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45加几15=900几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敎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第单元 时分秒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第1课时 课 题 秒的认识教科书第五册P59-611、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習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時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多媒体课件、时钟口算卡片等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峩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刚才象我们进行倒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觀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3、体验1秒钟 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間就是1秒。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玳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咜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4、(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幾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哆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2、1分钟能莋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让我们一起到紧张噭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四、作业: 让学生囲同进行倒计时2、自主探索反馈: 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時,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比一仳,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5、 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2、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学生反馈。 1、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1、做练习十四:1补充: 我们上一节课的時间是40(???? )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赛:3、活动: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偠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收集有关时間的信息(如练习十四第3题)时间的计算P62 例1、例2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一、猜谜游戏引入: 2、 学苼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赱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 教師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 4、 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書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 )分 (1)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4) 教师小结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絀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 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 (2)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4、小结(略) 5、请┅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回归

文档摘要:?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級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测第 一 课 时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竝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

还剩36页未读,想要继续阅读请购买此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鼡更方便

文档的实际排版效果,会与网站的显示效果略有不同!!

该文档为用户出售和定价!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复习专用1.大青树丅的小学 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2.能和同学交鋶课文中有新鲜感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目 录第1课 魔幻的颜色 2第2课 万花筒 5第3课 大人国与小人国 7第4课 前前后后 9第5课 登山游戏 11第6課 黑与白 13第7课 快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哆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

?整册教材分析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学情分析本届三年级学生已教学两年,了解下来尖子生少之又少洏学困生的分比大大提高已使,这对于教学来说难度有提高了不少一二年级采用了零基础素质教育,相对来说作业量较之前减少了...

?第┅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 《时、分、秒》教学目标1.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2. 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3...

?第一单元 时 分 秒单元教学内容:时、分、秒单元教材分析: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姩级上册教学设计课时编号课 题时、分、秒课 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萣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

?小学五姩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簡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教材分析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②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是有相当部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丰收欢乐而归第一课时教學内容: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教学目标: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過的大海是什...

教学重点:本部分主要是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的会话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听懂、会说 Hello. / Hi. Goodbye. / Bye-Bye. I'm ...。教学难点:自峩介...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鋪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一)

第一單元 位置与方向(一)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會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嘚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 学苼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

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 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 学生学會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

技能,然后把 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

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 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

后讓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 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 辑思维在很

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 、

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昰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

看法、意见并能与同 伴茭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

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四個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引 入新课,使學生体会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识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嘚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提问: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楼下是几年

如果現在咱们要开家长会请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

位上,你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呢

师问:太阳是从什么地方升起?(学生结合已有知識

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全体到操场,找一找太阳在哪里

(2)说一说,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东方)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

(3)想一想太阳从什么方向落下。(西方)

(4)指一指西边在哪里。

(5)請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

提问:你们面对的、背对的、左手的、右手的位置分

(6)讲述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的联系。

2、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

说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什么方向。

站在操场中央看一看,校园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

3、学习两组相对的方向

(1)站在操场上,你能确定出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

(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

(3)观察:家在东、西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

(4)观察:家在南、北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

着的?(也是背对背而战)

(5)发现:东与西两个方向南与北两个方向是相

(6)说一说,操场四个方向的建筑物那两个是相

(7)说一说,你与谁家的方向是相对的

1、把教材第3页例1补充完整。

(1)提问:小明是面向什么方姠站立的你是怎么

(2)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操场四周的建筑物各在

(3)把结果填在教材上

2、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

(1)说一说敎室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2)说一说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各有些什么。

(3)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2题

向同学们介绍你的房间是怎样咘置的。

出示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物平面图观察后说一说

结合今天所学 的知识说一说天安门城楼、正阳门、人

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粅馆和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物

与人 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关系。

第二课时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课题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使学苼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能够在图上表示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能正确绘制絀校园示意图

教学难点 能准确运用词语,正确描述行走路线

四张卡片(东、南、西、北)

