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活着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

发生了什么?
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普及,用户越来越喜欢在手机端查看内容、交流互动。为了让大家不错过任何精彩瞬间,我们将小组和MOOC迁移至饭团,丰富产品使用功能,提供优质用户体验。
什么是饭团?
饭团是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所有人都可以发布内容,和兴趣相投的人直接分享你的见解;内嵌于微信之中,操作简单,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
我要怎么找到它?
小组和MOOC的用户内容和资料导出功能即将上线《活出生命的意义》——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简书
《活出生命的意义》——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书评分式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感想,是读完该书后的所思所想,第二部分为读书笔记,是读书过程中的摘抄,是那些我认为值得细细品味的语句或一些需要理解的知识点。第一部分:个人感悟听说此书是某咨询学习辅导课程的指定读物后让我对此书更加地期待,而此书可读性确实非常之强,翻译语言也极其接近中文的阅读习惯,并未有晦涩难懂之处。本书封面上有四个字很值得关注“信仰之作”,这是很高的评价,甚至已经接近于治愈系最高的境地,一开始难免抱有怀疑的态度,“生命的意义”这应该算是生而为人的终极疑问,又岂是一本书能够说得明,道得白?本书没有告诉我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而是提到了寻求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值得回味的是,书中很多的语句都让人发人深省,促使我去思考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意义,而这才是一本书能够达到的最真切的高度。弗兰克尔作为意义疗法的自我创造,源自他自身的生活经验,在奥斯维辛的那段惨痛并没能打倒他,也恰如尼采所言,他变得更加的强大,强大的体现不在于以自身的能力去对抗命运,而是把自己的命运放置于社会的历史潮流中,安插在人群的内心间,就像他在一次演讲中说到“他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让别人发现他们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并没有伟大而卑微之分,强弱之分只在于你对于这份意义的认识和责任。责任是实现生命意义的重要保障,自由必不可少,但自由并不能帮助你实现目标,只有自我责任感的督使才能成就目标。哪些人能够在最惨烈的集中营中生存下来?弗兰克尔通过自己的观察给出了答案,是那些抱定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且意识到这个意义是只有自己才能完成的人。找寻到意义,责无旁贷担负起这份意义,就像太史公写《史记》,缺一不可。一旦这份责任感不够,或者根本就没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那么很容易在困顿中放弃,放弃坚持,反而去追求短暂的快乐和享受,在书中有描述过那么一段真实的现象,当某个犯人早上不再起来,开始抽珍贵的烟时,那么他将在24小时内死去。从而反观社会性问题,享受短暂的快乐,追求及时的享受,恐怕亦是对生命意义的缺失,只是现今社会并不会如此的残酷,不过就最终结果而言,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弗兰克尔基于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认为一旦人若是能够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便能自行克服那些意缘性的神经症,在书中他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老头因为挚爱的妻子的去世而深陷抑郁不能自拔两年,弗兰克尔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是你先你的妻子而去世,她会怎么样?”是的,相爱是两个人对等的付出,她会如同这老头一样难受,那么,他活着是为了承受这份不让她吞咽的苦果,这便是这份苦难的意义,牺牲的意义,也是他活下去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他治愈了这个老头的抑郁,让他不再沉没在这份痛苦中不能自拔,因为他开始认识到他目前状况的意义所在。如果把这个案例交给我来处理,我会怎么做?我想我可能会花很多次的咨询去倾听老人讲他和她的故事,去陪伴他在咨询室释放他的悲凉,效果呢?会有,但绝不会那么显著,也不会那么快速。这便是意义疗法在咨询中魅力所在吧,只是我没有机会去实践了,甚是惋惜。难能可贵的是,弗兰克尔并没有否定宗教,他是真正做到中立接受,从他后面自身的生活中也能看出端倪。他能够很好的运用宗教信仰的力量来作为治疗的基石,在一个案例中,父亲因为儿子的死去而痛苦不已,而真实的痛苦原因是他的儿子会在天堂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具体因死因而定,而他老死的话却不高,他担心的是自己死后不能和儿子能够相遇相见,这样的问题放在咨询中恐怕也是一个很难处理的原因,都会尽量绕开宗教的因素而从情绪作为切入口,但弗兰克尔没有,他直接通过宗教中的教义,通过现世中忍受痛苦能够达到同样的高度,这赋予了父亲在生活中的意义,给了他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就这么简单,也有效。从阅读开始,我便也开始思考,我的生命意义是什么?