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指导老师说“重要作用”不可以作为论文关键词怎么选(虽是高频词汇,但不是专业术语),她这是在刁难我吗

论文怎么写_如何写毕业论文_毕业论文写作技巧大全
累计分享192182次
当前位置:
怎样才能写好论文
   论文的高度知识性与技术性导致论文写作是一项对作者专业知识以及写作技巧要求极高的工作,因此论文的写作被作为大学教育学业考查的重要手段,也被视为职称评定的一道门槛。论文写作者不仅需要具备高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经验还需要需要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才能创作出一篇内容、结构俱佳的论文。
一、论文相关概念
1、什么是论文?
   我们把某一学术课题在理论性、实验性、预测性上具有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文章简称为论文。通常论文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职称论文,另一类是学位论文。职称论文的作用是用来晋升职称的,所以它的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职称划分出不同的类别,比如会计人员的职称论文称作会计职称论文,医务人员的职称论文称作医学职称论文等。学位论文一般指的是毕业论文,按研究领域可以划分为自然科学论文、人文科学论文、工程技术论文,按照学位可划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种。
2、论文标题
   标题又称题目或题名。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3、论文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字数不可太多,一般论文摘要在150—300字数。
4、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关键词是标示文献的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6、论文正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文章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时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完整标注是对原作者的尊重。参考文献作为文章最后涉及的内容一般也是容易引起老师关注的地方,参考文献不仅仅在格式上有具体要求,同时在数量、种类、年份等方面也有相关要求。例如格式一般需要参照国标参考文献标准;数量上以硕论为例一般要求在50篇以上,其中英文不低于10篇;在种类方面一般涉及到图书、期刊、硕论、会议论文、报纸等,一般要求期刊类作品不少于10篇;在年份上一般要求参考文献应是最近五年以内的。
二、论文写作基本步骤
   在写作过程中,基本步骤一般分为"前奏——提纲——写作——收尾——校对"。 1、前奏
   就是对资料的收集和遴选,并对文章需要的内容进行消化处理。2、提纲
   就是对文章的整体思路进行总体掌握,这样才能对论文写作质量有充分的保障。3、写作
   这个过程是比较重要的,也是核心,在论文的正是写作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及各种优势资料,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开头和收尾都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保持文章的高质量具有保障意义。5、校对
   校对工作是对文章的最终处理,这种校对包括文章写完后的校对以及对作者不满意地方的修改,这个很关键,也很重要,是对作者负责任的集中体现。
三、论文题目如何定
   选择研究课题。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选择写作论文的题目;广义是指选择研究领域、确定科研方向。这里我们主要是指前者。正确的选择题目是论文撰写的关键一步。
1、选题的一般原则
(1)学术价值和社会急需原则   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课题。经济领域中有科学价值的新发现、新创造、新成果、新经验,是每个经济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科学价值体现在提示规律、探求真理、有益于经济事业发展上。因此。对于凡是有科学价值的课题。都应在选择之列,尤其是要选择处于经济学科前沿领域和经济体制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2)量力而行原则    选择课题要充分考虑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人兴趣与爱好、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等统筹考虑,切不可好高骛远,强行为之。实践证明,凡是勉强为之的题目,是不可能出好的成果的。而选题适中,难易适度,通过努力可以取得成功。
2、选题方法
    每个人从事经济论文的基本条件都不同,因而选题方法也是不同的,我们必须在坚持上述选题原则的基础上,寻求适合自己的基本条件的选题方法,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个人偏好法。    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选题。经济理论文章大体可以分为总结实践经验的理论文章、探讨研究经济理论、政策的文章等。可以根据自己擅长和兴趣,进行选择。
(2)尖刀法 
   选择问题的开口要小,就是说选题在保证有充分的发挥余地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小一些,小一些的问题容易说透,如同尖刀,可以插的深一些一样。还以消费信贷问题为例,如果笼统的写如何开展消费信贷,或如何解决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然也可以,但显然缺乏足够的深度,但是如果仅仅写消费信贷某一方面的问题,就较容易写出深度来,例如,个人信用制度建立问题、个人信用调查问题、个人信贷风险防范问题、个人信贷保险问题等等。
(3)眼观六路法    即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尤其是经济学科研究历史与现状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多方面开拓思路,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而应从更广泛的领域,更高的视点来观察研究选择课题。选题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选择出理想的课题,就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全方位开拓思路,进行创造性思维。具体地说:
    ①延伸法,即对某个总是的研究方向不变,增加深度。
    ②补差法,即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进行研究。
    ③爹杂交法,即利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运用于经济学科。
    ④比较法,即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向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
