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议做天赋基因检测多少钱的人越来越多?

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所谓天赋基因检测绝不能做_网易新闻
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所谓天赋基因检测绝不能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专访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所谓的“天赋”检测绝不能做)
随着基因检测越来越“热”,其背后的硬件支持——基因测序仪,也渐成行业必争之地。中科紫鑫、华因康、瀚海基因等多家企业近年都宣布成功自主研发国产基因测序仪,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对此,国内基因测序领头羊华大基因对澎湃新闻回应道:推出一款原型机是不够的,希望行业尽快地推广到量产和临床应用上。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蒋慧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说道:“我们并不会说我们是唯一一个,但我们会说我们是能够达到量产级别的。”第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出现,让基因检测在肿瘤预防治疗、控制出生缺陷等医疗临床领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价值。此外,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市场也开始萌动。寄一份唾液样本,消费者就可以得到一份个人的“趣味性”基因检测报告:祖先来自哪里?疾病风险如何?具有哪些天赋?蒋慧表示,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刚刚起步,未来肯定会经历一个监管加强的过程。重要的是检测报告不能误导消费者: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是不可接受的。国产第二代基因测序仪蒋慧介绍道,基因测序仪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科学研究,比如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寻找致病的主要基因位点;二是临床诊断。现有的测序技术可分为两类。第一代测序仪的准确性高,测序长度长,但是通量低,即一次能测的分子数很少,价格昂贵。相比起来,第二代测序仪的测序长度短,但通量大大提高,价格低廉。2013年华大集团完成对美国硅谷企业Complete Genomics(CG)的收购。2015年,华大推出了首款自主研发的测序仪BGISEQ-500。2017年10月,华大发布了最新的MGISEQ-200和MGISEQ-2000测序仪,测序时间进一步缩短。蒋慧强调,目前全球只有中、美两国的三家机构(Illumina、Thermo Fisher、华大)可量产临床级别测序仪。那么,华大对收购自美国公司的测序技术进行了哪些国产化改造呢?蒋慧说道,由于CG之前只做全基因组检测,并不面向临床应用,华大需要对其应用场景进行拓展,小型化就是第一步。“我们把CG的机器从美国运回来,只能放在一楼,因为它是个超大型的机器,有好几吨重,承重都接受不了,所以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小型化。你们现在看到的BGISEQ-500已经小了很多了,我们后来发布的BGISEQ-50更小,只有50到60公斤。”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蒋慧介绍基因测序仪BGISEQ-500目前,市面上也有几家测序仪生产商宣布成功研发国产的基因测序仪,甚至是第三代测序仪。所谓的第三代测序仪,主要针对的是单分子测序,测序长度很长,能更清楚地分析细节。蒋慧对此回应称:“我们并不会说我是唯一一个,但我们会说我们是能够达到量产级别的。”中国现有的基因测序仪大约在2500台左右,其中华大生产了大约700台,市场占有率超过四分之一。“我们希望大家尽快地推广到科研上面、临床上面,而不是仅仅说我出来一台原型机。因为出来一台原型机在实验室用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一个技术发挥价值,最关键的是要走向产业化,要走向量产。不仅是你自己去运行,你需要有其他的运行来支持稳定的产出数据。我们希望是由我们的合作方说这个测序仪好用,能产出数据,能够给我们的患者带来比较准确的结果。”蒋慧说道。从30亿美元到5000人民币新一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带来了成本上的革命。蒋慧说道,1999年,华大基因参与被称作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时,做第一个人的基因组检测花了30亿美元。而现在个人做基因组检测,了解遗传性疾病风险、祖源、运动能力等基因组信息,只需要不到5000元人民币。