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许多老松树渗出了松脂6上收集了一些松脂,为了去渣溶在植物油里了,怎么分离出松香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松香性质和火灾危险性分析
  摘?要 松香是一种天然树脂产品,原料来自于可再生的松林资源——松树中的松脂。由于其原料来源广阔,生产工艺简单,用途广泛,是众多的企业、个人追求经济利润的重要经济来源,目前各种正规企业、黑企业和小作坊也在不断的盲目扩大生产,在追求高利润低成本的同时,松香火灾也是层出不穷。2005年全国各地不断发生松香引发的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005年更是被消防人员戏称为“松香火灾事故年”,本文就松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做了详细介绍,进一步分析了松香的火灾危险性。中国论文网 /8/view-3554257.htm  关键词 松香;物理化学性质;二级易燃固体;火灾危险性  中图分类号 X9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01  松香作为一种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部门,它是我国林产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脂松香生产和出口国家。我国松香除可满足国内需要外,每年还有十几万吨出口,更由于我国气候适宜,劳动力充足,脂松香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每年出口量均在30万吨至35万吨之间波动,去年以来由于出口量萎缩,松香的出口价格迅速大幅上升,达到年平均8200元/吨,最高价格达到9000元/吨,高额的经济利润驱使着众多的企业、私营主不顾先天存在的火灾危险性、不顾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非法经营生产,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很难扑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下面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松香的性质和用途,就其火灾危险性做了分析。  1 松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1 松香的物理性质  松香是一种天然树脂(生松香),原料来自于可再生的松林资源——松树中的松脂。松脂从化学成分来说,它是树脂酸溶解在萜烯中的-种溶液。松脂加工后可以得到松香(主要组分为树脂酸)和松节油(主要组分为萜烯)。按原料来源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松香可分为:脂松香、木松香、浮油松香。天然松树树脂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得到的非挥发性的天然树脂称为松香。它是一种具有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其成分因松树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主要由树脂酸组成,另有少量脂肪酸和中性物质。据分析,在一般的松香中,树脂酸的含量为85.6~88.7%,脂肪酸含量为2.5~5.4%,中性物质的含量为5.2~7.6%。由松脂制得的松香是一种透明而硬脆的固体,折断面似贝壳状,且有玻璃光泽,颜色由原料的品质和加工工艺而定,一般为浅黄色至红棕色,是一种具有热塑性的玻璃体物质。它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丙酮、苯、二硫化碳、松节油等,但不溶于水,其相对密度为1.05~1.10,软化点在72℃以上。松香具有易结晶的特性,结晶现象就是在厚而透明的松香块中形成树脂酸的结晶体,使松香变得混浊而不透明。结晶松香的熔点较高,达110℃~135℃,难于皂化,在一般有机溶剂中有再度结晶的趋向,致使在肥皂、造纸、油漆等工业中降低了使用的价值。  1.2 松香的化学性质  松香易被大气中的氧所氧化,尤其在较高温度或粉末状时更易氧化,松香极细的微粒与空气混合极易发生爆炸。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松香加热到250℃~300℃时,松香被裂解而生成松香油,松香油易燃烧。松香是由多种树脂酸组成,其化学性质决定于树脂酸所能产生的各种反应。树脂酸分子具有两个化学反应中心,即双键和羧基。由于树脂酸的双键反应和羧基反应,使松香易于异构化,对空气的氧化作用比较敏感,并具有加成、歧化、氢化、聚合、氨解、酯化、成盐、脱羧等反应。利用这些反应,可以将松香加以改性,制成一系列的改性松香,提高松香的使用价值。如利用歧化反应,可生产歧化松香;利用聚合反应,可生产聚合松香;利用氢化反应,可生产氢化松香;利用加成反应,可生产出马来松香等等。