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zen 5 1600与Ryzen 5zenboo pro 15600区别

AMD Ryzen(TM) 5 PRO 1600 處理器
AMD Ryzen(TM) 5 PRO 1600 處理器
Share this page
強大。安全。可靠。
革命性的 6 核心、12 執行緒處理緒,擁有絕佳的多工能力
核心和執行緒數更多,效能也更高
AMD Ryzen(TM) 5 PRO 1600 與 Intel Core i5 76001 競爭效能
AMD SenseMI 技術
透過採用 AMD SenseMI 技術,Ryzen(TM) 採用真正的機器智慧,加速效能。?
AMD 虛擬化
全虛擬化圖形
AMD Ryzen(TM) 5 PRO 1600
CPU 核心數
最大超頻時脈
總計 L1 快取
總計 L2 快取
總計 L3 快取
已解除鎖定
PCI Express 版本
PCIe 3.0 x16
預設 TDP/TDP
最大記憶體速度
記憶體類型
記憶體通道
支援的技術
AMD SenseMI 技術
AMD 虛擬化
DASH enabled
Secure Boot
Trusted Applications
TSM Encryption
XFR (擴展頻率範圍)
AMD Ryzen(TM) PRO Processors
AMD Ryzen(TM) 5 PRO Desktop Processors
YD160BBBM6IAE
06/29/2017
CPU 核心數:
最大超頻時脈:
預設 TDP/TDP:
? AMD SenseMI 技術內建於所有 Ryzen(TM) 處理器,但特定功能和啟用與否視產品和平台而有所不同。如需不同處理器型號的特定功能,請造訪 。 如果您的系統為預建,請聯絡您的製造商以取得更多資訊。
由 AMD Performance labs 依照以下標竿進行測試:PCMARK(TM) 10 (v1.0.1198 — 預設分數)、SYSMARK 2014 (v1.5 — 預設分數)、CPU-Z (v1.79 — 多執行緒分數)、GEEKBENCH (v4.1.0 64 位元 — CPU 多核心分數)、TrueCrypt (v7.1a — AES 加密 (中間值),搭載 1GB 記憶體硬碟)、SPECViewperf(TM) (v12.0.1 — catia-04 分數)、CINEBENCH R15 (RC83328DEMO — CPU (nCore) 分數)、PASSMARK 9 (建置版本 10014 — CPU 分數)、3DMark(TM) 11 (v2.3.3693 — Fire Strike 分數) AMD Ryzen(TM) 5 PRO 1600 的得分分別是 、、、、1597;Intel Core i5 7600 的得分分別是 、、、642、,標竿分數比為 =+5%、=+3%、=+73%、-1=+31%、=+103%、20.13/13.3-1=+51%、=+78%、-1=+40%、=+53% 分數的估算係依據 AMD 內部實驗室的量測值/模型,且可能有所不同。其他關於 SPECviewperf 的資訊位於 www.spec.org。PC 製造商可能有不同的組態,產生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效能可能會視使用的最新驅動程式而有所不同。
系統配置:
AMD Ryzen(TM) 5 PRO 1600:AMD Myrtle — SM、AMD Ryzen(TM) 5 PRO 1600,搭載 AMD Radeon R7 430、2x4096 DDR4-2400 RAM、500GB HDD 7200rpm 硬碟、Microsoft Windows 10 Pro、顯示卡驅動程式 21.19.512.4、06/08/2017
Intel Core i5 7600:HP EliteDesk 800 G3,Intel Core i5 7600 搭載 Intel(R) HD Graphics 630, 2x4096 DDR4-2400 RAM, 500GB HDD 7200rpm 硬碟, 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顯示卡驅動程式 21.20.16./2017 - RZP-5"[ 本主题由
