:“我们家很穷,你要节约”、“养你太费钱了,我们都快要养不起了”、“也不知道花这么多钱养育你,你长大后能赚几个钱”……&/p&&p&&b&在这样的匮乏感中长大的孩子会建立起一种脆弱的自尊感&/b&——一种“我没有”的低人一等的感觉从年幼时就和他们如影随形。&b&对于一般人来说,接受别人的付出,带来的感受是温暖;但对他们而言,接受别人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的,更多是虚弱和没有力量——他们不会感到在这种交换中自己与对方是平等的,而会感到自己不得不承受了他人的“赐予”,认为&/b&需要依赖别人、接受别人付出的那一方是更加弱势的、低姿态的&b&,又因为自己处于这种“低一级”的位置而感到受伤。而这些感受正是来自于他们童年那些匮乏的经历。&/b&&/p&&p&另一方面,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从父母那里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也就无法健康地完成与父母情感的分离,在长大以后容易对他人产生不信任的感觉。&/p&&p&Weinhold(2008)在书中指出,我们在三岁以前需要完成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一是与父母的情感联结;二是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b&而依赖无能的形成则是因为没能完成与父母之间健康的联结与分离。&/b&&/p&&p&情感联结的建立是健康的分离发生的前提。这种情感联结指的是,父母会肯定孩子表达自己,会在他们需要依靠时给予支持和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明白,自己的情感需求是正当的、合理的,他们不管在感到开心、难过、迷茫还是脆弱时,都有地方可以去,都有人可以依靠。&b&而我们的安全感,以及对他人、对世界的最初的信任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建立起来的。&/b&&/p&&p&但,如果在本该与父母建立情感联结的阶段,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情感需求既不被鼓励也不被接纳,甚至总是在想要寻求依靠的时候感受到了负面的信号。比如,虽然父母为自己付出,也接受了自己的依赖,但他们的态度却总是给孩子一种“我在给他们添麻烦”的感觉。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对这个世界和他人产生出一种不信任的感觉。&/p&&p&&b&而那些没能形成情感联结的孩子,有一部分会走上错误的分离道路。他们看似非常独立,但其实这种独立并不是从他们内心的感受出发的,而是即使当内心感受到对他人的需求时,也强迫自己不去这样做,从而形成依赖无能的状态。&/b&&/p&&p&&br&&/p&&p&&b&至此,我们了解到,依赖无能者的“独立”是表面的、甚至是伪装的独立,他们在努力营造一个自信强大到不需要依赖别人的形象时,内心又常常在经历着欲亲近而不能的煎熬。在生活里,他们也许十分成功、风光无限,可是当脱去那层坚强的外壳时,心中的孤独和恐慌大概也只有自己了解。&/b&&/p&&p&&br&&/p&&p&&b&所以,你中枪了吗?或者,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呢?&/b&&/p&&p&&br&&/p&&p&References:&/p&&p&Henriques, G. (2014). Signs of Counter-Dependency. Psychology Today.&/p&&p&Weinhold, J.B., & Weinhold, B.k., (2008) The flight from intimacy : healing your relationship of counter-dependency, the other side of co-dependency.&/p&&p&Webb, J. (2017). The Curse of Counter-Dependence. Psych Central.&/p&&p&&br&&/p&&p&以上。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p&&p&想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请关注KY心理课:&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genshuixue.com/i/knowyourself%3Ffrom%3Dsinglemessag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nowYourself】KnowYourself,宇宙中最酷的泛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跟谁学官网&/a&&/p&&p&&i&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i&&/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年轻人千万别碰哪些东西?&/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看似很傻,实则聪明的行为?&/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恋爱中不合适就分手是什么心态?&/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一部分女性不喜欢生孩子?&/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细微但是高效有用的习惯?&/a&&/p&
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觉得自己要独立,不能、也不愿依赖别人,他们不肯暴露脆弱,也不向外界寻求帮助,什么事都自己来、自己承受。这其实便是一种看似独立聪明,实则却很“傻”的行为。因为他们永远无法和别人建立真正的联结,心中往往有很深的孤独和…
&p&一女生,晚自习不在。&/p&&p&我是班主任,带着班长校园内寻找。发现她坐在教学楼前的长椅上哭。嗯,我见犹怜!我上去询问,不抬头不讲话,兀自哭。&/p&&p&叫来同寝室的同学,说是打水时和别人争执了几句,因为占位先后的问题(她没吃亏)。嗯,小事。我安慰了几句。然后对班长说:你带着她上自习去吧。&/p&&p&她情绪突然爆发,指着班长“滚,都给我滚!”班长莫名其妙,非常无辜的看着我。我觉得有什么隐情,让其他人先去自习,打电话给家长。&/p&&p&家长来了后,她才开口。还是打水那件事。她要求学校处分和她起争执的那位同学,并指名让我去处理。我问,就是因为这件事不上晚自习。她点头。我说,和班长有矛盾吗或者班长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吗。她说没有。&/p&&p&嗯,这种要一次性制服,否则后患无穷。&/p&&p&我问,这里是学校还是家?我是班主任还是你的父亲?&/p&&p&她听出我语气不对,不敢答,望着她母亲。她母亲一脸的尴尬。&/p&&p&我说,撒娇要分地点分对象。这里不行!对我也不行!另外只要人身安全没受到威胁,就不能违反班级纪律。随便找个借口,擅自离开课堂,这是严重的违纪。&/p&&p&我对她母亲说,这种情况只能有一次,我们老师要对她的安全负责。随意离开班级,出了事我们负不起这个责任。&/p&&p&后来,她母亲带着她向班长道歉。&/p&&p&小事吗?她觉得不小。我觉得也不小。&/p&&p&还是一女生,高二。&/p&&p&晚自习,一边做题一边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那本五三的纸张都被打湿了。我把她叫出来,她说上个月她父亲去世了。说着眼泪就无声的落下来。&/p&&p&我安慰了几句,问了一些情况。我说,要不今晚自习就不上了,让班长陪你去操场走走。&/p&&p&她笑笑说,不用了老班,我没事。我就是想我爸了。我题还没做完呢。&/p&&p&以后,我带的每一届学生我都会把这两个例子讲给他们听。然后我会问,你选择做哪一种?是随便寻个借口无理取闹不学习,还是不管发生什么事也要哭着把事做完。&/p&&p&两种品质,有时就是教学生做一道选择题而已。&/p&&p&后来,我的班级多了一条班训:&/p&&p&可以嘴上抱怨,可以内心孤独,可以流泪示弱,甚至可以对所有人认为合理的事不认同,但事情要照做!&/p&&p&&br&&/p&&p&……………………………………………………………………分割线&/p&&p&第一种女生,我的态度是不理解,不纵容。在家里叫撒娇,在公共场所叫耍无赖。我不允许我的学生这样!别问为什么。我的学生我就是不允许!&/p&&p&第二个女生确实令人心疼,但也令人敬佩。感性,理智和无与伦比的执行力。后顺利考入某985高校。&/p&&p&有人心疼女孩,还有人心疼班长。谢谢你们。我说一下,班长有些方面比我厉害,我只能仰仗她咯。&/p&&p&有人质疑这种情况有必要叫家长吗?有!&/p&&p&当一个未成年人情绪不稳定,拒绝交流且我不能确定原因时。出于安全考虑,家长必须在场。我还会要求家长带回去稳定好情绪后再送回来。&/p&&p&可能你觉得很严重的事我反而不会叫家长。比如男生打架。处理事情需要逻辑判断,往往动静大可能隐患比较小。但上述情况要反过来看。&/p&&p&两个例子其实能教会同学们很多事。很显然第二个女生很有人格魅力。同学们心向往之,自然会摒弃第一种行为的粗俗。同时给予同学们做事的品质,逆境中冷静向上的力量。&/p&&p&…………………………………………………………分割线&/p&&p&有人说,对第一个女生态度不好。可能导致她无法发泄进而自残或伤害他人。&/p&&p&还有人说,不应该例举学生的事情,不符合教师素养,最最讨厌这种老师。&/p&&p&你要知道,一个人想要改变另一个人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抛开老师这一身份,在日常生活中我会选择远离我不认同的人和事。