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分数乘法计算题法

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小学数学分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
下载积分:1200
内容提示:小学数学分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36|
上传日期: 03:03:2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2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小学数学分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
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乘法》 www.wenku1.com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乘法日期: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单元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折纸)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星期日的安排)分数与小数的互相转化(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单元教材分析:先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理解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再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转换的思想方法,即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减运算能力;最后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提高分数运算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单元教学目标1. 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2. 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 能把分数化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4.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5. 通过直观操作、类比迁移等方式探索新知。6. 体会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学重点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 探索并掌握分数与有限小数互相转化的方法。教学难点1.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折纸教学内容:P 2、3、4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就是先通分然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探究解决计算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教法:引导发现学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 给下面两组分数通分
4 6回忆:什么是通分?通分时,用谁做公分母?2. 计算下面各题 123215+=+=+= 55 77 99 -=-=-= 77 通过练习,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 小结:(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4.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板书课题:折纸二、探索新知1. (出示主题图)手工课上,小红用了一张纸的1折了一只小船,小明用同一张纸21的折了一只小鸟。那么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4(1)请学生拿出自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纸片折一折,并涂色表示。(2)请学生汇报自己折纸和涂色的情况并用分数表示。(3)想一想,这个要怎么列式?(4)那么,你们知道这类异分母分数加法怎么计算吗?自己先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同桌相互交流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及方法。学生汇报,生生质疑(汇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分析)。小结:师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 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相减出示问题: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师小结补充。3. 小结:(1)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2)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三、巩固提高1. 课本练一练2. 数学小医生:+==-==四、回顾整理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2. 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注意些什么?板书设计分数加减法11+= 24先通分,再计算 教学反思:让学生自己折纸与涂色,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复习了分数意义,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学生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了正确与错误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鼓励其他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多让学生说,多给学生说的时间与空间,进而调动大家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11 “粮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运进吨,比第二天多运进吨,第二天运进多35少吨?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学生自己思考)二、主动探究1.采集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1)第二天运进多少吨? 11 - 35(2)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2.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适当指导偶困难的学生。3. 学生口述自己的方法。4. 小结:对于一般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说,应该都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数单位,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三、方法应用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35+=( )+( )=( ) 4813 (2)+=( )+( )=( ) 68 (1)2. 选择自编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各一题,并写出计算的过程做在下面。3.算一算: 3251 + - 7993四、课堂巩固提高1. 课本第3页上练习3、8小题。2.学校运来一堆沙子,砌墙用去多少吨?这堆沙子原有多少吨?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六、作业课本第4页上4、5、6、7题板书设计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教学反思 :通过交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计算,只有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后才可以直接计算。在这些基础上,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其具有本质的相同点,即它们都是先通分再计算,由折纸涂色引出异分母分数加法,又以此题让学生提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放手让学生独自解决。 第三课时一、创设情境1.一张白纸可以看成什么?(学生例举)2.尝试按要求画图。“其中11种黄瓜,种番茄” 24231吨,修运动场用去 吨,还剩吨。