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弘文中学小升初彭堡镇撒门小学马斌的分数没有出来。

您所在的页面位置: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校交通地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地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他行业地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地图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简介
我的图书馆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简介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简介《 人民日报 》( 日 & 19 版)  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为热烈庆祝第二十七个教师节,大力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教育部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组织开展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一、推选范围  曾获得过省部级(含)以上荣誉称号,并在教书育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  二、推选名额  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推荐2位候选人,从中产生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三、推选条件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贡献突出,事迹感人,享有很高社会声誉,具有重要影响力,人民群众公认。  四、活动流程  1.推荐候选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分别推荐2位候选人。  2.确定候选人  活动组委会对各地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认真审核,确定64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3.公示投票  6月10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刊登候选人名单及简介,教育部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青在线、中国教育新闻网、果实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开辟专题网页刊登候选人名单及详细事迹,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投票。公示日期从6月10日至7月25日。报纸投票日期从6月10日至7月18日(以邮寄日邮戳为准);网络投票时间从6月10日至7月25日。公众可选择填写报纸选票、网上投票两种方式之一进行投票。组委会最后将从所有投票者中抽出幸运者并赠送纪念品。  4.确定结果  推选委员会根据投票结果和实际情况,从64位候选人中推选出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五、表彰宣传  教师节期间,将对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进行表彰宣传。    1&石利颖  石利颖,女,汉族,197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第五幼儿园高级教师。从事幼儿教育18年来,她细心照料幼儿生活,敏锐体察幼儿内心世界,用微笑与关爱面对每一个孩子,使幼儿在快乐体验中得到发展。她以师者博大的胸怀接纳每一个独特的个体,以多样的教育方式促进每个孩子描绘出自己的最佳成长轨迹,以和谐宽松的班级氛围接纳每一个班级小成员。“用笑容点亮孩子的心灵,用赞美预言孩子的成功”是她在工作中的真实写照和执着追寻。她对语言课情有独钟,还尝试把儿歌的学习与实际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孩子们可以充分理解语言的内涵,逐渐形成了丰富的语言想象力。她积极投入教改科研工作,参与国家、市区级重点课题十余项。她撰写的30余篇研究论文和优秀课例屡次获奖。2009年她获北京市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全能特等奖。  2&潘维松  潘维松,男,汉族,197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从教15年来,他坚持扎根山区教育,秉承“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把我的青春、我的热情、我的全部精力都献给它,这样我才会问心无悔”的执着信念,在讲台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他刻苦钻研业务,研读教材,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在他的数学课上,导入问题层出不穷。他坚持科研引领教学的教育理念,带头承担市、区级多项课题,所撰写的20多篇论文获奖。他担任班主任工作15年,一直坚持平等待生,用家的方式创建了温馨的班集体,用爱的真诚感化了学生。在北京喇叭沟门乡的每一个村,都留下了他和学生的足迹,他也因此得到了本校师生和当地群众的认可。  3&余贻鑫  余贻鑫,男,汉族,193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在50余年的教学、学术与科研生涯里,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基础理论创新、科技进步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留学回国后,立即借鉴美国加州大学模式,开设了对提高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的“线性系统理论”和“现代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他经常挑灯夜战,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每篇论文都要逐字逐句批改,从逻辑结构到标点符号的问题都会一一指出。他在工作中知人善任,对课题组每个成员的特点都了如指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并着重引导其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学会做人的道理和科学的精神。目前,他领导的电气工程学科青年科技人才辈出,是一个富有朝气、学术思想活跃、敢于挑战学术前沿的杰出团队。  4&韩宗英  韩宗英,女,汉族,196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苏家园学校教师,小学高级。她扎根边远农村31年,多次放弃进城工作的机会。她用爱心呵护孩子心灵,不但铸就了他们顽强的品格,更成就了他们不平凡的事业。她专注教学,为提高课堂效率、给学生减负,她给自己加压,千方百计地研究教法,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她勇于攻关,申请并承担了“自主识字”课题,其科研成果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撰写的近30篇论文或发表或获得各种奖项。她常年担任班主任,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从没放弃过任何一个问题生。她总是牵挂那些贫困的孩子,多次把因家庭生活困难而辍学的孩子请回课堂,还把自己获得的累计30000元奖金全部捐给学校,成立了“韩宗英扶困助学奖励基金会”。  5&高玉峰  高玉峰,男,汉族,196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十届人大代表。他每天早晨穿着整齐地站在校门口,第一个笑迎师生入校;每天坚持听课3节以上,在课堂上和师生们一起享受知识的乐趣;每晚坚持伏案写作、谋划学校发展直至深夜,是最后一个离校的人……作为一名校长,他用一个“勤”字来平衡教学和管理两项性质不同却同等重要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百所特色高中建设项目校等30余项国家、省级荣誉。他个人先后出版专著6本,主编校本教材10余册;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市级成果奖课题3项;发表国家、省级学术论文30余篇。  6&田丽霞  田丽霞,女,汉族,196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高级教师。她善于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研究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寻找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她把辩证法的原理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不断地总结和实验,形成了“田丽霞班主任工作法”,在全国推广,产生了很大影响。2006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田丽霞班主任工作法》,现已第五次印刷。她应邀在全国作专题报告近600场,发表论文几十篇,成为《班主任之友》和《班主任》的封面人物。