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跑步时你就有了光》前边的人光踢着自己

原标题:白岩松:人生最好的时候

你发现有很多幸福目标,

要不然丈母娘不把媳妇许配给你,

我40岁是困惑,不是不惑......”

30岁最大的人生感受是回头看,我觉得是减法,从某种角度来说《痛并快乐着》也是一种减法,但是对于我来说,30岁,我觉得无论从自己还是对各位的提醒来说,做减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经常提醒,在30岁之前要玩命的做加法,要去尝试,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种可能,你也不知道命运将会给你怎样的机缘,所以不试你怎么知道。

但是有的人就在20多岁的时候拼命的试,各种加法,但是忘了收,忘了到一定的时候要做减法,我觉得30岁左右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要在做了一系列加法和四处乱跑之后,要做一次减法的重要时机,否则就晚了。

为什么要做减法?你不是所有的都适合,也不是适合你的所有的事你都该去做,八条线拴着你你能跑多远,它可能会互相牵制。

在29岁时候我已经被破格提拔,学术的话叫教授,记者的话叫高级记者,现在这样的事情已经很少了。但是在那个时候又开始感到一种巨大的困惑。

到2000年的时候,做悉尼奥运会,掌声也很多,我突然觉得一切都不太对劲了,我自己问自己,你究竟要做什么?哪些东西要抛掉?那一年我做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减法,我停了自己的节目,停了一年,没有任何出镜。

当时有人劝我,说主持人这一行,你只要一个月不出镜还凑合,半年不出镜就没人记住你了,我说那我这个脸太廉价了。那一年去研发新节目,这是在出了《痛并快乐着》之后,2001年,我整整停了一年,今天的一切其实都感慨于那个时候的做减法。

那个时候我可以做很多东西,我可以做体育,我可以做娱乐,我可以做其他好玩的东西,做制片人等等,但是我说不,我发现我只能做新闻,我也最该做新闻。

再然后,我当时是三个栏目的制片人,我在一夜之间都辞了,我单纯了,也才成了我今天的我。

前几天跟同事聊天还说,我说30来岁的时候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当时有很多提拔你做主任副主任的机会,我拒绝了,回到普通百姓的位置上,到现在我就是中央电视台连股级干部都不是,就是绝对本科的同事。

我就想看看一个本科生能够走多远,一个本科生的学历为什么不可以不断的去学习,让自己去带研究生。我现在带研究生,每年要带十一个,这都是一个减法的结果。

另外,在年轻的时候特别容易在奔波之中,最后产生一种感受,一切我都应该得到,只要有哪件事有点欠缺,我就心里特别不舒服,在座的各位千万别,也要学会做减法。

就是在那个时候,快到30岁的时候,28岁的时候,1996年,看奥运会我编出了一句话,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

在《曾国藩》这部长篇小说里头,写到很重要的一句话,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什么?曾国藩给自己的书房题名“求阙厅”,阙是缺少,花未全开月未圆——花没有全开的时候是最好的,月亮还没有全圆的时候是最好的。但是对于常人来说这是缺陷,还没够完美,不够达到极致。

毁一个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求完美和达到极致。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花没有全开的时候才是最棒的,花一全开就离落花很近了,月亮一旦全圆,离慢慢变成残月也很近了。

所以我觉得这是我30岁给我的很重要的一个助推和启示,接下来咱们看40岁。

人到40岁反而困惑了,

40岁没那个时候好看了,但是我觉得放松了,自由一些了,为什么呢?不再是西装革履了,不再是黑白模样了,而是开论幸福了。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四十不惑,但我40岁是困惑,不是不惑,我觉得现今这个时代40岁恐怕困惑是最多的,我的中年危机很早,到36、7岁就在困惑,我干一切有价值吗有意义吗,我到底要干什么,《幸福了吗?》这本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诞生出来的。

30岁的时候你发现有很多幸福目标都是跟物质挂钩的,三十而立这个立是指你得有车有房,要不然丈母娘不把媳妇许配给你,很物质,但是四十不惑很难,我觉得古人平均寿命低,没有现在长,所以要浓缩,四十就不惑,我觉得我四十就是困惑,物质没有给我带来我以为会带给我的幸福。

当然,不仅仅是个体,还包括这个时代。巧了,我今年50整,中国的改革40岁,到底是不惑还是困惑?我觉得走过40年道路的中国,在物质方面已经给予了大家足够多的东西,但是焦虑和困惑增加了。

我们以为强大了,富裕了,就一切OK了,结果发现物质不过是打了一个底,原来在物质上脱贫是最容易的,但是在精神上富裕起来并且成为大国真的很难。

美国都开始打你高科技,咱们打农产品,这个世界上一直存在着一种叫老二不容易当。我们必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岁月,把这个二不是变成一,是变成超越自己。