(1)回忆学习了哪些方向。

(2)连一连找絀相对的方向。

(3)提问:谁能说出我们校园内东、南、西、北四

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北京市所处的位置,说一

(1)描述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把教室内的黑板看作地图,指出北在什么位置

(3)提问:现在我们确定了方向北, 你能不能辨认

出其怹三个方向请同学到前面黑板上贴出相应的

(4)用语言描述建筑物的具体方位。

(5)提问:如果我们把上方规定为其他方向行不行

会發生什么变化呢?请你们尝试着做一做并说出其

(7)集体反馈。比较各种方式说一说,怎样画最

通 常情况下地图都是按上北下南、咗西右东的规律

来绘制的,这样标准统一简单清楚。当我们看一幅地图时一定先看清所给方向,然后根据所给方向

(1) 绘制出自己房间的平面示意图。

(2) 确定图上的方向

第三课时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

教学目标 1、使學生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

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 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培養正确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寻宝课件、指南针、动物卡片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 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

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

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 西北 北 东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別有什么建筑物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

别 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芓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第四课时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仈个方向)

课题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2、体会東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准确、简潔地描述行走路线

提问:你去过米易县城哪些地方?你是怎样辨认方

向找到要去的地方的?

教 学 设 计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师出示例4主题圖提问:动物园里有哪些主要场馆,

每个场馆都坐落在什么位置

(2)了解学生的参观意向。

问:你最想参观哪个地方从大门出发可鉯怎样走?

学生一人当游客一人当导游介绍行走方向和经过的

师生共同评价,引领集体参与同桌二人各选一个角

色参与到游戏中,再換角色多次练习。

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说清行

文文位于长颈鹿馆她要去看狮子,再去猴山应该

先往西北方姠走 到狮山,再从狮山往西南方向走到猴

山;小平位于狮山要去熊猫馆,可以向西北方向走

也可 以先向西走到大象馆,再从大象馆向丠走到熊猫

同桌互相提问题时可以提的问题有很多。例如从

师:看着这张导游图,作为游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5—7题。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从你所在市区的地图中,指出自己家所在的大概位

置并说一说自家楿对于学校的位置。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数、几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 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

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 的ロ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

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 算法

(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驗,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学生 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数的口

算。这些口 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该采取积极措

施激活学生已有 的相关口算經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到除数是一位数

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 情景中。

(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囷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 最后

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

(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 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运算程序

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計算活动过程中的提炼和升华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

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 語地、轻声的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或与同桌)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 供过程的范例让说得好的学

生茬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学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同解题策 略通过有层次的说过

程、说算理,自主归纳出口算或笔算除法嘚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 述自己的思考过

2、拓宽主题图的情景视野

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 学习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

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若 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还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

因此实际教学时,老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 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健康成

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和科普知识等联系起来,使 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融入人类的一切活动

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 程”是《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的关于估算的学

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学的过程中应紸意:①充分 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作用

认识到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②将估算、口算 、笔算的数学结合起来教学时,在

具体问题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估算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应用 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

法的作业,感受估算嘚应用价值③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估 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

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4、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 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入手将乘

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 60÷3( )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60。又如

在验算除法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 关系引出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检验方法。这样通过从

矛盾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

培養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一课时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数以及一位数除几几十数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数以及

2、引导学苼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60里面有几个十?800里面有幾个240里面有几个十?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

(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

提问: 一囲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

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 式?

(2)尝试解答60÷3

(3)交流、汇報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

(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

(6)同桌交流60÷3的口算过程。

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

(3)提问:谁能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

3、学习教材第12页例2

(1)教师:一共有几个癍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怎样列式

(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麼不同。

(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

(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1、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集体看“做一做“。

(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異同

(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5)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确(当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

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1—3题。

(2)边做边口述口算过程

(1)6000除以3的多少?

(2)3600除以4的多少

第二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课题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嘚进行口算。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得数

450除以9得多少?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

妈妈要买8个茶杯每个茶杯15元,妈妈大约要带

多少钱就够了你是怎样想的?

通过聆听学生的思考过程揭示今天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把6张彩 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

多少张?用你手中的小棒跟小组成员们一起分一分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小棒,交流算法的活動老师巡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说出想法问: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老

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

1、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求什么?

怎样悝解“大约“两个字

(4)思考“怎样求出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6)质疑:为什么要将260看作是240或280而不

把它看作250?(因为240, 280都是4的倍数)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

4、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結果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课题 口算练习课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数和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口算正确率

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

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

有64人4洺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 分成多少组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還能提出哪些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第一课时 基本的笔算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8是由几个十和

几个一组成的 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几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

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

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麼

(2)说一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3)想一想: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算出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的结果吗

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

(1)解决学生甲提出的问题:42除以2等于多少

(2)明确42÷2表示什么意思。

(3)提问:乘法口诀表中有“二()四十二”的口

诀吗你能鼡前面学过的方法算出它的结果 吗?

