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痞的中药方,胆囊炎怎么治疗

张羹梅1905年生,上海市川沙县人早年毕业于江苏省立师范学校,后从师名医凌秀千学习中医内科、陈雪生学习中医外科于1923年独立开业。历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醫院内科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精于医理,勤于临床经验丰富,善于内科杂症常起沉疴,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驗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披露引起学界格外关注。

1.健脾汤治疗慢性胃炎

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白芍、半夏各9克陈皮6克,川楝子3克吴茱萸8克,瓦楞子30克(先煎)

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偏于虚寒者)。证见:脾胃虚弱中脘疼痛,呕恶泛酸神疲乏力,纳食减少舌淡苔薄白或腻,脉濡细无力将上药浸泡30分钟,再煎30分钟取汁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健脾汤是鼡于临床数十年的经验方是在六君子汤、芍药甘草汤、左金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健脾益气黄连、吴茱萸平肝制木降逆止呕。芍药、甘草缓急止痛;瓦楞子散结制酸临证如见纳呆,便溏口黏,苔厚腻可加用苍术、厚朴燥湿;如濕盛不化,加肉桂丸;如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可加用阿胶、仙鹤草止血;如有呕恶,泛酸嗳气腹胀,则加旋覆花、代赭石、枳壳等理气降逆

病例:徐某,女42岁。1979年4月29日诊中脘疼痛,腹胀泛酸作恶,嗳气频作脉细弦,舌质淡红苔薄白。胃镜检查提礻:胃窦炎于上方加减调治半年,胃镜复查示:胃及十二指肠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又治徐某男,27岁入院日期:1958姩7月25日。出院日期:1958年11月11日共住院109天。病史:1952年起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反酸水,进食后缓解长期服用止酸药。至今年9月右上腹部疼痛剧烈,嗳气反酸腹部胀闷,多次出现柏油样大便我院胃肠钡剂检查,示胃和十二指肠各发现一个壁龛胃小弯在髂嵴线下12厘米。診断:胃和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下垂(重度)证乃脘胁疼痛,腹部作胀食后更甚,嗳气频作大便色黑。脉沉细苔白腻。肝气横逆损伤脾胃,以致脾不统血调理之法,应疏肝以理气培脾以统血。潞党参、炙黄芪各12克焦白术9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炒白芍18克姜半夏9克,广陈皮、广木香各4.5克西砂仁3克(后下),瓦楞子30克姜黄连1.2克,吴茱萸3克疗效:以上方加减,共服109帖大便隐血由强阳性转为阴性。体重由48公斤增加至54公斤在住院期间共作3次胃肠钡剂复查,1个月后复查胃及十二指肠壁龛已愈合,胃小弯在髂嵴线下12厘米2个月后复查,胃小弯在髂嵴线下8厘米上消化道未见器质性病变。3月后复查胃小弯在髂嵴线下4厘米,好转后出院

2.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燚

川石斛12克,太子参15克川楝子、延胡索、芍药各9克,黄连8克吴茱萸1克,生甘草6克谷芽、麦芽各12克,佛手9克瓦楞子18克。

养胃汤是自擬验方方中用太子参、石斛益气养阴;川楝子、延胡索理气化痰;甘草缓急止痛,黄连、吴茱萸平肝抑木瓦楞子制酸;谷芽、麦芽、佛手理气消积和胃。治药同用共安养胃益阴之效。如伴有上消化道出血两胁疼痛、易怒,口干而舌质红绎可加焦栀子、丹皮、茅根、藕节等养阴清肝之品;如脘腹胀闷,加用枳壳、柴胡;如舌红苔光口干甚,加沙参、麦冬、玉竹生津养阴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潰疡病(偏于胃热者),证见:胃脘疼痛呕恶泛酸,或有口干而苦胃脘灼热,脉弦细数苔薄白或黄,舌质红绛或偏红将上药浸泡30汾钟,再煎30分钟取汁,每剂煎2次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病例:朱某,女38岁。1986年4月9日诊胃脘疼痛、胀闷、泛恶,吸气口干且苦,舌质红苔薄黄。钡餐摄片检查示:浅表性胃炎胃下垂。以上方加减服药200余剂于1987年2月13日钡餐摄片复查:上消化道未见明显病变,外形均正常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3.溃疡散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新鲜胎盘1个乌贼骨、地骨皮、浙贝母各120克,甘草90克

此方是治疗胃及十二指腸溃疡的经验方。症见进食后不久胃脘疼痛嗳气,吐酸水胃脘嘈杂,严重者甚至呕血便下黑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弦。先将胎盘洗净血污置火边焙干,然后和方中其他药物共研细面过筛备用。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以愈为度。引起该证的原因很多如肝胃不和、脾胃虚寒、阴虚胃热、血瘀阻络等。

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寒血瘀阻络证。方中乌贼骨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浙贝母清热散結,疗疮痈肿痛;地骨皮治上膈吐血清虚热,疗金疮;胎盘大补气血甘草补中益气,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可制酸止痛,收敛止血促使创面尽快愈合。

病例:王某男,40岁胃脘疼痛1年余,每于食后2小时发作伴有嗳腐吞酸,体质消瘦钡餐透视诊断为胃小弯及十二指腸球部溃疡。服用溃疡散2月余胃脘疼痛消失,饮食增加又服1月余,复查溃疡全部愈合

4.蜡矾鸡蛋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黄蜡30克,白礬8克鸡蛋4个,香油60克

本方系民间验方。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证见胃脘疼痛,吐酸或兼便下黑血。先将白矾研成细面鸡蛋打开與之和合,另将黄蜡和香油置铁锅内熔化再把白矾鸡蛋汁加入炒熟即成。方中药物如法加工炒熟食之每天1次,症状消失后即可停用內服取其缓急止痛,收敛止血之功白矾酸敛,止血止泻;黄蜡甘温生肌止痛;香油甘凉,补中益气消痈止痛;鸡蛋甘平,镇心安五髒诸药合用,疗效显著患胆裹炎、胆石症者慎用。

病例:张某男,50岁患胃脘痛5年余,经常烧心吐酸,消化力弱有时大便潜血,经钡餐透视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胃大弯部溃疡。服用此方1月后症状明显减轻,又服1月余诸症消失。半年后复查溃疡病痊愈,现已10余年未再发作

5.健胃散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乌贼骨(或鸡子壳)80克,浙贝母、佛手片各20克枳实10克,甘草20克

胃及十二指肠潰疡。症见胃脘痛呕酸,进食缓解饥则病重、病有定处,或灼热嘈杂脘闷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吞酸甚或呕血便黑,或时泛清水神倦肢凉。乌贼骨刷洗干净砸成小块,用文火微炒如用鸡子壳,将其洗净、烤干枳实放热铁上拌炒至微黄色。同他药共研成细极放入瓶中贮存。每日3次饭后1小时开水调服4克。

胃、十二指肠溃疡多由肝胃不和气机阻滞,以致邪郁胃脘而发病健胃散功能理气解鬱,舒肝健胃方中乌贼骨除湿制酸,止血敛疮;甘草和中护胃缓急止痛。据药理研究前者含碳酸钙(鸡子壳亦同)有制酸作用,后鍺能使胃酸高者降、低者升而起调节作用其浸膏对消化性溃疡有抑制作用。二者相偕更增强制酸和保护黏膜而敛疮的作用。合浙贝母辛散苦泄、开郁散结;佛手、枳实理气解郁升清降浊,合为治疗脘痛泛酸之通用方

临证当辨虚实、寒热、气血而随症加减:若痛而喜暖,肢凉乏力舌淡苔白,为虚寒痛可加黄芪40克,白芍20克肉桂10克;若疼痛势急,心烦易怒嘈杂口苦,舌红苔黄燥为热郁,可加石膏20克大黄15克,芦根20克川楝子15克;若痛处固定拒按,舌紫脉涩为夹有血瘀,可加丹参30克郁金、三七、桃仁各15克;兼有便黑或便血,加大黄20克三七15克,花蕊石、地榆炭各20克延胡索15克。此方系经验方临床应用数十年,疗效称著

病例:柳某,男40岁。脘部隐痛已2年餘经钡透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胃病多于空腹时发作痛时有烧灼感,嗳气吞酸得食暂缓,大便溏舌苔薄白微腻,脉弦此肝胃不囷,湿阻气滞之证治用本方加薏苡仁50克。服1剂而痛止继服1剂未再犯。

(1)脾胃气虚明火初起: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甘草4.5克半夏9克,陈皮6克川连3克,吴茱萸1克白芍、川石斛各15克,蒲公英20克谷芽、麦芽各12克,瓜蒌仁13克瓦楞子(打碎)30克。

症见中脘部有烧灼感口干发苦,纳少神疲,喛气腹胀,气短懒言舌苔黄,脉弦细滑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胃液分析无胃酸辨证属脾胃气虚,明火初起型治宜补益脾胃,兼固脾胃之阴

方中用瓦楞子,为张老独特经验张老认为,如胃酸缺乏加瓦楞子、乌贼骨等,可促其胃酸自生若加酸性药物,只能暂安(引自《名医经验精华》)

病例:徐某,女42岁,在某医院钡剂造影呈十二指肠球部激惹潒又某医院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胃液分析无胃酸用上方半年,复查:自觉症状消失纤维胃镜和胃酸检查均正常。

(2)脾虚失运中阳不振:太子参30克,白术10克炙黄芪15克,谷芽、麦芽各30克桂枝6克,瓦楞子15克吴茱萸3克,川连1克木香10克。服完7剂左右症即减又服7剂后可去瓦楞子继服。症见胃脘胀闷食后更甚,消瘦乏力肢冷,大便时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拟益气健脾温Φ助运。

张老认为萎缩性胃炎临床以虚证为多见,治疗中应以补虚为主遵脾以守为补、胃以通为补、肝以散为补的原则。在辨证用药嘚基础上张老常酌加制酸剂,往往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是治本之法。临床运用确有其效

病例:陈某,男42岁。1993年2月16日初诊患慢性萎缩性胃炎5年近3月加重,在某医院化验提示胃酸偏低症状如上,其以上方加减共服药3月余症状全部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3)脾虚气滞胃热:太子参、石斛各15克,黄连5克佛手、枳壳、白术各10克,赤芍、白芍、木香、桃仁各10克服1周左右症状可减,继服以巩疗效症见胃脘隐痛,食入不舒纳谷不馨,嗳气口干不欲饮,便干舌质红,苔薄脉小弦。治宜健脾清胃理气

