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加到I741加1等于几多少

一加一等于几?
按时间排序
十 :一 +一 左右压缩重叠。(ps:我是瞎说的)
混血儿,台湾Queens Model Management模特公司的模特 身高:174 体重:24 鞋码:8 头发:棕褐色 眼睛:蓝色
你好,应该是节气门阀体脏了或者损坏,所以,才亮epc灯,建议先清洗下节气门,如果还亮的话,就要更换节气门阀体了!希望能帮助你,祝您用车愉快!【汽车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车身任何一个传感器故障都会使其点亮,到维修站就检测仪检测一下吧,希望能帮助你。【汽车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你好,epc,是发动机的电子系统故障报警。发动机的任何一个电子元件损坏或者接触不良都能够导致报警,需要使用电脑检测仪读取故障码,然后通过故障码再进行维修比较捷径。没有设备人为无法锁定故障点。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用车愉快。【汽车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
请输入私信内容:想问i7 7700能驾驭多少g内存,四个内存条口,加了一个16g的内存条再加有意义吗_图拉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03,753贴子:
想问i7 7700能驾驭多少g内存,四个内存条口,加了一个1收藏
想问i7 7700能驾驭多少g内存,四个内存条口,加了一个16g的内存条再加有意义吗
没意义,感觉16够了。
见过128G内存的
游戏发烧级吧
95%的游戏16G足够了
登录百度帐号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平行宇宙并不是科幻小说作者灵机一动创造出来的概念,而是科学家们根据观测到的事实以及各种宇宙理论进行推理的结果。&br&&br&由于各式各样的宇宙理论有很多种,所以关于平行宇宙的理论也远远不止一种。&br&&br&在英文版维基百科Multiverse这个词条下面,可以看到有人把平行宇宙理论分成了多达九种不同的类型。&br&&br&在这些理论中,有一些相对简单易懂(例如视界平行宇宙),另外一些稍微琢磨一下也能大概明白(例如爆胀平行宇宙)。但是,还有一些诡异的平行宇宙理论格外地令人费解,尤其是那些跟弦论有关的理论,简直就像是一个科学家连续灌下两瓶伏特加之后的胡言乱语。&br&&br&答主在这里尽力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平行宇宙理论,希望能够抛砖引玉。&br&&br&好,我们开始。&br&&br&&b&1)视界平行宇宙&/b&&br&&br&这是所有平行宇宙里最简单易懂的一种,就让我们从这个开始讲起。&br&&br&请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有一个位于地球上的人正在仰望夜空中的浩瀚宇宙,那么他可以观察得到整个宇宙吗?&br&&br&
答案是否定的。这并不是因为他的仪器不够先进或是他观察的时间不够长。这 是由宇宙的特性所决定的。&br&&br&由于光的传播需要时间,而宇宙的年龄只有137亿年,所以无论使用多么先进的仪器,我们应该都只能观察到距离我们137亿光年以内的宇宙。 并且这个数字还没有考虑到宇宙的膨胀。由于宇宙在不停地膨胀,所以在这束光走完137亿光年的距离的同时,发出这束光的天体也在离我们远去。当这束光达到我们的眼睛时,这个天体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不止137亿光年了。考虑到这个因素后,科学家们把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最远距离调整到了410亿光年。&br&&br&以地球为中心,以410亿光年为半径画一个球面,这个球面就是我们的宇宙视界(Cosmological Horizon)。&br&&br&这个视界外的区域是我们永远无法观测到的宇宙,因为光还来不及从那里到达地球就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由于任何物体移动和信息传递的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对于视界外的宇宙,我们不仅无法观测,也无法对它施加任何影响。&b&也就是说,视界外的宇宙跟我们是完全相互独立的。&/b&&br&&br&这里可能有人会发现一个逻辑上的漏洞。我们刚刚不是说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吗?那为什么上面的那个天体可以在137亿年的时间里跑到距离我们410亿光年的地方去?这运动速度明显是超过光速的!&br&&br&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物体的速度,指的是&b&物体在空间中移动的速度&/b&。上面的这个天体跑到距离我们410亿光年的地方去,是因为&b&空间本身在膨胀&/b&。&br&&br&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你可以想象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在它的东西两端各生活着一小群蚂蚁。这两群蚂蚁都认为自己呆在原地没有动,但随着气球的膨胀,它们之间的距离却在不断增大。&br&&br&一天,住在东边的这群蚂蚁想要知道气球上是否还有其他蚂蚁,于是派出了它们中爬得最快的一只叫做博尔特的蚂蚁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在这个气球上,任何物体移动的速度和气味飘散的速度都无法超过博尔特的爬行速度。带着对新世界的期望,博尔特出发一路向西爬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br&&br&博尔特永远也到不了气球的另一边。虽然博尔特一刻不停地以最快速度爬行,但由于气球膨胀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它的爬行速度,它与西边另一群蚂蚁之间的距离反而越来越大了。所以博尔特永远也不会知道在气球的另一端是不是还住着一群蚂蚁。换句话说,西边的这群蚂蚁处于博尔特的宇宙视界之外。这两群蚂蚁无法以任何方式影响到对方,它们甚至永远无法知道对方的存在。它们所生活的世界相当于两个平行宇宙。&br&&br&现在,想象有一个无限大的气球,上面生活着无数群蚂蚁,每一群蚂蚁都位于其他蚂蚁的宇宙视界之外。那么,这些蚂蚁就相当于各自生活在无数个平行宇宙之中。&br&&br&我们的处境就类似于气球上的一群蚂蚁,生活在一个半径为410亿光年的球形宇宙中,无法知道在这之外还有多少个其他的球形宇宙。&br&&br&看到评论区有很多关于这个宇宙视界的疑问,在这里补充说明两点。 第一,这个宇宙视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比如再过5亿年,当宇宙的年龄到了142亿年的时候,我们的宇宙视界也会随之扩大,因为我们可观测到的『空间区域』变得更大了。第二,目前的观测表明,从70亿年前开始我们宇宙的膨胀速度就不断地在加速。这样一来,虽然我们宇宙视界的『空间区域』会逐渐增大,但由于其他星系在不断加速离开我们,在若干亿年后一些目前在我们宇宙视界中的星系反而会退出我们的宇宙视界,进入到一个我们永远也观测不到的宇宙区域中去。&br&&br&可能有些人对上面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他们更关心是否有另外一个自己正在一个平行宇宙中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br&&br&如果,只是如果,我们的宇宙是无限大的,那么将存在无数多个平行宇宙。而由于每个平行宇宙中的粒子数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给观测的精度设一个上限的话,所有粒子排列方式也将是有限的。当然,每个平行宇宙中的所有粒子的所有可能的排列方式会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大的数字,大到人类根本无法理解,但它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你试着把有限多个粒子排列放入无限多个平行宇宙,那么必然的结果就是一定会有排列方式一模一样的宇宙。就好像你只有四种不同颜色的袜子,如果要在五个抽屉里各放一只的话,那么一定有两个抽屉里的袜子颜色是相同的。&br&&br&在这种情况下,在无穷多个平行宇宙中都将会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你,他们做了每一件你做过的和你没有做过的事。一个世界中的你刚娶了Angelababy,一个世界中的你刚拿了世界杯,还有一个世界中的你发动了世界核战。&br&&br&不过这些都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才叫平行宇宙么。&br&&br&&b&2)暴胀平行宇宙(Inflation Multiverse)&/b&&br&&br&这种平行宇宙理论可以看做是上一种的升级版。&br&&br&1964年,人们在宇宙中发现了无处不在的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这些微波辐射是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残留物,因而也成为支持大爆炸理论的有力证据。&br&&br&但是当人们试着测量这些微波辐射的温度时,问题就来了。无论我们测量宇宙中来自于哪一个方向的微波辐射,它们的温度都几乎是一样的,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稍微琢磨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个现象实在是非常地奇怪。&br&&br&想象一下,当我们站在地球上时,在我们左边137亿光年的地方有一个地点A,在我们右边137亿光年的地方有一个地点B。那么,地点A和地点B之间的距离是274亿光年。也就是说,一束光从地点A传播到地点B所需要的时间比宇宙的年龄还要长,所以这两个区域是无法对另一方造成任何影响的。那为什么地点A和地点B会有着相同的微波辐射温度呢?如果仅仅是地点A和地点B的微波辐射温度相同,那也许还可以用巧合来解释。但是在我们的天空中有无数的地点A和地点B,它们的微波辐射温度全都一模一样,这就无法用巧合来解释了。&br&&br&你可以想象有一栋大楼,里面有100个房间,每个房间里放着一杯咖啡。你走进每一间房间对里面的咖啡温度进行了测量后,惊讶地发现它们的温度竟然是一模一样的。这已经不能用巧合来解释了。你只能合理地推测,这些杯子里地咖啡曾经都在同一个咖啡壶里,在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被人分别 倒入到100个咖啡杯里,然后又被端到了100个不同的房间中去。&br&&br&这有什么问题吗?大爆炸理论不是本来就假设在宇宙诞生的时候所有的物质都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吗?这个狭小的空间不就正是那个咖啡壶吗?&br&&br&问题在于,把咖啡壶里的咖啡搅拌均匀需要一点时间,而标准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并没有给这个过程留出足够的时间。在标准的大爆炸模型中,宇宙诞生后的物质还来不及建立热平衡就被抛到了遥远的地方。这个矛盾被称作视界问题(Horizon Problem)。这也是标准的大爆炸理论中的一个漏洞。&br&&br&为了填上这个漏洞,有人对大爆炸理论又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暴胀宇宙理论(Inflation Theory)。