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产格列卫在印度价格多少钱一瓶在那能买到,我在网上看了是四百五十元,是不是真的。

潮州俗语故事(二) 作者:蔡绍彬先生
我的图书馆
潮州俗语故事(二) 作者:蔡绍彬先生
①?(高)过凤凰髻
②盘篮雷,狗头族
③关爷磨刀——雨唔大
④老妈生,食炒面
⑤别峰阿娘,望着住显
⑥雨仙爷——头蓬脚而(乱)
⑦大老爷宫乞食——嗝(难)比
⑧莲花山戴帽——天做嗝
⑨回匠(和尚)合阿奶——个好个愿
⑩庵埠老爷大细目
&&&&&&&&&&&&&&&&&&&&&&&&&&&?(高)过凤凰髻
潮州有句俗语“亻匮(高)过凤凰髻”喻最高无可比(TF:查汉典网“亻匮”字有字无义,网上有写作“匮”字,但是此字只有贫乏之义,并表示高。应是“危”字,音gui5.不知是作者本身写错,或者是印错,或者是该字为约定俗成的字呢?),凤凰髻屹立在凤凰山区的西北部,是潮安县凤凰镇和丰顺县东留镇之间的分水岭;南北走向方圆约十平方公里,主峰大髻海拔一千四百九十七米八,只比泰山玉皇顶的一千五百二十四米低二十六点二米,是潮汕第一高峰,次峰小髻海拔一千三百三十七米九(比乌岽的一千三百九十一米低)。凤凰髻是坚硬的花岗岩石山,从潮州韩江边北望;可见其山势嵯峨峭拔,势凌霄汉,雄伟壮丽,云雾缭绕。从凤凰镇凤西乡的金园村西眺;可见银瀑飞泻、苍松挺拔、奇草异花、无限风光。天晴登山南望;群山俯伏脚下,潮州形势尽收眼底,若是秋收时节;潮汕平原如黄金海岸、一望无边。
清代林大川在《韩江记·凤凰山》写道:凤凰为我郡名山,在城北面,山峰上出重宵(TF:宵?霄?),山根下蟠三县、气压东南,无山可比。陈廷荣(字挺夫,崇祯拔贡,陈衍虞之父)曾与黄锦游凤凰山,在太平寺题诗于壁,诗中有:林莽敞日天,行尽忽开辟,此中别有境,远与红尘隔,喧杂猿鸟啼,往来虎豹迹,水声如雷轰,奔放激巨石,仰望诸奇峰,峻削如剑戟,攀藤陟其上,去天方咫尺!风雨变晦明,烟霞供晨夕,瑶草与琪花,疑有神仙宅,山麓附深潭,游鱼吸寒碧,矶头坐垂纶,垂约即有获,此来值暮秋,林深呼啸瑟,扫石可为几,聚叶可为席,拟与偕游人,烹鱼大浮白,山农惊且喜,茅薯筵上客,食品荐山珍,杯盘至狼籍,隔宿始言归,幽讨穷日力,野老共忘机,斯游乐何极。
林大川还谈到:凤凰山下有凤凰井:泉极甘冽,能愈麻风,故山下有大麻风院,麻风女饮此泉即不发病;肌肉如常,日久面目光华,倍加红润,院中男女成长,自为婚配,生育如常人,但一出院不饮此水;顿时手足麻痹,眉发脱落,不可救药矣!凡游山者入院,麻风头特设净舍净器以款侍,虽同饮食居住而不染病。故潮州俗语有:好甲癞哥(麻风)做互食,孬甲痰火(肺病)做互行。(TF:互?疑字错)喻传染源各异。现代科学证明麻风病不会传染,可见潮州先民也非常有科学知识。
从潮州至凤凰髻,需过牛牯岽、拖板路、虎作池三个高岭,故潮州俗语有“米白水整(淡),出门三道岭”喻居于深山。凤凰山区的居民也讲潮州话,但稍有不同,潮州俗语也有“一条叫一枝,木虱叫广碑,知禾(唢呐)叫禾的,水鸡(青蛙)叫蛤古,姿娘叫渣牡,石部(头)叫石鼓。”喻叫法因地而不同。(TF:牡???)还有“枝薪照枝路,枝藤缚枝步(扎柴把)”听起来很怪(TF:步?),其实是点薪照路和条藤扎柴把的意思。
凤凰山传说为中国畲族的祖山,凤凰髻也是浙江省东部山区畲族妇女的头饰,编者1989年曾到浙江省东南部的景宁畲族自治县访问,当地妇女解放后还扎凤凰髻以纪念其祖来自广东潮州凤凰山,当时青年妇女已经不扎了,从四十多岁以上的人还扎,她们的凤凰髻确实有潮州凤凰髻的形象,这确实是令人惊奇的。景宁敕木山的畲族也姓篮,说其始祖葬于凤凰髻背阴处的背阴山七贤洞,据凤凰山畲胞介绍:凤凰髻背阴的仙人洞附近确有畲族祖墓。
&&&&&&&&&&&&&&&&&&&&&&&&&&
盘篮雷,狗头族&&&
《潮州府志》载:“潮州有山畲,其姓有三:曰盘曰篮曰雷,皆瑶种。”《海阳县志》也有:“潮州有山畲,其种有二:曰平鬃曰崎鬃,其姓有三:曰盘曰篮曰雷,号白衣山子,依山而居,采猎而食,不冠不履,三姓自为婚姻,病殁则焚其室庐而徙居焉。”畲族在我国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和广东五省的部份山区,在我省大部份住凤凰山区,潮安县约有畲族同胞二千人,占全省畲胞三分之二。
编者从事畲族研究,曾到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和福建宁德县访问,两地的畲胞都说祖先来自潮州凤凰山,景宁老一辈的畲族妇女至文革前还打凤凰髻以作纪念。在潮州历史上,唐代仪凤二(公元677)年,凤凰山畲族领袖雷万兴和乌山畲族领袖苗自成联合攻占潮阳县,包围潮州城,杀死岭南行军总管陈政。二十三年后的景云二年,畲族勇将篮奉高在岳山刀劈开漳圣王陈元光。此后在宋末,陈吊王和许夫人的畲家军也参加抗元,《海阳县志》也有永乐五(1407)年,凤凰山畲长雷文用等四十九户接受招抚。可知畲族同胞在潮州历史上也有重要一页。
在潮安县凤南镇山犁乡、文祠镇李工坑乡、凤凰镇石鼓坪乡和意溪镇雷厝山都保存有畲族祖图,它们与浙江福建畲族祖图大同小异,都称先祖为“龙犬”和“龙狗”,招为附马后称“狗王”。下面是关于这位“狗王”的传说:
远古时候,海面上突然电闪雷鸣,波涛汹涌,随着一声惊雷,有巨龙从海底腾出,架着万道金光,直奔京城方向而去,到了京城后化做一道青烟,飘到大耳婆家中,这家人也是富贵人家,这位大耳婆正在睡觉,梦见一缕青烟钻进她的左耳,惊醒后发现左耳肿得非常大而且疼痛难忍,家人急忙去请医生,医生以为化脓便开刀排脓,哪知开出是一粒小卵,医生以为没有什么用便丢在地上,小卵一接触地面就迅速长大,而且发出万道金光引来百鸟翔集起舞,那医生便用刀把卵挑破,从中跳出一只小犬,大耳婆认为此犬必是灵物,叫家人小心照顾,几个月后,小犬长得牛高马大,身长八尺,高四尺,头似蛟龙,身披五色彩毛,人人见了都喜爱,都称为“龙犬”。
当时刚好番邦入寇中原,朝庭的官兵屡战屡败,敌军兵临京城,满朝文武束手无策,皇帝只得出榜招贤:谁能退得敌人,便招为附马,三位公主可任选一位为妻。但因敌军凶猛,榜出之后,一连几天无人揭榜,国王心急如焚,坐立不安,那日正在烦恼,就报有揭榜,君臣一看,却是龙犬,大家哭笑不得,只好问它能否退敌,龙犬忽作人言:我乃东海龙驹转世,三日之内,定能退敌。皇帝半信半疑,但龙犬已奔出城外,直入敌营。
敌兵正在庆祝胜利并准备攻城,番王吃得酩酊大醉,正酣睡不起,兵将也安息,龙犬察看地势后于三更时分朝番王猛扑过去,一口咬住他的喉咙并啃掉脖子,番王还来不及挣扎,脑袋便掉在地上,龙犬咬住后直奔京城,但给巡营番兵发现,敌军随后赶来,龙犬灵机一动,转向东海跑去,番兵紧追不舍,当追到海边时龙王派出河伯水官和六甲六丁以及虾兵蟹将帮助龙犬;忽见海面狂风大作,波涛排山倒海席卷而去,把番兵全部卷到海中。
皇帝在金銮殿上愁眉苦脸,忧心如焚,忽听宫外报喜,番兵已退,只见龙犬把番王之头刁到丹墀之前,君臣都惊奇不已,但此头是否番王之头?有将军曾与番王交战,败阵而归,皇帝叫他上殿细认,确实是真,国王大喜之下,正要把女儿许配龙犬又不舍得:龙犬虽然有功,但非人类,那能将女嫁它,正在犹豫不决之时,只见三公主跪奏父王:你是一国之主,君无戏言,若言而无信,岂能治理天下?我愿嫁给龙犬。皇帝只好点头答应,只见龙犬跑过衔住她的衣裙紧紧不放。皇帝便问:若把三公主嫁你,你能变人形吗?只见龙犬应声:若把我盖在金钟中七日七夜,便可变成人形。
皇帝命人盖一变身楼,楼上放置金钟,把龙犬放在金钟里,命令兵将日夜巡逻,不让闲人进去,哪知三公主思夫心切,每天都到楼前张望,坐卧不安,到第五天忍耐不住,骗过守卫兵将,冲进楼里,打开金钟一看,只见龙犬全身都是人样,只剩下狗头未变,他摇头叹道:再也变不成了。三公主看大错铸成,木已成舟,便说:既是天意,我无怨言。龙犬和三公主成亲后,皇帝要封他为官,狗头驸马怕人嬉笑,便说愿居深山,皇帝准奏,他们就到潮州凤凰山定居。
二十年后他们生了三子一女,带他们见皇帝,皇帝赐名盘、篮、雷、钟,后以名为姓,男女自相嫁娶,皇帝要赐给他们土地,狗头王说,我不要平洋土地,皇帝问其故?狗头王说:我要子孙不用贡粮纳税,宁可居住深山,离乡三里,离三丈,赠我子孙永远耕种,军民人等不得混争,坟林也离乡村十八里,不准他人侵占。皇帝正愁深山无人居住和种植,便准奏,派军士护送出城。后来狗头王至茅山学法,不料被山羊触撞,跌死山涧之中,御葬于通南京大道上。御葬后,三子一女散居南方四省,各有御赐路引,安居乐业,子孙在汉唐宋明间累朝护国,不能胜记,各个畲胞居住的山村,都有祖图和《狗王歌》记住此事。
1968年曾访凤凰镇石鼓坪畲村,听老辈言,原先祭祖时还要在供桌下屈身钻过,以念先祖狗头王,故潮州俗语有“盘篮雷、狗头族”喻少数民族姓氏特殊,即姓盘、篮、雷的人都是畲族之意。畲族没有民族文字,语言类客家话和潮州话,但潮州的畲胞都讲潮州话。
&&&&&&&&&&&&&&&&&&&&&&
关爷磨刀——雨唔大&&&
传说关公的寿诞是阴历五月十三,其时天多下小雨,供关公磨刀之用,潮州俗语有“关爷磨刀——雨唔大”喻供应得当。潮州西湖今存有“关公竹”组字画石刻;高二尺九寸,宽一尺八寸,画面是两支竹子的竹叶组成“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的五言诗,右上角有印章二方:“汉寿亭侯”和“关羽之印”,相传为关羽所画,画的右下方有“光绪乙酉(十一即1885年)秋月林敬本堂敬立”,此石刻原在北堤关帝庙,后庙毁失散,后人重获,移景韩亭内。《潮州府志·祀典》有“关帝庙一在镇署左、一在府置左、一在道署后、一在湖山、一在南门堤、一在竹竿山、一在韩山麓、一在校场。”可知潮州城清代有关帝庙八处。
在揭阳市榕城区北门街有关帝庙,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廿九(1601)年,清高宗乾隆四十二(1777年)重修,并在庙前建一戏台,正殿顶为九脊重檐悬山项式,配以脊兽和人物泥塑,还有花鸟屏美术嵌瓷,前厅顶有八封藻井,木刻图案甚为精细,天井两壁嵌有很多有历史价值碑记,庙前戏台也为罕见建筑。庙中有高三尺八寸,宽一尺八寸的黑色花岗岩石碑《揭阳武庙碑记》,是清德宗光绪三(1877)年奏请重修关帝庙,慈禧于三月十五赐《威宣南海》牌匾,三年后由县令姚颐寿立此奏碑和附跋一碑。此奏碑共五百一十四个字,碑首刻双龙抢宝加卷云图案,楷书正刻,格式严谨,刻艺高超。庙中本有铜爵和铜鹤各一对,铜鹤今由揭阳市博物馆收藏,铜爵今已失落。从碑文知清宣道光二十四(1844)年,农民起义军黄悟空从潮阳围攻揭阳县城,黑夜突袭,其势甚急时关公显灵,吓走敌兵。清文宗咸丰三(1853)年,农民起义林元凯进攻榕城,关公又再显圣助官军作战,云旗风马,隐现云中,万目共赌,所以奏请慈禧赐匾。
