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图是否可以改进倒进洗手台堵住了怎么办ಥ_ಥ 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尽量不要叫水电工)

笔掉进床的夹缝里了嗷嗷啊(ಥ_ಥ)!!!我是小孩子搬不动床板手也伸不进去,我怎么才能拿出来啊_百度宝宝知道&p&篇幅很长,答应我把它看完,也许你的思维方式会就此改变。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meta-competency)。提升学习能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它却是回报最高的投资。我们无法通过掌握一种方法就实现“快速提高”,但是正确的方法一定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不会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p&&p&&br&&/p&&p&这是喵关于学习策略的第三篇文章。第一篇讲了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及时获得学习中的正反馈&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没有一种让人很爽的学习方法? - 知乎&/a&;第二篇讲了如何克服困难,高效完成自己不喜欢、觉得困难但又不得做的学习任务&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不喜欢的工作/学习任务? - 知乎&/a&。这一次我们来系统地谈一谈,如何提高学习能力。&/p&&p&&br&&/p&&p&本篇内容的主要参考的是我在 “拆书训练营”课程的过程中记录的学习笔记,经过整理、总结得到的,加入了一部分个人见解。因为觉得受益匪浅所以分享给大家。&br&&/p&&p&&br&&/p&&p&&br&&/p&&p&&b&提高学习能力的本质是学会思考。&/b&&/p&&p&&br&&/p&&p&首先,我们来区分两种学习。一类叫“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一类叫“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也叫学院式学习,是以通过考试或者科学研究为目的,主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归纳、解题。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也叫成人学习,主要强调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p&&p&&br&&/p&&p&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提升学习能力”,属于第二种学习的范畴。&/p&&p&&br&&/p&&p&“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主要包括三个维度:&/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783eca9efeb49b3cfc4fc695269fea5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9&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783eca9efeb49b3cfc4fc695269fea5e_r.jpg&&&/figure&&p&&br&&/p&&p&要想提升学习能力,就要从提高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这三个维度入手,并且学会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知行合一。当你掌握了这种方法时,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是学习某种技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p&&p&&br&&/p&&p&&b&这篇文章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分别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学习的三个维度进行了阐释,给出了具体可执行的行动方案;第四个部分是个人在“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两种不同学习过程中的体会。&/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r.jpg&&&/figure&&p&&br&&/p&&p&&br&&/p&&ol&&li&&b& 内化和应用知识&/b&&/li&&/ol&&p&&br&&/p&&p&《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作者给出了一种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3张便签来帮助实现“内化与应用知识”的方法:&/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3715adc8ef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06& data-rawheight=&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3715adc8efb_r.jpg&&&/figure&&p&&br&&/p&&p&前几天收到一个小朋友的私信,满满的都是委屈:“小姐姐我听了你的建议去读了《学习之道》,但是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呀。里面讲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但我还是学习不好。” &/p&&p&&br&&/p&&p&“XXX我早就知道了”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b&人们在接触到新的信息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用已经知道的内容去匹配它,用“已知”去附会“新知”,于是就以为自己看透了、读懂了。&/b&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上它来源于在学校中学习时老师教给我们的习惯:总是概括段落大意、文章中心思想,用过去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本身没有错,我在之前写的关于学习方法的第一篇也提到了“通过联系新课程与旧课程,融会贯通,构建知识网络”、“用已经掌握的公式推导得到教材给出的新公式可以加深理解、帮助记忆”。这个推导的过程,本身就是从旧知指向新知的箭头。&/p&&p&&br&&/p&&p&&b&附会本身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止步于附会。&/b&找到新知与旧知的相同之处很容易,人人都能做到;而找到不同之处,则需要你去思考。好的学习者则会追问,这个信息和我以前知道的内容细节的差别在哪儿?适用条件有没有差别?对细微的知识有多敏锐,就体现了你的学习能力有多强。&/p&&p&&br&&/p&&p&市面上常见的提升人际关系与执行力的畅销书,比如卡内基《人性的弱点》,比如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人说前者是“提升人际关系的圣经”,也有人说它“讲得是谁都懂的道理,但是犯错的人根本意识不到,所以根本没用”;有人说后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有人说它“老生常谈,名不副实”。&/p&&p&&br&&/p&&p&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评论呢?除去个人理解能力不同的因素,第二种人显然更多地附会旧知。提出新的理论的人少之又少,但同类的书中它们之所以能成为佼佼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把“老生常谈”进行了“生动演绎”——你本来就听说过的道理,一直不知道怎样实践,它告诉你怎样把这些道理用在生活中。这是的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能力,值得我们去花钱花时间在这本书上。&/p&&p&&br&&/p&&blockquote&&b&具备内化和应用知识的一个表现,就是把附会的本能反应,升级为界定新知旧知二者边界的理性反应,从而能更深入、更敏锐、更清晰地理解新知,同时还加深了对旧知的认识。&/b&&/blockquote&&p&&br&&/p&&p&我们回看上面的“便签法”。&b&在“重述信息”(I便签)这个步骤中,&/b&很多人会止步于附会旧知,或者干脆就直接摘抄了原文中的内容。就算你把书里的这一段背下来了,它也不是你自己的。“重述”的意义在于“理解”,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文中的内容,是很难用自己的话表达的。&b&为了达到“内化与应用”的目的,可以在具体操作时将原文知识总结或加工出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建议步骤。&/b&&/p&&p&&br&&/p&&p&&b&在“回想经历”(A1便签)这个步骤中,切忌泛泛而谈。&/b&没有具体时间、具体事件的都是泛泛而谈。讲的是认知而非具体经验。为了让这个步骤执行性更强,可以参考这些要素:记录的事件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叙事体现了起因、经过、结果;原文或I便签的诸多要素有明确的对应。A1便签最关键的是经由新的知识点刺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思自己的经验,从而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以获得个人成长。&/p&&p&&br&&/p&&p&当你要规划A2时,先问自己:“这件事对我来说有多重要?”如果在原书中很重要,但是对我自己不重要,不妨到此为止,去看后面的内容吧。当你真的决定要把书中的知识用在实际当中时,先定目标。&b&规划行动必须是自己可以实现的行动,&/b&而不是对原文的摘抄,哪怕原书的建议给的非常具体,也不能算成自己的知识。&/p&&p&&br&&/p&&p&我们总是习惯于在新年到来之际“表决心”:“新的一年,我要读100本书,我要瘦20斤,我要……”;总是喜欢在考试结束后发誓“下个学期我不能再这样颓废了,我要好好学习”,通常信誓旦旦立下的目标过了三分钟热度就再也没碰过。因为这些目标都太远大了呀,大到你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努力才能完成它。当你打算执行“规划应用”(A2便签)步骤时,&b&先给自己定一个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Relevant)、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的(Time-bound)目标(即目标遵循SMART原则)。&/b&然后问问自己:&b&具体行动步骤是什么?谁?在哪里?何时开始?是否在使用了原文信息或I便签的方法?都是自己能做到的或推动他人做到的吗?能测量做到的程度吗?&/b&&/p&&p&&br&&/p&&p&只有对“规划应用”这个步骤的那些问题很清晰,才能提高对决心或感慨的辨识力。能够判别哪些决心泛滥的话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无法落地;哪些是确实可行脚踏实地的建议——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能力。&/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r.jpg&&&/figure&&p&&b&2. 分析和整理信息&/b&&/p&&p&&br&&/p&&p&分析和整理信息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信息远多过知识的时代,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信息流。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能力,可能会今天看到“人际关系不好,是因为你不知道这几点”于是觉得人际关系最重要,明天发现“不懂得时间管理,你已经输在了起点”,后天又发现“情商才是你最大的短板”。有一些自媒体人和写手为了博取阅读量会刻意地偏激、夸大、煽情甚至误导。&/p&&p&&br&&/p&&p&并非所有信息都是知识。二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知识的上下文主要显明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如何避免盲从轻信,鉴别那些信息是对自己有益的呢?可以试着从以下8个方面入手:&/p&&p&&br&&/p&&p&&b&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b&&/p&&blockquote&&b&前&/b&(前车之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br&&br&&b&因&/b&(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行性吗?&br&&b&后&/b&(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br&&br&&b&果&/b&(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blockquote&&p&&br&&/p&&p&&b&整理信息的关键是适用边界。