&/p&&p&但我是老师,这种身份要求我必须干涉学生的行为。不是我喜欢这样,这是前提。&/p&&p&多数青少年的行为异常并不是心理障碍而是逻辑障碍。震撼教育,情感疏通,逻辑指导缺一不可。&/p&&p&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有些震撼教育,几人敢做,几人有能力做,又有几人能做出效果?&/p&&p&一个学生要教三年,这只是其中一个片段而已。寻契机以教之,震撼之,逻辑之,改变之。不是你想像的靠一个瞬间就可以改变,震撼之前和之后均需持续的跟踪指导。&/p&&p&至于说讨厌这种老师的,嫌老师啰嗦没有素养的。不好意思,迎合不了你的喜好。你不是我的学生,你也没有这个资格。我只能跟你这样说:我教了这么多的学生,教不出你这样和老师讲话的学生。&/p&&p&所举例子只有事件本身并做适当细节处理。亿万学生,雷同何止百千。如果莫名戳中你的痛点,嗯,就是这样!&/p&&p&…………………………………………………………分割线&/p&&p&水房的事情我说一下吧&/p&&p&该女生将水卡插在开水机上占位(人不在卡在,就跟自习室用书占位一个道理。学校明文规定不准占位)&/p&&p&高峰期,另一同学将其卡拔出。换上自己的卡打开水。正好拔卡时被该女生看到。&/p&&p&对话如下&/p&&p&“你为什么不经我同意拔我的卡”&/p&&p&“你人不在,我打完再插回去”&/p&&p&“但是你没经过我同意”&/p&&p&“学校规定不准占位,你一张卡霸占一台开水机,别人怎么打”&/p&&p&“……”&/p&&p&后面就是争吵了。&/p&&p&所以我上文中说女生没吃亏,是理。&/p&&p&&br&&/p&&p&………………………………………………………………分割线&/p&&p&某女老师,特温柔,教学能力也很强。但出问题了。&/p&&p&她同时教高一某班和我带的班级。&/p&&p&因为太温柔,高一那个班级学生在她课堂就肆无忌惮,造成成绩下滑。&/p&&p&校长找我让我谈谈这个老师的情况。我是这样回复的:&/p&&p&“一个班级需要不同类型的老师来进行调和。温柔的,严厉的,风趣幽默的,不苟言笑的,知识广阔的,眼界独特的,犀利毒舌的,循循善诱的等等。&/p&&p&这样学生才能在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上得到成长。&/p&&p&我们包容学生的多样性。那么在教学水平没有问题的情况下,理应包容老师的多样性。这是应当而且必须的。&/p&&p&每一种性格的老师对班级同学来讲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对于我来讲,x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且她的温柔和耐心是我的班级不可或缺的。这是我的意见。”&/p&&p&这是我对校长问询的回复。&/p&&p&我的班级有如此温柔的老师,也有更多不同性格不同定位的老师。这个多元组合让整个班级纪律俨然,又活力四射。&/p&&p&而我恰恰是班主任,需要做最严厉的那一个。这份严厉或许就是某些人说的“高高在上和沾沾自喜”吧。&/p&&p&还是那句话:不好意思,迎合不了你的喜好。我要负责的是学生的成长和前途,而不是你毫无管理经验,逻辑烂到掉渣,只会知音体的嘴炮。&/p&&p&………………………………………………………………分割线&/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5af2c87b47ee26d0bfef0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80& data-size=&normal&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f174122cade880b9ee04d57b824b0e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e5af2c87b47ee26d0bfef0_r.jpg&&&/figure&&p&对于以上疑问,算是统一回复吧。&/p&&p&班训也并非一条,看过我其它答案的会知道还有&/p&&p&1对逻辑和自由的追求&/p&&p&2对美好事物的敬畏&/p&&p&3对复杂人性的尊重&/p&&p&…………&/p&&p&在我的字典里从没有“服从”“听话”“感恩”这些词语,我讨厌反感这些,更害怕把学生教成这样。哪怕只是服从我,听话于我,感恩于我,我也不愿意。&/p&&p&这一届学生毕业最后一次班会结束时,所有学生要给我鞠躬我都没让。我说我们班级三年都没来过这一套,何必最后来这么一次。&/p&&p&我说师生之间的情谊不是建立在日常的琐碎和“感恩”中,而是建立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的过程中。&/p&&p&我只希望我的学生能够逻辑行事。如果更奢望一些,希望他们热情,冷静,思考,向上。并由此建立优势,与优秀同行。&/p&&p&&br&&/p&&p&…………………………………………………………分割线&/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e10bdab01c2fbe6bde62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80& data-size=&normal&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790a5de47c9ef584beee9c7f4b62e1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3e10bdab01c2fbe6bde62_r.jpg&&&/figure&&p&………………………………………………………………分割线&/p&&p&评论区总是有人担心第一个女生因为批评受到伤害。无缘无故向别人发脾气别人会不会受到伤害。&/p&&p&如果批评是一种伤害的话,人在成长过程中能不能受到这种伤害?有没有必要受到这种伤害?&/p&&p&只关注自己感受的人不太考虑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任何事情,自己的感受第一其余为次。&/p&&p&但是这个世界没有你想像的那样在意你的感受,也不会按照你的感受运行。老师是会在意学生的感受的。但老师是春风化雨还是霹雳手段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你是否知道底线与界限。&/p&&p&另外有些评论对叫家长这件事深恶痛绝。站在当事学生的角度,当然知道事情是大是小。我只能通过表现来判断&/p&&p&叫家长之前女生一直是情绪不稳定且拒绝交流,你怎么知道一定是小事?&/p&&p&上述女生这种表现的,我遇到过两个例子&/p&&p&一个是受到猥亵&/p&&p&一个是偷窃遭多名学生围殴&/p&&p&不能因为你有不好的感受,不好的经历和背景就否定所有的做法。老师的作为来源于他的身份,责任,经验和逻辑判断。你喜不喜欢这种做法其实并不重要,还是那句话,世界并不围绕你的感受运行。&/p&
一女生,晚自习不在。我是班主任,带着班长校园内寻找。发现她坐在教学楼前的长椅上哭。嗯,我见犹怜!我上去询问,不抬头不讲话,兀自哭。叫来同寝室的同学,说是打水时和别人争执了几句,因为占位先后的问题(她没吃亏)。嗯,小事。我安慰了几句。然后对…
&p&讲精神分裂的时候讲了一个故事印象挺深刻的。&/p&&p&有一个年轻人得了精神分裂症,已经治到可以出院的地步,然而,这时候他的妈妈来看他。&/p&&p&年轻人坐在病床上,妈妈看见这个年轻人快好了,就觉得很开心,就把手搭在年轻人的腿上。年轻人自然也觉得的开心,想要和母亲亲近亲近,于是把手放在母亲的手上,这时母亲的身体一僵。年轻人观察到以后就迅速将手收回去,这时母亲说:“你不和妈妈接触,你是不是不爱妈妈的?”年轻人脸一红,接着母亲有说:“你不能这样含蓄,你应该尽量将自己心里的感受说出来。”&/p&&p&母亲在病房里没呆多久就离开了。母亲离开以后年轻人再次犯病攻击医护人员,原定的出院就这样搁置了。&/p&
讲精神分裂的时候讲了一个故事印象挺深刻的。有一个年轻人得了精神分裂症,已经治到可以出院的地步,然而,这时候他的妈妈来看他。年轻人坐在病床上,妈妈看见这个年轻人快好了,就觉得很开心,就把手搭在年轻人的腿上。年轻人自然也觉得的开心,想要和母亲…
&p&当然最好的成熟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对,先要知。&br&&/p&&p&为了避免狭隘理解,我必须强调一下正确导向。先看结尾,最为重要!&/p&&p&以下为原答案。&/p&&p&……&/p&&p&张口就答应,未来很可能会变成垃圾任务桶。&br&&/p&&p&打太极,你滑不溜手,以后老板有好处也不会想给你。&/p&&p&作为下属,要明确在老板面前的第一要务:&/p&&p&&b&发挥下属作用,为老板解决问题。&/b&&/p&&p&当然,包揽脏活和推卸工作都不可取,你需要做的是:&/p&&p&&b&表明积极态度,进一步了解情况,给出解决方案。&/b&&/p&&p&&b&最后,让老板满意。&/b&&/p&&p&&br&&/p&&p&怎么做?就三句话。&/p&&p&&br&&/p&&p&1、回答的第一句应该是表明态度,不要说你忙或者不忙,而是说:&/p&&p&&b&老板有什么事?我看我能不能帮上忙。&/b&&/p&&p&老板会觉得你态度让人满意,只要第一句认同你这个人。&/p&&p&老板没啥事,对话就可以结束了,要是有事就继续往下。&/p&&p&&br&&/p&&p&老板说,有个项目给你做。&/p&&p&&br&&/p&&p&2、第二句了解情况,&/p&&p&&b&做你说的这个项目,具体情况怎么样?&/b&&/p&&p&引导老板反思这个任务的时间,如果额外占用了你的时候,开始有些理解你(也可能没感觉),并为你后面回答留下缓冲。&/p&&p&&br&&/p&&p&3、第三句讲困难,表忠诚,给方案,&/p&&p&职场里,永远脱不开这个定律: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讲自己手头工作忙是一定要讲的,随时把握向老板汇报工作的机会做汇报,老板就会觉得你干的多,可能还是个亲近的人。