一共用去5810(学生用不同颜色彩笔在纸上涂出不同的分数)二、主动探究(一)采集信息,提出问题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预设:(1)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是这块地的几分之几?(2)番茄比黄瓜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3)还剩下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没有种?. 出示计算题: + + + +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3. 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应该注意些什么?4. 小结:对于一般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说,应该都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对于特殊的情况会不会有一些特殊的手段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二)探究规律,深入研究1. 探究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相加的规律 课件出示:11325+=+= 23666这些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先让学生说一说,请用学过的方法很快算出结果吗?学生计算后一一汇报结果。现在再来看这些等式,你又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思考。 115发现+=,2+3=5,2×3=6。 2362. 探究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相减的规律 111比如说,-= 236学生自主验证后汇报。3. 小结巩固,运用规律演示通分运算过程并将两个式子合二为一一般来说,如果分母互质,用今天发现的规律来做比较简单一些。三、方法应用今天我们研究是分子是1的分数相加或相减的一些规律,分子是1的分数又叫做——分数单位。四、课堂练习提高1.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35( )( )( )5 +6 =30 -( ) = ( ) = ( )1113( )( )( )- = - = ( )2. 做书上第3页上面的练一练的1、2题。3.找错误。121+231⑴ + = = = 454+593⑵ + = + = = ⑶ 7421829 - = - = 3521201⑷ - = - = 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教学反思: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由于学完通分这个知识已有一段时间了,有部分学生已经遗忘了,不知怎样进行通分,另外在通分时,老师应强调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这样计算时会比较简便。 星期日的安排教学内容:P 5、6教材分析:这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既是分数加、减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因此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把要相异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即通过通分使算式的分母相同,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在对分数的教学过程中,单位“1”非常重要,任何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单位“1”,然后利用分数的知识来解答。在分数的计算过程中,整数的运算法则同样适用,例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这些规律的使用能使分数加、减运算更加简便,应注意使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整数的简便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学习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学习难点: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分数中的剩余问题。教法:情境导入法、图片欣赏法、启发谈话法。学法:小组合作法、感情朗读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铺垫.1.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整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定律。2.计算下面各题.105+72+35+28 306-43-573.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星期日的安排.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引导观察。⑴ 出示课本5页的图表。⑵ 指名说一说:根据这幅情境图,能获得哪些信息?2.提出问题: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试独立提问题并解答)3.探索算法。⑴ 列出算式。①先让学生们独立尝试列式,然后再引导学生们将全班学生看作整体“1”,并作为总数进行运算。3131②全班交流。算式:1--或者1-(+) 8686③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⑵ 讨论具体的运算过程。可以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从“1”中减去第一部分,再用剩余的减去第二部分;还可以先计算两个部分的和,再从“1”中减去“和”。⑶ 汇报、交流。4.归纳小结。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顺序相同。 教师强调:计算时,要灵活处理,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三、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四、随堂练习.填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五、布置作业.第5页第1、2题板书设计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方法一: 方法二:31131-- 1-(+) 8668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注重引导学生先回顾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等知识,然后进行教学,学生因为有了牢固的旧知,把过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到今天的学习中来,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学生学习新知即可水到渠成。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手工课上,做小红花用去多少红纸?”二、探究新知1.采集信息,分析问题,列出算式。4+1+5 994415,做小红星用去,做大红花用去,一共用了9492.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4+1+5 4+1+5 999494= 16+9+20 =1+(4+5) = 25+20 =1+1 363 4=5 4小结:对于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来说,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三、方法应用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354+ + =( ) 488135(2)+ + ( ) 686(1)2.算一算: 1372 2 + 7-13 5+ 126四、课堂巩固提高1. 一条公路,甲修了修了多少千米?2.一批树苗,五(3)班第一天栽了全部的还剩下全部的几分之几没有栽?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六、作业课本第6页上3、4题板书设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对于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来说,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教学反思:在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在新课前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从而使学生正确地选择了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列出分步、综合算式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运算顺序的自然生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第三课时一、导入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53 + 36 + 64 + 97 1 . 5 + 3 . 8 + 6 . 2 1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栽了总数的,430413千米,乙修了千米,丙修的比两队修的和少千米,丙队5482 .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3 .老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b +c )二、训练提高1 .直接写得数11- 343 3- 5 31 + 5253 + 883392+ -