&/b&&/p&&blockquote&&b&适&/b&(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事例?&br&&br&&b&用&/b&(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体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br&&b&边&/b&(旁敲侧击):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乍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 &br&&br&&b&界&/b&(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blockquote&&p&&br&&/p&&p&以几天前在知乎引起热议的《咪蒙: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为例来试着用上面的8个方面分析与整理这篇文章的内容吧。&i&&b&斜体字是栗子,不想看可以直接跳读到下一个部分。&/b&&/i&&/p&&p&&br&&/p&&p&&i&——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i&&/p&&p&&i&——嗯我正在读大学,而咪蒙却支持休学,和我是有关系的。&/i&&/p&&p&&i&注意,这个地方如果判定的是“对我不重要”,可以直接关掉这篇文章了。如果认为不重要还继续看,接下来的每一分钟时间除了变成沉没成本以外,对你不会有任何好处。&/i&&/p&&p&&br&&/p&&p&&i&——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i&&/p&&p&&i&——她的实习生学了不喜欢的专业,为了自己的“喜欢”休学了,作者支持而咪蒙认为“为了学习,你休学吧。”&/i&&/p&&p&&br&&/p&&p&&i&——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i&&/p&&p&&i&——作者认为:①现在大学的很多课,太没营养了,浪费时间,也浪费生命。②人生最难的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如果你找到了,就去做,不用管什么狗屁的世俗标准。③互联网时代,那些野生的人才,往往才是最有爆发力的。&/i&&/p&&p&&br&&/p&&p&&i&——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 &/i&&/p&&p&&i&——对于假设1她举了一些个例来印证她的观点。请注意这里,她的样本是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提出的,并没有提到人群中有多少的老师是“是极不走心的”,只是含糊地说“很多老师”,没有任何来自权威机构的数据的支持。而在我的认知里,四年间我上过的几十门课程中,如她所说的不足3人。对于假设2,作者没有论证。什么是自己喜欢的?怎样判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有标准可以参照吗?怎么样才算“找到了?” 这是一个没有根据的论点。对于假设3,有知友指出论据里“北大教授”说的话其实是哈佛一名教育学家说的,而且这名教育家十分重视基础教育。作者的论据与论点矛盾。&/i&&/p&&p&&br&&/p&&p&&i&——还有其他可行性吗?&/i&&/p&&p&&i&——我可能在毕业之后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事业”,既拿到了文凭也实现了心愿;也可能在大学期间一边读书,一边“实现心愿”;也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的“喜欢”;也可能休学了,“喜欢”的事业失败了,一辈子也没有成为“成功人士”;也可能从明天起奋发图强成了一个学霸。&/i&&/p&&p&&br&&/p&&p&&i&——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i&&/p&&p&&i&——依从作者的观点,我应该休学。可能的好的结果是我靠着在社会中磨练走向了人生巅峰,坏的结果是我可能拿不到学位证还一事无成。&/i&&/p&&p&&br&&/p&&p&&i&——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i&&/p&&p&&i&——我可能维持现状,不好不坏地过完四年。不改变好像也没什么严重的。&/i&&/p&&p&&br&&/p&&p&&i&再考虑适用边界:&/i&&/p&&p&&i&——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事例?&/i&&/p&&p&&i&——有。作者自己就是个不支持她观点的事例,作者是山东大学的文学硕士,让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却支持实习生休学。&/i&&/p&&p&&br&&/p&&p&&i&——要这样做,得具体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i&&/p&&p&&i&——作者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条件,如果我要去做这件事的话,首先要考虑休学成本。如果“喜欢的事”失败的话可能得重新高考,这个成本有点高。靠写字赚钱养活自己,万一我灵感枯竭了怎么办?如果读者不喜欢我写的东西怎么办?如果我挣的钱不够花怎么办?我想去的传媒公司第一门槛是学历怎么办?这些都是我要考虑的因素。&/i&&/p&&p&&br&&/p&&p&&i&——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乍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i&&/p&&p&&i&——有,“读书无用论”。其中的两种:一种是高学历的人给学历没那么高的人打工;另一种是读了很多书最后都忘了。观点一侧重的是“单一原因”导致“唯一结果”,事实上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观点二没有考虑到“结果是多样的”,即“不读书的话,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可能都会有所不同,而只看到了“忘记了”这一方面。&/i&&/p&&p&&br&&/p&&p&&i&——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i&&/p&&p&&i&——角度不同。这篇文章的侧重于“理想”,上面的两个侧重于“原因和结果”。相反的信息如知乎问题“如何看待《咪蒙: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下前几位答主,侧重于道德、营销策略、经济水平等不同方面。&/i&&/p&&p&&br&&/p&&p&&b&重要的不是信息是从哪里来的,重要的是无论拿到什么信息,我们可以去判别、加工信息的质量,可以给他补上上下文。&/b&你越能一针见血地问到这8个问题,就越能体现自己的学习能力。&/p&&p&&br&&/p&&p&&b&想要提升学习能力,就要在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反求诸己。&/b&&/p&&p&&br&&/p&&p&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既包含“以知识为中心”也包含“以自我为中心”。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认为“都是别人的原因”:从小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因为自己的父母不上心;成绩不好是因为老师水平不行讲得不好;和女朋友关系不好老吵架是因为她太作;和男朋友关系不好老冷战是因为他不够爱自己;和上司发生争执是因为他太变态……也许你说的这些理由都对,但是,学习还是不好;还是没有良好的亲密关系;工作人际关系也一塌糊涂。而“反求诸己”的意思则是,从自己开始改变——就算不是自己的原因,但它对我很重要,我也应该做点什么来让它变得更好不是吗? &/p&&p&&br&&/p&&p&&b&为什么大家在校的时候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离开学校几年之后就天差地别了呢?其实每一个人的特质和能力本来就差别很大,只不过在学校的时候你只看到了学习成绩,就误以为已经了解了他的全部。&/b&毕业1年之后,沟通能力和在错误中学习的能力带来的影响就会显现;毕业3年之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能力、关系能力就会把差距拉大;毕业5年之后,拼的是自我管理能力,逻辑能力和影响力;毕业10年之后拼的是成就、幸福,而这些主要来自于在婚姻中不断成长的能力,教育子女的能力,管理和激励他人的能力。&/p&&p&&br&&/p&&p&&b&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但能力改变命运。对资产不多的年轻人来说,最优的投资要投资到自己的能力上。在所有具备的可控性要素中,只有能力的增长能带来指数增长的自我升值。&/b&&/p&&p&&br&&/p&&p&而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r.jpg&&&/figure&&p&&b&3. 追问和反思经验&/b&&/p&&p&&br&&/p&&p&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p&&p&&br&&/p&&p&并不是所有的经历都是经验,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智慧。如果不加以明觉精察,不进行反思、总结,那经验就不可能变成智慧。&/p&&p&&br&&/p&&p&大卫o库伯(David kolb) 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c34bdee379af43b1e50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7&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1c34bdee379af43b1e504_r.jpg&&&/figure&&p&&br&&/p&&p&在“内化和应用知识部分”我们介绍了便签法,再来复习一下这部分内容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7b0e6b66be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15& data-rawheight=&3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7b0e6b66bed_r.jpg&&&/figure&&p&&br&&/p&&p&改进一下,就得到了“追问与反思”,实现库伯学习圈:&/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9eb87cc9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39& data-rawheight=&8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9eb87cc96_r.jpg&&&/figure&&p&&br&&/p&&p&&br&&/p&&p&在真正的行动中检核信息,然后发现新问题再去反思,如此形成循环。&/p&&p&&br&&/p&&p&&b&追问和反思经验,在经验中学习的要点如下:&/b&&/p&&p&&br&&/p&&p&&b&A1部分用来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b&一定要是自己亲身遇到的问题,不能是想象的问题、理论的问题,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问题最好是紧迫的、比较重要的,因为解决无关痛痒的问题很难带来真正的学习。要尽可能简短。没必要进行过多分析,用几句话简要描述就可以了。&/p&&p&&br&&/p&&p&&b&I部分用来重述信息,澄清问题,理解问题,找到根源,从而重新定义问题。&/b&当在A1便签中写下问题时,一定不要急于寻找答案或者采取行动。一定不要直接从A1跳到A2。因为同样是自己的经验,在读书时想到的和在解决问题时写下的A1有着本质的区别。未经反思的经验都是不可靠的,未经追问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p&&p&&br&&/p&&p&经反思,背后的假设、前提或标准往往是含混、片面或完全错误的。&/p&&p&&br&&/p&&p&与第二部分“分析和整理信息”类似,&b&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追问的前因后果:&/b&&/p&&blockquote&前(前车之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br&&br& 因(相因相生):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人能帮我思考,给出更多选择或可能性吗?&br& 后(以观后效):若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样?那是我期待的吗?&br&&br& 果(自食其果):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blockquote&&p&&br&&/p&&p&&b&然后对问题的原因假设追问适用边界:&/b&&/p&&blockquote&适(适得其反):有没有人会不同意我对原因的假设?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br&&br& 用(使用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这件事可以用什么其他方式来完成?