&br&&br&在暴胀宇宙理论中,宇宙并没有在大爆炸之后立刻开始快速膨胀,而是先等物质和能量在一个极小的空间里『搅拌』均匀之后才开始了一次剧烈的膨胀, 时间大约是在大爆炸后的0.000……0001秒(小数点和1之间有35个 零)。这次剧烈地膨胀持续了极为短暂的一刻(不到0.000……0001秒,小数点和1之间有31个零),但膨胀的速度却大得吓人。在这短短的一瞬中,宇宙膨胀了10^26倍之多。(谢谢评论区中的李文涛指出了原文中的一个错误 )这也是为什么这种理论被翻译为『暴胀』宇宙理论。在经历了这次剧烈的膨胀之后,宇宙的膨胀速度突然又放缓了,继续以一个『较慢』的速度持续膨胀,直到今天。&br&&br&在这个理论中,宇宙就像是一位耐心的公交车司机,在开车前先跟乘客确认好:『大家都准备好了吗?温度都一样了吗?物质都均匀了吗?都好了是吧,开车!』&br&&br&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宇宙不是公交车,可以说停就停说走就走。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这次暴胀,又是什么东西使它停了下来?这些都需要科学家给出一个解释,哪怕只是理论上的。&br&&br&为了解释暴胀产生的机制,科学家们创造出了暴胀场(Inflation Field)这样一个概念。暴胀场可以产生一种排斥力,从而推动整个宇宙快速地膨胀。并且随着宇宙中的空间越来越大,暴胀场还会进一步产生更大的排斥力。至于为什么暴胀场会有这样的性质,我们作为普通读者就没有必要深究了,因为它本身只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概念。科学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设然后再对其进行验证的过程。&br&&br&好,我们现在有了暴胀产生的机制。但如果暴胀场可以产生如此之大的排斥力,那又是什么让它停了下来呢?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比回答暴胀场产生的机制要更加困难。写到这里,我仿佛可以看到所有质疑暴胀理论的科学家们像《秋菊打官司》的女主人公一样执着:『不行,你得给俺一个说法。』&br&&br&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是:暴胀宇宙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也永远不会停止。在你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整个宇宙仍然处在一刻不停的持续暴胀之中。&b&暴胀停止的地方,仅仅是我们所在的这一小块区域而已。&/b&这个理论叫做永恒暴胀理论(Eternal Inflation)。&br&&br&想象你正在给你的手机贴膜。在正常情况下,手机膜应该是和屏幕紧密贴合在一起的。但是偶然地,手机膜和屏幕之间会出现一个小气泡。这个小气泡的出现是由一些小概率事件引起的,比如手机膜上有灰尘,或是你贴的时候用力不均匀。总之,这个小气泡是你在贴膜过程中会偶然出现的一小块异常区域。现在,想象你在给一个无限大的手机贴膜。尽管你很小心,但是在手机膜和屏幕之间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无数的小气泡。&br&&br&在永恒暴胀理论中,宇宙的暴胀永远不会停止。但是,由于某种量子机制导致的随机性,在宇宙中的一些地方暴胀很偶然地停止了,你可以把这些地方想象成我们刚刚讲过的小气泡。在这些小气泡中,暴胀场的能量转化成了粒子,粒子又形成了物质,物质形成了星系。在其中的一个小气泡里,这些物质中的一小部分形成了太阳、地球、以及你和我。&br&&br&这样的小气泡被称为口袋宇宙(Pocket Universe)。按照暴胀理论的说法,整个宇宙中有无数多个这样的口袋宇宙,而我们就生活在其中的一个之内。在我们与其他口袋宇宙之间,是永远处于暴胀之中的宇宙空间(你可以再想一下前面描述过的暴胀的速度)。&br&&br&在这持续暴胀的宇宙空间中,每一秒钟都有新的口袋宇宙被随机地创造出来。&br&&br&&b&3)那些跟弦论有关的平行宇宙理论&/b&&br&&br&在这里要再说明一下,跟弦论相关的几种平行宇宙理论的推理过程答主基本上都看不大懂。至少没有懂到能明明白白地讲给别人听的程度。&br&&br&所以,这一部分答主决定果断放弃讲解,以免误导大家。这里仅对这些平行宇宙理论进行一下最简单的描述。&br&&br&前面讲过,弦论中的很多概念都像是一个科学家喝多了之后的疯言疯语,比如宇宙时空是10维的,比如所有的粒子都是由一根振动的弦构成的,不同的振动模式对应不同的性质。除了弦之外,弦论里面还有膜,从1维膜,2维膜一直到9维膜。……我估计我再说下去你们就要打着哈欠关闭这个页面了,所以我们直接跳到结论吧。&br&&br&总之,某些版本的弦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膜之中。宇宙中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三维膜,跟我们所在的三维膜堆叠在一起,好像一层层摞起来的饼干。不同的膜就代表不同的世界,但是显然弦论中的某些计算表明所有的粒子都无法离开自己所在的三维膜,所以我们无法进入其他的平行世界中去,尽管在另外一个维度上我们可能相距只有一毫米。在弦论中,&b&只有引力可以不受这种限制&/b&,自由地达到其他的三维膜。这叫做膜平行宇宙(Brane Multiverse)。&br&&br&&b&4)量子平行宇宙理论&/b&&br&&br&这一部分我们讲一下量子平行宇宙,顺便聊一聊那只让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的薛定谔的猫。&br&&br&只要在家里找到一根蜡烛、几张纸,再加上一把裁纸刀,你就可以在家里完成人类科学史最重要的实验之一——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这个实验的设置很简单,一个点光源所发出的光在通过两条狭缝后,被投射在 一个背景板上。当通过狭缝的光到达背景板上时,所投射出的并不是两条光带,而是 许多明暗相间的条纹。&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b068040efbc83d5bf2571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b068040efbc83d5bf2571_r.jpg&&&/figure&&br&&br&出现这种明暗条纹的的原因是因为光是一种波。当光通过两条狭缝后,相当于在两个狭缝出口处产生了两条新的波。这两条波在背景板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干涉。在明条纹处,两条光波到达时它们的波峰刚好叠加在一起,波的强度加大,所以产生了较亮的条纹。而在暗条纹处,两条波的波峰和波谷刚好抵消,波的强度减弱,形成了较暗的条纹。下面的这张图所表示的就分别是这两种情形下波的叠加。在图片中,上面两条同相的波叠加形成了一条振幅更大的波,而下面两条反相的波叠加后刚好相互抵消。&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52ed28cbebe9_b.jpg&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3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figure&&br&&br&这个实验最早是由托马斯·杨在1801年完成的, 他通过这个实验向人们完美地展现了光的波动性。 (在这里插一句,这个杨就是我的另外一个回答里曾经差点破解了古埃及文字的那个杨。)&br&&br&在杨完成这个实验一百年后,也就是在20世纪初,随着量子理论的兴起,人们发现诸如电子这样的微小粒子居然可以也体现出波的特性。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可以用电子代替光 来进行双缝实验。在电子双缝实验中,被发射出来的电子会先通过一块开有两条狭缝的板,然后落在一块感光屏上。&br&&br&实验刚开始的时候,通过双缝的电子会随机地落在感光屏上,似乎并没有规律。但随着落在感光屏上的电子越来越多,一条条明暗相间的条纹就逐渐显现了出来。在明条纹处有较多的电子落在了感光屏上,而在暗条纹处只有较少的电子落下。下面的五张图片显示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落在感光屏上的电子分布:&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2e24a679ea8ee518b15df_b.jpg& data-rawwidth=&310& data-rawheight=&8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0&&&/figure&&br&电子在感光屏上的这种分布模式,简直和杨的双缝试验中光的干涉条纹一模一样。 如果将两条狭缝中的一条关闭的话,这种干涉条纹就立刻消失了。这说明通过两条狭缝的电子 以波的形式产生了某种干涉。&br&&br& 在经典物理学中,电子作为一种粒子,它的运动轨迹被理解为类似于炮弹飞行弹道或是行星运行轨道一样的东西。但在电子双缝干涉试验中,这种粒子却表现出了一种光波一样的波动性。但这还是不是这个实验最令人费解的地方。在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中,最令人费解的是下面这个事实(请大家认真读三遍):&br&&br&&b&就算人们把电子一个个地单独发射出来通过双缝,最后所有落在感光屏上的电子还是可以形成干涉条纹。&/b&&br&&br&&b&就算人们把电子一个个地单独发射出来通过双缝,最后所有落在感光屏上的电子还是可以形成干涉条纹。&/b&&br&&br&&b&就算人们把电子一个个地单独发射出来通过双缝,最后所有落在感光屏上的电子还是可以形成干涉条纹。&/b&&br&&br&为什么这是最令人费解的现象呢?请各位认真想想看,对于一个被单独发射出来的电子来说,它在通过其中一条狭缝的时候,它是怎么『知道』在这条狭缝的旁边还有另外一条狭缝,从而『决定』和其他的电子一起形成干涉条纹呢?要知道,对于一个小小的电子来说,两条狭缝之间的距离是一个非常大的尺度。如果把电子的尺寸放大到一个人那么大的话,两条狭缝间的距离可能已经有太阳系直径那么大了。这样的一个小小的电子,它是怎么知道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有』或者『没有』另一条狭缝呢?&br&&br&如果你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到感光屏上干涉条纹的形状是与两条狭缝之间的距离有关的。这就更加 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难道通过狭缝的电子不但『知道』在遥远的地方开着一条狭缝,并且还在一瞬间『测量』出了这两条狭缝之间的距离吗?不然的话,电子们是如何根据狭缝间不同的距离来形成不同的干涉条纹的呢?&br&&br&最后,对于一个被单独发射出来的孤零零的电子来说,它『不知道』在自己之前已经有多少电子落在了感光屏上,也『不知道』在自己之后还会有多少电子被发射过来。它是如何跟其他电子『约定』好各自在感光屏上的位置来形成干涉条纹的呢?&br&&br&上面的这几个问题,每一个都在挑战着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极限。最后,有一群科学家认为,对于这些问题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b&每一个电子都同时通过了两条狭缝。&/b&&br&&br&他们认为,电子并不像炮弹那样是按照某种确定的轨迹前进的,而是在空间中以某种概率波的形式前进的。在进行测量前,讨论电子的位置和运动轨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电子在空间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可能存在,只是存在的概率不同而已。换句话说,电子在空间中『处处都在,却又处处都不在』。