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勘探钻机过程中,钻机在打煤过程中,为什么每一回次中,采取率大于进尺?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便携式浅层取样钻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便携式浅层取样钻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山西省古交市大南峪铝土矿区矿层采取率偏低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_李成吉
下载积分:380
内容提示:山西省古交市大南峪铝土矿区矿层采取率偏低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_李成吉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19:52:4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8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山西省古交市大南峪铝土矿区矿层采取率偏低原因分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转载]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
73.020&&&&&&&&&&&&&&&&&&&&&&&&
10&&&&&&&&&&&&&&&&&&&&&&&&&&&&&&&&&&&&
备案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
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
2007-10-22发布           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 布
&&&&&&&&&&&&&&&&&&&&&&&&&&&&&&&&&&&&&&&&&&&&MT/T
前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钻探工程质量标准……………………………………………………1
4 钻孔测井质量标准……………………………………………………3
5 钻孔抽水试验质量标准………………………………………………4
6 钻孔综合质量标准……………………………………………………6
附录A(资料性附录)煤炭地质勘查钻孔主要资料清单………………8
附录B(资料性附录)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验收书…………………10
&&&&&&&&&&&&&&&&&&&&&&&&&&&&&&&&&&&&&&&
钻探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为规范煤炭资源地质勘查钻孔质量验收,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先后于1978年和1987年制定颁发了《煤田勘探钻孔质量标准》和《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为不断提高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工程质量和地质工作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标准是在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钻探、测井及抽水试验质量标准和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煤田勘探钻孔质量标准》综合验收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附录A和附录B编制而成的。
附录A和附录B是本标准的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大扬、张子光、李献水、吴国强、孙玉臣、赵育台、宁树正。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
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资源地质勘查钻孔的钻探、测井和综合验收及抽水试验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资源地质勘察设计钻孔质量要求、钻孔竣工质量验收和勘查报告钻孔质量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DZ/T 《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3 钻探工程质量标准
3.1 钻探煤层质量标准
钻探煤层质量分为优质、合格和不合格三级,各级质量指标见表1。
钻探煤层质量指标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初见煤(顶末)和止煤(底初)两个回次的岩煤心缺失量的总和不大于下列规定: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初见煤(顶末)和止煤(底初)两个回次的岩煤心缺失量的总和不大于下列规定:
煤层真厚度/
缺失量总和/
煤层真厚度/
缺失量总和/
最低可采厚度~1.30
1.31~3.50
不大于0.20
不大于0.30
不大于0.40
最低可采厚度~1.30
1.31~3.50
不大于0.30
不大于0.40
不大于0.50
2.钻探所确定的煤层厚度,经可靠的测井资料验证比较,两者的差值不大于下列规定:
2.钻探所确定的煤层厚度,经可靠的测井资料验证比较,两者的差值不大于下列规定:
煤层真厚度/
煤层真厚度/
最低可采厚度~1.30
1.31~3.50
不大于0.10
不大于0.20
不大于0.30
最低可采厚度~1.30