    ⑤换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可以选取一个新的角度加以论述。这样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同一问题,研究相对也较为容易一些。
四、关键词怎样定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找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提炼。
五、提纲怎样拟
1、提纲的分类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    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至于是写简单提纲还是详细提纲,关键在于文章的难度、长度和客户的意见。
2、拟提纲的原则
   写论文的关键在于大纲,只有把大纲写好了,才有可能有一篇成功的文章。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三个方面:
(1)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2)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3)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
3、拟提纲的步骤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4、编写提纲的方法
   编写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
   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
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第三,论文写作一般要求提纲拟到
标题,这样才能使文章的脉络一幕了然。
六、参考资料怎么获取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详尽地占有资料,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论文写成,可能要搜集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的资料。资料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没有资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究无从着手,观点无法成立,论文不可能形成。所以,详尽地占有资料是撰写论文之前的另一项极重要的工作。
1、第一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包括与论题直接有关的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包括图表,譬如: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等,还包括自己在亲自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这是论文中提出论点、主张的基本依据。没有这些资料,撰写的毕业论文就只能成为毫无实际价值的空谈。对第一手资料要注意及早收集,同时要注意其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准确性。
2、他人的研究成果
   这是指国内外对有关该课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撰写毕业论文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他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就可以不必再花力气重复进行研究,人们可以以此作为出发点,并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借鉴和指导。对于他人未解决的,或解决不圆满的问题,则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再继续研究和探索。切忌只顾埋头写,不管他人研究,否则,撰写的毕业论文的理性认识会远远低于前人已达到的水平。
3、边缘学科的材料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人类的知识体系,呈现出大分化融合的状态,传统学科的鸿沟分界逐渐被打破了,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努力掌握边缘学科的材料,对于所要进行的学科研究,课题研究大有好处。它可以使我们研究的视野更开阔,分析的方法更多样。比如说在对学生上课听课和训练状态进行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对学生和运动员们的心理和思想状态进行研究,结合学生们和运动员们的年龄特点,总结出他们的升息发展的主要特征,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大量研究工作的实践表明,不懂一些边缘学科知识,不掌握一些边缘学科的材料,知识面和思路狭窄是很难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4、名人的有关论述,有关政策文献等
    名人的论述极具权威性,对准确有力地阐述论点大有益处。至于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又能反映出现实工作中面临的多种问题,因此,研究一切现实问题都必须占有和清楚这方面的材料,否则会出现与党的方针、政策不一致的言论,使论文出现很大的缺陷。
5、背景材料
    搜集和研究背景材料,这有助于开阔思路,全面研究、提高论文的质量。例如,要研究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听课效率时,我们不能只找出以往教师在进行教学师的不足,还要注意研究新课标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让新课标更好地为我们进行服务,怎样达到教学目的等等,在体育类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可以将论文研究的过于死板,应该让论文更有针对性,从而取得深入的研究成果。
七、各专业论文写作技巧
八、写作容易犯的错误
   一篇论文的核心观点往往由多个分论点组成。这些分论点就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达到观点突出,大学生在下笔之初就应该对论文的整体框架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在把握整体框架的情况下,一部分一部分地写作,一部分围绕一个分论点,众多分论点的集中就构成了核心观点。其次讲究层次清晰。层次性是论文脉络清晰的重要保障,一篇论文一定要讲究内容的层次,使读者有清晰的层次印象。大学生初次创作论文,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思路混乱。有很多大学生写的论文,从整体看,可以基本知道他想说明什么问题,但是,他一个自然段一个意思,上下不连。前后颠倒。已经开始阐发意义,下一段又拐回去总结了。所以,逻辑思维比较混乱,材料只是堆砌,而不会有机运用;第三,要有合理的布局。学术论文若要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核心观点,必须有合理的布局。一般而言,论文的正文由几大部分组成。合理的布局就是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九、论文写作小工具
最新编写论文写作技巧728篇供您写作参考,让您成为论文写作高手!