在南澳县深澳镇也有关帝庙,是明神宗万历七(1579)年由南澳镇副总兵侯继高建,四年后另一副总兵于嵩扩建,清世祖康熙二十五(1686)年总兵杨嘉端重建,二十五年后总兵黄龙又修,清高宗乾隆四十八(1783)年总兵招万成重修此庙,共三进,面积约一千五百平方公尺,庙前有戏台离庙门六米半,台面宽六米七,深八米半,有前台、后棚、侧厢之分,供演员演出,化妆和演奏之用,台后护墙中央有直径三尺圆窗一个,外望可见水天一色而青屿孤悬其中,是南澳八景之一:青屿浮天。
深澳关帝庙内原有明神宗万历十一(1583)年南澳镇副总兵于嵩立的《南澳镇城汉寿亭侯祠记》碑:高七尺,宽二尺七寸,现置深澳碑廊。从碑文可知明世宗嘉靖年间(年),俞大犹带领舟师三万人讨伐南澳吴平时(TF:俞大犹?俞大猷?),都督戚继光夜梦关公教他从后面进攻敌人,便能取胜,戚继光分兵三千从云盖寺割茅潜进,三天后袭击深澳,敌人以为明军从天而降,杀敌三千,吴平乘小船逃到南洋,故明朝政府置副总兵一员,帅福建和广东两省水师守南澳。
在潮阳市峡山镇的峡山中学附近也有关帝庙:1925年6月东征军回师广州时,在庙内建立农民赤卫军一个营。在和平镇下寨上埔也有关帝庙,1939年建立抗日武装,这两处关帝庙成为革命武装斗争旧址。
关羽是山西运城人(古称河东解县),他的故乡运城县常平乡有全国最古老的“关帝祖庙”,运城古称解州和蒲州,也有全国最大的关帝庙,从三对楹联,可知中国人对其尊敬程度:“英雄几见称天子,豪杰如斯乃圣人”,还有“生蒲州、辅豫州(刘备)、保荆州、鼎峙西南、掌底江山归统驭,主玄德(刘备)、友翼德(张飞)、仇孟德(曹操)、威镇华夏、眼中汉贼最分明”,“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马)、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刀)、隐微处不愧青天。”从隋唐开始封关公,但到明神宗朱翊钧(万历)自认为是刘备再世,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太祖努尔哈赤称用一部《三国演义》平天下,便封关羽为“灵佑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后来康熙传旨各县立庙称武庙,与祀孔子的文庙并立。
&&&&&&&&&&&&&&&&&&&&&&&&&&
老妈生,食炒面&&&
每年阴历三月廿三,是传说中的海神妈祖生日,妈祖在潮汕地区被称为“阿妈”、“老妈”、“娘妈”、“阿姑”,潮州俗语有“老妈生,食妙面”喻普天同祝寿,从前是潮汕沿海最隆重的节日,因为妈祖是福建莆田人,而潮汕地区百分之八十的居民祖先来自福建,潮州俗语也有“潮州人,福建祖”喻不忘出身,故对这位同乡海神特别恭敬和亲切。
传说宋太祖建隆元(公元960)年,妈祖出生在福建莆田港里村巡检林愿家中,因为她生下来时不啼不哭,到满月时也没哭过一声,故取名默娘,她有一个哥哥和五个姐姐,八岁时父亲林愿让她读一点书,她便“一里通,百里彻”,学会观察天象,林愿只带她出过几次海,她便熟悉海路和水性,有一次打水时她捡到两片铜镜,以后便会给人治病,单身出海和救过遇难渔船,所以大家都叫她做“神姑”,潮州人过去有“落阿姑”,就是请这位神姑降乩。
传说妈祖十六岁时,父兄出海,她在织布,突然停下来一动不动,母亲连叫几声都没回答,母亲生气了,打了她一下,她捶胸顿足哭着说:哥哥掉下海,我本救父亲和哥哥,但给你打这一下,哥哥就救不起,次日一早父亲回来,说他获神仙护救而她哥哥葬身海里。
宋太宗雍熙四(987)年,二十八岁的林默娘在九月初九羽化升天,老百姓在湄州岛上为她盖了一座神庙,称为“通灵圣女”,由于她“神功广大,尤著于江湖河海之中,上为国家保卫转输,下替生民拯救滔溺”,故被宋、元、明、清四代皇帝加封二十八次,超过文圣孔子和武圣关公,最后从“天妃”、“圣妃”、“天后”到“天上圣母”。海外有华人处,便有妈祖宫,台湾就有五百八十余座。
潮州原有天后宫在凤凰台左,宫联是:大海茫茫,到无岸无边,观于天,天高在上;飘风发发,正可危可惧,奚我后,后来其苏。从前开元街的汀龙会馆也是天后宫,门额“河清海晏”,楹联“补天配天前后坤元并德,治水济水今古神圣同功”,但今都没有了。
潮州俗语有“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喻事久见人心。该宫在汕头市区升平路口,建于清仁宗嘉庆年间(年),在汕头开埠之前,附近只有关帝庙和沙汕头汛(TF:沙汕头汛?),庙前为海滩。在清德宗光绪五(1879)年,这座“天后古庙”曾重修过一次。此外在光华埠的厦岭也有一座“娘妈宫”,也称“厦岭妈宫”,后来成为汕头市厦岭路光华小学宿舍。