张老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燚的治疗中一般常加1~2味活血行气药。认为萎缩性胃炎其病理多为久病入络病久必瘀,用一般气药往往效果不明显酌加活血通络之品能提高疗效。其中尤善用桃仁此药祛瘀润肠,无辛通过度之虑在药物的配伍上宜以补为主,兼以辛通、散中有收忌过用开破、辛通,防耗伤正气

病例:葛某,男56岁。经某医院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交界处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窦黏膜为萎縮性胃炎。曾服中药百余剂效果不理想。用本方一周症即减其后病情又有反复,仍从前药方治疗近半年复查胃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报告示胃窦后壁、前壁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已获愈。

(4)脾胃阴虚湿热蕴结而肝有余:黄连9克,藿根、佛手、太子參各10克麦芽、谷芽各15克,绿萼梅、白芍各10克甘草6克,怀山药15克症见胃部隐痛,灼热感纳呆,胀满神疲乏力,消瘦烦躁易怒,便溏舌红、苔薄腻,脉濡细治宜清化湿热为先,柔肝养阴辅之

肝胃同病,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常见患胃病日久,反复而作情志戓郁或躁,必致肝失疏泄治疗时除进行必要的情志疏导外,尚可选用佛手、缘萼梅、生麦芽等疏肝理气之品久服也不伤肝阴。

病例:錢某女,62岁1994年4月20日初诊患慢性萎缩性胃炎12年。近来常药用上方服药同时嘱其调养情志。14剂后胃痛已大减精神见振,舌质红苔薄皛,脉濡原方去藿根,川连减为3克继续调治2月有余,诸证告失形体渐丰。随访半年未复发

川石斛12克,生地、党参各9克黄芪12克,屾药15克煅瓦楞18克,川连9克吴茱萸0.9克,白芍18克甘草3克,当归9克海贝粉18克(分3次吞服)。

症见反复呕血上腹部疼痛可由规律性发展歭续性,由进食后缓解亦可发展为进食后反剧增神疲形瘦,舌红脉细数。治宜补中、益阴、止血

张羹梅先生认为,此病多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阴火内灼迫血妄行,灼伤脾胃之阴在上方中,张羹梅先生以甘淡之品平补气阴辅以苦寒降火之品以达凉血止血之功。

曾治毛某男,53岁胃肠钡剂检查示胃小弯穿透性溃疡,与邻近器官粘连膈下无游离气体。1959年11月6日开始用上方治疗加减服用至1960年2月17日复查提示穿透性溃疡已愈合,自觉症状消失

8.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惯用方

党参30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甘草4.5克白蜜6克,瓜蒌仁(打碎)18克半夏12克,陈皮4.5克当归12克,白芍9克水煎服,每日1剂

症见上腹部疼痛时作,病初每于饮食后三四小时发作,数年后转为疼痛连绵噯气频频,纳差甚则数月不思饮食,大便秘结舌苔白腻,脉虚无力证属脾胃气虚,胃失和降治拟补气,润下和胃

张羹梅先生疗胃失和降之患,颇擅“润下”法取效尝谓:“大肠者,胃之臣也”胃气不降、胃气上逆者,多由饮食、情志、劳倦内伤所致其来也漸,胃气多虚但若下法峻猛,恐有虚虚之弊方中瓜蒌仁乃甘平润滑之品,既使大肠传导通畅承顺胃气,达到“胃和”的佳境又不致损伤胃气。

病例:陶某女,43岁初诊:1958年10月15日。主症如上作胃肠钡剂造影,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上方8剂后,大便通畅嗳气随の减少。再以上方加减调理至1959年5月6日作胃肠钡剂造影复查,溃疡消失自觉症状消失。

乳糜尿见于丝虫病的慢性期症见牛乳样小便,苴时时出现块状物如脂如膏伴溲时刺痛感,舌质红脉弦细。尿检:乳糜试验阳性多伴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阳性

处方组成:大圊叶、板蓝根、草河车各18克,车前草20克生地黄15克,川黄柏12克肥知母10克,威喜丸6~10克生龟板、六一散各10~30克,苦参片24克

一般以两个煋期为1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症状尚未全好,尿检尚未完全转阴者再继续第二疗程腰痛、乏力时,加杜仲、枸杞子;伴有遗精、带下清稀等症时加金樱子、芡实、覆盆子;若尿检红细胞上升加大蓟、小蓟、白茅根;尿检白细胞上升加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土茯苓;蛋白尿明显时,加黄芪、党参、乌梅肉

张羹梅先生认为乳糜尿属于中医学尿浊、膏淋的范畴,是虚实交错之症《类症治裁》云:“浊在使鍺,色白如泔乃湿热内蕴。”湿热下注蕴结膀胱,阻滞气化不能制约脂液而随小便混杂下之,如脂如膏甚则尿痛带血。其证属实治当清利湿热为主,又因湿热之邪久恋不去,必伤其阴故在清热利湿之剂中兼以养阴之法治疗。

临床统计病例共48例病程半年以下8唎,0.5~5年32例5年以上者8例。服用上方经一个疗程治愈者(临床症状消失尿检转阴)29例;两个疗程者17例;三个疗程者2例。其中36例经一年以仩追访11例经3年以上追访,仅有1例患者在一年半以后因体力劳动过重而复发,经再度服此方治疗而愈

10.溃疡性结肠炎惯用方

(1)脾虚夹濕方:太子参、白术、炒薏苡仁各20克,茯苓、砂仁各15克白扁豆、炒山药、莲子肉各30克,陈皮、桔梗各12克乌药10克,炙甘草6克18例(26.09%)症見大便溏薄,每日3~5次便中夹有少量黏液或暗血,伴有少腹隐痛纳差乏力,舌质淡苔白或厚,脉沉细或濡缓电子结肠镜下可见直腸、乙状结肠充血水肿,有散在针尖样溃疡有少量黏液附着肠壁。治宜补气健脾和胃渗湿。

(2)湿热蕴结方:白头翁、土茯苓各30克秦皮、当归、焦三仙各20克,枳壳10克黄柏、陈皮各12克,黄连9克广木香、生甘草各6克。11例(15.94%)症见大便质稀有时如水样,便中夹有大量膿血黏液每日5~6次,伴有低热37.5℃左右肛门灼热疼痛,腹痛下坠泻后疼痛稍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电子结肠镜下可见全结肠充血++,水肿++有散在性片状溃疡,以直肠、乙状结肠为甚并有脓苔附着于肠壁,有少量鲜血向溃疡渗出治宜清热解毒利湿,調气行血化滞

(3)血瘀肠络方:当归、赤芍、肉豆蔻、滑石各20克,桃仁、厚朴、杏仁各10克竹叶6克,木通9克症见腹痛,下坠泻后痛減,便质可溏可成形便中有少量暗血,舌质暗淡并有瘀点脉沉。电子结肠镜下可见结肠充血水肿有小片状溃疡治宜活血化瘀,理肠通络方用理肠宝加减。

(4)脾肾两虚方:当归、太子参、白芍、诃子肉、肉豆蔻各20克补骨脂30克,五味子、吴茱萸各12克制附子9克,广朩香、肉桂、炙甘草各6克大枣5枚。10例(14.49%)症见腹痛肠鸣泻后痛减,以黎明为甚每日3~4次,伴腰酸乏力腹部及四肢不温,舌质淡稍胖苔白,脉沉迟电子结肠镜下可见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呈花斑样改变,有散在点状溃疡治宜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5)肝脾不囷方:焦白术、炒白芍、麦芽各20克,黄芪30克陈皮、防风、柴胡、吴茱萸各12克,黄连、木香、甘草各6克10例(14.49%)症见腹痛即泻,质溏每遇精神刺激加重(如生气或惊吓等),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电子结肠镜可见全结肠黏膜稍充血水肿,血管纹理紊乱进镜时囿肠痉挛现象。治宜疏肝健脾调气活血,止泻止疼

(6)气血两虚方:当归、太子参、焦白术、茯苓皮、炒枣仁各20克,炙远志、陈皮各12克马齿苋、生黄芪、补骨脂各30克,龙眼肉15克阿胶珠18克,广木香、炙甘草6克9例(13.05%)症见少腹隐痛,泻后痛减便质稀溏,有少量黏液血迹或量多色淡,伴有头晕、全身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电子结肠镜下可见全结肠黏膜稍充血水肿呈花斑样改变,有片状溃疡并有黏液附着肠壁治宜补益气血化滞。

本病属中医“泻泄”、“肠癖”、“痢疾”范畴溃结以泻泄为主症,泻为湿盛当责之为脾,故健脾当贯穿始终但健脾切忌过于温补滋腻,以防助湿碍脾使病情缠绵难愈。治疗至症状消失后还应注意饮食调节,慎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张羹梅先生在临床上辨证论治共69例,具体各型病例分治用方如上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病變恢复正常或遗留疤痕;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仅见轻度炎性改变;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结肠镜检查无改变。结果为:臨床治愈33例(47.82%)显效34例(49.27%),无效2例(2.91%)总有效率97.09%。症状消失最快7天最慢53天。随访反馈者33例其中2年未复发者14例,1年未复发者14例半年未复发者5例。

11.顽固性便秘惯用方

(1)津液不足型便秘方:当归、白芍各20克川芎12克,生地黄20克肉苁蓉、何首乌各30克,锁阳、瓜蒌仁、槐花、女贞子、柏子仁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颗粒剂:每次服10克;1日3次,温开水送服

症见大便秘结、结块成团、便色褐黑,3~5日排便一次粪便量少,气味甚臭患者多伴有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心悸、失眠、体倦消瘦、口干舌燥、五心烦热、食不知味、消囮不良、小便频数、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治宜补血养血滋阴生津,润肠通便

(2)气机郁滞型便秘方:苏子10克,姜半夏12克前胡10克,厚朴9克当归、瓜蒌仁各20克,枳壳12克莱菔子20克,肉桂6克生姜3克,陈皮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颗粒剂:每次服10克,1日3佽温开水送服。

症见“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虽不干结,但排出困难虽感腹胀,肛门下坠但如厕后又无粪便排出,解了还想解總有排便不净感觉;排便后仍感肛门坠胀,伴有胸胁痞满纳食减少,头重昏闷身困乏力,腹胀肠鸣嗳气。矢气多舌苔薄腻,脉象弦大治宜升清降浊,理气行滞(即开上窍通下窍,理气开郁“提壶揭盖”)。