这些松香的改性产品,性质稳定,在各种工业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2 松香的主要用途  1)肥皂工业。松香与纯碱或烧碱一起蒸煮,形成松香皂。松香皂具有很大的去污力,易溶于水,能溶解油脂,易起泡沫。松香具有粘性,可使肥皂不易开裂和酸败变质。  2)造纸工业。松香在造纸工业上用作抄纸胶料。松香与苛性钠制成松香钠皂,即胶料,胶料与纸浆混合并加入明矾,使松香成为不溶于水的游离树脂酸微粒附着在小纤维上,当纸浆在干燥圆筒上滚压加热时,松香软化填充在纤维之间,这种作用叫“上胶”或“施胶”。纸张“上胶”后,可增强抗水性,防止墨水渗透,改善强度和平滑度,减少伸缩度。  3)油漆涂料工业。松香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而且易成膜,有光泽,是油漆涂料的基本原料之一。松香在油漆中的作用是使油漆色泽光亮,干燥快,漆膜光滑不易脱落。  4)油墨工业。松香在印刷油墨中主要用作载色体,并增强油墨对纸张的附着力。油墨中若不用松香,印制成的墨迹就会色调呆滞,模糊不清。  5)粘合剂工业。以松香酯和氢化松香酯为基本原料的粘合剂,常用作热熔性粘合剂、压敏粘合剂和橡胶增粘剂。  6)橡胶工业。松香在橡胶工业上用作软化剂,可增加其弹性。歧化松香钾皂可作合成橡胶的乳化剂。  7)食品工业。氢化松香与多元醇作用,可制得一种食用松香酯,用于制造口香糖和泡泡糖。  8)电气工业。用松香35%与光亮油65%配制成绝缘油在电缆上用作保护膜,起绝缘及耐热作用。松香和电木以及其他人造树脂相混合用作绝缘清漆。此外,电池封口用的火漆,电珠粘合用的油膏粉均含有松香。  3 松香的火灾危险性  松香由于其燃点低,火灾危险性大,属于易燃固体的范围。凡是燃点较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态物质称为易燃固体。按照其燃点的高低、易燃性的大小又分为一级易燃固体和二级易燃固体,在《危险化学物品的分类》中,松香又属于二级易燃固体,其在物理作用或者化学作用的条件下都可能有巨大的火灾危险性。物理作用因素可包括热学因素(如火种、热源)、机械力(如摩擦、撞击、震动)、高能辐射(如激光、红外辐  射)等,化学作用因素可包括氧化剂、氧化性酸、还原剂等。松香的火灾危险性主要为下面几个方面:  1)燃点低,极易燃烧。松香燃点390℃,爆炸下限15毫克/升(粉尘)在常温下只要有很小能量的着火源就能引起燃烧。遇明火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燃烧速度比较快。  2)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比较大。松香除受到外部火种、热源能引起燃烧外,受摩擦、震动、撞击等也可能引起燃烧。  3)与化学物质接触危险性比较大。遇到氧化剂或酸类(特别是氧化性酸)反应剧烈,会发生燃烧爆炸。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锰酸盐等酸类如:硫酸、高氯酸、硝酸、磷酸等。  4)燃烧产物复杂、有毒。松香属于脂类物质,其燃烧产物比较复杂,产物中有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有刺激性味道,常常拌有黑色的浓烟。  参考文献  [1]防火手册[M].  [2]易燃易爆物品分类[M].  [3]消防灭火救援指导[M].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一棵松树割多少松脂_中华文本库
承包松树林采割松脂合同 - 承包松树林采割松脂合同 市 社员: 市 社员: 镇(乡) ,以下简称甲方; 镇(乡) ,以下简称乙方。 大队(村) 生产队 大队(村) ...
木松香由于根株明子的来源不足,产量 亦日渐降低。只有浮油松香的产量由于制浆工业的发展和综合利用水 平的提高而日趋上升。 1.松脂采集 在松树树干上有规律开割...
而在国外,脂松香生产由于采脂劳力的短 缺,已日趋下降。木松香由于根株明子的...1.松脂采集 1.松脂采集 在松树树干上有规律开割伤口, 引起松脂大量分泌和收集...
南亚松是我国产脂 力最高的松树,每株年产 松脂 14 公斤左右,松脂含油高,...在采脂伤口的上方和下方沿着割面的一条垂直 线形成了大量的受伤树脂道。受伤...
松树油 - 松树油叫松香 造纸、油漆、肥皂和油墨等生产工厂. 松香是一种天然树脂,原料来自于可再生的松林资源---松树中的松脂。松脂从 化学成分来说,它是树脂...
天然树脂 - 天然树脂生产工艺学参考资料(周东军版) 一、专业术语 1.采脂:在松树立木树干上有规律地开割伤口,收集分泌出松脂的作业。 2.常法采脂:常指单割面...
浅谈广西松树采脂现状与对策 - 本文介绍如何增加松脂的出油量... 株的采割;三是割沟凹凸不平,影响松脂的...1.3.2 “松树增脂剂” 是原林业部...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 经济...目前我国拥有丰富的松树资源和松脂产业基础, 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松香及 ...
四、 松脂回收价格以及质量要求 乙方工人每人采割松树数量严格控制在 同协商,全年固定价每吨 1、 每收脂一批,松脂款的 元。 在十天之内结清,另外的 作为 棵...
