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脑梗塞局限急性脑梗塞,病人目前左嘴角有点歪,怎么办

例1,患者,男,68岁,主因周身无力、右上下肢麻木9h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病史。入院时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听诊心脏正常。神经系统:神志清楚,构音障碍,眼位居中,眼动自如,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敏锐,左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上下肢肌力5级弱,右面及右半身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chaddock's sign(+)。入院当时头CT正常,心电图正常,入院诊断:脑梗塞,高血压Ⅲ期。给予溶栓、降纤、改善脑血循环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于次日病情加重,出现明显的头痛、头晕、无尿,左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继续给予降纤,改善脑血循环治疗,病情一直无好转,复查头CT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血尿素氮增高,入院次日晚八时突然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死亡诊断:脑干梗塞,呼吸循环衰竭。

例2,患者,女,62岁,主因眩晕,恶心,呕吐7天,加重1天入院,入院当时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听诊心肺正常,神经系统:神志清楚,构音障碍,声音嘶哑,咽喉中分泌物多,右侧睑裂小,眼球下陷,右瞳孔小,对光反射灵敏,右面部及左半身浅感觉减退,右上下肢共济失调,头CT: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诊断:脑干梗塞(wallenberg综合征)。入院后不到1h突然呼吸停止,在抢救过程中心跳亦停止而死亡。死亡诊断:脑干梗塞,呼吸循环衰竭。