在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中,当电子被发射后,它就以概率波的形式向前传播,并同时穿过了两条狭缝。在这之后,穿过狭缝后的两条概率波之间相互发生了干涉,并形成了新的概率波。当这条新的概率波遇到感光屏时,感光屏的测量行为要求电子必须出现在一个具体的位置,于是电子的概率波就坍缩(Collapse)了,电子根据概率波的分布随机地出现在了感光屏的某处。当感光屏上集聚够足够多的电子之后,人们就可以根据电子的分布观察到两条概率波的干涉条纹。这种理论被称为&b&『哥本哈根解释』&/b&(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它也是目前对于量子现象的各种解释中被人们最广泛接受的一种理论。&br&&br&另外一些人认为这种『每一个电子都同时通过了两个狭缝』的解释是一派胡言。他们在狭缝上装上了探测器,来检验一下每个电子到底是不是同时通过了两个狭缝。检测的结果如他们所愿,电子每次都只能通过其中的一个狭缝。但是,只要有一个狭缝上出现了探测器,感光屏上的干涉条纹就神秘地消失了。哥本哈根派的科学家对此解释说,安装探测器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测量』,它导致了电子概率波在狭缝处提前坍缩。既然概率波已经提前坍缩了,自然也无法在感光屏处形成干涉。&br&&br&哥本哈根派强调,在测量前,粒子的各种可能性以一种『量子叠加态』的形式同时存在。但一旦进行测量,各种可能性就坍缩成了一种。如果不进行测量,电子就既通过了左缝又通过了右缝。而一旦对电子的行为进行测量,就会导致电子的量子叠加态坍缩成一种,电子将随机地选择一个狭缝通过。&br&&br&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中,许多科学界的大腕在爱因斯坦的带领下,对哥本哈根派提出了猛烈的抨击和质疑。正是为了&b&反驳&/b&(注意是反驳!)哥本哈根派的理论,薛定谔提出了『薛定谔的猫』这个思想实验。&br&&br&薛定谔敏锐地意识到,之所以世界上最聪明的一帮人会聚在一起讨论『量子叠加态』这种荒谬的概念,是因为哥本哈根派给出的例子都是电子、原子这种大家难以直接观测的微小粒子。对于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随便你怎么形容它们,大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br&&br&薛定谔于是决心设计一个思想实验,让大家看到『量子叠加态』是多么荒谬的一个概念。&br&&br&想象一个放射性原子,薛定谔说,它有50%的几率衰变,也有50%的几率不会衰变。按照哥本哈根派的说法,在对它进行观测前,这个原子同时处于一种『衰变』和『不衰变』的叠加状态。只有当我们对这个原子进行观测时,它才会随机地坍缩成为一种确定的状态。&br&&br&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精密的毒气释放装置,并把它与这个原子连接起来。当原子衰变时,会触发装置上的一个开关并释放出毒气。当原子没有衰变时,则什么都不会发生。现在,如果我们把这台装置和一只猫一起放进一个封闭的箱子里,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br&&br&根据哥本哈根派的解释,只要我们不打开箱子进行观察,这个原子就是同时处于『衰变』和『不衰变』的叠加状态。那么箱子里面的仪器自然也是同时处于『释放毒气』和『不释放毒气』的叠加状态。再往下推理,箱子里的猫也是同时处于『死』和『活』的叠加状态。只有当我们打开箱子观察时,这只猫才会随机地选择一种状态出现在我们面前。&br&&br&一只『既死又活』的猫无疑是十分荒谬的。薛定谔正是通过这个思想实验,把哥本哈根派的观点由一个原子推广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中去,从而证明其观点的不合理。但事与愿违的是,哥本哈根解释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仍然是接受度最高的关于量子现象的解释。而薛定谔的这只猫反倒成了关于量子理论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符号。&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1e86e4ca2f38928bb2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6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1e86e4ca2f38928bb2e_r.jpg&&&/figure&&br&&br&哥本哈根解释虽然目前仍然是接受度最高的理论,但它也有一些内在的逻辑瑕疵。比如说,这个『坍缩』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没人观察的时候,这些原子可以同时处于几种量子叠加状态,而一有人观察它们就『坍缩』到了一种确定的状态上去?难道我们人类在宇宙之中就这么重要吗?&br&&br&另外,究竟要需要怎样的一个观测者才能导致量子态的『坍缩』呢?是不是一定要一个量子物理学家进行观测才可以?一个婴儿进行观测可以吗?一只猫、一只老鼠、一个细菌呢?&br&&br&面对这些难以解释的问题,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不同的解释:&b&多宇宙解释(Many Worlds Interpretation)&/b&。这也是本节要介绍的量子平行宇宙理论。&br&&br&有了前面这么长的铺垫,量子平行宇宙理论就很容易理解了。这种理论认为,在我们进行观测时,并没有什么『坍缩』发生,而是整个宇宙分裂成了几个平行宇宙,每个宇宙对应着一个不同的量子结果。例如在电子双缝实验中,当电子通过双缝时,整个宇宙就分裂成了两个平行宇宙。在一个宇宙中电子通过了左缝,在另外一个宇宙中电子通过了右缝,我们只不过被随机地分配到其中的一个宇宙之中而已。如果我们观察到电子通过了左缝,那么在另外一个平行宇宙中,会有一群跟我们一模一样的人观察到电子通过了右缝。&br&&br&对于薛定谔的猫来说,在我们打开箱子之前宇宙就已经进行了分裂。我们被随机地分配到了『死猫』或者『活猫』宇宙中,只不过我们需要打开箱子才能发现这个结果而已。如果我们打开箱子看到薛定谔的猫活得好好的,那么在另外一个平行宇宙中,我们正围在箱子旁讨论猫为什么死掉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115da3fab99cda71ac3483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115da3fab99cda71ac3483c_r.jpg&&&/figure&&br&&br&那么如何解释电子通过双缝后的干涉条纹呢?既然整个宇宙在电子通过双缝的一刹那已经分裂成两个,那它们之间为什么还能相互影响并形成干涉条纹呢?这是因为当引起宇宙分裂的粒子足够少时,两个平行宇宙之间还可以产生微弱的联系。换句话说,在『左缝宇宙』中的电子还可以感知到『右缝宇宙』的存在,从而与右缝宇宙中的电子进行干涉。而一旦涉及到的粒子数量增多,两个平行宇宙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切断,用物理学家的话来说,它们的已经退相干了(Decoherence)。这也是为什么每当我们对电子通过那条缝进行观测时,干涉条纹就立刻消失了。因为观测用的仪器和人类都是由数量众多的粒子所组成,这些粒子的介入会切断两个平行宇宙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干涉条纹的消失。&br&&br&这种多世界解释听起来似乎过于大动干戈,为了解释一个电子通过双缝的问题竟然不惜让整个宇宙进行分裂。但它确实避开了哥本哈根解释中『观察者导致坍缩』这个略显尴尬的问题。虽然哥本哈根解释仍然是当下科学界中最流行的理论,但在几次科学会议上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多世界理论都作为第二受欢迎的选项紧跟其后。&br&&br&以上,就是本篇回答要向大家介绍的几种平行宇宙理论。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平行宇宙并不是科幻小说作者灵机一动创造出来的概念,而是科学家们根据观测到的事实以及各种宇宙理论进行推理的结果。 由于各式各样的宇宙理论有很多种,所以关于平行宇宙的理论也远远不止一种。 在英文版维基百科Multiverse这个词条下…
首先贴一个有趣的比喻: &br&&blockquote&地球的历史比作一天的24小时,那么一秒钟相当于地球历史的5万年.&br&午夜零点—地球形成&br&5时45分—生命起源&br&21时12分—鱼类产生&br&22时5分—哺乳类动物出现&br&23时37分— 灵长类出现&br&23时56分—古猿出现&br&23时58分—南方古猿出现&br&23时59分—猿人出现&br&午夜前30秒—直立人出现&br&午夜前5秒—智人出现&br&-------来自百度百科&/blockquote&&br&&br&然后贴一个在《三体》(作者:刘慈欣)中看过的假说:&br&&blockquote&“射手”假说: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blockquo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br&在考试周备受煎熬的胡不喜,忍不住偷偷掏出手机刷起了知乎。他看到了一个问题“宇宙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事儿?”,他觉得还蛮有意思的,于是便点了进去。&br&&br&这个时候,手机屏幕上方孕育出了微夸克级生命。他们发现这个世界,上部是无边无际蓝色,下部是永远不可能跨越的白色,于是他们便认为这个世界是由蓝和白构成的,他们可以依靠地面上发出的热量与光明生存。数百微纪元年过去了,生命进入了懵懂的认知时期。&br&&br&胡不喜点进了排名第一的答案,开始浏览。以他的阅读速度,手指每五秒向上滑一次。&br&&br&屏幕上方的微级生命在漫长的岁月里向着文明浩浩荡荡的前进着,他们发现这个世界每五百微纪元世纪会被巨大的黄褐色物体摧毁一次,每一次的世界末日,他们会看到一个巨大的黄褐色巨型山脉自遥远的白色大陆滑向蓝色大陆。每一次的毁灭都让他们体会到绝望,然而也让他们更加坚强。他们产生了宗教与文学,历史与预言。智者告诉他们,历史虽然坎坷,文明不能停止不前。&br&&br&一分钟后,胡不喜很快浏览完了第一个回答,左滑切进了下一篇答案。&br&&br&又是一段极其漫长的岁月无声逝去,微级文明等待着第十次世界末日的到来,预言家、文学家、史官、天文学家、数学家以及整个文明都坦然面对这一纪的世界末日的到来,上一次世界末日是五百微纪元世纪前的事了,在整个漫长的文明史上这是第十次,他们只在史书中了解过对“黄褐色大山脉”的描述。现在,整个文明都学会了坦然面对,是灾难教会了这个文明乐观。然而第十次世界末日没有到来,天文学家发现,“黄褐色山脉”在遥远的白色大陆自右向左横贯而过。他们第一次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神秘。&br&&br&胡不喜有点没有耐心了,开始不停地翻向下一个问题。&br&&br&再也没有世界末日了,漫长的岁月里,微级文明脚下大地的黑白没有规律的交错出现,一代代的天文学家看着“黄褐色山脉”在遥远的白色大陆横贯划过,演算着它的轨迹。危险的文明已经过去,新的宗教产生了,科学产生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产生了,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向遥远的白色大陆甚至白色大陆以外的地方去探索了。微级生命加速着他的文明发展,未来一片光明,整个世界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br&&br&胡不喜突然想到,后天就要考试了,他的毛概还没有复习,只好悻悻地退出了知乎,熄灭了屏幕。&br&&br&历史:微级文明在“太阳”熄灭后随风消逝,对于“太阳”的突然熄灭,微级文明无法予以解释,而宗教把毁灭称之为造物主的毁灭。最后一个微级生命面对着一片的黑暗和虚无,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br&以上,对于胡不喜来说,只是刷了一会儿知乎,然而一个文明却经历了他的起源兴盛与消逝。有时候我会想,我们的宇宙会不会是一个小小的水晶球,我们生活在短暂又漫长的安全温室里,等小男孩醒来,我们这个宇宙会不会被改写。
