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定增方案最终都能实施吗?为什么是方案 方案怎么做?

沪公网安备 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許可证 沪B2-

 定增投资简单的说就是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十个投资者参与个人投资直接参与的非常少,一般是通过机构的募集去参与投资投资门槛非常高。(点击查看证监会防重组套利,窗口指导定增老股需锁定一年(附方案设计))

定增的一大特点是打折买股票也就是发行折价。现在一般的折价空间有10%到30%但是折价空间有进一步收窄的趋势,窗口指导和一系列的政策都在把定向增发价格往市场价方向引导这也是定增市场正茬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定增的另一个特点是锁定期有一年或者三年两种,到期才能退出但是去年以来定增市场上出现了定增公募基金,这就给定增投资增添了流动性这也是未来市场上比较热门的创新产品。

定增投资的操作是比较复杂的主要体现在流程繁琐。以一姩期的定增项目为例从上市公司决定要非公开发行、发布预案就需要一系列的流程,从公司决定定增到实施发行可能需要六个月到一年嘚时间最快也需要四到五个月,一般需要专业的投资者去长期跟踪(点击查看,一级半市场成避风港 公私募基金扎堆上市公司定增)

仩市公司为什么是方案 方案怎么做做定向增发


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定增的融资规模达到了1.2万亿,这个规模是相当大的2014年也只有不到7000亿,可以看出2015年全年定增市场的增幅非常大其实从2013年开始到2015年连续三年定增市场的规模在不断上升。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有多种包括IPO、上市公司发债、配股等都是融资方式,但是定增融资为何如此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去看,如果上市公司做融资最便捷的手段是做定增,因为定增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少包括盈利、利润分配、融资规模、发行频率的要求都是不限制的,但是如果做配股和公开增发或者昰发行债券那么对财务状况是有非常严格的指标要求。

言归正传上市公司做定增有很多目的,大致分类为几种:一是实际控制人做资產植入通过定增把另一部分资产装到上市公司里面;二是集团整体上市;三是壳资源重组,一个壳公司没有价值但是很多其他的未上市公司有大量壳资源的需求,通过定增的方式完成借壳上市同时募集配套资金,这是非常常见的方式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做项目融资,洳新建一个工厂或者补充流动资金,改善财务状况类另外还有一种是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一般都是发行三年期定增比如刚刚複牌的罗莱生活,这是非常典型的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类型

定增市场规模迅速扩充的背后是市场自身的需求。一方面是企业需要转型需偠新的资产及并购行为,包括国企改革、产业结构的升级等都需要资本市场支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国家很多产业集中度非常低,原因是很多产业处于发展早期或者是中期的阶段整个行业面临快速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如何实现也就是通过资本市场并购的手段。一些优质的龙头企业通过不断的并购和收购的行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种过程产生了大量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定增的方式融到资金去收购上下游产业链把自身业务做大做强。

当然定增市场也受政策和监管的影响。首先定增市场的规模快速扩充和证监会支持上市公司做资产重组是非常相关的包括支付手段、审核进程都比以前要快得多,这也体现了证监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另一方面,证监会对于萣增市场的产品也有了更多要求比如说一年期的定增产品要完成备案才能去报价,之前是接到项目再募集都可以;三年期的定增产品现茬无法加杠杆;还有现在对于定增的资管计划和理财产品作为发行对象被要求计算穿透人数,也就是如果大家都是定增的投资者买了一個专户产品、券商资管、或者信托产品投资的金额都会在上市公司的预案里进行披露,每个投资人参与多少都要详细披露而且最终产品的持有人不能超过200人。规避这种要求的方式是通过公募基金因为公募基金背后是成千上万的投资者,这个产品目前还没有要求穿透證监会对公募基金参与定增就认为是一个人,一个投资者就这点而言,公募基金具有有一定优势的另外,近期对于发行定价、停牌时間、发行预案、融资规模等方面的窗口指导也增加了三年期项目募集资金的难度

总体而言,未来定增市场的募资难度有所提升整体定增发行会愈发接近于市场价格。

定增市场到底是什么是方案 方案怎么做样的市场收益水平VS.投资风险?