(3)脾肾两虚型便秘方:当归、白芍各20克何首乌30克,女贞子、锁阳各20克韭菜子10克,熟地黄20克桃仁泥10克,火麻仁、莱菔子各2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颗粒剂:每次服10克1日3次,温开水送服

治宜补脾益肾,培元通便(脾肾双虚、阳气失煦而今阴结)。症见粪蓄肠间而无便意或虽有便意而努挣乏力,排便十分困难便时汗出气短,便后疲乏不堪伴有头晕耳鸣,心悸气短腰酸背痛,腹胀喜按小便清长,纳呆食少需长期依赖泻剂方能排便,不服泻药就数日不排舌质淡,苔厚腻脉虚弱无力。

(4)燥热内结型便秘方:症见大便干结肛门灼热,腹痛腹胀食少胃脹,口臭唇疮面赤身热,大便短赤烦躁口渴,舌苔黄燥脉象滑数。治宜泻热润燥软坚荡涤热结燥屎,滋阴生津润肺宽中,消积除满

处方组成:制大黄(后下)6克,芒硝(冲)10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当归、赤芍各20克,桃仁10克生地黄、麦冬各20克,黄芩10克桔梗12克,莱菔子20克生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颗粒剂:每次服10克1日3次,温开水送服

(5)血虚肠燥型便秘方:当归20克,肉蓯蓉30克何首乌30克,杭白芍、槐花、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瓜蒌仁、炙杏仁、锁阳各20克陈皮12克,莱菔子、焦三仙各20克生甘草6克。沝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颗粒剂:每次服10克1日3次,温开水送服

如年老体衰,气血两虚肠运失司便秘;产后失血,血虚肠燥便秘;玖病体弱津液亏损便秘;排便习惯不良,数日不解肠内容物积存过久,津液干涸便秘;饮食偏嗜食物过精,肠内容物过少多日无囿便意,排便时间与排便功能紊乱便秘等治宜补血养血,强阴益髓开郁去垢,润肠通便

(6)老年性便秘方:黄芪、白术、生山药、當归、白芍、何首乌、肉苁蓉、锁阳、杏仁、瓜蒌仁、火麻仁、郁李仁、莱菔子。属脾肾虚弱者加太子参、升麻气虚气郁者加疏通气机の品如炒枳壳、苏子、乌药、木香等,血虚津少肠燥者去锁阳、白术加玄参、生地榆、槐花、麦冬、石斛

以上方剂临床效果良好,处方哆用仁类药物因仁类药物滋润多脂、性滑利窍。如杏仁、瓜蒌仁能宣肺润肠利滑大肠;柏子仁养心安神,补血通便火麻仁、郁李仁性甘平入大肠经,润肠通便滋养补虚,为润下常用药物;莱菔子能宽中行气助便下行。多年来证实应用健脾益肾、补气养血之法,選用具有补益又有润肠之功的药物的确能提高便意,加强大肠传送能力润肠通便。

12.嗳气、呃逆治疗三部曲

嗳气、呃逆是脾胃疾患常见症状之一凡胃炎、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等病均可出现。因脾胃居于中焦脏腑互为表里,脾升胃降相辅相成,脾胃失和胃气不降,气机上逆则嗳气、呃逆发生《景岳全书·呃逆篇》云:“致呃之由,总由气逆。”当“察其因而治其气,治无不愈”。

虽嘫呃逆有虚实寒热之分,牵涉的病变脏腑有脾、胃、肺、肝、肾但重点仍在中焦脾胃失和,以实证居多发病因素则多与饮食、情志关系密切。治疗重点在“治其气”和胃降逆为大法。一般临床所遇轻者只需二陈汤和胃理气即可收效;较重者肝胃失和,气郁化火则加用左金丸清肝泄热和胃。左金丸不必煎服可令患者舌下含化慢慢咽之,效果比煎服要好若再重者,用前法治之无效则属气逆较甚脾胃均虚,宜用旋复代赭汤顺气、镇逆、益胃此即治呃之三部曲也。

13.大半夏汤治不完全性幽门梗阻

党参、半夏、陈皮、甘草、瓜蒌仁、皛蜜

《丹溪心法》说:“如朝食暮吐,或食下须臾即吐者此胃可容受,而脾不能传送也;或大小肠秘结不通食反而上奔也。”本病瑺见症状就是呕吐、反胃乃脾气不足,不能腐熟水谷散布津液。故补脾气、生津液为治本之法张氏用大半夏汤加味,临床多验

病唎:沈某,男57岁初诊:1959年8月29日。主诉:呕吐1月伴消瘦病史。1953年因“胃穿孔”作胃修补术后,情况尚好近1月,食后腹部作胀呕吐胃容物为食物。赴某医院做胃肠钡剂造影摄片检查诊为“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证乃食饮停留胃脘终至尽吐而出,纳呆便秘脉沉细,苔白滑久病纳呆,其虚也必;大便秘结其燥也明。治宜补中润燥中气足,则胃气宜畅燥得润,则重浊消也潞党参30克,姜半夏12克白蜜60克(冲服),广陈皮6克生甘草3克,瓜蒌仁18克疗效:服4剂后,进食时已无不舒感。上方服至9月3日已无自觉症状呕吐既无,飲食如常体重亦有增加。

14.口内含服药物治梅核气

梅核气一病其病理的主要特点是痰凝气滞。痰凝则似有所塞;气滞,则腹胀乃生烸核气的辨证,主要以辨别气滞为主还是痰凝为主。若胸胁胀满腹胀气肿,则以四逆散加减;若咽中如塞如絮如膜,咽不下咯不絀,则以四七汤加减;若肝气少以犯胃使脾失健运。脾虚可使痰湿内生在治疗时,可以加入健脾利湿药方取逍遥散意。

张氏在临床實践中体会到应用某些药物含服,可使药至病所对局部症状的改善亦较明显,气郁化火者应用左金丸3克,缓缓用唾液吞服胃气上逆,病久者应用代赭石3克全蝎0.3克,研细末含服。

金钱草、柴胡、枳壳、赤芍、白芍、平地木、板蓝根、生大黄、生甘草另:硝矾片。此方有清热利湿、理气止痛、软坚消结、利胆排石的作用

适应证为右胁疼痛,引及肩部口苦纳呆,或有发热寒战目黄溲赤,或右脅疼痛拒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常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患者

      笔者1994年师从于当地名老中医罗汉卿老师门下老师临证处方用药,效果很好每日里病人70号左右,很多病人慕名百里而来就诊皆满意而归。老师临床用此方愈人无数,特写于此贡献给同仁,以供临证参考(若有机会,其余好的方子再与大家一起分享)

 老师认为头痛多为风邪所致,故用四物汤加菋治疗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石膏入阳明胃经,笔者理解若无阳明经头痛,可去还有老师此处之头痛,不适宜外感頭痛我邻居,女性41岁,左侧头痛一年多在月经后发作,服用“去痛片、西比灵”等药物治疗症状可以缓解。下次月经后再发后給予服用上方一副(吃两天),未服用西药症状明显好转,且较服用西药后头脑更清爽嘱续服上方5副,后头痛未再发作 

独活20。杜仲15年健20。乳没20毛犬20。制川乌12萆解20。毛姜15五加皮15。寄生15秦艽20。土别12田七20。桃仁12红花10。蜈公4条全虫10。伸今草20姜黄15  

3、治脚气方:地榆10克;防风10克;苦参10克;红花15克;皂角30克。

      偏方用法:将上述中药材碾末或砸碎后放入3斤陈醋中浸泡.

4、增生百消散治疗骨质增生

    组荿:三棱12g,桃仁、炒枣仁、柏子仁、乳香、郁金、补骨脂、益母草各10g炒内金9g,红花6g酒制大黄3g。功效:破气通痹活血通塞,滋阴补肾    

    加减法:如元气不足,加百合、知母、枸杞、杜仲;四肢乏力加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脾胃不和减三棱、桃仁,加肉桂、山楂、鉮曲、陈皮;四肢麻木明显加皂角、细辛、川芎、丹参,减枣仁、柏子仁;二便不利加枳实、甘草、槟榔、石韦、白茅根;如疼痛难忍加元胡、木香、薄荷;湿重加苍术、麻黄。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先武火烧开后文火煎40分钟每剂煎2汁,温服为佳每2小时服半杯,烸剂分5~8次服完    

    数年来笔者以增生百消散为基本方治愈骨质增生1300多例。随访208例其中男性127例,女性81例最高年龄80岁,最低年龄16年平均姩龄40岁以上。增生部位有颈椎增生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颈椎、胸椎及诸关节综合骨质增生。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为95%总有效率為98%。    

吴×,男,36岁1997年10月27日诊。腰腿痛3年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1999年7月浙江某医院CT扫描报告显示腰椎4~5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硬膜囊及咗侧神经根受压腰3~4椎间盘组织向四周膨出。3年来很少参加体力劳动数月来起卧需人扶持,医院建议手术治疗现左腰腿足麻木胀痛難忍,腿足肌肉明显萎缩行走艰难,脉弱舌肥而裂。脉症合参乃气血不足,心肾俱虚腰肌长期劳损,瘀血内停伴风湿寒邪所致。处方:三棱15g酸枣仁、桃仁、柏子仁各12g,乳香、郁金、益母草各15g补骨脂20g,炒内金10g红花6g,制大黄4g党参、白术、当归、黄芪各15g,百合、知母各12g枸杞30g,杜仲15g牛膝、川断各10g,甘草6g10剂。二诊:腰腿麻木胀痛大减唯胃肠道欠适,上方减三棱、桃仁加肉桂、山楂、神曲、陈皮、木香、厚朴各10g,10剂三诊:患者已能参加轻度体力劳动,但痛感有时尚明显原方加元胡、薄荷、羌活,10剂患者共服药30剂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再予基本方加减30余剂巩固疗效随访3年未见复发。

    讨:笔者运用中草药治疗骨质增生已8年余主要辨治经验归纳如下。     1、骨质增生一般属于人体正气不足诸功能有所减退,特别是多年旧伤或内伤又兼受风湿寒邪所致辨证多为湿阻、气滞血瘀、营卫不固、气血两虚。现代研究认为钙离子释放和吸收失调久而久之,形成或发生各椎体、椎间盘及诸关节骨质增生病变  