&/p&&p&三种方案视情况具体做选择:&/p&&p&不做,部分做,做。&/p&&p&&b&(必须强调,对任何人来说,说辞都只是小技巧,做对选择才重要!没有哪一项是在所有条件下绝对正确的,提供的是表达的思路。)&/b&&/p&&p&&br&&/p&&p&A、不做,要记住拒绝出发点也是为了交出更好的工作,而不是因为懒或能力不足,最后要帮老板解决问题。&/p&&p&&br&&/p&&p&&b&老板,我手头xx事情还没弄完,想把你这个新项目做漂亮的话,精力估计顾不上。&/b&&/p&&p&&b&您这个方案有一个涉及到xx领域,我认为有几个同事这方面比我优秀,(举例赞扬),&/b&&/p&&p&&b&我觉得他能拿得下这个case,这方面也是我现在努力加强的地方。&/b&&/p&&p&(注:该部分引起较大争议)&/p&&p&与人为善的要点在于,将另一位的同事的优势强调出来,抬高他的地位,应该真诚赞扬,一定程度的自谦是必要的。最终体现的还是为工作考虑,帮助老板的任务得到最好的解决。&/p&&p&&br&&/p&&p&B、选择部分做,套路是先降低老板期望,再给出高于预期的回报,比较好转圜。&/p&&p&&b&老板,我手头有XX项目,要做XX、XX等很多事,想把你这个新项目做漂亮的话,精力估计顾不上,勉强去完成怕效果不行。&/b&&/p&&p&&b&不过,我可以加班,把XX这一部分工作完成下来。&/b&&/p&&p&中庸一点。&/p&&p&&br&&/p&&p&C、愿意做,要让老板印象深刻。就是做,也要卖一顿辛苦认真。&/p&&p&&b&老板,我手头有XX项目,要做XX、XX这些事。&/b&&/p&&p&&b&但是这个项目也很有意思,对我的提升可能很大,花几天晚上加班,应该可以完成,我可以试试去做。&/b&&/p&&p&&br&&/p&&p&如果老板同时找了别的同事,答的没有你让人满意,你们在老板心中的差距也就拉开了。&/p&&p&&br&&/p&&p&文内提出的技巧是给了相对完善的问题解决思路,至于如何选择,本文并没有给出立场。&/p&&p&&br&&/p&&p&&b&最后,再次重申一下,比前文都要重要。&/b&&/p&&p&&b&聪明的回避工作并不能让一个人走的更远,一味任劳任怨也不会得到太好的结果,适当考虑的多比考虑少要好。&/b&&/p&&p&&br&&/p&&p&&b&可以肯定的是,在职场中,&/b&&/p&&p&&b&选择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b&&/p&&p&所以,没啥事也行,有事找来了,选择做还是不做?这是最重要的问题。&/p&&p&&br&&/p&&p&&br&&/p&&p&你竟然不关注我??收藏有啥用?&/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c937c6e224e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1c937c6e224eb_r.jpg&&&/figure&当你面试要10k,HR说你只值7k,你怎么回复拿回10k?&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2828&/span&&span class=&invisible&&80854/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当然最好的成熟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对,先要知。 为了避免狭隘理解,我必须强调一下正确导向。先看结尾,最为重要!以下为原答案。……张口就答应,未来很可能会变成垃圾任务桶。 打太极,你滑不溜手,以后老板有好处也不会想给你。作为下属,要明确在老板面…
史铁生:&br&&br&“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周围环境糟糕。&br&&br&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br&&br&几年后长了褥疮,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地坐在轮椅上的时光。&br&&br&后来得了尿毒症,怀念当初长褥疮。&br&&br&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怀念尿毒症的时候。”&br&&br&&br&&br&自杀,好多时候,不是因为生活糟糕到了极点。&br&&br&自杀者,好多时候,在外人看来,条件简直十分美好。&br&&br&自杀,好多时候,你发现与灾难关系不大。&br&&br&好多灾难中的人们,我们想“他们会自杀吧……”,他们反而坚强的活了下来。&br&&br&好多平淡中的我们,谁也想不到,我们竟然有人自杀了。&br&&br&自杀,在我看来,就是一场精神感冒,一场思维感冒,一场情绪感冒,对,仅仅是一场感冒。&br&&br&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无数次。&br&&br&只不过,只要有一次,我们没有挺过去,这场感冒的代价是生命。&br&&br&&br&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大家都知道,感冒需要一两周,就自然恢复了。自杀,这个精神感冒,情绪感冒,也是如此!&br&&br&一两周,一两个月,它就会自然恢复。&br&&br&请给它一点时间,好不好!?&br&&br&请给自己一点时间,好不好!?&br&&br&当你要迈出那一步时,请再给它一点时间。&br&&br&&br&——————一位把人生折腾的乱七八糟的大叔&br&——————一位身心都生过病,自己治愈自己的大叔&br&——————一位无数次想过自杀的大叔&br&——————一位在中国天南海北的山区一个人流过泪的大叔&br&——————一位书痴大叔&br&&br&最后:读书,是治愈这场精神感冒的良药!请大家记得吃药啊,大叔这么多年,不敢一日不吃此药啊。&br&&br&&br&(藏书不多,这几张照片也用烂了。但是,还是把照片放上吧,对一些人,可能有点用)&br&&br&这些书,陪我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个哭笑不得,无数个冥思苦想,无数个希望与绝望,无数个躲躲藏藏,无数个逃避与面对,无数个抱头痛哭,无数个如梦如幻,无数个深山老林,无数个一个人的万山脚下的夜晚,无数个自我麻醉,无数个自我催眠,无数个大胆的尝试,无数个如仙如佛,无数个............&br&&br&人生不易,大家共勉之!&br&&br&可能,只有好多年前写的这些旧诗,会提醒自己,当年的苦难与困惑,绝望与疯狂吧。&br&&br&好多年,写不出这样,乱七八糟的诗了。&br&&br&格律平仄,错误百出,请大家体会其意,可也!&br&&br&&br&药师狂&br&
千古一悔悔成佛,糊涂误上药师座。&br&我心化作草木心,有情落日对长河。&br&常笑天尚恋风雨,寥廓双星何其多。&br&狂言大化作徒友,立愿出关先度佛。&br&也曾空相无所依,强将此身阴阳和。&br&平生谈笑三分醉,一杯清水醉婆娑。&br&挥毫泼去天作纸,兴来提笔洗银河。&br&此身何妨作药引,悲时此情亦可舍。&br&天地荒唐漫无主,可怜众生空过客。&br&回首无量阿僧祇,也无风雨也无歌。&br&&br&药师泪&br&来生定不做药师,&br&不学神通不学痴。&br&生死鬼佛皆历遍,&br&情到极时与空时。&br&天地无心自然乱,&br&我自无我我自知。&br&佛言虽尽终何用,&br&提笔荒唐又学诗。&br&也曾有梦伴红袖,&br&也学小郎勾手指。&br&无意悟得草木情,&br&当初不该志向西。&br&佛外无相我自造,&br&糊涂睥睨笑天地。&br&落笔成方谁能解,&br&几人赏得空中戏! &br&&br& 药师怨 &br& 世事一点皆化之,此时最是忧愁时。&br&星云无心点大化,天花烂漫因无知。&br&早知此身非我有,谁家草茎推大石。&br&禅坐枯松烦相推,再难浪漫对红日。&br&心静如水为谁诗?境如仙佛为谁痴?&br&阿僧祇劫为谁意?情极而空为谁知?&br&唯忆儿时凡家客,我家喜鹊我家枝。&br&与君相忘于江湖,谁家造化谁家事。&br&奉劝芸芸增上慢,糊涂正是风流时。&br&&br&&br&药师醉&br&山川走龙闹江海,众星扰扰画宏图。&br&酒醉万年荒唐客,烟熏无奈笑浮屠。&br&太白呼啸寄于狂,情至极时思杜甫。&br&史迁欲成一家言,惨淡难免满盘输。&br&境超天地自然妙,胸中林壑趣自殊。&br&男儿由来轻万里,仗剑横行多匹夫。&br&众生氤氲情为戏,花开花谢终化土。&br&曾染红尘心相许,至今思来夜长哭。&br&一批袈裟诵内经,书间玫瑰色已枯。&br&蜀素尚留青黛香,有情不该入我庐。&br&回首多年梦中梦,青灯黄卷古更古。&br&老牛何必出关去,斯人便是大江湖。&br&&br&&br&药师叹&br&造化欺人人自欺,恨我未生太虚迟。&br&何故万物皆君造,惭愧唯因君更痴。&br&我心静时常如水,君造水处水未滴。&br&狂来空中更化空,几人觉得戏中戏。&br&荒唐尝尽非君过,万年误开阴阳理。&br&风寒愁怨情理外,漫天落花美人啼。&br&早知有此哀叹日,当初何必设此机。&br&只因回眸君一笑,到了菩提更向西。&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40&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8226affcc2d5809c1ccc2dbb7ada77c_b.jpg&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38226affcc2d5809c1ccc2dbb7ada77c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c4ebb3277c9_b.jpg&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c4ebb3277c9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f7864c6bcd3df731f385b6a_b.jpg&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5f7864c6bcd3df731f385b6a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440&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37b5cdef75e72e81fb4c62_b.jpg&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37b5cdef75e72e81fb4c62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39ee7e085d9ac70872e6_b.jpg&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39ee7e085d9ac70872e6_r.jpg&&&/figure&