在南澳县深澳镇北部也有一座明神宗万历四(1576)年由南澳镇副总兵晏继芳建的天后宫,七年后另一副总兵于嵩重建,清圣祖康熙二十四(1685)年总兵杨嘉端重修,此天后宫为三进,总深三十二米,阔十一米,有立体龙柱和“双龙抢珠”、“双凤朝牡丹”石雕。
在澄海市樟林镇南社布袋围有“妈祖新宫”,是汕头开埠前樟林港留下的文物点之一,早在明神宗万历八(1580)年,樟林港便有妈祖庙,到清代樟林港的全盛时期重建这座颇有规模的新宫,新宫建于清高宗乾隆五十二(1787)年,占地十亩,为中轴线宫殿式建筑,最后座是梳妆楼,前是前殿和正殿,两边是阁厅廊堂,殿厅两边镶嵌着彩瓷龙凤图案,左龙右凤,现门前石狮、石鼓、正殿及龙凤窗,后楼和东西阁厅都存,廊内还有碑刻多块。
汕头港的出海口妈屿岛也因妈祖为名,原称放鸡山(可见封面潮州府图),传说先前渔民出海前需备活鸡一只在老天后庙前放生,后来清兵在岛上建有炮台,汕头开埠后又建新的天后庙,故岛上有两座妈祖庙而称妈屿,今老庙在上显得陈旧简单,新庙在下,颇为堂皇。
&&&&&&&&&&&&&&&&&&&&&&&&&&&&&&
别峰阿娘,望着住显&&&
《海阳县志·古迹略》载:“天湖寺在东厢别峰山,明崔道亮建,国朝康熙二十三(1684)年古越吴良骥重建。”这个天湖寺可能就是现在潮安县意溪镇头塘乡境内的别峰山东南、座东向西的“别峰古寺”,寺分前、中、后三进,前座为门楼亭,中座为“圆通宝殿”供奉观音娘,后座为“大雄宝殿”供奉如来佛,在圆通宝殿上有一块乾隆廿六(1761)年“中宪大夫署惠潮嘉道知潮州府事周硕勋敬立”(这一年周硕勋主修《潮州府志》)的“为最上乘”牌匾。“乘”在佛教认为是通往西天极乐世界的车船,故有我国的“大乘”佛教主张普渡众生,印度的“小乘”佛教主张个人修行,牌匾之意即:此地是通往极乐世界最好的车船(去处)。
别峰山前称凤栖山,明代为潮州八景之一“凤栖红棉”,清代林大川在《韩江记》中有“凤栖山即别峰山也,距城东北十里,山峰秀特而为附郭名胜,文人学士多览游焉”,有“过桥便觉市尘少,到此方知僧日长”一联特佳。还记当时山上有“凤栖楼”,宋代“岭南夫子”陈希伋有题壁诗:“千载传闻孰是非,高梧修竹晚风微,欲知古寺曾栖凤,殿楼今芜燕雀飞”。他是宋哲宗赵煦元佑六(1091)年第一名进士(当年没有状元之称),故可知别峰山风景区北宋已经开发了。
《韩江记》还提到别峰山上有“凤栖庵”、“孝禅寺”、“觉园庵”和“别峰庵”,林大川记“别峰庵在凤栖山顶,禅房花木根其萧深,又有贵池小园。”山下又有“凤栖亭”亭联“亭空引月常侵坐,我到招凤共结怜。”由于别峰古寺以中殿供观音,潮州俗语有:“别峰阿娘,望着住显”,说只要从别峰山上望得到的地方,观音娘便能保佑。观音是佛教菩萨之一,本音译作观世音,因唐朝讳“世”字以敬唐太宗李世民,故简为观音,梵文意译是自由自在之意,正译应为观自在,他应该是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莲花佛)的左胁侍,同阿弥陀佛及右胁侍大势至合称“西方三圣”,佛经说他“救苦难众生”,只要念其名号,便能“寻音往救”,但因念佛者的根器不同而显示“三十二种应化”现象,因此其塑像和图像多为美丽妇女,潮州俗语也有:“观音生雅一块败——大脚”喻美中也有不足。
传说先前有老妇人因自己年迈,不能到别峰去拜阿娘,便叫女儿代去,昔年没有大路直通山上,要从鳄渡搭船到意溪再上山,当时逢韩江春涨,水流湍急,小姑娘拜佛心切,慢落船,先走起,未待艄公搭好船板,便跳到岸上,那知着地点被洪水冲刷快要塌崩,加上她身重量,马上跌落江里,艄公和乘客急忙打捞,未见尸首,同行的人回家告知其母。
老妇人痛哭一场,担心尸体被洪水冲进大海找不到尸首,便亲到别峰山拜阿娘,又因心急路滑,在山上跌折脚骨,但她带伤上山,求得上上签,后来女儿的尸体在下游找到,她的脚骨也医接痊愈,非常感激而到处宣传:别峰阿娘真显!这个成了一句俗语,喻视祸为福。这个故事确有其人,值得深思。(TF1: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读不懂)
&&&&&&&&&&&&&&&&&&&&&&
雨仙爷——头蓬脚而(乱)&&&
在潮安县浮洋镇斗文乡,有一座东北向西南,单进格局的雨仙庙,庙中现存有清高宗乾隆五十五(1789)年的《新建孙雨仙庙碑记》,庙的匾额上有清穆宗同治二(1863)年重修落款。《海阳县志·建置略四》有“雨仙庙在登云都斗文乡,乾隆五十四年建”。
据《海阳县志·列传十二》介绍,雨仙姓孙。宋孝宗乾道九(1173)年生,自幼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九岁时嫂嫂晒谷子叫他把守不让鸡啄,他说大雨要来了,嫂嫂说烈日炎炎那有雨而不相信,结果倾盆大雨骤至,把谷子冲走,嫂嫂才相信他的话。后来到揭阳桃山为人牧牛。