17:34:26 设为精华1,原因:内容丰富 ]
18:08:30 修改
评论评论前言:各位亲,求各种关注,动动手就能关注咯!你的回帖是我原创的最大动力!&&&&&&在上个月北京Ryzen&7的发布会上,AMD&CEO&Lisa苏&苏博士在北京发布会宣布4月11日将会发布中端扛把子,Ryzen5的时候,我就非常的期待。&&&&&&Ryzen5作为定位&AMD的中端产品,在1000元-2000元的产品线终于填补上空缺,而矛头直指&千元级别的I5-2000元级别的&I7,到底AMD会放出怎么样的牌来呢?不妨跟着我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开始前还是提示一下,阅读时间,大约30min,部分内容回复可见~评论噔噔噔,这黑盒难道就是神秘加成?-一份来自远方的神秘包裹~评论拆包果断发现两枚Ryzen5~&居然还是一大一小两个包装,再打上上个月的Ryzen7,手上终于有三剑客了。评论作为&Ryzen系列的特色,&X系列作为同一代的官方认定超频型号。AMD&锐龙&Ryzen&1500&X&和&AMD&锐龙&Ryzen&1600&X同时来到我们的手中!到底这两个X系列的u性能如何,是驴是马牵出来溜溜就知道了。评论开测之前,同样来看看我做的表格。嗯,你没看错,就是上一次Ryzen&7时候的规格表加强版2.0还有错误,请告诉我。上次就感谢不少小伙伴提醒的某些参数错误~从参数看来,不难看出,Ryzen&5是基于Ryzen7的核心屏蔽版本,相对于以前的翼龙等的屏蔽方式,这一代的屏蔽方式只屏蔽了核心部分,缓存部分并没有屏蔽,这样看来,性能部分能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大家不妨期待一下。而题外话,涉及到屏蔽这样的玩法,AMD是不是还是留了后门,开核?这要是能开核,目测又会激起一波散热器和主板选购的狂潮,为了更好的迎接更高端的处理器(开核来的),更强的主板,更好的散热,都是开核必备啊~【AMD&锐龙&Ryzen&5&测试平台搭建】&&&&&&Ryzen5&定位的是消费级的I7&7700K和I5&7600K,模拟平台上我们采用了中端的AB350&作为测试平台。为了测试B350的搭配是否会造成性能短板,我们基于上次测试数据的情况来考量,这次同样使用了接近于上次的测试硬件,例如显卡部分我们采用了原来的测试数据那张1080,微星&GTX1080&Gaming&X&显卡,电源部分采用了海韵&X650,而内存方面我们较为极端的使用了4条8G内存。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测试过程里面看看是否存在内存翻车的情况。而主板方面,既然有2个U,我们采取了同步测试的方法,选用了两款较为给力的AB350,分别是来自技嘉的AB350&-Gaming&3,华擎&AB350&Gaming&K4评论这次就是我们用到的测试平台全家福~评论我们先来看看&Ryzen5&1600x这边。评论作为上个月的热门,技嘉&被大家称之为翻车嘉,在这次的1600X测试里面我们会重点关注是否会出现翻车情况,毕竟改款板子用料还是非常的不错的要是翻车也是蛮可惜的。评论评论技嘉&AB350&Gaming&3&采用了7相数字供电。多相数字供电有利于超频或者长期使用时候的CPU稳定。评论内存方面双通道4槽,但是在安装内存的数量或者插发上建议2条插同颜色(精简下来就这么一句话,Ryzen系列主板一般都有一张非常复杂的图让你看。。。囧RZ)评论技嘉&AB350&Gaming&3&在主板的左侧用导光条做了大面积的LED灯效。而SATA口也针对这几年的显卡厚度做了一定的优化,显卡上方的口离开了显卡,不存在阻挡,中间的sata口采用了90度的折转方式侧面接sata线,而底部的sata口则是基本不会和显卡存在障碍的距离。评论M.2接口被首次引入到了AMD的平台上,Ryzen作为第一代引入M2SSD的平台有压力,毕竟表现不好相信会影响到后面的额口碑,后面我们不妨看看AMD平台下,M2&SSD的表现吧。话说,刚才说到的侧面灯效导光带,在夜晚看来还是非常的不错的。不妨一起来看看。