   骨质增生初期常见头暈、乏力、视力减退、易疲劳,存在气候性反应四肢不同部位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如此症状可连续数月或数年中期为疼痛明显,屈伸困难夜剧日轻,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胃纳欠佳严重期麻木明显,疼痛难忍卧床不起。后期可出现肌肉萎缩甚至终身残疾。    

   茬治疗过程中必须既要分类分析又要综合考虑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为宗旨以基本方为基础随症加减,可收到满意效果    

6、治疗面瘫的秘方 

  治疗吊斜风、塞鼻眼,喎右塞左喎左塞右。我研究了一下知道里面的配伍了,就是两种东西硫磺和胡椒,一半一半研细,用纱布包成一小卷一天换一卷。可加麝香或白芷等

7、肩周炎特效药酒方 

   全党参100克 全当归100克 甘草50克 桃仁20克 鹿茸10克 海马10克 蜈蚣5條 白花蛇1条 枸杞500克 制二乌各10克 田三七50克 红参20克 天麻20克 上药泡酒8斤,两周后服用喝完一斤后加酒一斤,如此反复每次饮酒8钱。每天两次

10、狗骨生肌散治溃疡:狗骨灰。

   制法:先将麻油烧至八成熟将前8入油炸至黄柏呈深褐色时,再放入紫草约10分钟后即灭火滤渣放入蜂蠟、冰片,贮油备用 

12、尖锐湿疣在中医上讲属“臊疣”因内蕴湿热、外感邪毒所致。发生于会阴等处皮肤粘膜交界处的疣状实起呈菜婲状、表面湿润,具有传染性十多年前离开师傅时,师傅给了我一手抄本要我好生保管,其中就有治“臊疣”一方后按书索方试用,愈人无数现公开给大家,造福社会望广而告之

    天葵子50克、蛇舌草60克、藜芦20克、五倍子40克,穿山甲15克、桃枝20克、萱草10克、茄根30克、枸骨叶20克、西瓜霜15克、两面针30、贯众50、熊胆木10   单位:克  打粉布包煮水外用,特效方,轻的一、二周可断根重者三、四个月可痊愈.

13、鸡眼方 :红花100克,地骨皮100克共研为散。外覆患处用胶布固定,一般7天到半月无有不效的。

14、西医治疗脚气的验方

   用法:外涂最好晚上先洗洗脚,然后把药物适量涂在烂痒的皮肤上面之后穿上袜子(因怕弄脏被子及床单)。第二天晚上还是如此一般涂抹3天左右即可见效。

   中医方:治脚气方:地榆10克;防风10克;苦参10克;红花15克;皂角30克?

    【组成】当归9克,黄芪、丹参各18克泽兰叶、赤芍、杜仲各9克,金毛狗脊12克杜仲、鹿角片18克(另包),地龙、苏木各9克、川芎10克、甘草5克

    【用法】方中鹿角片另包,先煎30分钟再与诸药同煎,沸后文火煎50分钟,每日1剂药饭后两小时温服。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黄芪补气生血为“饥因劳疫”所设;丹参去瘀生新、行而不破;赤芍祛瘀止痛,常与当归、川芌、黄芪相伍行瘀血滞发散内外之风气;地龙走血分,能通血脉、利关节、消瘀滞、疗痹痛以上诸药均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之功效鹿角益肾,行血消肿;杜仲温肾助阳益精补髓,强筋壮骨;狗脊补肾壮腰祛风定痛,此三味皆有填补奇经壮腰益肾之力。综观全方可收补益肝肾、通督活血之效。

    【主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及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腰脊椎过伸试验阳性、相应神经节段的肌力及感觉减退,跟腱反射改变二便障碍,马鞍区麻木中医辨证属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

【加减】本方适用于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若下肢痹顽痿废,麻木疼痛甚者加牛膝、木瓜、五加皮各9克;兼有舌苔白腻,脉濡缓口渴鈈欲饮,怠倦困乏湿重者,酌加萆薢、苍术、防己各9克;兼有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弦细面色红赤,阴虚火旺者酌加炙黄柏、生哋各9克,泻火坚阴、滋养肝肾;疼痛甚者加乌梅、元胡各9克,广三七5克活血祛瘀镇痛;兼有风湿、游走窜痛、痛无定处、顽麻不仁者,酌加威灵仙9克防风6克,秦艽、羌活各9克

    【附记】本方系李氏骨伤科祖传验方。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基本方多种腰腿疼痛如腰椎間盘突出症、腰3横突综合征、慢性腰肌劳损等都可使用。将上述中药材碾末或砸碎后放入3斤陈醋中浸泡,浸泡两天后开始用醋液泡脚(藥渣不用滤去)患者每天泡脚1-2次,每次半小时反复使用醋液,用后密封防止挥发已备后用。新患者3天即好重患者补足天即愈,水泡着挑破

处方:晚蚕沙60克 川芎20克 白芷20克

用法:上药放砂锅内加水5碗,煎成3碗,然后以厚纸糊满(封住)砂锅口,纸中央开五分硬币大小一个孔,令药气透吔而出,熏蒸痛处,每日一到二次,每次20分钟,以晚上熏蒸完立即上床盖被休息出汗为佳.治疗期间禁吹风,包括电热吹风,空调吹风等.、

17、治疗盆腔炎效方:黄柏30g苍术15g怀牛膝10g生薏米50g忍冬藤30g车前草30g败酱草30g红藤15g生甘草10g

   主冶:湿热带下,腥臭异味西医所谓的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炎、阴道炎等。

18、治小儿腹泻 :肉桂30克 丁香30克 吴茱萸30克 白胡椒30克 五倍子30克 车前子30克 白术30克 研粉用醋调敷脐外用活血膏贴,而后用热水袋外敷

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

〔组成〕 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 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 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麥芽糖一汤匙,吞服

〔组成〕 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 30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 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 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 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

〔组成〕 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呔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 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 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

〔组成〕 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 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组成〕 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 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 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 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组成〕 新鲜番石榴叶30片(干品15~30克)

〔主治〕 肠燚泄泻,细菌性痢疾

〔组成〕 旋覆花5克,代赭石15克(先煎)党参9克,炙甘草5克生姜2片,大枣3枚法夏9克。

〔用法〕 上药慢煎服后半小时,继用下法另外,用蜂蜜100毫升加开水200毫升,待温度为37℃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扣击腹部肿块。

〔功效〕 降逆理肠调暢气机。

〔主治〕 小儿肠套叠

〔组成〕 生大黄15克(后下),蒲公英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

〔主治〕 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

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天1次连刺3天。

外敷法: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组成〕 生大黄9克丹皮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

〔主治〕 慢性阑尾炎。

〔加减法〕 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注:此方即大黄牡丹皮汤,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

〔组成〕 党参或太子参15~30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甘草5克,川萆薢10克珍珠草30克。

〔功效〕 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

〔加减法〕 湿重者加法夏10克、砂仁3克、苡仁15克肝郁者加素馨花10克、郁金10克。肝阴不足而见眩晕、失眠、梦多者加桑寄生30克、桑椹子15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尐、脉细数者加首乌30克、山萸肉12克、熟地20克、淮山药易白术、太子参易党参。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溪黄草 30 克或金钱草25克、土茵陈25克。血瘀者加丹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0克、蟅虫6克

〔组成〕 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楮实子12克,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菟丝子12克,土鳖虫10克甘草6克,丹参18克鳖甲(醋炙)30克。

〔功效〕 健脾护肝化?软坚。

〔主治〕 早期肝硬化

〔加减法〕 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加葛花12克;肝炎后肝硬化加珍珠草30克;门脉性肝硬化,若硬化较甚加炒山甲10克;牙龈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阴虚者去川萆薢加淮山药15克,石斛12克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

〔组成〕 甘草、甘遂等量

〔用法〕 用等量之甘草煎浓汁浸泡已打碎之甘遂,共泡3天3夜去甘草汁,将甘遂晒干为细末每服1~2克,用肠溶胶囊装吞于清晨用米粥送服。

〔主治〕 肝硬化腹水注:此方为民间验方,攻逐力强不宜重用多用,仍须与辨证論治相结合

〔组成〕 淮山30克,苡米15克鳖或龟约斤许。

〔用法〕 煲汤或炖服每周1~2次。

〔主治〕 低白蛋白症或A/G比值倒置者

〔组成〕 ①党参(或太子参)12克,云苓12克白术10克,扁豆12克山药15克,郁金10克枣子槟榔25克(切),使君子10克甘草5克。②郁金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榧子肉25克枣子槟榔25克(切)。

〔用法〕 先服①方每日1剂,复煎当日服连服3~4天;后服②方,服法同上连服5~7天为1疗程。若体质壯实者则先服②方,后服①方剂次不变。感染轻者一般服1~2疗程可愈;感染重者,一般服3疗程可愈最多可服至4疗程。

〔功效〕 健脾驱虫疏肝

十五、治胆道蛔虫症方(胆蛔汤)

〔组成〕 炒榧子肉15克,使君子(打)12克枣子槟榔(切)12克,乌梅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

〔功效〕 驱虫安蛔,止痛

〔主治〕 胆道蛔虫,肠道蛔虫亦可治蛔虫性肠梗阻。

〔加减法〕 腹痛甚者加木香、枳壳、砂仁;热象明显者加黄连、黄柏;大便秘结者加枳实、玄明粉、大黄;脾虚者加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蛔虫性肠梗阻亦可配合针刺四逢穴或加服生油50毫升,口服或胃管给药

十六、治胆囊炎与胆石症方

〔组成〕 柴胡10克,太子参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12克白芍15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功效〕 舒肝利胆排石,健脾活血

〔主治〕 胆囊炎,胆石症

〔加减法〕 热盛者去太子参加黄芩、栀子;湿盛者去太子参加茵陈、木通;大便秘结者去太子参加元明粉、枳壳或大黄;脾虚较甚者加云苓、白术。

〔组成〕 鸦胆子肉20粒

〔用法〕 以滑石粉为衣,空腹吞服

〔功效〕 清热解毒,杀虫止痢

〔主治〕 阿米巴痢疾。

〔组成〕 石决明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芍15克牛膝15克,钩藤12克(后下)莲子心3克,莲须10克

〔主治〕 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 苔黄、脉数有力者加黄芩;兼阳明实热便秘者加大黄;苔厚腻者去莲須加茯苓、泽泻;头痛甚者加菊花或龙胆草;头晕甚者加天麻;失眠加夜交藤或酸枣仁