十三岁时与哥哥到潮州卖米,那年潮州大旱赤地千里,刚好遇县官为民求雨,他说:这样求哪有雨来,要我来祈祷才有雨至。大家便告诉县官。县官看他年纪小而貌不惊人,头发乱成一团而且赤足,便不相信他,雨仙便说:你可堆放柴垛,把我放到上面,如到中午无雨,便点火把我烧死。县官看他说得认真,便照做了。但到中午稍过,天上还是红日当空,毫无雨意,大家以为给这小孩骗了,便要点火,雨仙的哥哥大哭,县官也认为人命关天,不可造次,只见躺在柴垛上的雨仙坐起来,用手中的竹笠向四方一招,天上乌云马上翻滚,不久合为一处而大雨倾盆。
下了一个时辰的雨后,街巷积水,大家求在柴垛上淋雨、但躺着翘起脚的雨仙,说雨水够了。雨仙又坐起来,再用竹笠挥去,即雨收云敛,阳光依旧。县官要赏给他银子,他不要。老百姓把他扶进官轿,敲锣打鼓,送到斗文乡,此年全县获大丰收,人们非常感激他。
这一年是宋孝宗淳熙十二(1185)年,雨仙知仙迹已露,便要飞升,遂拜别兄嫂,谢其抚养之恩,然后披发负笠出门到揭阳桃山都登岗山,兄嫂追到山间,雨仙走在石上,石都留下他的足迹,他到半山后忽然回首;对可望而不可及的兄嫂说:我未拜别姑母(TF:姑母是什么意思?网上说是父亲的姊妹),请兄嫂代我向她老人家请安和致谢。他到峰顶的樟树上,只见彩云四起,香风绕树,雨仙即消失。他哥哥舍不得而爬上树用手去拉,只拉到他的一只脚趾,乡人乃把这樟树砍下雕刻雨仙的像并把足趾装下,刻为“风雨使者”像膜拜,潮州俗语有“雨仙爷——头蓬脚而(乱)”喻不检点。(TF:而字应该是同音字,原字是什么呢?《潮汕方言熟语辞典》作“荋”,该字是“草多叶的样子”的意思)林大川在《韩江记·雨仙真像》中,说他在清文宗咸丰七(1857)年还看到登岗山“一路上山皆有足迹,至半山果有转身双足迹。”还说到清宣宗道光二十六(1846)年潮州大旱,多方祈雨不得,当时制军(省长)孙士毅平台湾经过潮州,便亲至斗文迎雨仙真像祈之,大雨随像而至,远近各地都解除旱情,孙士毅另刻二个雨仙像,一座祀于广州,另一座送回自己家乡。
林大川还记:咸丰(1860)年自春三月至夏收不再,米价高昂,乃议请雨仙爷于开元寺祈雨,不久有大汉说:你们没一个会诚心,哪能下雨,象我这样的人才能祈雨,众人说有什么好办法?大汉说:今晚三更(凌晨一时)去湘子桥头祈雨,便有灵验。大家真的听他说,通宵无眠,真诚感动天地,果然有雨,大家说大汉是雨仙化身。
潮州城太平路南端七丛成巷头对面古树庙巷,原有古树庙也称清水宫,传说此古树原是孙雨仙为神时飞升之树,每当树湿润时便有雨,后来仙树被外国人偷换走就不灵验。又说孙雨仙前身是元泰定(年)进士邢鸾字伯凤、任陕西清水县令时,弃宫入终南山修道,后称清水英神,飞升后降神于孙雨仙,故能祈雨驱邪,后来晋阳有一姓张的人任潮州知府路过揭阳桃山,闻神显,便把古树带到古树庙巷而建古树庙以祀。据说当时这古树庙“卦风雷之象相符,同治甲子(1864即三年)淫雨数月,众虔祈之天即晴霁,利民功德有自来矣。”看来雨仙不但能降雨,还能止雨。
昔时求雨要到浮洋斗文请“雨仙爷”,先在南门用鼓乐迎至开元寺内大埕,如三日不雨,便掀去雨仙爷的竹笠让其像晒太阳,然后宣布禁屠,不准杀猪卖猪肉,如果再三天还未雨,便宣布禁海,鱼店也不准卖鱼,还要组织队伍到清水宫(古树庙)集中,开元寺方丈披袈裟走在队前,热心祈雨的数百民众走在后面,三步一跪,经大街到城隍庙,后出北门街,至北门玉皇宫,沿北堤至竹竿山关帝庙,全程七、八里,队中民众甚是辛苦,但以此虔诚去感动天地以降甘霖,因潮州属海洋性气候,春旱久必降雨,故有时祈雨时也遇雨,祈雨队列还得继续前进,虽人人象落汤鸡也不敢中止,多有人昏过去被抬出队伍,其他人还喜形于色把求雨仪式完成后,用鼓乐把雨仙爷从南门出城送回宫。
&&&&&&&&&&&&&&&&&&&&&&&&&&&&
大老爷宫乞食——嗝(难)比&&&
大老爷宫即安济圣王庙,清人林大川在《韩江记》有:“安济王即青龙王,安济其封号也,庙在城南,屹立长堤,冲当洪水,保护全城,我潮福主也,惠潮观察张介祺题有庙联:神明照汉代,灵爽荫潮州。余初疑汉代二字无考,后阅郡志,知神为蜀汉永昌太守王伉公随诸葛征蛮,公守城,悍贼殁。为神明,前明滇(云南)人有宦于潮者奉神像至此,号安济灵王,立庙镇水患,遂获安澜(平息)。”
《韩江记·青龙王寿诞》记:“王极灵爽,郡人称为活佛,每神降见有灵物蜿蜒凭龛次香案间,其色青翠,头有王字,是日青龙来去悠忽,隐见无常,郡人以得见为吉,然不可必(不一定)也。惟三月二十七日为王寿诞,每当府道(台)行香际,演戏排八仙时,神多降于神坛花瓶,柘石榴枝上,万人瞻仰,郡人一逢神降,奉之益虔。”
传说有一年安济王诞在黄厝祠迎神时,做戏祝寿,戏箱上台后被调到道台衙门演出,演出前开箱拿戏服时,满箱都是青竹镖蛇(TF:镖?),到处乱爬,不但箱箱皆是,而且每开每有,道台立刻行香,亲自送回。据《潮州府志》记载,原青龙古庙后有“护我生民”牌坊,是巡道杨国栋为青龙庙建的,可能就指此事。现牌坊已被拆除。一次寿诞刚好是潮州考期,省里有学院官临潮督考,考后出外拜访好友时,遇到安济王出游,差役请示避道让神像过,学院自持钦命,便出不逊之言,话方脱口,只见清道旗二面无火自焚,顿生畏惧而改道。韩江经常泛洪水,神庙又在堤下,凡有大水至围墙时,庙祝便请老爷上身出庙,老爷如果上身,水不为灾,如不上身,洪水便淹进庙门,庙祝便把神像安放在神轿中而安吊梁间,任庙外大浪滔天,庙内的水也只及轿下而已,从没有浸湿轿靴过,昔人认为此是圣王“捍御水患一大证明,千秋血食于我潮也!”