如果您需要快速解决论文如何写的难题。可联系我们进行高质量原创服务。
最新论文范文
lunwen说明: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http://www.zglww.net是中国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论文网站.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6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论文5篇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阅读次数:人次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论文5篇1.VIP俱乐部2.查看资料3.订阅资料4.在线投稿5.免费阅读6.会员好评7.原创检测8.教材赠送9.联系我们10.常见问题
一、目前高中词汇教与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词汇记得快,忘得也快,需反复查词典;词汇量普遍偏小;词义感知不到位;词汇内化率低;无法建立英式思维,词汇输出依靠母语中介;生搬硬套,对号入座现象严重;学习效率低下,无效交际成为主要学习成果。就学生来讲,学习英语词汇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音形不一致,如有的字母不发音,同音异形等;二是一词多义;三是同义词在词义、搭配、感情色彩等方面不同;四是英汉词汇语义不对等。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认识到目前英语存在的不足,以及困扰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主要问题。
此外,还认识到通过加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针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教词汇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理解、记忆、使用词汇?与此同时,学生怎样才能掌握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方式?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师可通过创设相关的情景或语境教词汇,学生能从中领会并记忆深刻。例如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教师可让学生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并让其即兴发挥,同学们可对其提问。在比较真实的语境中呈现课文和单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通过语义比较教词汇,很多英语单词意思相近但是用法却略有差异。在呈现这样的词汇时,可以通过举例子进一步说明。例如,smile,laugh和grin都是“笑”的意思,这时教师应从具体涵义和例句上加以区别:smile指既不开口也不出声的笑;laugh强调出声的笑;grin侧重露齿的笑。这样学生就能明白三者的区别与具体用法。通过构词法教词汇。众所周知,只要掌握构词法,大量词汇的记忆是有迹可循的。
熟知英语词根,词缀或词干,了解单词的组合规律,这样以来单词记忆就如鱼得水。通过联想教词汇,在呈现新词汇时如果能与其他相关的词一起出现,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关系来学习新词,温故知新,学生的记忆更深刻。通过视觉直观方法教词汇。学生可能由于,地域,等原因,对某些抽象概念或说法不明白、不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于一定的多媒体教具,实物,动作等视觉直观方法让学生一览无余。
在词汇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词汇的文化知识。通过对母语和英语的文化比较,揭示词汇中的文化差异和共性。例如,英国人名的排列顺序是名(firstname)在前,教名(givenname)居中,姓(familyname)最后。而中国的人名却是姓(familyname)居前,名(givenname)在后,无教名(givenname)。这种差异可能归于中英文化的价值观念不同。英国崇尚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体本位主义,所以名居前;而中国则是群体本位主义,强调家族传承,所以姓居前。这样可加深学生对英化和词汇的理解,亦可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其兴趣,进一步习得词汇。
就学生而言,在认真听教师讲课的同时,也要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词汇学习方法。其次,还应注意高频词的记忆和平时的词汇积累。最后,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词汇学习方法。此外,也可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这样既可加快阅读速度,又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综上所述,词汇的学习要从点滴积累,不可一蹴而就。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立足于全体学生,围绕词汇这条主线以及词汇教学的基本程序和原则,用心安排教学活动。此外,还应发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高效率的学习以期掌握科学的词汇习得方法。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语词汇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教师要认识到词汇教学重要性,扩充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应掌握科学的词汇学习方式。师生共同努力使词汇学习变的有趣,高效,从而提高整体英语水平。
作者:邹常霞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一、理论依据
(一)心理语言学理论
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每一个记忆系统都有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习得(编码),另一个是信息的提取。编码是指将需要记忆的信息以适当的形式保存起来以备日后使用,在编码过程中,人们用各种方法把新的信息和已有的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杜诗春,1991)。编码方式与记忆效果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编码方式在记忆的分量上是不相同的。只注意视觉形式和声音的编码层面较浅,易遗忘,而注意意义的编码层次较深,记得较牢固。因此,地重复或抄写一个单词的记忆效果远远不及通过意义联系学习的记忆效果好(桂诗春,2000)。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记忆规律,结合具体实际,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记忆策略,提高英语词汇的记忆效果。
(二)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最早是由波兰人类学家Molinowski在1923年提出的,他认为话语和环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必不可少。语境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于外语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词汇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利用语境,语境可分为教学语境和自然语境,这两种语境适用于词汇教学的不同阶段,但两者关系密切,互补性强。语境有助于确定词义、运用词汇和记忆词汇。利用语境教学可以呈现词汇,巩固词汇(张丽岚,2006)。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枯燥地讲解单词词义,而应将词汇融入句子和语篇中教学,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熟悉词义,掌握词汇的用法,深化对词汇的理解。
(三)词块理论