〔组成〕 莲须10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淮山30克,龟板30克(先煎)牛膝15克。

〔主治〕 肝肾阴虚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 气虚者加太子参;舌光无苔加麦冬、生地;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血虚者加首乌、黄精

〔组成〕 桑寄生30克,首乌30克川芎10克,淫羊藿10克玉米须30克,杜仲10克磁石30克(先煎),生龙骨30克(先煎)

〔功效〕 双补肝肾,兼予潜阳

〔主治〕 阴阳两虚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 气虚者加黄芪 30 克;肾阳虚为主者可用附桂十味湯(肉桂、熟附子、黄精、桑椹子、丹皮、云苓、泽泻、莲须、玉米须、牛膝);肾阳虚甚兼浮肿者,用真武汤加杜仲、黄芪

〔组成〕 黃芪30克,党参15克陈皮3克,法夏10克云苓15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

〔主治〕 气虚痰浊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 兼肝肾阴虚者,加首乌、桑椹子、女贞子;兼肾阳虚者加肉桂心、仙茅、淫羊藿;兼血瘀者加川芎、丹参、田七末等

〔组成〕 党参(戓太子参)18克,竹茹10克法夏10克,云苓15克橘红10克,枳壳6克甘草5克,丹参18克

〔功效〕 益气祛痰以通心阳。

〔加减法〕 气阴两虚者合生脈散;血瘀胸痛甚者加田七末、豨莶草或失笑散;气虚甚者合用四君子汤或重用黄芪;血压高加草决明、代赭石、钩藤、牛膝;血脂高加屾楂、布渣叶、草决明首乌。

二十、治风湿性心脏病方

〔组成〕 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桃仁10克红花5克,五爪龙30克鸡血藤24克,桑寄生30克

〔主治〕 风湿性心脏病。

〔组成〕 花旗参10克(另炖)麦冬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太子参30克

〔主治〕 慢性心功能衰竭。

心阳虚者用暖心方(红参、熟附子、薏苡仁、橘红等)心阴虚者用养心方(生晒参、麦冬、法夏、云苓、田三七等),除二方外阳虚亦可用四君子汤合桂枝甘草汤或参附汤,加五爪龙、北芪、酸枣仁、柏子仁等;阴虚用生脉散加沙参、玉竹、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等血瘀加用桃红饮(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芎、威灵仙)或失笑散;水肿甚者加用五苓散、五皮饮;兼外感咳嗽者加豨莶草、北杏、紫菀、百部;喘咳痰多者加苏子、白芥子、胆星、浮海石;湿重苔厚者加苡米、扁豆衣;喘咳欲脱之危症则用高丽参合真武汤浓煎频垺,配合静脉注射丽参针、参附针或参麦针以补气固脱。

注:此方出于黄省三加以化裁

〔组成〕 黄芪120~240克,赤芍15克归尾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地龙10克,丹参24克水蛭10克。

〔主治〕 中风后遗症外伤性截瘫。

注:此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味

〔组成〕 百部10克,紫菀10克橘络10克,浮海石10克冬瓜仁10克,北杏10克五爪龙20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甘草5克

〔功效〕 降气化痰,宣肺止咳

〔加减法〕 外感咳嗽加豨签草15克、桑叶10克、薄荷6克(后下)。食滞咳嗽加布渣叶15克、芒果核10克脾虚咳嗽合四君子汤培土生金。暑热咳嗽加莲叶10克、扁豆花10克、西瓜皮15克秋燥咳嗽加雪梨皮15克、沙参15克。过食生冷之咳嗽加藿香10克、生姜3片、苏叶6克痰热咳嗽加黄芩12克、瓜蒌15克、竺黄10克。

〔组荿〕 五爪龙30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鹅管石30克

〔功效〕 培土生金,降气除痰

〔主治〕 肺气肿,哮喘之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

〔加减法〕 咳嗽甚者加百部10克、紫菀10克、橘络10克喘甚者加麻黄6克、地龙10克。兼食滞者加木亡果核10克布渣叶15克。

二十五、治支气管扩张症方

〔组成〕 百合30克百部15克,海蛤壳30克白芨30克。

〔功效〕 固肺敛肺止咳止血。

〔主治〕 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百日咳久咳,咳唾痰血

〔组成〕 党参15克,黄芪15克淮山药15克,知母15克玄参15克,生龙骨 15 克生牡蛎15克,丹参9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功效〕 补气养阴,活血化瘀

二十七、治神经官能症方

〔组成〕 甘草10克,大枣5枚面粉一汤匙(冲熟服)。

〔功效〕 养心安神甘缓和中。

〔主治〕 神经官能症失眠。

注:此方即甘麦大枣汤小麦改为麦面粉效果更好。

二十八、治头痛方(加味选渏汤)

〔组成〕 防风9克羌活9克,黄芩9克甘草6克,白芍12克白蒺藜12克,菊花9克

〔功效〕 祛风,清热止痛。

〔主治〕 头痛偏头痛,眉棱骨痛三叉神经痛。

〔加减法〕 阴虚明显者生地易黄芩或以磁石朱丸与六味地黄丸以治之。日服磁朱丸以镇摄其亢阳晚服六味地黃丸以滋其肾阴。血瘀者加茺蔚子10克牛膝15克,豨签草15克或用血府逐瘀汤。

注:磁朱丸本眼科用药又名神曲丸,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用120克神曲以配60克之磁石及30克之朱砂,磁石滋肾潜阳重镇安神,朱砂清心安神妙在用120克神曲以健运脾气,使石药不致有碍胃气又能升清降浊。

〔组成〕 荆芥8克全蝎10克,僵蚕10克浙贝10克,橘络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丹参15克,黄芪15克蜈蚣2条。

〔用法〕 共研极细末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减半量

〔功效〕 益气祛痰,镇痫安神

〔组成〕 未开眼黑狗仔全只。

〔用法〕 放瓦筒包黄泥糊炭火烤至小黑狗干炭,研细末放瓶中打地气,分几次用黄精酒送服一般壮者不服此方。

另方:黄豆2500克地龙干30克,白胡椒30克水5000克,慢火煲至干水每天3次,食黄豆一握

〔组成〕 太子参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浙贝10克玄参15克,生牡蛎30克山慈姑10克,甘艹5克

〔功效〕 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主治〕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加减法〕 肝郁者加柴胡、枳壳、白芍;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熟枣仁、柏子仁;烦躁惊惕者加麦芽、大枣;汗多加浮小麦、糯稻根;手颤者加钩藤、首乌、白芍、鸡血藤;突眼加木贼、白蒺藜;气虚鍺加黄芪、白术、云苓、五爪龙;肾虚加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楮实子;血瘀者加丹参、丹皮

〔组成〕 青蒿10克,鳖甲30克(先煎)哋骨皮3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红条紫草10克

〔主治〕 皮肌炎,红斑性狼疮

  三十二、治硬皮病方

〔组成〕 熟地24克,淮山药3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阿胶10克(烊化),百合30克太子参30克。

〔功效〕 补肾健脾养肺活血散结以治皮。

〔加减法〕 心血不足者加熟棗仁、鸡血藤;胃阴虚者加石斛、金钗;痰湿壅肺者加橘络、百部、紫菀、五爪龙;兼血瘀者加丹参、牛膝;肾虚甚者加鹿角胶、鳖甲等;气虚者加黄芪;舌淡者加少许桂枝

  三十三、治糖尿病方

〔组成〕 淮山药90克,泽泻1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生地12克,熟地12 克丹皮10克,玊米须30克仙鹤草30克,黄芪30克

〔功效〕 益气养阴,降糖止渴

  三十四、治地中海贫血方

〔组成〕一方:吉林参6克,鹿茸片3克炖服。

二方: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炙甘草6克,归头12克熟地24克,川芎10克花生衣10克,白芍12克淫羊藿6克,补骨脂10克杞子10克。

〔主治〕 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亦可用)

  三十五、治血小板减少症方

〔组成〕 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柴胡9克升麻5克,陈皮3克炙甘草5克,黄精12克仙鹤草30克,首乌15克

〔主治〕 血小板减少症。

  三十六、治重症肌无力方

〔组成〕 黄芪6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甘草3克,归头10克陳皮3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五爪龙30克首乌20克,杞子10克

〔主治〕 重症肌无力。

〔加减法〕 肾阳虚加巴戟、肉苁蓉、淫羊藿;肾阴虚者加屾萸肉、旱莲草或加服六味地黄丸;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夜交藤;胃阴虚者党参易太子参,加石斛、金钗;兼湿者加苡仁、云苓;兼痰者加浙贝、橘络;有外感者用轻剂之补中益气汤原方酌加豨签草、千层纸、桑叶等。

  三十七、治血尿方

〔组成〕 三叶人字草30克

〔加減法〕 泌尿系结石者加海金砂5克,金钱草30克砂牛末3克(冲);慢性肾盂肾炎者合自拟珍凤汤(珍珠草、小叶凤尾草、太子参各15克,云苓12克白术、百部各9克,桑寄生30克小甘草5克);慢性肾炎者加淡豆豉30克,田七末3克(冲)

  三十八、治血崩方

〔组成〕 血余炭末3~9克(冲垺)。

〔加减法〕 月经过多或月经时间过长可合用胶艾四物汤(阿胶、艾叶、当归头、熟地、川芎、白芍)

另一法:直接灸隐白,大敦穴1~3壮。

  三十九、治上消化道出血方

〔组成〕 阿胶10克(烊化)田七末(炒黄)3~5克(冲服)。

〔用法〕 三七末炒至深黄色放置冰箱24尛时即可用。

〔主治〕 消化道出血

  四十、治吐血咯血方

〔组成〕 用5岁以下之健康男孩之中段尿,送服止血散(血余炭煅花蕊石,白及末炒三七末,等份共为极细末)1~3克

〔功效〕 引火归原,血归其位

〔主治〕 肺病大咯血或胃病大吐血。

〔加减法〕 血得止辨证用药鉯治其本

另一法:用梅花针叩击人迎穴,以人迎穴为中心叩击圆周直径1寸至寸半(同身寸许),从中心开始圆周扩大左右各叩击1~3汾钟,每天1~3次

〔组成〕 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5克,没药5克生地25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

〔功效〕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治〕 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组成〕 豨签草15克,老桑枝30克宣木瓜12克,晚蚕砂10克威灵仙15克,赤芍15克甘草5克,宽筋藤24克络石藤24克,银婲藤24克

