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乡镇财政所的财政所。会不会很难??

刚进去单位什么岗位缺人,你就做什么,主要看所长怎么安排了。晋升的话,不容易,借调到财政局的可能性还大一些,当然咯,因人而异。绩效奖就看地方了,每个市、县的标准都可能不一样,还分等级的。有的人进来一两年就升到别的部门了,有的到退休还是在这里,看能力,看机遇,有时候还得看交际关系。总之,做好本职工作,说不定机会就来了。

是呀,都是一个系统的,局系统的事业编也是分两种的,一种是下属事业单位的事业编,比如什么乡镇管理所,什么财校之类的,另外一种就是局机关的工勤事业编,从一个事业编转事业编自然不难,局长拍板就行,如果编制内调动就局长定就行,跨单位比如你从财政所调到乡财管理所,就需要人社编办走程序吗,但不难,局长定就行


为什么乡镇基层财政所工作人员一直未明确公务员身份?

尊敬的书记:百忙之中打扰您。我们是属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江西省财务会计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乡镇财政所工作,一晃在基层财政战线工作就二十多年了,但身份问题一直都没解决。参加工作时,我们拿的就是行政工资,现在还是拿科员工资,且一直至今没有明确公务员身份。且不说工商部门在乡镇基层的站所(分局)人员是公务员身份,“财税三家”的国税、地税在乡镇的站所(分局)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国税是收增值税,地税是以收营业税为主,而我们乡镇财政部门开始是收“农业四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其中前两税在2004、2005年农村综合改革时取消,而后两种税收一直到2011年左右才移交至地税征收。为什么都是国家税务人员,国税地税的干部是公务员,我们基层财政所的就不是?劳动人事部门回答说1998年,国家公务员过渡考试没通知我们参加。但为什么不通知我们参加?据了解,当时有不少县市乡镇财政所人员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也参加了考试。同时在2009年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时,乡镇成立“财经办公室”,当时市县组织部门还给我们乡镇科班毕业的财政所干部都发了“行政岗位”证书,纳入公务员编制行业。但为什么到一直现在,都不能明确我们公务员身份?近几年,不少县市的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多次结伴到省相关部门表达过诉求,都没有下文。新一轮的国务院工资改革方案又马上出台,拿了一辈子行政工资,却不是公务员,科员在工作N年后可以拿副主任科员工资,等等。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何日才不是梦,请书记百忙之中为我们工作在乡镇的全省几千名财政所人员作主,不甚感激,谢谢!

该言论仅代表网友观点。希望相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直面网友留言,可直接跟帖回复。


做了34年的财政干部,从青丝熬成了白发,工资还是个科员,没有享受参公待遇,考职称又被耽误了二十多年,已临近退休的老太太,记忆力衰退,无从下手.想想曾经荣获的一堆堆先进工作者的荣誉,心冷!心酸!心急!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给我们解决问题.

事业编制不错了,最起码有岗位,我们这儿干脆把财政所机构给你撤了,你能怎么样?

因为你们的公务员编制被某些人占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7条规定“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61条指出“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所以《宪法》和《组织法》规定了财政工作是行政工作,也就是所乡镇财政所是行政单位。这是法律上规定的。


财政所的人员编制问题看来全国都一样,天津市财政所人员参加了1998公务员的培训和考核,拿行政的工资,开始以为自己就是公务员,或者是参公身份,后来过了好些年才知道只是事业编,根本不享受职级挂钩,干了大半辈子的财政工作还是科员。感觉太不公平了。

【神仙打架、百姓遭殃】啊:说是省编办和财政厅下文没邀请省人事部门参与、本该参公的、人事部门就反起来执行,结果就变成了现在的“公务员不象、参公不象、事业不象、工勤不象”的四不象人员。怪哉!悲哉!呜呼哀哉!无语、无奈、无处申辩1

2015年提问题,至今没有任何官方回复,看样子这平台也就是做做样子的东西


你们还比我们强,我们是1985年经县人事部门招考录用的,我们还是执行事业工资,还不让提职。

不知财政部情况了解不了解

乡镇财政干部的身份是不伦不类,也可以说是另类。虽然是肩负为国聚收,管理资金、各项惠农政策,省财政还为乡财政干部职工精心设计了十五项职责,而我们的编制身份及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无人问津。同工不同酬的差距越来越大,也不知我们在为谁服务?

只能说下辈子不再干基层财政工作了。

安徽也一样,财政所不当人,平时拿行政工资,职级职务改革和车补改革就全部给享受了,变成“公不公,事不事”的异类了,悲催!