在语文教学方面,她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成绩优异,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7&王平  王平,女,汉族,1976年5月出生,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水东中学教师。泽州县第三届、晋城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她幼年时因车祸失去了右腿,但身残志坚,多年来为教育奉献青春,矢志不渝。从教14年来,她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总结出“阅读四步法”、“问题引导法”、“文言文自学法:讨论法+引导法”等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倡导在生活中学语文、积累中悟语文,她总结的“阅读写作辅进法”、“阅读中的整析—详析—整析法”、“师批作文三步法”、“自批、互批作文三步法”等深受学生的喜爱。她关爱学生,长期担任班主任,是学生信赖的好老师。在山西省第四届班主任素质展示活动中,她荣获综合一等奖。  8&巨亚宏  巨亚宏,男,汉族,1979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宏远学校小学语文教师。他潜心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逐步形成了“走进文本—构建文本—超越文本”的语文思想。他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课堂的40分钟分成2400秒来准备,精心设计,反复推敲。他的教学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语言的积累与感悟,巧妙的情景创设、生动的语言描述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他平日不善言辞,但每到学生中间,就总有说不完的话,学生都喜欢与他谈心交流。他甘为人梯,勇为人先,对年轻同事悉心指导。他先后获全国苏教版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七彩语文杯”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  9&白阿日斯楞  白阿日斯楞,男,蒙古族,1970年9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第一中学高级教师。“育人的事业,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事理的明辨,还有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交流。”作为一位平凡的少数民族教师,他以对教育特有的执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兢兢业业的态度、锐意进取的勇气、诚挚的爱心给学生和家长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以规范的言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从不排挤、歧视、讥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求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教研方面,他善于总结,发表多篇论文,在市、区评比中获奖。  10&嘎日迪  嘎日迪,男,蒙古族,195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为中古蒙古语系统化、理论化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他以自身的师德和律己精神熏陶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和特殊的教学方法成功实施着教书育人的目标。从教30年来,他先后承担“现代蒙古语”、“中古蒙古语”等7门基础课、基础理论课的主讲任务。他主持或独立、参与编写教材6部,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他独立撰写了《中古蒙古语研究》等3部著作,填补了国内外同类系统专著的空白。先后考察了敦煌和阿尔寨石窟区新发现和利用了回鹘蒙古文八思巴文题记文献112条,蒙古文文书残片85份。在大型断代文献总集《全元文》中,他负责终审把关元代白话文献的点校,解决了元代文献整理出版中的难题。  11&陈温福  陈温福,男,汉族,1955年12月出生,民盟盟员,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水稻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使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努力推进教育创新,服务“三农”,情系学子,为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学生眼里,他是严师慈父,言传身教,治学严谨。20多年来,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水稻科技研究人才。他领导的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已建设成北方粳稻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12&张金波  张金波,男,汉族,195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辽宁省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高级讲师,朝阳市人大代表。他用13年的努力把原来只有120多名学生、76名教师,濒临倒闭的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在校生5300多人、专任教师286人的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他始终坚持特色育人理念,科学规划学校发展愿景,循序渐进、科学引导,使学校做到了风气正、名气大、人气旺,书写了建平职业教育的传奇。2006年,学校被评为省标准化职教中心,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成为辽宁职教的旗帜、朝阳教育的窗口、建平发展的名片。  13&杜顺  杜顺,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大兴镇万福村小学高级教师。从教20多年来,他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即使在被诊断为骨髓空洞症后,仍勇斗病魔,无私奉献,先后拄单拐、拄双拐、坐轮椅,仍坚持为学生上课。他刻苦钻研教育教学,并创造了尝试测试法、儿歌法、竞赛法、自我演示法、点击词汇法、口诀记忆法等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全县农村小学自然实验教学考核中,他所教的班级总是名列第一。他热爱学生,十几年的重病生活,使他家的生活异常困难,但他仍坚持把所得的全部奖金用于给学生买书和奖品,而他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流失。他坚持免费为学生辅导,他家成了一个无偿的“课后辅导学校”,村里的孩子总是到他家做作业。他以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14&张德江  张德江,男,汉族,195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长春工业大学教授、校长。虽然长期担任行政职务,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他一直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每年都承担并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先后讲授本科生课程11门、研究生课程8门,每次授课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他主讲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课被评为国家精品课,带领的自动化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得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近10年来每年给全校新生作“学习与成才”报告,和学生座谈,创建并指导学生的“学习革命研究会”,参加并指导学生学风建设及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撰写《学习与成才》专著,创建并主讲“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程。  15&高莲玉  高莲玉,女,朝鲜族,196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朝鲜族第一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她深爱教育事业,虽然体弱多病,多次住院手术,但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总是一出院就回到讲台上,同行因此称她为“钢铁战士”。她深爱学生,总是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他们,曾把父母不在身边、有不良习气的孩子带到自己家里,像母亲一样关心教育他,经常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她业务能力强,作为学校唯一的特级教师,她还热心指导年轻教师,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她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充分肯定。  