由于安济圣王寿诞与游神不是同一天,故年底或正月要卜择吉日游神,有乞食于游神时讨得很多粿(年糕),便在庙前大埕晒日,一边把讨来粿烤火吃,时有庙对岸沙州村农民要挑萝卜上城卖;担子又重,又要卷裤脚涉水过江,时值严冬,江水寒刺骨(古代农民又无鞋可穿,尽打光足,晚上睡前才洗脚穿上木屐),看乞食们晒日、食粿而好不羡慕,皆说我等不如乞食,乞食听了便说:人哩孬得亲像俺,俺哩孬得亲像人。(TF:孬?疑非此字,疑是“唔”字)意即:人家说比不上我们,我们其实比不上人家,故潮州俗语有:“大老爷宫乞食——嗝(难)比”喻无法对比。(TF:嗝?应该不是原字,而是同音字。《潮汕方言歇后语集释》作“恶”,解释为:①指事情说不准;②不能跟别人攀比)(TF:《潮汕方言歇后语集释》中有“乞食在城楼顶焙粿——我唔歆羡人,人唔歆羡我”字条,此歇后语指人自得其乐。)
传说安济圣王庙是潮州南门外谢氏的祖先请来的,谢少沧是明世宗嘉靖元(1522)年举人,曾到云南永昌为官,到任时遇旱灾,饿殍遍地,因永昌在云南西部,离北京二万余里,报告要八个月才能往返,谢少沧便一面上书朝廷,一面开仓济民,虽然百姓得于生存,但他却因“擅用国仓”罪名依法处斩,当时因该地处决囚犯与内地不同;即在刑场上搭台,把犯人绑置台上三日三夜,如不会死可获赦免。
谢少沧在台上自度必死,因先前犯人都被晒死,无有生还者,但百姓环台泣跪,焚香祈神护佑清官而感动神明,忽见天上有一神人,张开一块大黑布,顷刻化为乌云,把烈日遮住,一连三天使他死里逃生。他获赦后,百姓帮他办好祭品,同往附过神庙答谢神明(TF:附过?附近?),他抬头一看,那位神像正是当日在空中佑他的王亢,王亢是三国蜀汉的永昌太守,在七擒孟获中当过孔明的解粮官,由于为官清正,不但得到朝庭褒奖,而被当地百姓祀为神明,谢少沧自此日夜供香奉拜。
谢少沧回潮时,将王亢神像带回家中设坛祀拜,后因乡亲不断到他家中祈拜,香火日盛,便把神像迁到南门堤畔前供奉青蛇图腾的青龙古庙中供百姓祀拜。原庙文革前被毁,近年重建,传说南门外谢氏因此举而成七姓中最大一姓,潮州俗语有:“未有谢氏先有郑,花洪柳陆一撮毛”和“齐(多)谢——南门外”(TF:齐,非原字,应为?,zoi),可知郑姓先定居,但后来谢姓人口突增,超过其他六姓。
清人林大川在《韩江记·甲寅记略》记清文宗咸丰四(1854)年五月十二日,吴忠恕起义时,潮州府因害怕起义军攻城,故知府吴钧请青龙爷至开元寺降乩,写有“七中七水”四字于纸线上,当时不解其意。后七月初三起义军在笔架山南城墙,传为青龙爷显圣护境。七月廿三清兵与起义军炮战时三千斤大炮裂为七段,炸死清兵七人,也传青龙爷言中。
此后的咸丰十(1860)年三月廿八,安济圣王出游,在百花台镇台衙门停轿放炮时,炮炸响如山崩,炸死八人,因用久年铁炮,口注松香,内装生铁,炮身原先裂开而点火时无发觉所致。
&&&&&&&&&&&&&&&&&&&&&&&&
莲花山戴帽——天做嗝&&&
莲花山在潮安县、澄海市和饶平县交界处,主峰仅五百六十二米,但因周围没有高山,故显得较高,如峰头积云,则要下雨,故潮州俗语有“莲花山戴帽——天做嗝”喻风云变化有先兆。(TF:戴,音di3。《潮汕方言歇后语集释》作“天作恶”,释义:①要变天了;②人要变脸。)另一句是“莲花山下——无毛”是因莲花山是出钨锡矿的花岗岩石山,山下少泥沙,故草木不长,此俗语喻无毛可拔。(TF:《潮汕方言歇后语集释》解释:①形容人吝啬,一毛不拔;②指事情没有希望,因为“无毛”谐音“无望”)
清人林大川在《韩江记》有“莲花山在澄城北去四十里,高三百余丈,周围百余里,一称白石山,西瞰澄城,东临大海,骚人墨客观海者,皆登望焉。”又谈到莲花山洞“莲花山,山凡五瓣,三瓣以下多生砺石,三瓣以上瓣阴有洞,路甚阴森,人迹罕至,好事者曾迷途二里许,进洞则瑶草琪花,有天台桃源之胜,有樟林林某,逢乃祖忌日前后数天任往游焉,见四时花果,奇茗芝兰,任意取足,果味如常,茗为绝品,名曰鸟嘴,别日不可取,若窃取,回首则大虫(老虎)蹲距,皆弃走焉。”
《韩江记》还有《莲花山怪》,说莲花山“山上有穴,穴多妖怪作崇,道光庚子(1840年)初夏,澄海吴某自郡(潮州)归,途次被惑,几乎丧命,幸为东里采药人遇见,鸣众带归,翼日乃苏,足所穿之履已半朽焉,山上有仙翁庙,重九日(端阳节)往庙圆梦者甚众,多获奇验,有被妖迷惑者,仙翁竞导之归。”(TF:竞?竟?)