史铁生: “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周围环境糟糕。 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 几年后长了褥疮,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地坐在轮椅上的时光。 后来得了尿毒症,怀念当初长褥疮。 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怀念尿毒症的时候。” 自杀,好多时…
&p&我妈。&/p&&p&她曾经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我从网吧揪出来,铁青着脸,一度哽咽到差点昏厥,最后坐在马路道牙子上说了一句:算我求你了,你能戒了不。&/p&&p&当时人来人往,不清楚内情的人大概会以为我是抽大烟的吧。&/p&&p&这场景我至今难忘,这句话也让我喉咙里卡了根取不出的鱼刺似的不舒服。现在回想才知道这可能就是被冒犯的感觉。&/p&&p&傲慢与偏见,千万别用自己的想法去评价和要求别人,包括你最亲近的人。&/p&&p&ps.我玩的游戏叫魔兽世界,当时我已经考上公务员工作一段时间了,因为知道我妈对游戏有偏见,所以很少在家打游戏,都是下班或周末去网吧。那天她跟踪我到的网吧。&/p&&p&&/p&
我妈。她曾经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我从网吧揪出来,铁青着脸,一度哽咽到差点昏厥,最后坐在马路道牙子上说了一句:算我求你了,你能戒了不。当时人来人往,不清楚内情的人大概会以为我是抽大烟的吧。这场景我至今难忘,这句话也让我喉咙里卡了根取不出的鱼刺似…
&p&”废物的时间被耽误有什么关系呢?“&/p&&p&这是一个经常灌鸡汤的老师,经常吹嘘他的学生的成就,什么农村来的考上北大,倒数第一拼搏三年成了正数第一,话都说不利索的人语文考了130,只要努力你就一定会取得优秀的成绩,脚踏实地的孩子老天是看在眼里的,这些话在几十年前可能对学生还有点用,但在现在,对于长年被负能量包裹的我们身上,收效甚微。他也毫不在意,不厌其烦的宣传着正能量,我们都觉得,他是喝鸡汤喝傻了。&/p&&p&终于有一天,晚自习快结束时,新一轮旧鸡汤惹恼了等着放学的我们,大家一瞬间就七嘴八舌地炸开了,什么给鸡汤不给勺子,什么鸡汤就是用来洗脑的,什么咸鱼翻身了还是咸鱼,丑小鸭能变成天鹅是因为他爹是天鹅,似乎大家还是更愿意相信”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轻松“这样的负能量。毕竟我们就是普通人嘛。&/p&&p&讨论了一会,大家发现老师不说话,以为老师生气了,便安静了下来。这时老师开口了:”你们真的以为,我的鸡汤是说给你们听的啊。”看我们一脸疑惑的表情,老师接着说:“我把以前学生成功的例子搬出来,甚至是一些涉及隐私的糗事,在你们看来是在给你们灌鸡汤?不,你们错了,这鸡汤不是让你们温饱的,是让那些我在意的孩子解渴的。是XXX在一次考试没考好,陷入迷茫时,给他一点安慰;是让XX不要自卑,为他指明方向;是让XXX放下心来,安心学习;我花这么多时间讲故事,是知道他们会成功,给他们一点信心。勺子,他们自然是有的。”&/p&&p&“至于你们,已经没救了,我当然知道鸡汤对你们没用,只是耽误时间,但我不在意啊,&b&废物的时间被耽误有什么关系呢?&/b&你们是咸鱼,你们知道,我也知道啊,我也没想过让你们翻身啊,知道个丑小鸭的故事,你们就以为是在说你们了?你们是不是还以为自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啊。同学,找准自己的定位,丑小鸭跟你没关系,在故事里,你们就是群鸭子,安徒生要告诉你们的,是让你们这群鸭子少说两句,别挡了真正的天鹅的路了。都快是成年人了,别总把自己当主角,不是谁都围着你转的。好了,放学走吧。“&/p&&p&那一天,我们才知道,真正的负能量,原来这么令人悲伤。&/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根据这两天的回复解答一下:&/p&&p&1.我们的反应。也没什么反应,我每天放学都是最早的几个走的,只有赶校车的人跟我速度差不多,所以剩下人的反应我也不清楚,但第二天都没人提了。&/p&&p&2.这老师不怕挨打吗?/这老师不怕家长/富二代/教育局举报吗? 这个问题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我们班的特殊情况。打老师的现象是存在的,但只有毕业的人敢。我们这里特别重视教育,真的是那种“我家孩子皮,老师你随便打”那种的氛围,所以别说打老师了,我们这有个成绩不错的骂老师,直接就劝退了。除了这种明面上的方法,我们学校也会放任学生会斗学生,曾经一个住校生在中午放学出去买了点吃的,回来被保安拦住,吼了句“你别tm管我”,被学生会的看见,一大老爷们被打到跪地上哭着道歉,更何况老师了。而且我们班还有个特别强势的班主任,把所有不好惹的,不听话的,可能不好管的,在第一学期就送走了,留下的都是特别怂的,不敢打架。至于拎书包走的,那真的不用回来了。&/p&&p&3.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似乎是真没有,无论好坏。我们没被唤醒,也没被打趴,还是那样(认真下,然后恢复原样)。原因有很多。首先,我们习惯了。很多人觉得废物这个词太重了,老师不该骂人,这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限制了想象力了。这个老师,基本算是我们学校最文明的那批老师了,我们学校几乎所有男老师都有打学生的实例(当然这也跟我们学校历史传承有关,在我们学校没封闭时,都是男老师带着学生跟混混打群架的,年级主任都是亲自上阵的),所以骂学生真的不算什么,更何况我们还有个强势的班主任。你们能想到我们班主任为了骂我们,专门在教案上写了稿,骂了我们一个小时吗?一个女生冬天穿靴子都会被班主任当着全班面骂是妓女的班级,真的会在意废物这种没有指向的词吗?简直是心平气和的谈话好吧。&/p&&p&4.对好学生有什么影响。没有,原因参考2,3。&/p&&p&5.废物老师/废物学生。没有,这老师挺有实力的,脾气也好,这也是我们敢说话的原因(这要是班主任哪敢出声啊)。我们只是态度不好,不代表成绩不行,最后高考虽然掉链子了,但基本全班也都过一本线了(但不少人只上了二本,过线什么也不代表)。&/p&&p&6.鸡汤的例子不存在的。我们学校学生分级是比较严重的,一个班的同学差的也不是很多,所以考北大这种事比较难,只是孤例,但倒第一逆袭这种事还是挺普遍的,不是你们想的那种什么也不是的倒第一和超级学霸第一。&/p&&p&7.能不能转载。底下的这7条解释就不用转了。正文如果不是微商励志用,只是普通人的朋友圈或者qq空间什么的,注明作者。公众号微博或其他什么能发链接的,还要发个链接让我看看,都转到哪里了。(因为有人告诉我我的文章被用于给微商熬鸡汤了,对这事有些介意),如果是商用什么的,给你们个榜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9d8eeb48d63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9d8eeb48d63_r.jpg&&&/figure&
”废物的时间被耽误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个经常灌鸡汤的老师,经常吹嘘他的学生的成就,什么农村来的考上北大,倒数第一拼搏三年成了正数第一,话都说不利索的人语文考了130,只要努力你就一定会取得优秀的成绩,脚踏实地的孩子老天是看在眼里的,这些话…
&p&我见过的绝望,莫过于老实人和穷人的走投无路。&/p&&p&以前听说过一个学生,挂了一门课,补考又没过,后来再想重修的时候被告知这门课取消了,然后这一科的学分就拿不到,永远拿不到了,找老师不管,找教务处也说没别的办法,于是走投无路的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p&&p&其实大学里很多的自杀都是因为或将永远拿不到毕业证,或者因为暂时拿不到毕业证而无法去公司报道错失机会,无法面对家人无法和家里解释,最后抱着一个想法就是“没有办法了,真的没有办法了”,于是决定离开了世界。&/p&&p&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一个做飞行器的大学生,正直,讲义气,我记不太清剧情,好像是教授拦着他不让他毕业,然后对他说只要你当证人供出你最好的朋友我把他开除了,就让你毕业,后来他既不能背叛,又不能不要学历,于是选择了自杀。&/p&&p&最近的王潘事件,男主也是忍耐了许久许久,为了自己的未来,可是每次刚刚看到一点曙光,就被浇灭了,每次刚刚看到一点希望,就被扼杀了,每次找到一点点能量,就被吞占了。&/p&&p&没有办法了,没有办法了呀,走投无路,只能选择了自杀。&/p&&p&这些绝望,可以让人自杀。&/p&&p&但是,我不希望关注这个问题的有任何一个人对号入座。&/p&&p&所以各位,可能你们当中有人非常绝望,看到这个答案甚至会有类似冲动,但千万不要,只听我一句话:&/p&&p&“没有办法了呀”其实是“我在这件事投入太多,沉没成本太大现在没有办法继续”,但不代表没有其他路,人生只要饿不死,总会有路,这是第一点。