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国内对技术人员有偏见的意思

人们为什么会对程序员有偏见?_
抱歉,该文章已下架!
人们为什么会对程序员有偏见?
文章内容加载中...
百度教育内容、品牌合作请联系忙碌已成习惯 最怕遇到误解与偏见(图)_网易新闻
忙碌已成习惯 最怕遇到误解与偏见(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医务人员在查房过程中依据不同新生儿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普通人看来,医生这个职业光鲜亮丽,受人尊敬,收入也很可观。殊不知光鲜的背后,是每天连轴转的问诊、查房,是时刻紧绷神经丝毫不敢懈怠,有时甚至是打碎牙往肚子里吞。
  别人送他们“白衣天使”的称号,他们却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是“不称职”的,因为选择了当医生,就意味着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家人。
  还没当妈妈的护士已照顾过数百孩子
  11月6日7时30分,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新生儿科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新生儿科医生李丽也已到岗,换工作服、换鞋、洗手消毒,做着准备工作。新生儿科住着95名患病婴儿,最多时能达到130余个。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小患儿们躺在一个个类似“鸟巢”的婴儿培养箱内安静地睡着,他们或是早产儿,或是有黄疸或是肺炎等疾病,几乎从出生开始就在这里治疗。
  换好衣服,李丽和其他医生开始查房。当天,她和刘云等几位医生负责全面值班。李丽负责11个小患儿的治疗,她检查了患儿的精神状况、吃奶情况与病情变化,并进行了记录。
  此时,到“饭点儿”了,一个装着奶嘴的无菌注射器是体重极低患儿的“餐具”,护士们把冲好的奶用针管一点点喂进小患儿的嘴里,每天喂8次。也有家长定时给孩子送来母乳,因为是无陪病房,喂奶的工作还得护士们代劳。虽然有些护士还没有当妈妈,却已经照顾过数百名小患儿,为他们换尿布、洗澡,孩子哭的时候还要把他们抱在怀里安抚。
  “我很小,出生体重只有1.75千克,坚强的我没有上机,没有吸氧,希望姑姑们保护我,不要让我感染,谢谢姑姑们。”不知哪位护士贴在培养箱上的这张字条,让人心里一暖。李丽说,活力好、精神状态好的小患儿,更容易打赢这场“生命争夺战”。
  医生一上午都没顾上喝一口水
  9时,李丽查完房回到医生办公室准备下当天的医嘱。给新生儿下医嘱并不是简单的活儿,所有的用药量都要根据患儿的出生天数、体重、生长状况进行计算。李丽一边对照病历进行电脑录入,一边还要用计算器计算药量,每种药量要计算两遍以保证准确无误。
  一个小时过后,李丽才下完当天的医嘱,在此期间还安排了一个去宜阳的接诊,给两个患儿家长电话沟通了孩子最近的情况。当天还是患儿家长探视的日子,不少家长已经挤在新生儿科的门口,不时有护士在外面喊着医生的名字。有的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来探望,有的是“全家总动员”,李丽要见的就是一大家人。
  年轻的妈妈刚生产完,身体虚弱,却坚持要来看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姥姥也跟着来询问孩子的情况。在新生儿科的探视等候室内装着两个电视机,家长们通过视频可以看到重症监护室内的小患儿,也避免了交叉感染。
  见到李丽,这家人七嘴八舌问起孩子的情况,有没有长胖,治疗得怎么样了,每天送来的奶有没有按时喂。李丽耐心地把孩子的情况详细说给他们听,并在这中间穿插告诉他们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李丽说,因为是无陪病房,在治疗期间家长很少见到孩子,所以及时的沟通很重要,虽然谈话内容略显残忍,但她还是需要给家长说清楚,保证双方的相互理解,才能获得最大的信任。
  和家长谈完病情,已经11时30分,办公室的饮水机旁摆满了医护人员的杯子,但一上午也没见有人动一下,几位值班医生也像李丽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刚要坐下来歇一下,产科通知有个早产儿要转过来,李丽又起身前去接诊。
  医生的孩子很少选择当医生,嫌太忙太累
  过了12时,几位值班医生才有时间坐下来准备吃饭,平时他们都是从家里带饭过来,在微波炉里热一下,有时需要忙到两三点才有空吃。
  对记者而言,忙是这一上午最大的体会,据说,这还不是最忙的时候。有时每天12~14个小时不休息是工作常态,像打仗一样,随时准备处理突发状况。
  张永超是新生儿科4个男医生之一,一般男医生都不愿意从事儿科,他却干得不亦乐乎。别人说他认真负责,他却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一天多半时间都在医院,对家人满是愧疚,甚至连春节都不能与家人团聚。张永超清楚地记得,1999年的除夕,他守在医院里值班,看春晚时听到《常回家看看》,忍不住热泪盈眶。