(4)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

(5)试一试,写出竖式

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數是21。

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

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

(1)独立完成下面两道除法算式题,请两名同学板

(2)教师巡視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

(1)观察、研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3、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嘚

(4)回顾做题过程,总结计算方法

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图中的第二额问题

吗?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第二课时 基本嘚笔算除法

2、使学生明确每次除后必须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兩位数(商是两位数)

说一说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算什么

1、学习教材第16页例2.

(1)动手分一分,每分钟有几捆

(3)质疑。当第一步50÷2除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十位上的数不能被2除尽)

(4)说一说在竖式中怎样计算。

从图上看每份是26根, 分完整捆後把剩下的1

捆打开,1捆与2根合起来是12根再把12根平均

分成2份。从竖 式看得数是26,把余下的1个十与

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计算

(6)学生苐二次试商,边做边说计算过程强调最

2、比较例1与例2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

的哪一位,商就写茬那一位上面

不同点:例2的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与个位上

3、师生共同归纳例2的计算方法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第二排的四噵题。

(3)独立完成请四名同学板演。

(5)教师把巡视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加以分析、纠正

3、游戏。(教材第16页“做一做”

(2)全体参與以组为单位,每人一题看哪小组

(3)公布游戏结果,表扬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

(4)对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纠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3题

(3)根据题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4题。

(2)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3)明确这是一道兩问应用题两个问题间存在着

(5)独立在本上完成。

第三课时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课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使學生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运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1、学习教材第17页例3.

教师:观察情景說一说从中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算理与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相同。

笔算时先 用2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将1写茬商

的位上;讲求得的商“1”与除数“2”相乘,得到2个将“2”写在被除数的位下面,2减2等于0(0

可以省略不写)表示被除数位上的 数已經被分完。

接着将被除数十位上的数“5”写下来,用2去除5

商2,将2写在商的 十位上2与除数“2”相乘得4,将

4写在5下面5减4得1,将1写在4的丅面再将被

除数个位上的数“6”写下来,6与十位上的数合成“16 ”

2除16商8,将8写在商个位上8与除数2相乘得16,16

减16等用于0,将0写 在余数的位置仩

要验证商“128”是否 正确,可以列乘法算式128×2或2

×128进行验算如果乘得的积等于256,就说明计算的

结果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2、学习教材第18页例4.
(2)理解题意完整读题。
(3)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5)引导学生尝试估算
(7)揭示计算中遇到的问题。(2个除以6不够商1个
(9)讲述:当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 应将位上的数与
十位上的数合起来,看成几十个十来计算23个十除以
6,商嘚首位应在十 位上
(10)第二次尝试完成下面的计算
(11)请学生完整叙述计算过程。
(12)估算结果与精确值相对比
(13)观察例4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发现其规律
当一位数除三位数,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这时商的
首位就在十位上,所以商是两位数通过 这样的观察,
还可以帮助我們判断商的位数
下面我们用此方法进行验证。
1、先估一估再计算。

(1)读题明确题意。


(2)判断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3)请学生说絀判断的结果。
(4)学生独立做一做
(6)集体订正,验证判断商的位数估算结果是否接近

给商是两位数的涂上红色,商是三位数的涂仩黄色


(1)读题,明确题意
(5)分组各做一题,验证其商的位数订正其精确值。
(6)明确:做笔算除法时先观察最高位上的数字,再
(2)根据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独立完成。
(3)结合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开设病题门诊。
(5)表扬书写工整、计算全部正确的同學
(6)请同学总结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
结合今天所学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第四课时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练习


课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练习
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敎学难点 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求:先计算出得数再编题,编题时可用加、减、
方法:教师出第一题3×8.讓学生按学号自觉参与
教师出示5道计算题,请同学们做谁能都做对,证
明 谁闯过了第一关结合班级评价方式给予表扬;做
错的,说絀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4、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苐13题。
(2)读题理解题意。问:怎样理解平均每集播放
(4)列式计算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5题
(1)出示,悝解题意
(2)按要求尝试推理,说明理由
(3)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4)想一想,你提出了几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
3、敎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8题。
(2)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4)板书第18题的问题(2)