近来,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受到了广泛关注。像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这样有家族病史的人,通过基因检测确认高危后,就可以提前做好干预措施。不过,目前单基因检测费用非常昂贵,单个基因上的单个位点检测就要花费数千。而第二代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一次就能完成上百个基因检测,尽可能覆盖到所有与肿瘤发生相关的突破位点。这样的高通量检测费用,也需要数千人民币,但一次性得到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这对于治疗阶段的药物筛选、靶向治疗同样有很大的帮助。孕前、孕中、新生儿:全过程控制出生缺陷成本大大降低后的基因检测,开始飞入非常百姓家。基因检测的普及,首先对减少和控制出生缺陷有重要的影响。蒋慧介绍道,中国的出生缺陷比例较高,在5.6%左右,其中接近一半是遗传性疾病。为了减少和控制出生缺陷的发生,从怀孕前到生产后的整个过程,人们都可以进行不同的基因检测。目前,国内共有近三百家医院使用测序仪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其中三分之一配置了国产测序仪传统的无创产检是对一些蛋白标志物进行检测,准确度比较低,测出来200例唐氏综合症高危,可能只有一例是真阳性。华大基因在2011年发表了一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只需抽取孕妇的5ml外周血,安全性高,阳性准确率超过99%。华大目前已完成了250万份临床检测,检出2万份阳性样本。除此之外,第二代基因测序仪也可以进行植入前的胚胎检测和妊娠后的新生儿检测。新生儿耳聋会带来终生的影响,筛查耳聋基因有助于早期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如果发现是遗传性耳聋,可以尽早安装人工耳蜗,避免儿童因聋致哑;如果发现是药物敏感造成的应激反应,就可以提前避免使用这些药物。华大已完成超百万例耳聋基因检测,发现基因突变携带者与受累者5%左右。“天赋”检测绝不能做针对非医疗临床的消费级基因检测,蒋慧介绍道,目前华大基因做得比较少,比如检测酒量、易胖体质和运动能力。
消费级基因检测在国外有过许多争议,美国对此逐渐建立了监管规范。蒋慧说道:“中国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它必然也会走上这样一条弯路,现在没有特别的监管,一旦这个行业开始发展起来,肯定会有对应的一些监管趋严、然后再建立规范的过程。现在来讲,整个市场发展还非常早期,更多的企业或者是专注于科研的这一块,或者是临床的这一快,真正做到B2C的消费级基因检测的还是很少。”不过,该给消费者怎样的基因检测报告,蒋慧希望行业内能形成一定的共识:“就是不要去误导。即便去做这样的事情,也用比较合理的方式去做。通过加强对基因知识的科普和培训,让大家了解知识,而且用好知识。”“现在很多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我觉得是绝对不能做的。这个完全是误导或者误用信息。就像现在关于转基因的概念理解,实际上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何雨芳_NN5632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用基因检测测孩子天赋靠谱吗? 专家:不靠谱_网易科技
用基因检测测孩子天赋靠谱吗? 专家:不靠谱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测基因可知天赋 靠谱不靠谱?)
●广州不少家长表示,如果家庭条件允许,愿意带自己的小孩尝试基因检测“做参考”●教育界人士认为,不是要把基因结果和孩子发展简单贴标签,但可以为教育者提供基础性信息和方向性参考●医学专家表示,目前基因研究还停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尚无法触及智商等层面和基因的关系●基因检测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少数基因来判断孩子的天赋,决定孩子以后重点发展方向,有点牵强附会作为拳王邹市明的儿子,萌娃轩轩(邹明轩)未来只能把打拳作为自己的业余技能?不久前,轩轩(邹明轩)的妈妈冉莹颖通过微博曝光了儿子的天赋基因,让吃瓜群众为胖轩的未来操碎了心,也让天赋基因检测成为关注的焦点。与此对应,广州不少家长也表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尝试做天赋基因检测,对未来的教育培养“做参考”。天赋基因检测靠谱吗?昨日,为轩轩做天赋基因检测的公司———达安基因,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正式宣布,合作开展“基于多元智能基因分析的儿童核心素养发展课题研究”,并举行媒体发布会。“不是要把基因结果和孩子的发展简单去贴标签。”课题研究首席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刘剑玲副教授说,基于多元智能基因分析,可以在实际教育策略中,为教育者提供基础性信息和方向性参考,帮助孩子更有策略更有效地学习。”