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中,北京护城河现浮尸最低的是

护城河是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中最核心的理念。他对自己最喜欢的公司的定义是:“美丽的城堡,周围是一圈又深又险的护城河,里面住着一位诚实而高贵的首领。最好有个神灵守护着这个城池,护城河就像一个强大的威慑,使得敌人不敢进攻。首领不断地创造财富,但不独占它。”

众所周知,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富国银行等公司的股票,一直是巴菲特长期持有并获得卓越回报的股票。他之所以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是因为这些企业拥有宽阔的经济护城河。

然而,到底什么是护城河,而又是哪些特质构成了护城河呢?

简单说,一家企业的护城河,就是这家企业通过合法的手段,建立起来的竞争对手无法拥有的竞争优势。通过这些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获取高于竞争对手的经济回报。如果这些竞争优势能够持续的时间越长、带来的经济回报更高,则该企业的护城河越宽。

至于形成企业护城河的特质,帕特·多尔西在《巴菲特的护城河》一书中概括出了四种:无形资产、网络效应、客户黏性、成本优势。

——它们看不到,摸不着,但真的价值非凡

根据会计学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它具体包括专利权、版权、秘密制作法和配方、商誉、专营权、土地使用权等。具体到投资中,能够构成护城河的无形资产有品牌、专利、特许经营三项。

(一)品牌--有定价权就是牛逼的

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每一件商品,都有其品牌,比如宝马汽车,比如佳洁士牙膏。不过,一家企业并不能因为其产品有品牌就具有护城河,只有那些能够带来定价权的品牌,才可以为企业带来护城河。“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凭着其品牌就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同类产品,那么,这个品牌就非常有可能形成一个强大无比的经济护城河。”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消费品里,苹果公司的iPhone、Mac和iPad等,其售价就是要高出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一大截。诚然,其产品的制造成本是要比同类产品的高,但相比同类产品之间的成本差异,它们的售价差异则更大。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这就是经济护城河。

在3000多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真正拥有品牌护城河的企业,其实寥寥可数,当中品牌所形成的护城河最宽的企业,无疑是贵州茅台。茅台酒的一批价大概在1250元上下,而五粮液的一批价在850元上下,二者相差了将近400元,但是茅台酒的销量并没有因其高昂的价格而受到影响,目前市场上一酒难求。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五粮液没有护城河。在中国消费者的心目中,五粮液是排名第二的白酒,它也是一家具有护城河的企业,但其护城河要比贵州茅台的护城河窄。

在A股上市公司中,具有类似品牌护城河的公司,还有老板电器、格力电器、东阿阿胶、云南白药等企业。这些公司的产品,同样的油烟机、同样的空调、同样的阿胶,其销售价格可以明显高出竞争对手的产品,但高的价格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这就是竞争对手无法侵蚀的护城河。

(二)专利--企业可以躺着赚钱的法宝

专利通过法律的手段,给予了一家公司独占一个市场的权利。对于拥有专利的公司,其产品可以以很高的价格出售,拥有极高的毛利,进而获得超额利润。

这种企业一般在医药行业、科技行业中比较常见。比如美国高通公司,在智能手机来临以后,它靠着在通信行业的各种专利,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无论是小米还是oppo,每卖出一部手机,都需要向高通缴纳一笔专利费。比如在中国市场,根据高通协议,对于面向在中国销售使用的手机终端,高通对3G设备收取5%、对不执行CDMA或WCDMA网络协议的4G设备收取3.5%的专利费。而且,高通收取的专利费并不是基于提供的芯片的价格基础之上,而是基于整机,即每一种专利费的收费基础是设备销售净价的65%。也就是说,即便是手机上镶嵌了一块钻石,高通也会按照一定比例收取钻石价格的费用。这就是专利给一家企业构建的护城河,有了这条护城河,企业甚至可以躺着挣钱。

在医药行业里,一款新药具有20年的专利保护期,这无疑给一家企业带来了无比巨大的竞争优势。像诺和诺德公司,就靠着专利和历史积累,占据了全球糖尿病药物30%多的市场份额。