16&孙海霞  孙海霞,女,汉族,196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讷河市南镇中心小学教师,中学高级,特级教师。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她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关键是一个“活”字,死抠书本,死记硬背,是缺乏大语文观的表现。她勤耕不辍,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法,她的语文课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她和同事们一起探索出了一条“课前预习—自主探究—拓展延伸”的教与学的捷径。目前,该教学模式已在全市9个乡镇小学推广,有效解决了农村乡镇中心小学班额大、管理难的问题。她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坚持开展教学研究,先后撰写了多篇论文在教育期刊上发表。  17&周小燕  周小燕,女,汉族,191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我国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她以“中国之莺”驰名海内外,先后在法国、英国、卢森堡、瑞士、德国、前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举办独唱音乐会,引起强烈反响。1947年,她毅然返回祖国,并任教于母校。历任声乐系主任、副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1984年,她卸去繁重的行政工作,全心致力于培养歌唱人才。60多年来,她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声乐人才,为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她以94岁高龄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上,诚如她自己所说:“尽管我已经90多岁了,但我的艺术生涯就像才刚刚踢完足球的上半场,我还要踢下半场!”  18&刘京海  刘京海,男,汉族,195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党的十五大代表,第九、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他在上世纪90年代首创了成功教育研究,有效地转变了大批学习困难学生,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上海市获奖,成为全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被列为全国基础教育重点推广的三项成果之一,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他首创的“教与学电子平台”,把优秀教师的经验显形化、过程化、精致化、科学化,全面提升校本教研水平,为全市、全国百余所学校推广使用。2004年,他又在全国首创委托管理农村薄弱学校,目前共委托管理8所农村学校,有效地大面积地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这一经验已写入上海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被认为是对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的有益探索。  19&李吉林  李吉林,女,汉族,193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名动省内外,她都始终在小学园地里辛勤耕耘,至今长达半个多世纪。她花了30多年的时间,把人生黄金岁月倾注在情境教育的实验与研究中,创立了中国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及操作体系,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她创造的“情感与认知的结合理论”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教学论的空白。她是学生的贴心人,是青年教师的好导师。几十年来,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寒暑假,充分利用节假日认真总结,把实践中的收获记录下来,撰写了数百篇论文,出版了13本专著,编写了1—12册小学语文补充教材。她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赢得了社会的盛誉。  20&陶勑恒  陶勑恒,男,汉族,195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他是我国首批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专业人员,是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的创建者。他十几年如一日,默默践行着陶行知先生的大爱奉献精神,由对青少年的“心理援助”到全面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成长,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宁静的心灵港湾。“陶老师”热线开通19年来,接听了111,218个电话,进行了11,046例面询。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参加教育部统一组织的灾区心理援助工作指导小组工作,担任危机干预组和哀伤辅导组组长,对在灾区实施心理援助的工作者与志愿者进行培训与指导。2010年,担任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全国辅导中心副主任后,他更是把服务范围、关爱对象延伸到了全国。  21&刘佳芬  刘佳芬,女,汉族,195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校长,中学高级,特级教师。她在特殊教育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为国内外特教事业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她扎实开展融合教育,把宁波海曙的“特殊教育社区化”推向国际化。首创“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平台,构建全社会支持特殊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她在全国率先编写《中度弱智学生生活教材套》,在全省最早成立“智障教育服务热线”。她编写的“支持性教育自主活动丛书”填补了全国同类课程空白,《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成为浙江省特殊学校征订教材。她创建“海曙区支持性教育资源中心”,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度的支持,营造最少障碍的教育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弱势孩子的潜能。  22&陈合力  陈合力,女,汉族,1956年9月出生,农工党员,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20多年来,她凭着深厚学识和精湛教艺,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生,对提升中学计算机教学水平有突出贡献。她坚信“教师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始终自我加压,坚持学习,潜心钻研,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她主持和参与了《高质量实施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探索》等12项基础教育课题研究,总结应用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七步教学法”,在教学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先后编撰了《计算机使用和程序设计》、《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等32种专业书籍。她关爱学生,在学生眼里,她既是学习上的严师,更是生活中的慈母。  23&赵兴  赵兴,男,汉族,196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省怀远一中高级教师。他对教学兢兢业业,反复钻研,教学成绩突出。他爱生如子,从不计较付出,不求名利,每逢有班主任请假或出差,他便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成了学校著名的“代理班主任”。他来自农村,家庭并不富裕,但对学生一直非常慷慨,每年都要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资助部分农村学生,先后有30多位学生得到他的资助。12”汶川大地震时,他第一个响应号召报名参加安徽省对口援建松潘的支教队。在得知妻子患癌症后,他仍然返回松潘,坚持支教,所带班级的学生取得了良好成绩。他一直坚持指导青年教师,积极开展“送教下乡”等活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24&杨任民  杨任民,男,汉族,193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为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他一直扎根教育教学临床一线。