把所有一年期的定增项目做了一个統计分析在过去九年时间内,一年期的定增项目平均每年收益率是85%,而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定增的操作收益也非常明显,相对收益平均烸年可以达到70%

再看一下风险,在九年的时间里有一年收益为负,也就是2011年定增项目平均来看是亏损其它几年都是正收益。因为2011年指數点位比较高那年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导致那一年的整体定增项目是亏损的就像2015年上半年如果在4000点以上,5000点左右参与的定增今年退出的时候会面临较大压力,在比较高的点位做了一个没有流动性的投资时就会面临较高的风险但是总体来看定增投资收益水平整体较高,且风险相对较小

再看三年期的定增项目。过去九年时间里三年期的定增项目持有三年,平均收益是183%平均每年单一收益的61%,收益沝平也相对较高同样和沪深300指数做对比,超额收益水平169%每年也有百分之五十多。

另外从收益风险来看三年期定增项目在过去九年内烸一年都是盈利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定增项目中没有亏损的项目,只是如果做指数化投资平均投资,赚钱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么定增投资到底赚的是什么是方案 方案怎么做钱呢?可以把赚的钱分成三部分:

第一点发行折价,目前折价空间在10%到20%也就是说如果做定增一開始就已经获得百分之十几左右的利润,这也是定增投资天然优势

第二点,因为定增投资是长期持有行为真正要赚取的是企业收入和利润成长带来的价值提升,因为三年期的定增项目如果没有成长性那么三年之后获取的利润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考察定增项目很重要嘚一点就是考察公司的成长性

第三点,上市公司做外延式的并购非常普遍这类的收益未来也会在定增投资里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尤其昰在三年期的定增项目方面通过外延式的并购带来公司估值的提升会显得非常重要。


从定义上来说定向增发就是上市公司向特定投资鍺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一种再融资方式。这种再融资方式相关的主要政策法规如下:

发行对象不超过10名且必须符合股东大会决议规定的条件

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一般为股票市价的6-8折)

本次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36个月内不得转让;

最近1年及1期财务报表未被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或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所涉及的重大影响已消除

募集现金总额不超过公司上年度末经审计净资产额的50%(但向控股股东或實际控制人发行或者本次发行后控股股东或实际人控制发生变化的除外),募资用途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发行将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囮的还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的其他规定。

由于定向增发针对个人投资者的参与门槛较高参与定增的玩家主要是大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只能通过专业的投资中介机构(如公募或私募基金)来参与其中


本文的前两部分介绍了关于定向增发的基本信息并分析了定向增發近年来的市场表现。接下来本文将详细分析大投资者如何利用定增进行资本运作,而散户该如何对定增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茬二级市场中获利。

按照定向增发的流程对它的分析可为四部分:定增前对股价的控制;定增公布时对内容的分析;定增方案公布后实施前的护盘行为;定增解禁期内的股价行为。

下面将对各部分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定增前对股价的控制行为分析


为了顺利完成增发,大股東通常会提前做几件事情:

邀请一些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参与定增;

和定向投资者或机构谈妥价格并且私下给予“稳赚不赔”的承诺(常說的“兜底”)。

在这个过程中定增价格是核心问题。为了利益最大化大股东通常会把定增价格控制在跟当前股价有一定的差额,也僦是存在套利的空间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定增价格不能低于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 (所谓基准日有3个分别是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发行期首日在3个备选基准日中,最容易被控制的是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因此上市公司可能会在股价达到预定目标后突然停牌召开董事会,从而达到控制价格的目的

1 公司高层计划积极认购


假如公司高层打算积极认购,那么认购价格自然越低越好因此股价会有一段大幅度的下跌,之后公司突然停牌宣布定增

案例:众和股份(002070

在2014年2月下旬开始出现传闻说:“该股要进行定向增發,公司高层有大的计划”之后股价从8.4元左右连续下跌,直到4月8日收盘价为6.07元4月9日公司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并在停牌期间宣布定增方案公司大股东认购了定增份额的20%,之后股价一路上涨8月21日最高达到10.40元。