例3,患者,男,47岁,主因头晕,恶心,右面部麻木1h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130/9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听诊心肺正常。神经系统:神志清楚,言语流利,眼位居中,眼动自如,无眼震,右睑裂略小,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敏锐,口角不偏,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腱反射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入院当时做头CT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2次/min,入院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给予降纤、改善脑血循环、保护脑细胞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入院后11h(晨3时30分),病情突然加重,患者首先觉头晕,心前区不适,大汗,立即测血压140/80mmHg,做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率50次/min,aVL S-T段略压低,立即给予静滴硝酸甘油,患者病情仍无好转,很快出现构音障碍,鼻音、右半面无汗,右面及右上肢麻木,右上肢肌力5级弱。诊断:脑干梗塞(wallenberg综合征),立即给予静滴血栓通,尚未及做头CT证实及溶栓治疗,患者呼吸突然停止,继之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例4,患者,男67岁,头晕10余日,意识不清半日入院。患者近10天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作性头晕,伴恶心及呕吐,并四肢麻木感,近2日头晕加重,并出现视物不清,频繁呕吐,查体:浅昏迷,双瞳孔不等大,右2.5mm。左3.5mm,光反射存在,左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上下肢肌力5级弱,双Babinski's sign(+),头CT:未见出血,ECG:V 5~6 ST-T压低。诊断:脑干梗塞(weber综合征)、冠心病。于入院当日晚出现消化道出血,之后突然呼吸停止,继之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例5,患者,男,62岁,因头晕,伴恶心,呕吐3天而入院。3天前出现头晕,呕吐,来我科就诊,立即收入院,于入院途中突然意识不清,四肢抽动,牙关紧闭,呼之不应,双眼凝视前方,住院后一直意识不清处于深昏迷状态,次日体温39.2℃,所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双瞳孔等大,直径1.5mm,右眼略呈内收位,颈抵抗,四肢伸直呈去大脑强直。头CT:双额部硬膜下积液,脑萎缩。诊断:脑干梗塞,次日出现大量呕血,血压逐渐下降,第二日晚突然呕血后,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例6,患者,男43岁,头痛,呕吐4天,抽搐,意识不清1天。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持续性胀痛,难以忍受,于入院前一天饮啤酒一瓶后呕吐,呈喷射状,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样物及血块,同时言语不清,排便3次为粘液便,无发热,无腹痛,于做头CT过程中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双瞳孔小如针尖,四肢肌张力增高,头CT未见异常。诊断:脑干梗塞,呼吸衰竭,2天后突然呼吸停止,继之心跳停止,临床死亡。例7,患者,男,54岁,因左上下肢活动不灵3年,加重伴抽搐发作1天而入院,住院期间突然头晕,言语不清,交叉性感觉减退,一侧horner征,伴同侧共济失调,诊断为脑干梗塞(wallenberg综合征),于次日头晕加重,突然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以上7例患者病前均有头晕或眩晕,或伴恶心、呕吐或伴心前区不适,有3例神经系统体征表现为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小脑后下动脉主要供应迷走神经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部分耳蜗神经核,中枢性交感神经束,脊髓丘脑侧束 [1] 。大家知道,迷走神经背核为延髓内值得注意的结构,突出于四脑室低,形成迷走三角,此核神经元有自主运动功能,和与其相对的T 1 ~L 2 脊髓侧角神经原共同参与自主运动的调节,孤束核接受感觉冲动,Ⅶ、Ⅸ、Ⅹ颅神经纤维传导的味觉冲动至此核前部,胸腹腔内脏感觉冲动至此核后部。孤束核后部与迷失神经背核,网状结构内脏中枢相联系,并与发出传出冲动至脊髓侧角自主神经元的网状结构细胞相连接。因此迷走神经背核和孤束核是控制心血管、呼吸道、消化道和其他植物神经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如果脑干梗塞影响到迷走神经背核和孤束核,轻者在头晕、呕吐的同时会出现心前区不适、心率的改变、心肌供血不足、上消化道出血、呃逆、尿潴留、尿失禁、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尿素氮增高等,重者很快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我们遇到的这7例患者由于开始的症状仅表现头晕、呕吐,加之患者为节省医疗费,故均未做MRI,病情转重后均很快死亡,亦无法做MRI,所以我们的诊断只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头CT未见异常,7例患者心电图均为正常,患者的突然死亡只能想到是脑干神经核受损中枢神经支配失灵所致。由于这7例患者初期症状很轻,只表现为头晕、呕吐,肢体轻微麻木,无力。患者均步入医院就诊,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病情急骤加重,可以说是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即死亡,其家属很容易认为是由于医生误诊误治而死,由此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连接不断,我们救治的这7例患者有4例其家属对我们有不同程度的怀疑,有的甚至法庭相见,遗憾的是我们地处偏远,很难有家属接受尸检,使我们的诊断仅能限于临床水平。通过以上病例,笔者认为临床凡遇到40岁以上头晕的病人均不能掉以轻心,可不可以把阵发性头晕、头痛与心绞痛的严重程度并列相提,需要同道们探讨,如果将阵发性头晕、头痛命名为脑绞痛,那么由脑干梗塞引起的猝死将不足为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已对阵发性头晕、头痛的病人进行了严密的监护,对其家属讲明疾病的机理和危险性,降低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不必要的纠纷。

头晕或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但常见病因却并不是后循环缺血。据统计,成人眩晕的常见原因是耳石病,也就是良性位置性眩晕,占34.3%,而脑干小脑病变占7%。耳石病眩晕发作时症状重,但无生命危险,后循环缺血初始症状可不严重,但部分病人随着缺血灶增大或病变周边水肿加重,可致脑干的生命中枢受损,引起病人的呼吸心跳停止。因此临床中遇见头晕的中老年患者,尤其是具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如肥胖、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一定要仔细采集病史,全面做神经系统检查。如果头晕或眩晕的同时伴有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视力丧失、行走不稳或跌倒,查体发现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声嘶、Horner综合征等,也就是临床上表现为一侧脑神经损害伴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这时候即使头颅CT未见异常,也要作出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后循环缺血常见的类型有TIA、小脑梗死、延脑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纯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等)。诊断后及时给以溶栓、抗血小板等治疗,同时控制危险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快完善MRI、TCD、血管多普勒超声,甚至DSA等检查。另外,一定要向家属交代病情,告知有进展性卒中、呼吸心跳停止的可能,以免出现猝死时家属难以接受,导致纠纷的发生。

