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残差法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齐次函数吗的因变量是什么

中日经济高速增长期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吉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中日经济高速增长期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摘要】: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后,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经济增长、比较各国经济发展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中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进行分析,目的即是分别通过对日本年和中国年的产出与投入的计量分析,研究日本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本文采用希克斯中性、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产出、资本和劳动作为指标,通过历年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增长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并进行错期比较。在此期间,中国和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是增加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与当时GDP增长率是大致吻合的,但是,日本全要素生产率比中国全要素生产率高,日本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小于中国,近年出现了中国全要素增长率超过日本的情况,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日本当年同期可比的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有缩小的趋向。
本文选取产业结构变动、研究开发和行政管理成本分别作为结构变动、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的指标,利用卢卡斯模型的变换形式,通过历年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增长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期间,产业结构变动对日本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最大,中国表现的比日本更为明显;与日本当年相比,中国的研究开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贡献度更高而且增长幅度也更大;中国的行政管理成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
通过对中国和日本全要素生产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估算与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是明显,生产效率不是很高,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式;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稳定增长,必须提高经济效率、提高技术水平。
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国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科学教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尽快实现城市化进程。另外,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式增长方式向集约式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F131.3;F124;F22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庆旺,贾俊雪;[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赵国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06期
胡乃武;刘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6期
张军;;[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郑京海;胡鞍钢;Arne B;[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王小鲁;[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刘伟,李绍荣;[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张军,章元;[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易纲,樊纲,李岩;[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胡鞍钢 郑京海;[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风光;[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熊俊;[D];四川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廖楚晖;[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洪传春;张雅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姚传德;[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张格杰;陈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杜毅翔;姚佐文;;[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葛和平;曹家和;;[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刘荣利;;[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杨秀艳;;[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夏岩磊;;[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柳江;;[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周芳;石磊;马中;;[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王春雷;;[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沈悦;张学峰;;[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王宏涛;王晓芳;;[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钟卫国;;[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陈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叶林祥;;[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崔龙;;[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邱瑞;[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郭艳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邵长勇;[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汪慧玲;[D];兰州大学;2010年
蔡洋萍;[D];湖南大学;2010年
张伟;[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王思薇;[D];西北大学;2010年
刘宇辉;[D];西北大学;2010年
崔传斌;[D];西北大学;2010年
李善杰;[D];辽宁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昭;[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杨键;[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晓楠;[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孙作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吴栋;[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凌敏;[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王慧聪;[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刘洪春;[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李良玉;[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张小芬;[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熊俊;[J];北方经济;2002年12期
熊俊;[J];北方经济;2003年11期
郑海涛;任若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熊俊;[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魏下海;王岳龙;;[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樊纲;[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10期
熊俊;[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1期
江小涓;[J];财贸经济;2003年05期
邓宇鹏;[J];当代财经;199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静;[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魏世红;[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连发;;[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02期
狄煌;;[J];中国劳动;2013年11期
鲁开垠;;[J];经济纵横;1990年12期
冯海发;;[J];经济研究;1990年05期
张德霖;[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1年05期
李京文;郑玉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10期
许昌平;方涛;;[J];生产力研究;2014年04期