&/p&&p&第二点就是绝地求生的人很重要的两个能力:&/p&&p&&br&&/p&&p&&b&①从思维定势和沉没成本“跳出来”的能力&/b&&/p&&p&人们容易身陷囹圄,是因为沉没成本,当一个人比如学生,他十几年的苦读,其实为的就是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及一份稳定的正规工作,那么如果不幸自己没有得到或者被剥夺,十几年的努力毁于一旦,而且学了那么多年,除了学习毫无其他技能,觉得自己没路可走了。&/p&&p&但其实,有路的,有很多路。&/p&&p&俞敏洪作为北大英语老师私自办班被北大开除教师资格,这个打击也不小吧,在那个相当保守的年代,简直是没脸见任何人,父母还欠了全村人的钱。&/p&&p&看似走投无路,最后绝地求生,抛弃体制内思维,赚钱养活自己,贴小广告招生,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看到了。&/p&&p&所以,真的有路,真的,只是需要你先从思维定势和沉没成本里面“跳出来”。&/p&&p&&br&&/p&&p&&b&② 逆境中的心态自我调节&/b&&/p&&p&记住三句话:&/p&&p&&b&一切都会过去的。&/b&&/p&&p&&b&一切都会好起来的。&/b&&/p&&p&&b&低谷时候往哪个方向走都是上升的路。&/b& &/p&&hr&&p&我曾经就是一个走投无路的老实人&穷人。&/p&&p&大学毕业,去了梦寐以求的东风本田,收入还不错。&/p&&p&以为男人的青春就要开始了。&/p&&p&混的还好,80多名新员工我这种社交恐惧居然靠自我突破当上了新员工班长,挤掉了那个之前大家公认百分百能当选的人。&/p&&p&那时候的女友异地,回了北方。&/p&&p&给我打电话,哭着说想我,想让我回去。&/p&&p&但是真的要和她在一起需要考研,才能去她家那边一个不错的单位。&/p&&p&于是我纠结了三天。&/p&&p&我家境不好,可以说很穷,这份年薪十万的国企合资企业的稳定工作对我很重要。&/p&&p&就算辞职,也无法立刻在一起,还要异地,而且要考研,读三年。&/p&&p&考不考得上还另说,大学打了四年dota,啥也不会。&/p&&p&而且工作过后,心浮气躁,能不能沉下心来还不知道。&/p&&p&三年,什么都可能发生,异地,而且我还没钱。&/p&&p&父母疯狂反对,一夜无眠,同学朋友打电话劝。&/p&&p&这些都应该是我不该辞职的理由,结果,却只因为她的一句话:&/p&&p&你考上研,我就和你领证。&/p&&p&又因为内心的一剂毒药:&/p&&p&工作可以再找,这个女人世间只有一个。&/p&&p&幼稚的一比,年轻的一比。&/p&&p&工作可以再找个p,这种好单位特么只要重点高校对口专业的应届生!&/p&&p&而我从那出来,就带着干一个月不到就辞职的污点,没了干部身份。&/p&&p&脱离了体制内。&/p&&p&果然人在被心魔控制的时候,所有说服自己的话都是片面的。&/p&&p&后来,瞬间不再年轻的我,回到学校旁边租了一个房子考研。&/p&&p&每天遇到以前的学弟学妹问我为啥回来了,我都很没面子。&/p&&p&再者,一个玩了四年的人在一个小房子里孤独地考研复习。&/p&&p&度日如年。&/p&&p&还好,我觉得我有她。&/p&&p&虽然我失去了一切,虽然我感觉众叛亲离。&/p&&p&但是好景不长久,考研前的两个月她提出了分手。&/p&&p&支持我的最后一根弦断了。&/p&&p&那时候每天做梦,都是时间倒流,倒流到离职前,然后梦醒了。&/p&&p&打电话给人事,人家说我们公司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p&&p&确实。&/p&&p&考研也失去了意义,一切都失去了意义。&/p&&p&一个23的男人,在最好的时间,失去了自己所珍视的一切。&/p&&p&被甩的那天下午我走到校门口看着人来人往,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自信在流逝,慢慢变得自卑,或者说是变回。&/p&&p&那一切都好像一个噩梦。&/p&&p&你知道么,我现在码字,手都在颤抖。&/p&&p&什么是痛苦的回忆,就是那些不敢去提取的回忆。&/p&&p&我怕死,所以那时没想过离开这个世界。&/p&&p&但是好难,就算我考上研究生,也得读三年,三年后的就业,肯定比那时更差。&/p&&p&而且,那时的我,考不上的。&/p&&p&还好有游戏,我还可以打游戏啊,我还可以堕落啊。&/p&&p&只有彻底沉迷游戏,才能逃避,逃避想她,逃避幻想时间倒流,逃避去想我失去的一切。&/p&&p&回忆越是好就越伤人,学校我也不敢去了。&/p&&p&每天的日常,就是从早上7点睡到中午12点,吃个炒面,再从1点玩到第二天早上7点。&/p&&p&后来考研,第一天硬着头皮去了。&/p&&p&第二天干脆没去,手机一关,在网吧泡了一天一夜。&/p&&p&又睡了一个上午,打开手机,看到50个未接,都是我妈打来的。&/p&&p&打回去之后我妈边哭边骂,他们一夜没睡。&/p&&p&怕我没考好,寻了短见。&/p&&p&我爸还因此得了抑郁症。&/p&&p&那年过年我还是厚着脸皮回了家,那个年,真是度日如年。&/p&&p&家人看我如一废人,想着就别出去折腾了。&/p&&p&在小县城考个事业编吧。&/p&&p&我不想考,我不想留在小地方,我出来过,所以我回不去了。&/p&&p&后来从家去了济南大学,在附近租了一个小房子。&/p&&p&又开始了,一个人的,日子。&/p&&p&那时候的孤独,压抑,枯燥,还有最头痛的高数。&/p&&p&真不知道那一年是怎么过来的。&/p&&p&一整年啊,兄弟们,鲁滨逊在孤岛待了一年,就已经回不去人类社会了。&/p&&p&多少次觉得自己不行了,坚持不下去了。&/p&&p&生生靠着被甩的不服气,活了下来。&/p&&p&就是为了证明我能考上,我能起家。&/p&&p&后来复习到了尾声,我有些自信能考上。&/p&&p&想她难耐,抱着一丝希望去找她,希望挽回她。&/p&&p&我忘了自己还是个一无所有的屌丝。&/p&&p&四处借钱,到了她的城市。&/p&&p&我想过无数次我们重逢的场景,没有想到是那样的。&/p&&p&我捧着33朵玫瑰花,在雨中树下等来的是一个男人从丰田车里下来,帮她撑伞,揽她在怀里。&/p&&p&走向我住的小宾馆门口。&/p&&p&但是我不在那里,他们没看到我。&/p&&p&我喊出来那个名字,她回头,还有他。&/p&&p&她看到我的一瞬间说的是:你怎么在这?&/p&&p&可能是问我怎么不在楼上吧。&/p&&p&但我听起来,总觉得自己,或许是多余,也确实是多余的,此时此刻,此地。&/p&&p&她的眼神,没有了一丝一毫的爱意,曾经。&/p&&p&看了很久,看出来那眼神是恐惧。&/p&&p&恐惧一条一无所有的狗的纠缠。&/p&&p&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心脏生理上的疼痛。&/p&&p&他知趣地走了,她想给我撑伞,想做点什么。&/p&&p&我看出了她的犹豫,我说,没事,这么点雨,不打紧&/p&&p&那时的我们,怕是已经不能在一把伞下了吧。&/p&&p&后来我回去了,算是她把我哄骗回去的吧。&/p&&p&她说那不是她男友,她说她会考虑,会等我考上研。&/p&&p&于是我回去了,每天心如刀绞。&/p&&p&我回去后她又说:&/p&&p&在北京,年薪十万你都养不起我。&/p&&p&于是我学会了抽烟,到现在,6年了,依然没有戒掉。&/p&&p&还要考研的呀,只有一个多月了。&/p&&p&那就控制自己,复习吧。&/p&&p&给自己下了军令状,考不上,就离开这世界。&/p&&p&考研前的晚上,我睡不着,一夜未眠。&/p&&p&或者说,不敢睡,定了十个闹钟都怕睡过了。&/p&&p&第二天靠着两瓶可乐,坚持下来了。&/p&&p&考研第二天的晚上我睡了两个小时。&/p&&p&考完的一瞬间,觉得世界真美好。&/p&&p&觉得草是绿的,人也变得可爱起来。&/p&&p&可能是终于卸下负担,我大病了一场,发烧到39度6。&/p&&p&后来回家,过年。&/p&&p&年后的一天,考研可以查成绩了。&/p&&p&那时候我正在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p&&p&都不知道我梦到多少次200多分吓醒了。&/p&&p&当我输完查询验证码,按下确认键的时候,心跳180+&/p&&p&因为我不能再输了,而且真的军令状,死或生。&/p&&p&当我看到可爱的378的时候。&/p&&p&我一跃而起,砸坏了桌子上的键盘。&/p&&p&坐在床头,趴着哭了起来。&/p&&p&没有人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也没有人想知道。&/p&&p&我终于,撑过来了。&/p&&p&&br&&/p&&p&开心过后,我才想起来,考上又怎么了。&/p&&p&我浪费了两年,而再读三年,人生终将倒退5年。&/p&&p&而就业越来越差,一切何去何从。&/p&&p&我不过是努力半天,让自己不死罢了。&/p&&p&原来,浩劫才刚刚开始。&/p&&p&而我只是有资格去经历浩劫。&/p&&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07&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2ba6fbdf43feb4df36a92e029c46a5c8_b.jpg& data-rawwidth=&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2ba6fbdf43feb4df36a92e029c46a5c8_r.jpg&&&/figure&&/p&&p&&b&那又何妨,我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我了。&/b&&/p&&p&&b&来吧&/b&&/p&
我见过的绝望,莫过于老实人和穷人的走投无路。以前听说过一个学生,挂了一门课,补考又没过,后来再想重修的时候被告知这门课取消了,然后这一科的学分就拿不到,永远拿不到了,找老师不管,找教务处也说没别的办法,于是走投无路的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