57年的教育生涯,他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他在三尺讲台、科研岗位、临床一线,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智慧、无私,书写了一位人民教师的华彩乐章。发表医学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医学著作26部,主持和参与国家、部省级科研课题17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8名、博士生2名。如今,81岁高龄的他仍在从事研究生的培养和临床教学一线工作。  25&鹿海云  鹿海云,女,汉族,1964年10月出生,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副园长,特级教师。从教28年来,她倾心于幼教工作,走在幼教改革的前沿,在平凡中追求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在幼儿园游戏、课程、管理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她被聘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幼教学科专家指导组成员,主持和指导20多项国家级、省级、海外立项课题的研究。她出版、汇编专著及教材、教参近50本,发表论文100多篇,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及东南亚国家推广。2003年,她被派到菲律宾开展汉语推广工作,积极投身于中菲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事业。她对幼儿园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贡献得到了国家侨办、汉办、驻外使节等部门的高度评价,被访菲的国家领导人誉为和平使者和中华文化传播者。2009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由海外回国的国际汉语教师自主创业的幼儿园。  26&叶青柏  叶青柏,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他身残志坚,虽然左腿高位截肢,但仍谢绝了学校为他安排一个较轻松岗位的照顾,主动要求并克服困难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与正常人一样承担满工作量的教学任务,并作出了出色的成绩。他的课生动有序,以情育人,深受学生欢迎。他至今已带19届高三毕业班,教学成绩突出。在27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他勇于探索和创新,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发表教学文章50余篇,2003年获全国第六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他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着周围的人,所指导的青年教师多人成为当地骨干教师。他扎根山区、爱岗敬业,不为沿海城市高薪岗位所动。  27&柏宗材  柏宗材,男,汉族,1955年12月出生,江西省新建县南矶中学高级教师。他是一位治学严谨、育人无声的好老师。长期担任跨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的他,几十年来,一直在讲台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他注重教研,总结出“发散探索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还对血防教育作出了特别的贡献,被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为“教育战线上的血防卫士”。在南矶乡这个血吸虫疫区,以前学生染病的不少,他毅然向学校请缨担任了全校3个年级的血防教育课,深入指导学生规范血防行为,并多方查找资料,把血防课备得详细,讲得生动,还利用休息时间带学生到鄱阳湖草洲上深入实地,教他们识别钉螺,搞好个人防护。经过他们的努力,南矶中学连续3年无学生感染血吸虫病。  28&陈清华  陈清华,男,汉族,196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遂川县大汾镇滁洲上坳小学高级教师、校长。他工作的学校是一个初级小学教学点,位于罗霄山脉群山万岭深处,海拔700多米,条件非常艰苦。1992年以来,他先后两次主动申请到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甚至当时还不通电的深山小学教学点里教书育人。19年如一日,他扎根山区教育,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还把家从条件较好的乡镇搬迁到了深山里。他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照顾好学生的饮食起居生活,悉心教育他们成长。为了让住宿生留得住、学得好,他们夫妻俩身负教师、家长、保姆和工友的全部角色,就像学生的亲爸妈。在山区贫困家长不愿让孩子上学的时候,他苦口婆心地把失学的孩子动员到学校上学;在适龄儿童入学率随着经济的发展连年上升的时候,他又以突出的教学成绩,让学生走出深山,在更为广阔的天地中成长。  29&于万成  于万成,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山东省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教学培训部主任,高级讲师,特级教师。他关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主持建立了设备维修、汽车维修、数控以及CAD/CAM等多个实验室,组建了数控和汽修两个实训中心,成立了“于万成特级教师工作室”,推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项目训练为主体的数控专业课程标准、计划、模块化课程体系,提高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水平。积极组织参与钳工等6个工种的中、高级技能培训工作,先后指导多名师生参加全国、省、市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主编了多本教材,多篇论文获全国、省、市级大奖或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主持和参与过多项教研课题,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等奖。  30&刘传玺  刘传玺,男,汉族,195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定陶县留守儿童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他身怀一颗赤诚的大爱之心,抛家舍业、以校为家,把学校作为实现自己毕生夙愿的理想沃土。1982年,他建起了菏泽地区第一座农村教学楼;2004年,他又创办菏泽市第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定陶县留守儿童学校。为了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他提出“办出学校独特风格,办出自己的办学特色”的理念,创设了“双十工程”(即“十大校园文化”和“十大兴趣小组”),学校办学成绩突出。他不断学习、勇于实践,承担了多项重大课题。在他的领导下,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小学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阅读中外经典,享受图书快乐”实验学校、菏泽市规范化学校,菏泽市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等20余项荣誉。  31&王格现  王格现,男,汉族,196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城关镇西李庄小学校长、高级教师。先天性左臂缺失的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以残缺的躯体、忘我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深受各界赞誉。20年来,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从一名代课教师破格转为公办教师,并逐渐成长为优秀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在地处豫鲁两省交界偏僻农村的西李庄小学,他做出了不平常的成绩。为改变学校落后面貌,他抓质量赢声誉,以身作则,以校为家,每年都主动担任毕业班的数学课。他磨破嘴、跑断腿,并带头捐款,依靠村民集资建成了崭新的校舍。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教学质量在全镇一直领先,他任教的学科多次在全县小学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中名列前茅。  32&王立群  王立群,男,汉族,1945年3月出生,河南大学教授、国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过小学、中学的他,如今在大学执教。29年来,他值守在河南大学的讲台上,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书育人,尽职尽责。他因材施教,育人无数,精心备课,诲人不倦,是学生眼中学富五车的智者、循循善诱的师者。他授课独到又不乏生动,还将课堂移至“百家讲坛”,让课堂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尽显大学教师的神韵。他致力于科研事业,教研相长,成果卓著。