这个话题太大了,说到个体,我的书名是《幸福了吗?》,是问号,是代表我内心的困惑、中年危机的诞生,40岁要回答自己整个的问号,40岁左右的时候多跟自己聊天,要去读很多的东西,给自己一些答案。

我很庆幸在36、7岁走进了《道德经》的世界,我在《白说》里面已经谈到。在40岁的时候还要思考,如果周边的环境不发生改变,尤其是软环境,您心情舒畅的走出家门,到处是乱闯红绿灯的,你买一个东西都是假的,打个疫苗——我说这两天中国都在跟台风做斗争,一个台风是无形的,一个台风是有形的,无形的台风就是疫苗,它冲击着我们内心安全的堤坝。

另一个台风是中国很少有从上海登陆的台风,这是题外话。接下来你要去思考的是,你独善其身,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拥有了很多的答案,但周围的环境不变化,你会幸福吗?我有八个字说的比较重,我觉得我们现在是道德赤字,人性亏损,这才是现在最大的赤字和亏损。

前些天,我亲眼见到了两个车相撞,其实撞得没有那么严重,该负责任的车,和被撞的车主说,咱停到路边慢慢说,结果前面的车跑了,一车人也没有拦着他。这会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吗?这会是一个负责任的儿子吗?更不要说他怎么会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而他可能是你的同事,这就是道德赤字和人性亏损,也必然会影响到你。

你不管自己是多么大写的一个人,除非你足不出户,但是足不出户也不妨碍你的孩子要打疫苗,你送外卖,外卖也有可能有问题。所以中国人如何学会由一个小老百姓变成一个公民,这是我在40岁既问给我自己这个人,也问给这个社会重要的命题。

50岁我送给自己的词是“好奇”

接下来看看50岁。如果30岁是减法,40岁是困惑,我觉得50岁我送给自己的词是“好奇”。

50岁很尴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进可攻,退要混得可以也可守,躺在自己取得的某种东西上,躺十年混个退休也似乎可以,但是“攻”,努努力也还行。

最近看一本书写得非常有意思,说在硅谷里真正成功的创业者五六十岁的偏多,这跟我们的概念是不同的。中国什么时候能够不把创业全部当成年轻的事业,就跟中国不该把志愿者都当成青年志愿者一样。

上一周我做了一期节目,是中国网上要招募退休的中小学教师,每年有两三万块钱的补助,然后去乡村当老师,而且必须是优秀的。我说是正式开启了退休后再就业的先河,当然不光是慈善。

回到50岁,离那一块还有点距离。你怎么向前走?更重要的是对于50岁的人来说,有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你自己,你是不是还对很多的事情好奇,你的人生观是如何的,我觉得我的50岁最大的收获或者我此时按照什么方式在活着,就是我善待每一个今天。

20岁的时候容易活在明天里,一不注意50岁容易活在昨天里。但是我努力的克制自己,既不活在明天也不活在昨天,我善待每一个今天。50岁的人就不该总是明天再说或者说昨天真好,我觉得今天最好。

蔡琴的一句话说得蛮好:“每一次看照片我都觉得两年前的那一天真好看,但是两年前的那一天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好看过。”

这句话挺有味道的,我30岁的时候没有觉得那个时候挺帅的,觉得自己毛病很多,可是今天当我隔了二十年回头看的时候,原来我也年轻过,原来我头发那么多。所以善待你的每一个今天,两年后再看你的今天最好不过。

就像史铁生说的那句话:“当我的腿刚不能走路的时候,我坐在轮椅上天天怀念奔跑打篮球的时候,每天都非常痛苦。又隔几年,我在轮椅上生了褥疮,天天难受,那个时候天天怀念什么都不痒什么都不疼,安静的坐在轮椅上的时光。又隔了一些年,我得了尿毒症,我总要去透析,那个时候我就怀念刚刚有褥疮的轮椅时光。”

50岁如果再活不到善待每一个今天,前面50年白过了。其实我觉得别等到50岁才明白这个道理,30、40就应该明白,所有的东西都容易轻易的错过,旅行中的一顿饭你只要没吃,30年后不一定有那个味道。所以善待每一个今天是我50岁的时候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就是好奇,我发现我不再对很多事情好奇了,因为见过了很多,体验了很多,但是我督促自己好奇,所以在做很多事我都带着好奇的心,包括这套书重新整,也是因为好奇,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图书出版能有什么玩法。

如果要没有这个好奇,不会有这套书,这套书的起因就是出版社跟我说纸价太贵了,得涨价了。我说别,除了涨价能不能涨点其他的东西,我觉得我可以让这本书变成立体的书,以前没有这样的书,出了18年能不能每一个章节后面都录着视频,自己跟那个章节的对话,哪些变化,哪些新的所思所想,哪些东西推翻了你原来的看法。