我们这里一样啊,就是县局有30多人是公务员身份享受职级并行,其余一两百人都不是,太不公平。

我期盼着2018年或更早或更迟有基层财政所管理新政策出台

干工作是基层财政干部,流泪流汗又流血,可落实到待遇身份就没人问了。太悲哀了


我们这里也一样,不知是什么身份。

思南县也一样。给财政所人员,下了一个科员文件估计要管一辈子啦。2008年还发了事业参公编制证。公务员培训什么都让财政所参与。遇着公车改革和职务职级并行就免谈。一部分当官的能查到一个纸飞飞手写档案都算数。唯独曾经工作的财政人员,拿着铁证如山的参公档案(行文编制、工资套改、三金缴纳)四处奔波不见回音!档案作为凭证只能生效一部分人吗?

2018年值得期待。公务员分类改革配套政策出台;各省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政策推开。

我们凤冈也一样,工作有你的,工资福利就没喜,从84年参加工作有32年了吧!现在还是拿的办事员的工资。没有人把基层财政人员当看,也没有人来管这事。

和你们一样 找谁都不管 真的黑暗 不合理的人都能进入公务员队伍 我们没人管

这方案是我县劳人局请示了宜春市劳人局作出的,作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次性解决,突击聘任,初级职称不限指标,但加的少的可怜,不划算。中级据说按35%给指标,我们这些有二十多年工龄的老同志,问题不大。中级职称只算1年,也还可补加几百元,比不套改还是强。目前我县社区服务机构,4月到省里反映情况成功参公,省里批了,这个月开始上工资了,县计生委原来一直跟着财政局走,有着与我县财政所相仿的情况,他们向上反映去了!我个人认为不会成功,因为没有得到财政局、劳动局的配合,单枪匹马,肯定会牺牲在冲锋的路上,因为财政、劳动正准备分享成果!

进入5月,我们奉新县财政局允许未参公人员套事业职称,我是2004年考了会计师,2005年已聘任了,当时已享受中级职称工资。我是2007.5月我县成立奉新县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时调入的,但现在的方案是:我聘任中级职称任职年限只能算4年(三年,今年算一年),我的同事他们都是老财政人,大都是2007.5月从乡财政所调入核算中心,还有仍在财政所的,他们只能从今年2016年聘任,一律算一年。


仔细看了众多财政基层人的评论:好像全国不只江西没解决,我们县财政所人员也不算公务员,不算参公人员,不算事业人员(我们有三分之一人员有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职称)现在也不能套职称,属三无人员!

我们奉新县财政所也是一样,这次公务员加工资我们没份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财政人员身处如此尴尬的境地,该好好查查了!事业身份,工资又不给按职称工资,目前按行政工资又不给职级并轨,不认行政或参公身份,真是爹不痛!妈不爱!

上级早日健全乡镇财政干部激励,让乡镇财政人少点泪。

国家政策调整滞后是一方面,关键是乡镇领导不会向上反映,国地税的领导基本固定在本系统,而乡镇书记领导有几个在本乡镇超过3年的,都是飞鸽牌的,主要的先考虑整机,根本没时间考虑我们!

福建尤溪乡镇财政所人员类似情况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希望能上级领导能多关心我们。

湖北省也是这样,没有人关心在财政所工作的人,至今不断不是公务员甚至连参公的资格也没有。可天天讲什么基层财政专管员,请问你给基层这样的身份与我们的专管员的工作相符吗?

编制部门把乡镇财政所编制偷了换了,纪检部门为什么不去查查呢,不作为。希望王。。领导能够看到。。。。,憋屈的一代人。。。


确实太不公平,为什么我们拿公务员工资;身份是事业。在同等条件下公员工资比我要高600元左右,30年以上工年的基本工资是正科;津贴工资是科员津贴;太不公平了。与他们说;就是说乡镇没有参公单位只有县局才有。

希望江西省财政厅长为民做主

为何各地能这样对待一群可怜人?是不是领导关心不够?重视不够?

湖北宜昌基层财政所人员,工作了二十几年,这次职务与职级改革我们又没有,什么世道啊,搞得事多又累,不能平等对待!核实个能繁母猪,跑农户家中猪栏一个一个数,一事一议从开工到结束总在村里跑,有领导关心过我们这些人吗?

人事编制腐败造成的,人社部门乱作为和不作为结果!

本人曾经也是乡镇财政所干部,转到机关单位工作,不会吹牛拍马,勤恳工作,到头来不明身份,本以为职级晋升可以加一点工资,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安徽也是很多乡镇是(绝大部分)身份不明,工资行政,身份事业。老楼也不关心关心我们,可叹呀,指望地方解决,门都没有,2000机构改革,中央明确财政所为行政单位,身份是公务员,但编制已经被占用,想解决,等退休吧。再叹。。。。

我们1998年过度为公务员一直是行政编制,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县把我们参照公务员管理至今,几年实行“职级并行”县里说我们没有登记,现在我们到底是啥身份?看来全国财政系统对最基层,也最辛苦一线工作人员不关心。

我们也一样,县人事部门说我们是嫁错了人,是命不好,更气人

全国基层财政所人员共同呼吁,一定要给我们明确公务员身份。

确实是太不公平了,现在公务员可以拿高工资了,同样一年参加工作的要少拿1000多元了。

有些县区的财政局长在任上十来年都从未跨进乡镇财政所的大门,这是基层财政的怪像!!!