不过,医学领域内长期从事基因诊断、筛查的专家———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研究所实验部刘维强博士认为,目前医学领域进行的基因检测,主要是针对致病机制非常明确的基因进行诊断。“现阶段,基因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去发现序列、结构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无法触及智商等层面和基因的关系。”而WeG&ene联合创始人陈钢认为,基因检测并不能检测人的天赋。通过少数基因来判断孩子的天赋,决定孩子以后重点发展方向,有点牵强附会,“这未必靠谱。”基因公司联合华师开发系统预测儿童智能状况轩轩天赋基因检测的微博热度还没过去,为轩轩做检测的公司———达安基因也走到了台前。昨日,达安基因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正式宣布,合作开展“基于多元智能基因分析的儿童核心素养发展课题研究”。据了解,该项合作研究时间跨度超过三年,系列成果将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基于基因分析与多元智能理论,开发能够有效预测儿童智能状况的教育评估系统;针对基于多元智能基因分析的儿童核心素养发展及培养、家庭教育及儿童教育机构实践,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开发探究式活动课程,以及开展专题公益讲座等。“不是要把基因结果和孩子的发展简单去贴标签。”课题研究首席专家、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刘剑玲副教授说,基于多元智能基因分析,可以更科学和客观地认识儿童的智能,不单看智力,关注智能的多元性、优势性、发展性、开放性和特异性,在实际教育策略中,为教育者提供基础性信息和方向性参考,帮助孩子更有策略更有效地学习。”基因不是唯一因素“检测不是要给小孩贴标签”达安基因大众基因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陈英杰透露,产品还没发布时,全公司员工的小孩都测了,甚至员工自己也测了。“感觉吻合度还是挺高的,当然也有不少人发现了自己不知道的潜能。”如何来评判基因检测结果的科学性?陈英杰认为,这是他们和华师合作的原因。“这个产品不仅仅是基因检测单方面的技术,一定要和教育结合。比如评估一个孩子的智能,仅仅通过基因肯定不够,基因代表先天因素,但也有后天因素。所以需要先天和后天综合起来评估才可靠,我们不能是单因素决定论,不能给小孩贴标签。”陈英杰认为,传统的教育评估方法是以人对人的方式进行,不同水平的人去对同一个人进行评估,得到的结果也可能不一致,但基因检测可以从生物学、遗传学的角度,为传统的评估方法带来新的视角,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对于业界“用基因检测判断孩子天赋太牵强”的质疑,陈英杰说,新事物的出现总离不开争议和质疑,质疑也能促进行业发展,迫使产品越来越成熟。“对于天赋基因,我认为必须做到一是证据要经得起推敲,二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基因带来的影响很重要,但不是唯一因素”。不少家长愿意尝试有家长感觉“靠谱”“如果我的孩子小,我肯定去测。”发布会现场,一位小学老师对南都记者说,她的孩子22岁了。她说自己的从教经历显示,很多孩子很长时间搞不清楚往该哪方面定位。她认为,在家庭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测一下主要是心中有数,可作为孩子未来发展的一个参考。“因为测完了并不是以后百分百根据这个结果去‘扭’、去执行、去操作,报告只是告诉你可能这些方面有优势,家长可以去观察嘛,抱着一种尝试的心态”。到底广州市民对基因检测是否感兴趣?南都记者随机采访了23位家长,其中有不到三成的家长表示听说过基因检测。对于基因检测引导孩子如何发展天赋这件事情上,有六成家长认为应该是有点科学依据。其中一位家长刘小姐表示,自己在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带上初中的儿子去做过基因检测,“结果还是挺准的,跟我平时对孩子的观察评价差不多。”刘小姐的儿子在广州市番禺某民办学校读初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尤其喜欢体育和艺术。“我自己本身也是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行业,从小对孩子的观察比较细致,教育引导方面相对一般家长来说,还是做得挺到位的。带孩子去做基因检测,主要是想比对一下,孩子基因本身跟我平时实际分析有没有出入。”刘女士表示,经过80多个项目的检测,最后出来的报告有近百页。报告显示,孩子的兴趣倾向为“社交型”,给出的适合专业为法学、历史学、教育学,适合的职业为教师、公务员、咨询师、公关人员、行政人员、慈善家。“目前这个结果也比较符合孩子对自己未来的定位,所以觉得基因检测还是靠谱的。”焦点天赋基因检测背后的监管尴尬在淘宝天猫、微信商城等网络平台上,天赋基因检测呈现一派“繁荣”景象,“X大天赋”、“X大纬度”、“别让您的孩子站错起跑线”的宣传语随处可见。