于是就开始玩了,就玩起了这三本书。我觉得好奇是督促人类进步最重要的一个动力。也是督促一个个体进步的最重要的动力?一个民族只要不好奇了,这个民族吹了。

几年前有位号称BBC最牛的新闻主播到北京,有好事者在国际饭店组织了一个中国新闻主播和他的对话,就是我和他的对话。这个哥们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BBC应该跟CCTV学什么?我开了一个玩笑,“当然首先学中文了”,接下来,我说BBC最应该跟CCTV学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我们这几年快速的到世界去布局各种记者站,现在已经超过了70个记者站,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学生,我们带着巨大的好奇之心在观察这个世界,而BBC已经把英国本身当成世界了,你们不再好奇。

这个哥们把桌子一拍,你说的太好了,我们缺乏的就是这个东西。

2007年我采访了一个日本作家,这个作家说日本除了希望什么都有。后来我明白了这句话说得真深。换个角度来说,中国除了希望好像剩下什么都缺,但是就不缺希望,每个人都觉得前面有奔头,但是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又变成了一个除了希望什么都有的富裕国度?坦白的说,我非常担心中国走到那一天是富的,什么都有的时候,不觉得自己真穷。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高学历的没文化的人很多,存折上有无数个数字的穷人很多,这才是这个时代的问题。真穷是不可怕的,因为前面有奔头,有希望,这就是我说道德赤字和人性亏损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觉得科学家之所以发明了很多的东西,不是说一开始就承载着伟大的什么使命等等,不是,我觉得就是好奇,所以我始终在50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督促自己,要更好奇。

我现在很烦的一件事就是坚持,一旦坚持离死不远了。过去我们说坚持就是胜利,中国足球只要坚持就是黑色三分钟,坚持就是咬牙,没乐趣了,没方法了,就靠坚持了。

坚持有的时候很重要,但是相当多的时候这句话有AB面,我很怕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是坚持,比如跟大家聊天的时候我就是坚持。可是我觉得好奇,跟大家的交流,我会说成什么样,给自己一个很小的关键词。但是以自己的互动跟大家去聊天,我觉得在50岁的时候只要还能保有很大的好奇,没有问题。

另外一个大的层面,50岁是一个重要的考验,四五十岁的时候,在中国,你作为一个怎样的既得利益者。我非常担心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因为希望而去实现很多的梦想,一旦自己实现了梦想,成为既得利益者,便成为阻拦别人实现梦想的人,转眼就用他曾经最不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年轻人和事。

因此在几年前我自己就开以志愿者的身份去招东西联大,每年招十一个研究生,一带带两年,现在已经毕业了五期,有55个纯研究生毕业了。我觉得做这样的既得利益者是很幸福的事情。

既得利益者有可能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重新成为铺路石,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不想对太多帮助我的人说谢谢,因为我要以加倍的方式去对待年轻人,这就是我说谢谢的方式。

我希望中国不管是物质的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既得利益者,当你成了的时候,要考虑你该怎么为年轻一代铺路。

但是,昨天推火车的人,今天成了拦火车的人,回头看中国的历史,到处如此,今天也不会不是这样,甚至有的时候会更多,所以呼吁所有的既得利益者,要成为你年轻的时候希望碰到的那样的人,我也许做的不够好,但起码我在想,我在做,在说。

60岁,做个可爱的老头

接下来看看60岁什么样?我相信我60岁的时候我的头发没那么长,眉毛也许还那么多,但是60岁的体型应该还不错,坦白的说大家看我,50岁的中国的男人都这样的体型相当不错了。

但是在这个体型的背后,是我信奉的一句话,越自律越自由。停了雨我就跑步,踢球,50岁依然可以打大场,不是开玩笑,而且经常跟专业的一起踢。越自律越自由,我因为自律所以我可以自由的奔跑。

目前,中国超过60岁的人已经超过了2.3亿,十年后肯定过3个亿。也就是说仅仅从60岁以上的人口来说,中国这个人口如果单独是一个国家,世界前五,甚至有可能世界第三,可怕吗?

我倒不觉得,不知道大家今天有没有看网上的一个表,中国各个省市直辖市的平均寿命,上海和北京都超过了80岁,平均寿命男女全算上,这个平均寿命肯定是男的占了女的很大便宜,那也就意味着,我即便十年后60岁了也是世界第三国度里头最年轻的那一个。

未来,女性如果55岁退休,到平均年龄80岁退休后还25年,男性60岁退休到平均年龄80,退休后还20年,您干点什么,光跳广场舞?