  对于女医生而言,亏欠最多的就是孩子,李丽的女儿上小学时,中午都是在午托班吃饭。一位医生调侃自己是“待病人如亲人,待亲人如他人”。见惯了父母忙得顾不上家,更多医生的孩子会选择工作相对规律的职业。
  不能让“害群之马”影响行业形象
  对高强度的工作医护人员都已习以为常,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外界的误解。
  新生儿科曾接诊过一个小患儿,医生开完单子让家长去办住院手续,家长的一句“交了钱咱就是敌我关系了”让接诊医生尴尬不已。对此,该科医生刘云深有感触。她从医数十年,深感如今的医生已经不像多年前那样受人尊敬,社会舆论对行业的偏见越来越大,也导致了医患矛盾频频出现。她并不否认医生队伍里有“害群之马”,陕西富平贩婴案也让她感到极度愤怒,但这样的事件毕竟只是个案,不应该因为极端案例就给医生“扣帽子”。
  李丽觉得,越是在敏感的问题上越是要加大医患之间的沟通,把什么事情都摆在台面上讲,也是防范于未然的一种办法。
  刘云很羡慕那些实行免费医疗国家的同行,老百姓看病不花钱,钱由政府和保险公司结算,医生只用钻研技术为病人治疗,医院和患者之间没有直接的金钱交往,相互的信任自然就会增加,医患关系问题也能迎刃而解。这样的医疗制度也是她所期待的。
  记者手记
  期待理想中的医疗环境
  忙,是这一天最大的感触,但对医生来说这已成为习惯。在反反复复的医疗体制改革中,他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失衡,高强度的劳动付出并没有应有的回报。外媒评论说:“看病难、看病贵”状况未有实质性改善,患者对体制的怨气向医生发泄,最可怕的后果,则是优秀医生快速流失,医疗行业后继无人。理想的医疗环境,或许就是医生刘云羡慕的那样吧。
  东方今报记者 程慧娟
  通讯员 李万江/文
  见习记者 李新华/图
本文来源:东方今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58-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_紫菜网
58-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第 16卷 第 4期 2009年 12月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 Changsha Socia l W ork Co llege
V o l 16 N o 4 D ec 2009
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陈卓颐 陈伟然
410004)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摘 要]
养老护理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老年社会福利事业 发展而产 生的一个新 职业。文中深 入分析了我 国养 养老护理员; 队伍建设 现状; 对策 C92 [文章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老护理员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加快这支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中图分类号 ]
养老护理是指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 护理和精神 慰籍的一种新型职业。在我国 4万多个社会福利机构 近百万员工中, 养 老护理员是最大的群体 , 无疑也 构成了这个行业的主力军。他们的服务态度、 文化素 质、 专业技能直接关系到入住老人的安危、 生活品质, 以及养老机构经营效益。然而, 这支队伍状况令人堪 忧, 已经影响到我国养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养老服务 事业的健康发 展 。本文分析了我国 养老护理员队 伍状况、 存在的问题和 产生的原因, 试 图引起社会关 注, 妥善解决这支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状况 在 未富先老 、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劳动用工 制度不规范的背景下, 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存在 着诸多问题, 突出表现在: 1 1 文化素质低 目前我国养老护理员多来自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失业下岗人员, 文化素质低 是这部分人突出的特点。市 2003年对 23所养老 机构 474名养老护理员的显示: 高中及以上学历 者占 35 % , 初中学历者占 51 9 , 小学和文盲者分别 % [ 3] 占 8 0 和 5 1 % % 。上海市某区 2006年年审资料显 示, 在 1441 名 养 老 机 构 员工 中 ( 包括 管 理 人 员 ) , 70 1 是初中及以下学历, 高中及中专学历占 21 , % % 大专为 6 5 , 本科学历仅 为 1 8 。更 多的资料显 % % 示: 80 以上养老护理员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 其中文 % 盲占有相当比例。文化素质低无法适应高素质老人的 照料。 1 2 专业技能差