木松香由于根株明子的来源不足,产量亦日渐降低。只有浮油松香的产量由于制浆工 业的发展和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而日趋上升。 1.松脂采集 在松树树干上有规律开割...松脂基植物油替代轻芳烃溶剂综述-中国农药网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松脂基植物油替代轻芳烃溶剂综述
发布时间: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华乃震
& & 乳油是农药剂型产品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剂型,长期以来一直深受用户的欢迎,一直占据着农药销售市场的首位,2014年乳油产品登记约占33%。乳油最大问题是大量使用轻芳烃(C6~C8)溶剂(甲苯和二甲苯为主的苯类溶剂),以及少量亲水性、极性、挥发性和有毒的 (甲醇、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用量一般在30%~85%之间。这些有害溶剂的使用,存在着易燃、易爆和中毒的危险,以及对贮运安全、人类健康、安全生产和自然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和危害。& &&& & 在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制定了有关法规,相继对轻芳烃溶剂(甲苯、二甲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在农药上禁限用。在我国国家工信部已发布公告自日起,不再颁发农药乳油产品批准证书;日发布第52公告,其中涉及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并在日实施。这将会减少国内90%的有害溶剂用量,对人类安全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石化资源作出贡献。&& && & &目前如何开发和使用绿色环保溶剂替代有害溶剂成为当务之急。从目前来看,国内替代乳油产品中轻芳烃溶剂主要有2类:第一类为环保的有机化工产品,如分子量较大和高沸点的重芳烃(C9和C10)溶剂油(类似于国外Solvesso 系列溶剂)、醋酸仲丁酯、矿物油等,第二类为绿色环保植物油类,如食用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和非食用油(松脂基植物油、篦麻油、生物柴油)等。& & 由于植物油类作为溶剂使用对农药溶解性差,必须对其进行改性增加对农药溶解度后方可使用。其中,尤其是来源于自然界的松脂基植物油溶剂,经过福建诺德科技公司十年来的研发和开发,2010年已经产业化,并在国内获得较好使用,成为替代乳油产品中轻芳烃溶剂的绿色环保溶剂,发展前景巨大。& & 一、 松脂基植物油简介& & 松脂基植物油是一种安全、环保、可再生的纯植物性绿色溶剂,由马尾松、湿地松等松科植物采集得到的马尾松脂、湿地松脂为原料,其中马尾松脂中含有单萜类、倍半萜类和双萜类等萜烯类化合物80%以上,以加工改性后的产物为主要成分,与其它植物油(棕榈油、椰子油和小桐子油)加工改性调配成油状液体。该产品具有松木香气,是包含了萜烯类、脂肪酸单烷基酯类和树脂酸类等二十余种成分的绿色环保溶剂。& & 国内有丰富的松树资源,可供采脂的有马尾松、湿地松、云南松、思茅松等,上述松林面积达2500万公顷,可年采松脂160多万吨,因此松脂基植物油原料的来源是十分丰富的。& & 松脂基植物油加工工艺:以松脂为原料经过(如压榨、萃取、蒸煮、溶解等手段)加工处理,得到的油状液体经水蒸汽蒸馏,从而得到单萜(由两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和倍半萜组分(由三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以及双萜(由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类组分。双萜类组分一部分与植物油、催化剂经高剪切混合溶解,经超声波改性后再经分馏,得到松脂基改性植物油;双萜类组分另一部分与高官能团溶剂、催化剂经高剪切混合溶解,经超声波改性后再经分馏得到松脂基表面活性剂;这两种组分再与得到的单萜和倍半萜组分经过调配,最终得到松脂基植物油产品。& & 松脂基植物油性能优越,对大多数原药溶解性能与二甲苯相仿,闪点较高,粘度较大,与其他环保溶剂相容性好,是福建诺德公司创制的新型专利产品,可以替代农药乳油产品中的轻芳烃溶剂。松脂基植物油溶剂经过多年的研发,于2010年开始产业化。松脂基植物油溶剂配制的乳油产品,可以提升农药乳油产品的环保、安全和使用性能,符合农业部药检所乳油产品登记溶剂的要求。& & 松脂基植物油溶剂开发和产业化后,首先在深圳诺普信农化公司应用,以替代大部分乳油产品(包括部分水乳剂、微乳剂和水分散油悬浮剂)中的轻芳烃溶剂,取得成功后,在国内其他企业的乳油产品中替代轻芳烃溶剂效果也是很好的。松脂基植物油溶剂在产业化后,由原先销售量千吨,不久增加到万吨,目前松脂基植物油溶剂年销售量已有2~3万吨。随着销售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增长需求,现今该公司已建成年产5万吨的现代化工厂,而二期产业化规模将建年产8万吨工厂。