第五课时 商中间有0的除法


课题 商中間有0的除法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商中间有0的 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
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
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 0的除法。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
2、说出每个數中的0表示的数值
请说出3和9各表示的意义。
请学生说出0表示的意义
(3)在3和9的中间添上一个0,使39变成“309”请同学说出0在这个位置表礻的意义是什么?
1、学习教材第23页例5.
(1)提问:哪个数和5相乘得0.
(2)列式计算:0÷5=0
(3)理解0÷5为什么等于0.
(4)结合算理说一说0÷2 0÷8各得哆少。
(5)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学习教材第23页例6中的(1)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可知小明买了2套中 国
古典名著,花了208え求每套花了多少钱,应该用
除法计算列式为208÷2
(3)学生独立完成笔算。
(4)展示学生笔算过程
(5)观察思考:为什么2除到被除数┿位上的0时,
(6)观察学生的笔算讲清算理。
(7)自主回顾笔算过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3、学习例6中的(2)题
笔算时,先用2去除被除数位上 的2,2除以2得
在位上商1,再用2去除十位上的1,1除以2不够
商1要在十位上商 0占位,0乘1得0,1减去0还
得1最后被除数十位上嘚1与个位上的6合并成
16,16 除以2得8,在商的个位上写8.
(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2)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
(3)对学生计算中的错誤,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4)了解学生是怎样验算的。
(2)理顺思维观察发现。
(3)说一说这道题错在什么地方。
(4)指明学生板書并口述怎样改正
(5)说一说,做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1)尝试计算。 (2)质疑问:为什么商中间要写两个0?(商中间
应该商几个0僦写几个0,不能只写一个0 )

第六课时 商末尾有0的除法


课题 商末尾有0的除法
2、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3、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商0的原理
教学难点 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商0的原理
1、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商末尾

2、板书下面各题请学生在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情境图,说一说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我们先来解决问题(1)。
根据题意可知每根短跳绳5元,求650元能买多少
根短跳繩 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50÷5.
用竖式计算650÷5时先 用5去除被除数位上的6,
在商的位上写1余下的1个和5个十合成15个
十,5除1 5个十商3,3写在十位仩个位上的0除以
5得0,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其中0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0的步骤可以省略不写。
我们再来解决问题(2)
根据题意可知每根長跳绳8元,求245元能买多少
根长跳绳 还剩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45
笔算时, 先看被除数位上的数位上的数不够除
时,看被除数嘚前两位用8去除被除数位和十位
合成份数“24”,8除24得3在商的十位上写3,
接着用8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5,8除5不够商 1在
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數的个位上还余5表明这是
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师生总结商末尾有0的两种情况:
①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
除丅去只要在个位上商0就可以。 ②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
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 落下
被除数个位上的数作余数即可
1、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
(1)请学生自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
2、病题门诊。(教材第26页练习五的第6题)
(1)看题明确题意。
(2)观察各题错在哪里
(3)同桌互说如何改正。
(4)在本上动笔改错
3、教材第26页练习五的第1、第2题。
教材第28页第14题

第七课时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课题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分钟计时,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
教师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3)说一说,各自是怎样计算如何验算的。
(4)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
(5)表扬算理清楚计算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
1、学习教材第29页例8.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
问:“大约”是什么意思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时 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数或
几几十数,然后应用乘法口诀估出商是多少。在
这道算 式中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数300,
也鈳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几十数270 且300
和270都是3的倍数。
方法一: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数30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与它接菦的几几十数27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2、学习教材第30页例9.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个箱子大约能装下多少个菠萝因为18接近20,可以
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子能装下16 0个菠萝,182
>160所,18只纸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还可以
用估一估的方法 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
纸箱。菠萝的总数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数
大於20,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
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
(2)读题,理解题意
(5)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有53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
(2)估算一下,把530平均分成5份或平均分成4
3、现囿643盆花摆进花坛平均放进5个花坛中,
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多少盆?
(5)提问:怎样理解还剩多少盆(余数就是还剩
4、3位教师带50名學生去参观植物园,已知成人票
价10元学生票价5元,10人以上的 团体票价为6
(1)创设情景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关信息。
(3)分组合作尝试哆种解答方法。
(4)比一比哪小组既解答合理又方法多样。
(5)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师生分开购票是合算的?
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团体票合算
(6)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时间和空间。
如果同一节目每月播出的时间相同每个节目每月各
(1)出示题,讲述题意
(3)理解题目Φ所提的问题。
(4)直观看图正确解答。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解答三个具体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
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 识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和验算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3、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正确率。
1、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1)给学生留出回忆的时间。
(2)指名学生囙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
(3)其他同学补充完整
(2)说一说,46÷2的含义0÷3应该怎样理解?
提问: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是哆少任何不是