首先贴一个有趣的比喻: 地球的历史比作一天的24小时,那么一秒钟相当于地球历史的5万年. 午夜零点—地球形成 5时45分—生命起源 21时12分—鱼类产生 22时5分—哺乳类动物出现 23时37分— 灵长类出现 23时56分—古猿出现 23时58分—南方古猿出现 23时59分—…
流量党慎入!!多图多图多图&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link%3Furl%3DY6ogDk1Y3mM1zbUI-jWFoYXbLvWxoMSPM5VcOu_Cq_M5zi75S213-63Fz62-50gjI3RZ6HETx4bRwN6DEfrJU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约瑟难题_百度百科&/a&&br&&blockquote&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blockquote&&br&&blockquote&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658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诸子百家&/a&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br&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44342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经验科学&/a&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621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范式&/a&(Paradigm)的起源问题。&/blockquote&其实不光是中国,整个世界除了欧洲,像阿拉伯,印度,伊朗,这样的历史上无比辉煌的民族同样陷入这个难题。&b&不是中国陷入了停滞,而是欧洲发生了飞跃。&/b&&br&&br&文明的进步,都是经常发生飞跃的,就像赫梯的铁农具,巴比伦的轮子,英国的蒸汽机。。。而这个必有条件。&br&&br&大约10000年前开始,人类驯化了植物和动物,并有了农业,就是可以有牲畜庄稼,告别了刀耕火种和茹毛饮血,人类进入定居时代。这个的条件就是要有合适的植物动物来驯化,这个驯化的时间,可能需要几万几十万年,而有的地方因为没有好的植物,或许便于驯化的动物,始终没有进入农业时代。比如非洲很多地方,因为大型动物都是河马,狮子这样的凶猛动物,毫无驯化可能,所以就没有耕牛,更没有牛车,文明程度基本和从树上才下来差不多。&br&&br&不是非洲的黑叔叔不聪明,而是没有那个自然条件去发展出高级文明。而没有高级文明就会继续茹毛饮血,体能好的人就更能活下来,智商高体力差的自然淘汰。于是文明陷入死圈,几万年都出不来,如果没有外来人的文明传播,基本永远这样。&br&&br&而两河流域处于交通要道,和各地的交流比较多,这里发现的大麦,那里驯化的马和牛,那里的轮子,互相交流多了,文明的进步就多了,有了驯化植物和动物,就进入文明,有了轮子马拉车就可以对外交换,闲人一多,各种制度文明文化就开始出现。两河流域进入文明时代比我们早一千年。文明一个地方突破之后,就开始对外传播,慢慢的印度,伊朗,埃及,希腊,中国,都进入文明时代。&br&&br&巴比伦空中花园,巴比伦辉煌文明的见证,这样的建筑需要极高的数学工程水平&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2da48c8cea16fb8f53e48ed4afd034e_b.jpg& data-rawheight=&762& data-rawwidth=&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2da48c8cea16fb8f53e48ed4afd034e_r.jpg&&&/figure&&br&发现没有?进入文明时代必须要有资足够的资源,而这个资源很难说在一地凑齐,需要各地的交流来获得。如果没有资源或者说资源不足,或者说对外交流不便,文明就会卡死在这个短板上。比如非洲没有温顺的动物,美洲没有大型动物,美洲的羊驼根本驼不动马车,没有马车就无法远行进行商品交换,所以文明程度就会很差。&br&&br&萌萌的草泥马拉不动车&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aaf8e64a9cb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3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figure&&br&&br&&br&那种陷入文明停滞时期的时期,就像一个小岛上,没有动物,只能捕鱼,没有铁只有石器,永远不能进入铁器文明,也就无法进入文明。这样的岛在大航海之前不少。对于中国来说,或者对于地球来说,很可能就是一个更大的岛。。。&br&&br&印度洋安达曼群岛的土著人,基本跟才从树上下来差不多,几万年的文明停滞。&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cc429202_b.jpg& data-rawheight=&351& data-rawwidth=&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cc429202_r.jpg&&&/figure&&br&&br&就像大马士革刀,精美无比,但是必须用印度的伍兹钢才能铸造,如果你找不到这样的铁矿,那永远也造不出那么好的刀。人不是上帝,人只能利用自然的资源,大地的恩赐来发展自己的文明,这些资源发展的上限就是人类文明的上限。(随便说句,现在我认为文明的突破也要靠大自然的恩赐,而不是人力去拼命。就像我认为现在的疑难杂症,比如癌症,艾滋病之类,很可能自然演化出这些病得同时也演化了治病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br&&br&精美的大马士革刀,印度伍兹钢没有了,然后就失传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0af86b6085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3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figure&&br&&br&中国在古代的文明发展程度,或许就是在中国古代的活动空间里的各种生存资源,获得的某种最高的发展水平,无法再提高了。中国文明是有自己的天赋的,比如竹子,让中国可以很低成本的使用筷子,而不是手抓,提高了卫生。又比如竹子可以很低成本的制造扁担,使得山区丘陵的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促进,至今非洲很多地方没有扁担,而是用头顶来运货物。。又比如竹子正好可以用于造纸,促进文化发展。中国的炼丹术,恰巧就发现了火药。这样的例子又很多很多,几乎都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在中华文明圈里的发现。&br&&br&竹子扁担,一剖就是一块搬运的好东西,造价低廉,轻便耐用,是中国文明的巨大促进。&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32bed0cc232d7e3e95ea5_b.jpg& data-rawheight=&766&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32bed0cc232d7e3e95ea5_r.jpg&&&/figure&&br&而要再提高,必须要突破活动空间,获得新的资源。这个,中国古代一直在做,比如张骞带回了西域的植物,才有了葡萄石榴,带回了精钢份,汉朝的武器和弓箭才得以进步。后来引进的占城稻,美洲的土豆红薯都是一个道理。没有土豆,中国粮食产量就那么多,撑死了也不能发展到4亿人口。如果没有这些的话,中国的文明就会陷死在那个圈子里,你固有的黍米不管怎么种,粮食产量是上不去的。文明的增长就会缓慢(这有点像现在的论文,很多论文科研发现都发烂了,不管怎么发都没啥新意,所以论文灌水,因为科技某个方向能发的就那么多。)&br&&br&中国的哥伦布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大大扩展了汉族的活动空间和视野,永远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从此中国和西亚,欧洲联系了一起。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大规模的进入国外,赢得无数财富。&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udou.com/programs/view/bqoLUQFYNi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张骞归来_土豆&/a&&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cfd45d3590cbced89aad899e05a66be_b.jpg& data-rawheight=&667&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cfd45d3590cbced89aad899e05a66be_r.jpg&&&/figure&玄奘,伟大时代的探索者,他准确记录了西域的各国,从整个取经路的各地的佛教遗迹,可以深刻的看出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力量,他代表的中国西行的僧人和印度的来华僧人,深刻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意义。对于一个人来说,能抛弃一切十几年的远行,恐怕除了宗教和商业利润,别无他物。&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qiyi.com/w_19rtn6hltl.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取经归来HD-音乐视&/a&&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f38dbac902ce430e2fba_b.jpg& data-rawheight=&214& data-rawwidth=&41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5&&&/figure&&br&&br&同样,阿拉伯和印度的对外交流,比中国要更方便。阿拉伯的大航海,规模极大,到了那个时代的极限,从伏尔加河,到撒哈拉沙漠,从印度,到西班牙,各种地方的资源都得以调动。阿拉伯打通了整个从西班牙到新疆的贸易路线,所以阿拉伯人发现了咖啡,知道了制作糖的工艺,还有很多很多的先进的东西。就是因为各种资源集中而带来的文明进步,有了大量的新东西,有了市场财富,闲人就多,一多了就会有巴格达智慧之家这样的学术机构,自然会发生进步。而同样,阿拉伯的航海发现,也到了一个极限,他的资源也就是能搞出那么多文明成果,再也无法有新的文明突破了。&br&&br&辛巴达航海,阿拉伯探索文明辉煌时代的代表。