&p&首先,我想对知乎表达一点失望:看了前面多个高赞答案,竟然没有一个贴一下那『万字长文』具体写了什么。我理解在展示出信件原文后再谈『怎么看』,才能为之后的分析提供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p&&p&而让我惊讶的是,我搜索了国内大部分主流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却发现这些报道很多根本没有贴出这篇『万字长文』的原文,甚至连一个链接都没给出来。很多报道上来就开始扯心理学如何如何,情感如何如何,你们倒是先为读者说明白出了啥事啊?&/p&&p&以下是我找到的『万字长文』原文:&/p&&blockquote&原文如下:(文中当事人、单位、地名全部为化名)&br&&br&  ◆男孩子&br&&br&  我是80后,男性,来自小城清阳(化名),在一个驻当地的上级直属事业单位成长。父母都是体制内普通人,文化程度在同龄人里较高。&br&&br&  我最早经历的、但很晚才意识到的危机之一是我家人尤其是我母亲并没有完全接纳我。她以前多次陶醉地给我讲我两三岁时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并给我看过一张我的裙装照片。大约我上学前班时,我母亲当着我的面对着她想像中的女儿“芽芽”说话(我是独生子)。&br&&br&  事后来看,我认为我母亲并非完全不能接纳我的生理性别,更不是一定要二胎,而是不能接纳男孩子的刚强、自主等气质。有一事可为佐证:小学时我反复受到欺凌,我母亲叫我去给老师讲,而且要哭着讲。&br&&br&  这些事情并没有影响我记事以后的性别意识和取向,但这种拒绝接纳孩子现状的偏执和以自身意志肆意操控孩子的欲望却在后面的几乎每一件事中以不同形式重演。我读研时咨询的心理咨询师也认为此事反映我的原生家庭有重大缺陷。&br&&br&  我没有上过幼儿园,五岁半被送进单位自办的小学。我母亲一直倾向把我关在家里,喜欢包办事情,做得太过分时甚至和我父亲多次争执。虽然清阳不冷,但和很多家长一样,我母亲喜欢让我穿很多,而且喜欢按自己的审美指定我的衣服(衣服这个词在“离开之前”一段还会出现)。一年级或二年级初秋的一天全班文艺表演,前一天班主任让大家穿及膝短裤来,而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也不准许。结果班主任看见我穿长裤到场很不满。我抱着最后的希望提出把裤腿卷起来,被当众怒斥。我母亲和班主任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我没有告诉班主任穿长裤是我母亲的要求,也不知道两人后来是否交流过此事。我只能说,孩子有时注定是弱者。&br&&br&  ◆剥鸡蛋&br&&br&  小学一年级时一个同学基于我动手能力较差的事实,开玩笑说我“很聪明但不会剥鸡蛋”。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的二姐、我的二姨(后文还会几次提到此人)耳里,她总以此取笑我。我父母拒绝保护我。这时我已经出现了无法控制的抠指甲行为(我后来明白是焦虑症状),并因此受到父母训斥。&br&&br&  而动手能力的确一直在困扰着我。小学六年级的一次科学课上,我正巧和上述同学一起做实验,打算把电池、灯泡、导线和开关串联成一条回路,七手八脚做好后却发现开关合上灯灭,断开灯亮。我们觉得奇怪,老师发现我们连了两条并联线路:一边是导线和开关与电池短接,一边是灯泡直连电池。我们尴尬不已。&br&&br&  ◆奥数班的意外&br&&br&  我五年级时开始在离家四五公里的市里上奥数班,周末我父亲带着我坐车过去,而当时我母亲很不乐意我去。我当时学起来很有感觉,虽然一开始摸不着节奏,但后来进步相当快。六年级时一次奥数班考试,我带去的一个很普通的人造革文件夹丢失,找回后发现被人划坏并涂抹。我回家后我母亲既不痛惜物质损失(确实没必要),也没有用积极的态度安慰我(这一点不妨和下文毕业旅行一起看),而是表现出一种混合了得意和癫狂的怪异情绪,歇斯底里地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此事和穿衣服都是过度保护的例子。&br&&br&  当然这起意外在我看来只是而且应该只是一声稍纵即逝的噪音。我在奥数班小组作业中和一个外校同年级的队友小欣很聊得来,长期记得他瘦小机灵的形象。小欣从市里顶尖的清阳中学保送到清华。他留校读硕的一年暑假我们又见了面,那时他的体型和脸型已经十分圆润了。之后他出国读博,我们偶有书信来往。&br&&br&  再说这边,我不久后就要上初中。家人毫无商量余地,让我上了单位自办的子女学校。从初一和初二,年级一直不到十个人,其中有几人是教师子女,其他的孩子们都去市里了。从初中开始家人再没有允许我去单位外面上课外班。&br&&br&  ◆清阳第二百五十一中学&br&&br&  初二末,单位系统内几所子女学校合并,在我家附近成立了第二百五十一中学(化名)。我父母以“你太小不能骑车”“你受不了当地名校的竞争”“二五一中会重点培养你”等理由安排我初三去这里,中考前又违反之前让我自己选择高中的约定,强迫我高中留在二百五十一中。于是我中考应付了事。后来我成了该校唯一考上北大本部的学生——我丝毫没有自夸的意思,因为这是一段充斥着谎言、暴力和控制的沉重历史。&br&&br&  二百五十一中是一所烂校。看数字,清阳的教育与规模和发展水平相当的城市比算是顶尖,01年至少10人上清北本部,09年上升到30多人,而二五一在近百万人口的市区却平均五年出不了一个清北,从未有人奥赛成绩达到省一等奖——仅凭此说它是烂校也许流于应试主义,但以下一些事实能进一步反映全貌。小事直击素质:高三时(保持士气有多重要不用多说)我班上至少有一节英语课和一节数学课因为单位内部学生挑事,教师处理无效,离席抗议。大事则论人心:大部分家长和学生的选择是理智的,01年二百五十一中空前绝后的风光成绩也没能阻止内部子女纷纷去读市里的学校。于是这所彻底失去了生源的“名校”在成立十年出头后就黯然停招,再两年后解散。教师多数转岗,少数应聘到市里。&br&&br&  ◆绝境&br&&br&  家人逼迫我上二百五十一中的真实目的只有他们自己完全清楚,而他们一直对我隐瞒和搪塞,所以他们的目的可能永远是个谜。不过,有三点是明确的:我是几年内二百五十一中出成绩的少数希望之一;我父母的工作单位和二百五十一中是利益共同体;我在中学持续受到排挤和欺凌。所以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很可能包括追求自己的眼前利益。“你太小不能骑车”(我五岁半上小学)则可能反映了过度保护,而这种过度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续控制,至于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自然不在考虑之列。&br&&br&  二百五十一中的首要宣传点是“助普通生升优”,而校内“普通生”的资质和学习动机整体上相当不乐观,其中很多“普通生”身为内部子弟再不争气也会被学校留下,最后学校也不可能把少数优等生单独分班——这些因素决定了要“升优”就只能靠优等生输血。年级成绩最好的几个学生,除了我之外,家长非单位领导即校内教师,于是厄运降临到我头上。决定性的因素却是我家人,他们软硬兼施让我留在二百五十一中,而且对我的处境毫不关心。他们可以对我说出“某师兄(同事的孩子)去读领头羊清中最后也不过考了省会某大学”这种话,而不提师兄体弱多病的事实。高一国庆后的一天,我向我父母反映我被调座位后身边环境糟糕,我父亲做迷茫状说“李校长怎么会打压你?他在以前那所子弟校时跟我可是老朋友”。我过几天再次跟他说,被他大骂到凌晨一点多。他吼道:“同桌有什么影响?”“最卑贱的狗才想要什么公平!”“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哼。”而我母亲在干什么呢?睡觉。我一个人在夜里落了泪,主要并不是被我父亲的歇斯底里吓坏,而是担心中学的不良环境在我的成长中留下深深的伤痕,更是担心如果不能考到远离家的大学就会无法拥有自己的生活。从那之后无论校方、班上的不良学生和家人怎么对待我,我都不哭,因为哭了就会更被看不起。我并不爱哭。回忆起这段残酷的经历,我虽气愤和伤感,但也不哭。直到多年后,我给带我做本科毕设的博士生学姐写信,写到感谢姐肯定和帮助我、尊重和关注我的内心,已经而立的我终于忍不住哭了。&br&&br&  我并没有放弃改善处境的努力。高二上我给家人说我想找校方谈谈,我父亲不耐烦地说“人皆有好恶的对象,校方不喜欢你很正常”“你必须学会跟任何人相处,听着,任何人”“卢刚(震惊中美的枪杀案嫌疑人)就是对校方不满才杀人的”,我母亲皱着眉说“你对李校长意见有点大,我怕你说话过分。”后来他们甚至拿在北京科研单位、据说参选过院士的大姨夫来说事,说:“人家的学生管他一口一个先生地叫,你怎么对校方这么大意见?”&br&&br&  我没有得到跟校方谈的机会,也不知道怎样回答这些颠三倒四的话。家人对我的控制是全方位的,他们甚至如同对待“叛徒、内奸、工贼”一样,不准我提任何从二百五十一中学转走的人,包括一个高三转去清中考上了北大的单位外孩子。他们的做法不能单纯用身处小城市、在体制内工作来解释,有几个对比的例子说明我父母的决策和言行更多归咎于他们自身的缺陷。一个在中部县城当警察的亲戚的孩子比我晚几届考上了上海的寄宿高中,从那里考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再后来平静地就业和生活;我大学同班有四个同一大系统内的子女,都毕业于顶级中学。“太小”的孩子们并不都就近读书。我的单位里一位高工的外孙刚满5岁半上小学,后来凭实力考取全省排前三的省会文行高中(化名)。诚然,文行本身也不外乎一个名号,但背后却反映出家长给了孩子一条自由发展的坦途。很多人说我父母对我期望很高。实际上他们除了期望凭借我出名外,根本没有期望。同时他们对认识的人总是谎称我很喜欢二百五十一中学。&br&&br&  结果就是我直到高二末都一直被迫用大量时间帮助没有合作精神和自主意识甚至没有基本道德的学生,换来的是意料之中、变本加厉的排挤和轻侮。本就内向的我彻底不再期盼人际交往能带给我什么益处。学校没有充足的动手实验机会,没有实质运行的兴趣社团,我没有时间来系统地准备我知道十分重要的学科竞赛,也几乎没有机会与水平相当的同学讨论和合作——生源决定了我的班虽然按成绩分,但本身水平仍然参差不齐。而最严重的是,缺乏亲情等原因导致我没能树立高而稳定的自信心——北大招生面谈时老师看见了我的腼腆和忧郁,但我的外表和我父亲的表现也许还没有充分反映这些问题。