在莲花山南麓的澄海市十五乡镇属区,有一座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1289)年的莲花古寺,该寺于清仁宗嘉庆十二(1807)重修,民国二十六(1937)年又重修,建筑面积近一千平方米,1985年该寺再修复。在寺东山坡果林中有“开山立石”石刻,其上方真行文字为“至元己丑(1289年)”,两排字中间有一法轮射光图案,下刻莲花,花芯为葫芦图纹,左下方刻“次人志”,估计是开山建寺标志。
在古寺山门上有行书“莲花古寺”匾额,右边落款为“嘉庆丁卯(1807)年花月”,左边落款:“信生员张耀敬立”,山门内右左两侧分别有“福”和“寿”两个大字,各高二米八,宽一米八。相传为明代书法家吴殿邦手迹。古寺主殿供释迦牟尼(如来佛),上悬《佛光普照》匾额,殿宽二十八米半,深十二米,前院深十一米。
古寺南面山坡有一棵白银树高约八米,传说是建寺时植,今此树已有七百多年树龄,在寺前埕有一长二尺八寸,宽一尺三寸的“龟掌石”,图案为两掌夹一龟,似放生状。古寺又有圆寂塔俗称和尚坟,塔联为“虚灵真不味、寐照便随机,莲峰添妙色、花雨散天香”。古寺东侧花厅存有金漆木质寺谱,上面题写历代方丈名字和开山方丈画像。
寺西十米处有古井;井面由天然石岩开凿而成,沿井而上是巨石环立中间的山泉,井水由山泉聚积,清彻见底而甘甜可口,历代寺僧皆用此泉,石上有“古石”和“观泉”石刻,字体端楷。寺南百米处有一油麻石质洗米糟,长约八尺四寸,高一尺六寸,糟面宽二尺四寸。
&&&&&&&&&&&&&&&&&&&&
回匠(和尚)合阿奶——个好个愿&&&
《海阳县志》有“寿安寺在湖山麓,宋州学旧址,初为净慧寺,明万历间知府徐一唯同郡人唐伯元即旧址重建,改名寿安寺,今废。”原先西湖葫芦山上有祀祭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威惠庙”(1922年为八二台风所毁),还有“文昌祠”、“贤宗祠”和“关帝庙”(今存下的关公竹石刻原在庙中),以及“紫竹庵”、“宝质庵”、“止水庵”、“白石庵”,但都难寻遗迹,只有“寿安寿”尚存一壁寺墙。
传说清代潮州城西门有一家油车坊(古代榨花生油的作坊),坊主姓李,颇有资财,李坊主有一儿子,名叫李昌,年方十八岁,与对街针钱店主之女朱娇儿指腹为婚,两人自幼青梅竹马,恩恩爱爱,两家正想操办婚事,使他们成亲,哪知祸从天降,李家油坊失火,不但财物尽焚,而且父母被烧死在火中,幸得李昌那日前往开元寺拜佛,才得幸免,但见家徒四壁,父母双亡,朱娇儿的父亲又是势利小人,看李家破产,不但解除婚约,还指使流氓毒打李昌,不准他在屋址搭棚居住,以防与女儿藕断丝连,李昌被迫无奈,只好到寿安寺出家当了和尚。
当时海阳县有个姓高的县令,一日路过针线店,看到朱娇儿美貌,便叫人与朱家提亲,朱娇儿想念李昌,不肯嫁高县令为妾,当晚决定逃走后去寿安寺会李昌以同商对策,哪知高县令看在目就能拿到手,早已派人监视,朱娇儿一出店门,马上被差役抓上花娇,抬往府衙成亲,尽管朱娇儿先是抗拒,但后来觉得是羊入虎穴,只好认命,婚后迎合高县令,讨得他的喜欢,再想办法去寿安寺会李昌,高县令见她听话,果然宠爱,先是带她去寿安寺拜佛,后来也让她自己去,她到寺中与李昌重叙旧谊,干柴烈火,打得火热,此事做多了终被人发现,潮州有句俗语,叫做“回匠(和尚)合阿奶——个好个愿”:意即两情意愿,就从此事出实。(TF:新溪读同音字“化/回相”,不知回匠从何而来?)
高县令知道后不觉怒火胸中烧,不但怨恨李昌与朱娇儿,也认为寿安寺中的僧人帮助李昌,便想出一条毒计:他先把朱娇儿勒死,然后盛装进棺木中,放风声说朱娇儿得了暴病,由于是县太爷爱妾,陪葬珠宝甚多,还给朱娇儿办了体面丧事,棺木送进寿安寺暂寄,候近日择地后再葬,寿安寺中僧人也有是十恶做尽方入佛门的,知高县令搜刮很多民脂民膏,定给爱妾陪葬很多珠宝,故不知是计而寅夜开棺盗宝,那知高县令已派捕快埋伏寺中,一见棺木盖被打开,马上捉贼,赃证俱全,无法狡辩,按计划把参加盗宝的抓,没参加也抓走,抓捕全寺僧众,但偏偏没有找到李昌,原来李昌听到朱娇儿已死的消息,万念俱灰,即时离寺而去,不知所终,高县令看抓不到李昌,便把僧众治罪,火烧寿安寺。
《西湖山志》也有记载:“相传寺有僧与邑令高某嬖妾有私,情好妮笃。寻为令觉,愤甚而佯为不知而阴以他事致死。停柩寺中,复命人扬言妾为令所宠,死时棺中装满金银无数。僧果闻而铤之走险,夜潜发棺,无所获,大恐,令侦得其事,率众围寺捕僧,坐僧盗棺中物,置于法并焚其寺,今之遗址即其余烬也。”
&&&&&&&&&&&&&&&&&&&&&&&&&&
庵埠老爷大细目&&&
传说古代潮安县庵埠镇有个仙溪神庙,庙内的老爷很显,有一天,农夫来求明天落雨,因为菜地急要用水,不久有渔夫求明天出太阳,他要晒鱼脯。老爷过两天就要调任,任间一直没有什么生意,但一天就来两宗,要求又不同,真难办,谁知又进来第三个人,求刮风,因要出海远航。听着他们都说要用猪头五牲来答谢,老爷想到只能收得一份,便闷闷不乐,夫人见他不快、问明原因后对他说:这有何难?日来落雨夜来晴、鱼脯哙干菜哙青、半夜刮风船过港、好收猪头共五牲。(TF:按逻辑,应该是夜来落雨日来晴,因为晒鱼脯不可能是夜晚。)老爷很高兴,一天内把三件事办好,第三天收了答谢,满载而归。(TF:前后两个故事好像关联不大,估计是作者觉得都精彩,不忍割舍,就全录入,但转折得不好,有些突兀。)
