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能导致肝癌吗导致的肝癌怎么治

> 我父亲四年前查出丙肝引起的肝癌,我去查过

我父亲四年前查出丙肝引起的肝癌,我去查过

36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我父亲四年前查出丙肝引起的肝癌,我去查过了说没有丙肝,请问这丙肝不遗传吗?是不是有潜伏期没查出来呢?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是一种在我国非常常见的慢性肝炎病毒,尽管丙肝没有它的兄弟那么被人熟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丙肝的治疗就更轻松。很多患者由于丙肝前期的隐蔽性导致没有及时发现丙肝,所以后面丙肝患者很多演变成为了肝硬化,肝癌等。对此研究者发现有肝癌的丙肝患者治疗希望会大大降低。

  与没有肝癌的患者相比,如果患有肝细胞癌(HCC,最常见的肝癌形式)的患者要进行丙型肝炎病毒(丙肝)治疗不太可能通过直接作用的抗病毒(DAA)治愈。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在“肝病学杂志”上发表他们的研究结果,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接受过肝硬化治疗的419例肝硬化患者的资料。研究队伍共有135名成员在开始DAAs时有肝细胞癌HCC。整个队列的平均年龄为61岁。有86%的患者具有病毒的基因1型,其中60%患有丙肝病毒。肝癌患者中有21%在完成治疗后12周未能达到持续的病毒学反应(SVR12,被认为是治愈),而没有肝癌的患者为12%。

  在综合考量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肝脏肿瘤与丙肝治疗失败的可能性增加了8.49倍。海外医疗专家提醒各位丙肝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有丙肝的人应该多进行身体检查,以免造成丙肝病情的恶化,如果丙肝最后变成了肝硬化和肝癌那么治疗难度将会大大增大。

  近日,安徽河南交界处暴发丙肝疫情,截至12月6日,已有200余人感染丙肝,感染者中80%是儿童。据初步调查,这次疫情中被发现的丙肝阳性者,都曾在一个体诊所接受过静脉推注治疗。当地卫生局认为,此次丙肝疫情可能与诊所不安全静脉注射药物有因果关系。丙肝,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是种陌生的疾病,似乎离我们很远。然而我国丙肝感染率3.2% ,转为肝癌机率为乙肝3倍。

  浙医一院传染科副主任梁伟峰主任医师说:“现在,丙肝在浙江的发病率真的很高,在不停地增加。以前,我一年最多接诊三四例丙肝患者,但今年到目前为止,就已经碰到了二三十例,并且大部分病情都较为严重,有的已经出现了。”看着每年持续上升的发病率,内一科主任赵国根主任医师也很担忧:“由于丙肝没有疫苗,加上老百姓对它的认知度不高,以致丙肝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病死率也较高,如果按照这个势头继续发展下去,我国丙肝的发病人数可能将会超过。”

  文眉、文身染上丙肝病毒:杭州每40人中有一人感染丙肝病毒

  “丙肝的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其中,血液是最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但是丙肝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如和丙肝感染者握手、拥抱、共用餐具、水杯、办公用品,以及其他无皮肤破损或者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都是不会被传染的。”

  赵国根主任说,在血液传播里,因共用针头(文身、文眉、注射吸毒等)和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美容器械的传播率最高,临床上,每年都会碰到。这次,安徽、河南两地暴发丙肝,也是因患者之间共用针头引起的。每次,赵主任遇到年轻的丙肝患者,总是会问他们,有没有文过眉、文过身?是不是去过不正规医院拔牙、洗牙?有没有去不正规的养生馆做过针灸减肥、美容等?是不是有静脉药瘾史?

  “这些地方的医疗、美容器械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很可能只是把工具放在开水中煮一煮、泡一泡,或者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这些方法都是不符合隔离消毒原则的,也不能真正杀死丙肝病毒。医学上使用的消毒方法是高压蒸汽消毒,即在103.4kPa蒸汽压下,温度达到121.3℃,这种方法可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而在开水里煮是达不到这个温度的。”赵主任说。

  杭州市六医院重症肝病科副主任王美霞也遇到过一位因文眉而染上丙肝的女患者:55岁,来自东北。当时王主任仔细询问了她的经历,既没有输过血,也没有献过血,更没有吸毒。直到她注意到女人的眉毛特别细,就问她是不是去做过文眉,病人的回答证实了她的怀疑。“她去的是一家很简陋的小店,这样的店往往消毒不严格,感染上丙肝的几率也大一些。”

  省人民医院传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对一名文身患者印象很深:小伙子,25岁,为追赶潮流,特地在手臂上做了个文身。一年后,胃口变得越来越差,动不动就觉得很累,整天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皮肤也越来越黄,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与生活。结果被诊断患上了丙肝。王医师说,幸好小伙子来得及时,正处于和肝的临界点,经过抗病毒治疗,丙肝病毒已转为阴性。