&br& 边(旁敲侧击):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其他领域/行业/人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br&&br&界(楚河汉界):无论是不同的意见还是类似的问题,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blockquote&&p&&br&&/p&&p&在写A2的时候,要注意目标性、行动性、关联性、可控性。&/p&&p&&br&&/p&&p&仍然优先考虑目标,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你就满意了。这样的话,你在A2中写下的行动或者应用,都是为了拉近现状跟目标状态之间的距离。另外,尽可能要求自己在A2便签写下一个以上的行动方案。因为有多个备选的方案会大大增加找到更好的结果的可能性。到了最后在综合考量每个方案的现实性、可执行性、成本和收益,根据可控性的要求锁定具体行动。&/p&&p&&br&&/p&&p&我在参加“拆书训练营”课程的时候老师给了一个用来分析的范例,直接贴在这里了:&/p&&p&&br&&/p&&p&&i&用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i&&/p&&p&&br&&/p&&p&&i&大专学历,工五年工作经验,感觉无法突破技术瓶颈,因为英语底子太差,无法阅读最前沿的技术文档。手机上装了一个“新概念英语”的app和背单词的软件,但觉得英语水平成长很慢。&/i&&/p&&p&&br&&/p&&p&&i&对问题追问前因后果:&/i&&/p&&p&&br&&/p&&p&&i&——为什么学英语对我很重要?&/i&&/p&&p&&i&——英语本身对我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前沿技术文档都是英文的&/i&&/p&&p&&br&&/p&&p&&i&——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越来越多地需要英文文档。&/i&&/p&&p&&i&——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呢?1.英语底子差;2.工作忙,加班多,能用于用于学习的时间少;3.没有能够指导自己的人。&/i&&/p&&p&&br&&/p&&p&&i&——有其他人能帮我思考,给出更多选择或可能性吗?&/i&&/p&&p&&i&——我该问问去技术大牛,看看他们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i&&/p&&p&&br&&/p&&p&&i&——若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i&&/p&&p&&i&——我的英语水平提高了,技术能力会上升,可能升职加薪。但是我们公司好像不是很看重技术,技术岗位机会比较少,只是有可能,而且可能性也不大。&/i&&/p&&p&&br&&/p&&p&&i&对问题的假设追问适用边界:&/i&&/p&&p&&br&&/p&&p&&i&——有没有人会不同意我的假设?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i&&/p&&p&&i&——这个我不清楚。我有必要去了解是不是每个技术专家的英文能力都很强。&/i&&/p&&p&&br&&/p&&p&&i&——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i&&/p&&p&&i&——就我这个底子,即使只是到流畅看文档的水平也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i&&/p&&p&&i&——这件事可以用什么其他方式来完成?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i&&/p&&p&&i&——如果我有机会定期参加技术培训也许会更好。可惜,我们公司很少安排学习机会。我有一个朋友在腾讯,他们参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都很多,我估计很看重技术的公司都会很在意技术岗位员工的成长、培训等等。&/i&&/p&&p&&br&&/p&&p&&i&——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i&&/p&&p&&i&——真正的区别在于我的公司很少有学习机会,给技术专家也没多少晋升的空间,总是想的自学。&/i&&/p&&p&&br&&/p&&p&&i&I:我怎样找到并能进入一家能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的企业?&/i&&/p&&p&&br&&/p&&p&&b&你会惊奇地发现,你通常认为需要解决的、最近一直很困扰自己的问题,经过反思、追问,大部分都会被重新定义。&/b&&/p&&p&&br&&/p&&p&&i&A2:一周内约XXX喝咖啡,请教他的成长之路和学习方案。一个月之内收集到两家目标求职公司,以及两家用于练手面试的公司……&/i&&/p&&p&&br&&/p&&p&&b&在经验中学习,最难的是追问的不同视角。&/b&&/p&&p&&br&&/p&&p&经验经由反思和追问可以沉淀成信息,信息经过分析和整理可以升华为知识,知识经过联结和行动会内化为能力,行动带来新的经验,阅读带来新的信息,反思带来新的知识。如此不断在体验和反思中循环,就达到了知行合一,产生了学习之道。&/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7fc5c1b4376b23ecb77fd6f39f3237f_r.jpg&&&/figure&&p&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b&小猫倩倩&/b&】(&b&yqq-lc&/b&),专注读书、学习方法论与理财科普,公众号后台&/p&&p&1.回复【&b&高效学习&/b&】,教你超好用的学习方法,理科学渣如我,就是用这种方法考到东南大学的。&/p&&p&2.回复【书单】,送你一张&b&被收藏了8w&/b&次的书单。&/p&&p&3.回复【财商】,告诉你我如何用半年时间从月光族到理财10%+收益,此文还&b&上过知乎日报&/b&。&/p&
篇幅很长,答应我把它看完,也许你的思维方式会就此改变。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meta-competency)。提升学习能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它却是回报最高的投资。我们无法通过掌握一种方法就实现“快速提高”,但是正确的方法一定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
&b&麦肯锡的方格笔记术&/b&&br&在我们都在使用横条笔记本的时候,日本和台湾已经风靡了方格笔记本。&br&方格笔记本中的横竖线设计便于画图、画表。加上图、表后,笔记的视觉效果增强,让人一目了然。&br&而让人一目了然的笔记本在商务领域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br&&b&用方格笔记本记的笔记是这个样子的&/b&&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3ce0f15a850deecb236cb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3ce0f15a850deecb236cb_r.jpg&&&/figure&&br&给跪了,有没有!&br&&br&&b&那么,我们该如何使用方格笔记本呢?&/b&&br&答案是“使用方格笔记本、标出题目、用三分法记录”。这就是本书通篇介绍的“使头脑变聪明的方格笔记本三法则”。&br&&b&法则1:使用方格笔记本&/b&&br&以东大笔记本、京大笔记本为代表的“合格笔记本”,以麦肯锡、BCG为首的外资管理咨询公司所使用的方格笔记本,仅需将笔记本换为方格笔记本,你的笔记本就会变身为让你“一目了然”且能使&br&你头脑聪明灵活的笔记本。&br&&b&法则2:标出题目&/b&&br&我们都知道笔记本的上方有一块空白区域,你一般会在这块空白区域里写些什么呢?&br&“我没怎么注意过那里”“只用来写写日期”……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可是,那块通常不被重视的空白区域恰恰是笔记本最为重要的地方。方格笔记本的空白处就好比报纸的标题处,就像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标题的报纸一样,没有标题的方格笔记本会大幅降低我们对笔记的理解速度。&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d39cbc137af1d50ad25e4_b.jpg& data-rawwidth=&478&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d39cbc137af1d50ad25e4_r.jpg&&&/figure&&br&法则3:用三分法记录&br&将方格笔记本“分为三部分”记录。从左向右依次将笔记本分为三部分,按照“事实→解释→行动”的顺序记录笔记。&br&&br&对于工作和学习,前文中我一直是并列提的。但严格来说,学生笔记本和社会人士的工作笔记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请大家先了解这一点。积累知识、帮助学生朝人生新阶段进步是学生笔记本的主要作用,所以,学生笔记本更为重视的是高水平“积累”知识、信息的功能。&br&社会人士的笔记本则需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帮助他们取得想要的成果,这就需要笔记本能够快速区分出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不必要的,也就是帮助他们做出取舍,所以,社会人士的&br&笔记本更重视的是“舍弃”功能。&br&不过,不管是哪一类人用的笔记本,有框架、格式,人们就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学习、工作,没有框架的,学习、工作效率便会大幅下降。&br&而最先注意到“框架”并且巧妙运用了“框架”的就是以麦肯锡、BCG为首的外资管理咨询公司。&br&&b&麦肯锡笔记本&/b&&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2c22d7ecb63e76cab9b5f0_b.jpg& data-rawwidth=&518&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2c22d7ecb63e76cab9b5f0_r.jpg&&&/figure&&br&在这个框架格式上书写,几乎可以在与演示文稿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布局、视觉性调整、信息制作等。&br&&b&黄金三分法&/b&&br&使用方格笔记本都有一个通用的“框架”,那就是“&b&黄金三分法&/b&”。&br&反应在麦肯锡公司的笔记方法上就是——空、雨、伞&br&&b&麦肯锡公司的“空·雨·伞”&/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7c55b5fe163ff7d10fb393_b.jpg& data-rawwidth=&658&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7c55b5fe163ff7d10fb393_r.jpg&&&/figure&&br&所谓“空·雨·伞”,其实就是判断何为“空=现在的情况”,何为“雨=对此情况的解释”,何为“伞=根据此解释而采取的行动”。&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9a8fdfbbb6d3e4264ba0ebd_b.jp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9a8fdfbbb6d3e4264ba0ebd_r.jpg&&&/figure&&br&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们贯彻执行的思考、传达方式,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无限深意。&br&&br&以上内容皆来自&br&《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05fda364faec81a8ee52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5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figure&除了麦肯锡的笔记工作法,书中还介绍了康奈尔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知名学校的方格笔记术。&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item.jd.com/.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日]高桥政史)【摘要 书评 试读】&/a&&br&这本书又有了进阶版本&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e1e89a2bd3e30887ce8ddb8814fc06e_b.jpg& data-rawwidth=&885& data-rawheight=&8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e1e89a2bd3e30887ce8ddb8814fc06e_r.jpg&&&/figure&全书彩色的图解&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fbdb8c2_b.jpg&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fbdb8c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6d3e077d0a3d66ad3b9212_b.jpg&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7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6d3e077d0a3d66ad3b9212_r.jpg&&&/figure&&br&同时提供了更多的模板可供直接使用。&br&比如:&br&&p&&b&读书笔记&/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f71c3a1_b.jpg& data-rawwidth=&568&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f71c3a1_r.jpg&&&/figure&&p&&b&谈判笔记&/b&&/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e79ef0b08d6c7a43704_b.jpg&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e79ef0b08d6c7a43704_r.jpg&&&/figure&&b&学习笔记&/b&&br&&/p&&p&&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20fc8467eed4d35cb014fbe_b.jpg& data-rawwidth=&578&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20fc8467eed4d35cb014fbe_r.jpg&&&/figure&据说新版适合更广泛的人群,从学生、白领到家庭主妇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模板。&/b&&/p&