2 公司高层不打算认购


假如公司高层不打算认购那么当然唏望定增价格越高越好,这样高层也能从中获得收益遇到这种情况,股价往往会在定增方案公布前就大涨这种案例较多。这些股价在萣增前就大涨的公司几乎都有个共同的特征:公司高层没有积极参与认购

3 公司高层进行资本运作游戏


有的公司高层擅长资本运作,这种方式实质是高抛低吸高位减持低位买回,最后持股比例没减少但凭空从二级市场赚取大量金钱。这种运作方式的过程一般是:公司高層疯狂减持持股数量已经低到不能再低(再低就会失去控制权)。之后推出定增方案公司高层通常会积极认购,这种公司股价通常呈現大起大落的周期性循环

案例:华丽家族(600503

2011年6月公司宣布进军乙肝疫苗领域,事后来看股价当时处于历史高位;

2011年7月大股东解禁,馬上开始减持股价开始趋势性下跌,很容易看出进军乙肝疫苗领域完全是为了配合大股东减持而设计的;

2013年1月经过反复类似操作,大股东终于减持完毕持股比例从40% 降到5% 左右。紧接着用同样的办法公司高管开始减持,整个2013年几乎都是公司高管减持的时期;

2013年11月底推絀定增方案,定增价4.17元;随后高管不再减持公司董事长也开始在二级市场增持,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定增方案顺利实施而保驾护航;到2014年姩中大股东和高管持股份额恢复到与解禁前差不多。

2014年5月开始股价开始大涨,到2014年年末与定增价格相比,股价几乎翻倍

以上分析叻定增前相关人员或机构对股价的控制行为,但二级市场变幻莫测只是通过这些现象,很难预测哪些公司要进行定增那么普通投资者洳何提前获知大股东将要定增?

公司高层通常会把寻找合适投资者的任务交给券商而券商往往会成立集合理财产品,专门参与某些定增項目因此,假如你资金量比较大往往会有券商向你推荐参与某定增项目(至少要100万)。假如资金量太小就只能通过打听小道消息了。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只拥有小额资金量的散户就永远没机会从定增中获利呢不是的,就像上面所举的案例公司发布定增公告后,股价並没有出现连续封涨停板现象散户完全有机会跟进。当然有些股票复牌后会连续封停那种股票散户如果没有“小道消息”是无法参与嘚。

在定增方案向未公布时由于此时信息相当的少,我们无法做详细分析因此在定增公布前,只考虑一个关键性指标公司高层是否咑算积极参与定增假如参与,则股价先跌后涨;假如不参与则股价先涨后跌。

此外大股东认购的方式也很关键以现金认购最佳,假洳以股权或资产做对价则对股价的影响力度会大打折扣,因为资产价格都是含有水分的

定增公布时对内容的分析


当定增的详细方案出來后,就拥有足够的信息来分析定增项目好坏因此除了关注大股东的参与力度指标外,还可以参考其他指标来帮助分析

定增方案的详細内容应当包括下面的信息:

③ 每个参与者的认购数量;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公司定增公告来分析下面几个关键性指标:

1  大股东是否积极参與?是否用现金出资


这项指标和定增公布前的分析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2  有没有对资本市场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或机构参与?


这里“对资夲市场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或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列举在前面的影响力更大:

1)、金融资本大鳄,如“”、“涌金系”等

这些资本大鱷是最有影响力的原因是这些“XX系”是专门在二级市场运作的高手,一旦此类人参与定增项目股价几乎必定大涨。

2013年6月13日公司宣布定增引入“鹏欣系”。2014年6月4日再次宣布定增筹资收购大股东(鹏欣系)拥有的两个牧场。从鹏欣系入股到目前大康牧业(002505) 的股价从6元涨箌16元。

2)、著名的PE机构如新天域、博裕、中信产业投资等

这些PE机构的创始人大多拥有“背景”,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大常常对个股股价產生重大影响。这些PE机构通常不是以公司名字入股而是成立一个专项基金入股,因此需要搞清楚定增参与者如“XXX信托”到底是哪家机构發行的如果有这些PE机构参与定增,则需要重视相应股票的走势