  丙肝的流行性很强,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布。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拥有1.7亿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有300-400万的新感染者,每年有35万多人死于与丙型肝炎相关的肝脏疾病,死亡率居各种传染病的第10位。

  在我国,据卫生部《201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显示,我国丙肝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正在急速上升,2010年我国丙肝报告发病人数为153039例,与2003年相比,7年时间,报告病例增加了7倍。预计2011年,我国丙肝的报告病例数将达到18万人。(见上表)

  近年来,浙江省丙肝的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据浙江省卫生厅官网疫情通报统计,全省2011年1月-10月丙肝发病人数已达到2222人,已超过2010年全年的总和(去年全年为1850人)。报告病例数的快速增加,除了统计口径越来越规范外,因注射吸毒、文身文眉、医疗美容等而感染丙肝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据统计,丙肝在中国的平均感染率为3.2%,杭州情况相对好一些,大概是2.6%,也即40人中有一人感染丙肝病毒。

  转为肝癌的概率是乙肝的3倍

  省人民医院传染科副主任王洪主任医师说,丙肝有一个称号叫“低调杀手”。它症状隐匿,潜伏期长,有时可长到二三十年。在感染病毒的初期,症状不典型,甚至没有症状,也不会出现转氨酶异常。即使已经转为慢性丙肝,很多人在很长时间内也不会有任何症状,以至于很多患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当患者一旦发现患病,往往已经很严重了,因此死亡率越来越高。

  “丙肝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旦患病后,有50%-85%的几率会演变成慢性疾病,而急性乙肝演变成慢性乙肝的概率只有25%。当急性肝炎演变成,意味着今后患肝硬化、肝癌的概率增加。”浙医一院梁伟峰医师说。

  “与乙肝相比,丙肝最初症状明显要轻,发展成为肝癌的时间要慢,但几率却是乙肝的三倍。”据王美霞介绍,乙肝病人中导致肝硬化后再转变为肝癌的概率大概是10%,而丙肝病人的概率则是30%。卫生部2007年10月出台的《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公告》显示,在我国所有传染病中,丙肝的报告死亡数已由5年前的第十位,上升至第五位。

  抽血化验是及时筛查丙肝的唯一办法

  甲肝、乙肝目前都已经有专门的疫苗可以预防,但丙肝疫苗目前还没有。每年,花几十块钱抽血化验一下,是目前能及早发现该病的唯一办法。

  “如果丙肝抗体呈阴性,就说明没有感染丙肝;如果呈阳性,则建议再查一查HCV-RNA。当HCV-RNA结果呈阳性,不管转氨酶是否升高,都应及时进行治疗。这和乙肝的治疗是不一样的,两者不能同等对待。”浙医一院梁伟峰医师说。

  梁医师提醒,那些有过输血史、用过血制品,还有文过身、文过眉,去不正规口腔医院拔过牙、洗过牙,有过不洁性行为、静脉药瘾史等的人都属于高危人群,最好能定期去正规医院筛查一下丙肝。

  如果能够及时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大多数病人的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

  梁伟峰医师说:“早在2004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分会制定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已明确指出,丙肝只要及早采取抗病毒治疗,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丙肝病毒,就可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疾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方法是α干扰素联合治疗。研究发现,在丙肝患者中,年纪轻的、无明显肝硬化、转氨酶水平高的、处于免疫清除期的患者,用干扰素疗效多数比较好。

  甲、乙、丙、丁、戊

  最后再来说说甲、乙、丙、丁、戊这五种的区别。

  它们的最大区别是,病毒的种类不同。

  发病时症状: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胃口下降、,有些会伴有、,严重的还会出现。

  传播途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如甲肝和戊肝;另一类主要经血液、性生活、母婴传播,如乙肝、丙肝。

  病情:甲肝与戊肝属于急性肝炎,不会慢性化;乙肝、丙肝会演变为慢性肝炎。

  发病率:在我国,乙肝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甲肝,继而是丙肝,戊肝比较少见。

  疫苗:甲肝、乙肝已经有疫苗,戊肝疫苗正处于研制阶段,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世;丙肝没有疫苗。

  主要感染人群:甲肝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主要以儿童为主;戊肝,20岁以上的青壮年人发病率最高;丙肝、乙肝,凡是有过输血史、做过血透,文过身、文过眉等,与其传播途径相关的,都可能被感染。

  能否母乳喂养:乙肝有明确的母乳喂养指南,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甲肝、戊肝在急性期过后,可以母乳喂养;丙肝没有喂养指南,建议不进行母乳喂养。

  丁肝比较特殊:它只能在乙肝患者中感染。丁肝可使乙肝患者肝病加重,短期内迅速发展成为肝硬化。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注射、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有家庭聚集发生倾向,也就是说,家人中某人患有丁肝,其他人感染的概率很高。不过,它在我国的总体发病率很低,较为少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丙肝能导致肝癌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