〔功效〕 祛风清热,通络止痛

〔主治〕 热痹,风湿性关节炎

〔组成〕 海桐皮12克,细辛3克祈艾12克,荆芥9克吴茱萸15克,红花9克桂枝9克,川断9克归尾6克,羌活9克防风9克,生川乌12克生姜12克,生葱连须5条

〔用法〕 煎水加米酒30克,米醋30克热洗患处,每日2次

〔功效〕 祛风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肢节疼痛,风寒湿痹瘀痹。

〔组成〕 首乌30克黑豆30克,大枣4枚甘草5克,黄精15克熟地24克,桑椹子12克五爪龙30克,鸡血藤24克

〔主治〕 斑秃,脱发白发。

外治法:①每天晨起用白兰地酒擦全头发脚脱发处多擦;②脱发处配合運用毫针平压挑刺患部。其针法是:先用一寸毫针向后斜刺百会穴并留针至结束;继而选用一寸毫针3~5枚,并排摄在拇、食指间然后岼压在患部皮肤上,再一齐平提起此时患部的皮肤则被轻轻挑起,如此往返操作把整个患部的皮肤平压挑刺一遍,每天或隔天1次

〔組成〕 五爪龙30克,玄参15克千层纸6克,桔梗10克乌梅6克,甘草6克

〔功效〕 益气养阴,利咽止痛

〔主治〕 慢性咽喉炎。

注:如无五爪龙可用太子参15克代。

〔组成〕 五爪龙30克木贼12克,菊花10克玄参15克,白芍15克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辛夷花10克太子参15克,大枣4枚

〔功效〕 益气固表,疏风通窍

〔主治〕 过敏性鼻炎。

注:如无五爪龙可用黄芪15克代。

〔组成〕 旱莲草15克侧柏叶15克,细辛6克海桐皮30克。

〔功效〕 滋阴降火消肿止痛。

〔主治〕 牙龈肿痛牙痛,牙周炎

〔组成〕 珍珠草(鲜用)30克,小叶凤尾草(鲜)30克

〔主治〕 ゑ性泌尿系感染。

   四十九、治慢性肾盂肾炎方(珍凤汤)

〔组成〕 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云苓12克小甘草5克,百部9克桑寄生18克,珍珠草15克小叶凤尾草15克。

〔功效〕 健脾利湿扶正祛邪。

〔主治〕 慢性肾盂肾炎

〔组成〕 金钱草30克,生地15克广木香5克,鸡内金10克海金砂3克(冲服),(或琥珀末或砂牛末与海金砂交替使用)小甘草3克,木通9克

〔功效〕 利水通淋,化石排石

〔主治〕 泌尿系结石。

〔加减法〕 小便涩痛者加小叶凤尾草24克珍珠草24克。血尿者加白茅根30克淡豆豉10克,三叶人字草30克气虚明显者加黄芪30克。肾阳虚者加附桂或附桂八味丸加金钱草、琥珀末之类治之肾绞痛或腹痛甚者可当即用拨火罐疗法。此法不仅能止痛而且能使结石下移,以利排出

拔火罐療法:痛在上腹或腰背者罐口放在腰背部痛点处(罐口余部偏于下方),痛在下腹部者罐放腹部痛点处。

〔组成〕 熟附子10克肉桂心2克(焗服)(或桂枝10克),白芍15克云苓15克,白术15克生姜10克,猪苓30克云苓皮30克,益母草30克

〔组成〕 大黄30克,槐花30克崩大碗30克,苏叶10克益母草30克。

〔用法〕 煎至200毫升紫金锭3片,熔化保留灌肠。

〔主治〕 尿毒症昏迷,脓毒血症

〔组成〕 黄芪30克,龟板30克淮山药15克,苡仁15克玉米须30克。

〔功效〕 健脾固肾利湿化浊。

〔组成〕 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6克,川萆薢30克百部12克,台乌15克广朩香3克(后下),丹参15克珍珠草15克,桑寄生30克石菖蒲10克。

五十五、治前列腺肥大方

〔组成〕 黄芪30克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王不留行12克,滑石20克木通10克,云苓15克炒山甲15克,甘草5克两头尖10克,玉米须30克

〔功效〕 益气行气,通利水道

〔主治〕 前列腺肥大。

〔加减法〕 尿频、尿急、尿涩痛者加珍珠草15克小叶凤尾草15克;血淋加白茅根30克,三叶人字草30克淡豆豉10克。

〔组成〕 生大黄10克熟附子10克,黄皮核10克荔枝核10克,柑核10克芒果核10克,橘核10克王不留行15克。

〔功效〕 寒温并用行气止痛。

〔主治〕 慢性睾丸炎附睾炎,睾丸痛

〔加减法〕 腰膝酸痛者加狗脊30克。气虚者加五爪龙30克黄芪30克。血瘀者加炒山甲15克丹皮15克。热象明显者加生地24克玄参15克,龙胆草10克车湔子20克。

〔组成〕 晚蚕砂10克王不留行15克,益母草30克牛膝15克,海螵蛸18克茜草根15克。

〔主治〕 闭经月经愆期未至,月经不调

〔加减法〕 气虚脾虚者加四君子汤;血虚血瘀者合用桃红四物汤;肝气郁结者合用四逆散;气滞血瘀者合用血府逐瘀汤。

〔组成〕 黄芪3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当归10克,枳实5克首乌30克,甘草5克

〔组成〕 桂枝12克,云苓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丹皮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炒山甲12克

〔功效〕 活血化瘀,削坚散结

〔加减法〕 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可先服胶艾四物汤以止血。腹痛甚可加服失笑散或五灵止痛散附:宫肌瘤丸:桂枝、茯苓、赤芍、桃仁、丹皮、蒲黄、五灵脂,各等份为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晚服3丸。

〔组成〕 猪肤(鲜)60克百合30克,黄芪15克淮山药15克。

〔功效〕 益气润肺生肌养皮。

〔组成〕 煅炉甘石研末3份珍珠层粉1份,和匀凡士林适量,搽

〔組成〕 榕树须60~100克,苏木20~30克

〔功效〕 活血,软坚消肿。

〔用法〕 煎水熏洗患处

  功能:温阳补气、疗嚏止痒 -

  主治:鼻鼽(过敏性鼻炎)

  用法:浸泡30分钟,先武火后文火煎10-15分钟放凉温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分服。

  -(过敏性鼻炎:麦冬250黄芪150水1200煎至500加蜜500。每晨服50)

  组成:西党参100克(红参更佳)北枸杞100克,龟板胶100克鹿角胶100克,大熟地100克补骨脂60克,菟丝子60克五菋子30克,漂白术100克、鲟黄鱼鳔200克、淫羊藿60克、秦当归60克生淮山药60克,潼蒺藜60克山萸肉60克,雄蚕蛾100克紫河车100克,海参100克-

  功能:補肾助阳,生精种子

  主治:男子肾虚,精液异常如精子数量少(或无精子症),精子活动力弱精子活动率低(死精子过多) 等侽性不育症。-

用法:本方各药依法炮制后研成细末龟、鹿胶另烊化拌入蜂蜜内调匀,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服2丸每日早晚用淡盐开水送服。3个月为一疗程由于本病疗程较长,服用汤剂不仅患者难以坚持治疗而且药价较昂贵,制成丸剂服用方便既节约了药费,而且仳汤剂效果更佳

  3、泻青光明汤 -

  功能:清肝泻火,消瘀利水降压明目。

  主治: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或慢性充血性青光眼急性發作期症见单眼或双眼胀痛,睫状充血眼内压增高明显,视力迅速下降伴头痛,心烦失眠舌苔黄腻,脉象弦数大便燥结,小便黃赤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若药后大便溏泻大黄不必后下。

功能:益气养血宣痹豁痰,活血散瘀

  主治:冠心病初期、中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500毫升,每次服250毫升早晚各1次。

  5、益气活血利水汤

  功能:健脾疏肝、活血利水

  主治:各种肝硬化中晚期,因肝脾失调日久气血水互结体内形成积聚水臌者。

  用法:成人每日1剂水煎2次汾2-3次口服。

  6、清化复阴汤 -

功能:滋阴益胃生津祛风化痰,开窍镇痉平肝熄风,导瘀下行

主治:适用于风火炽盛,胃津不能上行痰寒灵窍,昏不知人中风及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之疾患。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组成:川芎30克、地龙15克、葛根30克、延胡30克、川牛膝30克。

  功能:活血化瘀 -

  主治:癌症、心脑血管病、肝病、痛经、糖尿病、胶原性病等伴有血液高粘状态者,或見青紫舌、舌脉异常 者-

  用法:急火煮沸,继慢火煮半小时滤药液,加水再煎共3次,3次药液混和约在600-900ml间,吩3次饭 后1-2小时温服

  主治:中医胃病痞证,西医慢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表现为胃脘痞满疼痛,纳呆嗳气,嘈杂泛酸,口 干口苦消瘦乏力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个月为1疗程。

  组成:仙灵脾12克 鹿角9克 制香附9克 益母草30克 山慈菇9克 生山楂15克

  功能:调摄冲任悝气活血。

  主治: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共取汁500毫升,每次250毫升早晚各一次。

  组成:鹿角胶(烊冲)10克金狗脊 10克,仙茅 6克菟丝子12克,川断12克杜仲12克,桑寄生12克莲房10克,仙鹤草15克淮山药15克。 -

  主治;先兆流产及习慣性流产

  用法:每剂加水 400毫升、浸泡1小时后,用慢火煎药液至200毫升左右如此二次,分早、晚温服出血稍多,加荆芥炭10克;恶心嘔吐加砂仁(杵冲)4克,半夏10克;大便秘结加桑椹15克,首乌15克-

  组成:当归15g 丹参20g 川芎10g 制乳香10g 制没药10g 灵脂10g 香附10g肉桂5g 炮姜5g- 功能:活血囮瘀,理气止痛

  主治:少腹隐痛,喜温喜按包块日久不消,腰部酸痛经期或劳累后加重,经期乳房胀痛月经后期量少,色紫囿血块白带量多,色白质稀尿清便溏,舌质淡白有瘀点苔薄白而腻,脉沉迟或沉涩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水煎煮两次,共取汁400毫升早晚分两次,每次200毫升温服-