金钰;;[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2期
肖光恩;刘秋慧;;[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霍杰;;[J];商业研究;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觅;余淼杰;;[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孟令杰;顾焕章;;[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施晓丽;石爱虎;;[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陈星星;;[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王玲;涂勤;;[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刘振娥;单传宝;;[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李晓萍;;[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周芳;石磊;马中;;[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韩中;;[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石海平;;[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Feldstein?实习生
白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实习生
赵方宇;[N];文汇报;2009年
程海东;[N];中国贸易报;2006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嵇尚洲;[N];人民日报;2014年
;[N];解放日报;2011年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樊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主任);[N];社会科学报;2011年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张军;[N];经济观察报;2011年
徐翼;[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郑江淮;[N];中国经营报;2008年
;[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天欢;[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刘丹鹭;[D];南京大学;2012年
黄苹;[D];湖南大学;2010年
饶敏;[D];暨南大学;2009年
石慧;[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孙大文;[D];吉林大学;2006年
薛莲;[D];浙江大学;2014年
罗国亮;[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志文;[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孟薇;[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王海涛;[D];天津商学院;2006年
瞿昳峰;[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熊瑞祥;[D];湘潭大学;2012年
张进;[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李一力;[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雒颖娜;[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豆振江;[D];湘潭大学;2013年
李杰强;[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地理距离_企业异质性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_基于_新_新经济地理视角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及预测研究
  摘 要:受抑于外部环境和内生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速步入换挡期,原有经济增长动力已无法支撑高速增长。本文综合考虑供给因素和制度变革、资源环境等约束条件,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6.1%左右,2030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5.0%左右。虽然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开始逐步下降且实际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我国可通过增长阶段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型,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经济依然充满机遇,更具活力、创造力和可持续性,更加接近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新增长阶段,更加适应新常态下的发展。 中国论文网 /3/view-6346250.htm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生产函数法;状态空间模型;增长阶段转换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05 DOI:10.3969/j.issn.14.11.01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加快推进,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中国经济一直呈现年均近10%的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外部环境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入世和人口等红利空间缩小,传统竞争优势减弱,技术、制度等因素尚未发挥足够的支撑作用,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未来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科学确定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动力,并通过进一步全方位改革和开放,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生产函数法对经济潜在增长率进行测算,深入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科技、劳动力等要素变化趋势,提出科学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要素条件和宏观经济政策。   二、 文献综述   经济潜在增长率是一个经济体在各种资源得到优化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速,但实际经济增长率自然会受到总需求变化的影响而偏离潜在经济增长率,缩小这两者之间的差率是决策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依然面临着复苏基础不稳、增长动力不足、发展速度不均等问题,挖掘本国的经济增长潜力与动力在国际社会上引起高度重视,国内外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测算研究也逐渐增多。目前测算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方法主要有生产函数法、消除趋势法(单变量滤波、多变量滤波等)、增长率推算法、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等。Sato(2001)运用生产函数法对日本的经济潜在产出进行了估算,通过与实际产出的比较,测算出了经济产出缺口,测算结果显示,与日本官方公布的经济产出缺口有较大差异[1]。Mitra等(2011)运用HP(Hedrick?Prescott)滤波方法对印度的经济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衡量经济产出缺口的最佳方法是HP滤波方法[2]。近年来,国内学者也运用不同方法对中国潜在产出或潜在增长率进行了测算。于洪菲、田依民(2013)在生产函数法的基础上选取超越生产函数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得出超越生产函数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我国1978年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3]。周晓艳、张杰、李鹏飞(2012)运用不可观测成分模型与贝叶斯方法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和产出缺口进行估计,估计结果显示,产出缺口能较为精确地反映重大事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效应[4]。郭庆旺、贾俊雪(2005)运用消除趋势法、增长率推算法和生产函数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对我国年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长率进行了估算,发现不同方法之间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5]。张金清、赵伟(2009)引入开放条件下“产出-通胀”菲利普斯曲线作为我国总供给函数,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运用多变量卡尔曼滤波法对我国潜在产出水平进行估算,得出忽略国际市场因素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对潜在产出水平的估计出现较大偏差[6]。张连城、韩蓓(2009)结合年中国年度产出数据特征,针对运用HP滤波方法测算潜在产出时的平滑参数选择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平滑参数取100时能更准确地刻画长期增长路径,平滑参数取6.25时能更好地捕捉潜在产出的波动特点[7]。许召元(2005)运用卡尔曼滤波法估计了年间我国的经济潜在增长率和产出缺口,得出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6.75%~12.49%之间变动[8]。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方法及应用等相关研究的综述发现,研究的视角、目的、方法各不相同,为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及科学预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均未考虑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时变影响。本文在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经济增长潜力的基础上,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方法,构建时变参数模型,捕捉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变性,科学测算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而提出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国经济运行更加适应全方位多层次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三、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处理   1.劳动力要素   在劳动力存量的衡量上,不同的学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李涛等(2011)选取人口增长率作为劳动力增长率的指标,实际上认为了所有人口都是劳动力存量[9];李小平等(2004)选取了从业人员数代替劳动力存量[10]。本文认为能够给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做出直接贡献的是劳动者,本文的劳动力存量的选取与李小平等(2004)的方法基本相同(见表1)。   2.资本要素   在资本存量的估算方面,学者之间的观点存在的一定的分歧,但大部分学者的估算方法基本相同,一般采用永续盘存法。本文参考了郭庆旺、贾俊雪(2004)所用到的计算公式:K■=I■/P■+(1-δ■)K■,公式中K■为t年实际资本存量,K■为t-1年实际资本存量,P■为t年固定资本价格指数,I■为t年的名义投资,δ■为t年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折旧率参照王小鲁等(2009)的做法,选取5%为固定资产的折旧率[11],资本存量测算数据见表1。