[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
性较强的工作, 为此我国颁布了 !养老护理员国家职 业资格标准 (试行 ) ?。然而, 这个标准实施七年, 效果 并不理想, 除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推行了养老护理员 持证上岗制度外, 其他省市基本上未实施。即使是推 广了持证上岗制度的城市, 其持证率也不高, 有显 示, 、 上海等市持证率为 57 4 , 其中社会力量兴 % 办的养老机构持证率仅为 43 5% ( 养老院缺管理与护 理人才, 人才市场报, ), 广州市养老护理员 持证率更低, 仅为 12 ( 穗 养老护 理员 罕有 持证上 % 岗, 羊城晚报, )。一些地方虽然推行了岗前 培训制度, 但培训不规范, 远达不到培训要求。天津市 141家民办养老机构中甚至有 52 7 的养老护理员连 % 简单培训都没有进 行 ( 养老护理 员 5 成无证在岗, 天 津日报, ) 。有显示, 目前 我国仅有 2 万人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 足见我国养老护理员 专业技能之差。 1 3 年龄普遍偏大 2005 年天津市 17家民办 养老机构 287名养老护理员显示, 30岁以下者仅 占 7 2 , 30~ 40岁占 26 1% , 40- 50岁占 57 3 , 50 % % 岁以上者占 9 4 % , 上海市 2006年某区年审数据显 示, 40岁以下的养老护理员仅占 14 3 , 40以上者占 % 到 85 7 , 其中, 50岁以上者占到了 50 2 。养老护 % % 理是一项既细致, 又繁重的劳动, 年龄偏大, 体力不支, 很难胜任。 1 4 流失严重 青岛某护理院 2003年招聘并培 训了 30多名养 老护理员, 4年后 这批员工 所剩无几 ( 护理员难干 养老院天天招人, 中新网, ) 。 2005年市某社区服务中 心曾免费培训了 100余
照顾老人是一项专业性、 技术
陈卓颐 ( 1955- ), 男, 湖南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康复医学系主 任医师、教授, 主 要从事老年社会福 利研究、老年服务与管理和康复医学教育。
陈伟然: 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名下岗人员, 但时隔一年已经没有人在护理岗位工作。 南京市某培训中心累计培训了 名护理员, 目前仍在护理岗位工作的仅有 300人 (
龙 , 虎网 ) 。据, 仅、 上海、 天津等城市每年养老 护理员流失就高达 1 / 3以上。高流失率, 使得一些养 老机构出现 护工荒 , 已影响到养老机构正常工作, 甚至使一些养老机构不敢对护理员实行严格管理。为 应对养老服务行业人才需求, 自 1999年以来, 我国陆 续有十所院校先后开办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每年 毕业学生不足 800人, 虽然有众多机构前来招聘, 但并 不是所有毕业生都愿意干本行, 留下来的学生也在呈 逐年流失的趋势 (见表 1), 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表 1 某职业 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届就业情况分析 统计指标 毕业当年就业率 (% )* 当年对口就业率 (% ) * * 对口就业稳定率 (% )* 2004届 2005届 2006届 2007届 95 9 64 9 39 6 98 3 79 3 50 95 9 51 0 64 0 97 5 69 6 72 7
2 2 工作时间长
养老护理服务是一项长期、 连
续的工作, 基本上没有节假日和八小时内外之分, 只要 老人有事, 就必须赶到, 因此, 超时工作现象十分普遍。 上海市某区显示, 单日平均工作时间超过 8 小时 的占到了护理员总数的 22 9 。这还算好的, 不少机 % 构实行包干制, 即一名护理员 24小时全程负责数名老 人日常生活照料, 其休息时间只能是忙里偷闲。 2 3 工作辛苦, 既脏又累 目前入住养老机构的 老人平均年龄多在 75岁以上, 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护 理。护理员每天要比老人起得早, 睡得晚, 除了日常生 活照料外, 有时还要干端屎倒尿、 搬动老人等的脏活累 活, 且时刻保持警觉状态, 生怕老人发生意外, 其心理 压力可想而知。 2 4 社会偏见 养老护理员把别人的父母当自