& & 二、 松脂基植物油溶剂产品和组成& & 松脂基植物油溶剂产品有ND-35、ND-45、ND-60、ND-100共4个品种,其质量指标列于表1,常用的以 ND-45、ND-60 两个品种为主。&& & 对定型的4种松脂基植物油溶剂产品进行GC-MS成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由萜烯类化合物、脂肪酸单烷基脂和树脂酸等二十余种组分组成的。& & 萜烯类化合物 &萜烯一般指通式为(C5H8)n的链状或环状烯烃类,松脂基植物油中主要含有α-蒎烯、β-蒎烯、坎烯、柠檬烯、长叶烯、石竹烯、长叶蒎烯、长叶烷、α-石竹烯等成分。& & 脂肪酸单烷基脂 &主要含有己酸甲酯、辛酸甲酯、癸酸甲酯、月桂酸甲酯、肉豆寇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十八碳-7-烯酸甲酯、硬脂酸甲酯等成分。& & 树脂酸 &树脂酸(分子式C19H29COOH)是一种具有一个三环骨架结构,大部分含有二个双键和一个羧基结构的一类异构体混合物的总称;松脂基植物油中主要含有海松酸、左旋海松酸、枞酸、脱氢枞酸、枞酸等成分。& & 常用产品中,松脂基植物油溶剂ND-45 溶解度大,粘度较低,适合做大部分的乳油、水乳剂、微乳剂产品,通常更适合配制对酸度较敏感的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乳油。松脂基植物油溶剂ND-60粘度较大,是胶体溶剂,对一些冷、热贮外观不稳定的制剂有胶体保护作用,可以做一些比较难做的配方,如三唑锡、苯丁锡、毒死蜱等,更适合配制杂环类、阿维、有机锡等农药乳油。由于ND-60的挥发性更小,渗透性和展着性要好于ND-45,适合做高端产品,防效比一般乳油产品要高。& & 松脂基植物油溶剂产品ND-35溶解度大,粘度最小,也适合做乳油;但其闪点较低(比二甲苯高),挥发性大,安全性较差,因此一般不推荐使用。& & 松脂基植物油溶剂产品ND-100溶解性很差,因很少含萜烯类化合物,而树脂酸组分较多,粘度大,不推荐使用在乳油产品。但可用作加工水分散油悬浮剂(OD)或油悬浮剂(OF)油相的良好载体,并对制剂有更好的低温性能。上述几种不同产品还可以相互调配使用,可以满足各种原药有效成分加工成不同剂型产品的需求。& & 三、 松脂基植物油的绿色环保性& & 从目前来看,国内替代乳油中轻芳烃溶剂的产品有:&& & (1) 重芳烃(C9和C10)溶剂油,如S-100、S-150、S-200等产品,具有溶解能力强、性能稳定、闪点高、挥发性低、与农药乳化剂单体有好的相配性、资源充足、价格较低,成为替代乳油中轻芳烃溶剂的环保溶剂。& & 但重芳烃(C9和C10)溶剂油中含有“萘”成分(国外的重芳烃溶剂曾经检测含有10%~13%萘),而萘目前属于致癌物质,萘在“乳油中有害溶剂的限量”中限用量为1%。为了确保溶剂的安全,必须使用除去重芳烃(C9和C10)溶剂油中的“萘”成分,方可称为环保溶剂。& & 但重芳烃(C9和C10)溶剂油中“萘”成分的存在,能对农药溶解起着助溶剂作用,一旦去除“萘”成分将会使重芳烃(C9和C10)溶剂油对农药的溶解性降低,这必然要增加溶剂的用量,从而增加成本,否则将无法满足该乳油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 & 此外,目前石油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低油价时代,当前使用这类重芳烃(C9和C10)溶剂油,在价格竞争上处于有利地位,但一旦石油恢复到正常的石油价时,其价格优势将会大幅缩减。& & (2) 醋酸仲丁酯在工业上作为替代苯类溶剂已经得到应用,对于目前其在乳油配方中使用,还属于开发阶段。醋酸仲丁酯具有纯度高、供应量充足、价格适中、稳定性好、易于环境降解的特点。目前也研制了一些农药乳油配方,但存在问题是闪点太低(31℃,仅比二甲苯高6℃),挥发性比较大,易燃易爆,总体而言对生产安全性较差,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 (3) 矿物油中主要含有脂肪的和环状的(如萘)碳氢化合物类结构,而烷基支链等成分也是有的。例如白油、脱臭煤油等用来研发乳油时,通常只能选用亲水亲油平衡值较低的乳化剂。由于矿物油是以链烷烃为主碳氢化合物,对于农药的溶解度是有限的,对加工低含量的少量农药品种是有效的。此外,应该看到,矿物油中芳香烃和不饱和烃分子的含量越多,则安全性越低。芳香烃和不饱和烃含量高是产生药害的根源,而且一些多环芳香烃和不饱和烃对人还有致癌作用,也会严重污染环境,这些问题也是应该考虑的。& & (4) 植物油类中食用植物油对农药的溶解性有限,一般要经过改性(如甲酯化大豆油)方有效果,但也存在着与食用植物油争夺资源问题;而非食用植物油对农药溶解性虽比食用植物油要好得多,但还是不能满足配制乳油的要求,也需要进行改性才能满足对农药溶解度的要求,其中尤以松脂植物油改性得到的松脂基植物油性能最好。& & 松脂基植物油替代乳油中轻芳烃溶剂有如下特点:& & (1) 松脂基植物油对农药活性成分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对很多农药的溶解性能与二甲苯相仿(见下文)。& & (2) 松脂基植物油中相关的大部分组分如松脂、松香、松节油、 α-蒎烯等,在美国EPA对农药助剂的分类资料中列为“风险最低”的成分,表明了它具有安全、无毒、对皮肤无刺激性和环境相容性好的优点。