还有检测机构在商品详情里附上来源不明的案例:家长根据天赋基因检测的结果帮孩子调整了兴趣班,几个月后,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特长。天赋基因检测的“理论基础”被争议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虽然都打着天赋基因检测的旗号,每家检测机构却又有自己的概念和体系。例如,达安基因的“多元智能基因分析”,号称依托于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筛选了8类智能,检测31个基因位点。苏博医学则把天赋归纳为6类,检测16个基因位点。多家检测机构均向南都记者表示,科学研究已经显示某些能力受到基因影响,他们在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锁定相关基因。但具体问到多少文献、哪些研究,没有检测机构可以给出明确答复。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基因与“天赋”、“能力”间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尚未形成体系。检测机构经常拿来作为理论依据的研究,多集中在某几篇。其中,2014年,几位芬兰科学家发表在《自然》(Nature)上的一篇论文,对76个家族的767个成员进行了基因和表型的相关性研究,发现GATA2基因内的若干SN&P位点与音准、节奏、旋律的感知能力存在较强相关性。运动基因的研究,则可以追溯到更早。2003年,澳大利亚学者发现,ACTN3基因与人类的高水平运动表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种基因的R型变异可能让人体生成一种存在于快肌纤维中的蛋白质,有助于提高人体的爆发和冲刺能力。不过,该研究基于对737名运动员的调查,样本量并不算大。有专业人士认为,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性”。也就是说,优秀的体育运动员普遍有ACTN3基因,并不意味着有ACTN3基因就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业内人士曝“牟取暴利”报告通常用打分、评星的方式呈现,并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多家检测机构表示,除了各项基因的检测结果及天赋水平评估,报告里还会有专家的教学指导建议,帮助家长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孩子。各家的检测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且有多种套餐可供选择。如果不想做全套,消费者也能自主选择个别项目,如“阅读能力”、“人际交往”或是“音乐天赋”。儿童接收检测的限定年龄,普遍在0-12岁。为什么检测项目看起来差不多,价格却相差几倍甚至数十倍?达安基因的淘宝客服人员表示,正规的基因检测公司,方法基本一致,数据库才是核心竞争力。基因检测的准确率取决于数据库的比对和分析,数据库越大、对比准确率越高。“我们有12年G&W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亚洲儿童基因数据库。”这位客服人员说,样本经仪器检测后得出的是一堆图形和数据,需要专家根据亚洲人数据库比对、分析,最后给出一个普通人能看懂的报告。但也有检测机构指称,达安基因事实上是牟取暴利。该检测机构工作人员说,其所在机构是达安基因的合作单位,此前曾替达安基因“代工”。如今,该检测机构“自立门户”,价格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左右。天赋基因检测目前尚无明确政策规定基因检测行业涉及众多细分领域,如机构、仪器、试剂、技术等,不同的领域归口于不同的监管部门。其中,卫计委主要负责审查基因检测机构的资质,C&F&D&A对产业链条中的仪器、试剂、分析软件进行监管。在淘宝上,各家检测机构都在页面显眼处展示医疗执业机构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等。但其实,这些文件只能证明机构本身具有设置医疗机构、经营医疗器械的资格,跟天赋基因检测本身的可靠程度并无太大关系。以达安基因为例,这家公司在多个场合强调自己是全国“首批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所谓“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全称是“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目前包括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这四个专业。“天赋基因检测”是一种基因测序,但又与用来筛查遗传疾病的基因测序有所区别,属于非诊断性基因测序。天赋基因检测归谁管、怎么管等问题,目前尚没有明确、具体的政策解答。根据目前的规定,只有试点单位才能出具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临床检验报告。