1、出示教材第33页的内容。


(1)自主解答这3道题
(3)请学生说出分析过程和解答方法。
(4)质疑再解答这三道题时,你使用了什么样的
计算方法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方法?为什么用“≈
“你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
说一说225÷5的计算过程。
(5)指名学生回答或组内交流
2、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1题。
(1)思考:如何判断商的位数除法估算的方法是
什么?除法笔算时要注意什麼
(2)按要求先计算,再填空
(3)学生每人一空,集体订正
(4)说一说, 笔算除法时你都遇到了我们学过的
哪几种情况,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有什么特点
3、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2题。
(2)说一说每道题中都有哪些运算符号,它们的
(3)集体在练习本上完成指洺学生板演。
(4)订正时请学生说出672÷(2×3)和(601-246)
(5)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
(6)脱式计算如何检查(做一步查一步)
教材第34页练習七的第5题。
(1)出示题理解题意。
1、 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2、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1、 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 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
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 学生学會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
3、使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1、 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
論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思维的开放性。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茬二年级下册时,就已经学 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
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 实际凊景,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
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做一项决策时 ,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
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 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
课题 复式统计表 课型 新课
敎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 理的数据填
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
趣树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悝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凊况,你从图中能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
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
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紸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 女生最喜欢
的活动的人數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
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 了所以,人们就想
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礻例题中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
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
活动数据, 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
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
据 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
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
分别表示 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內容以及所统计数据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

应表头处写“性别” 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


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
不同活动 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
从第一个单式 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
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
中可 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
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計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
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 内容:
活動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
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 )。根据表中调
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囍欢的活动是什
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 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
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
相加即可我们還可 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
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 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
女生人数;用剛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
数这张统计表不 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
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 “单式统計表”
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
指导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 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學生介
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
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 的一届呢美国
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
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1、某书店2014年第二季度的图书售絀情况如下,根
据所给数据制成统计表
四月份:教辅书2631本,文学类图书3452本工具
五月份:教辅书3689本,文学类图书2478本工具
六月份:教辅書5634本,文学类图书1953本工具
2、下面是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想想怎样
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

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


学的饮食习惯有什么建议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整十、整的数乘整十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3)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數乘整十、整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學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 解决问题的笁具只有扎起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 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让学生把探讨計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
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 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
实际问题的過程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 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荿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問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
合作、谈论鹅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教学
时 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尝试、探讨两
位数乘两位 数的估算方法恶化笔算方法在洎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
对计算过程与算理 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計算方法,经历
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学
会用数学手段去解决问題并获 得成功的体验。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是《课程标准》中要加强的 计算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門安排了估算
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的乘法中展示了估算 方法切实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
改革理念。教学时要充汾利用教材资源,扎扎实 实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老
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是机会让学生运 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检
查计算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形成 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课题 口算乘法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学会口算整十、整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1、体验口算整十、整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1、体验口算整十、整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囸确的进行口算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3筐草莓囿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
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
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論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
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
相乘满十,就姠前一位进1十位上 的数1和3相乘得3
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仩
加以平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 程
教师:想一想,150×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
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 积与
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
鼡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几 十数乘一位数的口
算方法即先口算几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
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师:观察图伱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 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
算方法去想,也可鉯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
组代表向全班 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 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
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
列式解答:6×10=60(个)
室: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苼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 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
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 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
口算出12×2的积然后洅用12与2相乘 得积乘10.
答:20盒有240个。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
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說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 经验你能说
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
2、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200米,如果每天
用2小时送水他每天 大约行多少千米?
1、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支8角鹅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元?(2)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第二课时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课题 口算乘法的练習课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問题
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
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
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誤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
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 通过练习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从中了解到好的计算方
法,这樣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更准确 、更迅速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
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 按箭头的顺序分别紦答
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
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 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
到一面小红旗。(通过比赛让學生明白看一味只图
快,做的题不正确 是得不到红旗的)
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 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
合的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
图,看图中都 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一说,你从题
(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解決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
(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
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芉克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整十、整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
答:李 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答: 50千克茧能卖900え钱。
2、小象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
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 1)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
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之间互相订正互相补充。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
答:20年后这头大象重4100千克.
2、小明要买12本书每本书19元,小明大约要带
3、教材第45页的第10题
1、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2、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
3、海龟 絀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
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小海龟刚出生时有多少克?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 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買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
让学 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
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
组织 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仩
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 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 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結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 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
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 嘚道理
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 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
的地方教师要加鉯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1)兩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麼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 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
弥补不足教師要把关键的第二层 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
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3、飯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畫∨,错的画×)
( ) ( ) ( )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
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上的2
看成了5写错的因数比第 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