他的《文选》研究、《史记》研究和山水游记研究在本专业领域有突出的成就,在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出版专业学术研究专著5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  33&桂希恩  桂希恩,男,汉族,1937年7月出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武汉大学艾滋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为我国著名的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专家,50多年来,他致力于地方病和传染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对艾滋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他站在本专业研究前沿,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有6项研究课题获得国家和省市级教学、科研成果奖。他经常带领青年医生和学生到农村、到传染病防治第一线进行疫情调研与医疗实践,将传染病的调查研究与临床教学相结合,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34&桂贤娣  桂贤娣,女,汉族,196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教师,中学高级,特级教师。作为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她是湖北名师方阵的领军人物,被誉为“情感育人、智慧育人的教育专家”。在近30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她倾情教育、潜心探索、善于创新,创立了“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法”、“用情用智育人法”,总结出“班主任因生给爱教育法”、“教师与家长真诚相处系列方法”、“班主任护生小工程”等,细致周到地呵护儿童,使孩子们幸福地成长,被青年教师称为“爱的教科书”。近几年来,她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带领“桂贤娣名师工作室”团队在“情感·智慧·阳光”的育人之路上积极探索。  35&金展鹏  金展鹏,男,汉族,193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被称为“只有脖子能够动的导师、中国的霍金、材料科学的活地图”的院士。虽然疾病摧垮了他健康的身体,仅留给他智慧的大脑,但是他从未停止培养人才、攀登科学高峰的“脚步”。他是“木架”下的勤恳学者、轮椅上的辛勤园丁,已培养博士、硕士40多名。他的学生中,有的被聘为“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芙蓉学者”,有的担任了国际刊物副主编、编委。美国合金相图委员会20余名委员中,有4位是他的学生。他学术思想先进,是学术界的谦卑长者,虽四肢瘫痪13年,依然将科学探索之路演绎得无比精彩,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36&盘晓红  盘晓红,女,瑶族,1970年11月出生,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楠市镇中心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她被称为“播撒阳光的人”,从教23年,一直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工作,忠诚坚守,无私奉献,深受广大师生和当地群众好评。2004年暑期,她连续48天冒酷暑、顶烈日,走访15个乡镇38个村,写下10万字的调查报告,为65名孤儿和留守儿童奔走呼吁;她不顾家境清贫,亲自带养5名孤儿,像亲生母亲一样关爱、照顾和教育她们。她不断学习探索,写下了20多本厚厚的工作日记,近200篇教育思考。为了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她开设了旨在培养善良、负责、诚信、文明、有公益心当代公民的美心课,每周给全校21个班的1000多名学生上课;还举办了15期家庭教育讲座,在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教育孩子等方面对近千名家长进行了有益的指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7&钟南山  钟南山,男,汉族,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广州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在全国抗击非典的战役中,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如今,年过七旬、从教五十载的他,仍坚守在教学、科研和医疗的第一线,传承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道精神,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倡导学本领、学做人相统一的教育思想,以“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影响和教育学生。他治学严谨,密切跟踪和掌握国际前沿医学知识,并将其导入教学中,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他注重课程建设,其负责的《内科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他重视基础教学,2010年,他任班主任的广州医学院“南山班”正式开班。  38&邝艳姬  邝艳姬,女,1969年2月出生,致公党员,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第一小学美术教师,特级教师,珠海市人大代表。她献身教育23载,坚持在城乡结合部小学任教21年。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努力进行教育创新,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方式;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一手抓教学质量,一手抓艺术特色教育,成绩突出;创建了“红领巾艺术小舞台”,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天地,为培养农村孩子的兴趣、自信与能力而不懈努力,深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在她的带领下,该校的文艺节目在各级比赛中多次获奖,还走上北京的大舞台并获金奖;学生的美术作品远赴俄罗斯、日本、香港、北京等地交流展出,其中有35人获得国际级奖励,79人获国家级奖励。她还多次承担市、区教师全员培训的授课任务,经常上示范课和组织教学骨干送课下乡。  39&黄光武  黄光武,男,汉族,194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医科大学校长、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一名赤脚医生到鼻咽癌研究的学术权威、教学名师、大学校长,他在医学教育事业上不懈探索。他为人师表,辛勤育人,仁医丹心,悬壶济世,学术严谨,勇追一流,在高校管理、医学科研和教育教学事业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对学生要求严谨,不但传授给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更注重给学生传授严谨的科研方法和治学态度。作为校长,在他的带领下,广西医科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不仅在科研教学方面与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有广泛合作,而且还探索把医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初步形成以医学为主,理、工、文、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0&莫振高  莫振高,男,壮族,1956年11月出生,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师、校长。他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先后带了20多届40多个高中毕业班,教学成绩突出。他教艺超群,精益求精,凭借自身深厚的教育教学功底,不断探索教学方式,他的授课深受学生欢迎。他视教如命,当了校长,仍然坚持教学,任两三个高中毕业班的语文课,每周上12节课以上。他热爱学习,年过半百还考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管理研究生,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安心瑶山的教育事业,多次被推荐到行政部门任职,被外地学校高薪聘请,都被他婉言谢绝。他爱生如子,无微不至,不求名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200多名贫困生,让他们完成高中学业考上大学。  41&潘成秋  潘成秋,女,汉族,1963年8月出生,海南省五指山中学教师。20年前,她偶然从一张报纸上看到海南省通什市(现五指山市)紧缺教师的报道,便毅然从浙江绍兴到五指山市最边远贫困的水满乡中学支教。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她每月仍坚持以微薄的收入资助那些特别贫困的学生。1994年,她被调到红山中学任教,这是五指山市一所薄弱学校,在她的努力下,她任教的班级中考成绩总平均分名列全市乡镇中学之首。2002年,已转为正式教师的她被借调到五指山中学任教。她用诚心和行动感化了学生,在学校,经常有一群群的学生围着她,孩子们动情地说:“潘老师,我们真想叫你一声妈妈!&#年,她的爱人去世了,她强忍悲痛,放弃回乡任教的机会,坚强地回到了讲台上。  