Lewis(1993)的词块教学法理论表明,英语中存在大量的兼有句法和词汇双重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这些模式化的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储存在人的大脑中,供人们提取使用。词块的存在加快了语言处理的速度,对语言习得和促进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和地道性都具有重大意义。从结构和功能上,词块可分为四类:1)多词词组——具有一定习语性质的词组,如“bytheway”等;2)搭配词——出现率较高的词组,如“aheavyrain”等;3)固定话语——具有固定语用功能的固定形式,包括谚语、格言、客套话等,如“Abirdinthehandisworthtwointhebush.”等;4)半固定语句——具有固定语用功能的半固定形式的句子框架和引语,允许适当改动,如“Themore…thebetter…”等(转引自张春花,2011)。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词块潜能,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养成以词块为基本单位学习、记忆和使用词汇的意识和习惯,改变长时机械地死记硬背单词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词汇自学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某中学310名高一新生和45名高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辅助个别访谈。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以《课标》为依据自行设计,内容涉及学生词汇学习的态度和情感、记忆方法两方面;教师问卷以《外语心理学》(胡春洞、王才仁,2001)为依据自行设计,涉及词汇教学技巧的若干个项目;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教师高一词汇教学的重点和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
(三)研究过程
课题组对甘肃省陇南市某中学高一新生和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共发放问卷310份,收回310份,有效率100%;教师共发放45份,收回44份,有效率97.8%。问卷调查时间是第一学期期中后的第7周,随后抽取了9名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是因为此时新生已进行了多半学期的高中英语学习,或多或少对高中英语词汇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学生的词汇学习态度和情感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26.1%的高一新生对词汇学习感兴趣,73.9%的学生不感兴趣;12.3%的学生认为高中词汇容易记忆,87.7%的学生认为记忆单词有困难,这说明多生在词汇学习方面有畏难情绪,不能准确地定位自己。51.6%的学生认为上词汇课时最大的困难是老师要求记忆的内容太多。84.7%的学生认同词汇学习非常重要,这正是学生将英语成绩的好坏归咎于词汇量大小的原因所在,也充分证明了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95.4%的学生希望学好词汇,76.4%的学生对掌握好词汇充满信心,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有学好词汇的决心和信心,对于那些失去信心的学生,教师要深入了解,分析原因,正确引导,改变其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生的词汇记忆方法
调查结果表明,51.9%的学生习惯于记忆单词的拼写和对应的汉语意思,86.4%的学生倾向于通过课后的词汇表记忆单词,这充分说明学生记忆单词时是脱离语境的,从而导致单词容易遗忘或者不能准确地运用,这也正是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不能得到提升的一个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教学词汇时要以词块为单位,注意词块的搭配形式和运用情景,提高学生运用词汇的机会,以保持长时记忆。69.3%的学生不能自如地把教师提供的词汇学习策略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74.5%的学生记忆单词时很少关注词的固定搭配和用法,54.5%的学生不能经常阅读以增强词汇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效果。这说明学生的词汇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教师应及时、有地指导学生词汇学习的方法,反复操练,形成习惯,以达到自如地运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学习词汇经常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而不是自觉主动地把词汇学习同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需要教师给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纠正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动机。
(三)教师的词汇教学技巧
调查结果表明,高达77.8%的教师强调学生记忆单词的拼写和汉语意思,而如果过分地强调单词的汉语意思,很容易导致学生知其此而不知其彼,当单词的另一个意思出现时,学生往往会束手无策,如“…ayoungscholarwhoshowspromise”中,promise不是“答应,许诺”之意,而是“有……前途”之意。59.7%的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以讲解新词为主,37.8%的教师脱离课文语境讲解新词的用法,而根据Harmer(2007),学生需要在上下文语境中观察词汇是如何使用的,要让学生借助上下文语境对词汇加以理解,而不是孤立地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这对于词汇的快速掌握和记忆都有益处,同时又可以避免词汇学习的枯燥无味。93.9%的教师能引导学生关注词组的搭配和用法,75.4%的教师鼓励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词汇,86.8%的教师能引导学生在语言材料中理解和掌握词的用法,85.5%的教师能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和理解词汇。
然而,这几项的调查数据与学生调查问卷中有关学生词汇记忆方法部分的调查结果恰巧相反,这说明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贯彻词汇教学的原则,重视呈现语境,强调词的搭配和用法,学生却没有按照教师的指导方法去做。究其原因可能是日常教学评价中,大多数教师常采用传统单一的听写、默写或英汉互译的检查方式检测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而对于诸如补全句子、文本校对或词语填空等运用语境要素考查单词用法的检查方式用得太少,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了不少单词,却在实际生活中不会运用,从而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显然,教师需要调整评价策略,更多地反思词汇教学的效果。英语阅读课中处理生词的顺序上,84.2%的教师在阅读前组织学生学习词汇,76.1%的教师在阅读中组织词汇学习,57.8%的教师在阅读后组织学生学习词汇。
三项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在阅读前、中、后三个阶段中都可能渗透词汇教学,而阅读前组织学生学习词汇的比例高于阅读中和阅读后。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阅读前集中领读与讲解词汇表中的单词有三个弊端:1)脱离语境呈现单词,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2)教师习惯性地先教单词,再让学生开始阅读,学生会形成思维定势,不把生词挑出来,文章就读不懂;3)让学生提前知道所有单词的汉语意思会浪费很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机会(王俊星,2010)。笔者建议采用分散法开展词汇教学,阅读前,在情景中呈现课文中的核心词汇,让学生感知、记忆与阅读材料有关的新词汇,排除课习的词汇障碍,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阅读中,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领会、理解核心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并在上下文语境中对核心词汇进行再认识和初步运用;阅读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深刻理解词汇的含义,活学活用,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习惯,采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内化词汇。