& & (3) 松脂基植物油使用后,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安全,不会产生残留污染或代谢为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 (4) 低的挥发性、低易燃性和高的闪点(常用的ND-45和ND-60闪点在45℃以上),可以确保生产、贮存、使用和运输的安全性;& & (5) 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农药活性成分或乳化剂等其他成分起反应。& & (6) 使用松脂基植物油(ND-45和ND-60)配制的乳油易于乳化,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 (7) 松脂基植物油的凝固点低,不易固化,常温下流动性好;使用松脂基植物油(ND-45和ND-60)配制的乳油,低温稳定性好。& & (8)松脂基植物油与包装和使用设备的材料有好的相配性。& & (9) 松脂基植物油来源丰富,易于获得(见上文),而且价格低(与油酸甲酯和脂肪酸甲酯相比)或适中(目前略高于重芳烃(C9和C10)溶剂油)。& & 从上可见,来源于自然界的松脂基植物油,绿色环保、特点鲜明、发展优势巨大,成为替代乳油产品中轻芳烃溶剂的最有力竞争者。& & 四、 松脂基植物油主要性能& & 1. 闪点和凝固点& & 松脂基植物油闪点高和挥发性低,从表1可见,常用的 ND-45、ND-60 两个产品闪点大于45℃,而二甲苯仅25℃。这意味着在易燃易爆的性能上,使用松脂基植物油比二甲苯更安全。& & 松脂基植物油凝点低,意味着加工乳油产品幅度大,其产品凝固点低于-5℃,因而加工乳油产品的低温性能优于由其他植物油(如篦麻油、生物柴油、改性大豆植物油、酯化植物油)加工的产品。目前已研制出凝固点低于-10℃产品,使得配制乳油产品的低温性能更宽,能适应北方寒冷地区。& & 对松脂基植物油与二甲苯挥发性的测定数据,结果示于表2。& & 从表2可见,松脂基植物油溶剂挥发性明显低于二甲苯溶剂,因此其生产、贮运、安全性高。& & 2. 对农药的溶解性能& & 工业上评价溶剂溶解能力优劣的主要方法是贝壳松脂丁醇法,贝壳松脂丁醇值越大则溶解能力越强。测定松脂基植物油的贝壳松脂丁醇值(KB),并与工业溶剂相比较,发现松脂基植物油的KB值与二甲苯KB值最为接近,见表3所示。& & 松脂基植物油要作为替代乳油中轻芳烃溶剂使用,首先必须对农药的溶解性要达到乳油产品的要求,为此测定了松脂基植物油对50多种不同类型农药品种的溶解度。& & 一般来说,松脂基植物油与液体型农药的互溶匹配性能较好,不太存在溶解性问题;而表4示出了用松脂基植物油溶剂ND-60的26个固体农药溶解度数据。& & 从表4可见,松脂基植物油溶剂ND-60对甲维盐、戊唑醇、三唑锡、苯丁锡等溶解度显著要大于二甲苯,对多杀菌素、丁醚脲、哒螨灵、噻螨酮、溴氰菊酯等溶解度显著低于二甲苯,对其他大部分列出的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典型的除草剂溶解度与二甲苯大致相当。& & 虽然松脂基植物油溶剂ND-60对多杀菌素、哒螨灵、噻螨酮、溴氰菊酯等农药的溶解性不及二甲苯,但可通过添加其它环保溶剂组合成混合溶剂,可以达到常用登记乳油制剂的应用要求。因此,松脂基植物油溶剂可应用于国内绝大多数登记的农药乳油品种。& & 3. 与其他环保溶剂相容性& & 松脂基植物溶剂与其它环保溶剂,如重芳烃(C9和C10)溶剂油、脂肪酸甲酯、改性植物油、酯化植物油等有较好的相容性,而且与其它极性溶剂也能相容,但如果需要与其它极性溶剂相混配使用时,建议极性溶剂加入量,最好不要超过溶剂总量的10%~15%。& & 4. 与乳化剂适用性& & 松脂基植物油溶剂配制农药乳油产品时,完全可以使用通常的农药乳化剂(如500#/#/700/JFC等)体系,表5示出部分松脂基植物油与乳化剂体系适用性对照试验。& & 从表5可见,松脂基植物油溶剂配制的上述乳油使用的乳化剂与轻芳烃类溶剂(二甲苯)基本相同,在品种及用量上也基本是相当的,表明松脂基植物油与乳化剂体系的适用性是很好的。& & 五、 配制的乳油产品& & 用松脂基植物油溶剂可以配制不同类型的农药乳油,以下示出配制的部分乳油产品有2.5%溴氰菊酯EC、2.5%联苯菊酯EC、2.5%功夫菊酯EC、4.5%高氯菊酯EC、5.3%百树菊酯EC、10%氯氰菊酯EC、10%氯氰菊酯EC、20%甲氰菊酯EC、3%吡虫啉EC、3%啶虫脒EC、1.8%阿维菌素EC、40%毒死蜱EC、10%噻嗪酮EC、2%多杀菌素EC、40%异稻瘟净EC、51%仲丁威EC、25%丙环唑EC、25%和30%苯醚甲环唑EC、咪鲜胺EC、20%三唑酮EC、10%己唑酮EC、25%烯肟菌酯EC、20%异丙威EC、57%炔螨特EC、5%噻螨酮EC、10%氰氟草酯EC、5%精喹禾灵EC、5%虱螨脲EC、40%乙草胺EC、4.5%啶虫脒·联苯EC、15%苯丁锡·哒螨灵EC等。& & 经过检测,这些乳油产品外观均为透明液体,乳液稳定性、冷贮和热贮稳定性均符合国家标准。用常规的液相及气相色谱分析有效成分的含量,分离效果好,有效成分含量的分解率一般都在3%以下。& & 用松脂基植物油溶剂配制某些农药乳油时,需要添加稳定剂,否则样品外观或者有效成分的分解率会出现不合格情况,见表6所示。& & 对于有些杂环类化合物,特别是含氮的吡啶、嘧啶、吡唑、噻唑等新品种农药,这些农药大多为固体,熔点高、对溶剂的要求比较高。在通常溶剂(包括松脂基植物油)中溶解度偏低,这时需要使用一些特种溶剂或专用溶剂作为助溶剂,便能配制出合格的乳油产品。