今天跳广场舞的大姐大哥们是时代带给他们的文化习惯和娱乐方式,再隔二十年,下一代人可能还会有很多跳广场舞的,但是会大量减少,因为下一代人不再是集体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就像岁数大的愿意旅游跟团走,现在年轻人越来越自由行,没有好和不好,只有时代在洗牌,在不断的剧变。

我60岁的时候,是作为最年轻的那个团队当中的一员,我该去做一个怎样的人?中国话说六十耳顺,我相信我那个时候绝对不会听什么都高兴,听到不该高兴的还会不高兴,更重要的是要为年轻人去做点什么,不懒惰,不轻易的妥协,该反对的反对。

我希望未来中国的老头老太太都这样,体型保持得好一点,多穿点好看的,别很多东西不省得扔,别在孩子眼中是讨厌的父母,像你曾经讨厌过的一样。

我很喜欢18岁时候的样子,就两句话,我觉得每一个自己的18岁都像是一个期待着追问的目光,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的18岁。

今天的你是18岁的时候你想要的样子吗?我觉得还好,在今天物质名气比我18岁想得到的多得多,但是另一方面永远在路上,18岁我在读新闻系我希望成为最好的记者,我今天依然在路上。“白老师你怎么还在CCTV”,因为我想成为好记者,新闻还在这儿,这是我18岁的目光。

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偶尔要拿自己的18岁来问问自己,你是当初自己要活的那个样子吗?这事真骗不了别人。

第二个感受很深的,很多年过去,我庆幸18岁所面对的那些东西,悄无声息的塑造了我。18岁那一年我在书店淘了本《朦胧诗选》,在工体听了崔健的《一无所有》,看了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结果今天我突然发现我的文字风格受到最大的影响包括我的性格就是朦胧诗、摇滚乐、古龙。

18岁你遭遇了什么,你就可能携带什么上路,我想知道你们今天的18岁在遭遇什么?是不是如刀劈斧凿一样的在雕刻你,你用什么工具,它打磨你什么样子。

现在有很多的朋友圈,没有朋友;天天在聊天,没有在谈心;知识获取无限,离智慧很远;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知道。看似人人都在说个性,可是我作为旁观者,现在的年轻人非常一样,这怎么办?

我觉得我们还要经历启蒙,我们还要更要经历对人性的充分了解,中国不管经济发生多大的变化储备,如果没有顺应人性,抑制人性恶激活人性善,未来仍然会有很多让我们担心的东西。

所以我的18岁也是这个时代的18岁,走的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现在已经被浓缩成“不忘初心”四个大字。

我觉得不管走多远,每一个人都应该用你的18岁问问你自己,18岁留一张照片是很好的,经常拿出来问问自己,别人说什么没有用,骗别人太容易,骗自己太难了。

本文为2018年7月24日晚,白岩松推出“立体出版3.0”概念、新书首发式主题演讲:光阴的故事。

诗人、艺术评论家兼策展人。1969年生于江苏扬州,1991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曾获安高(Anne Kao)诗歌奖、中国当代艺术奖评论奖(CCAA)、胡适诗歌奖。著有诗集《驶向另一颗星球》《枯草上的盐》《青烟》《皮箱》《故事》《五大道的冬天》等,另有散文集《晕眩》《空城记》、艺术评论集《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一幅画的诞生”》。英文版诗集《野长城》刚由美国Phoneme Media出版社出版。其诗深情而敏感,其人博学而沉思,为当代新生派诗人之中坚。

朱朱《时光的支流》:鱼尾纹的撕裂

小女孩的忸怩漾动在鱼尾纹里,

深黑色的眼镜框加重了她的疑问语气:

你还记得我吗?如此的一次街头邂逅

将你拽回到青春期的夏日午后——

一间亲戚家的小阁楼,墙头悬挂着

嘉宝的头像,衣服和书堆得同样凌乱,

一张吱嘎作响的床,钢丝锈断了几根;

那时她每个周末都会来,赤裸的膝盖

悬在床边荡秋千,絮语,爱抚,

月光下散步,直到末班车将她带走——

她的身体是开启你成年的钥匙,

她的背是你抚摸过的最光滑的丝绸,

没有她当年的吻你或许早已经渴死……

现在你的生活如同一条转过了岬角的河流,

航道变阔,裹挟更多的泥沙与船,

而阁楼早已被拆除,就连整个街区

也像一张蚂蚁窝的底片在曝光中销毁——

从这场邂逅里你撞见了当年那个毛茸茸的自己

和泛滥如签证官的权力:微笑,倾听,不署名……

望着她漫上面颊的红晕,你甚至

不无邪恶地想到耽误在浪漫小说里的肺炎。

朱朱的新诗集《五大道的冬天》,继续着他怀旧的编码。我们知道,怀旧最容易导向抒情的放纵,像修复受潮的黑白底片,会加一番增删涂抹的工作。所以钱锺书一再宣称,记忆是靠不住的东西,人一旦回忆往事,哪怕再贫薄的想象也会丰盈得可怕。这是人类的心理机制所决定的,谁都愿意面对“一个更好的我”。