其他的基因检测技术则没有限制,检测机构只要通过了相关认证就可以应用PCR等技术,也能以科研报告的形式提供检测服务。与“天赋基因检测”的热潮相对的,是仍处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和细则。各方观点广州市体科所基因研究室主任陈伟民:目前在运动员选材方面基因检测项目已经暂停南都记者了解到,此前培养了110多个世界冠军的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伟伦体校)在进行运动员选材的过程中,就曾经会请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帮忙进行运动基因方面的检测,将其作为运动员选材的参考。但伟伦体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运动员的成材涉及的面非常广,不但包括了遗传因素、身体条件,而且还包括后天的科学训练、家庭教育、孩子的态度、性格等等,因此基因检测只是一个参考,结果也不会告诉小孩。广州市体科所基因研究室主任陈伟民说,从遗传学的角度研究基因,将基因作为运动选材的参考,其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像篮球运动员就需要比较好的身高,这基本是遗传决定的。生物计算学领域,可以通过基因预测一个人的身高,其偏差在三厘米之内。但是,类似非常明确的和运动天赋有关的基因只有几个,比如速度爆发力、耐力等,在国际上都已经非常明确。拥有较好速度爆发力基因的孩子,未来从事短跑、跳跃、举重、摔跤都会有优势。但是其它几百个和运动天赋有关的基因,对运动天赋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其实还是很模糊的。陈伟民表示,目前体科所对运动员选材方面的基因检测项目已经暂停。他说,一方面是因为检测出来的结论还比较模糊,而且全世界也还没有相关标准的时候,检测成本又很高,因此项目暂停了。陈伟民说,决定某个人在某一项运动项目上是否有运动员天赋,往往不是一个和几个基因决定的,而是由很多基因决定的。一些企业为市民做基因的检测,还会尽可能减少基因的检测数量以降低成本,因此最终得出来的结论是非常不可靠的。陈伟民表示,市民可以带小孩去做基因检测,但是不能过于迷信,检测结果很好就对孩子抱有很高期待,更不能因为检测结果不大好就对孩子失去信心。他说,只有当检测标准出台之后天赋基因检测的结论才会比较可靠。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研究所实验部刘维强博士:基因检测已不是问题关键是后期的数据解读医学领域内长期从事基因诊断、筛查的专家、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研究所实验部刘维强博士介绍,相比于若干年前,还需要逐个对基因进行检测的老旧方案,现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完善后,各基因检测机构已经可以快速地进行全基因组的测序工作。技术层面的成熟,也使得基因检测相关的研究越来越热,尤其是在奥巴马政府提出了精准医学之后。据悉,通过长期的研究,目前发现的已知人类基因约为个之多。刘维强表示,对于这两万多个人类基因,现在有近8000个左右的基因录入到O&M&IM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中供临床参考。而在这8000个致病基因中,医学界研究得相对较多的也就在个左右。刘维强表示,目前医学领域进行的基因检测,主要是针对致病机制非常明确的基因进行诊断,主要用于遗传病的诊断与筛查和孕期的产前诊断以便于及时进行医学干预。就医学界而言,目前对基因进行的研究、发现,都还停留在疾病的研究层面。“现阶段,技术层面对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已经不是什么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拿到这些测序数据后,我们怎么解读、解释。说白了,就是对基因的认识还并不全面,相关的认识还在发展。”刘维强表示,应该说人类的基因可能和人类的行为、特长、天赋有着一定的关联。“但现阶段研究基因和这些东西之间的联系似乎还为时尚早,毕竟科学界对疾病的探索都还很不全面。”他表示,我们现在观察一个人,总是从遗传水平、生活环境等多因素来进行。很多人的行为,后天的环境因素作用也占据很大的作用。现阶段,基因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去发现序列、结构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无法触及智商等层面和基因的关系。如果将来发现了基因和智商的联系,如何进行伦理上的规范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WeGene联合创始人陈钢:基因检测并不能检测人的天赋WeG&ene联合创始人陈钢认为,基因检测并不能检测人的天赋。他认为,人类生物学和行为学非常复杂,单从运动能力上来说,它包含很多细致的内容,比如跳得高、跳得远、运动反应快等,只有通过定量测量才能做科研,“规模要足够大,过程要足够合理,才能发现它跟统计学的关系,还不一定是因果关系。”音乐天赋、语言天赋、人际交往天赋等跟能力有关的东西,没办法进行量化,“邹市明打拳击厉害,那如果我们跟他比打篮球会怎样呢?”