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头晕/眩晕 、 肢体/头面部麻木、 肢体无力、 头痛、 呕吐、复视、 短暂意识丧失、 视觉障碍、 行走不稳或跌倒。后循环缺血的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 综合征等。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国外常用“5D”标准来判断后循环缺血,即dizziness(头晕),diplopia(复视),dysphasia(构音障碍),drop attack(跌倒发作)和dystaxia(共济失调)。另外可加上disphagia(吞咽困难)。

后循环缺血指的是后循环TIA和脑梗塞。后循环缺血的患者最常见的机制是栓塞机制。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 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 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鉴于 MRI弥散加权成像( DWI) 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 TIA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 T I A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 因此用后循环缺血涵盖后循环的T I A与脑梗死 ,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按照缺血性脑卒中处理(参照中国缺血性卒中/TIA急性期指南2010)。他汀和抗血小板是基石。降纤和活血化瘀中成药并不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抗血小板药物推荐按照ESSEN评分指导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3分以下推荐使用拜阿司匹林300mg qd,3分或以上可选择氯吡格雷 75mg 治疗。若患者起病时未服用过抗血小板药物,为了让患者血液里的抗血小板药物快速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必要时可予以氯吡格雷 300mg po st,此方案可使血中的抗血小板药物在大概6小时左右达到抗血小板有效的血药浓度。而氯吡格雷 75mg qd ,要规律服用5天左右才能达到。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是脑梗塞一种较常见的类型,约占脑梗塞的20%左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完全不同,腔隙性

主要发生在大脑前、中、

和椎一基底动脉的深穿支动脉及其分支,主要是由

及其伴发的小动脉透明变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引起,症状表现较单一。多发生于40-6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高血压患者

的危险性增加8倍,吸烟者增加。

咨询标题:脑干右侧脑梗塞(亚急性期)

2014年9月8日21时,原因步行上8楼,供血不足,休息半小时后左侧半边手脚麻痹,头晕,双脚抽搐,血压升高至180.意识清晰。打120送入广州医学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急诊室内未能进行溶栓治疗,病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接受保守治疗。病患现况:入院后第5天能进入康复科治疗,能自己行,站,但左边手脚较为无力,口齿不清,吞咽功能差,能食固体,喝水会呛,现用鼻饲。能食粥,肠粉等固体。大小便能控制。本计划于9月30日做放置支架介入治疗,但有冠心病史,麻醉师说不能全麻,无法进行手术。

2013—6月5日冠心病发,冠状造影:多体位,LM管壁不整,末端狭窄约20%-30%,LAD管壁不整,近中段狭窄约70%-80%,段狭窄约50%-60%。LCX管壁不整,近中段狭窄30%-40%,中远段狭窄约80%—90%.RCA管壁不整约狭窄40%-50%,中段狭窄约80%-90%,远段狭窄约70%-80%。 2014-9月8日脑干右侧脑梗塞(亚急性期)

2013年6月5日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治疗心血管,但因血管过细不能放置支架,最终放弃手术。 2014年9月8日,脑干右侧脑梗塞(亚急性期),双侧基底节区及及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双侧脑室旁脑白质变性。放射科磁共振报告:头颅轴位T1,T2及失状T2WI扫描,个层面显示清晰。脑干右侧见大片状T1WI低,T2WI高信号影。边界稍模糊,最大直径约为14*20(mm),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见多发斑点状。T1WI低,T2WI高信号影,双侧脑沟,脑裂未见明显增宽,变深,脑室系统无矿大,无变形,中线结构无移位,双侧上颌窦,筛窦和蝶窦黏膜稍增厚。 DW1脑干右侧片状增高信号, MRA所见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分支未见明显显影,余脑内血管走行僵硬,分支稀疏。

2013年就医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未能放置支架介入,原因:血管过细:2014年9月8日缺血性脑梗塞,本计划于9月29日进行支架介入手术,但麻醉师叫停手术,说不能全麻

能否全麻进行介入手术?怎样治疗能康复更好?是否先解决心脏问题再做脑动脉支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外科

药物名称:胰岛素,拜新同(高血压)
服用说明:胰岛素(每天一次,10个单位);降血压降血脂药物;有5年

“脑干右侧脑梗塞(亚急性...”问题由赵澎大夫本人回复

  • 疾病名称:脑干右侧脑梗塞(亚急性期)  

    希望得到的帮助:能否全麻进行介入手术?怎样治疗能康复更好?是否先解决心脏问题再做脑动脉支架?

