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神经阻滞如何更好地穿刺针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我的图书馆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技术的进步和在麻醉领域的应用使外周神经阻滞的方式和质量发生根本性改变,高频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和临床麻醉的成功率已经得到肯定,超声在臂丛阻滞中的应用是最为成功的典范。1978年La Grange等报道了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径路臂丛神经阻滞,采用超声多普勒探头先鉴别锁骨下动脉,在动脉旁注药。但只有在90年代末出现高频超声探头后,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神经超声成像技术。随着国内各大医院的该项工作开展,国内报道将逐渐增加。超声波有特定的波长与频率,波长以声波的两个压力峰值距离表示,与穿透性相关。频率用MHz表示,与分辨率相关。根据能量守恒定理公式“E=f·e”,当频率提高时,波长便降低,即分辨率提高时,穿透性波长便降低。高频率超声(&10MHz)可较好的显示神经结构(我们用的是10-14MHz),只有当神经结构位于表浅的位置(如臂丛神经),才能通过超声看到神经。超声实时引导技术在臂丛阻滞的应用:双人操作,探头被置入无菌套内,主麻手探探头,扫描神经区域,使得、神经在轴平面成像,另一手持针在探头纵轴侧方进针,穿刺针沿着超声声束纵轴方向进入组织,整个穿刺针可在超声仪上获得完整显像,调整方向,直接到达神经点。针尖接近神经,并穿破神经周围呈高回声的纤维膈时,助手注入局麻药5-7ml。臂丛神经周围各种组织和穿刺针超声图像特征:①神经:横断面低回声,呈黑色,纵轴高回声,呈白色条带;②静脉:无回声,呈黑色,探头轻压呈压缩性改变;③动脉:无回声,呈黑色,但可搏动;④筋膜或纤维膈:高回声,呈白色;⑤肌肉:横断面低回声,呈黑色,纵轴高回声,呈白色条带;⑥肌腱:高回声,呈白色;⑦局麻药,无回声,呈黑色;⑧穿刺针高回声,呈白色,穿刺过程中可见针动态改变。在超声图像上,可清晰地观察到局麻药注射扩散和神经束被推动的过程,可判断局麻药是否完全弥散至神经周围,局麻药的扩散很迅速,约在10-20秒后图像上局麻药已显示不清,神经分支之间往往存在纤维膈,单点注射常不能扩散整个臂丛神经,所以一般不在一个点注射全量,可重新调整穿刺针位置,到达另外较远或第一次注药没有药物扩散到的神经;再注射局麻药,甚至3-4点神经阻滞,可达到完整臂丛神经阻滞。我们对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引导和传统法三种低位肌间沟阻滞(N=40)进行比较,结果:三组麻醉完善率(完善:无辅助措施,手术时完全无疼痛)比较:超声组高于神经刺激仪组(97.5% vs 70%),神经刺激仪组高于传统组(70% vs 47.5%)。 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另外两组。我们报道的超声组麻醉完善率比Williams等报道的结果更高(97.5% vs 85%),主要原因在2个方面,其一,我们采用的超声探头频率更高(14MHz vs 7.5 MHz),显示的神经更清晰;其二,我们根据局麻药的扩散情况,采用了多个位点的神经阻滞。有报道超声引导的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刺激仪引导比较,操作时间更短;与传统技术比较,局麻药用量明显减少。臂丛神经的选择性阻滞,或置管术后镇痛:根据创口的位置选择支配的神经分支进行阻滞(或置管),或不同的神经注射不同时效的局麻药,达到术后早期运动恢复,而创口仍镇痛的目的。不同臂丛神经平面超声图像特征:⑴颈部神经根径路:探头纵轴沿胸锁乳头肌外侧缘平面,可见神经根横断图像,一般为3个黑色圆形或椭圆形像,周围围绕高回声环(图1)。探头偏内侧时,可见高回声的横突图像,横突后呈黑色无回声。探头偏外侧,无横突干扰,神经根图像更清晰(图2)。颈4、5、6神经根阻滞适合肩部手术。⑵斜角肌间隙径路:在斜角肌平面(横断面),图像上形成2-4个黑色圆环,周围高回声环(纤维膈或筋膜)包裹,内侧可见搏动性呈黑色的动脉和能压缩性改变静脉,斜角肌肌肉呈低回声(黑色)的神经分支情况。⑶锁骨上径路:锁骨上1-2cm横断面,锁骨下动脉和神经被筋膜包裹,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神经位于动脉处侧方。图像上形成5-6个黑色圆环,周围高回声环(纤维膈)包裹,锁骨下动脉可见搏动性改变,呈黑色。斜角肌肌肉呈低回声(黑色)。也可见到呈高回声(白色)的胸膜顶神经分支情况(图3)。⑷锁骨下径路:探头纵轴沿锁骨下扫描,可见神经束包绕搏动性低回声动脉的外上、上和内侧,压缩性改变的低回声静脉在神经束的内侧(图4)。⑸喙突旁径路:喙突内1cm处横断面,图像上3个黑色圆环,位于呈黑色的搏动性改变的锁骨下动脉外方,锁骨下静脉在动脉上方,操作时探头向下压迫时,静脉被压扁。3个圆环分别为外侧束、中束、后束。周围高回声环(纤维膈)包裹(图5)。由于神经位置较深,较胖病人圆环显示不清。⑹腋路径路:在腋窝的高位,由于血管-神经鞘表面覆盖大小圆肌,动脉搏动不能触及,但超声图像清晰显示大小圆肌和血管神经鞘,神经束集中在动脉的外侧,静脉在动脉内侧。在传统穿刺点,用手触摸动脉搏动明显,超声横断图像显示,神经包绕动脉周围,静脉在动脉上方(图6)。高频超声引导的臂丛神经阻滞与其他方法比较,有如下优点:1、直接识别相应的神经,并引导穿刺针接近神经;2、直接识别血管和胸膜等组织,避免血管内注射和误穿胸膜;3、神经分支多点注射,局麻药扩散均匀,起效快,阻滞完全;4、局麻药需要量减少;5、可行靶神经的重点阻滞或术后镇痛。=======================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_畅说德清_德清108生活社区