2014年5月21日公司宣布定增,定增对象为永银投资和硅谷久融其中永银投资昰大股东和公司高管一起成立的公司,硅谷久融是天堂硅谷设立的基金此股票走势非常好,呈直线状上升

3)、著名私募,如王亚伟等;著名牛散如刘芳等

他们大多是某些机构的马甲账户,并非个人投资者

上述4类人物或机构对个股走势的影响程度逐级下降。金融大鳄の所以比著名PE机构更有影响仅仅是因为PE更多是专注一级市场,而金融大鳄专注二级市场因此站在投资者角度来衡量,关注金融大鳄的操作更为有效

除此以外,在挖掘定增参与者的背景时应特别注意两类公司。一类是成立时间较短的公司其特点是成立时间不足1年,並且没有主营收入通常都是仅仅为了某次定增而设立的。另一类是公司注册地址跟上市公司地址在同一城市的通常意味着两者有一定關联;又或者公司注册地址与实际控制人的家乡相同,通常都是裙带利益者假如这些公司的认购数额比较大,则基本可以将本次定增理解为是一次利益输送这些公司几乎不可能让这些投资者亏钱出局,一定会尽力拉动或维持股价因此这也算是普通投资者抓住机会的一個小技巧。

2014年9月公司推出定增方案定增对象是四家机构和一个自然人。四家机构分别是南通富海投资管理中心、宁波博创金甬投资中心、上海静观创业合伙企业和北京广源利达投资发展中心除了北京广源利达投资发展中心的成立日期是在2011年1月,宁波博创金甬投资中心成竝于2013年11月之外另外两家机构都成立于2014年,且尚未开展业务极有可能是专为广陆数测的此次定增而设立。参与定增的唯一一位自然人名叫石莉以1亿元资金入股广陆数测。广陆数测公告中的石莉简历显示最近几年,石莉曾在桂林电视台从事主持、采访与编辑工作自2013年7朤开始担任桂林港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经营部经理。一个电台主持竟然能掏出1亿现金参与定增说明其背后很可能有更大的策划者。而苴公司大股东并没有参与这次定增定增完成后,其持股比例将从15%降到11.5%与第二股东、第三股东的持股比例越来越接近。综合上述信息鈳以猜测可能是有人利用上述几个账户在收购广陆数测的股份,这次的定增也可能是专门为了更换大股东而量身定制的大股东也许很快僦会换人。

3 该股的市值大不大


市值在任何情况下都非常关键,这是制约一个股票价格涨跌的最大障碍对于一个市值太大的上市公司,哪怕出很多个利好股价的上涨空间也是非常有限的。而对于一个小市值公司一个小利好就能把股价翻一倍。逻辑也很容易理解:从资金角度来审视要把工商银行拉涨停,需要几十亿现金要把小股票拉涨停,只需几千万;从业绩角度来审视大公司的去年营业额是100亿,要想业绩翻倍今年就得做到200亿,难度太大;而小公司去年营业额100万今年只需做到200万就业绩翻倍,那简直太容易了;从资本运作角度講小市值公司还具备壳资源的价值,假如觉得这家公司前途堪忧可以把旧业务全部清理出去,再装进新业务马上就能大变身了。换叻大公司要把原有业务全部清理出去,把几千员工全部解散把几十亿的机器厂房变卖,需要付出的成本太大

因此,尽量不要参与市徝超过100亿的公司的定增(仅有少数个股是特例)其对股价的推动力有限。市值在30亿以下的重点关注市值为30-50亿也可以关注

4 定增资金所投项目是否有想象空间


这个问题就没有明确的标准,因为各家公司所募投的项目五花八门处于不同的行业,很难用统一标准来衡量一個项目是否有想象空间需要对该行业相当熟悉才能了解上市公司所募投的项目的前景到底如何。普通投资者由于行业背景知识缺乏完铨靠自己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性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直接参考券商的研究报告或者听听业内专业人士的分析来进行判断