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差点就能做七色葫芦娃了~评论Ryzen&1500X搭配的是华擎&AB350&Gaming&K4,这样我们就能同步测试缩短时间了~=。评论AB350&Gaming&K4经典的红黑配色,华擎的包装设计还是比较好看的。评论评论9相数字供电,我能说这是X370的规格了么?95W也能轻松驾驭。而MOS同样采用了散热器覆盖,保证供电的温度和加长寿命。评论SATA口部分针对了显卡做了避开显卡和90度侧开的方式接sata线。评论华擎AB350&Gaming&K4同样引入了,Ultra&M.2的接口设计。支持多个长度的M2SSD评论作为这么重要的首发测试,海韵系列电源方案的高效和稳定的表现是减低我们工作遇到的问题。海韵&X650通过了美国80PLUS金牌认证,拥有54A的12V输出能力,单路12V设计,&输出高达648W,两张1080SLI无压力。。评论其实更重要的是全模组的设计,一个既高效稳定的电源,又能随心所欲的控制烦乱的线材,才是我的梦寐以求,更何况海韵的X系列全模组电源在风扇上有硬性开关,只有高温的时候转还是常转,既对风扇寿命有保证,也能降低机箱内部的噪音源。评论内存方面,金士顿&骇客神条&PREDATOR3000作为了这次的测试平台内存,一起来看看老牌内存金士顿是不是翻车了吧~评论骇客神条系列作为金士顿的高端系列,用料基本不会吝啬。从层数来看,可以算的上服务器级别了。评论微星&GTX1080&GamingX&,从Hawk到Gaming的转变,大家慢慢对红龙的认可越来越高,扎实的用料,低温,低噪音。评论顶部MSI红龙的信仰灯,以及出来吓人的热管。不能打,也能看得舒服~评论测试平台散热和机箱方面,采用了民族品牌九州风神的公爵水冷版(自带特殊版本的船长240)评论包装上直接就晒出了装机图。右上角是非常有特色的双水流计,既增加了船长的水容量,也增加了美观,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大家内心的困惑,到底这个水冷是否在工作,看看水流计是否在工作就好。评论下方是酷炫的Gamer&Storm灯板~亮灯以后,一个字,很帅~评论特殊的水流计评论船长的独特设计,基本上业内都耳熟能详,而这次为了公爵水冷版这款机箱,九州更加重新制作了水流计和红色蛇皮包网,看得出用料良心。水冷的加入,为我们后面XFR技术得到更高的睿频频率,水冷功不可没。【Ryzen&5&1500X&/&1600X&测试对比平台】通过我们手上的平台,加入了Intel&高端的X系列和K系列的CPU&分别有I5&7600K,I7&7700K,&I7&6800K,&I7&6950X而AMD比对方面,我们加入了上个月刚发布的Ryzen&7&1700&X的测试数据作为对比。也就是相当于7款CPU的大乱斗,接下来应该会相当精彩~评论评论评论评论技嘉&Z270&Gaming7评论评论华擎&X99&Gaming&I7评论评论华硕&ROG&Rampage&V&Edition&10&十周年纪念版评论评论技嘉&X370&Gaming&5评论华擎&X370&Gaming&PRO【锐龙&AMD&Ryzen5&X&性能测试&】【CPU-Z检测】CPU-Z是一款免费软件,对一些您的系统的主要设备收集信息,处理器名称和数量代号、加工、包装、三级缓存,主板和芯片组。内存类型,大小,定时,和模块的规格(SPD),实时测量每个核心的内部频率,内存频率。而在新版的CPUZ里面更加入了CPU单核心性能对比和多核心运算的性能对比提供性能参考!评论评论评论评论小结:通过CPUZ单核的基准来看,CPUZ所考核的部分同频率下,kaby&Lake甚至比Ryzen弱一些。锐龙系列单核性能终于能够和intel有得拼,当然,intel这管牙膏也挤了太久了,到底他们手上有多少没挤出来的牙膏,intel如何反击,绝对是不容忽视,但是起码在这一代,intel的如意算盘肯定是被打乱了。评论评论小结:多核心部分,四核四线程,六核十二线程,都有可比的对象。Ryzen&1500X轻松抛离I5&7600K而I7&7700K基本没有还手之力,同理,由于在频率上较低,I7&6800K和Ryzen&1600X比对也产生了32%的差距(79.36/60.1=1.32)。