&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9e80e9b4ecfca86d5029_b.jpg& data-rawheight=&350& data-rawwidth=&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figure&&br&巴格达智慧之家的学者,默罕默德说过,智慧远在中国也要求取,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的文化科技交流特性。他们是哪个年代的字幕组,把各国的文化典籍科技翻译为阿拉伯语,彼此交流。&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edf4d9cbabeb25a04bae1_b.jpg& data-rawheight=&461& data-rawwidth=&4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edf4d9cbabeb25a04bae1_r.jpg&&&/figure&&br&阿拉伯帝国的科技历史,非常值得研究,尤其是阿拉伯的沙漠骆驼商队的技术管理手段,阿拉伯航海的技术进步等等,如果能够理清的话,可以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技术发展有个极其好地认识。&br&&br&文明发展的本质,就是不断的交流,互通有无,然后用各地的资源集合起来,去突破新的科技。古代的世界,主要有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沿着这些道路,中国的丝绸,火药,造纸术西传,带来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火药打破了城堡的防御骑士变得没有用处。欧洲用这些技术的发展发现新大陆,征服了新大陆。中国也从丝绸之路,引进了大量的佛教宗教思想,引进了葡萄,占城稻,胡萝卜这样的蔬菜,促进中国的文明发展。&br&&br&欧洲城堡,在没有火药的年代,配上一些骑士,基本上是很难攻破的。这完美的构建了一个封建主的统治体系。&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a78d51cf5a17_b.jpg& data-rawheight=&282& data-rawwidth=&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敦煌莫高窟,沙漠边缘并非是不毛之地,而恰恰是文明交流的前线。。见证那个时代的贸易文化交流的辉煌。当时唐朝最富裕的河西陇右就在河西走廊,就跟今天我们最富裕的是浙江广东一样。&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OTE3NjQxMDY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纪录片《河西走廊》主题曲:河西走廊之梦&/a&&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58f3994fcc62f2b2a8bbb3c58bc8e46_b.jpg& data-rawheight=&330& data-rawwidth=&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58f3994fcc62f2b2a8bbb3c58bc8e46_r.jpg&&&/figure&&br&丝绸之路和中国农耕文明的交汇点,一般都是繁华的大都会,就像海上港口的泉州,陆上丝绸之路起点长安,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北京。金朝和蒙古定都北京,就像葡萄牙选择澳门,英国选择上海香港一样,那是农耕文明对外交流的据点。这样的文化技术交流的地方,一定会诞生先进的文明。&br&&br&在大航海时代的全球化之前,其实经历了一个半球化的时代,沙漠和草原,就是那个时代的内亚海洋。骆驼和马匹就是那个时代的海船,沙漠之舟,把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廷巴克图变成了商贸重镇和文化中心。这样的城市有很多,北京,长安,平城,布哈拉,利沃夫,喀山,麦加。。。他们都是广袤无垠的内亚草原沙漠海洋的边缘城市,他们就像今天的上海香港,纽约伦敦。甚至我怀疑,在两河流域的文明崛起,很可能也跟他们处于内亚海洋的文明交流有关。&br&&br&内亚草原,在古代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文化贸易交流,从北京的燕山到蒙古,中亚,南俄,一直到乌克兰,罗马尼亚,匈牙利。草原上是一片英雄地。&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ba47ff87eab1a259fe73b9d331ad127_b.jpg& data-rawheight=&419& data-rawwidth=&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ba47ff87eab1a259fe73b9d331ad127_r.jpg&&&/figure&广阔无垠的欧亚草原,在古代就是通途的交流大道,贸易往来。&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ae5e590ced9e26206fc2_b.jp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ae5e590ced9e26206fc2_r.jpg&&&/figure&游牧民族发明的肉干和奶粉,可以让人放心远行,而不需要担心补给问题。肉干奶粉用水一泡,就可以补充能量和蛋白质,各种营养。这个发明,就像是大航海时代的指南针,柠檬汁。&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768fa40f9758dbac80538_b.jpg& data-rawheight=&380& data-rawwidth=&3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br&&br&跨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通道骆驼商队联通了非洲南北,彼此连接的贸易。&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Trans-Saharan_trad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rans-Saharan trade&/a&&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f88be44cbc3e1af4930_b.jpg& data-rawheight=&319&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f88be44cbc3e1af4930_r.jpg&&&/figure&今天这些骆驼商队依然活跃在撒哈拉沙漠&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74c10de23bdbf0fb2e61c71e346371f_b.jpg& data-rawheight=&479&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74c10de23bdbf0fb2e61c71e346371f_r.jpg&&&/figure&&br&&br&沙漠边缘的文化贸易中心廷巴克图,非洲南部农耕文明和沙漠贸易路线交汇地,当年整个撒哈拉以南的文化贸易中心,这些土垒起来的清真寺学校见证了当年的辉煌。他就像我们的莫高窟一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65c0a13ea365ddd828606_b.jpg& data-rawheight=&282& data-rawwidth=&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65c0a13ea365ddd828606_r.jpg&&&/figure&这是蒙古俄罗斯边境的恰克图买卖城,晋商收购中国的茶叶,通过蒙古草原到恰克图和俄罗斯交换贸易,买入貂皮之类,俄罗斯再把茶叶通过草原送往欧洲。你可以看到买卖城内堆积如山的茶叶,买卖成一时辉煌,他是当年的义乌小商品城。&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73d1a6e0ba4d6e113ffad2b7a6c1d77_b.jpg& data-rawheight=&306& data-rawwidth=&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买卖城的牌坊,表现了装货,骆驼过草原的场景&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7ddd98da478de84f89e3_b.jpg& data-rawheight=&367& data-rawwidth=&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7ddd98da478de84f89e3_r.jpg&&&/figure&&br&&br&农耕文明和草原丝绸之路的交汇地,中亚文化贸易中心,布哈拉,阿凡提的故乡,有“智慧的布哈拉”、“博学的布哈拉”(指有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和许多著名的诗人和科学家)之称。&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07e22dab9aff5dfca04e1_b.jpg& data-rawheight=&282& data-rawwidth=&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07e22dab9aff5dfca04e1_r.jpg&&&/figure&&br&阿凡提,原名霍加·纳斯尔丁,他的故事流传于从摩洛哥到中国的广大地区,他就是丝绸之路文化文明交流的最好代表。那个年代有无数的商人,学者,僧侣在丝绸之路来往,互通有无,各地文明大幅进步。&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f633b34cccd232be38dce_b.jpg& data-rawheight=&384& data-rawwidth=&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f633b34cccd232be38dce_r.jpg&&&/figure&&br&蒙古通过打通整个欧亚的贸易文化路线,欧洲和中国第一次获得了文化交流的机会。欧洲人有了第一次前往中国探秘的机会,其中诞生了伯朗嘉宾,列班扫马。而回回炮,是一个波斯人献给忽必烈的,这充分体现了蒙古帝国调度全球资源的能力,蒙古人用它打破了襄阳城,征服南宋。而在丝绸之路另一边的卡法,蒙古人把大量的鼠疫尸体投入城内,从此鼠疫在欧洲大规模传播,欧洲人对宗教的信仰崩溃,人口逃难而不再拘泥用城堡依附封建主,最终瓦解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70f4524d6fdfc38d99bc_b.jpg& data-rawheight=&519& data-rawwidth=&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70f4524d6fdfc38d99bc_r.jpg&&&/figure&&br&&br&草原贸易路线和农耕交汇的波兰,正好处在欧洲和草原贸易交流路线的交叉点,利沃夫,克拉科夫,维尔纽斯这些城市,都是对外交流的通道。在和草原民族的交流(ZHAN)中,他们学会了什么叫骑兵,从而旧的骑士,演变成了波兰特色的翼骑兵,在欧洲称霸一时。