每个时间段这个意义都是不同的,但每个阶段都会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就像书中所言,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事,那么人只会去做两件事,一件是大家都在做的事,也就随大流,一件是别人希望你做的事。父母想要你去做稳定的工作,你便去考公务员。别人都在备战考研,你也去准备考研。我这样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反驳这有什么错,这样做并没有错,但却有危险让自己陷入存在虚无主义,所谓虚无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觉得没有意义,觉得做这些都没有意义,因为这不是你的选择,你并不能为此担上全部的责任。至于如何选择,从事某项事业,如果上述情况下,你在工作中找到了意义,那么同样是值得可喜的,或者通过爱一个人,真诚地去爱一个人,你能够发觉她未完成的意义,那么对自己而言,也会更加的明朗,再者就是忍受不可避免的痛苦。即使如此我依然没有能够明白我生命的意义,但明白的一点是,我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我想做的事我不能放到未来来做,如果这个选择下将要面临某些痛苦,那些痛苦会然我成长地更加强大,去忍受它,何惧之有!作者还有一本类似方法论的书籍《追寻生命的意义》,曾经是轰动美国的畅销书,可以拿来作为延伸的读物。第二部分:读书笔记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够生存。——尼采那些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尼采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永远的自由囚徒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反应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第一阶段显露的症状是惊恐,后容易出现自我安慰幻觉,也称“暂缓性迷惑”,即我可能不会像那些人那样糟糕想法;第二阶段即表现相当冷漠阶段,情感麻木,进入情感死亡状态,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用冷漠的外壳保护自己;第三阶段,得到解放的犯人最初的感觉叫“人格解体”,一切都显得不真实、不可能,这时候的心理危险是最高的,在巨大的心理压力突然消失的情况下,可能遭受道德和精神方面的损伤,一旦处理引导不好,可能从被压迫者转为压迫者。有时候人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他要么去做别人所做的事(随大流),要么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集权主义)。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我拥有的不仅仅是可能性,而是现实性,我做过了,爱过了,也勇敢地承受过痛苦。这些痛苦甚至是我最珍视的,尽管它们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矛盾意向法的技术基础:一、正是恐惧导致了所害怕的事情的出现;二、过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人是自己做出了是屈服于环境和条件还是勇敢挑战那些环境和条件的决定,换句话说,人最终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由是人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三重悲剧”说法:(1)痛苦;(2)内疚;(3)死亡。假定人的生活总是有意义的,那么人总是有对抗的能力:(1)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2)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3)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动的动力。尽管痛苦是存在的,甚至说可以通过痛苦找到意义,条件是痛苦难以避免,如果它是能够避免的,那么消除它的原因才是有意义的事。虽然世界的状况不妙,但是,如果我们都不努力做到最好,那它只会更糟。——因为有了奥斯维辛,我们知道了人能够做什么。——因为有了广岛,我们知道人正处于什么样的危险之中。用作者的名言结束这篇文章“要这样生活:好像你已经活过一次,而在前一次的生命中,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错的,所以现在你要重新开始,把它们做好”。
如果你完整看完,请记得在评论里留个言,当给自己的鼓励与记录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做《活出生命的意义》,我知道这本书是在看文森特。鲁吉罗的《超越感觉》时提到的,文森特在敏锐地观察这一章节提到,在每个研究和工作的领域,都可以举出无数细致观察而受益的例子。其中就列举了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里通过观察并思索这个可怕的经验对他自己和难友的...
余华在《活着》这本书的自序中写道,“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那么,活着本身又是什么呢? “活着本身”代表一个人“活过”。一个真正活过的人一定有他在意的和坚信的某种东西,而维多克·弗兰克尔就是这样活着的人。 维多克·弗兰...
如果说这辈子只读一本传记的话,那就应该读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自传》,该书是由奥地利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哲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90岁高龄时写就的,全书用简洁幽默的笔触回顾了他历尽艰辛、曲折伟大的一生。可以说,弗兰克尔凭一己之力,用意义疗法治愈了20世纪人类精神空虚、...