陈钢举例,部分人群在判别高低音上有天赋,从统计学角度来说,这一天赋跟人类某个基因位点的突变有显著相关性。一方面,这一相关性并不能判定是否因果关系。哪怕确有因果关系,它只能代表人类辨别高低音的能力,“不能代表他会唱歌、会跳舞,也不代表他未来能在音乐领域有很好的发展。”还有一个关于人类爆发力的案例也能说明问题。陈钢说,在直线跑道的赛跑中,世界排名前9的均是黑人,这跟种族有关,直接指向基因差异。通过实验也发现,这一基因在黑人当中突变率不到1%,但在东亚人群达到半数,“但这依然不能判断其因果关系。”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这9个黑人并不是非洲人,而是美洲人,尤其是北美洲,“可能还有很多科学锻炼、装备、技术等后天的影响因素。”而第10位是黄种人,“因此基因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陈钢认为,通过少数基因来判断孩子的天赋,决定孩子以后重点发展方向,有点牵强附会。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德雄_NT202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孩子天赋一测便知?业内:基因检测成了“高科技算命”孩子天赋一测便知?业内:基因检测成了“高科技算命”光明网百家号发明家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在一些提供“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服务的商家那里,这句话却有了新说法。他们宣称,这种检测能够“读懂生命密码”,从而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但在专业科研人员眼里,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与算卦问卜一般无稽。“天赋检测”让家长们心动前段时间,拳击运动员邹市明妻子冉莹颖给儿子做天赋基因检测,引发了不少网友关注。冉莹颖在微博上晒出了一份儿子的基因分析雷达图,显示他在语言和数理逻辑上更有“天赋”。作为运动员的孩子,“运动天赋”反而并不突出。“别浪费天赋,培养他成为主持人吧。”冉莹颖调侃道。也许是“名人效应”的缘故,在这条微博的评论区里,许多网友对基因检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打听哪里可以“测天赋”。有网友甚至评论道:“我小时候要是也有这种检测就好了。”“要是当初我妈给我做这样的检测,我还会像现在这样吗?”不少网友认为,有了这种检测,就可以从天赋出发,重点培养某方面的技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有这种想法的普通家长也不在少数。湖南有一位家长,为了有目的地开发孩子潜能,花费16800元给孩子做了全套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而在南京一个采集基因样本的活动现场,记者随机问了10名家长,结果有一半的家长都想给孩子测一测。记者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也卖起了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价位从二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检测的项目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在产品介绍中,消费者下单之后会收到一个采样包,不需要采血也不需要去医院,在家里就能完成采样过程。采样完毕后,将样本寄回商家,就可以等待检测报告出炉了。“亲民”的价格,再加上简单便捷的取样过程,让一些家长怦然心动。夸张宣传让人趋之若鹜记者发现,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天赋基因检测产品的消费者,多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然而在商家的宣传中,检测的效果非常有诱惑力,足以让他们失去判断能力。根据某电商平台第三方商家“晓基因”的产品介绍,他们不仅能检测儿童的运动天赋、音乐天赋、舞蹈天赋,还能检测儿童的情商,比如“领导决策能力”、“挫折耐受力”、“意志力”等。“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挖掘孩子天赋潜能,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该商家的产品页面中,有这样一句宣传语。而其他提供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商家,也都有“赢在起跑线”的类似表述。在商家诱导式的宣传下,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趋之若鹜。而另一方面,各方对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质疑也从未停止过。