虽然屏蔽了2个核心,但是六核心十二线程的1600x依旧雷厉风行的把6800K扫下马。当然,这里仅仅是第一局,根据首测的事情的状况,在专业测试上,相信这个差距并没有那么大,CPUZ的测试仅能参考~~【Super&PI单核心性能测试】Super&PI是利用CPU的浮点运算能力来计算出π(圆周率),所以目前普遍被超频玩家用做测试系统稳定性和测试CPU计算完后特定位数圆周率所需的时间。得出成绩后可以与网友参考,超频后可以看一下是否有成效。使用方法:选择你要计算的位数,(一般采用104万位)点击开始就可以了。视系统性能不同,运算时间也不相同。当然是时间越短越好!评论评论评论评论小结,又到了AMD的弱项时间,Super&π作为一款经典的单核心跑分程序,时间越短,运算能力越快。从x&1700x三者的XFR频率频率来看,每0.1G主频的提升,性能起码提升2.2%的节奏,在super&π,注定amd还需要一两代的产品,才能追上kabylake的架构,然而intel绝对不会止步在kabylake。AMD多争气吧,赶紧找新的架构师吧。。。【Fritz&Chess&Benchmark】&&&&&&&Fritz&Chess&Benchmark原理是通过模拟电脑思考国际象棋的算法来测量电脑cpu的性能,让你的处理器计算象棋步数,越大则处理性能越高,别看软件小,功能可丝毫不比其它任何cpu性能测试软件弱。在测试的时候可以任意调整使用线程数量,并且最后给出了2个参数,分别为每秒千步和性能相对于P3&1.0Ghz(480每秒千步)的对比倍数。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小结:国际象棋也是我们的经典测试项目,作为单核心和多核心的简单而又标准的测试工具来说。跑分频率非常的多,可惜就是仅仅支持16线程,对于6950x&这样的10核心20线程的怪物而言,国际象棋的分数只能使用16线程稍微的遗憾了。。不过七款产品,还有6款是有可比性的!一起来看看,作为这次的评测猪脚-1500X和I5&7600K扭打到了一块。再上一档的,I7&7700K被1600X捏着鼻子走,而I7&6800K也不甘示弱,轻松的按住1600x的脑门使劲敲~中端高端,算是各有优势。轮售价来算,AMD的田忌赛马策略算是比较成功,毕竟Ryzen5&1500X(1499)+B350(900)=2399上下I5&7600K(1799)+Z270(1300)=3099上下700块上下的差价,消费者算是比较紧张这样的金额,毕竟700块就是一张显卡的档次问题,决定了你游戏是否更加流畅。。。接下来看intel怎么动了。【wPrime多线程运算】  wPrime是一款通过算质数来测试计算机运算能力等的软件(特别是并行能力),但与Super&Pi只能支持单线程不同的是,wPrime最多可以支持八个线程,也就是说可以支持八核心处理器,并且测试多核心处理器性能时比Super&Pi更准确。评论评论评论评论小结:wPrime的跑分看来,i系列的u基本以频率越高,时间越短,看来wprime也是无法满足多核心数量的测试,也难怪intel能够使用双核i3来秒杀1800x,部分事实,也就是大部分程序也就是双核乃至八线程,但是并不能让我去为这样的双核埋单。从x&1700x&来看,多核心部分应该是没用完的,看来下次测试需要留意一下任务管理器的使用情况,相信会有新的发现。【CineBench&11.5测试】除了SuperPI、3DMark、PCMark之外,CineBench也是很有说服力的一套测试系统,最新的是R10版,CINEBENCH&R10支持Windows&XP和Vista的X86/X64系统,以及PowerPC和Intel架构Mac平台,最高支持16个处理器核心!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评论评论评论【CineBench&R15测试】CineBench正式发布了R15版本,新的版本最为显著的改变就是其仅支持64位操作系统,32位被彻底抛弃了。&相比R11.5版本的最多16个核心来说,R15版本最多能够支持256个逻辑核心,土豪们终于可以用这款软件跑分了。