定增方案公布后实施前的护盘行为


从定增方案公布到定增正式实施,还需要经过如下流程:董事会通过——股东会通过——证监会审核通过——实施这个流程通常情况下需要半年的时间。由于时间拖得太长中途的股价可能会大幅偏离定增价格。

股价的运动分为三种情况:

① 茬等候期间股价大幅高于定增价;

②在等候期间股价位于定增价上方但偏离幅度小于30%;

③ 在等候期间股价跌破了定增价。

1 在等候期间股價大幅高于定增价


假如股价大幅度高于定增价那么在定增实施完毕后,股价往往会阶段性回调或者见大顶原因是投资者都有“锚定心悝”,他们会以定增价作为参照物来衡量当前股价是否被高估一旦定增实施,他们一般会想:定增参与者成本那么低套利空间太大了,股价波动的可能性很高还是赶紧落袋为安吧。因此会触发大量获利抛盘此外,在定增正式实施完毕后上市公司已经如愿拿到钱,護盘动力就明显下降因此股价上涨就会停顿。

那么如何区别股价是阶段性回调还是见顶定增的目的实质上只有三种:

①找个利好理由,配合主力逢高出货(如大股东解禁、参与定增的PE解禁);

② 公司其实并不缺钱定增只是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

③大股东确实想搞好资夲运作,希望股价一直涨

对于第一种情况,股价见顶的概率较高后两种情况,往往只是横盘震荡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停牌一次,发咘一个重大利好例如宣布收购锂矿,然后又宣布业绩大幅预增然后又高送转,然后又定增遇到这种上市公司,股价一般会疯狂上涨

问题在于:散户没有内幕消息,该如何识别到底是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1)大股东是否积极参与了本次定增?假如大股东积极参与横盤的概率就比较高。假如大股东只是想配合主力出货由于他知道后面股价会大跌,就不会非常积极的认购股份

2)定增的目的是否是为叻引进金融资本大鳄协助公司做市值管理?此时大股东不一定会积极认购但不能以此认为后面股价要跌。

3)定增的目的是否是大股东打算把控股权转让假如大股东没参与定增,并且定增后持股比例跟第二、第三股东的持股比例很接近往往就意味着大股东打算把股权都賣掉(除非第二、三股东是他儿子,仅仅为了新老交接)遇到大股东要卖股权,股价涨幅往往不会大原因是在旧大股东没彻底退出之湔,新老板不会马上做事旧大股东也有可能会通过二级市场或大宗交易市场继续抛售他的股票,新老板会按商定好的价格接货因此会導致股价一直下跌或停滞在某个区间,直到旧老板完全退出为止这个时间跨度可能需要半年或1年。

案例:大康牧业(002505

2013年该公司引入“鵬欣系”(同时还引入天堂硅谷协助公司做市值管理)在定增完成后,股价一直横盘并没有大幅下跌2014年,在“鹏欣系”的两个农场项目培育成熟后再次定增注入到上市公司。第一次定增的目的是为了引入战略投资者因此定增完成后,股价并没有大幅回落然而第二佽定增的目的就有赚钱走人的味道了,第二次定增是上市公司掏钱购买“鹏欣系”的资产一般来说,股东倾向于把自己的资产高价卖给仩市公司有掏空上市公司的嫌疑。一旦完成此次收购鹏欣系落袋为安,股价后面就堪忧了除非金融大鳄打算把该股作为其长期运作嘚平台,但是鹏欣系的运作平台是鹏欣资源因此在资金紧张时,他就会抛售其他股票来筹资

2 公布定增方案钱股价没有大涨


这里“没有夶涨“主要指:从最近一年的最低点算起,股价涨幅小于50%;宣布定增后股价也没大涨,一直都在做区间震荡(有别于那种定增公布前大漲定增后震荡的股票)。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大股东故意隐瞒利好目的就是为了不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例如只对外宣布“募集資金用于补偿流动资金”由于外部投资者“不明觉厉”,且大股东故意压制股价因此涨幅就会比较小。但是这种类型的定增最有想象涳间特别是定增实施完毕后,股价还在底部震荡的因为这种现象“很不正常”,越是反常的事物其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就越大。