麦肯锡的方格笔记术 在我们都在使用横条笔记本的时候,日本和台湾已经风靡了方格笔记本。 方格笔记本中的横竖线设计便于画图、画表。加上图、表后,笔记的视觉效果增强,让人一目了然。 而让人一目了然的笔记本在商务领域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用方格笔记本…
多图预警!非Wi-Fi勿入!&br&&br&作为一只重度App下载狂,下面推荐一下个人觉得&br&实用、有趣、容易操作的App,全部都是免费的噢(?????????)&br&&br&一,修图类&br&首先介绍一个我不太想介绍的 ?_? &br&(Ps:为什么呢?因为这个App的功能实在是太逆天了,感觉妹子用了个个都是大长腿啦?_?...)&br&1、Spring&figure&&img data-rawheight=&253&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edaba94453a8efcd755095_b.jpg& data-rawwidth=&12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edaba94453a8efcd755095_r.jpg&&&/figure&&br&它主要有三个功能:&br&&b&拉长缩短&/b&&br&(主要是可以把腿P长)&br&&b&从两边中间聚拢&/b&&br&(让人更修长,不仅如此,用来Ps眼间距,三庭五眼也是可以的)&br&&b&定点缩小&/b&&br&(主要用来缩小大鼻子,缩小眼间距)&br&最重要的是,在用来Ps照片中的人物时,旁边的景物也会相应拉伸,看起来不会太夸张,几乎是“无痕Ps”啦&br&两张效果图~~&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94&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6e3e87b92f17b60d3d1cf171e4ed425_b.jpg&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6e3e87b92f17b60d3d1cf171e4ed425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71&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9fa180246ead2fb9e62b91cc2e90f03e_b.jpg&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9fa180246ead2fb9e62b91cc2e90f03e_r.jpg&&&/figure&&br&2、&b&PicArt&/b&&br&你一定很奇怪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红拍照的两边会出现两边有两道白色边边的情况,像下图那样的~~&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5e9ec729e242000dcc3f_b.jpg&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5e9ec729e242000dcc3f_r.jpg&&&/figure&&br&其实是用了这个App啦——PicArt&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88&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d26deceed9b692a0a0c138_b.jpg& data-rawwidth=&12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bd26deceed9b692a0a0c138_r.jpg&&&/figure&&br&&b&它的滤镜超美的&/b&!不过加了滤镜之后会有两边有两道白边,有些人会选择用编辑图片把它截掉,但更多人会把它保留!&br&3,&b&No crop&/b&&br&Ins上发图是要求正方形的(Ps:现在好像不强制要求了)所以发图的时候有时候不能保留原图,要截取图片,用了这个就可以把完整图片发Ins 啦!&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63&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94b93eb544f4ac7344712_b.jpg&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94b93eb544f4ac7344712_r.jpg&&&/figure&&br&4,P1&br&滤镜很不错,同时也是一个街拍,图片类的网络社区吧。13年的时候还没对所有人开放,还是邀请制的,要有这个圈子里的摄影师邀请什么的。&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51&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4e5b84f0ab247fd10bb9e_b.jpg& data-rawwidth=&11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4e5b84f0ab247fd10bb9e_r.jpg&&&/figure&&br&二,健身类&br&1,&b&Keep&/b&&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0&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1e9114a2ffb1c3d973c3e5dae77987e4_b.jpg& data-rawwidth=&11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1e9114a2ffb1c3d973c3e5dae77987e4_r.jpg&&&/figure&&br&它是唯一一个让我觉得其实在家也可以健身,不用特意去健身房运动。&br&里面有很多各种健身视频教程,教程都会喊节奏!&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31&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3ed67ab00ac97a9f199_b.jpg& data-rawwidth=&7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3ed67ab00ac97a9f199_r.jpg&&&/figure&&br&&a href=&//www.zhihu.com/people/bda2d81c8e4a4dba04335& data-hash=&bda2d81c8e4a4dba0433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bda2d81c8e4a4dba04335&&@Keep&/a&&br&2,&b&move&/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89&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53187decffe350c861f7fde_b.jpg& data-rawwidth=&12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53187decffe350c861f7fde_r.jpg&&&/figure&&br&可以自动追踪每天的走路跑步骑行等运动的公里数以及消耗的卡路里等,并且会在地图上记录下路线,以后翻看会很有意思。&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136&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8c5fc0e559f54dc1eb922bf4a1298845_b.jpg&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8c5fc0e559f54dc1eb922bf4a1298845_r.jpg&&&/figure&&br&3,&b&薄荷&/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94&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0ce0156a93dae656d3fe29c66457b0c_b.jpg& data-rawwidth=&12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0ce0156a93dae656d3fe29c66457b0c_r.jpg&&&/figure&&br&可以记录你每天吃了多少卡路里的食物,常见的食物的卡路里,这个App里都能找到,非常方便&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8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abcecff28a2ba87a5d013ce42457ed6_b.jpg& data-rawwidth=&5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abcecff28a2ba87a5d013ce42457ed6_r.jpg&&&/figure&&br&4,&b&轻松瘦身&/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56&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50bc97bfed5685aef6866_b.jpg& data-rawwidth=&11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d50bc97bfed5685aef6866_r.jpg&&&/figure&&br&用来设定目标并且记录检测饮食习惯和体重变化&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31&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b7fca485b6ee59dd9ca504b370f873a0_b.jpg& data-rawwidth=&10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b7fca485b6ee59dd9ca504b370f873a0_r.jpg&&&/figure&&br&三,&b&工具类&/b&&br&先介绍两个翻墙类的App~~&br&答主下载了几十个翻墙App,个个都说免费翻墙,试了又试,只有这两个是真正能用的(⌒▽⌒)&br&1,&b&ArkVPN&/b&&br&这个App以前是每天能领15分钟免费翻墙的时间,现在更新了每天能领30分钟,时间能每天累加。上个Ins,FB,去Youtude够啦!&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59&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20658fe2bfb4d4e39d9_b.jpg&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20658fe2bfb4d4e39d9_r.jpg&&&/figure&&br&2,&b&绿叶&/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54&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60bcea203b_b.jpg&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460bcea203b_r.jpg&&&/figure&&br&现在这两个好像不能用了?&br&&br&我现在用的是红杏(要付费,不过可以一个人买了破解它的二维码然后小伙伴就可以用了)&br&&br&听说快喵也行!&br&&br&3,&b&Mindmaple&/b&&br&&b&它对我而言太重要啦!?_?