此外新版本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CPU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CineBench&R15版本的最终成绩发生了改变,最终的单位为cb,而非R11.5版本的pts。评论评论评论小结,以专业渲染软件来看,x&基本是按照每个核心有固定的效率比。可以从三者的情况大致判断性能到哪。最终成绩看来,渲染这样的工作,ryzen在附近价位基本都能比intel强一点,而1600x&成绩看来,1999的定价,相信会非常影响7700k和6800K。毕竟,才1999,搭配平台下来,B350&都比Z270&X99&便宜很多,估算三者存在K)-K)的差价,相信会让很多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再看CR15的反馈,cr15版本更加新,更加接近我们现在的新软件。看完成绩,不难感慨今年为什么it市场会这么的疯狂,因为,amd要进来做搅屎棍,这明显就是在说,我比你便宜10%,然后还要比你强10%,这样的玩法,intel自然会头疼,intel头疼,公关部门肯定不好受,公关不好受,看来小编们一样不好受。嘿嘿,细露还是扛着压力出来批斗各种硬件。。。【3DMark11理论测试】3DMark&11显卡测试工具包含四个图形测试项目,一项物理测试和一组综合性测试,并提供了Demo演示模式。该测试程序使用了Bullet物理引擎,使用原生DirectX&11引擎,在测试场景中应用了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细分、Compute&Shader以及多线程在内的大量DX11新特性。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小结:3Dmark11,虽然年代久远了一些,但是作为测试软件还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此时intel的表现物理分数非常的高,相信是架构,指令集有一定的优势。而显卡分的情况并未收到影响,也就是以上所有cpu都能满足1080的正常发挥。【New&3DMark理论测试】新&3D&MARK作为2013年Furmark&发布的最新一代DX11图形权威软件提供不同负载的场景,FireStrike(专为基于DirectX11显卡的高端产品设计)、CloudGate(支持基于DirectX10的主流硬件)以及IceStorm(为入门级DirectX9设备打造)。支援windows&8作业系统全新的界面,3DMark除了给出测试分数,还会同时给出每个场景测试期间的实时曲线图,全程记录帧率、CPU温度、GPU温度、CPU功耗。.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新3Dmark产于2013年,时间上开始更加靠近现在,通过fire&strike&Exterme的2k分辨了测试下,AMD的物理分开始上升,基本上刚才pk的位置,1500x&对7600k,有20%的优势产生,同样在高端部分,1600x还是和K扭打一块,不过之前intel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已经出现大约2000分的物理分差别,1600X和6800K产生8%的差距了。同样显卡分并没有太多的差距,也就是论证以上cpu带不带的动1080。同理,在4k的部分产生了基本与2k状况相近的事,也就是AMD&Ryzen表现开始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跑分,看来amd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主要还是围绕着价格与性能。【3DMark&Time&Spy基准测试】该测试由Futuremark和AMD、Intel、微软、NVIDIA等众多基准测试开发项目(BDP)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从零开始完全面向DX12,核心引擎也是完全基于DX12,可彻底释放新API的各种潜力,包括降低处理器负载、高效利用GPU硬件、异步计算、混合多显卡、多线程等等。