- - 99510121-- 45315415+- 165162.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变就怎样算 312 -+ 4231921 -(+) + + -(-) 81020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3 .解决问题13(1)学校运来一批水泥,砌墙用去这批水泥的 ,打地面用去这批水泥的 ,58还剩下这批水泥的几分之几?35(2)某机床厂四月份上半月完成月计划的,下半月完成计划任务的,这月超越56月计划任务的几分之几?集体交流计算方法并计算三、思维训练11 有一满杯果汁,小军喝了 ,然后加满水,又喝了一杯的 ,再倒满水后又喝54了半杯,又加满了水,最后把一杯都喝完了。小军喝的水多还是果汁多?( 果汁)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又巩固了如何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加法。今后,在计算分数加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板书设计星期日的安排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b +c )教学反思:通过画示意图,列分步、综合算式,着重说明综合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运算顺序。通过让学生分组解答不同的提问,回答这道题要先求什么等思维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在学完本节课后,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又体验到丰富的数学内容,而且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教学内容:P 7、8教材分析:从实质上看,小数(这里指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不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可以看作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所以分数和小数可以互化。由于循环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比较复杂,所以在小学阶段只讨论有限小数化分数的方法,不涉和循环小数化分数。通过本节教学,使同学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不只可以沟通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深入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分数化小数的一般方法,掌握最简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小数。教学难点:能正确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教法:情境导入法、启发谈话法。学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说出下面各分数的意义。(出示课件) 2. 填空(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 )(2)0.8表示( )分之( );0.03表示( )分之( );0.017表示( )分之( );5.17表示( )分之(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同学们对分数和小数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数王国和分数王国遇到了什么难题(课件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0.06和1到底谁大? 20怎样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板书课题)出示探究要求: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把方法记录下来,在和小组同学交流。2.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汇报。(1)画图比较(通过涂色面积大的比较)可知:0.06>1 201 20(2)因为=1÷20=0.05所以0.06>6 10015 = 2010065 >, 1001001 所以0.06> 20(3)以为0.06=(学生说出其他方法,教师订正后给与肯定)3.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里分别有相同的尺子,两位国王想请你们帮忙翻译,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出示情景图)(1)怎样帮助分数王国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口述后再展示结果) 14 =1÷8 =0.125 =4÷8=0.5 8867 =6÷8 =0.75 =7÷8=0.875 88(2)怎样帮助小数王国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口述后再展示结果)0.15= 0.25=0.4= 0.15=小结:把分数化成小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写成除法计算;把小数化成分数,就是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3. 课堂练习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41=( ) =( ) 0.24=( ) 1.8=( ) 254(1)学生根据上面学的知识自行解决问题。(2)教师巡视。(3)解决问题。三、拓展延伸,丰富活力 有三位同学登山比赛,从山下到山顶,甲用了12时,乙用了0.8时,丙用了 时,45你能比较出哪位同学吗?先试着做,然后汇报。小结:当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时,一般都把分数转化为小数来比较。四、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与小数互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分数、小数相互转化)基本方法:分数化为小数: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除以分母小数转化成分数: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 。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学生知道怎样把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转化为小数,理解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我首先通过提问让同学们对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进行了回顾,同时辅以习题的练习。 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出示两个小朋友课外看书的时间,玲玲每天大约看0.4小时,明明每天大约看时,然后请学生比较“谁用的时间多一些?”(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二、课堂练习引导学生通过除法或者画图或者其它方法进行尝试。(适当指导)1.把小数化成分数0.3 0.27 0.75 0.1252.分数化成小数 1小43.把小数和相等的分数用线连起来。0.6 0.03 3.25 0.45 0.180050203134.把3、3.6565,,,,、、14÷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820三、巩固提高1.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312 ○0.6 2 ○2.375 810031719 ○3.34 0.91○ 0.11○ ○2.学生练习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1)把下面的复名数用分数和小数表示1米20厘米 3千克50克(2)做同样一种零件,赵师傅用了0.4小时,李师傅用了(3)小明从学校回家花了同,谁家离学校近些?四、课堂小结1. 同学们,通过讨论我们加深了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基本方法:“一般地说,分数化为小数是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去除以分母;小数转化成分数则是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2.