“有运动天赋基因才能当运动员?”“没有音乐天赋基因就不能学乐器了?”在育儿论坛上,这样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一位生物学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连读书都没有专长,只是认真用功。他之所以选择了研究生物,那也是年轻插队时才做的决定,与“天赋”无关。正如发明家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专门从事基因检测的科研人员则告诉记者,所谓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不同于常见的酒精代谢、叶酸代谢等结论明确的基因检测,目前的研究资料不足以支撑这个理论。“天赋基因”不但缺乏确切证据,还会给人造成误导。该人士表示,这样的检测本身具有很大争议性,许多有国家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都不会开展类似的业务,反而都是一些小的公司在做。查“天赋基因”就像是算命“如果孩子测出来有‘运动基因’,就能成为运动员吗?不一定。因为成为运动员还取决于许多外部因素,比如家庭的、社会的。”上周,在位于亦庄的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白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天赋基因检测”缺乏科学依据,家长不要太当真。“家长热衷于查‘天赋基因’,就好比在利用基因检测技术算卦。”他分析,这种基因检测产品之所以出现,无非是因为家长们望子成龙,家长有这种需求,于是就催生出了这样的产品。实际上,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并不能证明音乐、绘画、文学等天赋是由哪种基因决定的。但对于想利用基因技术为孩子做些什么的父母来说,哪些项目才是靠谱的呢?白霄介绍,基因技术可用于“打拐”,由于每个孩子的基因信息不同,如果制作一张“儿童基因身份证”,就可以帮助被拐儿童快速地找到亲生父母。有数据显示,1990年,美国只有62%的失踪儿童可以被找回;自从2014年启动了新生儿基因测序计划后,美国失踪儿童的找回率已经提高到97.7%。白霄介绍,“儿童基因身份证”包含有20个基因位点的信息,就好比是身份证号。不过,这个“身份证号”的个体识别率已超过千亿分之一,即1000亿人之间不会有两个个体的基因数据重复。即使容貌乡音改变,基因永远不变。可以说,“儿童基因身份证”是针对被拐儿童、失散儿童快速找到亲生父母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万一孩子不幸走失,父母可以将孩子的基因身份证数据提供给公安部门作为补充物证。当孩子的样本第二次出现在数据库中,与原有数据进行比对识别,一旦配对成功,就能准确认亲。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刚出生不久便制作了“儿童基因身份证”,就是正确理解、利用基因技术的一种表现。基因检测可提升人口素质此外,基因技术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通过耳聋基因检测,就能够对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者及其亲属采取科学的婚育指导和产前推断,从而阻断耳聋基因在两代人之间的遗传,减少耳聋残疾的发生。白霄介绍,常见的遗传性耳聋还有迟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一旦查出相应的耳聋基因,只要做好预防,就可以避免耳聋的发生。比如,迟发性耳聋基因携带者就要避免发生头部撞击;药物性耳聋基因携带者就要禁止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类药物。截至目前,他们已经为全国260万名新生儿做了免费筛查,发现先天遗传性耳聋近400例,药物性耳聋易感者6900余例,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近12万例。今年3月,他们又举办了关爱妇幼健康公益活动月,重点开展针对耳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儿童安全用药等方面的免费检测和咨询等公益活动。然而,这种检测对家长的吸引力却远远不如虚无缥缈的“天赋检测”。记者发现,在一些商家的页面中,“儿童安全用药检测”往往是搭配着“天赋基因检测”销售的。对此,科研人员也很无奈。他们表示,基因技术是非常严谨的科学,但“天赋基因检测”这样的产品就容易让大众对基因检测产生误解,把它当成算命先生。“这对于整个行业是非常不利的。”本报记者王琪鹏来源:北京晚报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光明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基因检测公司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