家亲人来伺候, 照顾的是一个老人, 减轻的却是一个家 庭的负担。她们的工作平凡而又伟大, 理应得到社会 尊重, 然而, 社会对这个职业存有偏见, 普遍认为这是 一个低人一等的工作, 少数亲属甚至把他们 当作 长 工 、 下人 使唤, 连说话语气也常带有责问, 这些亲 属平时很少看望, 出了 丁点问题便横加指 责, 甚至漫 骂, 使他们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 2 5 缺乏发展前途 大学生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感到前途渺茫, 缺少发展空间, 这是高学历人才流失的 又一原因。 2 6 用人 双轨制 , 同工不同酬 国办养老机 构仍沿用编制内外的用人 双轨制 。有编制的员工 与无编制的员工在待遇上相差数倍, 由此造成无编制、 临聘人员心理不平衡而流失。 2 7 疏于管理 就全国而言, 养老服务行业主管 部门对养老机构疏于管理, 没有督促养老机构按规定 配备足够的养老护理员, 造成员工超负荷工作; 没有推 行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造成服务质量低下; 没有 督促养老机构认真履行 !劳动合同法 ?, 保障护理员合 法权益; 没有实施严格意义上的年审制度, 的补贴 也没有与员工素质挂钩, 致使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长期 得不到提高。 3 加快养老护理队伍建设的对策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我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养老护理人员。笔者以我国老 年人口预测为依据, 估算了未来我国养老护理员的需 求, 发现即使是按照 1 ~ 5 低集中供养比例 (发达国 % 家平均为 5~ 7 ) 计算, 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需要数 %
注: * 年底统计; * * : 毕业当年 9月份统计。
2 制约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原因分析 制约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因素众多, 笔者 认为主要与养老护理员待遇低、 缺乏社会保障、 工作时 间长、 劳动强度大、 既脏又累、 社会偏见以及疏于 管理等因素有关。 2 1 待遇低 养老护理员低待遇已是不争的事 实。就全国而言, 养老护理员月工资低的仅有 300~ 400元, 高的也仅有千余元, 平均 600~ 800元, 除少数 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外, 绝大多数城市没有为护理员购 买社会保险。这样的待遇使得一些失业下岗人员宁可 在家里吃 低保 , 外来务工人员宁愿做钟点工, 也不 愿意从事养老护 理工作。 ( 央 视国际,
记 , 者: 个人和 需共同为养老 服务买单 )。一位 在上海某养老机构就业的大学生告诉笔者: 在上海这 样高消费城市, 每月千余元的收入, 只能维持低水平生 活, 根本谈不上成家立业, 要想长期在这样的岗位工作 实在难以坚持。 低待遇的主要原因是养老机构收费较低、 运营成 本较高, 在缺少补贴的情况下, 养老机构只能通过 精简员工、 降低待遇来维持。其次, 在监管不利的 情况下, 不排除少数经营者人为克扣员工工资待遇的 行为。
长沙民 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百万到上千万名养老护理人员, 因此, 重视养老护理员 队伍建设实属必要。 笔者认为制约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最根本 问题是待遇, 试想如果这个行业的员工能象殡葬行业 从业人员那样有一个理想的待遇, 即使再脏再累也会 有人干, 也会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因此, 提高养老护 理人员待遇是加快这支队伍建设的关键。然而, 要提 高养老护理员待遇, 应发挥好主导、 引领作用, 并 认真履行监督职能。 3 1 加大扶持 改革开放 30年, 特别是近