42&符玉梅  符玉梅,女,黎族,196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琼州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她是山里走出来的黎家女子,把根深深扎在琼州的土壤里,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成长为黎族第一位女教授。从教26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第一线。她积极参与课堂改革,教法突出特点,教学效果显著。她利用实例和实事,大胆地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进行创新,注重教学互动,注重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她模范履行教师职责,教书育人,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功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品德修养教育、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她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被学生誉为“符妈妈”,受到学生们的爱戴。  43&潘金万  潘金万,男,汉族,1975年7月出生,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初级中学教师。学习上,他是孩子们的老师;生活上,他是留守儿童的“爸妈”。他虽然罹患肝癌,却依然坚持站在讲台上。这一路走来,潘金万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潘金万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识文断句,他还把语文教学紧紧地与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对社会的热点、焦点进行挖掘,并将这些信息穿插在语文教学中,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活学活用。在留守儿童眼里,潘金万不仅是一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师,更是他们生活中的“严父慈母”,那些家长们本该做的事全由潘老师代理。患病四年来,他一心想着的是他的学生,他一边坚持治疗,一边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最初的人生誓言:“我要把自己的爱全部献给学生,献给家乡!”  44&张文京  张文京,女,汉族,1948年7月出生,民盟盟员,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她探索建立了从特殊儿童到残障大学生、从本科到研究生的较为完备的特殊高等教育,她在学校创建了特殊儿童实验学校,特殊儿童的矫治与教育。她在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不断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张文京特教研究系统”,她和她的团队建立了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发展课程群。参与创建西部唯一的特教硕士点和特教学院,在西部率先开设残疾人高教专业。她热心残障公益事业,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服务身心障碍儿童及家长的“爱心儿童玩具图书馆”,进行特教义务咨询及义工培训。  45&石碧  石碧,男,汉族,1958年6月出生,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从教29年来,他为我国制革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学生都很喜欢听他的课程,不仅因为他的课讲得生动、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因为他总是将思想教育和做人的哲理贯穿于教学中,给学生许多启发。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虽然学术活动大量增加,但他仍然坚持每年都为本科生开设课程。在科学研究方面,他取得了丰硕成果,多篇论文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具有原创性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4项。他十分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我国化工、林化和制革企业推广科技成果14项,在全国十多个省区推广应用了数十项科研成果,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6&王仕斌  王仕斌,男,汉族,197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一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他十分重视教育科研,认为不搞教育科研的教师是没有前途的教师,不重视教育科研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他潜心教学,独创“自读查阅—质疑思考—小组协作—点拨释疑—师生交流—拓展延伸”的“六步教学法”,形成了“激趣、尝试、实践”的独特风格。他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倾尽所有,毫无保留,带出了一批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他坚持扎根大巴山区,为贫苦孩子奉献青春,谢绝了外地多所名校的高薪聘请。担任校长后,对帮扶薄弱学校不遗余力,主动对周边的薄弱学校实施帮扶措施,构建了“校际间联动研训”的新机制,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  47&左相平  左相平,男,汉族,195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响水中学高级教师。他扎根山区教育38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待学生如子女,重学校管理胜于生命,深受当地群众好评。38年来,无论是在23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育人,还是在破庙里的小学、边远的中学教书、做校长,他都没有离开过教学一线。他教过的学生,有300多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各条战线的技术骨干,业务能手;他培养和指导过的教师,有100多人成为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一所薄弱学校,在他的管理下,被评为六盘水市“校本教研”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研究优秀实验学校、团中央作文教学先进单位。他由一个夜校扫盲教师成长为盘县化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校长。  48&朱伟华  朱伟华,女,汉族,195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她本科、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一心报效桑梓,毕业后放弃在发达地区名校就职的机会,坚持在贵州高校教书育人。她热爱教师职业,在罹患癌症的情况下仍倾心工作,学术成就和教学成果突出。她主持国家课题2项,省级课题4项,获省级优秀科研(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成果收入教育部高校重点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作为省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她指导研究生逾50人,获优论文超过1/4。她言传身教,强调人格修养,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深为学生爱戴,其风趣睿智真诚的话语被学生自发地辑录为“朱老师语录”在网上流传。  49&熊照才  熊照才,男,苗族,1960年10月生,中共党员,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马林上弄小学一级教师。年轻时,他是代课教师,凭着勤勤恳恳地在边境一线条件艰苦的学校辗转耕耘,赢得了当地群众和学生的信任与尊敬。为了提高班级成绩,他及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不断探索,所教班级的教学成绩逐年提高;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困难的农村孩子也能开阔眼界,他自费购买了有关写作的书籍、报刊向学生讲解;为了挽回流失学生,他孤身一人翻山越岭,到学生家中和家长摆事实、讲道理,在他的带动下,片区学生巩固率逐年提高。转为正式教师后,他更加倾心讲台,多年坚守在中越边境线直线距离仅500米的一师一校教学点。他说,他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整天和娃娃在一起是一种享受。回首27年平凡的教育生涯,他最欣慰的事是自己没有被村民指着鼻子骂为一个不合格的老师。  50&周平  周平,男,汉族,195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教授。