& & 例如徐晓莉等在用松脂基植物油ND-45、ND-60对研制1.9%甲维盐乳油进行了测试应用评价。使用少量特种溶剂(DMF和甲醇)可以溶解甲维盐,得到的最优配方为:甲维盐1.9%(折百)、DMF6%、乳化剂M10%、松脂基植物油(ND-4 5、ND-60,其中一种补足100%)。& & 样品外观均为澄清透亮的液体,经测试符合乳油各项指标;热贮有效成分分解率小于5%,水分含量小于0.5%,贮后乳液稳定性合格,冷贮(0℃)7d无冻结、分层、沉淀,冷贮稳定性合格。& & 1. 配制乳油的一些应用例& & 有机磷类是最早使用的乳油产品,含量高、产量大、成本低。多数为液体原药,与植物油溶剂的混溶效果一般较好。& & (1) 40%辛硫磷乳油是有机磷农药中典型的产品,用量较大,复配产品多,单独使用农乳0206B、0201B,或者用乳化剂单体500#、600#、1600#、700#等复配使用,都能配制出合格的乳油产品。表7示出用不同植物油溶剂加工40%辛硫磷乳油的有效成分的分解率数据。结果表明,用松脂基植物油配制的乳油稳定性较好。& & (2) 40%毒死蜱乳油是目前有机磷产品中应用最广泛、产量最大、用途广、复配产品最多的乳油产品。毒死蜱原药在常温为固体,需要用溶剂溶解后加工;在常温下与各种有机溶剂包括植物油溶剂的溶解度较大,但在低温下很容易析出结晶。但毒死蜱与松脂基植物油及甲酯化植物油溶剂的配伍稳定性较好,使用一般常用乳化剂,如农乳0201B或500#和600#系列乳化剂单体就可以配制出合格的乳油产品。表8示出用松脂基植物油以及其他植物油溶剂配制40%毒死蜱乳油数据。& & 从表8可见,松脂基植物油与二甲苯配制的合格乳油产品的低温稳定性均好;用混合脂肪酸甲酯和小桐子油甲酯配制的乳油在冷贮0℃时稳定性尚好,而在-5℃时会发生凝固;用油酸甲酯和环氧大豆油配制的乳油,不仅乳化剂用量大,而且在冷贮0℃时就发生凝固,是不符合乳油标准要求的。此外,还可看到,除了二甲苯配制的乳油闪点较低(38℃)外,其他植物油配制的乳油闪点都较高(>70℃),表明配制乳油的安全性好。& & (3) 阿维菌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乳油产品,是一款用量大、用途广、复配产品多的抗生素类乳油产品。阿维菌素在非极性溶剂及植物油溶剂的溶解性能都不好,在醇类溶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为此,配制阿维菌素乳油时,多以醇类溶剂为助溶剂。& & 在配制1.8%阿维菌素乳油时,使用的阿维菌素原药有精粉和各种溶剂的油膏。当使用油膏配制时,需要使用抗冻剂,否则低温性能难于保证,一般用松脂基植物油及酯化植物油溶剂配制的乳油中,乳化性较好调制,乳化剂用量较大,但有的容易发生果冻现象。表9示出用不同植物油溶剂配制1.8%阿维菌素乳油数据。& & 从表9可见,松脂基植物油与二甲苯配制的1.8%阿维菌素乳油产品低温稳定性(5℃)最好,在0℃都呈现透明果冻状;而小桐子油甲酯和油酸甲酯配制的1.8%阿维菌素乳油产品,其低温稳定性(5℃)和抗冻性(0℃)最差,有的产生凝固,有的得到浑浊果冻状。& & (4)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产品应用广泛,复配产品多,性价比高。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常温下一般为固体,在常温下与各种有机溶剂(包括植物油溶剂)的溶解度较大。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普通食用植物油溶剂中溶解性差,乳化性能也比较难调;而一般在松脂基植物油或二甲苯中可以配制出合格的乳油产品,其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都好。当用其他植物油溶剂配制乳油产品时,发现在低温下很容易产生凝固现象。表10和表11分别示出不同植物油溶剂配制2.5%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松脂基植物油配制的部分拟除虫菊酯类乳油产品数据。& & 从表10可见,松脂基植物油与二甲苯配制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低温稳定性均好;而用混合脂肪酸甲酯、小桐子油甲酯、油酸甲酯配制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除了混合脂肪酸甲酯得到的乳油低温稳定性(0℃)稍好一些外,其余的都产生凝固,属于不合格产品。& & 从表11可见,用松脂基植物油溶剂配制的20%氰戊菊酯和10%氯氰菊酯EC产品能得到合格的产品。而其余3个乳油产品低温稳定性不合格,需要添加抗冻剂或助溶剂可以得到合格的乳油产品。& & (5) 除草剂乳油产品是使用植物油溶剂最早的产品,国内外有关文献早有报道,除草剂与植物油溶剂的配伍使用,可增强除草活性。一般液体类除草剂与植物油溶剂互溶性较好,但固体类除草剂需要添加较多的助溶剂,才能与植物油溶剂相配伍。除草剂与松脂基植物油及酯化植物油溶剂的配伍稳定性都比较好。表12示出用松脂基植物油溶剂配制的某些除草剂乳油配方数据。& & 2. 配制乳油的表面张力与润湿性能& & (1) 用松脂基植物油溶剂配制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分别测定了该产品的表面张力与润湿渗透时间,同时也列出其他溶剂配制乳油的结果,见表13和表14。