  3.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包括人口红利、人力资本、科技进步、技术外溢、制度变革和管理水平等。年,主要是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等因素;年,主要是技术外溢、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等因素。在使用生产函数分解出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后,可以进一步将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经济结构优化、对外开放、人力资本和科技水平提升等四个制度变革因素和科技因素的贡献。   4.产出数据   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本文把年的GDP分别换算成以1978年价格水平和1990年价格水平计价的实际GDP(见表1)。   (二)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经济增长潜力,生产函数法(production function method , PF) 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利用现实数据估算出总量生产函数,并得到   全要素生产率(即所谓的索洛残差),然后利用消除趋势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从而得到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再估算出潜在就业,将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就业带入总量生产函数便得到了潜在产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如下:   Y■=AK■■L■■ (1)   其中,Y■为现实产出,L■为劳动投入,K■为资本存量,α、β分别为资本的产出弹性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式 (1)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可得:   Ln(Y■)=Ln(A)+αLn(K■)+βLn(L■) (2)   通常假设α+β= 1,即规模收益不变,则有回归方程:   Ln(Y■)=Ln(A)+αLn(K■)+(1-α)Ln(L■) (3)   或者   Ln(Y■/L■)=Ln(A)+αLn(K■/L■) (4)   对于生产函数中参数α和β的估计,有经验法、回归法和份额法等三种方法。其中,回归法由于较为贴近实际情况,并可以避免主观随意性而使用最多,本研究也使用回归法估计生产函数的参数。   在估计出参数α和β之后,结合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数据就可以得到资本和劳动这两大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再使用产出增长率(即GDP增速)扣除投入要素增长贡献后的残值,便得到索洛余值。   目前大多数研究都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生产函数的系数,然而过去三十余年,我国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逐渐改变,从而造成资本产出弹性α和劳动产出弹性β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如果依然假设在样本区间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固定不变,则与经济现实脱节。因此,本文没有采用固定参数模型,而是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方法,构建时变参数模型,反映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变性,以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考察经济增长与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建立如下形式模型:   量测方程:log(GDP)=c(1)+sv1×t+sv2×log(K)+(1-   sv2)×log(L)+[var=exp(c(2))] (5)   状态方程:sv1=sv1(-1) (6)   sv2=sv2(-1) (7)   式(5)中,v2 、(1-sv2) 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时变影响系数。   四、我国潜在增长率实证检验   (一)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方法,构建时变参数模型,充分体现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变性,年资本产出弹性α和劳动产出弹性β(见表2)。   (二)潜在增长率测算   通过对总量潜在增长率进行测算(见表2),实际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潜在增长率缺口明显反映了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变化轨迹。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经济周期从1981年的谷底起步,当年实际经济增速比经济潜在增长率低3.4个百分点,到1984年经济达到顶峰,实际经济增速高出潜在水平4.9个百分点;第二次经济周期从1986年开始,在1987年达到峰值,1989年后,随着治理整顿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1989年和1990年的实际经济增速比经济潜在增长率各低4.2个百分点;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从1991年起启动了改革开放的第三轮经济周期,1992年实际经济增速超出经济潜在增长率6.1个百分点,1993年实行紧缩政策后,经济增速开始减慢,到1996年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速基本接近经济潜在增长率。198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由于需求疲软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低于经济增长潜力,造成投资过度和生产过剩,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第四次经济周期从2000年开始,2003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再度基本接近经济潜在增长率,进入第四轮经济扩张期。目前正在开始的新阶段,2010年―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世界经济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增长期”进入“增长阶段转换期”。   五、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预测及目标确定   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抚养比提高,储蓄率达到高峰,比较优势减弱,后发优势在更多低收入国家参与竞争背景下相对减弱,最终导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处于下移趋势。但是,未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逐步增强,人力资本提升将带来新的人才红利,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可以继续发挥技术外溢效应,推进新型城镇化将会释放经济增长新的动力等多种有利因素叠加,传导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相应增加,我国具有基本条件和能力保持潜在经济增长率处于中高速水平。
  综合考虑上述主要影响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及其变化规律,结合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   得到有效实施将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减慢0.5个百分点,预计2014年和2015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7.52%和7.24%左右,2020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6.12%左右,整个“十三五”时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在6.59%左右,“十三五”期间,资本积累、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将分别拉动GDP增长3.65、-0.10和3.04个百分点。2025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5.60%左右,整个“十四五”时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在5.84%左右,“十四五”期间,资本积累、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将分别拉动GDP增长2.81、-0.10和3.13个百分点。2030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5.01%左右,整个“十五五”时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在5.24%左右,“十五五”期间,资本积累、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将分别拉动GDP增长2.14、-0.11和3.21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果2014年和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7.4%和7%,那么“十三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6%就可以实现翻番的目标。