婉拒了副厅级领导职务的他,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曾从事过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如今,他是大学教授,并成为我国民族政治学学科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他从地处西部和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率先在本科生中开设民族政治学课程,并创建了民族政治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建立起民族政治学人才培养体系。他具有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理念,所讲授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他主持着国家精品课和省级精品课,带领着国家级教学团队,是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  51&格桑罗布  格桑罗布,男,藏族,197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西藏山南地区实验学校校长,山南地区政协委员。他是位专门改造薄弱学校的校长,短短几年时间,他改变了三所薄弱学校的面貌。2000年,他被调到县完小任校长。在5年任职期间,他鼓励教师利用远程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很快学校的教学成绩就跃居全县第一。2005年,他破格任曲松中学校长,在他的带领下,这个不起眼的学校又成为了农牧区的样板校。2008年,他任实验学校校长时,面临教师师资结构不优、教学质量不高、生源不够的困境。但他大胆改革,对教师进行再培训,并在长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对学校的教育目标、办学目标和发展进行了定位,形成了以人为中心、文化型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模式,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由最初的300余名增到现在将近700名。  52&格桑格瓦  格桑格瓦,男,藏族,1968年7月出生,西藏拉萨市第六中学高级教师。他在班主任这一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6个春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爱和学生谈心,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他对学生关怀得无微不至,学生生病了,他忙前忙后帮着筹钱,比家长还着急。他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始终用真爱、真诚、真情教书育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感化每一名身边的人,用自己的真诚搭建起了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再顽劣的学生,在他充满爱的教育下,也能变成一名合格的毕业生。为了事业,他把年仅3岁的儿子放到岳母家,把精力全部都用在学生身上。他强忍着失去母亲的心痛坚守岗位,被火烧伤后仍坚持提前上课。他所教的学生,入学时基础并不好,毕业时许多都成为了优秀毕业生。他所教的藏文,自1998年起,连续5年在自治区中考中获拉萨市第一名。  53&董新庄  董新庄,男,汉族,196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省蒲城县尧山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从教20年来,他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自己的师德格言,以“问题驱动”为教学风格,以“严谨、认真”为工作作风,更以一颗赤子之爱心,爱自己从事的这份事业。他积极探索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路子,研究构建数学教学新模式,探索总结出“问题驱动型”课改模式、“数感、形感、结构感”的解题策略等,教育教学成绩突出。他多次谢绝高薪聘请,甘愿清贫,扎根农村,还用微薄的收入资助了60多名贫困生实现大学梦。他经常手把手地指导青年教师,从课堂结构到教学设计,从课程资源到教学艺术,都精心策划点拨,指导的40余名青年教师获省、市级教学能手。  54&王喆之  王喆之,男,汉族,195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他致力于中药现代化,带领研究人员,不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0余篇,取得了科研的突破,更重要的是,选育成功陕西地道的大宗中药材新品系20余个,育成山茱萸新品种2个,为中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不顾身患慢性肠炎,常年奔波于药材产区,先后为药农进行培训150余次,参训人员3万余人,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60余万亩。他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科研工作着眼于培育未知世界的发现者,连年超额完成本科教学任务,先后指导博、硕士研究生50余人。他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爱生如子,细致入微,先后资助20余位寒门学子完成学业。  55&赵逵夫  赵逵夫,男,汉族,1942年12月出生,无党派人士,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史专家,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先秦两汉文学、古典文献学等领域造诣深厚、影响巨大,其楚辞学研究更是成就卓著、自名一家。在长达40年的教学岗位上,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以来,他作为学科带头人,先后创建了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将“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建设成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屈原与他的时代》、《古典文献论丛》、《先秦文论全编要诠》等。  56&轩辕晓丽  轩辕晓丽,女,汉族,1966年1月出生,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西华池小学教师,中学高级,特级教师,庆阳市第一届人大代表。从教以来,她热爱教育事业,长期担任班主任,在工作中,总结了一套情感化班级管理的方法,通过把制度中的物尺度转化为师生自觉的情尺度,让一切基础管理制度和规范内化为师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她按照小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三告”、“四带”、“五有”、“五无”、“十讲”的目标,她的学生总是带有轩辕老师最鲜明的印记。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她不断学习业务,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教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成绩优异。她还热心公共事务,积极开展学校间的结对帮扶、送教下乡、师资培训等,带动了一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57&姚青梅  姚青梅,女,汉族,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19岁起就立志扎根高原的她,甘做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铺路石,无怨无悔。她立足于青海职业技术教育起点较低、基础薄弱的现状,发扬“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注重分析学生群体特点,关爱学生,坚持因材施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高,在业界独树一帜,深得师生和同事好评。她所制作的课件、编写的教材和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表彰,也被广泛运用到教学和工程建设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她所教授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强,基本功扎实,操作能力强,技术进步快,许多学生已成长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58&马小英  马小英,女,回族,196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青海省化隆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1998年,她成为了学校特教班的负责人。当时,在文化落后、交通不便的山区,家长不愿意让残疾孩子上学,全班也只有7名聋哑学生。为了能多收1个学生,她总是和同事走乡串村,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劝说每一位残疾儿童的家长。她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大家,渐渐的那些偏僻山区的残疾孩子们来到了学校。为了照顾好这些孤残儿童,数年来她坚持值班。白天,她教孩子们知识,夜晚陪孩子们就寝,还给孩子们理发、洗衣服、喂饭、打扫卫生。她多次放弃节假日,带领老师和孤残儿童上街宣传,演出文艺节目。