不过,目前在A股上市公司中,医药类公司大部分以仿制药为主,只有康弘药业等极少数企业具有全球性的专利药。而中国的科技类公司,在全球产业链上也处于低端位置,因此基本没有专利。在A股上市公司中要寻找靠专利建立护城河的企业,可谓路漫漫。

(三)特许--它让这个公司发挥到极致

“能创造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最后一种无形资产是法定许可,它让竞争对手很难甚至不可能进入你的市场。通常,在企业需要通过审批后才能从事经营的情况下,这种优势才能发挥到极致。”帕特·多尔西在《巴菲特的护城河》一书中如是描述。

在国际上,特许经营的行业比较典型的有垃圾处理、公用事业、债券评级、赌博等。比如美国的穆迪公司,在美国债券评级行业是一个需要经过诸多的官方冗长的审核以后方能获得经营权的行业,因此行业处于寡头市场格局,而其“投资者服务”业务的利润率也超过50%。

在中国,特许经营的行业有烟草、公用事业、免税店等。其中,烟草企业没有上市公司,而公用事业公司虽然具有特许经营的优势,但是其产品价格是由政府指导制定的,这类公司无法获得超额的回报,因此并不具有经济护城河。而免税店行业中的中国国旅,其持有中免集团和日上集团(就是在北京T3航站楼著名的日上免税店,它家的价格在全球都有很强竞争力,也就是很多化妆品价格可以说是全球最低)的股权,这给中国国旅带来了卓越的经济护城河。

特许经营和品牌一样,只有在特许经营的同时具有定价权的企业,才拥有真正的护城河,才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

随着的轰鸣声,整个互联网基础设施正在向云上迁移,通讯服务也在经历“上云”的过程。近日艾瑞咨询发布了《2018年中国通讯云服务行业研究报告》,报告称,去年国内短信、语音和IM PaaS服务市场规模分别为196.6亿元、21.1亿元、7.6亿元,而云客服市场规模为12.3亿元,企业融合通信市场规模为142.6亿元。

从全球来看,通讯云服务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以美国的明星上市公司Twilio为例,2018年8月10日,Twilio触及盘中高点达79.47美元,市值也增至约70亿美元。随着国内通讯云服务行业的发展,未来国内很有可能出现一家比肩twilio的公司。而眼下摆在国内同行面前的首要任务是:随着玩家的竞相进入和向头部集中,必须在激烈竞争中抢先一步,胜人一筹。

玩家相继进入,行业集中度提高已成趋势

通讯云服务是基于云计算的企业通信服务,旨在为企业提供一系列涉及到通讯的解决方案,这其中包括运营商业务和互联网业务。

(摘自艾瑞《2018年中国通讯云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企业通信服务早期以短信、语音和呼叫中心为主,采用本地部署的模式提供给传统的大型企业。随着阿里云、腾讯云等巨头公司相继进入公有云IaaS市场,企业客户对云服务的认知程度逐渐提高,在通讯垂直领域中不断出现新兴的云服务创业公司。移动互联网时代,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让互联网公司和中小企业对通讯服务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无论大中小微企业都能从低成本高效率的云服务中受益。

根据艾瑞《报告》,目前中国通讯云服务行业面临着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市场竞争更加规范和开放;

与管道业务的颓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级通信业务逆势上涨;

云服务因为其轻资产和高灵活性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新兴通信方式由个人通信渗透至企业级通信,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逐渐丰富。

在这样一个蓝海市场中,众多初创公司相继成立,而阿里、网易、腾讯等巨头也分别推出了阿里大于、网易云信、腾讯云通信等平台,纷纷开始分食蛋糕。也有从传统的呼叫中心业务转型至云通讯的企业,如讯众通信。

虽然有巨头涌入,但整个通讯云市场并未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与上游运营商政策直接相关,也与各个垂直服务商的发展战略、客户规模有关。阿里虽然宣布“all in”阿里云通信,但其业务范围主要还是在PaaS,更注重争夺企业服务的流量入口。而中大型企业需要更全面、更深入甚至是定制化服务,这种服务只能由业务更为垂直的企业提供。

随着市场的深入发展,整个通讯云行业都在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大部分企业放弃了“一条路”的发展模式,转而向集团化、建立通信生态圈的方向发展。如梦网的“四位一体”战略。而在其中步伐最大、最稳的当属讯众通信。