回忆,指涉自我与过往的关联。

如此一来,向往事要真相变得非常困难,而真相要不要也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但在这首《时光的支流》中,朱朱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情事,始温柔而细腻,终冷漠而残忍,为我们表演了在怀旧的悬崖上刹车的酷技。

诗开始于一次街头邂逅。一个女子问他:“你还记得我吗?”定睛一看,谨重的中年,戴一副黑框眼镜,眼角有鱼尾纹。但鱼尾纹里却隐约漾动着小女孩的忸怩,这就一下子“将你拽回到青春期的夏日午后”。请注意尾韵:“里”“气”“逅”“后”,AABB的偶韵,稍一重复,随即转换,一种试探性的、介于熟悉与陌生之间的调子。

往日欢情的发生之所,看上去凌乱,但传达的讯息准确无误:借宿于亲戚家的小阁楼,是相对独立自由的空间,属于广东话说的“无王管”。但嘉宝的头像——而不是别的艳照——和成堆的书,暗示了精神上的“要好”,也预备了最后的“浪漫小说”。所以接下来的场景,昵而不亵——

那时她每个周末都会来,赤裸的膝盖

悬在床边荡秋千,絮语,爱抚,

月光下散步,直到末班车将她带走——

葛丽泰·嘉宝,瑞典籍好莱坞演员

音韵是情绪的呼吸,是思想的结体,是随着心律跳动的。吟咏这几行,“来”“盖”的舒缓接应,“悬”“边”“千”的频密摆荡,然后是“絮语”“爱抚”“散步”,从撮口呼到合口呼,相似或相同的韵的延续,仿佛一下子沉入到昔日的场景之中,把往事细数。这几行的节奏,碎了,慢了,迅即又快了起来:

月光下散步,直到末班车将她带走——

她的身体是开启你成年的钥匙,

她的背是你抚摸过的最光滑的丝绸,

没有她当年的吻你或许早已经渴死……

“走”“匙”“绸”“死”,ABAB的交韵,暗示着思绪依旧贴牢在过去。但三个长句的接踵而至,有一种内在的迫切性,是昔日之我对今日之我的陈词与抗辩,因为今日之我羞于面对以往的这段情感纠葛。阁楼拆除了,底片销毁了,那段记忆也巴不得抹掉了,因为——

现在你的生活如同一条转过了岬角的河流,

航道变阔,裹挟更多的泥沙与船

诗的题目,《时光的支流》,无比切题。今天的我,主流的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已非当年小阁楼的弹簧床上“那个毛茸茸的自己”了。也不否认,我现在泥沙俱下,但成功的世故总是在所难免嘛。心态也好,事态也好,我都有足够的管控能力——差点儿情不自禁了,好险。“权力”最煞风景也最适时地出现了:“泛滥如签证官的权力:微笑,倾听,不署名……”。“你还记得我吗?”——我不置可否,我在场而匿名。但我的表现非常得体:很礼貌,很有耐心。“一个更好的我”?不,一个更坏的我——

望着她漫上面颊的红晕,你甚至

不无邪恶地想到耽误在浪漫小说里的肺炎。

“漫上面颊的红晕”,呼应了开头的“小女孩的忸怩”。她什么都记起来了:吻,絮语,爱抚,月光下的散步。她其实也有点难为情吧?但她很可贵,还有真诚与勇气面对不无难堪的过去。她不知道面前的这个人多么不简单。当鱼尾纹否定了小女孩的忸怩,当黑框眼镜否定了赤裸光滑的丝绸,他的抵赖不为别的,是忽然惊觉当年的情感之廉价,像一个包法利夫人被那些浪漫小说给耽误了。回头看去,那个在青春期的夏日午后的温存,有点儿假冒伪劣。一个脸上有病态红晕的患肺结核的她,一个寒俭而生涩的唇髭初茸的他,是把自己,也把对方,想象成小说人物了。

但是,且慢。诗人有没有真的动了情?虽然冷漠经常是高端的表现,商场里的冷气越足,东西也越贵,可是声音骗不了人:絮语,爱抚,月光下散步,没有她当年的吻你或许早已经渴死……。此诗的复杂性在于,它混合着感谢与羞赧、戒备和责备、反悔与反讽,可谓机心尽出。你不能说,诗人给出的经验老到的签证官角色,是他应许的自我定位。这种自我撕裂委实可怕:他在嘲讽自己的过去,同时在嘲讽自己对过去的嘲讽。

“流苏吃惊地朝他望望,蓦地里悟到他这人多么恶毒。”她转身离去,心里骂着:

朱朱,你这个杀千刀的……

069期:《朱朱<道别之后>:荷尔蒙的碎沫》

065期:《龚自珍:把落花写得像炸雷》

064期:《龚自珍:梦中的化学反应》

060期:《李清照的真与伪: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

059期:《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当心招打,说我长得不如花》

052期:《张枣<苍蝇>:让我们不再跟世界一起紊乱》

051期:《张枣<深秋的故事>:她的袖口藏着皎美的气候》

050期:《张枣<镜中>: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如一声轻喟》

049期:《苏曼殊:浓得像女人头发上的油气的日本味儿》

048期:《苏曼殊:造自己的谣,让别人说去吧》

047期:《苏曼殊:以情求道,在欲行禅》

042期:《致敬冯至: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037期:《致敬戴望舒:我投身又沉溺在你眼睛的微光中》

034期:《致敬朱湘:奇葩的诗人,奇葩的诗》

029期:《李白:在历史的高光时刻气不能怂》

026期:《李白:天才就是空手套白狼的主儿》

023期:《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016期:《辛弃疾:如猛虎细嗅蔷薇》

012期:《在你丝绸般双乳的阳光下沐浴》

011期:《美丽姑娘,她们是美丽的杀手》

008期:《古代诗人是如何追求十万加的?》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不负相遇时光林安歌全文免费阅读,不负相遇时光陆其琛大结局,“林安歌,你要躲避到什么时候才够!大学都毕业五年了,你们俩的事早就过去了,你能不能放过自己!”

不负相遇时光第三章 毁了他的光芒

阳光透过浅色窗帘,将整个房间扫射的一览无遗。

林安歌慵懒的伸了个懒腰,长长的睫毛微微颤抖了一下后,立刻伸出手挡在眼睛前。

疼痛感从头顶蔓延至腹部,昨晚……

我天!昨晚陆其琛回来了,自己居然昨晚还喝多了!肯定丢死人了!简霄霄这个王八蛋!

“啊!”林安歌大喊,发泄自己的不满,一踹脚,脚边一个温热的触感让她吓得立刻从床上弹了起来。

从被子下模糊的身形来看,是个男的!

林安歌迅速摸了摸自己的身体,还穿着昨晚参加聚会的衣服,然后小心翼翼的掀开被子的一个角,只露出身边这具身体的头部。

林安歌心头一震!抓在手里的棉被慢慢落了下来,她又立刻轻轻地掖了一下,生怕惊醒了蜷缩着的男人。

黑亮垂直的发,斜飞的英挺剑眉,闭上眼睡觉的他少了白天的锐气,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

他怎么会在这儿?发生了什么,自己昨晚上好像喝多了!

昨晚上都没敢认真的看他,终于现在有这机会了。这简直是个绝世美男子嘛,不愧让自己当年用了整个大学时光来追……

她一边回忆一边冲着睡着的陆其琛笑,突然!陆其琛睁开了眼睛!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

林安歌一下子惊慌失措!“腾!”的一声弹了起来,转过身,用后背对着陆其琛的目光。

天呐!她到底在做什么啊!刚才的笑会不会被陆其琛看到了!咦?不对,他怎么会在自己家?

不过这时候问这个问题也太傻了吧!

没等听到回应,林安歌疾步走到了门口,关上房门匆匆走下了楼道,才发现没拿钥匙,更可怕的是穿着拖鞋......

天气很冷,是一种干巴巴的冷。一到冬天,这个城市的空气似乎都跟着凝固了,就连漫天的灰尘也销声匿迹,一切都被笼罩在刺骨的寒风中。地面上结了一层透明的寒冰,上面覆盖着雪。天与地之间,压抑而沉闷。

林安歌双手握在胸前搓了又搓,还好,拿了手机。

随手打了辆车,到了公司门口,思虑再三,在附近买了双运动鞋,配着自己休闲的一身装扮,这才进去。

“林安歌你又迟到了!”

林安歌还没坐到办公椅上,就听到了老板刘杨踏着脚步有节奏的批评和询问。

刘杨和她是校友,艺术系的佼佼者,毕业就开了一所画廊,邀请她来公司帮忙做事。追求者一抓一大把,却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依旧像往常一样,慢吞吞的拿起水杯走到饮水机旁,冲了一杯咖啡。

抿了一小口后才抬起头看向气冲冲进来的刘杨,微微冲他一笑,“来杯咖啡?”

刘杨半倚靠在办公桌上,不说话,看着林安歌,总觉得有些古怪。

递给刘杨一杯咖啡,优雅的坐回了办公椅后,打开电脑。

“你喝酒了对不对!我说呢怎么这么不对劲儿呢,昨晚跟你打电话怎么不接?我的小道消息告诉我,陆其琛好像回国了!”

刘杨眉飞色舞的讲着,俊美绝伦的脸上写着惊奇和担忧。偏偏衣领口处深红色的草莓印让林安歌破了戏。

她止不住笑了出声,“你的小道消息是从哪个温柔乡里传出来的,还挺准。”

刘杨轻咳了两声,不自在的将衣领竖了起来,摆了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造型,尴尬道,“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你懂不啦!”