中央的文件下来就无法得到执行,这到底是否有上层的纵容呢????

我们广德也是这样一直拿行政工资公务员07年未给我们公务员登记现在逼迫我们改成事业编工资

湖北基层财政所工作人员顶起。我们需要明确身份

财政部门作为落实国家财经政策和改革的重要牵头单位,自身存在这么多的问题,部门领导也确实需要担当起来,正确对待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职工的诉求,而不是只求一顶乌纱帽,把矛盾踢给政府和社会,对懒政庸政要问责!

所有的基层财政团结起来,一起争取我们的公务员身份.

我们这里也是一样,现在竟让我们同意入事业编,拿事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全国基层财政所人员共同呼吁,明确我们公务员身份。

希望全国基层财政所共同申诉,还我们行政编制

基层财政所的都是小绵羊,任人宰割

贵州也是如此!地方政府把中央下达的文件当成了一纸空文,大打折扣,严重的政令不畅!乡镇基层财政人员受到了歧视和不公

中央所有的文件都明确乡镇财政所是行政单位,人员属于行政编制,可来到地方却变了。如:中编办发[1995]3号;中办发[2000]30号;财农改[2012]1号等等这些文件都规定了乡镇财政所不是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而是行政单位及行政编制。

湖北省财政人员也是参公管理,身份不明确,事业编制

甘肃省2009年发文;基层财政所人员编制整建制划归县区财政局管理,但财政所编制性质至今不明确,呼吁广大基层财政所人员行动要求答复。

乡镇财政所人员真苦命,工作忙不完,身份无人管



财政所是最基层单位,履行了上级的重要职能,如今工作繁重,却没有身份,待遇差,之前大家都说是'财神',名字好听,现在新招入人员,纷纷都跳槽,不想到财政所工作,如何安心基层,如何转变基层财政所职能身份,如何才能得到提升

中央政策属于参公人员、拿的也是公务员工资待遇、也在参加公务员相关学习培训、如果这都不承认是“参公人员”,那就是如假包换“欺下瞒上”的中间单位啦!

财政所人员太好说话,联合起来找看看 一定会有个说法的!

安徽省六安市也是这样,身份一直不明确,工资始终比照公务员执行,这次工资改革又以财政所人员不是公务员,不是参公管理人员,而把财政所人员排除在外。那我们到底是什么?真的让人寒心。

黑龙江省也是,当年过渡为公务员,但后人没有认定为公务员,身份不明确。

我县现有财政干部385人,其中乡镇财政所291人。 乡镇财政所作为基层的经济管理部门,其机构属性和人员身份历来是明确的,农村综合改革既然保留了机构,增加了职能,其属性显然不能改变。(中编办发[1995]3号)第三条第二款关于进一步明确行政编制使用范围中明确提出,“中央核定的各级机关行政编制总额,包括地方税务部门以及由垂直管理改为地方管理的地矿、统计部门的人员,国务院批准设立经济与技术开发区的党工委和管委会的管理人员,各级政府驻外办事处的管理人员及乡镇财政所的人员”,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对财政人员身份的定位,直到今天中央没出台对应的文件否定乡镇财政所的人员的编制性质。但到目前也没有明确乡镇财政干部的身份,所有的基层财政干部正在闹情绪。

=我们河南省的也是这样,工资是参依照公务员,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我们在乡镇财政所工作已经30年了,至今还没有明确我们的身份问题,希望省、州、市领导为我们这些人员做主吧,尽快明确我们为公务员或者参公管理的身份。

我们工资拿公务员工资,但是身份一直是不明身份,下次工改又要出问题

你们好像是参公管理,我们这里财政所人员纯粹就是事业编制呢

我们99年取得了公务员过渡证而现在是无身份之人啊。可悲哀。

想来都悲哀,究竟是谁动了我们的编制,人事部门视编制为一家之乳酪,一家之福利,连好多不是事业单位或不是参公单位的纷纷都通过综合改革等途径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可为什么乡镇财政干部却一直是身份不明之人?希望要象供销总社、林业部门一样为我们基层财政干部做主,解决好一直困绕我们的身份问题。



中国江西网《问政江西》栏目提醒您: 1、所有内容,一经提交,均无法撤消或修改,请您慎重对待每一次发言;
2、在必要时,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3、所有留言本站在未调查核实前,概不负责其真实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财政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