积极向政府部门、慈善机构、社会团体呼吁,争取到了有关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在她的奔走下,2001年,化隆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了,目前在校生达l00多人。  59&马彦文  马彦文,男,回族,196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曾任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中心小学校长,现为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1997年,他接手了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撒门村——这个回族聚居山区贫困村的小学,并在这里实践了养成教育。他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中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总结出了“两突出”、“两结合”、“三多”、“三少”的品德课教学模式,让学生爱上了品德课。10年前,撒门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62.5%,女童入学率仅为58%,如今,撒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撒门村的民族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撒门村,还有一件事曾经轰动一时,那就是1998年他创办了“母亲培训班”。母亲培训班共办了30多次,培训母亲400余人次,越来越多的母亲因此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学校。  60&陈霞  陈霞,女,汉族,1963年2月出生,宁夏石嘴山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28年来,她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她是一个喜欢用爱心和行动演绎责任的班主任,更是一个善于用思想和实践不断丰富教育艺术的班主任,学生们走出校门时都会亲切地喊她一声“陈妈妈”。她把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也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在教学上,她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她的课生动活泼,循循善诱、引人入胜、激疑启思、水到渠成,尤其在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教学成绩突出。她注重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所指导过的几位教师分别在全国、省、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  61&哈拜尔·吾卜力卡斯木  哈拜尔·吾卜力卡斯木,男,维吾尔族,196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塔瓦库勒乡中心小学高级教师。从教30年,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亲手抓学校的“两基”工作,为塔瓦库勒乡“两基”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学生居住地比较分散,学生的到校率较低,他牺牲自己的双休日,挨家挨户地进行家访,根据每个家庭的特点和学生的父母进行交流,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政策,讲孩子未来的光明前途,做家长们的思想工作,争取让家长自愿将孩子送往学校上学,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学生的到校率。他在校内进行新课程改革,充分利用远程教学促进“双语”教学。在班级管理上,他坚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总是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学校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62&贺红岩  贺红岩,女,锡伯族,196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德育主任。她所在的中学是全国唯一一所锡伯族完全中学,集锡伯、哈萨克、维吾尔、回、汉等各民族学生于一体。她针对学校是学困生群体聚集的实际出发,带领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队伍,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德育教育的课程化、科目化的建设目标,在具有发展性的德育探索思路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并产生了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工作中,她坚持打破传统的线性、单向、封闭的德育模式,重新整合德育内容和形式,形成一个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理论、知识、能力、行为并重,课堂、学校、社会相联,开放、多重、立体的德育体系。作为一名教师,她以良好的师德、优秀的教学效果和强烈的责任感,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63&曾祥花  曾祥花,男,瑶族,198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一六六团中学一级教师。2002年7月,他放弃了繁华的都市生活,从湖南省高校“优秀毕业生”变成了边陲团场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虽为80后,但在他眼里,“教育没有疆域”、“爱与责任是师道之根本”。在班级管理上,他坚持实施“耐心教育”,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教学上,他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教育成绩突出。2011年,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共同开发的研究课题《让课前十分钟德育教育大放光彩》被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课题。他克服饮食、天气、物质条件简陋等困难,把自己的爱全都献给了军垦的后代。  64&李青松  李青松,男,汉族,197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学校教师,小学高级。1997年,大学毕业的他怀着满腔热血“到边疆去”,来到天山脚下的哈管局(现更名为农十三师),成了一名教师。14年来,他先后担任学前班、小学数学、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教师。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他一直怀着一颗纯净朴素的心,孜孜不倦地工作。他认为,“当分数与快乐发生冲突时,我主张快乐第一,分数让路。当分数与健康发生矛盾时,我主张健康第一,分数让路。当分数与兴趣发生摩擦时,我主张兴趣第一,分数让路。”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开展教学研究,摸索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兵团小学语文教师优质录像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撰写的《放飞友谊》在兵团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案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投票规则  1.报纸投票日期从6月10日至7月18日(以邮寄日邮戳为准);网络投票时间从6月10日0:00至7月25日24:00。  2.投票范围为主办单位公布的候选人共64名。  3.无论何种方式每人限投一张选票;每张选票所选候选人不得超过10人,否则视为无效票。  4.&报纸投票注意事项:  ①选票复印无效。  ②参与投票者请在选票中选择你支持的候选人,然后在你选定的候选人姓名后面的“投票”一栏打“√”。  ③填写完毕后,将选票完整剪下,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国教育报(邮政编码100082),信封上请注明“楷模推选”字样。邮资自付。  ④所有参与投票者请注明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以及邮政编码。无投票人姓名、身份证号码选票无效。  5.网络投票注意事项:  ①点击教育部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青在线、中国教育新闻网、果实网、新浪网、腾讯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专题”,进入投票系统,按提示投票。  ②每个用户全程限投10票,对同一候选人限投一票。  ③在投票过程中,不显示候选人得票结果。  ④本次网络投票一律免费。  6.本次推选活动坚持群众自愿投票原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包办投票、指定投给特定候选人等弄虚作假行为。举办单位设立监督举报电话:010—296553,监督邮箱:&。 & & & & & &&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原市弘文中学试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