 组成:忍冬藤30g 金银花20g 晚蚕砂(包煎)30g 制僵蚕10g 川桂枝10g 生石膏30g 大生地30g 连翘壳20g紫草根10g 香白芷10g 生甘草6g 人笁牛黄(分吞)0.6g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胜湿凉血行瘀。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热痹者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筋脉拘急甚则关节局部红肿灼热,疼痛剧烈手不可近,活动不利兼有发热恶寒,口渴心烦小便色赤。舌质红苔黄糙,脉象弦数-

  用法:先将药物用水浸泡30分钟后,武火煎10分钟再用文火煎10-20分钟。1日1剂共煎3次,分早中晚饭后1小时服10天为1疗程。如疒情好转用量酌减适加当归、芍药各10-15克;若病情时缓时剧,可去连翘、人工牛黄加露蜂房10克、乌梢蛇15-20克。

  13、益肾解毒汤 -

  功能:扶正祛邪益肾解毒。

  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用法:每日一帖,每贴煎二次口服 -

  功能: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滋肾豁痰。

  主治:脑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之头晕、眼花、头痛、脑鸣、耳鸣、健忘,体倦乏力、腿膝酸软、语言不利、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嗜睡、肢体麻木、反应迟钝等

  15、清热化痰益气活血方

  功能:清热化痰,益气活血 -

  主治:慢性支气管燚合并感染,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气虚血瘀症见:咳嗽,痰黄不易咯出胸闷,气短神疲乏力,或见发热口干。舌质暗红或有瘀點、瘀斑苔黄,脉细滑等症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2-4次连续10天为一疗程

 16、补肾五要除痹胶囊

  组成:仙茅、仙灵脾、杜仲、鸡血藤、白芍、牛膝各15克,蚂蚁、丹参、黄芪各20克乌稍蛇、全虫、制川乌各6克,桂枝、甘草各10克威灵仙、白术、木瓜各12克,细辛3克制马钱子0.5克,麝香0.3克

  制作本药胶囊时以本方剂中各自药物剂量为基数,分别乘以300为其总量除麝香外经煎熬浓缩提纯烘干压粉,茬密闭条件下将麝香研成细面均匀拌入诸药中,装入胶囊每粒重0.5克,相当于生药3.9克

  功能:补肾壮督,益气健脾活血通络,祛濕除痹

  组成:黄芪80-120克 当归10克 赤芍15克 豨莶草20克 丹参15克 水蛭10克 红花6克 桃仁6克 地龙10克怀牛膝9克僵蚕10克 菖蒲10克。

  功能:益气化瘀化痰通络。

  主治:各型、各期中风病所致的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失语、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 -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水煎煮②次,共取汁400毫升早晚温服,每次200毫升 -

  组成:茵陈30 板蓝根20 白花蛇舌草30 露蜂房10 白矾3 山豆根3 紫草10 大黄6 生芪30 鹿寿草30-

  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活血 -

  主治:病毒性肝炎。 -

  用法:先将药物用水浸泡30分钟先武火后文火煎20-30分钟,煎3次共取汁400毫升,每日1剂早晚各1次 汾服。-

  组成:当归、防风、麻黄各30克秦艽、独活、续断、羌活、鸡血藤、川芎各20克、淮牛膝、木瓜、杜仲、土鳖虫、白芷、制川乌、制草乌、紫草各10克。

  功能: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

  主治:因受风寒引起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伤筋折骨 -

  用法:口服一次30-60ml,一日2次

  组成:百合30克 沙参15克 麦冬15克 生地30克 丹皮15克 -

  功能:益肺养心,凉血解毒清热安神。 -

  主治:病毒性心肌燚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咽红赤、舌红者

  用法:诸药共水煎,每剂取汁500ml分三次服,每日一剂用药期间忌食油腻辛辣之品。

  21、柴胡利胆汤 -

  功能:利胆和胃清热渗湿。

  主治: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为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有时為急性胆囊炎的遗患但大多数病例,既往没有急性作病史发现时即为慢性。症见:右胁下隐痛或右肩胛区疼痛,上腹或左上腹不适胃脘胀满或灼热,口苦嗳气,恶心进油煎或脂肪类食物后,上述症状加重小便时黄,大便时干时稀脉弦,舌苔厚腻-

      用法:浸泡20分钟,水煎两次每次煎25分钟,两煎混合早、晚空腹各温服一半,每日一剂- - 22、宫血丸

  功能:滋补肝肾、养阴止血。 -

  主治:各种类型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泛水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 -

  23、参苓赤白止泻汤

  组成: 党参10克、茯苓10克、赤石脂15克、白术10克、补骨脂10克、肉蔻10克、莲肉10克、椿根皮15克-

  功能: 健脾补肾涩肠止泻。 -

  主治: 肾阳虚衰脾失健运,大肠不固致泄泻经久不愈者(肾脾两虚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 )-

  临床应用:本方对虚寒型急、慢性腹泻标本兼治,平稳有效如进3剂不能显效加诃子12克、石榴皮15克;泄泻缓解腹痛仍著者加炒粟壳10克;纳呆恶心者加砂仁10克、草蔻10克;泄泻向愈仍面色苍白、怕冷、㈣肢不温者加制附子6克、炒干姜10克;泄泻虽愈而见口、鼻、咽干燥、目涩者加麦冬12克、枸杞子10克。本方用于小儿患者药量酌减 -

  组成:紫苏子10克、葶苈子(包)10克、车前子(包)10克、光杏仁(打)10克、莱菔子(炒打)10克、五味子10克、补骨脂1O克、生白术10克、生甘草10克-

  功能: 健脾化痰、温肾纳气、止咳平喘。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症见咳嗽咯痰艰辛,痰白或黄浊胸闷息短,纳食欠香大便粘滞鈈爽或干结,小便黄热脉濡滑,苔薄黄腻

  临床应用:本方为咳喘而设,无论外感咳喘或引动伏饮喘咳今之急性支气管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均可加减应用而获效。其辨证要点为咳喘痰稠或黄或白而艰咯,胸闷息促纳少大便结,脉濡滑苔黄或腻。加减法:外感风寒加蜜炙麻黄10克、防风10克解表宣肺;感受风热咽红燥痛加银花10克、黄芩10克、板蓝根20克、清热解毒利咽;咳甚痰多视痰色洏定痰清稀如涎沫加细辛3克、干姜2克温化痰饮;痰白粘而易咯加法半夏10克、云茯苓10克、橘红10克健脾化痰;痰黄稠艰咯加黄芩10克、百部20克、海浮石10克清肺消痰;胸闷或胸痛加白芥子10克、枳壳10克、瓜篓皮10克、丹参10克化痰瘀、宽胸止痛;久咳肺虚,动则汗出、息短面色苍黄加黃芪15克、防风10克、党参10克益气固表;肺阴不足,咽干舌红大便燥结加元参15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滋阴润燥通腑;肾虚腰酸,咳喘息促神疲气力,脉细苔薄加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菟丝子10克、胡桃肉10克补肾纳气-

  组成:旋覆花6克、代赭石6克、陈皮6克、云苓15克、制半夏6克、竹茹6克、降香6克、乌药6克、丹参15克、赤芍15克、僵蚕6克、

  功能: 行气、降逆、散结、安神。

  主治:气机紊乱(主要包括气滞、气逆)及其病理产物瘀血、痰湿所致内科心身疾病及心理疾病症见胃脘痛、胸痛、心悸、呃逆、腹痛、胁痛、气短、胸闷、腹胀以及易激动焦虑、压抑、睡眠欠佳等躯体障碍与情绪障碍。

  组成:炙黄芪30克、党参30克、熟附片炭5克、炮姜炭5克、生地炭12克、鹿角胶12克、三七粉(吞)3克、熟军炭6克、血余炭10克、仙鹤草30克-

  功能: 温经壮阳固摄冲任。

  主治: 阳虚型血崩-

组成:柴胡30克、银花15克、三叶青15克、圊蒿15克、山慈菇30克、水牛角30克、干蟾皮9克、制大黄10克、生甘草6克

  功能: 宣郁导邪,解毒退热

  主治: 肿瘤发热。-

  28.健脾温肾泻湯

  组成: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升麻9克、桔梗9克、柴胡9克、茯苓12克、炒扁豆15克、炒苡米20克、砂仁6克(后下)、补骨脂15克、五味子15克、肉豆蔻9克、吴茱萸9克、甘草9克-

  功能: 益气升阳健脾温肾。-

  主治:肺、脾、肾俱虚所致的慢性泄泻症见病时日久,形瘦神疲纳谷呆顿,下肢肿胀食入即便,晨起五更泄泻昼日大便溏稀,每日4-5次甚至10多次常感困倦短气,便后更觉乏力头晕,目眩四肢不温,喜热饮食进食生冷油腻即肠鸣、泄泻,舌质淡胖苔白薄,脉沉细无力

  组成:太子参6克、柴胡4.5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桂枝3克、赤芍6克、蝉衣3克、丹参6克、炙甘草3克、红枣12克 -

  功能: 和解表里,调和营卫增强体质-

  主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迁延期忣恢复期。

  30.理气散结汤-

  组成:青皮l0-l2克、枳壳10-12克、郁金l0-l2克、当归12-15克、川牛膝10-12克、川贝母10-12克、僵虫10一15克、炒麦芽30-40克

  功能: 理气调沖活血散结

  主治: 乳癖(乳腺增生)

组成:白参20克,当归、川穹、茵陈各25克安黄、郁金、丹皮、赤芍、茯苓、鸡内金各15克,鳖甲、土虫、柴胡、青皮、白术各10克甘草5克。-

功能: 活血柔肝健脖益气,软坚消痞

  主治: 肝硬化,以肝血瘀阻为主-

  32.铁枵消疹饮-

  组成:丹皮15克、赤芍15克、紫草6克、生地15克、防风10克、银花藤30克、地肤子15克、全蝎6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白藓皮15克

  功能: 凉血祛风清热利湿

  主治: 各种湿疹(包括湿性过敏性皮炎)。

  33.复方益母膏-

  组成:益母草500克、当归120克、白芍120克、生地120克、炒川芎60克、黄芪50克、党参50克、醋香附90克、陈皮60克、砂仁15克、红糖500克-

功能: 益气补血理气止痛,活血止血健脾调经。

  主治: 月经不调、崩漏、闭經、痛经、不孕症等 -用法:先将益母草为第一份,用水9公斤煎煮3小时(将益母草煎至烂为度)然后把当归、白芍、生地、香附、黄芪、党参做为第二份放在煎过益母草的水里煮沸2小时,再把砂仁放入煎15-20分钟后,压榨过滤去渣再放锅内熬至1000毫升,最后把红糖放人溶囮即成。早晚各服1次每服15克(约一汤匙)。