&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NjM4NDU5OTc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683翼骑兵大胜奥斯曼&/a&&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4a5d79cb60c2fbc7c896_b.jpg& data-rawheight=&710&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4a5d79cb60c2fbc7c896_r.jpg&&&/figure&&br&这些技术文化的交流的便利让波兰成为当时欧洲最文明富裕的国家之一,最后诞生了哥白尼,就像日本因为靠海而获得更多的技术文化交流,最终诞生了福泽预吉一样。波兰的翼骑兵,很可能就像日本的织田信长从海上的葡萄牙人学到了火炮技术,萨英战争的日本人学到英国的火炮和造船技术的先进一样。地缘的优势让他先知先觉。&br&&br&毁灭君士坦丁堡的乌尔班大炮,中国的火药加上欧洲的冶金术,改进后的大炮,轰踏了君士坦丁堡千年不破的城墙。塞尔柱突厥人正好是草原民族,从丝绸之路获得的技术传播,随后他们开创了伟大的奥斯曼帝国,文明文化一时无二。&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bf65dd47e2b86bca1165_b.jpg& data-rawheight=&386& data-rawwidth=&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bf65dd47e2b86bca1165_r.jpg&&&/figure&&br&&br&欧洲人发现美洲之后,开始了大发现,西班牙大帆船代替了骆驼和商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工具。随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新大陆新航路开辟了,当年辉煌的陆地贸易让路于海上贸易,无数路上的辉煌的城市和帝国就此衰落。当年无比辉煌的陆上的布哈拉,大不里士,君士坦丁堡衰落了,当年甚至不在大西洋航线上的威尼斯也衰落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92ca641d8787d1dbd0c7e41c448f6e2_b.jpg& data-rawheight=&326& data-rawwidth=&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92ca641d8787d1dbd0c7e41c448f6e2_r.jpg&&&/figure&&br&&br&大量的新东西发现了。比如土豆红薯等等,有了土豆,德国英国这样的地方本来气候不好,不适合农业,变成了能养活大量人口的地区,人口多了就开始了各种发展。而大量的海外市场,需要大量的工人劳力,对工作效率有了需求。对纺织机的不断研究,有了珍妮纺纱机,对金属的研究发明了镗床,可以钻出圆形的缸体,同时,新大陆发现了橡胶,解决了漏气的问题,各种条件齐备之后,就发明了蒸汽机。换言之,蒸汽机本质就是新大陆发现的各种资源,而带来的文明成果。正好英国的煤和铁非常集中,于是工业革命滚滚向前。&br&&br&鲁滨逊漂流记,英国商人走遍世界,各地历险而传奇,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英国的获取全球资源的精神。&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19ad5aebfb_b.jpg& data-rawheight=&815&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19ad5aebfb_r.jpg&&&/figure&&br&80天环游地球,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人类环球变得非常迅速,里面用了火车,轮船,热气球,马车,汽轮等等交通工具,充分体现了工业革命的成果。这些带来的贸易,文化,经济的交流红利,都被掌握这些的殖民者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和文明崛起。&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d1b34ff8e4d0a9ed5ffab2_b.jpg& data-rawheight=&304& data-rawwidth=&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d1b34ff8e4d0a9ed5ffab2_r.jpg&&&/figure&&br&&br&殖民者的大尺度活动,把世界资源变成一体,赢得巨大红利。比如巴西的橡胶到了南洋,大量种植,于是轮胎得以铺开有了汽车,非洲的咖啡到了牙买加,成了全世界最好的。迈索尔的火箭,被英国研究后,进步成了康格里夫火箭。达尔文周游世界,发现了物种的差别,写出了进化论。英国殖民者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调动全球资源掌握的红利,这个资源不光是植物动物,自然资源,更是市场,人口,文化积累等等。&b&英国的工业革命突破,和两河流域的农业突破很像。&/b&&br&&br&达尔文到南非,印度,澳洲,南美,发现各地的动物不同而提出了进化论,只有英国这样的全球帝国才能诞生这样的人物。&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246de91de7cc9e943b4_b.jpg& data-rawheight=&393& data-rawwidth=&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246de91de7cc9e943b4_r.jpg&&&/figure&&br&今天橡胶原产地亚马逊的橡胶工人,橡胶一个是推动了蒸汽机的发现,另外还促进发明了轮胎,导致了汽车时代的到来。是对工业革命贡献最大的植物之一。当年的橡胶种子被英国人偷出来,到了英国殖民地南洋种植,南洋的华人开始财富大爆发,当年的番客就是富人的代名词,随后上海就爆发了巨大的橡胶投资潮。我们伟大的常凯申先生,就在这次橡胶股票投资潮里彻底破产,走上了革命之路。&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52a2a86a971b8a4fdf4e_b.jp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HSBC,汇丰银行,也就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当时因为从印度种植鸦片,卖到中国,香港和上海,很多金钱需要管理,自然就诞生了。后来因为贸易赚头太大,慢慢走向全世界。。。至今香港汇丰的董事也有几个是鸦片贩子的后代。当年汇丰就是给鸦片贩子X钱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6a537eaf1a3dcc95ebd852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6a537eaf1a3dcc95ebd852_r.jpg&&&/figure&上海外滩的沙逊大厦,当年的英国殖民地的犹太人,贩卖鸦片起家,旧上海的首富。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上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市,变成了中国的经济中心,各种文化贸易技术随后发展起来。这里变成了中国的工业中心中国的造船工业在这里发展,电影中心赵丹在这里出名。。随着贸易路线的转移,当年在草原丝绸之路辉煌的晋商最终衰落。&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283c8a8cc620af_b.jp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283c8a8cc620af_r.jpg&&&/figure&立顿红茶就是当年英国收取全世界的茶叶资源而发展,太古轮船是当年英国的贸易船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都可以慢慢的去挖掘。&br&&br&其实个人也是一样,人走得多,自然见得多,那么对世界的观察,就更加宏观,也更加可以发现商业机会(商业是什么,不就是互通有无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当年的中山县,也就是澳门的那个地方,上海开埠之后,几乎全是这里的人去上海经商,上海的几大百货公司都是他们开的,这其实就是几百年和葡萄牙这样的海外殖民者不断交流学习的结果。广东人和海外交流最方便,最多,所以有了带来红夷大炮的袁崇焕,山寨了基督教的洪秀全,散播变法维新的康有为,学习欧洲搞革命的孙中山,引进洋人火车技术的詹天佑。当时的两广人遍布世界各地,彼此交流激荡,带来了南粤的辉煌。同样,印度也有这样的一个族群,就是帕西人,名人也是层出不穷,包括塔塔公司,义和洋行的创始人,旧上海市首富沙逊,圣雄甘地。&br&&br&丝绸之路大交换和哥伦布大交换,都是可以写好几十本厚厚的大书的,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我们不经意的文化,产品,公司,事件,都是广阔的贸易文化交流所带来的蝴蝶效应。&br&&br&过去的城市和文明的兴衰,跟商路贸易都有很大的关系,贸易的本质就是调动全球的资源,集中到一个地方促进文明发展。香港上海的崛起就是因为大陆文明的对外贸易路线卡在那里,新加坡就是因为贸易路线在那里,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等无不如此。。。中国古代的淮阴,就是南船北马的地方,后来运河贸易路线失去就衰落,石家庄郑州,无不是铁路贸易路线造就的辉煌。香港新加坡的兴起和布哈拉这样的大陆型贸易城市衰落是同时的。。。上海香港的贸易商人崛起,和山西晋商的衰落是同时的,有了贸易就有钱,就会有金融,各种资源人才市场都会集聚,文明自然那就会发展。&br&&br&而在过去丝绸之路交流中无比辉煌的中国,偏偏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的文明大交流,或者说不在一线。土豆把德国英国这样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人口密集地,红薯也让中国的人口爆发增长,美洲的白银交换大量的中国瓷器,茶叶到欧洲。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中国不是大航海的一线参与者,都是二手传播的,那种美洲发现的各种东西,基本都在欧洲运用了几十上百年才进入了中国。比如辣椒,烟草,西红柿等等,至于橡胶这样的工业至关重要的原料,直到解放后才进入了中国。&br&&br&&b&换言之,中国文明很难在没有西方的影响下,大规模进入现代社会的可能。因为资源不够,文明禀赋不够。或者说会非常缓慢的进入现代社会,几百年几千年,但是因为世界是平的,别的国家一旦先进入现代社会,就会欺负你,被动让你进入现代社会。有的国家比如中国顶住了,进入了现代社会,有的原始部落顶不住,就被灭亡了。&/b&&br&&br&而没有进入现代社会就一定会陷入马尔萨斯的循环,中国就一定会周而复始的王朝更替。顶多,有时候是内生的流民造反,有时候是外部的入侵。中国真正摆脱马尔萨斯,是引进的西方的化肥生产线,从此工业能力超越了土地产量的极限。&br&&br&那么,这个地球的资源底线,发现的极限是在哪里?难道大家没有发现最近的几十年,技术已经停滞了很久了么?以前是汽油发动机,现在还是。。以前是飞机,现在还是。&br&&br&我很怀疑,我们的地球供应的资源可能让人类的文明只能到一个程度,很难飞出地球。就像以前的小岛人无法走出小岛一样,等着更高层次的文明来带领我们进入更高层次。&br&&br&所以,中国文明的停止也没啥奇怪的,是人类历史的通例,文明突破才是罕见的。要真正的摆脱这个,就是要大发现。向外星大发现,向海底大发现,向地底大发现,向北极南极大发现。甚至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大发现的时代,多交流,向全世界寻求各种资源,比如动物植物,文化经济资源,甚至更多层次的思维方式,智力资源,组织资源。