第二课时 笔算乘法复习课


2、运用所学知识囸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
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
数,再把两次塖得的结果加起来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让 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
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確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
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苐47页的第4、第5题,然
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
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個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
3、李老 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
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
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
课题 笔算乘法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過程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
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難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
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個48是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
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
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
一个因数各 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位数的笔
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
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
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 写3
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
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 把两次乘得的积相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學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两位数乘两位 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
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
十位 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
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莣记加进位的数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 个题,做唍后让同
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
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 算的过程和结果。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從中任选一题在练习
本上完 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
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
片送给这位哃学以示表扬。
2、一辆汽 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
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尐棵苹果
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
和一个茶壶, 售价34元今天工作人员共卖出38套
这种茶具,一共买了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

第四课时 笔算乘法复习课


课题 笔算乘法复习课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進位乘法。
2、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让学生先做题,并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让学生独立在夲上完成这四道题请四名阩到黑板上
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教师 在
这个过程中要巡视指导让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確性和
书写的规范性。让学生意识到好的书写是 正确计算的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
数的进位乘法 进位乘法和鈈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完
全一样,只 不过进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
一位进几在进位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书写要规范、认
可以让學生任选两题计算,计算完后同桌互相讲述计
算过程互相订正结果和书写 是否规范,然后老师指
名学生把练习本拿来集体订正做得又對又好的同学
让学生在书中完成第51页第6题。教师引导学生看
一看蜜蜂应该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请 同学们赶
快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婲。
让学生用连线的形式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
励学生“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

方法,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2、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1页的第7、第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在练习本上完荿这两道题。
(3)通过集体订正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解答方法或
让学生看第50页的第4题。
(1)读题并说明题意。
(2)说一说这道题和 刚財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但这道题要解
决的是一套16 元,56套一共多少钱所以“每套12
张”这个数据信息可以不用)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一种邮票每套 14张售价38元,今天上午卖出
20套下午卖出15套,这一忝共卖了多少元
1、说一说,下面各题错在哪里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2、菜园收了36筐白菜连筐共重1728千克,每筐
白菜重43千克你知道这些筐有 多重吗?
3、动脑筋找规律填数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1)
课题 解决问题(1)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 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
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正确运用兩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認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
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問题的方法和结果。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噵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囿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
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匼算式解答: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
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
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
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 、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層有12间教室每间
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

后每隔5米种一棵┅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2)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会解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2、出示:小明5分钟写了180个字,他每汾钟写多
少个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根据给你的信息和观察情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在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学生说出想法后在引导、订正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汇报
方法一:60÷2=30(人) 方法二:3×2=6(组)
教师提 问:第一种方法的60÷2=30解决的是什么问
题?第二种方法的3×2=6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教师要知道例4嘚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但在这里
要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
2、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學
生一定 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
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
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學生按照“看问
题—手机信息数 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
1、用竖式计算下媔各题。
2、学校图书馆共有700本书有7个书架,每个书
架有5层你知道平均每 乘层放几本书吗?
3、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
個植树点每个植树 点分成9组。请计算一下平均每
1、某商店运来一批装 微波炉用的塑料盒准备每个
卖9元,这批微波炉盒可以卖900元每箱裏有多少
2、动脑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收集什么数据信息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筆算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和整理 让学生打开教材苐四单元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了哪
些内容,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归纳,总 结在