回答十万个为什么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传统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主要依靠体表解剖标志来定位神经,穿刺的手法、方向、深浅,完全依靠操作者主观判断,一方面可能增加损伤血管神经而引发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另一方面,可能针尖到达的部位不够导致麻醉效果欠理想。尤其在一些解剖定位困难患者(如肥胖,畸形或烧伤等),反复穿刺和操作时间的延长,增加患者痛苦并使操作者产生挫败感。近年来,超声技术提供方便、快捷、清晰的可视化技术,更因其无辐射无公害而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接受。超声引导技术,可清晰地看到穿刺区域周围的血管、神经、肌肉和骨骼等,为穿刺提供实时影像,有助于穿刺针调整方向和穿刺深度。德清医院麻醉科推出施行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数年,各项技术已逐步成熟,但还是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麻醉科学习和研究。百姓的需要即是我们的追求,人民的疾苦即是我们的鞭笞,一代又一代麻醉人定当竭尽所能,为更好更优的舒适化医疗兢兢业业,奉献自己。用 户 登 陆
本 栏 热 点 新 闻 TOP 10
&来&&&&源:&山西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作&&&&者:&CEO
&发表日期:& 23:10:39
&阅读次数:&
&新闻标题:& → 神奇的“针” 精准的“麻”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为山医大一院快速康复外科点亮了明灯
&查看权限:&普通新闻
&查看方式:&查看:[
]&[双击滚屏]
&正&&&&文:
神奇的“针” 精准的“麻”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为山医大一院快速康复外科点亮了明灯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手术病人老龄化凸显,如何能更安全的为老龄病人解决外科手术的麻醉、镇痛问题,摆在了麻醉医生的面前。
2017年全国麻醉学年会确立了“从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的主题,旨在引导中国麻醉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使麻醉医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改善手术患者远期预后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种时代背景要求下,一种“老”麻醉技术和超声相结合广泛用于麻醉镇痛——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
神经阻滞是在床旁超声引导下,探查神经走向,明确周围组织,将神经阻滞针准确地穿刺到神经干、神经丛的周围,经穿刺针注入局麻药后,阻滞局部神经冲动传导,从而起到精准麻醉的作用。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具有实时、精确、动态、安全等特点,已经成为衡量大型三甲医院麻醉科服务能力的标准。今年麻醉科积极开展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在麻醉中的应用,同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麻醉科学术交流指导,并且多次派出年轻医生外出学习相关技术。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下,麻醉科已完成200余例老年危重患者和胸腹部、下肢手术的复合麻醉,均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神经阻滞技术广泛运用于肢体病变麻醉和镇痛,局部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减少对老年病人术中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机体内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减少术后并发症。镇痛作用被广泛应用后,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和疼痛引发的一系列应激反应,进而促进早期活动,提高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住院日和费用,符合围术期医学的理念。
【相关新闻】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Copyright(C)
山西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建站时间: [当前风格:浅灰时代]褰撳墠浣嶇疆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声神经阻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