& & 从表13中可见,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中,松脂基植物油ND-45有最短的润湿渗透时间。在降低表面张力能力上,不同溶剂乳油体系,100倍液时,表面张力几乎相等,而当稀释500倍液后显示出差异,以轻芳烃溶剂二甲苯和松脂基植物油ND-45最好(两者相当),而稍差的是混合脂肪酸甲酯和油酸甲酯。& & 从表14中可见,在40%辛硫磷乳油中,加入不同体系的植物油溶剂比轻芳烃溶剂二甲苯有短得多的润湿渗透时间,其中尤以混合脂肪酸甲酯最快,松脂基植物油ND-45次之。在降低表面张力能力上,不同溶剂乳油体系,100倍液时表面张力几乎相等;而当稀释500倍液后显示出差异,但差异不大,而稍差的为混合脂肪酸甲酯和油酸甲酯。& & (2) 用松脂基植物油ND-45配制几个乳油产品的表面张力与润湿渗透时间的结果,示于表15。& & 从表15中可见,松脂基植物油ND-45配制的乳油润湿渗透时间(s)优于二甲苯配制的乳油,稀释倍数越大,优势越大。在降低表面张力能力上,松脂基植物油ND-45配制的乳油要优于二甲苯配制的乳油,稀释倍数越大,优势越大。& & 从上述数据可见:植物油溶剂与芳烃溶剂配制的乳油产品理化性能(表面张力和润湿渗透时间)有一定差异的。在润湿、渗透性方面植物油溶剂产品(尤其是松脂基植物油ND-45)一般要好于轻芳烃溶剂(二甲苯)乳油产品。& & 六、 松脂基植物油溶剂配制乳油产品的效果& & (1) 松脂基植物油配制5%精喹禾灵乳油效果,数据示于表16。同时示出其他植物油溶剂配制乳油的效果,以示比较。& & 从表16可见,松脂基植物油ND-45配制的5%精喹禾灵乳油产品防除效果最好,平均黄花率达68.03%,远优于其他植物油溶剂的效果。& & (2) 松脂基植物油配制0.6%阿维菌素乳油产品的效果,数据示于表17。同时示出使用其他植物油溶剂的效果,以示比较。& & 从表17可见,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松脂基植物油配制0.6%阿维菌素乳油产品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效果最好,无论在低浓度,还是较高浓度下,均远优于对照的其他植物油溶剂和芳烃溶剂配制0.6%阿维菌素乳油产品的效果。& & (3) 松脂基植物油ND-60配制1.8%阿维菌素乳油产品防治砂糖桔全爪螨大田试验,对照药剂为二甲苯配制1.8%阿维菌素乳油产品,结果示于表18。& & 从表18可见,药后6d和15d松脂基植物油配制1.8%阿维菌素乳油产品药效优于二甲苯配制1.8%阿维菌素乳油产品,而且有更长的持效期。& & 原因可能是用植物油溶剂配制的乳油产品,喷雾液滴在靶标上不易挥发(二甲苯易挥发),药剂在靶标上的沉积量大,导致防治砂糖桔全爪螨持效时间长和效果得到提高。& & 七、 结语& & 松脂基植物油溶剂具有植物油的特性,含有含萜类成分,使其溶解性能优于其他植物油溶剂,对大多数农药的溶解度与二甲苯相仿。但与二甲苯溶剂相比,其具有挥发性低、闪点高、安全性强、药害低、低温稳定性强的优势。& & 此外,松脂基植物油溶剂与常用乳化剂匹配性好,配制的乳油产品乳化分散性优良,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好,能够适应不同硬度的水质。与轻芳烃溶剂配制的乳油产品相比,其具有低挥发性、强渗透性、高的粘附性和药液滞留时间长特点,这将有助于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提升药效,尤其对难以润湿的植物叶片,效果更加明显。松脂基植物油溶剂是替代轻芳烃溶剂配制乳油的绿色环保溶剂,应用前景巨大。
${nrMap['nrfj']} [on line 536, column 39 in 86A32B23CBCB40EFB8C9A3D68BE90647.ftl]
----------
Java backtrace for programmers:
----------
freemarker.core.NonStringException: Error on line 536, column 41 in 86A32B23CBCB40EFB8C9A3D68BE90647.ftl
Expecting a string, date or number here, Expression nrMap['nrfj'] is instead a freemarker.template.SimpleSequence
at freemarker.core.Expression.getStringValue(Expression.java:126)
at freemarker.core.Expression.getStringValue(Expression.java:93)
at freemarker.core.DollarVariable.accept(DollarVariable.java:76)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221)
at freemarker.core.MixedContent.accept(MixedContent.java:92)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221)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process(Environment.java:199)