换了几个手机,这个App我从未卸载过!&/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3&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b86430a0fbaf82500cae52f6e56d6334_b.jpg& data-rawwidth=&11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b86430a0fbaf82500cae52f6e56d6334_r.jpg&&&/figure&&br&思维导图可是一个很有效的工具。相信大家都在知乎上看到很多推荐的思维导图App了吧。&br&&b&可是我唯一推荐的Mindmaple了&/b&&br&优点太多了,谁用谁知道!&br&*&b&无限分支&/b&&br&(其他很多思维导图只能做有限的分支,而它可以把要点的某一枝干无限细分下去,追根究底,深入研究)&br&如图&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67&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175e9d41a1c364ebc5b08c0721cfd31e_b.jpg&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175e9d41a1c364ebc5b08c0721cfd31e_r.jpg&&&/figure&&br&*&b&无限添加新的思维导图&/b&&br&(其他很多思维导图App会有数量限制,超了收费)&br&*&b&在一个分支上可填上大量的内容&/b&&br&效果如下图&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67&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7ecff093f_b.jpg&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87ecff093f_r.jpg&&&/figure&&br&*&b&功能多&/b&(导图两边平衡,选颜色,选边框,关键字查找等等)&br&*&b&简单,方便,容易操作&/b&(添加新的分支点一下就好)&br&4,&b&CAJ云阅读&/b&&br&写论文神器啦!&br&把知网上的文章发到手机上,要使其可读,就要下载这个啦!&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38&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6c23e17abe1fedd78feb9f_b.jpg& data-rawwidth=&11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6c23e17abe1fedd78feb9f_r.jpg&&&/figure&&br&&br&四,&b&时间管理类&/b&&br&&br&作为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下载过几十个时间管理类的App,最后觉得最好用的还是ihour&br&&b&1,ihour&/b&&br&&b&就是可以记录你每一项任务(目标)花了多少个小时的神器,比如累计拉琴968个小时什么的!&br&&/b&&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7&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75b00fd16af732cc5cc_b.jpg& data-rawwidth=&11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75b00fd16af732cc5cc_r.jpg&&&/figure&&br&功能:&br&*&b&每日记录&/b&&br&所有事项归整一处,方便记录该事项每日,总共投入&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24&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9dfb53e13ebd17b8c23cf_b.jpg& data-rawwidth=&12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9dfb53e13ebd17b8c23cf_r.jpg&&&/figure&&br&还有各种里程碑可以激励我们噢!&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20&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a3b5cda7ef9d293863fe_b.jpg& data-rawwidth=&12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1a3b5cda7ef9d293863fe_r.jpg&&&/figure&&br&此外,它还有项目时间计划,时间统计,按你各给出百分比的图,促进时间分配平衡噢!&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03&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2cfc0e0cc6b30da4c13f73b_b.jpg& data-rawwidth=&10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2cfc0e0cc6b30da4c13f73b_r.jpg&&&/figure&&br&2,&b&专心&/b&&br&你一定听说过一个时间管理的App叫Forest吧,功能就是接在你需要专心学习的时候,点击“开始”按钮,用种子种植一棵树,然后你就不能玩手机啦!你滑动手机的话你种树会死掉!如果你能坚持到你设置的时间,如30分钟内,你不去滑动手机,你就会收获一棵树!慢慢收获一片森林!&br&可是Forest要钱呀!?_?&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0&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6af26b6f9d7e64a080baccc4_b.jpg& data-rawwidth=&11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6af26b6f9d7e64a080baccc4_r.jpg&&&/figure&&br&&b&专心,就是Forest的免费版啦&/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48&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5ddd08e9542_b.jpg& data-rawwidth=&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35ddd08e9542_r.jpg&&&/figure&&br&3,&b&Left&/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55&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badf2a8_b.jpg& data-rawwidth=&11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badf2a8_r.jpg&&&/figure&&br&&br&如果一个人只能活到75岁,那么他刚好能活900个月,在A4纸上表示也就是30*30的表格!&br&Left的功能很简单,只有一个,就是用一张表格来显示你已经逝去的时间。&br&比如说,你20岁了,那么你就大概活了251个月,如果活到75岁,那么还剩下649个月!&br&如下图所示&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69&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cdb1db4_b.jpg& data-rawwidth=&6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3cdb1db4_r.jpg&&&/figure&&br&&br&很简单,却很震撼!&br&用震撼的方式提醒自己时间宝贵,要珍惜!&br&&br&4,&b&怪物闹钟&/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3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41b689fa0ffb4ffcec914_b.jpg& data-rawwidth=&1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41b689fa0ffb4ffcec914_r.jpg&&&/figure&&br&这个闹钟首先是萌啦!它的界面非常可爱!&br&其次,每天早上保证不会迟到噢!&br&你调了闹钟,必须玩一些简单的游戏才能把它关掉,比如简易拼图,简易算数等等!没过关,那抱歉啦,就连闹钟响的声音的都调小不了!&br&界面萌萌哒&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327&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adcc5ea3e8f490edb354ed_b.jpg& data-rawwidth=&1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0adcc5ea3e8f490edb354ed_r.jpg&&&/figure&&br&还有50多种免费的,各种各样的闹钟供你选择噢!&br&每一个都超可爱的!(?????????)&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121&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b5694baea5dbab59ead0496_b.jpg& data-rawwidth=&8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ab5694baea5dbab59ead0496_r.jpg&&&/figure&&br&五,其他&br&1,&b&数读&/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77&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8d200ea099ed68cf36d97bc15251cd29_b.jpg& data-rawwidth=&12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8d200ea099ed68cf36d97bc15251cd29_r.jpg&&&/figure&&br&拿来看新闻的,非常简明有用!&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353&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5e96d4ccadfcb7d4041086a_b.jpg& data-rawwidth=&10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5e96d4ccadfcb7d4041086a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02&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0fcbcffb5797_b.jpg& data-rawwidth=&10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0fcbcffb5797_r.jpg&&&/figure&&br&2,背单词&br&墨墨背单词&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39&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6c9d359c0a49bf607ed0_b.jpg& data-rawwidth=&11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6c9d359c0a49bf607ed0_r.jpg&&&/figure&&br&优点是可以选好你需要背的单词书,然后在单词书里的单词里选出你不会的单词来背!&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943&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f4ceada379c_b.jpg& data-rawwidth=&12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f4ceada379c_r.jpg&&&/figure&&br&当然,百词斩,扇贝也是非常好的!&br&3,速读&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8&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c1bc1cbc3d73e587d5b5adc019dac1e_b.jpg& data-rawwidth=&11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dc1bc1cbc3d73e587d5b5adc019dac1e_r.jpg&&&/figure&&br&这个比较冷门,限于篇幅,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百度一下速读原理。不过我的手机里一直不卸载,可以训练自己的迅速阅读的能力,由一秒种看5个数字到一秒种看8个数字毫无压力!要经常训练噢!&br&&br&Ps:大家有空的可以看看这个时间管理类App的答案噢!&br&有哪些时间管理类的App?&br&陈小唯的回答&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2743&/span&&span class=&invisible&&3886/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r&写了很久,感谢阅读!有喜欢的话,点个赞呗!手动可怜脸?_?