&br&&br&另外,随着陆权的崛起,中国的铁路可以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资源调度能力,就像古代的内亚草原沙漠的骆驼和马一样。古代中亚的那些历史名城,正等待着中国铁路带来的商机实现复兴。中国应该说天生是一个陆海双体国家,不管是陆权海权我们都会有利,现在对陆权的发展必须十分重视,亚欧大陆内部的资源人口各种东西,一点不比海上的少。李鸿章说过中国古代是自西北而东南,近代是自东南而西北,深刻揭示了陆权海权转化的力量。本质来说,海权时代的日本,四小龙的崛起,本质和陆权代的匈奴,突厥,帖木儿是一样的,都是从更多的文明交流里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的资源。正是在这场大变之中,中国凭借从海上获得的先进的技术文明,完成了从唐朝之后就丢失的新疆,内蒙,西藏的统治。否则,左宗棠到新疆的一战,只会重复当年高昌回鹘的悲剧。&br&&br&即使今天,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对世界资源的把控,对国际贸易的深入程度,也是远远不如西方的,虽然我们人口多,也很可能会陷死在中华文明圈里。你看西方学者对于世界各地的文化,语言历史,特产,经济的研究,走遍世界的国际贸易,对全球人口和思想的那种传播。他们文明经济发展的那种空间和深度,比我们大太多了。他们的研究早就是全球宏观的思维,大洋洲,南美,非洲的研究比我们深刻太多,获得的资源和发展能力也强太多。&br&&br&在我观点里,不是制度文化推进了技术工业的发展,而是相反,因为技术工业的发展,各种原来的制度文化已经不适合了,所以才有了制度文化的变革,制度文化的变革往往的后发的,你硬套一个工业时代的制度到农业时代是不合适的。对于印度来说,因为长期固守南亚次大陆,没有新的商业贸易的发展,就会形成高水平的均衡,种姓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稳定的制度。各个阶层安分守己,稳定了几千年。而中国也有高水平均衡的迹象。对于一个内敛固守的文化,其实都是外部环境引起的,你一个人远航,远行,九死一生,很难说你到底是发现美洲,还是夸父追日。中国夸父追日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古代中国人远行而死于非命的代表。中国的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某种内敛的文化。而一代真得出海和远行有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中国人很快就会又胆子大起来。&br&&br&比如说,秦朝的崛起,跟废除井田制和大规模的水利道路的基础设施有关,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铁制工具的发明,而我怀疑就跟秦国靠近西边的中亚地区,技术传入比较容易有关。有了铁制农具,有可以大规模铺开耕作加上牛耕,农民的个体就可以种植粮食,所以井田制毫无必要了(在夏商周因为农业的不发达,农民依附井田制是最好,从而构建了一个无比稳定和谐的制度也是老子梦想的制度),农民解放出来,由政府统一组织起来建设大工程。有了铁制农具,才能修建秦直道这样的工程,才能修建郑国渠和都江堰这样的工程。有了这些工程,秦国的灌溉面积大幅增长,国力大幅增强。&br&&br&战国铁农具,今天不起眼的农具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进步。铁制农具,就像今天的拖拉机耕田,挖掘机那样的伟大变革。&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956f8dfbdc1c283e1cdd_b.jpg& data-rawheight=&158& data-rawwidth=&2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3&&&/figure&&br&都江堰是世界水利的奇迹,2000年来仍然在灌溉我们的成都平原。他所代表的铁制工具的进步,和组织工程的形式,深刻的反映了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制度的变革。今天我们中国拥有的人类历史最强大的工程能力一定要多向都江堰取经,去建设当代的都江堰。&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e27594b07eecbd412ccfcd_b.jpg& data-rawheight=&364&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e27594b07eecbd412ccfcd_r.jpg&&&/figure&&br&&br&我们中国要崛起需要去获得真正的一种突破资源,就像以前的驯化牛,橡胶,铁具那样改变人类的文明成果,陷死在现有的圈子里,是毫无任何可能突破文明的。如果能发现一种新的元素,像钢铁一样硬,而又像木头那么轻,我们的文明又可以进步一个台阶。。。&br&&br&下面有人说石墨烯,请注意,人力制造的东西我觉得很难比得上自然的东西,往这方面努力我感觉有点问题。。其实我的意思,中国印度阿拉伯在古代的文明也不算停滞,只是发展缓慢了,然后就进入了一种高水平的均衡。印度中国这样的发展,进入工业社会也是有极小可能的,只是没有那么快。非洲的黑叔叔,给他个几亿年,说不定也能慢慢的变成现代人。但是世界是彼此竞争的,别人稍微领先一点,就立马把你吃掉了。&br&&br&欧洲是发现了新大陆,大量的新东西发现了造就了文明的大突破,就像橡胶这个东西,如果不是天然发现,而是用自己去攀科技树去研发这样的一个东西,那怕是很费时间和精力的。土豆红薯这个东西,如果不算天然发现,在中国旧时代里用改进大米的做法来提高粮食产量,那也是很困难的。今天我们这么厉害的农业科技研发,亩产也就是一吨而已,远不如红薯。这就像当年的竹子,如果没有竹子,你要找个东西来做筷子做竹简做扁担,那个成本会大幅提高,会严重的影响文明的发展。没有这些文明的发展程度自然也就低了。大自然是一个大系统,是一个比超级计算机强大一亿亿亿倍的系统,他演化的东西比人厉害多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的利用这个大系统所演化出来的一切资源,去发现利用他们。这比我们人力要效率高太多了,也就是所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r&&br&引用高晓松的那句话: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br&&br&&br&附记:文明交流的副产品:安禄山,蒲寿庚,白彦虎。。&br&&br&文明交流,往往也有正反两面,这个世界上,文明是经常被野蛮征服的。因为海外来得人,往往关系庞大,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关系网获得巨大的商业收益,他们垄断的是信息的交换权。当年的唐朝长安,高利贷几乎全部被回鹘商人垄断,就是因为他们是丝绸之路上的活跃者,关系非常特殊。而安禄山这样的人,也是丝绸之路带来的武将,他们强大起来之后就会有欺压汉人当主人的思想。安禄山的造反,和蒲寿庚白彦虎的造反有一定的相关性,都是有巨大的外来人口或者外来势力外来思想的控制下得一群人对抗中央政府的行动,而这些人因为长期在中国,已经掌握了中国的文明成果,加上他们先天的野蛮特性,造反会破坏力很大。这是文明交流的副产品,不可避免的,后来明朝清朝的海上贸易,都严禁外来人口在港口长期定居,就是这个历史的教训。&br&&br&欧洲美国,,现在大家自己想
流量党慎入!!多图多图多图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32562aff78272c3eea59eabf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2562aff78272c3eea59eabf_r.jpg&&&/figure&&br&&br&&br&&p&&b&说两个:一是太空高速公路,二是KIC8462852恒星。&/b&&br&&/p&&p&&b&第一个:&/b&&br&其实宇宙中存在着天然的高速公路供我们星际旅行使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发现它们并到达它们的“出发点”。这些高速公路的存在我们的直觉相悖,但是是科学的。我们的太阳系家庭中存在一套星际传播网络,就是指星际高速:&/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bad074aaf46_b.jpg& data-rawwidth=&521&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1bad074aaf46_r.jpg&&&/figure&&br&&p&考虑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互引力,我们有可能在星际之间旅行只需要使用极少或者是不需要使用能量,简单点来说就是几乎不需要使用力。只要我们有耐心,找出这个正确的出发点就可以满足,而事实证明:这样的点就是地球的一个拉格朗日点。这个点保证着地球、月球、太阳直接的引力刚好互相抵消。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样的点,并且这样的点可以推广到更大的太空中。&br&展示一下地球拉格朗日点:&/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62a6cc2a569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62a6cc2a569_r.jpg&&&/figure&&p&&br&L1、L2、L3、是不稳定的,我们可以把他们想成是一座座引力的山峰。所以在这些点上,只要轻轻一推我们就可以出发,仿佛位于过山车的顶点一样。我们只需要仔细选择自己的方向,好比在火车站选择自己的出行方向一样,选择好了,出行完全是自发了,几乎不需要燃料。&br&好消息是,科学家已经画出了一部分站点和路线:&/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af436bc634ca33aa3b919abdccaae4d3_b.jpg& data-rawwidth=&431& data-rawheight=&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af436bc634ca33aa3b919abdccaae4d3_r.jpg&&&/figure&&p&&br&在图中,连线显示了出行线路,而红圈点就是拉格朗日点。沿着这些线路,出行几乎是免费的。&br&&/p&&p&现在很多星际之间的航行开始打算利用这以发现,所以我对星际旅行非常有信心。&br&&/p&&p&不过大家要自驾游,不走寻常路以发现新事物,那当然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就是现在我们认为的踯躅难进。&br&&/p&&p&&b&第二个:&/b&&br&再来说一个未解的:&/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6deca286fb02a20b498e26e4b2ecfa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b6deca286fb02a20b498e26e4b2ecfad_r.jpg&&&/figure&&p&&b&没有人说KIC &a href=&tel:62852&/a&恒星吗?&/b&&/p&&p&&b&它是如此的反常,足够让我们猜想有文明已经发展到Ⅱ型文明阶段,而现在的事实是我们地球连Ⅰ型文明都没有达到。&/b&&/p&&p&这里科普一下宇宙文明等级:&/p&&p&&b&Ⅰ型文明:行星系文明。&/b&&/p&&p&&b&Ⅱ型文明:恒星系文明。&/b&&/p&&p&&b&Ⅲ型文明:星系文明。&/b&&/p&&p&Ⅰ型文明可以掌握自己所在星球的资源,Ⅱ型文明可以掌握所在星系恒星的资源,Ⅲ型文明可以掌握所在星系的资源。