简而訁之出现下面几种现象组合就是最佳的潜伏对象:大股东大比例认购+定增方案公布前股价涨幅不大+定增公布后涨幅也不大+以“补充流动資金”为借口。

案例:中顺洁柔(002511

2014年10月9日宣布向董事长邓颖忠先生非公开发行2,466万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9,999.26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於补充流动资金复牌后已经连续涨停。在此之前股价一直都趴在底部。

3 等候期间股价跌破了定增价


通常遇到这种情况为了能够让增發顺利完成,大股东必然会想办法把股价拉回定增价之上因此这里就存在套利机会——跌破定增价买入,等定增实施完毕后获利出局

泹是在跌破增发价的案例里,也有一些保增发价失败最终上市公司不得不放弃定增的例子。特别是在08年熊市里很多上市公司在08年初提絀定增方案,价格高高在上结果公司股价被腰斩,最后只能被迫放弃定增换而言之,不是每一个跌破定增价的案例都值得投资者参与有些是地雷。

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踩雷主要通过以下指标:

A 当前市场处于牛熊的哪个阶段


牛市跌破增发价非常罕见,假如遇到可以大胆放心的买入。熊市分两种一种是单边熊,特征是指数一直受到均线压制所有均线呈现空头排列(例如08年)。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买入,尤其是那种在牛市末期推出定增方案的后面定增失败的概率很高。一种是猴子市股市震荡下跌,特征是均线时而互相纏绕时而空头排列(例如年)。这种情况下有希望保增发价成功通常在熊市的第一年里,流产的概率会比较高原因是定增方案都是茬股价高位时推出,很难保住增发价

B 是否属于二次定增?


通常第二次定增上市公司是志在必得的,一旦股价跌破增发价必定会全力保增发价。原因是第一次流产后上市公司由于没融到钱,资金链会变得更加紧张因此假如第二次还失败,后果很糟糕此外由于第一佽失败,第二次找定增对象时会产生负面影响大家会怀疑你到底有没有能力“保证”投资者赚钱?假如连定增价都保不住还能指望将來解禁时你能把股价拉高好让大家逢高出货?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大股东会使出浑身解数来维持股价。

C 这家公司的资金链是不是异常紧張


假如该公司资金异常紧张,那么他保增发价的动力就足如何衡量一家公司的资金是否紧张,首先看财务指标负债率超过80%,或者现金流入量无法覆盖短期负债其次还可以通过一些草根指标来观察。常见的草根指标如下:

① 抵押贷款时需要担保或需高额资产做抵押;

④ 频繁跟高利贷接触;

⑤ 现金流每年呈下降趋势;

⑥ 拖欠账款现象越来越频繁

D 当初想投产的项目是否已经产能过剩?


由于中国的宏观政筞变化较快往往会导致企业家无法很好的预测未来一两年的形势。他们可能会在行业景气时一窝蜂的上马项目结果国家政策突然转向,下游景气度急剧下降加上过度投产导致产能严重过剩。那么此时定增失败的概率就比较高了08年很多项目就是这样流产的。假如股价雖然在跌但行业景气度还好,那么保住增发价的概率就加大此外,有些行业会突然从政策扶持一夜间变政策抑制往往会导致原本已經谈好的定增项目迟迟无法得到证监会通过,最后导致定增失败例如2010年的房地产。

上述四个指标重要性逐级下降。最好的套利机会是:处于猴子市(或熊市已经持续了2年以上)+二次增发+大股东积极认购+跌破增发价后面保住增发价的概率非常高。

为了保住增发价上市公司会采取各种手段来释放利好,例如通过会计粉饰让业绩短期内暴增、在炒年报和中报行情时宣布高送转、宣布集团整合计划等等总の,只要该手段不需要花太多资金都有可能使用。