    病情描述:2014年9月8日21时,原因步行上8楼,供血不足,休息半小时后左侧半边手脚麻痹,头晕,双脚抽搐,血压升高至180.意识清晰。打120送入广州医学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急诊室内未能进行溶栓治疗,病患...

  • 疾病名称:脑干右侧脑梗塞(亚急性期)  

    希望得到的帮助:广医二院的麻醉师叫停手术,本院能否为病人全麻进行介入手术?怎样治疗能康复更好?是...

    病情描述:2014年9月8日21时,原因步行上8楼,供血不足,休息半小时后左侧半边手脚麻痹,头晕,双脚抽搐,血压升高至180.意识清晰。打120送入广州医学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急诊室内未能进行溶栓治疗,病患...

  • 疾病名称:脑梗死急性期(脑干血栓)  

    希望得到的帮助:1.只吃药,不去你处治疗能自行全愈不? 2.去你处治疗能治好不? 3.治疗需要住院吗?...

    病情描述:2016年8月9日发病,视物模糊,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不能行走,口角歪斜,头晕入院后确诊为脑梗死急性期(脑干血栓),住院15天,情况好转。腿明显好转,但左眼睑依旧下垂,两眼瞳孔不等大等圆,左...

  • 疾病名称:脑干梗塞左半边有知觉不能动呛咳言语不清楚  

    希望得到的帮助:危险期过了吗,怎么护理给些意见更好得到恢复

    病情描述:有时呼吸暂停一下大概3_5秒,左手左脚有知觉不能动,言语不清,呛咳,右侧躺舒服些,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 希望得到的帮助:怎么诊治

    病情描述:右侧肢体瘫痪、右侧肢体零肌力、阵发性昏迷、意识障碍

  • 疾病名称:脑梗塞,腔梗,年轻时有高血压病史。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可以保守治疗,支架与取栓手术哪个更适合患者?

    病情描述:下班后回家路上突然腿软手没劲嘴有些歪,说话还算清晰,经过4小时内溶栓后第二天症状明显缓解,手脚略有劲了说话清晰了。大夫说主干堵塞严重超过90%需要做支架,不知现在的情况支架是否是最明智...

  • 疾病名称:双侧小脑半球右侧枕叶脑干桥偏右脑梗塞病灶:部分腔梗  

    希望得到的帮助:能否有救,在益阳中心医院医生诊断结果为半植物人,不能说话,吞咽食物,请问有好的建...

    病情描述:双侧小脑半球,右侧枕叶区,脑干桥脑偏右急性梗塞:部分腔梗,双侧半卵圆中心血管腔隙梗,脑萎缩,轻度鼻窦炎,

  • 希望得到的帮助:现在还需要怎么治疗?病情还会出现什么可能状况?如果经过康复期,能否独立行走?谢谢...

    病情描述:2013年8月11日中午,身体发现失去平衡,往右侧倒,现在正在住院,住院开始点VC,之后开始打阿加曲班,开始的两天,每天一瓶甘露醇,第一天的时候还全天打的胰岛素。现在是右侧脸木,左侧身体没有...

  • 疾病名称:脑干右侧脑梗塞(亚急性期)  

    希望得到的帮助:广医二院麻醉师叫停手术,本院能否全麻进行介入手术?怎样治疗能康复更好?是否先解决...

    病情描述:2014年9月8日21时,原因步行上8楼,供血不足,休息半小时后左侧半边手脚麻痹,头晕,双脚抽搐,血压升高至180.意识清晰。打120送入广州医学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急诊室内未能进行溶栓治疗,病患...

  • 希望得到的帮助: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治疗好

    病情描述:8月19日晚出现嘴唇发麻,右臂右腿不灵活大概1分钟,偶尔有头昏现象。平时抽烟不喝酒,血压血糖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干脑梗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