记者: 个人和需共同为养 , 老服务买单 )。我国虽没有 雄厚的财力, 但是随着经 济的发展, 也完 全可以考 虑从公共 财政中给 予适当 补贴。 3 1 5 对特殊人才给予补贴 地方应对行 业急需人才给予补贴, 目前, 上海市已试行养老机构特 殊人才的补贴 政策, 以吸 引和 留住 人才, 值得 推广、 借鉴。 3 2 修订 !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 现 行的 !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仅仅是一个试 行标准, 养老机构可以 试 , 也可以 不试 , 缺乏强制 性。此外, 作为一个具有法规意义的标准, 使用一段时 间后, 应当根据职业变化、 存在的问题适时修正。事实 上这个标准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切合实际、 需要修订的 地方, 修订标准, 使之完善, 变 试行 为正式、 强制执 行, 才能使标准更好地贯彻执行, 真正提高养老护理员 队伍的素质。 3 3 加强监督管理 应加强对养老机构监 管, 凡软硬件设施、 员工配置和服务质量不达标的, 应 提出警示整改, 已实施政策性补贴的, 应暂停发放, 督 促养老机构依法经营、 规范服务。此外应加快人事制 度改革, 打破用人 双轨制 , 切实落实 !劳动合同法 ?, 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积极开展养老护理技能竞赛, 激发 员工学技术、 练技能的热情, 促进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 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
10年来, 我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不少城市人均 GDP 已超过 5000美元, 甚至达到 1万美元, 有能力增 加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扶持。 3 1 1 切实落实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 着优惠政策不落实的问题, 应加强协调, 落实优惠 政策, 落实不了的要给予补贴。帮助养老机构降低建 设与经营成本, 部分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 3 1 2 加大投入 尤其应该增加对民办和 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投入, 以推动社会福利社会 化。投入应以政策性补贴为主, 目前, 上海、 、 天津等数十个城市已实施了政策性补贴。补贴方式有 两种, 一种是一次性建设补贴, 例如, 上海补贴标准是 市级财政补贴 5000元 /张 , 区级财政按 1 1配套补贴, : 其中, 浦东新区补贴标准在 元 /张。另一 种是经常性床 位补贴, 上海市补贴 标准为 100~ 120 元 /张 /月 。政策性补贴缓解了养老机构建设与经营压 力, 将有助于提高员工待遇。 3 1 3 对养老护理员实行免费培训 要护理员
自掏腰包培训考证, 至少在目前不现实。应从解 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角度, 实行免费培训。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素质, 推行持证上 岗制度。 3 1 4 将养老护理员岗位纳入公益性岗位给予 适当补贴 据了解, 财政补贴政策在许多国家都已采 用。例如, 英国给养老护理员的年薪在 1万英镑以上, 相当于当地刚参加工作大学教师收入的一半, 同时还 给予劳动补贴、 免费医疗方面的待遇; 法国为在公 共部门和非营利性部门工作的人支付 80 的最低工 % 资, 其余部分由雇主支付, 以吸引工人长期干下去 ( 央
[ 1]民政部
中国民政统 计年鉴 2008[ M ] : 中 国统计 出 关于提 高养老 照护从业 人员素 质的思 考
版社, 2009 [ 2]陈卓颐, 黄岩松 [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80- 281 [ 3]杨会英 23所北 京市养 老服务 机构医 务室管 理现 状、 题 问 及对策 [ J] 中国全科医学, ): 36- 39 [ 4]张宝义, 吕 彦 方 [ 5]陈卓颐, 黄岩松 等 天 津 市民 办 养 老机 构 基本 现 状的 调 查 关于 老年服 务与管理 专业办 学的理 性 [ J] 社会工 作, 2006 ( 2): 53- 55 , 思考 [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 28)
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路在何方...
我国养老护理员培训的现状及分析...
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_陈卓颐...
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的现状及对策...
台州市养老护理员现状及对策...
养老护理员队伍的发展现状...
关于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
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我国养老护理员现状及人才培养掌握...