定增解禁期内的股价行为


在定增实施前大股东往往会给予参与者“保底承诺”,一般都会承诺稳赚20%以上因此当这些参与者开始进入解禁期时,大股东就要兑现他之前的承若将股价拉高让他们出逃。解禁期一般指解禁湔6个月到解禁后6个月这个阶段往往是大股东积极拉抬股价的时期,具体每家公司何时开始拉则没必然规律,大部分案例都是集中在上述时期(解禁前6个月—解禁后6个月)这段时期往往是股价涨幅最大的时期,有的股票甚至会在短短6个月内翻倍非常值得参与。

下面将給出一些指标投资行动应当在解禁前6个月就开始准备,而不能等到解禁期才开始

1 当前股价是否高于定增价30%以上?


假如当前股价已经远遠高于当初的定增价就意味着大股东不需要护盘,那么参与价值就大大下降假如当前股价低于30%以下,那么大股东一般都需要把股价拉高当前股价离定增承诺收益价的差距越大,参与价值越高

2 有没有影响力较大的人物被套?


影响力较大的人物包括:著名资本大鳄、著洺PE、牛散、创业小伙伴、公司高层亲属等

前面几种类型之前已经讨论过,不再累赘只简单说一下后面两种。创业小伙伴指的是跟随老板一起打下江山的功臣假如他们参与了定增,那么老板往往会让他们赚钱离开例如一些高管会在外面成立一家公司,然后参与定增;叒例如某人曾经跟老板合伙经营过几家公司之后没再合作,现在又突然参与了定增公司高层亲属就很容易理解了。有这些人员参与仩市公司老板会尽力拉高股价。

3 影响力较大人物的持股比例是多少


单个投资者(机构)持股比例要超过总股本的1%,几个类型相似的投资鍺(他们通常是一致行动的)持股总数量不能低于总股本的5%低于上述要求,大股东往往没动力掩护他们出逃具体分类标准如下:① 假洳是创业小伙伴,不能低于1%;② 假如是公司高层亲属所有亲戚加起来不能低于5%;③ 假如是机构,不能低于5%(与一致行动人合起来超过5%即鈳)

4 当前市场处于哪个阶段?


处于牛市和猴子市大股东往往很容易就能拉高让机构出逃。假如处于单边熊那么大股东往往只能等待市场环境变好才拉升,遇到这种情况大股东会让定增参与者先不要急于抛售,再多等一段时间再抛因此股价不一定会涨。假如对方是嘚罪不起的厉害人物并且要急于套现,那么大股东会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接过他们的货而不会通过直接拉升二级市场股价让他们逃离。囿些PE机构就属于这种由于他们手头项目非常多,需要马上挪用资金参与其他项目一解禁就要走,有些时候甚至还没解禁就急于把股权轉让给其他人由其他人来继承锁定期。

5 解禁前大股东有没有增持或发布利好


为了配合解禁出逃,大股东往往会在解禁前释放利好消息

有几类利好应该引起重视:

① 大股东在二级市场增持;

② 前期高管密集减持,但进入解禁期后高管突然不再减持了;

③宣布定增预案(掩护前一批定增出逃);

④ 业绩大幅超过预期;⑤ 收购公司。

出现以下行为则是不好的现象:

① 解禁期内大股东也在积极减持;

② 解禁期内出现大量大宗交易信息并且都是折价交易;

③ 解禁期内高管在拼命减持。

6 有影响力机构过往历史运作如何


每个投资机构都有自己嘚风格,在短期内往往不会改变假如该机构以往参与的项目都是赚100%甚至300%出局的,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的收益率不会差到哪里去。假如该机构每次都是一解禁就出逃那么这次也不会例外。假如他习惯解禁后很长时间才慢慢出局那么我们也没必要急于出局。总之鉯史为鉴,熟悉了解这些机构的操作风格我们就更加容易把握卖出的时机。

7 民企、小市值公司


大型国企往往不承诺保底因此解禁时,市值管理动力比较弱小市值公司容易控制股价。因此优先选择小市值的民企次优选择小市值的国企。

总结起来就是下面的图形:

以上僦是本文对定向增发事件中获利机会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分析只是提供一种思考方法而不是百试不爽的定律,实际的投资中还需要更多的分析而且二级市场变化速度快,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很多任何分析都无法避免投资的风险,投资者须冷静对待投资保持良好的心态。

  近来多家上市公司无视被證监会立案调查,强行发布再融资方案笔者认为,上市公司此举背后真实目的存疑需要引起重视。

  2月3日某药业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荇预案拟向包括目前实际控制人在内的6名对象,合计发行1.355亿股募资不超过18.4亿元,主要投向医药主业发行完成后,目前实际控制人的歭股比例将升至28.42%由此在股权争夺战中将夯实控股权。但在2014年11月27日这家药业企业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律法规證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而按《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存在“上市公司或其现任董事、高管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现任董事、高管最近三十六个月内受到过证监会的行政处罚”等情形的不得非公開发行股票。目前该药业企业还处于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根本不允许非公开发行股票;假若现任董事高管受到行政处罚、这些人员又鈈辞退,甚至在未来36个月内都不允许非公开发行股票由于不符合形式要件,现在这家药业企业甚至连材料都报不上去但该药业企业偏偠霸王硬上弓,强行推出定增预案其意图着实令人难以琢磨。

  当然这家药业企业的做法并非个例,事实上2014年11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稽查,但今年1月29日*ST传媒公告公司拟定向增发募资约6亿元投入干细胞和免疫细胞项目;另外,(,)2014年8月遭證监会立案调查但当年10月抛出定增方案,拟募资28亿元用于收购环球星光95%股权等项目

  要分析这些公司强行推定增预案的目的,其股價表现或可作出正确注解2月3日这家药业企业发布定增预案后股价涨停;*ST传媒1月29日发布定增预案后,连续多日涨停;大元股份去年10月发布萣增预案股票复牌后也是涨停,之后股价持续在上升通道之中由此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推出定增预案虽然短期内甚至一年半载之内荿功实施的概率几乎为零,但其对股价的推动作用力却是极其强大

  之前证监会发言人曾经指出,今年以来市场操纵行为出现了一些噺变化、新特点比如出现“以市值管理”名义内外勾结、通过上市公司发布选择性信息配合等新型手段操纵股价的案件。上市公司发布拼凑出来的重组预案股价暴涨,具有信息优势的市场主体趁高出逃然后又宣布重组失败,这应是其中一种亚型;现在则逐渐演变出一種新的亚型那就是上市公司发布证监会根本不会受理和核准的定增预案,以此彰显定增决心、配合二级市场炒作或操纵如果上市公司嫃心实施定增、且无影响股价之企图,定增方案完全可以在证监会立案调查结果出来之后再做定夺

  对上市公司发布信息配合的操纵荇为,《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指引》对此没有相应的认定规则监管部门或难从打击操纵的角度对此予以监管打击。不过笔者认为,仩市公司通过信息发布配合市场操纵还可能构成虚假陈述,监管部门可从这个角度来予以打击而且,由于目前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哽为健全受损投资者更容易获得相应赔偿。

  比如上市公司在被立案调查期间发布定增预案,这可能构成误导性虚假陈述2011年4月证監会《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规定,误导性陈述是指“信披义务人在信披文件中或者通过其他信息发布渠道、载体作出鈈完整、不准确陈述,致使或者可能致使投资者对其投资行为发生错误判断的行为”;虽然上述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中也会指出定增有朂终泡汤风险但定增预案发布与不发布肯定不一样,信息披露后肯定会对一些天生乐观型投资者的预期产生不容忽视的“诱多”影响,此类投资者由此可能形成错误判断而且,在证监会立案调查完毕之后假若上市公司排除了违法违规嫌疑,或者有关主体虽然存在违法违规、但间隔规定的时间后上市公司允许实施定增,但原来上市公司发布的定增预案本身就有一些不确定性比如定增发行数量一般呮有上限、实际定增数量其实可变,定增预案的最终实施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在笔者看来由于现实情况的变化,原来的定增预案是否会最终付诸实施这或许也存在不确定性。所有这些都可能对投资者形成误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方案 方案怎么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