在词汇练习的设计形式方面,67.5%的教师在讲解词汇后没有设计相应的巩固练习,45.8%的教师设计的练习以翻译为主,65.2%的教师设计的练习形式多样,内容涵盖配对、造句、复述、选词填空、用所学词进行写作或编故事等,54.8%的教师设计的词汇巩固练习或活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有效的。从这几项调查数据分析,半数以上的教师尽管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词汇练习,却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设计的词汇练习与教学内容脱节,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且练习量过少。有研究表明,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经验,多个角度地设计不同的词汇练习,引导学生对词汇深度加工,从而使词汇尽快纳入学生的语言体系(陈则航、王蔷,2010)。因此,教师设计的巩固练习要融于语境中,必须与教学内容一致,且量要适中。在词汇教学的重现度方面,37.7%的教师能做到在各个教学环节反复呈现目标词汇,一半以上的教师在完成词汇教学任务后,在之后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不再复现目标词汇,而这正是导致单词遗忘率高的原因。Nation(1990)的研究证明:学生需要与词汇接触5—16次才有可能真正掌握一个单词。因此,教师要根据艾宾浩斯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组织学生对学过的词汇进行及时复习与间隔复习,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将词汇记忆得更牢固,理解得更深刻。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及时复习和间隔复习策略,使他们养成经常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四)教师访谈结果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和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又抽取了该校的九名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整理如下:
1.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
几乎所有的英语教师都认同掌握一个单词就应该掌握这个词的语音、词性、词义、拼写、用法及重要的短语和搭配,尤其高考中常考的词和短语。显而易见,教师在思考词汇教学时也是一切从高考出发,一切为高考服务的。
2.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仅仅是为了高考而学习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考试需要掌握的词汇实在太多,导致学生失去了记忆单词的兴趣,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很多教师采用集中识词法,开学初就将一个学期的词汇都布置下去让学生背诵,没有创设语言环境,学生只能孤零零地脱离语境背诵,记起来费劲,遗忘又快,加之枯燥乏味的课堂和教师对词汇量的一再强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失去了学习兴趣,虽然看似临时记住了大量的单词,但转眼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不佳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挫伤了学生学习词汇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导致了恶性循环。
2)现行教材词汇量过大课文中含有大量的生词,练习中却又出现了与课文完全不同的生词,课文与练习不匹配,导致练习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巩固课文中的生词,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教师不讲课后练习,学生就无法独立完成;而如果每个单元都逐一讲解,课时又不够,不讲又怕考试中出现,这种矛盾迫使很多教师选择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去补课,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也增加了教师的劳动强度。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学习习惯,所学的词汇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得到运用,学生缺乏成就感,学习热情难以持续。加之教材编排体系不科学,缺乏整体性,词汇的复现率较低,不符合记忆规律,如果教师过分依赖教材,不敢大胆地进行取舍和重组,必然会造成费时低效的后果。
)教师的词汇教学目标重点不突出英语词汇教学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和交际。有些教师词汇目标设计不明确,重点词汇不突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和不需要掌握的词汇“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学生记忆负担过重,词汇学习效率低下。
4)学生脱离语境机械地背诵课后词汇附表,缺乏科学的记忆策略的指导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教师讲解目标词汇时往往是脱离句子和句群所创设的语境,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一来,学生的联想记忆、词形记忆、上下文记忆和分类记忆等科学的记忆策略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培养,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脱离语境死记硬背课后词汇附表的习惯,记得慢而忘得快,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
四、启示与建议
(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词块教学意识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考虑学生终身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改变传统机械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的教法,提高词块教学的敏感性,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记忆词块的能力,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辨认词块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别规范的和非规范的词块,养成以词块为基本单位记忆和使用词汇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的词块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设计某些词项的限制练习,引导学生找出语篇中的固定搭配,归纳、出表达某一话题最常用的词块,引导学生注意词的搭配方式,使记忆中零碎分散的点滴信息形成整体的词块知识体系。
(二)联系语境和文化,提高学生的词义推断能力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词汇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转引自黎世新,201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的学习策略,因为学生利用上下文学习和记忆单词,在词汇之间建立语义联系,记忆不仅准确而且长久(王笃勤,2011)。在语境中学习词汇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因此,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上下文语境学习和记忆词汇的同时,应尽可能地联系语言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词义。
(三)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策略,提高记忆效果
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可使我们发挥天赋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转引自徐杰,2013)。因此,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对学生进行记忆策略的指导,使其掌握记忆规律,积极寻找词汇之间的联系,学会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1.音、义、形相结合,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音指词的发音,形指词的拼法,义指词的意义,词汇教学一般采取由音到义再到形的顺序。音是学生接触一个词的最初印象,如果读不出音就记不住形。因此,要牢记一个单词,就必须掌握好音、义、形这三个要素。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读音、拼写和意义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按发音规则拼读、记忆单词的能力和习惯。坚持每节课抽出几分钟,让学生根据读音规则快速拼读所学的单词,反复训练、不断循环,加强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
2.通过大量阅读增加词汇量,深刻体会词的意义和用法中国学生没有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所以大量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课外阅读30分钟的分级读物,坚持每周做四五篇阅读理解训练,将会对所学词汇起到良好的巩固作用。一旦遗忘了某些单词,学生可以通过回忆阅读过的文章内容,联想起词义,从而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3.通过作文法复现所学的新词汇教师可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新词汇编写一个小文章,经教师批改后,返回给学生,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自己主动思考编写出的文章,对新词汇的输出起到辅助作用,能激活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学生在使用词的过程中还能关注到相关词汇的语境,体会英汉表达方式之间的异同和文化差异。