我不在乎自己在这里能排到第几名,而是想找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想有一群真正的朋友,想有安全感,但我没能得到机会。&br&&br&  高一到高二近两年,我的学校生活经历的事情很多,也很少,因为除了偶尔去外校参加竞赛外,每天都可以概括如下:完全按校方的统一课表上课;课上抵抗周边学生的骚扰和闲话;课间遭受欺凌,被打耳光、抱摔、掐、言语羞辱;中午回去和家人争执;晚自习再次抵抗周边学生的骚扰和闲话;晚上回去再次和家人争执。我说二五一中学不是最适合我的,而我父亲用阴冷的语气说”但也不是最不适合的“,并批判我认为周边环境会影响学习成绩的“同桌影响论”——而我后来才意识到,比起学习成绩,社交能力和自我意象的损害才是更严重的。可能就在那段时间我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我没有成为卢刚,而一个同学却在高二期末被单位内部的不良学生用椅子打伤头部住院一周,全班人人自危——去外面上学的同级同学们无一出事,留在内部的却遭横祸,这足以说明“你太小不能骑车”的说法即使不是托辞,也是严重片面化的。&br&&br&  高三时换了校长和班主任,他们觉得以前那样“打一派拉一派不行”(高考后校长原话),我的处境得到改善,下学期学校又单独给了我一间自习室,但我的焦虑始终没有好过。二诊我感觉数学没考好,考完就当众大喊,因为我实在不敢想像,如果我的成绩不足以考到远离家的大学,我在成年的门槛上会受到怎样的操控。我压着情绪撑到了高考,其间也和家人吵过,他们带着歇斯底里的心态批评我心态不好。这段时间也谈不上什么学习方法了,整天就是随手拿出一套套题做到昏天黑地。偶尔的空闲时自习室里没人可以交流。我报了当时很热门的一个实验科学专业,几年后我才意识到自己这个错误。&br&&br&  ◆杂记&br&&br&  从这段经历可以看出,我父母在我读中学的事情上采用了“三步走”策略:粉饰——将中学描述得很理想(但“你受不了当地名校的竞争”的说法足以证明他们自己都不认为二百五十一中水平高。自己都不信的宣传语,别人自然不会信);否认——在我对学校的恶劣环境已经明确了解的情况下,否认我接触的事实;强迫——表面上承认我反映的事实,逼迫我忍耐中学的恶劣环境并与不喜欢的人交往。多年后,他们逼我与后文提到的姚奉献交往时,则是一开始粉饰,后来跳过否认直接强迫。&br&&br&  中学一事将家人的偏激、狭隘、冷酷、自私暴露无遗。初三开学前的暑假,我和他们在路上偶遇教了我初中两年英语、准备在二五一继续教完初中的班主任陈老师。老师是个清醒的人,她说,这孩子还是尽早出去读,二五一是什么档次大家心照不宣。很快我父亲就一改他之前两年每次见到陈老师时“把孩子交给你我们放心”的说法,三天两头说陈老师课教得不好。而同样令我绝望的是他们并不了解我想要什么。高考之后,他们说:“你觉得学校整你,可是庆祝成绩的横幅上写的是你的名字。”我懒得回答。&br&&br&  多年后,已和家人决裂的我在绍兴三味书屋看到鲁迅为了免受门外学童玩闹干扰而请求换座位一事,想起我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批判的“同桌影响论”,一声叹息。以先生之才,求学都须寻一幽静之处,何况我这个普通人。&br&&br&  虽然我没有机会直接反驳“你受不了当地名校的竞争”,但我上大学后逐渐知道:好的高中里还有很多比竞争重要得多的东西,比如友谊和关爱——我们能适应近乎残酷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些人性的光明面。至于“清中这些好学校都是贵族学校”之类的话,根本没有反驳的价值,这里仅引以为鉴。&br&&br&  ◆疯狂的暑假&br&&br&  世外桃源毕业旅行&br&&br&  (题记:我个人认为这是至今对我影响最大的单一事件,不仅是因为这件事情对我在大学初期甚至后来的心理状况冲击太大,而且因为这件事情反映了我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交流方式拙劣到何种程度。)&br&&br&  一场不能输的高考,北大录取。接着似乎应该有北大学子家庭的一段快乐和奋进的时光,但来北大前十天,我遇到了前半生最匪夷所思的事件之一。先说一些背景。暑假中家人和学校无所不用其极地宣传我的成绩,但那段时间我家里的气氛一直很怪异,尤其是我母亲时而无比兴奋时而莫名奇妙地发火或悲伤。我家人的一些同事都有点看不过去,劝我母亲说她伤心什么。没用,他们走到哪里,哪里的空气就充满狂躁和沉闷。一天下午我去学校找几个老师,过了一会我母亲也去找校长。我离开学校前,一个同学告诉我:我母亲把我小时候的事情讲了两个小时。同学对我母亲的表现感到奇怪和略有不安,这表情和语气立即让我预感这个暑假要出事,只是没想到会在一个最不可能出事的时候出下面这么荒唐的事。&br&&br&  8月下旬我父母“请”我(实际上是强迫)进行了一次毕业旅行,和单位里的好几家人一起去世外桃源旅游区,有个年轻男导游跟团。一路上我母亲不停地讲我如何优秀和“培养”我的体验。我没完全听清,但她的声音和表情都十分焦虑(愁眉苦脸地用紧张的声音赞颂自己的孩子如何优秀是多么滑稽的一幕)。&br&&br&  这次旅行组织得很乱,到达的当天晚上住宿没安排好,晚餐时大家集体拒绝动筷子。最后到了旅馆,同去的人(我父母的同事)里,有两家各带了一个小学毕业的女孩。大家在前厅焦急地商量怎么住宿。这时导游指着我,当着我父母及两个女孩的父母等二三十人来了一句:考上北大的尖子生秋岸和两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气氛一下僵住。我不知所措,什么也没有说。我父母也什么都没说。当时没配手机——就算有,也捕捉不住如此突然的事件。我也没想到去投诉,再说已经很晚了。最后住宿还是解决了。进客房以后,我很不平地对我父母说:导游为什么这么说?然后我父亲不耐烦地说了我几句我已经记不清的话,我母亲歇斯底里语无伦次地大骂了我一顿。我父亲第二天还给我说了一句:你马上要出去读书了,(别人乱说话)这类事会常见……我清楚记得当时我在带着情绪沿石板路上坡,我父亲从我后面赶上来到我身边。此时我自然对这次旅行已经毫无兴趣了。返程中的一张照片上,我沉重的表情、迷乱的目光和紧张的姿势完全看不出考上北大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向往。&br&&br&  事件的一些细节无法还原,比如两个女孩家长的反应、导游在路上听见我母亲拿我炫耀时的心理活动。可以确定的是,导游的话固然不合适,但我父母的处理方式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极大冲击了我对“家庭”的认知以及对自己作为一个准成年人的社会价值的评估。自然,我也再没和他们一起长途旅行过。&br&&br&  我的家人一直拒绝我提世外桃源的事,一提就骂,朋友和咨询师都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反应却没有答案。那么,如果我父母换一种方式处理,比如哈哈大笑,后果会不同吗?一定会,但这是一个不可能的架空,因为从之前他们歇斯底里地宣传我、莫名发火或悲伤等表现来看,他们已经疯了,在疯狂状态下只会有疯狂的反应。这样说虽然失之宽泛和通俗,但可能是对于他们当时心态的唯一没有争议的描述。&br&&br&  另一方面,世外桃源事件对我造成这么大的压力,跟我一直缺乏安全感和对周边事物的掌控感可能有关。就是说,一个在安全的家庭中成长,有权决定自己考哪所高中、高中学什么、跟什么人来往等等的孩子,因为知道自己有能力拒绝伤害,所以在此事发生后应该不像我这么担忧。这个假设难以验证,因为后一个孩子的父母根本不会大骂无辜的孩子,根本不会在旅游车上愁眉苦脸地拿自己的孩子显摆,甚至根本不会强迫孩子去旅行。即使假设成立,未成年人缺乏安全感和掌控感,也是父母的责任。&br&&br&  如果以上讲述的事件不够清晰,那么我长话短说:一个刚从如前所述的学校环境中脱身的孩子在公众场合被开不适当的玩笑,父母不帮反骂。那么,他对父母还能有多少信任?他对参与社交活动还能有多少勇气?他会因求助不得而何等自卑?……比以上这些答案更紧要的是现实:我马上就要去上大学,必须在开始这段新生活之前尽可能修复已经危机四伏的内心。不过留给我的时间只有十天了,而这十天与世外桃源之旅并无本质区别,仍然狂躁、闭塞,甚至加上了一些怪诞,令人窒息。&br&&br&  ◆离开之前&br&&br&  我父亲的一个表兄弟或是堂兄弟当时在清阳经营酒店,给我父亲说他想虚构我临考前在他管理的酒店住过的故事,用“北大学子”的名头来招揽生意。我父亲似乎并不反感这种营销,而我不喜欢跟这种商人来往,这次只是焦头烂额到了没有精力去厌恶他,也不知道后来他们怎么操作的。我耳朵里充斥着家人“北大都是人精……你不行的……”之类的话。我赴北大前,我母亲执意带我去当地的批发市场给我买质量差、样式怪异的挎包、衣服和鞋。她苦着脸要我试穿。世外桃源的事情刚过去,我不愿和她出去。我几乎没有离开家,无法做任何事情来改变处境。自己出去旅行放松自然免谈,我也没有机会跟朋友交流减压。如果说有什么交往,那就是按家人的要求跟北京的大姨多次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和我父母点头之交的一个家庭的孩子和我考上了同一个系,他们在第一次见到这个同学前、连这个同学的名字都没念流利的时候,便以一种如获至宝的语气告诉我:xx喜欢告密,你在大学里老实点。&br&&br&  ◆生存:To be or not to be?&br&&br&  我相当清楚自己上大学前积累的种种缺陷。凭我的情况,在本科学习初期的压力本已肯定不小,而世外桃源事件及其后的一些事又带来了大量无意义的、无法转化为动力的压力,这一切很快造成了无情的后果。专业的实验课比重较高,我开学初的一次实验没做好,瘫在寝室床上脸朝墙不跟任何人说话。我担心父母说的“你不行”这么快就应验了。北大人的荣耀和我不甘平庸的心理决定了我不能接受这个想法,不过我渴望找到弥补缺陷的方法并行之有效地完善自己。于是与过去的抗争便成了我大学四年的主题。&br&&br&  开学前两天我见到了大姨。她开场便冷冰冰地说:“你妈——那个人,对孩子总是管得太死,不愿放手。”我心里有了疙瘩。这不是因为我不同意大姨的话——事实上可能没人比我更了解细节,而是因为既然大姨对她妹妹有意见,那么无论表面文章如何,内心也不会对妹妹的孩子好到哪里去。后来,她一次次地摆架子和玩权术让我越发反感,而父母反复要我去找她。我以忙为借口提出不想再去她家,我父亲看出我和大姨之间有些“不和谐”(我预料到他能看出),但劝我忍受她的态度:“有位大师说过,壮年好说教。”