养老护理员的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口音歧视?语音AI技术的尴尬,却暗藏社会经济地位偏见
巨头挖掘机
我要分享:
智能语音助理已经成为现下最火的人机交互技术,用说的就可以下指令、查找东西、或是陪聊,但想让它得听懂你说什么,前提是你说话没有带口音。
先说一个真实故事吧,有一回 DT 君在美国友人家想要观看由知名导演 David Lynch 执导,睽违 26 年才回归的烧脑影集&《双峰》(Twin Peaks),对着当地有线电视 Comcast 的语音搜索助手说&Twin Peaks&,但不管说了几次,电视画面永远只显示青春校园片,猜想它应该是把&Twin&,听成了&Teen&。那时 DT 君有一个感觉:我的英文这么差吗?听不懂你口音的语音识别系统令人沮丧。
口音,是一种某个群体、地区或国家所特有的发音方式,而带口音的语音与标准语音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发音方面而非词汇等层面。对于非英文母语的人来说,说英文时往往会受到母语发音的强烈影响,例如中文腔、欧洲腔、印度腔,同样的,我们听外国人讲中文,经常觉得他们带有浓浓的口音。
口音,对人类来说,不是大问题,有时还会觉得充满了异国情调的魅力,但对机器来说,却是高级挑战。
当人类听不明白带口音者所要表述的内容时,可以请对方再说一次或说慢点,但目前智能音箱、手机上的语音助手不具备这种能力,当它们听错带有口音的人所说的话,用户可能觉得体验很差,决定放弃使用,目前来看,这件事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如果看得更深一点,特别是训练数据集的来源很可能暗藏着一种歧视危机时,它会是一个更严肃的议题。
自动语音识别的挑战
一直以来,说话的口音是自动语音识别(ASR)系统希望进一步突破的领域,不论是对神经网络引擎或统计模型都是如此。
华盛顿邮报不久前发表的一篇深度报导引起了颇大的回响,他们与 Globalme、Pulse Labs 两家语言研究公司合作研究智能音箱的口音问题,研究范围来自美国近 20 个城市、超过 100 位受试者所发出的数千条语音命令,发现这些系统对不同地区人们的语言理解有着差异,例如 Google Home 听懂西岸口音胜于南方口音,但差异更明显的是,非英文母语(non-native)的人所说的英文,例如以西班牙文、中文作为第一语言的人,在此测试中,这两大族群所说的英文,不论是 Google Home 或 Amazon Echo 的辨识准确率都是排最后,很可惜的是,拉丁裔及华裔是美国两大移民族群。
反观印度族群所说的英文,Google Home 或 Amazon Echo 对其辨识率均高于西文腔和中文腔英文。就有网友开玩笑说,不知道这与开发者的背景有没有关系,因为这两家公司都有许多工程师来自印度,当他们在开发产品时,每天跟智能语音助理对话,因此机器比较听得懂他们的英文。
图|华盛顿邮报测试智能音箱的口音问题(资料来源:华盛顿邮报)
面对此研究发现,上述两家科技巨头官方回应是:口音仍然是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他们正投入资源以训练、测试新的语言和口音,包括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吸引用户,以取得不同的声音数据。
&这些系统最适合白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阶级美国人,可能来自西岸,因为那是打一开始就可以使用该技术的群体,&Kaggle 数据科学家 Rachael Tatman 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不客气地说。
智能语音助理只服务高富帅、白富美?