4.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是:对于那些没有办法用实物展示的模型或者抽象的概念,可通过电脑展示实物图片,也可运用动画描述一个抽象的过程。直观形象的画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词汇。
5.采用分层教学,降低学习难度分层处理词汇是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理念的重要举措(李冬梅,2011)。教师设计教案时应有明确的词汇分层要求,明确哪些是本节课必须掌握的重点词汇,哪些是非重点词汇,仅要求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或允许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再掌握,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词汇的难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词汇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词汇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词汇学习效果的日常检查非常必要,但不能停留在传统单一的听写、默写或英汉互译的检查方式上,而是要把对词汇的日常检查转变为更有趣的词汇学习活动,否则很容易引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畏难情绪。评价检查中可以增加诸如单词记忆竞赛、运用所学词汇创编故事、文本校对、完形填空等,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为词汇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提供了机会,而且体现了课堂评价和教学的一致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重视词块的输入和输出,因此评价方式也要检测学生对词块的识记和运用。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必要保证。在高一起始阶段,教师要及时反思自身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评估各种因素给学生词汇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耐心帮助学生跨越词汇学习的障碍,消除学生对词汇学习的恐惧感,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词汇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果。
作者:杨飞鸽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第一中学
一、目前词汇在阅读课中的问题
(1)注重语法,轻视词汇
大多数英语老师在教学时太过注重语法,忽略词汇的积累。他们认为在课上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单词只需要记忆就好了,而语法才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老师的这种观念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讲解语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既给老师带来压力也给学生带来负担。因此我们老师要适当调配学习安排,注重词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2)注重口语,轻视词汇
在阅读课上,很多老师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轻视词汇这一块,殊不知词汇是口语对话的基础,简单的几句口语会话确实不需要太多的词汇,但是口语与书写形式不同,口语一般用词都是非正式的,我们要教导学生学会用词,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表达。
(3)阅读讲解与词汇教学分道扬镳
有的老师习惯在讲文章之前先教词汇,他们认为词汇是学生看懂课文的基础,只要将词汇的意思带入文章,读懂文章的意思就算可以了;另一些老师习惯先讲课文,认为课文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词汇只要学生读读背背,会写就算过关了。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是错误的,词汇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交融的,在学习文章的时候,借助关键词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有时还可以借着关键词顺藤摸瓜联想到接下来发生的故事,而词汇在文章的通篇解读下,其记忆也更加深刻了,意思也更加丰富了。
二、在阅读课中如何促进词汇的教学
词汇教学是阅读课中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多老师在教课时出现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我们的教学理念,那么具体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阅读课上如何促进词汇的教学。
(1)提炼生词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遇到的单词从一两千到三四千,这样庞大的词汇量需要学生不断的积累,然而有些老师过多注重单词,花费大量的课时在单词的解读中,往往一篇文章需要讲好几个星期,这样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老师需要提炼比较难懂的、练习中出现频率高的生词,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学习的质量不会下降,老师的教学任务也不会太繁重。
(2)理解生词的工具
生词一般很难记忆,学生即使背熟了,可是在运用的时候还是不能正确理解它的意思,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呢?首先,老师可以借助字典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字典中的举例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由简单词汇组成的,而且还有生词的同义词和扩充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老师也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解释生词,图片的展示比较直观,学生看到图片会想到生词,看到生词会想到图片,进一步帮助学生记忆生词;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理解,当代的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是时代的结晶,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运用多媒体可以浏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学习一种语言,首先要了解国家的文化习俗、地域风情,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更能够深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所描述的故事,深刻感受其中的意境。生词的理解是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所必要的,因此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手段,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词。老师切记不要单一地依照中文的意思解释生词,这样会使学生混淆生词的用法,比如:bear和tolerate都是忍受的意思,但是bear一般是忍受极大的肉体痛苦而tolerate是指忍受某人或者行为,并不指忍受痛苦。
(3)猜词方法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学生一看到生词就会畏惧,结果就会影响接下来的文章阅读。其实读文章并不需要知道文章的每个词的意思,要学会猜词来理解文章内容。首先,找到关键词所在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知道大致所讲的内容,那么关键词的意思也就很容易猜到了。比如:Hewaspunishedonlybecausehebrokethelaw.根据这句话的后半句学生可以猜到punish的意思是惩罚。再者,我们可以依照英语的构词法,词汇并不是杂乱无章、互不相关的群体,而是一个严密的体系。构词法一共四种:合成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合成的新词)、转化法(不借助词缀,把一个单词从一个词类转换成另一种词类的方法)、派生法(在一个单词前或后加上前缀“prefixes”或后缀“suffixes”构成新的单词)、缩略法(把原有的词汇通过缩短,使读音和写法呈现新的方式)。在这几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中,产生很多新的缩略词。比如:VeryImportantPerson是VIP(重要人物或会员)的全拼,这样的缩写形式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减少了学习英语的负担。