多图预警!非Wi-Fi勿入! 作为一只重度App下载狂,下面推荐一下个人觉得 实用、有趣、容易操作的App,全部都是免费的噢(?????????) 一,修图类 首先介绍一个我不太想介绍的 ?_? (Ps:为什么呢?因为这个App的功能实在是…
&p&耐得住寂寞,你要学的不只是上面说的专业课,以后还要学设备、电器、园林、市政、图片处理、建模、office全套、合同、建筑法规、政府文件和决策方向、报各个政府资料和诀窍、成本控制、营销这些、服务意识、强健的体魄和内心,才是个自己能认可的建筑师,毕竟说起来很骄傲--------建筑学是龙头。&/p&&br&&p&还想补充一句,上班后你就会发现,同样学建筑的会分成两个专业---建筑师和设计师&/p&
耐得住寂寞,你要学的不只是上面说的专业课,以后还要学设备、电器、园林、市政、图片处理、建模、office全套、合同、建筑法规、政府文件和决策方向、报各个政府资料和诀窍、成本控制、营销这些、服务意识、强健的体魄和内心,才是个自己能认可的建筑师,毕…
开始之前,先唠叨几句——&br&&ul&&li&设计和绘画是两回事——虽然绘画有助于设计的表达,以及培养审美方面的素质。无论是哪个领域的设计,约束条件都比更倾向于创作的绘画要多得多。&/li&&li&不知提问者现在学习的是文科还是理科?如果是文科,需要注意一下。因为目前建筑学专业招收文科生的学校相当少。「老八校」中,似乎也只有清华和同济。&/li&&li&从提问内容来看,提问者对建筑学的了解不深,甚至也谈不上特别有兴趣,只是类似于「听说与画画沾点边」的状态。所以,建议在对建筑学有一定了解之后,再多加斟酌。当然,这不仅限于建筑,对所有专业,都应当采用相同的态度来进行选择。&/li&&li&兴趣和职业不一定要是一致的。选择你感兴趣的事情来作为职业,有可能最终这份职业的枯燥之处会将你的兴趣磨灭;也有可能,你对这项兴趣的热爱之深能够让你坚持下来,并为你的职业提供强大的动力。具体是怎样的情况,请提问者自行判断。另外,引
&a data-hash=&a0980dff598& href=&//www.zhihu.com/people/a0980dff59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袁牧& data-tip=&p$b$a0980dff598& data-hovercard=&p$b$a0980dff598&&@袁牧&/a& 老师的一句话——「你说你喜欢吃红烧肉,但是杀猪做菜当厨师,很可能并不是你希望的职业。」[1]&/li&&/ul&&br&以下是正文。语文不大好,行文可能有些长,见谅。脚注处的链接,都是建议看一看的。&br&&br&------&br&&br&&b&「准备什么」&/b&&br&&br&估计在大多数开设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学校,这三个专业在高考时招生的分数在全校各个专业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且,目前国内建筑学排名前列的「老八校」,除了西安建大之外,都是 985 大学。因此,对于想考建筑学 / 城乡规划 / 风景园林的高中生而言, 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入学前准备工作」,就是分数了。&br&&br&不巧的是,建筑设计这个行业,出身的院校还是难以忽视的一点。在招聘时,「老八校」的西安建大的建筑学学生,恐怕还是会比 985 的浙江大学出来的学生要更受青睐一些。诚然个人的能力是最为根本的一点,一些名头没有那么气派的院校,也会有出类拔萃、比像我这样的老八校普通学生能力要强得多的学生。但从总体情况而言,更好的院校使学生具有更强能力的机会更大。而且,那些在排名相对靠后的院校就读的优秀学生,大概也不会放过在本科毕业后到更好的平台(无论是老八校还是国外名校)继续深造的机会。&br&&br&比如,从师资上讲,优秀的建筑院校,教师 / 学生的比例更大,也就是说,在专业课上同样的总时长,每个学生能获得辅导的时间更多。在本校,一位老师加一位助教,大概带十二、三个学生,在清华、同济这样的学校,可能每组学生人数更少;而有一些学校,甚至整个班三十人只有一位老师。教师本身的实力亦然。而更好的学校,可能有更好的教学硬件——比如激光切割机、3D 打印机等,在一些学校是供本科生免费使用的(说来,缺乏这些设备或许是华南理工最遭本校学生吐槽的点之一了),而有些学校或许连每个班固定的工作室都没有。而且,定期展览、邀请大师学术讲座、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其他名校的联合工作坊等,亦是好的学校能提供的资源。&br&&br&以上,阐述了更好的院校对于建筑学学生的意义。因此,对于高中生而言,将成绩尽可能提高,能够在填报志愿的阶段给予你更多的选择权,从而有可能在更好的建筑学院中学习。这就是为什么说提高成绩是最重要的「入学前准备」。至于素描加试的准备、对建筑名作的了解之类,高考后漫长的假期完全足够了。&br&&br&------&br&&br&&b&「学什么」&/b&&br&&br&提问者虽然问的是建筑学,但上面的部分,还附带上了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专业。这样做的原因是,这三个学科有不少交集,甚至吴良镛将这三个学科并称为「广义的建筑学」。虽然这样的划分方式亦有争议,但无论如何,这三个学科研究的都是人居环境,而且有紧密联系:&br&&ul&&li&在大学的教学中,通常三个专业都要进行建筑设计的学习。而且三大原理(建筑、城规、景观)是这三个专业都要上的课程,只是内容深浅各有侧重。以华南理工为例,三个专业在大一到大三的主干课程都是建筑设计,而且其他课程(比如专业基础课)也基本一致。从我们这届开始,才在大三为城规、景观引入一些各自专业的课程,而以往这些课程都是在大四开始,三个专业分开之后才安排的。&br&&/li&&li&在理论研究中,三个专业亦绝不是泾渭分明的。&/li&&li&实际工程中,三个专业会有上下游或是并行、交叉的关系。&/li&&/ul&回到「学什么」这个话题。如果试图以尽可能简单的语言来概括的话——建筑学这个专业,会学到&b&建筑设计以及为建筑设计服务的一系列知识&/b&。&br&&br&下面尝试以我从大一到目前经历过的课程来说明。如嫌繁杂,可以暂且跳到后面。&br&&br&大一最主干的课程是建筑设计基础。这门课如其名字所言,是进行建筑设计的基础性训练。这门课的作业中,仅有大一下学期最后一个算得上是设计建筑——一个景观建筑小品。在大一刚开学,军训过后,第一个作业是「初看建筑」——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条在广州参观建筑的线路,并在参观的过程中拍摄素材,最后剪一段短片作为成果。虽然拍出来的多是插科打诨式的片子,但这个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走访的过程中,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对建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后,有线条绘制练习和小建筑图纸抄绘,用以练习针管笔作图的基本能力;平面、立体、空间构成,让大多数此前对设计并无感觉的学生了解最基础的设计方法与过程;小建筑测绘,让学生了解规范的建筑制图、了解组成建筑的各部分构件;名作解读,让学生接触分析建筑作品的方法,增加知识储备,顺便训练水彩渲染;景观建筑小品设计,则是综合一年级所学内容,并让学生接触使用真实场地设计方案的过程。&br&&br&除了专业课(建筑设计基础)外,一年级上学期还有微积分基础(所谓「文科高数」)、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思修这些公共课,也有和专业有些关系、但偏向介绍性的规划概论(我是城规专业,建筑、景观亦有相应概论课)。而下学期的公共课有画法几何、英语、VB 编程、近现代史纲,专业基础课有建筑史纲以及建筑模型课——这门课相当于是一个营造课程,一个年级五个班,每班最终在学院中庭搭建一个具有一定尺度的构筑物作为成果。&br&&br&到了大二,专业课名字变成了「建筑设计」,内容也开始真正设计建筑。每个学期有两个大作业,大二的四个分别是宿舍设计、住宅(别墅)设计、学院东厅改建设计、幼儿园设计。这几个作业分别是两类居住、公共建筑,从中训练学生对不同类型建筑的处理策略。同时,功能的划分、交通流线的组织、气候的适应、安全的考虑……如何应对这些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这门课程需要教给学生的。&br&&br&而大二的专业基础课也更为「建筑」了。比如建筑力学,学习的是三大力学(理论、结构、材料)的简化版;建筑构造基础,对建筑构造[2]进行初步的学习;建筑结构概论,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形式进行了解;建筑设计原理——前文提到的「三大原理」之一——则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建筑在设计时应当遵从的一些原理以及规范。这些内容,会对建筑设计的过程和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大二的两个学期也会分别上外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两门课。为什么要学习建筑史,知乎已有讨论[3, 4],不再展开。个人认为,学习建筑史起码能让你对建筑学的前世今生有所了解——比如,「方盒子」式的建筑为什么会产生、哥特式教堂与巴洛克式教堂到底有什么不同,之类。至于毛概、马原这样的公共课,一向是让建筑学院学生以及教建筑学院学生这两门课的老师头疼的课程,不提也罢。&br&&br&到了大三,专业课仍是那门「建筑设计」,只不过要设计的建筑尺度更加大、功能和流线更加复杂。刚结束的上学期做的设计是汽车客运站和旅馆,下学期将要做的是图书馆和博物馆。做这些公共建筑,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设计的工作量更大。而专业基础课,对于我的专业有场地设计、景观设计原理、建筑物理、城市经济学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虽然是「专业基础课」,但应该说这些课对专业的重要程度只增无减。&br&&br&而在大四、大五,除了各专业的设计课内容之外,还会有与实际工作关系更大的一些专业基础课。比如建筑消防、各类法规之类的课程。具体的内容,我目前就不清楚了。&br&&br&而和提问者的兴趣——画画——有最直接联系的,应属美术课。美术课开两年,大一的两个学期分别学静物素描和素描写生;而大二则是水彩和水粉。在大二下学期结课之际,会到外地写生 (wán) 十天。除此之外,在课程之内可以「画画」的机会并不多,课程作业的表达,虽然说是「画图」,但更像是工程上的制图而不是艺术的创作——当然,即使是需求严谨的制图,也是有在表现手法上创作的空间的。不过,如果喜欢绘画而且画得好,对于学建筑来说也可以算是加分项——草图画得好,能更高效地与老师 / 搭档的同学 / 工作中的同事或甲方交流,而且更现实地说,对于考研、应聘亦有帮助。&br&&br&就像前面提到,在大学学习建筑学,会学到建筑设计以及为建筑设计服务的一系列知识。这个专业会学到的东西相当多且杂,而且不乏枯燥的内容,或许与你原先所设想的有颇大差别。&br&&br&设计建筑并不是仅仅将其外观做得好看就行了。在建筑功能设计和交通流线组织的合理性、建筑的安全性(无论是消防方面,还是其他方面)、人体尺度、结构的合理性、建筑的设计与当地气候是否相符、通风采光等等一大堆的因素面前,外观并不显得十分重要。