我没有和大姨翻脸,但自行停止了来往。多年后我才知道我父亲这是曲解了钟书先生的《谈教训》,先生本主张戒随意教训人。他记错了原文,是否还有故意曲解的动机则不得而知。总之我大学毕业前,父母也和大姨闹翻了,原因据说是大姨编造外婆的话,想让弟妹们都唯她马首是瞻,结果穿了帮。细节不清楚,权当野史。&br&&br&  那个时候我嘴很笨,有一次给某个表亲打电话,最后想找点话说就说“祝你正常”。对方转告给我父母,他们提醒我这是句不礼貌的话。我向表亲道了歉,多年后我父母却用了这句话。&br&&br&  大一我是班上唯一配了传呼机的人。于是有一次我一边听着大姨数落我家人,一边收到他们发来的信息。大一下学期在焦虑极为严重、课业形势严峻的时候我找了系里辅导员。我说父母给我打电话太多,甚至悄悄联系我的同学了解我的情况。辅导员说他们或许只是想听听我的声音。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辅导员并不了解我大学前的经历。我一边渴望自救一边在焦虑中挣扎,紧锁着眉头咬着牙背书、做题,一次次力不从心地做砸实验。成长环境的局限、国内心理咨询起步晚等因素导致我一度不信任心理咨询师,直到我自己转行心理学后。&br&&br&  我高三时很胖,大一一年体重下降了12千克,至毕业时下降了16千克。我后来想到,之前体重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过大的压力导致内分泌失调,而北大至少有完全的安全感和相当的自主性,所以压力减轻,内分泌逐渐得到调整。&br&&br&  与过去的抗争并不容易。少年时我的诉求被反复无理忽视的经历挥之不去,我父亲说”凭成绩好?哼”时的狰狞表情一次次烧灼我的视网膜和内心。努力真的会为自己赢得尊重吗?我究竟是否值得爱,是否配得上成功?……To be or not to be? 我时而陷入悲观与迷茫——我来自一个封闭和情绪化的家庭,我不容易合群,我的动手能力被从小嘲笑到大,时而拾起勇气与理想——我是北大人,我身边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秀同学,我理应找到自己的价值。很多人都会经历形形色色的内心斗争,所以我对那时自己的挣扎并不感到奇怪。成长过程就是光明与黑暗较量的过程。只是当时如果有足够的外部力量帮我解决心理问题,我后面的路可能会更顺利些。最后的结果是:我并没有融入这个专业,不过没有挂科;英语成绩不错。&br&&br&  也正是英语不错让我有了出国的想法,虽然对我来说这难度不小。大约是大三升大四时,我父母不失时机地向我介绍了他们的另一个“老朋友”——姚奉献。姚是我外婆的干女儿、大舅的大学同学,曾在省委工作,据说见过一些大人物。从80年代起,姚长期在美国生活。我父母说她“特别坚强”、上班“打飞的”(生活体面)、“思想已经完全美国化”等,甚至特别提及姚奉献和我大姨不和。他们以这些牵强的理由一直劝我多和姚交流,但对于姚出国的原因及出国后的行为遮遮掩掩,被问及时很不耐烦。我也知道他们是在不顾一切地寻找以后控制我的代理人,但当时我想姚奉献毕竟是我能联系的第一个在美华人,在美十多年的她起码英语应该很好。而且至少表面上,至少在这个时候,姚奉献的确做出了一点长辈的样子,既不像大姨那样盛气凌人,也不像二姨那样尖酸刻薄,更不像我父母那样僵化保守。基于以上原因,我并没有拒绝与她用电话和邮件交流——后来我为自己的见识和决心不足付出了惨痛代价。&br&&br&  最后的春节&br&&br&  05年大四的除夕正是二姨的生日。那几年我还是年年春节回家的,但这一次我担心二姨借生日的机会惹事,就在04年底给我家人打了个电话,委婉地说我不希望在毕业季与二姨冲突。我父亲以无可辩驳的语气说:“你这孩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今天的二姨和昨天的二姨不一样。”最后我同意春节回家。&br&&br&  二姨来了。她看见我在做一件塑料模型,用三角眼瞟着我,讪笑:”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我从5岁开始就被她戏弄过,再加上后来多年频繁被她借上文所述剥鸡蛋等事嘲笑,对她向来没好感。大学几年我在专业学习中相当被动也有动手能力的原因,于是我猛地站起来怒视她。我父母在场,但他们以前从不保护我,这次自然也没敢对二姨说不。一场小吵后,我父亲可怜兮兮地说:“你和二姨之间有一件东西是不能不要的,那就是亲情。”我没理他。&br&&br&  过了这个已经没有意义的春节,我逃回学校。至今,我没有再回家度过春节。一个快要大学毕业的男孩子无法在自己家里保护自己,我对自己十分失望。我对努力考学、做研究的意义产生了明显的怀疑,同时又担心毕业课题的进度。往远看,有动手能力的问题在,我做这个学科有多少前景,我又有多大资格换专业?我的毕业学期一开始便陷入了一片混乱。&br&&br&  我要感谢很多人在毕业季中帮助我,尤其是带我做毕设的博士生学姐,姐对我的肯定和关心大大缓解了除夕闹剧的冲击。我父母却多次说“你整天那副气哼哼的样子,你瞧你认可过谁,你觉得谁对你好过?”、“你二姨、二百五十一中学、我们介绍给你的人,你都觉得他们对你不好,你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吗?”虽然我写给学姐的信足以证明这些问题都是无理的,但我清楚我自己、我父母以及他们认可的人、我认可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所以这些问题没有反驳的价值。&br&&br&  ◆命运与冒险&br&&br&  一线希望&br&&br&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一家专业相关的研究机构做实验。冷静下来看,当时这个选择其实说明我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和适合干什么,直接层面上则基于两种负面心理:因为自卑而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别的专业,抱着赌徒心态固执地相信自己玩命就能回本。我碰得鼻青脸肿,不断地思考自己的方向,一年多后决定换专业,去了一个心理学课题组跟组学习。事实证明换专业是明智的,我第一次申请出国便拿到了美国一所排名前50大学的半奖硕士录取。一个小硕的确没什么可炫耀的,只不过这已经是凭我背景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br&&br&  意气风发的我为面前的冒险之路而兴奋,而在光荣与梦想的背后,一场由旧事和新事共同造成的惨烈动荡正在初露端倪。&br&&br&  ◆“老朋友”&br&&br&  我开始申请时,家人把我的出国计划告诉了姚奉献,姚通过家人以动人的语气提出帮我改英语个人陈述,我就寄给了她,结果她马上把材料转交给她丈夫的一个拐弯抹角的亲戚、同样在美国工作的贾庶炬。此人先找我要了材料的中译稿。一个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看不懂一个英语尚可的中国学生写的稿子——可以想像我看到贾来信时的心情,不过我还是把中文给他了。接着贾在我那篇肯定需要很多改动的陈述中只改了无关紧要的一句,加了一个无关紧要的短语。我对姚说她找的人专业不合、英语也不好,她支支吾吾不愿承认。我向父母反映此事,他们也支支吾吾。姚自己揽下的事情自己总得了结,她只好答应帮我看稿子,但总是说自己要上飞机了没空云云,最后在我反复恳求下看了一遍材料,改了一点。我担心误事,就请课题组同事们帮我改,他们完全读懂了我写的东西并给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这时候我知道,姚奉献可给面子但不可深交。&br&&br&  那个夏天我去美国报到前和姚通话。她得知我准备从清阳经北京转机去美国,便让我开学后一周再去学校,因为那时有一班北京直飞西海岸的飞机,方便我去看她(当然,我看了她还得再飞到离西海岸不近的学校去)。我很震惊,向她说明我的学业不能耽误,她马上用慷慨激昂的语气说“哎,缺课算什么,美国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地方”,我匆匆应付几句便挂断了电话(这里和“未完的路”一段结合看,颇能说明姚奉献其人如何)。11月,贾庶炬学术造假一事曝光。我告诉姚,她在电话里用最难听的话大骂此人。我皱眉。后来又发生了一些事情,我不仅发现与姚无共同语言,而且愈发感觉此人心术不正,例如像大姨一样喜欢玩权术整人,而同时我家人几乎每次联系我时都要求我多和姚说话,有空去找她。我顶着压力一直没见她。一年多以后,我不得不告诉家人我与姚交流困难,他们不以为然,并替姚找借口,说她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奔忙,没时间了解我、记住我学的什么专业。我虽然感觉不对,但还是立即认真地提醒他们:我刚上大学时也按照他们的要求对大姨“三天一电话七天一拜访”,结果没几年我和他们先后跟大姨疏远,所以我还是和姚这个老朋友保持距离好些。&br&&br&  我家人回了我一大段鸡汤。我感到和家人的关系前景不妙,因为我意识到,他们到这时还让我与姚交往,说明他们想讨好姚奉献、炫耀自己有个读研的孩子,以及通过姚奉献监控我的决心从来没有死过;尽管他们至今没有承认自己有这些目的,而是一直声称要给我找个大朋友或者人生导师。他们对我的回答,与其说是随口做出的,不如说反映了他们事先就铁了心维护姚奉献——但几年后终于维护不下去了。&br&&br&  ◆隐患爆发&br&&br&  初步做到了扬长避短,课程学习确实比以前得心应手多了。但是,出国第二年的春季,我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开始回想沮丧的事情”(当时给人写的求助信),后来发展到了只要拿起文献就会想起中学、二姨和世外桃源的旅行。虽然我是学心理的,但方向与临床相去甚远,所以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秋季,注意力等方面的情况已经恶化到了必须果断采取措施的程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态转变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