等等,难道这是要说智能语音助理有歧视?在进入这个智能语音助理难道是歧视带有口音的人这个严肃话题之前,先简单谈下 ASR 的训练方式。
要训练机器识别语音,需要大量的语音样本。首先,研究人员会收集谈论各种话题的声音,然后手动转录、剪辑这些音档。这种数据组合&音档和手写抄录,也就是所谓的语音语料库(speech corpora),让机器在声音和文字之间产生关联,变成学习人类如何说话的算法,进而可以辨识语音,当遇到先前没有听过的单词或口音时,最好它还会猜对。
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起的语言数据联盟(LDC),在全球众多大学的加入下,累积了不少的语料库,可对外授权给公司和研究人员使用,其中最著名的语料库之一是 Switchboard。
Switchboard 起初是由 DARPA 赞助、知名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TI)在 1990 年左右进行数据搜集的电话语音语料库,当时为了吸引大众参与,研究人员还祭出长途电话卡作为小礼物,民众拨电话到研究专线,跟研究人员谈论某些话题,像是儿童保育或体育。此项目搜集了 543 位发言者(caller)、70 个话题,总计大约 260 个小时的电话录音。而 Switchboard 自 1992 年由 LDC 发布后第一版后,持续进行修正及更新,微软及 IBM 近一两年的语音识别研究,就使用 Switchboard 来测试语音系统的错字率(WER,Word Error Rate)。
中文部分也有不少语料库,例如,北京大学 CCL 汉语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 BBC 汉语语料库、民间企业则有海天瑞声科技投入,另外,在国家 863 高技术项目支持下完成的 RASC863 普通话语音语料库,可以说是目前规模及应用较大的中文带口音的语音数据库。
口音数据搜集的难题
ASR 系统在识别口音不够好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带口音的数据集。收集数据本身就是一项成本昂贵、流程繁琐的工作,训练系统识别新口音时,通常是音韵学家(phonologists)根据说话者的口音,手动提取语音的特征,写成通用的规则。
相反的,标准语音的采集和标注难度较小,比较容易获得训练模型所需要的大量数据,所以大多数开发出来的 ASR 系统都是基于标准语音训练而生,以美国为例,就是所谓的通用美国英语(GAE,General American English),像是广播、新闻节目中的字正腔圆英文。
由于 GAE 不具备明显地区或种族特征的英语口音特征,而且机器缺乏不同口音的音频样本,自然就不知道之间的差异。当说话者带有某种重口音,对着智能音箱说话、下指令,此时机器收到一个输入(input),input 中含有的口音变异会导致测试数据的声学特性与标准语音训练的 ASR 失配(mismatch),就可能出现识别错误的现象。
尽管有公司会宣称自家的系统可以辨识带口音的说话,但事实上得看辨识到什么&程度&,能听懂&几种&特定口音?能听懂输入的一部分,还是全部?目前看来,就算是先进的 ASR 系统如 Google 、亚马逊,依旧不够完美,在面对西语腔英文或中文腔英文时的错误率较高。
机器无错,但数据多元化可以让它变更好
正因为搜集带口音数据的成本高,对企业来说,自然会选择先从体量较大的群体下手,相较于说着标准语音的族群,带口音的群体是少数,因此企业多会认为服务大多数人或目标客群,才能取得较高的投资效益,等到有余力再去优化产品,所以就算开发的系统无法很准确识别带口音的语音也不是什么大错。也就是说,当一切基于商业考量,只想着哪些群体比较愿意或是有钱购买自家的产品,口音就容易被忽略。
至于规模较大的公司例如苹果、谷歌和亚马逊,他们的产品有很大部分是销售到美国以外的地区,他们意识到迎合口音是件重要的事,内部均有自己的方法来收集这些语言和口音数据,但就算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只针对每个国家进行训练,例如同样是&英文&,会预先针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口音做训练。同时,消费者越常使用他们的产品,提供的反馈越多,越能帮助产品的改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与 Alexa 交谈,并且有各种口音,Alexa 的理解能力将得到改善,&亚马逊表示。
另一方面,他们期望借开发者伙伴之力一起来解决问题,例如 Alexa 应用程序上的 Voice Training 程序,另外 IBM Waston 也提供 API,让开发者上传音档来自定义、训练模型,以识别有口音的语音。但尽管如此,他们仍认为口音依旧是个挑战。