建筑师并非艺术家,而是杂家。除了审美与创造,还需要对工程的了解(起码,不能是一无所知),有时还要了解人的心理,了解一些社会学知识,了解与建筑相关的法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建筑学会有各种「杂七杂八」的课程的原因。而且,即使是与专业看似没什么关系的公共课,也有可能成为设计中的一个工具——比如,编程和数学学得好,那么向参数化设计发展会是一个不错的方向;而英语,对于大学生来说则是基础工具了,对于需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的建筑师而言,语言更是查阅外国文献的利器。&br&&br&------&br&&br&&b&「做什么」&/b&&br&&br&&br&学习建筑学的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最「对口」的莫过于建筑师了。建筑师做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建筑设计」。然而,在学校中做的设计作业与实际的项目相比,恐怕只能算是简单模式。知乎上已有相关问答[5],我作为学生,就不班门弄斧了。而建筑师也有两个较为主要的从业方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无论是哪个方向,对都相应的能力有着要求,并不存在优劣之分。&br&&br&而之前提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是三个关系紧密的学科。学习这三个学科的学生,在将来也有可能从事三者中的其他两个学科的工作。本科建筑学,硕士、博士向其他两个领域深造的例子也不罕见。总之,在这三个学科之内,「转行」的自由度应该并不算太小。&br&&br&亦可以在大学做教师,并从事研究工作。建筑学中分野不少——比如建筑历史、建筑理论、建筑构造等等。所以,如果你对某些领域感兴趣,都是有可能进行深入研究的。不过,单纯从事教学或是单纯研究的人应该并不多,通常都应该会参与实际项目——这也是所谓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吧。&br&&br&而建筑学学生毕业后,也不一定要当建筑师。从事其他领域的设计,比如室内设计、平面设计、交互设计等等,都是有可能的,而且亦有实例。当然,不同设计虽有相通之处,但毕竟依托不同原理。所以,如果要「转行」,首先亦需具备相应知识——而这些知识,则可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累积而来。甚至,从建筑师转职为结构工程师的人也有——当然这恐怕就相当少了。&br&&br&设计以外,也有出路。比如陈奕迅当了歌手,刘家琨去写书(虽然现在也有做建筑设计)。好像也有学建筑出来去当程序员的。建筑学教育要求的知识面广泛会为你带来相当多的可能性,只是,如果要向建筑以外的领域发展,也要有相应的积累才行。&br&&br&总之,建筑学学生毕业后最「对口」的工作,就是从事建筑设计或建筑学教学 / 研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可能性被堵死。&br&&br&------&br&&br&以上,是对问题的三个方面进行的回答。下面还想补充一些其他内容。&br&&br&建筑类专业(建筑学、城规、景观),的确如一些外界印象那样,是挺累的专业,而且对健康算不上友好。没有「拖延症」、妥善管理时间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即使做到这些,也难免不会遇上竞赛、设计课作业、其他课程大作业的 deadline 撞到一起的「不可抗力」。所以,多数学建筑类专业的人还是不多不少要熬一点夜的。当然,学会管理时间、行事果断会帮到不少,而且有很多情况下真的是「为熬夜而熬夜」,并无必要。而工作之后,是否加班更是难以由你自己决定,而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学建筑要熬夜」之外,对于建筑学另外一个著名的刻板印象大概就是「收入高」了。其实,如果考虑上工作时间,「性价比」恐怕不高。&br&&br&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热爱,不要贸然报考。&br&&br&当然,如果你确定你和这个专业情投意合,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会有不少乐趣的。比如,每个班都有一个专属的教室,每人会有一个工位,可以在教室里过上与中学类似的校园生活;在自己的教室里打火锅、煮饺子、为同学庆生,亦是有趣的事情;宿舍门禁对建院学生的宽容也提供了不少摸鱼的机会;每次大作业,经过没日没夜赶图后终于交图的成就感与狂欢……虽然学这专业挺累,但是也还是相当有趣。&br&&br&------&br&&br&之前回答过不少类似的问题了,本想简单带过,但感觉此问题提问的层次好像挺适合写一篇「放在收藏夹里以后看到有类似问题就甩链接过去」式的长回答。也算是本科生涯过了一半(前面忘了提——建筑学、城规、景观专业,很多学校——基本上通过住建部评估的吧——都是五年制的)之际,对自己的专业的一些想法进行整理吧。&br&&br&希望对提问者以及有类似疑问的高中生有所帮助。&br&&br&------&br&&br&脚注&br&&br&[1]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i.hu/36s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對于報考建築系的新生們有哪些建議? - 知乎用户的回答&/a&&br&[2]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65792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建筑构造_百度百科&/a&&br&[3] &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学习建筑史有什么作用? - 建筑设计&/a&&br&[4] &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树立良好的建筑历史观?建筑史应该怎样学的有趣味? - 建筑设计&/a&&br&[5] &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建筑师每天的工作是怎样的? - 建筑学&/a&
开始之前,先唠叨几句—— 设计和绘画是两回事——虽然绘画有助于设计的表达,以及培养审美方面的素质。无论是哪个领域的设计,约束条件都比更倾向于创作的绘画要多得多。不知提问者现在学习的是文科还是理科?如果是文科,需要注意一下。因为目前建筑学专…
&p&10个步骤,如何从自学建筑到申请顶尖建筑学院(含精选书单)&/p&&p&&br&&/p&&p&在讲具体方法前,先讲一个笔者的故事&/p&&p&&br&&/p&&p&&b&从遥远到“遥远”:从自学建筑到东京大学&/b&&/p&&p&&br&&/p&&p&&b&2007年,我去吉林一个不知名的大学念书,专业是工商管理。2015年,我收到了东京大学建筑系的录取通知书,在大街上泪如泉涌。&/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ea61ff3a4fea37e0c2e_b.jpg& data-rawwidth=&1985& data-rawheight=&1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8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9ea61ff3a4fea37e0c2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75a6f307df7f3b9a1e950ffdbb5b366_b.jpg& data-rawwidth=&1985& data-rawheight=&1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8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75a6f307df7f3b9a1e950ffdbb5b36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2bd781d45a5b9fb0d35a2b_b.jpg& data-rawwidth=&1985& data-rawheight=&1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8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2bd781d45a5b9fb0d35a2b_r.jpg&&&/figure&&p&&br&&/p&&p&&br&&/p&&p&&b&一&/b&&/p&&p&&br&&/p&&p&高中的时候我理科比较好,但是自认为能成艺术家,所以后来又改成学文。高考前我突然喜欢上了建筑学,觉得应该读这个专业。以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对广东考生都文理兼收,那一届高考改革只收理科生,我跟华工建筑系就这样失之交臂。政策的改变,使得全国所有建筑系停止招收文科生。考虑到我进入了普通高校之后也许会慢慢忘记建筑这个理想,我就选择了一个建筑类院校的商科。在建筑院校里面的商科,通常冷门且无人问津,我想这样就能在大学四年不断的仰视建筑系,以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吧。我在报考书上翻了又翻,才发现了建工学院。回想起那时候的想法,实在天真,但却非常凑效。本可以去一个重点大学,却辗转到了一个不知名学校的冷门专业,但我没有后悔这样的选择。&/p&&p&一般学校都有转专业的制度,但我们学校没有。不过我确实也做过这方面的努力,家里通过熟人联系到老师,说能转到城市规划专业,当时我很开心,至少是建筑相关专业,突然觉得就离梦想如此近了。高中毕业聚会那天,同学在聊各自的专业,他们说我能如愿读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很好。聚会上,家里突然打来电话,说学校教务处那边出了状况,说文科生没有办法转到城市规划。这个消息就像晴天霹雳。从回到座位到聚会结束,我没有说一句话,也不知道他们都聊了什么。不知道过了多久,就草草分别了。这次算是追梦道路上第一次大的转向和打击,快到眼前的美好又消失了,让我难过了好久。我想过复读,但是心情和行李都收拾好了,还是下决心去上这个学。第二天买了从广州到长春火车票,特快T122,硬卧上铺,我记得特别清楚。