(4)分组比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老师要安排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由踊跃地提出和回答问题,不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记记笔记,背背单词就了事,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兴趣,由他们自己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老师可以设定一些课堂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比如:按照班级人数的多少,四五人一小组(保证每个人都有的机会),每组都有标号,小组内可选出组长作为每组代表,然后一个小组可以任意选择一小组与之进行PK,PK结果由其他的小组组长和老师评定,比赛的内容有:词汇与词汇解释之间的连线、词汇的拼写、课文的背诵、选词填空等形式。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易于学生学习英语,及时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也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在比赛中增进友谊。而老师既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能在比赛中察觉学生的薄弱之处,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5)巩固生词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但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要不断地磨练和巩固。对于刚学完的学生要及时地复习,这样可以强化所学知识,更新之前学的内容,学生的英语库存也不断累积。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可以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强化记忆,老师也可以适当地布置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用英语总结文章的大体内容、单词默写等。
总而言之,词汇是英语阅读的基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人注重英语的听力,不注重英语的阅读,长期如此,在交流过程中会出现发音不正确等错误,因此学生要注重阅读,注重词汇的积累,老师在教学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度,促进学生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作者:董军红 单位:江苏省射阳县高级中学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学习模式欠科学
机械式操练形成了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导致教学的层次基本停留在记忆和领会两个层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接触的词汇数量越多遗忘的速度越快,渐渐丧失对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事实证明,许多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词汇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不懂得如何有效的记忆和巩固词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后词汇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真正成为词汇学习的主体。
(二)词汇学习脱离语境
在高中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由于实际语言交流机会少、考试压力大,许多学生都通过记忆词汇表来片面追求词汇量的扩大,而未对词汇的深层意义和实际用法做细致体会。有不少教师也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词汇数量习得率最大化,但仍未能注意建立各类词汇内容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高考中增加了推断生词意思的考查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利用上下文对于文章中的词义进行推断。基于这样的变化,教师应增加推测词义的教学内容。在没有上下文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推断词义是很难的,可能会望文生义而导致理解的偏差或错误的理解。一个语境只赋予单词一个确切的意义,对于多义词来说,对每个意义的理解是通过该词在不同语境里以不同的意义出现,多次从不同的角度激活、丰富大脑对这个词的记忆,再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以后而获得的,并不是通过教师一次性对各种意义的罗列能解决的。所以词汇教学不宜脱离语境,把词汇学习放在某个语言环境中,能够使学生通过语言环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多种意义,记忆也更牢固。
(三)缺乏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体现文化,是文化的编码手段之一。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述习惯,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促进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理解和使用。许多的词汇教学以音、形、义为重点,却忽略了词汇所承载的极为丰富的各种文化内涵,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真正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并影响了词汇的得体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语境来加强词汇的学习,在语境中深入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词汇。同时通过增进文化理解、形成文化意识,从而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认知策略对高中词汇教学模式的优化作用
(一)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1986)的关联理论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示意———推理过程,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指出语言交际是按一定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取向,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为取向。任何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相关性的假定或期待,听话者总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以此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Carston在研究中发现,某个词在话语中只不过提供了通达说话人所要表达概念的线索或指针,它必须在语境中经过缩小或扩大,才能表达完整的具体意义。根据关联理论,关联与语境密不可分,两者互为影响,相辅相成,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在基于学习者的普遍理解能力之上添加足够的语境信息。心理学实验也表明,把相关内容集中或者联系起来学习和记忆效果更佳,这也就是认知心理学所说的编码作用。例如在学习product、promotion、media等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advertisement这个话题把这些词汇关联起来,通过编码作用加深学生的记忆。这种词汇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词汇习得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随着多媒体和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影视等多种手段来提高词汇教学的直观性和立体感,进一步优化词汇教学。