如今更多语音数据的积累,无疑有助于提升 ASR 对口音识别的精确度,不过,部分行业人士及科学家并不是故意要煽动社会与人工智能的对立,他们更想呼吁外界重视一个问题:语音数据集代表性的不足,反映出隐藏在背后的社会经济地位偏见。在这个领域还是会隐约感觉到有某种偏好:喜欢使用没有口音及腔调自然的声音。
例如,&一个典型的美国声音数据库将缺乏贫穷、未受过教育、农村、非白人、非以英文为母语的声音。而缺少的群体往往是一般被边缘化的群体,&Rachael Tatman 先前接受《连线》采访时直言。
除此之外,视频网站 YouTube 使用谷歌的语音识别系统,自动为影片创建字幕,结果发现系统遇到女性、带有南方或苏格兰口音的人时,生成字幕的水准就会明显下降。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不是机器的错,但这种尴尬的情况往往让人感到不适。
技术本来就是中性,不会歧视人,智能语音助理也没有只偏爱服务高富帅、白富美,一切都在于训练过程。这阵子人工智能领域谈论很多关于数据偏见、数据偏差的问题,是因为当初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人类没有意识到数据公平性及多元性的问题,导致训练出来的模型不够精确,一但把不精确或可能不精确的系统用在判断或决策,就可能伤害某些群体。
目前大多数的人工智能只能识别那些它曾经听过的内容,想要它变得更灵活,就得喂给它更多元的数据,例如不同口音的样本。同样的,缺乏多样化的语音数据,最终仍会无意间导致歧视的发生,特别是当语音被视为是未来交互的主流,走入车载、智能家居等情境,但如果它听不得懂某些群体讲的话,就代表这些人将被这些技术及服务排除在外,这就完全背离了人工智能普及化、人工智能应为所有人使用的初衷,这将是大众不愿见到,也是科学家认为所有人必须警觉的观点。
Mozilla 号召全球&献声&,齐力打破垄断
尽管有人认为,把语音助理不懂辨识带有口音的指令上升为歧视问题,根本就是小题大做。不过,换一个角度想,现今企业往往强调用户至上,当公司推出某样产品本该就以&用户体验&为主要考量,当讲话有口音的人买了一个智能音箱回家,却感到挫折或失望,自然就会完全远离这个产品,甚至是这家公司。因此就算站在商业利益的角度,解决带口音的语音识别,是开发智能助手、智能音箱的公司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
尽管不少企业意识到口音识别的问题,但碍于商业考量,多半不愿意将资源公开,值得庆幸的是,开源世界已经先行,以开源而生、打造浏览器 Firefox 和诸多开源工具的 Mozilla,在去年 7 月宣布了一项最大开源语音募集专案&同声计划(Common Voice),希望建立一个开放且公开的语音数据集,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它来训练语音应用程序,以打破目前 ASR 技术被 Google、亚马逊等巨头垄断的现况,同时 Common Voice 另一大目标就是收集尽可能多的不同口音,以便计算机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个人。
图|Mozilla 号招全球贡献自己的语言及口音
Mozilla 指出,要训练一个声音转文字(STT,Speech To Text)模型大约需要 1 万小时的声音数据,为了加快收集声音数据的进度,希望利用开源社区的美德,也就是群众力量,鼓励大家&献声&,捐赠声音,并制作了一个专属网页,点开&捐赠声音&的按钮后,网友就念出网页上显示的句子,只要协助录音的人越多,就能记录越多句子,这套系统也就能越准确,希望全球开源者能够贡献自己的语言以及当地口音,目前在上头已经搜集了非常多种语言,除了德语、法语、英文这种常见的语言外,还有加泰隆语、卡拜尔语、鞑靼语等超过 40 种语言。
Mozilla 首席创新官 Katharina Borchert 先前在博客上表示:&语音接口是互联网的下一个前沿...... 我们认为这些接口不应该被少数公司控制,我们希望用户可以是在基于自己的语言和口音的情境下被识别和理解。&
图|Mozilla 首席创新官 Katharina Borchert 在博客发文
今年早些时候,DT 君和一位初创公司的创始人聊到了前述 Comcast 听不懂我说的英文的趣事,还记得他开玩笑的说,因为听不懂带口音的英文,Google 和亚马逊未来很可能会被用户控告歧视,美国律师也可以开始用这打广告了。由于美国拥有众多的移民族群,对于可能涉及或暗指种族歧视的言论、行为都得相当留心,当时的一番玩笑话,现在听起来,可以是给 Google、亚马逊、苹果及微软的忠告。
还可输入140个汉字
扫描二维码
下载创业家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骄傲与偏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