新老爷是个糊涂虫,由于没有夫人,便叫一个小鬼跟班,有一天夜里老爷食酒醉,拿一只官靴做枕头,而叫小鬼:寻我一双靴,掠去吊喀厅。(TF:喀厅?客厅?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好像前后句连接不上)此小鬼更是糊涂:青盲更有青盲叠(TF:这句话什么意思?),只找出床下一只靴,另一只找不到,当时有个大脚房(象皮肿老烂脚,多是单只)乞食,因脚有恶臭,无人收留,便蹲宫宿庙,当夜正在庙廊睡觉,小鬼以为官靴是这个人拿去穿的,便把大脚房的病脚脱下来,吊在大厅上。
大脚房一觉醒来,发现浑身轻松;脚肿尽消!即时狂奔而出,到了街上,另一个大脚房乞食见了大异:人说外三内四,脚臁十二,大脚房糜一世,你做哙好?(潮州俗语说外脚目烂要三年才好,内脚目是四年,小腿烂要十二年才好,象皮肿老烂脚无药可治。)大脚房实言以告,这个大脚房一听大喜,当晚也去仙溪神庙庙廊睡觉,以祈病愈。
哪知老爷天亮醒来,小鬼把吊大厅的靴拿来给他穿,他拿起病脚臭不可闻,从床上摸出真靴穿好,把小鬼臭骂一顿:臭靴不可留宫中、今夜着去凑成双。小鬼知事情办坏,错拿别人东西要还的,当晚见大脚房在庙廊睡,看他只脚有靴只脚无,便把臭靴给他穿上,边穿边说:臭死,还你。大脚房被惊醒,发现两条腿都肿得象穿靴,便大骂老爷大细目,有人睡后病好,有人睡后做下肿(TF:做下?疑为同音字,是“全部,都”的意思),这就是“庵埠老爷大细目”的由来,喻不平等对待。(TF:蔡英豪先生《潮汕辞典》解释:据说古代庵埠有一寺庙的神像,一只眼大,一只眼小,酷似张一只眼,闭一只眼。与本书故事有较大出入,不知孰是?)
由于这个乞食到处骂“庵埠老爷大细目”,仙溪庙名声很坏,老爷生气,便把小鬼拖到城隍庙内杀掉。另找一个小鬼跟班,这小鬼甚是机灵,凡有人来说坏话的,他都会记住面貌,如张三葱管鼻(鼻孔壁薄如葱管),如李四蝙蝠耳(耳廓薄而且张开),王五龙眼目(眼睛小如桂圆核)等汇报后降罪于他,故无人敢去庙内骂老爷。
俗话说:三个乡间硕(聪明),当无个城内憨(笨);三个城内硕、当无个庵埠憨。早就说庵埠的人最精明了,果然有人说:我不但敢骂老爷,连老爷个香炉也敢偷、小鬼无我办法。他脱光衣服后蜻蜒倒立,以手代步进庙而去,双脚夹住香炉后再出庙门。
老爷食酒回来,发现香炉不见,便问小鬼,小鬼说:我看着了,个物(那人)长手短脚,细头大浪抛(阴囊)。老爷听了奇怪,说这样的人不是人,定是鬼,便拿《鬼簿》出来查对,但也查不到这个样相的,潮州有句俗语叫“鬼簿查无”出实于此,喻没有前例。
(TF:谢任爽先生的《揭东古今奇闻录》有“鬼簿觅无”字条,释义:潮汕有句俗语叫“鬼簿觅无”,这俗语来自一宗民间传说。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潮汕社会拜神成风,巫婆、神棍便应运而生。当时揭邑梅都有一巫婆叫田鸡婆,口舌十分伶俐、善于吹牛打马且为人口蜜腹剑。其时,当地有民谣专讽其人,民谣曰:“田鸡张口一嘴油,善男信女将她求,骗得官绅团团转,害得百姓把钱丢。“田鸡婆出官入府,家中供奉“三山国王”,到处编造谁对“王爷”不恭不敬谁就遭殃的“事实”,以此盅惑人心。可怜四乡六里愚昧无知的善男信女,为消灾消难,祈求福庇而不惜变卖家产。“王爷”庙香火故盛极一时。这样,田鸡婆便过着不劳而获的酒肉生活。是时,该村有个穷汉叫大山,虽然长得牛高马大,力大无穷,终日勤耕力作仍食不果腹,年过三旬仍孑然一生。他痛恨世道不公,更痛恨巫婆装神弄鬼害百姓,决心向神像挑战,并砸破巫婆饭碗,为自己出口气,为一方群众除害。但神圣哪容侵患,必想万全之策。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拿出了主意。
一天夜里,大山蒙着头,涂着脸,赤着足,披着棕蓑,腰藏利斧来到“王爷”庙,借着烛光,跳到神龛前的神案上,背靠“王爷”,蓑衣贴紧“王爷”的眼睛和鼻子,屁股贴紧“王爷“的嘴巴。闷得那“王爷”一筹莫展。紧接着,大山猛一转身,挥动利斧,使出吃奶的力气,对准“王爷”的王冠劈去!却听得一个女人发出像鬼嗥一般凄厉的哀叫声;原来,巫婆藏在神像后面,那又长又臭的舌头就贴在王冠上,却不防被劈去一截,痛得她跌落地上,睁眼一见神案上的怪物,吓得连爬带滚逃回家中。
“三山国王”额上去了—角,吓得半死,定神后,用药包扎后即上天向玉皇大帝告状。玉皇大帝闻奏,即问:“凶手是什么样子?“那“王爷”怔了一千,复奏道:“那凶手的嘴巴堵得我连气都透不过来,根本无法辨认他的真面目,只知他的嘴巴特别臭!“玉皇见说,即传旨阎君,务必设法缉拿凶手治罪。阎王领旨之后,即令查簿官进帐,命他追查凶手。查簿官哪敢怠慢,即时叫来小鬼命他加班查簿。小鬼再没人可推,只好自己查阅鬼簿了。但查了三天三夜,这样怪状的人在鬼簿总是查无,层层禀报,玉皇也无办法,只得作罢,给王爷一点抚恤金。“王爷”自此心有余悸,不敢再回“王爷”庙,也疏远了田鸡婆。田鸡婆因舌被劈去—截,从此不单不能鼓唇弄舌欺骗群众,且因“王爷”庙香火日淡,田鸡婆晚年只能织缩度日。从此,潮汕就流传了“鬼簿觅无”这句俗语。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列卫说明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