十一假期就要来了,如果不是朋友提醒,我好像不太记得这个节日,在我的世界里,没有工作日,没有节假日,除了该有的工作以外,每天好像都可以过想要的生活,去想去的地方,但时间就像身上的灰尘,抖抖肩膀就飞走了,有时候自己都弄不清楚它到底来过没有,就像这些年去了好多地方,其实根本哪里都...
详细流程: 1.用网易邮箱大师登录 gmail 邮箱 2.如登录不成功,修改密码(forgot password) 3.可以在网易邮箱中收到如下一封邮件,打开; 4.打开-立即查看您的设备 5.打开-不是,保障账户安全 5. 不用更改密码,到下一步 6.修改辅助电话号码 7...
觉得奋斗没有动力?也许你需要建立一个及时的反馈机制。 安安最近过得有点颓废,很多事情都一拖再拖。考虑到不能这样了,懒安从懒惰的泥沼中挣扎而起。 后来我就开始反思了,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挺勤劳的我突然懒了起来呢。寻思半天可算找到原因了,就是我没有给自己建立起来一个及时的反馈机制。...
嘿,大家好,我是丽妃娘娘,周末愉快! 我身边有姐妹目前还是单身,但是她们却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不想恋爱,一个人既潇洒又痛快;另外一种就是恨嫁,时刻在想着什么时候能把自己嫁出去。 不管是哪种态度,但她们表现的都好像已经失去了恋爱的热情一样,总觉得自己在奔三的路上狂...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楼主可能隔个几个月就会思考这个问题,大多数时候是在低谷时,会想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会觉得活着很盲目。(但是不会想自杀,就觉得空虚)空虚的感觉来了,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没法打动我,都觉得提不起精神。我平常性格乐观,但是独处会想很多。我自己想,也看书了解别人的想法,但是没有观点能打动我,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决定了它的答案不能简单,你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吗?你怎么回答?你的答案会是自欺欺人的吗?
这些回帖亮了
想这个问题的人,一般都很自恋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生下来,活下去 并无任何意义
活着是个过程,死了也要有延续
为自己活着。
作为动物属性是繁衍后代,作为人类属性是留下痕迹
看样子最近过的挺安逸的
你又圣人模式了?
以心为鹄,发无不中。知则真切笃实,行则名觉精察。一己之心能役万物,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最终收获通透、彻底、圆满的大智慧。
s...skr?紫薯
为了吃喝玩乐
我经常想这么哲学的问题,借楼主的帖子正好与大家交流一下。蹉蹉跎跎已经快要三十岁了。年纪小的时候不知道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但是只想着以后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了高中,可能自尊心很强,成绩能看,想着获得大家的尊重。后来高二知道了马斯洛需求理论,发现自己的需求真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到了本科,尤其是本科毕业,发现自己只是沧海一粟,连春天里的一片叶子都算不上,最多算是一粒泥土。到现在这种年纪,发现自己最多的还是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联想到父母年龄大了,真的只是想家庭生活,平淡的就这么过下去。ps: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此帖被油层物理学在 22:28修改&]
班主任作业布置少了
本质就是没有意义,所有的所谓意义都是你赋予它的。
为了自我实现
认识这个世界
体会这个世界
建议听eason的《沙龙》。或许对你有帮助
探索自己,对,就是这样
本身没有意义,和家人,朋友,志同道合的人互为意义。
本来就没有意义,你说是什么意义就是什么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2674人参加团购78.00元&199.00元
1069人参加团购79.00元&269.00元
17人参加团购69.00元&209.00元
269人参加团购279.00元&639.00元
19人参加团购139.00元&229.00元
925人参加团购288.00元&929.00元
281人参加团购179.00元&249.00元
45人参加团购149.00元&249.00元
22人参加团购159.00元&256.00元
129人参加团购99.00元&329.00元
520人参加团购358.00元&1099.00元
124人参加团购219.00元&699.00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哲学对人生的审视!↓
深刻的人生感悟,拒绝心灵鸡汤!↓
深刻的人生哲理,拒绝心灵鸡汤!↓
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句子,拒绝心灵鸡汤!↓
给你的人生指示方向!↓
友情链接(爱站权重≥4交换,qq:):176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56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