2017-2018年,讯众通信通过公司内部重组、外部并购的方式,完成云通信生态链的建立。设立的各个子公司如云讯、众麦、及时会等,专注不同业务线,既相互独立又资源共享、互相协作。如今,讯众定位为企业云通信全能力服务商,可在智能语音、呼叫中心、坐席外包、电话视频会议、以及短信和语音等领域,以SaaS 与PaaS 化的产品服务形态,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通信服务与解决方案。

从财务指标上看,讯众股份(股票代码832646)相较同类新三板企业玄武科技、天润融通、合力亿捷,主营业务收入最高、盈利能力最强。2017年公司营收5.39亿,净利4167万;2018上半年实现营收3.29 亿元,同比增长82.66%;净利润2700多万元,同比增长51.68%。即便是直面A股,讯众在2017年的营收也超过了同行业的天玑科技。

(摘自讯众股份2018年半年度报告)

在持续盈利的同时保持高速发展,这就是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的典型。目前,百度、小米、工商银行、中粮集团、供销集团、51信用卡等互联网头部及大型企业,都已成为讯众的客户。

我相信,近一两年是云通讯企业“修炼内功”——在各个细分领域形成市场、客户、业务量规模优势的时间。随着行业集中度的继续提高,竞争也会趋于白热化,有完备生态链的企业将会拔得头筹。

从资源比拼到产品创新比拼,要么洗牌要么被洗牌

未来通讯云服务的比拼,一定是从资源到产品、再到综合运营能力的全面比拼。

一方面是对更优质、更低价的运营商资源的争取——这取决于服务商的上游资源运作能力和下游客户的规模,有能力、上规模意味着议价能力更强。

通讯云服务其实有着较高的准入门槛,市场尤其看好有运营商合作基础的通讯云服务商。因为通讯云服务的核心价值即在于整合较为分散的运营商资源。国内云通信服务商包括荣信股份的短信、流量业务,与运营商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二六三通过IP电话、电话卡的方式与运营商有业务来往。而讯众股份则是有与中国联通的“联姻”关系。据公司公开资料,迄今为止,讯众股份上市以来的每一轮融资,都能看到联通创投的身影。目前公司已经与国内二十多家省级运营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拼的是产品创新,企业需要通过创新不断拉开产品差异。与此同时,各大业务部板块不断融合,从PaaS到SaaS,满足企业一站式通讯需求,筑起业务护城河。

目前,讯众通信已打通PAAS层和SAAS层:以PAAS 层为根基,为企业解决通信资源、线路等问题,将通信能力集成到大中型企业自身的业务系统;继而在上层为企业提供呼叫中心、坐席外包、语音质检、智能语音外呼/客服、大数据服务等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这种PaaS与SaaS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意味着讯众股份由原先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客户,拓展至付费能力更强且有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大型企业。

在通讯智能化方面,云雀智能语音是讯众在2018年上半年着力推出的产品。6月,讯众-云讯科技发布“云讯云雀”智能语音机器人,由清华大学、中科院声学所等提供语音交互、语义理解等底层技术的研究支持。这是人工智能-智能语音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摘自艾瑞《2018年中国通讯云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未来讯众将构建一个基于“AI +云通讯+大数据”的平台,用人工智能赋能企业通讯,帮助企业高效获客,通过云通信大数据平台对客户生命周期进行合理化管理,为存量用户提供更贴身和个性化的服务。

正是通讯云服务厂商这样的探索和努力,让通讯服务成为互联网的基础能力。但对于目前的云服务市场而言,这些优势并不意味着终极优势。在各大玩家持续加码的背景之下,整个行业加速进入洗牌期,如果自身的护城河不够深,很有可能落入“被洗牌”的境地。

【结语】当前,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交流作为一种刚需,证明了通讯云服务稳定可靠且前景十足的商业价值。从美国Twllio上市到国内不少初创公司融资、巨头相继进入,通讯云服务这一市场渐渐获得资本认可,这也是基于市场对于性价比更高的通讯服务的旺盛需求。随着国内企业对云接受的程度和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通讯云服务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护城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