根据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动力保障程度,同时充分考虑到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仍然有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态势,本文认为“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预期目标分别定为6.6%、5.9%、5.3%左右为宜,这样可给政府宏观调控预留充分的时间和财力来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前进模式,更加适应新常态下的高质量、平衡、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于明)   参考文献:   [1]K. Sato. Japan's Potential Output and the GDP Gap:A New Estimate [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1 (12).   [2]Sharmishtha Mitra, Vidit Maheswari, Amit Mitra. A Wavelet Filtering Based Estimation of Output Gap [J].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7).   [3]于洪菲,田依民.中国年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再估算――基于不同生产函数方法[J]. 财经科学,2013(5).   [4]周晓艳,张杰,李鹏飞.中国季度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再估算――基于不可观测成分模型的贝叶斯方法[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0).   [5]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J] .经济研究,2005(6).   [6]张金清,赵伟.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潜在产出水平的估算与解析――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框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   [7]张连城,韩蓓.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分析――HP滤波平滑参数的选择及应用[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3).   [8]许召元.中国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及产量――通货膨胀交替关系――基于“Kalman滤波”方法的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12).   [9]李涛,周业安.中国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研究[J].管理世界, 2009(2).   [10]李小平,朱钟棣. 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4(10).   [11]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贵州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贵州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摘要】:基于索洛余值法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贵州省年期间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简要分析贵州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贵州工业增长源泉。分析表明:贵州工业增长的走势与贵州工业TFP增长波动相一致,可见较高的工业TFP增长率对贵州工业经济的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
【分类号】:F224;F42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晓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J];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郭庆旺,贾俊雪;[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陈勇;唐朱昌;;[J];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李玉红;王皓;郑玉歆;;[J];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郑玉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12期
任若恩,刘晓生;[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01期
郑玉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庆旺,贾俊雪;[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何枫,陈荣,何林;[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许宪春;;[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孙琳琳;任若恩;;[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胡永泰,海闻,金毅彪,吴音;[J];经济研究;1994年06期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J];经济研究;1994年10期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J];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王小鲁;[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秦珺靖;;[J];物流技术;2008年09期
肖光恩;刘秋慧;;[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綦校海;马念;;[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8期
肖光恩;张正义;;[J];江汉论坛;2009年10期
龚德恩,徐小飞;[J];预测;2001年02期
王莉,周方;[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张军,施少华;[J];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02期
刘宇;;[J];财贸经济;2006年04期
刘秉镰;刘勇;;[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战明华;史晋川;;[J];财经研究;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德春;林丽;刘炳胜;;[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杨杰;宋马林;;[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米健;罗其友;;[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洪银兴;;[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范金;严斌剑;梁洁;;[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A];2004年浙江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项目(2)——浙江省若干县(市)经济科技互动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祝侃;俞秀宝;于忠军;;[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赵立祥;夏炎;;[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 Volume 3[C];2010年
施晓丽;石爱虎;;[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张庆昌;;[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国庆;[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王松 管弦;[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孙晓蓉;[N];贵州日报;2011年
郑世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郑才友 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党委书记;[N];经济信息时报;2011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N];中国人口报;2011年
本报记者 孙晓蓉 袁天志;[N];贵州日报;2010年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晓蕾;[N];上海证券报;2011年
贵阳市国税局
刘湘东;[N];贵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星光;[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周彩云;[D];兰州大学;2010年
石风光;[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王欣;[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王军;[D];天津大学;2009年
王丽丽;[D];山东大学;2010年
李晶莹;[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岳书敬;[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吕盛行;[D];浙江大学;2005年
宗兆礼;[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冬;[D];西北大学;2010年
王慧聪;[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魏海静;[D];燕山大学;2010年
唐袁;[D];南开大学;2010年
高国鹏;[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曾菊;[D];湖南大学;2010年
孙舒榆;[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杨玮;[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杨键;[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玉萍;[D];宁波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柯布道格拉斯产出模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