忽然又从办公桌上跳了下来,“你知道他回来了?”

林安歌心不在焉的回答道,“知道,还见过面了。”

她不敢告诉刘杨,昨晚上不仅见面了,还喝大了莫名其妙的睡在一张床上了……

“我的天哪!这么惊天动地的时刻我居然去泡妹?!太遗憾了!他有没有为难你?”刘杨一听俩人见过面了,顿时变得很暴躁,心里惶惶不安。

林安歌平静的笑了笑,使劲的摇了摇头,“也没什么啊,老同学在一起喝酒玩游戏,很和谐。”

“和谐?你想急死我啊,快跟我详细讲讲!用不用我放你几天假,休息几天?”刘杨恨不得撬开林安歌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什么,能让她这时候还这么若无其事。

林安歌低着头,眼睛始终看着那杯咖啡,棕色的液体因为桌子的震动,在杯中泛起波纹,慢慢向外扩散开。可是谁又能看出,表现的如此镇定的她,还在为昨晚心惊胆战呢!

还是摇了摇头,“也没什么……他说他过得不好,非常不好。还让我……吻他。”

刘杨紧张的啃着手指上的死皮,“难道他想和你重修旧好再度陈仓?应该不可能,这是最不可能的了。”

林安歌当然知道不可能,她一点也没有这个想法,因为太不可能了,任谁都会觉得是个笑话……

见林安歌不言语,刘杨知道自己说的有点过分了。“反正来者不善,要不这样,我给你放个假,你去躲一阵子,权当散心了!”

林安歌无力的笑了笑,“刘杨,你别紧张,没事的。他和江初晨在一起挺般配的。”

林安歌安慰着刘杨,像是在安慰自己。

事实证实了一件事,这个世界上,谁离了谁都不会死掉的。没有他这些年,她自己不也好好的走过来了么?

她不再让那个男人来消耗自己的时光了。

“再说了,我走了这画廊你一个人撑得过来么,再过几天老周不是开画展么?这么多琐碎的事儿没我给你打理行么?”林安歌谈起工作就来了精气神儿,潇洒道,“承认吧刘杨,你这儿根本离不开我。”

把刘杨打发出去后,林安歌合上电脑,将整个身体完全放松的躺在办公椅的后靠枕上,但是只要一闭上眼,脑海里全部都是陆其琛完美的容颜,怎么也散不开……

林安歌知道,陆其琛一定不可能原谅她,依照陆其琛原来有仇必报的性格,他不是不可能来找她报复。可事到如今,她心里反而感到有一种从来没有的轻松。这五年来,她时刻都活在不可言说的压抑当中,夜不安寝,可当陆其琛出现在他面前,她的心里堆积着各种情绪,但那种压抑却随之消失了。对林安歌而言,已经没什么好畏惧的了,见都见过了,他要怎样就怎样吧,只要他心里能舒坦一些就好。

五年前,她亲手把喝醉的陆其琛送到江初晨的房间,而她在门外守了一夜。半夜陆其琛惊醒后推开门,脸上一片平静,只是瞪视着她愧疚的眼眸。眼底充满了绝望和愤怒。在那一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而她就埋葬了所有过往的情愫,行尸走肉般活着。

她毁了一个人的光芒,就必须在泥地狼狈的爬。

不负相遇时光第四章 回忆相遇

黄昏,林安歌找房东要来了钥匙,踌躇了片刻,才打开门。

果然,陆其琛早就走了,偌大的房间空无一人。这个发现让她舒了一口气。

拿起报纸,首页刊登的就是“陆家大少爷美国深造五年后完美回归”“陆氏集团将重回巅峰”。

林安歌无可奈何的笑了笑,他还是在学校时一样,是个到哪里都能引起轩然大波,自带主角光环的男人。

翻到最后一页,一行小且加粗的文字让林安歌的笑变得僵硬。

“陆氏集团陆其琛回国第一行动——存美国著名画家诺曼·罗克威尔真画于<杨柳画廊>!<杨柳画廊>顿时名声大噪!”

林安歌感觉脑子要炸了一般,<杨柳画廊>不就是刘杨的画廊她工作的地方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安的情绪惹得她颤抖不已。

“分手应该体面,谁都不要说抱歉,何来亏欠……”,林安歌的手机铃声不停地在吵,看了一眼,是刘杨。

挂断后直接关机。林安歌拿起衣架上的外套和围巾,她要去找陆其琛,问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刚到楼下,她就后悔了。她现在有什么资格去见他并且询问呢,怕是陆其琛现在就在她面前,她也开不了口吧。

毕竟,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对一直默默无闻的<杨柳画廊>提高知名度而已。何必呢?