&/p&&p&列车全程36个小时,两夜一天,我从南到北,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9f19e9544eaef9f3b9500c_b.jpg& data-rawwidth=&1985& data-rawheight=&1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8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9f19e9544eaef9f3b9500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00cdfb370fd_b.jpg& data-rawwidth=&1985& data-rawheight=&1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8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00cdfb370fd_r.jpg&&&/figure&&p&&br&&/p&&p&&b&二&/b&&/p&&p&&br&&/p&&p&还没出发时,我就想着要做一个勤劳的旁听生,虽说不能拿到建筑的学位,可4年听下来至少也能入门吧。开学后,我跟数学老师请假去听建筑概论,自己再找时间把内容补回来,照常作业和考试。数学老师听后很愤怒,说这样不行。我当时认为他只是嘴上说说。后来没想到因为我和他提过此事,他反而发现我不在,特意点我的名字,记我旷课。我一开始没在意,几次之后,辅导员找我谈话,说再这样下去我的考试资格就要被取消了。我束手无策,只好乖乖回去上课。这件事之后,我的行为就被院里的老师传开了,有些老师点名的时候会问,“哦?你就是那个不上自己学院的课,要去上‘建筑课‘的学生啊?”我只好苦笑点头。&/p&&p&建筑系的设计课是每人一张专用的桌子,所有不像其他专业一样可以随便走进教室旁听。我去找建筑系主任,问他能否加一个桌子旁听设计课。他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拒绝了我。&/p&&p&大四下学期的时候,当学校知道我并没有考同济研究生,还对我设下重重困难以阻挠我去上海,许多次被召回学校签到,否则开除学籍。直到现在,回想当时依然觉得不解和愤怒。自从被系主任拒绝以后,我就决定不再旁听学校任何课程。这样的学校,它能教给我们什么呢?&/p&&p&&br&&/p&&p&&b&三&/b&&/p&&p&&br&&/p&&p&假期回到广州,父亲带我在华南理工建筑学院挨个老师工作室敲门,问他们是否能在寒暑假期指导我学设计,很多老师觉得不现实,就婉约拒绝,最后建筑系姜文艺老师答应收我为徒,布置一些简单的手绘练习和课程设计,不过后来因为假期时间仓促,效果并没有特别明显。&/p&&p&大四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一个专门针对非科班的建筑设计课程,我和学校说我要考同济,要到那边上课备考,学校居然爽快的答应了。上海的物价很高,但是家里给的生活费不多,到那之后东省西省买下了一些生活必须品和一辆破旧的二手自行车,便开始求学。虽然不是拿正式的学历,但是这次总算是真正的、抛开一切的全身心投入到建筑的学习中,那种快感是同班其他人所不能体会的。每天晚上我骑着自行车去洗澡然后去自习室画图、看书,虽然有时寒风凛冽,但那看来都是可爱的。回来的时候看着建筑系馆灯火通明,学生都还在画图。我想,建筑系怎么工作到那么晚啊!一直画图到深夜多累啊!可是,真好。&/p&&p&都说考研是改变非科班的唯一途径,焦头烂额的坚持到毕业,我决定报考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为了准备研究生必考的快题设计,我参加了另一个考研培训班。在考研班的课堂上我将在之前做的设计拿给老师看,引来了大量同学的围观,我讲完设计后老师的脸色慢慢变差,接下来开始指出我设计中的种种问题,将设计批的一无是处。说完后,同学们默默走开,有的同学自此之后会称我为“大师”。&/p&&p&考研班的培训方式一般是,老师布置一个题目,同学就在下面画,画完就挨个拿给老师看。老师评一个同学的作业时其他同学就会围着听,以吸取他人教训。但是到评我的设计时,同学们就会一哄而散。我不服输,每天都画图至最后一个走,后来有一天我的一个住宅设计“挑池宅”吸引了老师的眼球,认为这个设计符合了路易斯康的原则——将服务空间集中而释放出被服务空间,使得客厅、房间、泳池等空间得以解放。他的赞扬慢慢的将习惯一哄而散的同学又慢慢的吸引了回来,听老师娓娓道来这个设计的妙处。接下来的“教学楼加建”和“风雨操场”等几个设计都得到了老师极力夸奖,叫我“大师”的同学仍然叫我大师。考研班结业时,老师会选一些优秀作业贴在墙上,班里最优秀的几个同学贴了两份,而我,贴了三份。&/p&&p&考研班结束后,我便回广州备考。这段时间,中心的学长张翼,北大董豫赣老师的学生,正好在华工讲建筑史,每逢他讲课,我必去听。直至今天,他的建筑史观——对“创新”的看法、古典和现代建筑问题的同一性、建筑类型的抽象,对我设计的影响都是极大的。2011年底,我报了北大董豫赣老师,并且成为了通过初试,最终还是成为了6个人中唯一被刷下的。当天晚上我在教室外拦住了董,我问他我热爱建筑并为之奋斗,为什么不录取?他说,有哪个学生说自己不是热爱建筑,如果你真的热爱建筑,那读不读北大对你影响都不大吧。虽然说的一句屁话,但我一时也不知如何反驳。梦想再次向我靠近,又再次消失。如果当年去了北大,就没有后面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一件美好的事情正在消逝,但你奋力追赶,那么下次等待你的必定是更美好的回报,一定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99dde31e1_b.jpg& data-rawwidth=&1985& data-rawheight=&1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8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99dde31e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4c293bcebdfe_b.jpg& data-rawwidth=&1985& data-rawheight=&1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8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4c293bcebdf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5526aeedda4b_b.jpg& data-rawwidth=&1985& data-rawheight=&1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8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5526aeedda4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6b83ba163c2b9a083dcdc0fd072ada4_b.jpg& data-rawwidth=&1985& data-rawheight=&1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8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6b83ba163c2b9a083dcdc0fd072ada4_r.jpg&&&/figure&&p&&br&&/p&&p&&br&&/p&&p&&b&四&/b&&/p&&p&这是追梦道路上第二次大的转向和打击。回广州之后我尝试直接建筑事务所应聘,每天投大20多份简历,投了大概一周,共一百多家公司,基本没有一家让我面试。最后有三家给我发了面试通知,源计划工作室,坊城建筑和福克萨斯深圳办事处。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当时拿着几张手绘的快题,连CAD都不会用,就去了。那时福克萨斯急需要一个驻场的实习生,在施工现场拍照片、开会、写报告然后发给罗马总部,所以这样的差事我还凑合能承担,于是建筑师的职业生涯就从深圳机场T3航站楼开始,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p&&p&可是我觉得持续的监理工作并不能使我成为一个设计师,三个月的实习结束后,我放弃转正,打算在家自学基本的制图软件。和我合租的室友,其中一个叫张航,是悉地国际的建筑师。我跟他详细陈述了我的想法后,他说保证在两周内教会我所有软件。他每天晚上基本12点才回到家,简单教了一些命令后他就去洗澡,有时候我们就会拿出威士忌,点上烟,开始聊建筑,常常聊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他又照常起来上班。就这样,白天我在家里练习,晚上等他回来点评。不久后我朋友把我介绍到深圳柏涛实习。&/p&&p&&br&&/p&&p&&b&五&/b&&/p&&p&&br&&/p&&p&在柏涛实习期间,我知道冯果川老师在带领着一支优秀的理想主义的团队——筑博工作室。我当时加了一个深圳的建筑师QQ群,在上面问有没有工作室的同事,结果一个女孩说她是,回想起来,她是我的恩人。她叫冯茜,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现在已经在米兰理工读硕士。我给他发了作品集,问她能不能把我介绍到工作室,她说可以,但是她要我改一下作品集,我说好。过了两天她给我带话,老冯说工作室现在满员,让我看看对筑博其他部门是否感兴趣。我跟冯茜说,麻烦你给冯总带去两句话,无需修饰,带到即可:第一,我只对你的工作室感兴趣,其他部门我不考虑;第二,这次你不让我见你,我始终会找到你的。第二天冯茜给我回信息,冯总让你过来面试。&/p&&p&初次与冯果川老师见面,说不紧张是假,他问我为什么喜欢建筑,建筑是什么。我说是因为我想将脑海里的想法用物质的、可视的方式表达出来。他说这是建筑师自卑的一种想法,认为自己脑海里的想法很重要,要建立个人的纪念碑。他认为建筑应该是发现社会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接下来我们聊了大约两个小时,他批评我作品集里的东西。我听别人说当他和你聊很久并且批评你的时候他就会录用你。但是后来他说我现在的水平还不够,去了工作室会自卑,至少图画的还不够好。我说没关系,我现在还在柏涛实习,等实习完我再做一版作品集,到时你再判断。&/p&&p&柏涛实习结束后,我在家里足足做了4个月的作品集,将以往的设计通通重新表达了一遍。期间通过张航,我认识了罗琦——深圳一个很不错的建筑师,现在也成了我的好朋友。他不断的对我的设计进行指导,甚至还亲自帮我改模型。有一次我问罗琦,你真的对改这个设计感兴趣吗。他说,我只是有兴趣帮你。至今让我感动。作品集做好后,我再一次联系老冯,他第二天来电话让我去上班。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fd6fe818bf_b.jpg& data-rawwidth=&1985& data-rawheight=&1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8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fd6fe818b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db6eb6e9fc669bdfa21abe_b.jpg& data-rawwidth=&1985& data-rawheight=&14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叶倒进马桶会堵住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