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在DX12的&TimeSpy下,intel&相信是有较大的优化,能看出不论是四核四线程的7600K,还是四核八线程的7700K还是六核十二线程的6800K都有较大的优势,在中端部分,7600K轻松跑赢1500X,而高端部分intel&和amd的差距在缩小,只论产品而言,怎么选都没问题。但是涉及到价格,就有一个DIY比较关键的词,叫做性价比,也就是性能,价格的比重。Ryzen这波走的除了田忌赛马,还是在打性价比的牌,5款CPU当中,1600X的性价比算是非常的到位,1999的卡位,K之间的卡位。主要是主板部分也是定位的比较的适当,多余的功能没有,超高的规格-没有,也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刚好都是大家用的到的功能。当然,在专业用户来说,在最后我还会谈谈这一波的各种情况。民用而言,Ryzen的性价比牌子算是打的非常不错,但是只有cpu玩的溜是没用的,一台主机是需要十几个配件配合来玩。【锐龙&AMD&Ryzen&5&1600&X/1500X&首发-M.2测试】Ryzen的M2接口首次引入,到底ryzen的m2接口到底能否满足我们现在高端的需求呢?下面我们通过搭配的今年建兴的高端产品&睿速&T10&480G&来测试,同样的盘体在Z270&和AB350&上的区别。评论今年算是较火的建兴&T10&SSD评论评论评论评论十相供电的&微星&X370&Xpower作为我们的测试平台评论微星&X370&MPROWER自带M2的散热马甲,对于M2的温度降低有较大的帮助评论评论经过测试,不难发现,同款SSD在三个不同的平台下,Ryzen5&搭配AB350,Ryzen7搭配X370,7700K搭配Z270,基本的连续读写测试并没有较大差距,而存在较大差距的部分是4k的随机写入,7700K的高频能够对随机写入的提升较大。Ryzen在随机读取上由于单核心频率较低,所以在随机读取有一定的弱项,不过差距并不会在使用中感觉出来,总体来说,Ryzen搭配高端的M.2SSD并不会造成瓶颈。【锐龙&AMD&Ryzen&5&1600&X/1500X&首发-游戏测试】游戏部分我们选取了《侠盗猎车5》《怪物猎人OL》《巫师3&》《全境封锁&》《奇点灰烬&》&这么5款时下热门的游戏作为我们的测试项目,而测试的条件为游戏的画质最高,部分游戏自带benchmark(全境封锁,巫师3为手动benchmark)。上一期首测&Ryzen7&1700x的时候,《守望先锋》经过更新以后目测有优化过,后期测试一直都维持较大的帧数差,然而我们的测试平台就无法重新模拟(时间不足,所以去掉守望先锋的测试。。)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游戏部分,总结了一下,除了我们手动bench的两款游戏,在实际游戏表现来看,以上7款cpu的实际差距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游戏体验,4k下也能满足25FPS的入门流畅程度,基本第一人称射击类也能达到60FPS以上,而对于大作&GTA5来说,多核心对于游戏的流畅性有轻微的影响。对于超多单位的即时战略游戏(奇点灰烬),AMD&Ryzen系列的CPU测试FPS从首测到现在成绩都是不尽人意,不过好在在实际输出画面上并没有产生差距,也就是看来,AMD&Ryzen系列可能会在某些评分较低,但是在实际的游戏效果并未带来瓶颈。也就是得出结论,在中端乃至高端部分,其实是这篇微星&GTX1080&对游戏流畅程度的有决定性的因素,在即时策略游戏的应用上,Ryzen有劣势,但是不影响画面流畅,毕竟这样的即时战略游戏,25FPS已经是满足了。【锐龙&AMD&Ryzen&5&1600&X/1500X&首发-功耗测试】通过Furmark&+aidi64模拟整个平台满载评论锐龙&AMD&Ryzen&1500X的TDP理论推算应该会把整机平台功耗降低30W左右,但是在实际负载情况下,满载功耗却得出4核心,6核心,8核心,基本负载一致。。。这就有点尴尬了。从实际看来,三款处理器的满载功耗基本一致。通过这么一篇长文,不难给锐龙&AMD&Ryzen&X总结几点。