(二)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认知语言学认为没有自主的、独立于认知以外的语言,语言是依赖于人的一般认知和经验处理机制。这种经验机制会将有关联的经验组织成意象图式。由于其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结构性,我们生活中的无数经历大都遵循以下这些意象图式的模式,比如:容器图式、始终———路径———终点图式、连接图式、部分———整体图式、中心———边缘图式等,这些模式构成了人感知、记忆和语义所共有的再现形式。意象图式在一词多义的研究中应用最为普遍,尤其是对介词的研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图式理论进行针对一词多义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种词汇学习模式。例如在学习outofmemory、outofpatience、outofstock这类词汇时,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容器图式,让学生举一反三,根据图式演绎出更多的容器表达形式,比如outofstyle、outofcontrol以及其反向行为instyle、incontrol等等。这种简化了记忆过程的词汇学习模式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隐喻不仅仅是修辞和语言现象,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而这种关联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在认知隐喻研究中,隐喻表现为源域与目的域这两类认知域之间的系统映射关系。目前,许多学者意识到隐喻对优化语言教学的作用,提倡把相关的隐喻认知理论运用于语言教学。隐喻在意义构建和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揭示这一过程对强调词汇学习和教学过程的认知都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认知心理过程,建立词汇认知意识,从而增强词汇的记忆和推理能力。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词汇教学中讲解和灌输相关概念隐喻内容,把隐喻认知理论与词汇语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解释各种隐喻现象,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基本词义和隐喻意义。尤其是学习词汇搭配时,对于一些反常规的搭配形式就可以用隐喻来进行解析。例如学习形容词low时,就可以从具体的空间垂直维度引申至多种抽象意义,包括沮丧的、状况不佳的、不诚实的:lowspirit(精神不振)、lowachiever(落后生)、lowcunning(卑鄙的狡诈伎俩)。另外,注重词汇隐喻的跨文化差异,有利于减少学习中错误的母语迁移,更准确地理解词汇的含义。例如中英对狗有不同的传统文化,狗在汉语词汇“走狗、看门狗、狼心狗肺”中是贬义词,而在英语luckydog(幸运的人)、bigdog(要人、大亨)中dog属于褒义词。
词汇的学习仅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深入学习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从认知的角度努力探索提高英语教学效益的有效学习模式,并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词汇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佳状态。
作者:刘卉 单位: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单模态式教学已渐渐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求,语篇多模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的英语教材都会配备插图表格辅助理解,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注重图像中的人、事和物如何与语言互动构建语篇,表达意义,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若教师能把握好多种模态的交互作用,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
Stemberg(1987)提出词汇习得的实现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生词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并具有可学性;第二,充分的语境信息使词汇可以完全被理解;第三,词汇加工达到一定水平。从这三个条件出发,教师要学会利用不同模态的协同、强化和互补关系来提高教学效果,如在以口语为主模态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移动、手势、动作、黑板、PPT、各种相关设备、实物来提高词汇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实例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对高中词汇教学的启示
现以人教版必修五第5单元的词汇教学为例,谈谈多模态话语分析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本单元的词汇是围绕急救firstaid这个话题展开的,针对各种突发情况进行急救处理,第一篇阅读则是针对烫伤的处理,这个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为了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重点短语,该教师通过用图片,PPT,实物,视频等多种方式去呈现词汇,让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交流中和语言符号一起参与构建意义,提高学生多元读写能力。本节词汇教学课以口语为主模态,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成为听觉和视觉模态的发出者,而不总是接受者。
首先,教师以一个情景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讲桌上有剪刀scissors,绷带ban-dage,水壶kettle,药膏ointment,盆basin,冰块等实物,而教师演示的第一个场景就是用水壶倒水,然后被烫,学生针对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演示,在呈现这个场景的时候,以实物的形式展现了新词kettle,以动作展现了新词pour,而学生在回答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又引出了药膏oint-ment和绷带bandage这两个新词,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语境信息,帮助学生加强对词汇的语法特征、典型搭配和语义的理解。
情境演示结束之后,教师利用教材配的图片,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从而导出了新词injury、bleed、sprain、ankle、choke、skin、poison、swell、blister、stove等词,将图片和词汇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更有力地再现词汇的文化内涵,使词汇输入能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促进词汇学习。
然后该老师放了一段如何进行烫伤处理的视频,包括了中英文字幕,学生则通过图像、动作、声音和字幕一起构建的一个多模态语篇中进行词汇的学习。之后,回到教材,让学生看着课本5单元的单词,跟着录音朗读,进行一个语音的模仿,强化语言的输入,主要是通过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加强词汇的学习。最后,利用PPT进行词汇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对词汇加工的水平,这个环节也主要是通过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交互作用而完成。
随着数字、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交流中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广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学生通过接触多模态话语,从语言、图像、图表、颜色、音乐等多渠道了解外来文化和其他语言的表意特点,以适应文化多元化和语言多样化的趋势,本文通过本文通过一个教学案例,人教版必修5第5单元的词汇教学,探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作者:刘金菁 单位:广东省湛江二中
本文永久链接: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门户网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公务员之家VIP会员俱乐部在公务员之家您可以分享到最新,最具有时事和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帮助你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了解公文写作技巧,我们愿与您一同锐意进取,不懈的追求卓越。如何加入公务员之家VIP会员第一步:先了解公务员之家,查看第二步:或在线支付,汇款即时到帐第三步:汇款后立刻,将您的汇款金额和流水号告诉客服老师,3分钟内系统核查完毕并发送VIP会员帐号到您的手机中,直接登陆即可。百度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的关键词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