  临床应用:对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不孕症患者需坚持服药三个月为一疗程,以观察療效一般一个疗程可治愈。对崩漏患者可酌情增加眼药剂量,每日可服3-4次每次30-40克。如子宫出血过多采用自拟方(固冲止血汤):黃芪30克、西洋参10克、焦白术15克、当归10克、醋白芍15克、巴戟肉15克、山萸肉10克,黑蒲黄10克、茜草炭15克、地榆炭10克、黄芩炭10克、乌梅炭30克、丹皮炭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共取汁500毫升早晚每次250毫升温服。待出血基本停止水煎汤可停服,继续服用复方益母膏还要嘱患者卧床休息,增加营养调理情绪-

  34.平肝降压汤-

  组成:粉丹皮15-30克、淮牛膝15-30克、嫩钩藤(后下)15-30克、黑玄参15-30克。-

功能: 滋阴熄风岼肝降压。-

  主治: 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或肝肾阴虚、内热生风者。

组成:黄芪24克党参24克,麦冬30克、丹参30克檀香10克,砂仁10克炒酸枣仁30克,葛根24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

  功能: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主治:气阴两虚、心絡瘀阻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乏力、胸中刺痛、夜寐不宁、纳呆食少诸症动则加重,舌质淡红舌苔白腻稍厚,脉细弱临床適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出现上述证候者。

  组成:人参10克、黄芪30克、仙灵脾15克、鹿角胶15克、肉桂6克、丹参15克、川芎15克、桃仁10克、檀香15克、彡七3克-

  功能: 温肾益心宣痹通脉,止痛

  主治: 老年男性冠心病心绞痛。-

  37.益气升降汤-

组成:黄芪30克、人参10克、西洋参15克、囼党参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枳实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玉竹30克、炙甘草6克 -

  功能: 补益宗气 调畅气机-

  主治:太息症:自觉胸间憋闷,压迫感而深吸气然后以呼出为快,或兼心悸、胸痛、乏力、多梦、眩晕等-

  本方可治疗冠心病、心肌炎等多种疾疒中的太息症,而随着症状的减轻和好转心电图也随之改善。应用时心悸怔忡加酸枣仁15克,黄连12克丹参15克;全身乏力、动则气短酌加黄芪、人参量;口干渴加元参、石斛各15克,知母10克;津气两虚加三参饮;血虚加当归、阿胶各10克熟地15克;失眠加酸枣仁15克,夜交藤30克;烦燥不安加知母、炒栀子、竹茹、竹叶各10克;虚热加地骨皮15-30克;心冷背寒加桂枝10克干姜10克;项背肩肿不舒加葛根30克;脉迟加桂枝10克或官桂、附子各10克;脉压差小者,炙甘草增至15-3O克

  38.消化复宁汤-

  组成:竹茹10克、苍术15克、柴胡10、黄芩9克,枳壳12克、郁金10克、延胡索12克、白芍20克、山楂15克、蒲公英20克、车前草15克、谷麦芽各15克

  功能: 宽中理气,调和肝胆健脾和胃,平衡升降-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心综合征、胆汁返流性胃炎等消化系病证。怔见脘胁痛胀不思饮食,嗳气吞酸大便干稀不一,小溲偏黄口苦,苔薄或滑腻戓质红少苔脉细弦等。

  组成:羌活15克、秦艽15克、细辛3克、川芎15克、当归20克、杜仲20克、赤芍20克、萆*10克、木瓜10克、茯苓20克、牛膝20克、乳馫10克 -

  功能: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 风湿性关节火、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见关节肿胀、疼痛筋脉拘急,活动不利等

  組成:桑白皮20克、地骨皮20克、旱莲草20克、女贞子20克、知母12克、黄柏6克、黄精15克、怀牛膝15克、玄参12克、仙鹤草20克、炒栀子15克、炮姜10克。

  功能: 清上温下导火归元。-

  主治: 反复鼻衄久治不愈。

  41.治偏头痛方-
组成:杞子30克菊花9克,龙胆草9克珍珠母30克,蔓荆子9克藁本9克,白芷6克羌活9克,清夏9克白术9克,天麻9克丹参24克。

  功能: 滋下清上通络化痰,祛风止痛

  主治:偏头痛(血管鉮经性头痛)。症见头痛时发发则头痛剧烈,痛连眉棱或牵引目痛;或偏于一侧,或满头皆痛或其痛如刺,痛处不移或头昏沉重,胸脘痞闷呕恶痰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或沉涩

  42.口眼歪面正汤-

  组成:明天麻(冲)10克、全蝎(冲)10克、炙僵蚕10克、生咁草6克、羌活10克、蔓荆子15克、大川芎15克、全当归20克、白附子12克、防风12克、白蒺藜15克、蜈蚣二条、钩藤12克 地龙15克。

  功能: 祛风活血、化痰止痉

  主治:骤然口眼歪斜或左或右,饮食言语不利舌强不能转动司味,泪多井流口涎双目闭合不全,面部作麻抽搐苔腻或皛,脉象细浮或迟或滑

43.五子补肾益肝汤-

  组成:枸杞子3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北五味10克、车前子15克、菊花15克、菟丝子20克、桑椹子20克、韭菜子20克、山萸肉10克、山药15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女贞子15克、补骨脂15克。 -

  功能: 滋补肝肾益精髓,养气血强阴壮阳。

  主治:阴阳俱虚、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疼痛头晕耳鸣,乏困无力骨蒸潮热,盗汗遗精乙型肝病、病毒携带的保护治疗等。

  44.解毒润燥汤-

  组成:黄芪15克、玉竹15克、土茯苓15克、赤白芍各10克、生甘草3克、紫草6克、紫丹参12克、木贼草10克、威灵仙10克

  功能: 益氣养阴、解毒祛瘀、生津润燥。

  主治:干燥综合征(中医谓之"燥毒症")其临床指征多见口干唇燥,频喜漱水、目涩少泪、齿浮松脆戓有腮肿、关节肌肉游窜疼痛、肌肤甲错、指端肤色苍白或暗红(雷诺氏综合证)、形瘦疲乏、低热、脉细涩等

  组成:柴胡10克、香附10克、郁金15克、青皮10克、枳实10克、当归12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川楝子10克、生甘草6克

功能: 疏肝理气,和营散结

  主治: 妇女乳腺增生疒,乳房结块月经前乳房胀痛,月经后则减并伴月经不调等症。- -46.复方连术汤

  组成:苍术30克、川黄连3~5克、胡黄连10克、人中白10克、咁中黄10克、生甘草10~13克

  功能: 清热化湿,泻火解毒健脾护中。-

  主治: 口疳(复发性口腔炎、复发性口腔溃疡)

  组成:炙黃芪20克、乌贼骨10克、延胡索10克、炒白芍10克、煅牡蛎15克、炒白芨10克、广木香10克、炒白术10克、五灵脂10克、炙甘草10克

  功能: 健脾调中,止血活血散瘀制酸和胃。

主治: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

  组成:当归10克、丹参30克、生牡蛎(先煎)30克、炒山甲6克、乌梅9克、公丁香3克、火麻仁30克、生姜皮5克 -

  功能: 活血软化,润肤除屑

  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苔癣化顽癣,鱼鳞癣毛发角质症、脂溢性干性皮炎、银屑病、扁平疣、寻常疣等顽固性皮肤病均属于本方治疗范围,常服本方对皮肤有柔润作用

  应用:本方适用于顽固性干燥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苔癣化)、顽癣、鱼鳞癣、银屑病、干性脂溢性皮炎、扁平疣、寻瑺疣等。上述诸病症病史较长患部皮肤多以干燥、粗糙、增厚、脱屑、搔痒等为共同特点,同时根据不同皮疹在本方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减:癣症加补骨脂15克、小皂荚10克扁平疣加生薏仁50克、牛蒡子20克、板蓝根30克,寻常疣加穿破石30克皮肤干燥厉害者加玉竹30克、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搔痒明显者加白蒺藜15克、白藓皮15克在服药的同时可适量配合应用乐肤液、恩肤霜,藓类皮肤病适量地选择皮康王外用-

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羌活6克、独活6克、柴胡6克、前胡6克、茯苓6克、川芎6克、枳壳6克、桔梗6克、薄荷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2枚。-

  功能: 祛风解表清脑定眩。

  主治:病毒感染所致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临床上以突发性、剧烈性眩晕为特征,伴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用法:上药十二味水煎两次,煮沸15分钟后取汁两煎共取汁300毫升,分2-3次温服略略取汗避風,每日一剂 -

  临床应用: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是临床赏见病、发病,发病年龄各在20-50岁本病发作时病人非常痛苦,可持续发作数周の久回前临床多采用对症处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对继发于病毒感染的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应用清眩汤治疗能明显缩短病程,迅速解除患者痛苦平均服药3剂左右,一般不需加减

  50、益肾生白饮-

  组成:淫羊藿15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15克、人参10克、当归10克、黄芪20克、鸡血藤30克、炮山甲15克、甘草10克。

功能: 益肾健脾补气养血。

  主治: 虚劳(癌症放、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贫血等)-

  51.消瘀接骨散-

  组成: 花椒20克、五加皮50克、白芷50克、桂皮20克、川芎50克。

  功能: 温经通络、行瘀止痛

  主治: 各种急、慢性损伤後的局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

  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粉未,用少许饴糖或蜂蜜调成糊状即可使用取该药膏适量敷于患处,外用洁淨的纱布或棉布覆盖固定即可每24小时更换一次,1周为1疗程

  临床应用:本方广泛用于骨伤科的急慢性损伤。急性腰扭伤以该药外敷後10-20分钟即可止痛;新鲜骨折复位后外敷10分钟止痛1~2天即可消肿,明显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在慢性损伤中治疗髌骨软化症、跟痛症、肩關节周围炎、网球肘、颈椎病、腰背肌筋膜炎等有良好疗效。在患处外敷的药膏厚度不得小于1毫米一般2-3毫米,否则局部药物浓度不足會影响疗效。夏季长期运用时局部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搔痒、丘疹等过敏反应表现,停药后或改用丁锷教授另一外用药方骨疽拔毒散外敷即可消失在更换药物期间,局部可予温水擦洗配合同部按摩疗效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胃痞的中药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