at freemarker.template.Template.process(Template.java:259)
at cn.com.frame.common.BuildPage.buildPage(BuildPage.java:69)
at cn.com.cms.service.impl.PublishServiceImpl.nrglXxfb(PublishServiceImpl.java:576)
at cn.com.cms.service.impl.PublishServiceImpl$$FastClassByCGLIB$$f0b2cb46.invoke()
at net.sf.cglib.proxy.MethodProxy.invoke(MethodProxy.java:149)
at org.springframework.aop.framework.Cglib2AopProxy$CglibMethodInvocation.invokeJoinpoint(Cglib2AopProxy.java:689)
at org.springframework.aop.framework.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proceed(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java:150)
at 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interceptor.TransactionInterceptor.invoke(TransactionInterceptor.java:110)
at org.springframework.aop.framework.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proceed(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java:172)
at org.springframework.aop.aspectj.MethodInvocation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MethodInvocationProceedingJoinPoint.java:80)
at cn.com.frame.advice.ServiceAdvice.doAround(ServiceAdvice.java:129)
at sun.reflect.GeneratedMethodAccessor65.invoke(Unknown Source)
at sun.reflect.DelegatingMethodAccessorImpl.invoke(DelegatingMethodAccessorImpl.java:43)
at java.lang.reflect.Method.invoke(Method.java:606)
at org.springframework.aop.aspectj.AbstractAspectJAdvice.invokeAdviceMethodWithGivenArgs(AbstractAspectJAdvice.java:621)
at org.springframework.aop.aspectj.AbstractAspectJAdvice.invokeAdviceMethod(AbstractAspectJAdvice.java:610)
at org.springframework.aop.aspectj.AspectJAroundAdvice.invoke(AspectJAroundAdvice.java:65)
at org.springframework.aop.framework.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proceed(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java:172)
at org.springframework.aop.interceptor.ExposeInvocationInterceptor.invoke(ExposeInvocationInterceptor.java:90)
at org.springframework.aop.framework.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proceed(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java:172)
at org.springframework.aop.framework.Cglib2AopProxy$DynamicAdvisedInterceptor.intercept(Cglib2AopProxy.java:622)
at cn.com.cms.service.impl.PublishServiceImpl$$EnhancerByCGLIB$$2c53a978.nrglXxfb()
at cn.com.cms.publish.PublishZdThread.run(PublishZdThread.java:1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松脂里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