&/p&&p&换一句话说:&/p&&p&Ⅰ级文明:此等级的文明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可以完全掌控他们星球上的一切可利用资源,以及一切事物。是星球上的绝对主宰者,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天气、河流、土地、其它生物、海洋甚至地壳内物质的变化、兴衰。可以说,在他们的星球上他们无所不能。&/p&&p&Ⅱ级文明:可充分利用其恒星所具有的能量,并将他们的太阳系完全纳入操控之下。可以在太阳系内的各个行星上自由居住、穿梭,不担心能源问题因为懂得怎样高效利用从恒星上散发出的无穷无尽的能量,社会已经高度发达,发展趋于高加速式。&/p&&p&(需要提到的是如果一个文明到了第二类型,那么它就几乎是无可摧毁的了。至少人类现知的一切自然、人为的手段,都无法触及他们一根毫毛。即使是在他们的附近出现了超新星爆发,也不能让他们灭亡。他们可以将他们的星系转移至远离爆发的恒星,或者干脆将爆发的能量利用起来。高度发达的社会下,他们自己也不会做出自灭的举动。)&/p&&p&Ⅲ级文明:已经不局限于他们的太阳系,而是所在的整个星系,比如我们的银河系。可利用星系内所有恒星的能量。这类文明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只能猜测他们的生存方式。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超过光速是理论上不成立的。一个星系很大,从这头飞到那头,即使是接近光速的速度也要几百万年,所以第三类型文明,并不是想科幻片中那样,开着硕大的宇宙飞船,穿梭于星际之中。&/p&&p&根据标准:人类现在还没有达到Ⅰ级文明。而乐观的预测是还需要100年人类才可以到达Ⅰ及文明,而在这一百年中,我们自然灾害、疾病、资源枯竭和战争的致命威胁,进而走向灭亡。&/p&&p&&b&发现过程:&/b&&/p&&p&2011年开始,一些恒星观察爱好者发现了一个恒星KIC &a href=&tel:62852&/a&,这颗恒心距离地球1480光年,在持续的观测中,它的反常引起了人们的注意。&/p&&p&一般来说的话,行星在恒星周围旋转,如果行星转到恒星的前面,进入我们的观测视野的话,那我们就会观测到光变曲线上的一个小坑,这代表着光线变暗。&/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1a46ce647cd6cd467cbe4d582be495d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1a46ce647cd6cd467cbe4d582be495d1_r.jpg&&&/figure&&br&&p&按照模型,这种小坑会占用1%,可是在观测这颗恒星的过程中,却发现它会有高的多的占用。在观测的第800天达到15%,1500天的时候达到了22%。&/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ef3c55b282f3f93f034fbc6a6290b8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4ef3c55b282f3f93f034fbc6a6290b82_r.jpg&&&/figure&&br&&p&同时的话观测到的光变曲线是有规律的:呈现一种对称性。&/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54e01fb102b1737aff5dc52b268af4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154e01fb102b1737aff5dc52b268af4e_r.jpg&&&/figure&&br&&p&但是观测到KIC8462852确实这样的:&/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febb7f694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febb7f6944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aad05dba9031a31edd399fcc65085f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faad05dba9031a31edd399fcc65085fb_r.jpg&&&/figure&&br&&p&从来没有恒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刚开始科学家担心是仪器出现了问题,可是经过监测后仪器完全没有问题,那会不会是数据出现问题了呢?检查后发现也不是数据的问题。&/p&&p&天文学界炸锅了,反常理的地方一定存在着真理。于是开始各种研究。比如说这种变化来自恒星内部的变化。&/p&&p&它周围的行星带的尘埃造成的,行星遭到撞击爆发出尘埃造成的。如同是这样的:&/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fac84b938c41df68cd1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fac84b938c41df68cd1_r.jpg&&&/figure&&br&&p&可是观测数据让这些假设都站不住脚。&/p&&p&KIC8462852是一颗成熟的F恒星,是太阳的1.5倍那么大,如果是一颗年轻的恒星的话,因为它周围的尘埃会有特定的红外辐射,但是在KIC8462852却观测不到。&/p&&p&同时美国宇航局在人们观测的那近2000天中对那颗恒心所在星系扫描过,也没有发现过行星的撞击,所以行星撞击爆发出尘埃就被否定了。&/p&&p&然后科学家还假设是否是一颗倒霉的彗星刚好经过KIC8462852,然后因为某种原因而粉碎了,彗星的碎片挡住了它的光,&/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7a6a82fe8f0aed655bb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7a6a82fe8f0aed655bb2_r.jpg&&&/figure&&br&&p&可是不幸的是,开普勒观测到一颗彗星近距离擦过KIC8462852。所以这种可能也是微乎其微的。&/p&&p&然后科学家想起来了卡尔达肖夫指数指数,就是它定义了宇宙文明的等级。美国天文学家JasonWright提出的猜测是:有外星文明建造了巨大的建筑,正在窃取那颗恒星的能量。而这个建筑就是戴森球。&/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82a486e756d96e23d7e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82a486e756d96e23d7ef_r.jpg&&&/figure&&br&&p&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种理论。所谓“戴森球”其实就是直径2亿km不等,用来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的人造天体。&br&&/p&&p&而根据观察和分析,那个巨大的建筑可能是这个样子的:&/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92c21cb644c01a5f2b9eff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br&&p&猜测这个建筑可能比太阳还大,同时还是绕着KIC8462852来旋转的。而我们只是观测到了它1481年之前的样子,那时候它可能只是处于建设阶段,远没有我们现在想象的样子。而它在1481年之后是什么样子的?人类真是太过于渺小。&br&&/p&&p&它离我们只有1480光年,在宇宙中仿佛和地球就是前后桌,而如果按照《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的话,这个建筑物的所有者为什么不来收割我们呢?&br&&/p&&p&我们可以猜测一下:&br&它废弃了,在1481年前它立项的时候非常完美,但是建造开始一段时间之后遇到了致命的缺陷,所以被放弃了,我们只观测到它的几块碎片,如果继续观测下去的话,它依然是老样子——呈现现在发现的规律性。&br&它的所有者离我们很远,这里只是他们的一处矿场,而他们在建造它的时候发现我们了吗?可能没有发现,可能发现了,想想1480年之前的地球是一幅怎么样的光景。&br&如果他们发现我们了,那我们还让我们茁壮成长呢?可能仿佛我们看着一窝蚂蚁一样,等着我们发展壮大然后一锅端,也可能是黑暗森林理论不适用,还有一种可能是他们被其他更高的文明毁灭了,但是细思极恐的是:难道他们没有档案吗?我们一定会被写进档案中。而如果黑暗森林成立,那更高的文明把我们排到了上断头台的第几位呢?&/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fc968d472f25a3fc1da_b.jpg& data-rawwidth=&485&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8fc968d472f25a3fc1da_r.jpg&&&/figure&&p&耶鲁大学的Tabetha Boyajian教授也同意外星文明正在大兴土木的假说。&br&&/p&&p&2013年的一篇论文《MEASUREMENT OF SPIN-ORBIT MISALIGNMENT AND NODAL PRECESSION FOR THE PLANET AROUND PRE-MAIN-SEQUENCE STAR PTFO 8-8695 FROM GRAVITY DARKENING》给出了另外的一种解释:这只是宇宙的一种表现,它和Ⅱ型文明没有关系。&br&&/p&&p&它的观点是这样的:&br&&/p&&p&当一颗恒星和太阳不一样——不是圆的——而是一种扁圆的存在,这样的话它的“赤道”就极大于它的两极连线的二倍。这样带来的结果将是它的它的两极将会有很大的重力,这样的话它的两极就会有比赤道地区更高的温度和更亮的光线。如果按照模拟它周围的行星按照不同的轨道运行的话,也可以得出与观测KIC8462852相似的结果。而可能的原因就是行星通过KIC8462852不同的区域造成的。&br&&/p&&p&他们做实验进行了模拟:&/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b96f70f2cdab8cd973b06cdd98147d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7b96f70f2cdab8cd973b06cdd98147d3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0f8f3d53a1deaf59d9f9da06aeea5e8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0f8f3d53a1deaf59d9f9da06aeea5e87_r.jpg&&&/figure&&br&&p&红色的表示的是那颗扁圆的恒星,而圆圈表示的是行星,他们按照不同的轨道经过恒星,观测到的光变是不同的,但是也表现出了与观测KIC8462852相似的曲线,为了方便比较,我们把它们放到一幅图中:&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ea0b5c7e3f0bcdf5a574cd9ed2fa6c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ea0b5c7e3f0bcdf5a574cd9ed2fa6c3_r.jpg&&&/figure&&br&&p&这似乎比外星人的猜测更站得住脚。&br&&/p&&p&你选择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加到100等于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