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寻找用分数或小数表示的信息,将它们写在本子上之后再与同学进行交流。五、布置作业课本第8页练一练题目。板书设计“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分数、小数相互转化)11米20厘米=1.2米=1 米 51 3千克50克=3.05千克=3千克 207小时,谁做的快些? 301小时,小芳回家用了25分钟,如果他们行进的速度相4基本方法:分数化为小数: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除以分母小数转化成分数:是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 。教学反思: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在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引导者。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教师讲授,交流展示,练习检测,生生互查互助,自我总结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了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全过程,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做练习时兴趣较高,提高了练习的效果和练习题的正确率,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练习一教学内容:P 9、10教材分析:本课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后,在这基础上进行的巩固练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以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总结并掌握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能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样就为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让学生在练习中真正体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进一步通过习题练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探索分数与小数互化的规律。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2.使学生认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能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3. 会灵活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教法:情境导入法、启发谈话法。学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课型:练习课。 第一课时一、学生预习和自主练习1. 直接写得数(口述口算过程) 114711﹢ ﹣ ﹣ 59596101272711 ﹢ ﹣ 1﹣ 231058843457 2 ﹣ ﹣ ﹢﹢ 2. 解方程337141﹢x= x- = - x = 12216 x-﹣ = 3 x﹣=5 105577(先独立做,再指名板演)二、课堂练习完成课本第9-10页练习一第1、2、3、4、5题1. 第一题,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舒适中每一步的意思,同桌交流。2. 第二题,学生自己独自思考,并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适时注意引导: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3. 第三题,学生自己连一连。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总结如何找到的,发扬学生的多样表达。4. 第四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进行填,然后集体订正并要求说一说每一数找位置的方法。5. 第五题,先让学生想一想学过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有些题可以简算。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请四名学生板演。三、游戏活动同桌之间进行游戏,一人说分数,另一人回答小数。教师帮助学生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要善于收集各种信息,利用数学知识,合理解决。四、知识拓展(把学的知识应用与生活)1. 一个数比大,猜猜这个数可能是零点几?2. 你能写出比0.2小比大的分数吗?试着写一些。(写出一个也可以)五、布置作业。完成课本10页上第5、6、8、9、题。板书设计:练习一-= + = =0.4 0.06= 教学反思: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对于约分总是不够熟练,结果往往不是最简分数,在作业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在完成能简算的题目时,总是不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算,对运算定律不是很熟悉。 第二课时一、基础练习(比一比,填一填)1. 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27 ○0.279 325342○2.57 ○0.45 4932.小明和小华做同一道题,小明用了0.4时,小程用了时。( )用的时间比70.667○较长,( )的速度快。3. 把0.6, ()()44. ( )÷24 == ==0.25 2412()225. 第一次用去一根铁丝的,第二次用去这根铁丝的,还剩下这根铁丝的( )。 577312,,,0.58这5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8420二、我会判断。(全班思考,指名回答,说判断的理由,适当给予正确引导)11211.+== ( ) 538412.编同样的一条花绳,甲需要时,乙需要0.125时,甲做得比乙快。( ) 73.与0.6相等的最简分数只有一个。 ( ) 4. 3化成小数是一位小数。( ) 50三、我会选。(全班思考,指名回答)1. 2.23等于( )。A 、223233 B、 2 C、2 2.下面各数中( )与1最接近。51106A 、 B、1 C、 D、 687114.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 ),每份占全长的( )。1313A 、米 B、米 C、 D、 55555.下面算式中的结果不是的是( )。A 、+ B、+ C、+ D、+ 四、我会解决问题。让学生认真读题,找准题中的信息,先独立解答,有困难的指导和集体纠正,注重学生的分析。1.小刚看一本课外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2.五年级3个班的同学绿化校园,一班整理了花坛面积的1的,其余的由三班整理。 43,二班整理了花坛面积72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小军两天一共57(1)一班和二班共整理了花坛面积的几分之几?(2)三班整理了花坛面积的几分之几?(3)哪个班级整理的最多?3.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参加书法小组的411,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其余的参加数学小组。参63加数学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五、回顾总结。1.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 分数化为小数是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去除以分母;小数转化成分数则是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板书设计练习一1.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把它们相加减。 计算结果用最简分数。2. 分数化为小数是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去除以分母;小数化成分数,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教学反思:先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理解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再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转换的思想方法,即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减运算能力;最后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提高分数运算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年级分数乘法计算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