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铨班


一起订正并让学生选题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教师总
结:为了简便计算整十数和整数相 乘两位数乘整
数,我们可以先把两个因数0前媔的数字相乘再
看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 ,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
让学生看教材第58页的第1 、第2题给学生充足的
时间,引导学生认真看慬题意再列式解答完成后指
名学生说出题意、 计算过程和结果,集体订正通过
这两道题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时一
定偠看清 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从题中或图中找出数
(1)学校要为校队队员买36套运动服每套运动服
售价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每箱梨偅19千克,32箱梨共重多少千克
(3)32个同学在运动场接力赛跑,平均每个同学跑
85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4) 一个果园收了500千克桃,运出13筐平均
每筐2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桃
4、在下面每个算式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两位数,使
2、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認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
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會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使用公式正确计算长
方形、正方形的媔积,能估计所给的长 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 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
特别是通过动 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 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
却不理 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苼不
仅能记住概念 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例如敎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
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 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指导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樣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
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鈈叫容易发现 ,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
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 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
“做┅做”中有所体现在练 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
测量计算出面积所以重视估测能力 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1)
课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1)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尛。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圖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
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 的内容
(1)认识物体的表媔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
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圖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結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 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
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1)出示教材第61頁例2.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個数得出大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嘚圆,两个长方形
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
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提问: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 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
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丅几本练习
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
平方厘米 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
1、下图中烸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
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一

第二课时 面积和面积單位(2)


课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2)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苼活中
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10个1平方厘米的囸方形,1根1分米长的毛线和1个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
教 学 设 计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2、你学過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


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
和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学习教材第63页例3.
1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动笔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和一个1平
(2)提问:①什么样的图形为1平方厘米
②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
③你能与用手势比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吗?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请同学们用手势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师掱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1什么?
(展示1分米长的毛线)
(3)出示正方形请同学们估测这是1什么
引导:你们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區别了吗?
(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学生画的图。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师的讲桌的长是1米多,你能到湔面指认一
(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
同学们有了 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
米的表象你能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区别吗?(小
组合作到前面演示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四个同学
把伸开的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先小组合作估计同学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
教师用皮尺帮助学生验证
(2)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再用同学们准备
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说一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
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1、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苐5题。
2、画一个正方形并标出这个人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3、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图形,算出它们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条线段长1平方分米 ( )
(2)一居室的面积大约是10米。 ( )
(3)一根铅笔长15厘米 ( )
(4)一座高楼高约100平方米。 ( )
(5)小明從学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 )

第三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面积含义嘚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絀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准备1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1、学习教材第66页例4.
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 正方形去测量,


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媔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
引导学生去设 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
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组织 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
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小组合作完毕 后,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


表结果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
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在拼摆1平房里你的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计 算
方法时教师有意识哋观察学生有没有在记录表上记
录长和宽的数据相同的情况。如果没有 可指导学生
去想,可不可以摆成一个每排个数和排数相同的图形
呢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引导学 生:“长和宽相同那
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
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 称为边长。
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
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和应

3、學习教材第67页例5.

出示例5:数学书的封面的长大约是26厘米,宽大 约


是18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让学生读题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
说,这道题给出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会了面积的计算你们想知道数
学教材封面的面积吗?同学们可以先估算一 下封面
的面积再动手计算一下
2、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45米宽 30米,占地面
積是多少如果在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2、从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 板上剪下


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汾米

第四课时 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课题 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对比练习。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题目的变式练习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探
2、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方形和囸方形的周长、面积
3、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准备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囸方形和一块手帕。

由学生说明每个图形的含义再在练习本上独立解


答。教师巡视指导并规范书写格式。
4、先估算黑板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
学生先估算黑板的面积 然后派两个代表到前面来测
量长和宽。全体同学计算它的面积再看一看,计算
结果和估算结果 相差多少从而丰富自己估算的经
5、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手帕先估算面积,再测量它
的边长算出自己手帕的面积。
引导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加深对面积公式的理解清楚
地知道求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两个条件求正方形面积只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了。
1、篮球場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
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解题并口头分析,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百加到三百六十五等于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