1AMD的Ryzen架构&CPU与同期的Kabylake差距终于缩小,利用低廉的价格和多核心的数量取胜。2AMD&X&在中端I5&高端I7都能取得一个不错的卡位,的定价,在同价位性能与价格的比值较高。3作为渲染用户而言,同价位下,Ryzen能够利用核心数量的优势为渲染节省不少时间。4作为游戏用户而言,部分游戏Ryzen的评分会低于intel的大部分cpu,乃至双核的i3,但是在游戏体验来说,Ryzen对于画面流畅的影响是感受不出,但是作为总体预算一样的情况下,性能相近的Ryzen平台节省的平台费用能够让显卡增加一个档次,相信会对游戏有较大的帮助。5,作为扩展性要求较高的用户,Ryzen入手前需要考虑好,例如Raid,或者多个M.2可能Ryzen的平台会在这些地方有所欠缺。6得益于XFR技术,优秀的散热器能够把Ryzen的频率调高到更高的性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样的算是福利,毕竟1700X和1800X也就是频率的轻微差别,而售价高达1000的差价。选购或者Ryzen故障小妙招。1在主板品牌的选择建议优选Bios更新速度快的四大厂商,给AMD以及各位友商再多一点时间调整兼容性的问题。2专业级的用户,如果需要4条内存插满,请优选默认频率为2133的内存,如默认频率为2400的内存,4条,基本能确认点不亮,因为主板内存的优化基本先从高端X370开始优化,AB350看来,优化速度并没有这么快,如专业用户也可以考虑x370。选择上请排除默认频率为2400的内存,试过直接开就就是2400的内存直接点不亮,因为4内存的时候,直接就是2400的内存是没法支持的。(XMP的2400应该没问题,默认会跑2133,可以尝试能否上2400)3内存品牌选择建议为主流品牌,也或者参考对应品牌主板公布的兼容列表。4bios非常重要,如遇到各种奇怪问题,请优先检查bios,首测x的时候,试过旧版bios会安装系统完成,第一次进系统,无限加载不进系统的情况,以为系统或者别的问题,安装三次依旧如此。更新bios后再次安装,故障解除。5如遇到进bios黑屏的用户(系统等能够正常进,唯独进bios黑),建议更换内存品牌或者更换对应的HDMI/DP线材好了,这么棒的文章,是不是应该回帖支持支持?~
网友评分:
核心数量:
接口类型:
Socket AM4
电商报价:
测游戏的时候坐标不从0开始,造成R5输太多的假象……
半个硬件鸟人
光是看这个评测都这么累,想想做评测的人。顶!!!
可以,挺专业的,但是为什么不让每个cpu以默认频率运行,如果频率不一样的话,会有误差
期待看1500x的评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性价比之选---Ryzen 5 1600装机历程(翻车经历)_值客原创_什么值得买
性价比之选---Ryzen 5 1600装机历程(翻车经历)
大兄弟叫呱
购买理由记得第一次装机就是Fx-平台,其实讲道理说日常用用也还不错,所以还是有一点按摩店情节的,早就眼馋锐龙的性价比,本着够用的原则,本来是想买Ryzen 5 1400,四核八线程也够用,不过对于框框的数量还是有迷之信仰 ,就性价比来说,肯定是1600X最高,无奈不想等了,直接入了1600套装,价格也不错。先来一个全家福,全部配件都是狗东购入,除了那块祖传的 。机箱----(Antec)GX900
200左右价位的机箱,无论是做工还是设计都不错,板材的厚度也蛮好的,突出一个性价比,而且此机箱附带了好几个3.5寸和2.5寸的硬盘支架,这点非常良心,年级大了,就不搞什么侧透光污染了。(Qiong)
电源----(CoolerMaster)额定450W GX450 狗东正好有活动,和上面的机箱一起买的,机箱电源两件88折旧入了,260+这个价位还是可以的,5年质保也是良心,线材也是扁平的那种,走线起来也容易些,好看些。
主板----微星(MSI)B350M MORTAR主板(AMD B350/Socket AM4)上面套装和1600一起买的,649也算车价了,还能开票 ,7相数字供电,带Nvme的M.2插槽和Type-c接口,板子做工还可以,蛮结实的,不会有让你有一折就断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这板子带灯!虽然闷在铁罐子里,但还是不错的,不过好像不能调色,我试了一下只能是红色的灯,但是模式可以改,什么呼吸,常亮之类的。这板子拿到手的BIOS是1.0版本的,问题多多,车开了又翻,翻了又开,折腾了好久 。