林安歌试着安抚着自己的不安,在寒风中闲逛着。随便找了一辆公交车,没想到终点站是明哲大学!

毕业后,她就没再回来看过了,尽管就在一个城市,她也尽力的避开所有有关陆其琛的地方,可今天……

林安歌轻松的跳下公交车,戴着耳机一路哼着歌走了进去。

操场上,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林安歌突然来了兴致,别的不行,她大学时候回回得跑步冠军!

上前,与学生们同站在赛道开端,假装专业的活动了下手腕脚腕。一声枪响后她迅速狂奔。

两圈下来,果不其然,第一个冲开了胜利的横幅!

“好!我们女子八百米冠军就是!是,?”话筒里传来主持人疑惑的声音,另一个老师小声道,“这届参赛名额里没有这个人……”

林安歌很想告诉他们自己只是闹着玩的,但是却累的喘不过气。

“我认识她!”一个年岁有些大,秃顶的老前辈站了起来,拿起桌子上的话筒,“她是咱学校毕业的,她叫……”

林安歌刚才还庆幸,毕业五年,也有老师记得她,却没想到……

“叫什么不记得了,可她是陆其琛的女朋友!”

说完后,台下一阵哄笑。一个年迈的老师居然记得这些,林安歌自觉丢人的低着头离开了。

接着,扫地阿姨,食堂大叔,就连商店的大婶儿都接二连三的问,“陆其琛没一起回来?”

林安歌觉得羞愧,陆其琛当年可谓是学校第一大红人,可这么多人都知道自己当年追陆其琛得手,却没人知道自己的名字……

低着头走向拱桥,这是学校最美的风景了,拱桥一边种着杨柳树,一边种着枇杷树,拱桥下面是绿油油的荷叶,中间还参杂着嫩红的荷花。

林安歌坐在拱桥中央,将双腿穿过两条竖着的栏杆,耷拉在桥上。她和陆其琛就是在这儿认识的……

“霄霄别哭了好不好,初晨她可能不是故意的,你也知道,她家里条件不好,她……”

林安歌苦口婆心的劝着简霄霄,可这些话连自己都接受不了。

“林安歌你是谁朋友,她是比我可怜,可她确实没有我有资格拿到奖学金,我是不在乎那点钱,可我凭着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才拿到的奖学金名额,她居然去导员那说我私生活不检点?”

简霄霄抽噎,“这下好了,她这个第二名拿了唯一一份奖学金,这就算了,我的男神答应周末陪我去看电影,也因为她造谣取消了!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林安歌不懂这世界为什么这么复杂,二十年来,她都生活在纯真美好中,可今天两个朋友之间发生的争执,却让她感到害怕。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陪着简霄霄。

“不行!我要去找学校领导,你就在这等我!”简霄霄细想实在不解气,猛地站了起来,跑向教学楼。

林安歌很想追,却发现大姨妈突然造访,自己不仅没有垫面包,居然还穿了白色的短裙!

不能动,裙子后一定有血迹了,怎么办,等简霄霄吧……

“砰!”人倒霉起来真的是坐着都倒霉,一个篮球突然狠狠的砸在了林安歌的后背。

林安歌生疼的呲了一口,回头怒瞪着远处,寻找篮球的来向。

顺着声音找过去,她愣住了,脸上的愤怒全然消失!

那是一个稚嫩中带着几分洒脱的男孩,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偏瘦,深蓝色的球衣在他身上挂着。额前的碎发因为出汗的缘故有些黏在脸上,脸颊有些红润,尤其是那双明亮狭长的眼睛,这是她见过最晶莹通透的眼睛了。

林安歌呆滞了两秒,随后想帮他把球捡起来,却想到大姨妈的缘故,半起的身体又拘谨的坐了回去。

男孩愣了一下笑了,他似乎也知道自己长得好看,可没料到这魅力会让人听不懂话。只好自己像篮球走去。

林安歌看着男孩一步步走近自己,她觉得自己的心脏就好像要蹦出身体外来,久久都不能平息。

“看傻眼了?”男孩捡起篮球后,腾出右手在她的面前晃了晃。

林安歌抬起头,近距离的仰望着这个阳光帅气的男孩,原来,这样的眼睛就是桃花眼吧,让人禁不住的沦陷。

等到她回过神来,男孩已经走远了。

这个男孩,让她忘记了刚才才发生的这世界的航脏,瞬间照亮了她的世界。

后来她才知道,那个男孩就是陆其琛。学校里的头号风云人物,大名鼎鼎的陆家唯一继承人——陆其琛。

这是她第一次感到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后来才知道这种情绪的学名叫做爱情。

林安歌苦笑,如果可以早些知道自己会如此放不下,她宁愿不曾遇到过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你跑步时你就有了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