CPU----锐龙 AMD Ryzen 5 1600 处理器6核AM4接口 3.2GHz包装和Ryzen 7是一样的,除了把7改成了5,盒子里的东西也是一样的,值得注意的是送的不带灯,信仰感觉少了一半,不过放在闷铁罐里也无所谓了。内存----光威(Gloway) 悍将 DDR4 8GB 2133频
在这个内存固态疯涨的年代,好怀念他们家的鱼竿固态,也就将就凑合着用吧,无奈(qiong) ,终身质保,但是超频就不用想了,鱼竿毕竟是鱼竿。
机械硬盘---- 希捷(SEAGATE)酷鱼系列 1TB 7200转64M SATA3
固态硬盘---- 镁光M4 128GB固态是老的笔记本上拆下来的,不得不说以前的固态真的很耐用,13年到现在一年毛病也没有任何掉速,老而弥坚 ,正好那天狗东硬盘在秒杀,299带票没毛病,直接来一发,都说希捷的故障率高,其实硬盘这个东西看人品,一般来说大姐姐的房子还是很可靠的 。
显卡----镭风RX 480 Ustorm-8GD5 1320MHz/8000MHz 8G/256bit GDDR5 1599这卡不得不说性价比很高,基础频率也蛮高的,做工也是大大的赞啊,一大坨散热器,感觉好浪费不过从侧面说明了这卡确实不错,用料足,带背板,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两年保修。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二手东,包装盒没封口也就算了,静电带封口也不封,二手货妥妥的,这导致后面翻车的时候首先找这卡的毛病,搞了好久,好在卡是没问题,也懒得去换了。
先板子和U来个合影,不得不说这板子还蛮好看的。CPU的左下角有一个小三角,主板也上也有,对准插入 。板子入机箱渣渣原装风扇装上,要把主板上的支架给拆掉。插上内存,注意我内存的插法,翻车的原因之一来了,还是要看说明书啊 。硬盘装入机箱,送的架子还是很方便的,和机箱的契合程度也很好,稳!显卡插入,迷之小可爱入镜,还让我多给他拍几张 ,走线什么的请忽略,灵魂走线师不接受批评 眼尖能看到我又翻车了,机箱开关硬盘灯那几根线插错了,还是要看说明书啊!!! 合上大闷罐子,微星这板子的挡板颜也很高啊,再贴上CPU送的贴纸,搞定(fan che) 。把大家伙搬到闺房,为了拍照我特意整理了一下,机箱开机线插错位置,妥妥不亮,搞到我怀疑板子怀疑电源怀疑机箱开机键,不过这个板子两个针脚一样,不看说明书还真不知道出错了 。亮了还是翻车,开机无显示,怀疑显卡!试了DP线,HDMI线,MINI DP线.....都不亮,此时我已经把二手东在心里诅咒了N次,桌面也瞬间变成下面的样子。想到可能是内存的问题,翻出板子的说明书- -(要看说明书),微星爸爸教你怎么插内存,内存一先插第二槽位再插第一个内存槽位(从左往右),而不是像Intel平台隔着1、3槽位2、4槽位隔着插 。开机还是无显!!!!!真怀疑是显卡的问题的时候居然亮了,神TM开机自检超过30秒.....刚刚心中大喜,出现MSI的LOGO画面后CPU风扇就不转了,重启了!!然后就无限循环重启,无限翻车。接下来又各种折腾,内存插了拔拔了插,这里我把电源线拔然后开机试了了几次后,神TM居然没重启,车又好了...真是玄学 ,好不容易能进BIOS后赶紧用大奶下载了最新的1.2版本的BIOS更新上去。更新完BIOS以后似乎车就稳多了,注意右下角的日期....此时已经是12号的深夜了 ,感谢按摩店带我回到过3去。昨天折腾的太晚,系统装上驱动打上都快凌晨两点了,鲁大娘跑了一个分,感觉分数不是很高,毕竟12个框框才这么点,3Dmark物理分只有8900...大吃一斤,不知道是不是出啥BUG了,还不如我的I7-6820HK的笔记本。
点击继续阅读
你已经点过赞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硕zenbook所有型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