1.31~3.50
不大于0.20
不大于0.30
不大于0.40
符合下列各项条件:
1.按确定的煤层厚度计算,煤层的长度采取率不低于90%
2.按煤心送样重量计算,重量采取率不低于75%
3.煤层结构清楚,煤心不污染,不燃烧变质,不混入杂物
符合下列各项条件:
1.按确定的煤层厚度计算,煤层的长度采取率不低于75%
2.按煤心送样重量计算,重量采取率不低于60%
3.煤层结构清楚,煤心不污染,不燃烧变质,不混入杂物
在煤层顶板以上或底板以下各10m的范围之内已经准确地丈量钻具,误差不大于1.5&,且已合理平差。
在煤层顶板以上或底板以下各10m的范围之内已经准确地丈量钻具,且已合理平差。
小班原始记录和打煤报告书均按规定的格式和填写要求,及时认真填写,字迹清楚、准确,无涂改现象
小班原始记录和打煤报告书均按规定的格式和填写要求,及时认真填写,字迹清楚、准确,无涂改现象
3.2 钻探全孔工程质量标准
钻探全孔工程质量分为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和非孔四级。
3.2.1 钻探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质量标准
钻探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质量标准见表2。
钻探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质量指标&
钻孔设计要求钻探确定厚度、结构和采取煤心的煤层,均按有关规程的要求进行了采取,并且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的煤层符合“钻探煤层质量标准”的优质标准,其余均符合合格标准。
钻孔设计要求钻探确定厚度、结构和采取煤心的煤层,均按有关规程的要求进行了采取,并且全部符合“钻探煤层质量标准”的合格标准。
达不到乙级孔标准又不属于废孔者
钻孔设计要求采取岩心的层段,岩心采取率均达到勘探设计(或实施细则)规定提高10%以上。
岩心洗净、顺序编号、贴票、装箱妥善保管
钻孔设计要求采取岩心的层段,岩心采取率达到勘探设计(或实施细则)规定的要求。
岩心洗净、顺序编号、贴票、装箱妥善保管
&&&&&&&&&&&&&&&&&&&&&&&&&&&&&&&&&&&&&&&&&&&&&&&&&&&&&&&&&&&&&&&&&&&&&&&MT/T
达到钻孔设计所规定的要求
达到钻孔设计所规定的要求
达不到乙级孔标准又不属于废孔者
按钻孔设计规定的终孔层位的实际深度计算,孔斜度不超过下列规定:
按钻孔设计规定的终孔层位的实际深度计算,孔斜度不超过下列规定:
定向斜孔达到钻孔设计所规定的要求
定向斜孔达到钻孔设计所规定的要求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1.观测的项目和内容达到钻孔设计或规程规定的要求
2.钻孔设计要求做消耗量和回次水位观测的钻孔,观测次数分别达到应测次数的100%
1.观测的项目和内容达到钻孔设计或规程规定的要求
2.钻孔设计要求做消耗量和回次水位观测的钻孔,取心钻进时的观测次数分别不低于应测次数的80%;无心钻进时分别不低于应测次数的90%,并做到测点分布均匀
按封孔设计要求和钻探规程的规定进行封闭,每个封闭段经取样检查合格,孔口埋标(暗标或明标),提出封孔报告
按封孔设计要求和钻探规程的规定进行封闭,每个封闭段经取样检查合格,孔口埋标(暗标或明标),提出封孔报告
3.2.2 钻探废孔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极为废孔:
a.因钻探施工原因,没有达到钻孔的任何设计目的者。
b.因钻探施工原因,没有达到钻孔的主要设计目的,需要补孔重打者。
c.钻孔的终孔深度大于100m,但因钻探原因而没有测斜资料者;或钻孔中的任一测斜点的孔斜度等于或大于5°,但没有取得系统的方位角资料,使地质资料无法使用者。
4.钻孔测井质量标准
4.1 钻孔测井煤层质量标准
钻孔测井煤层质量分为优质、合格、不合格三级,各级质量指标见表3。
表3& 钻孔测井煤层各级质量指标
煤层及夹矸定性可靠,两种物性参数按各自的原则解释,与两参数成果平均值的厚度和深度相差不大于下列规定
煤层及夹矸定性可靠,两种物性参数按
各自的原则解释,与两参数成果平均值
的厚度和深度相差不大于下列规定
最大厚度误差/m
最大深度误差/m
夹矸最大厚度误差/m
最大厚度误差/m
最低开采厚度~1.30
1.31~3.50
3.51~8.00
4.2 全孔测井质量标准
全孔测井质量级别为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和废品四级。
&&&&全孔测井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质量指标
不少于四种物性参数
不少于三种物性参数
达不到乙级孔标准又不属于废孔者
1.原始数据准确齐全清楚
1.主要技术数据无遗漏、无涂改
2.测速符合憷场指标,变化不大于5%
2.测速变化不超过甲级的1.2倍
3.丢错码率不大于1%,且无连续丟码
3.丢错码率不大于2%,连续两个以上丟码每100不超过2处
4.深度误差井深500m以内不大于0.25m,500m以上不大于0.05%
4.深度误差不超过甲级的2倍
5.采样间距:目的层0.05m,其他不大于0.10m
5.采样间距:自然伽马目的层0.10m,其余要求同甲级
6、监视(或回放曲线)传送误差每10不超过0.20,井壁规则段声波跳跃每100不超过4次,无畸变,目的层及界面无干扰
6、监视(或回放曲线)传送误差每10不超过0.30,井壁规则段声波跳跃不超过甲级的4倍,无畸
变,目的层及界面无干扰
7.按规定进行现场仪器刻度及井场检查
7.刻度间距不超过规定的1.5倍,项目不少于规定的1/2,检查误差不超过规定的1.5倍
定性解释和参与评级的开采煤层定厚解释90%达到优质层质量要求,其余煤层达到合格层质量要求
定性解释和参与评级的开采煤层定厚解释90%不低于合格层质量要求
达不到乙级孔标准又不属于废孔者
有三种物性参数曲线划分岩层,解释结果与岩心分层基本吻合
有两种物性参数曲线划分岩层,主要层段的解释结果与岩心分层基本吻合
两种物性参数曲线对主要含水层深度、厚度的解释误差不大于2m
符合设计要求
在物性标志层稳定的地区,有两种物性参数曲线进行解释,且不遗漏断距大于20m的断点
在物性标志层稳定的地区,有两种物性参数曲线进行解释,且不遗漏断距大于30m的断点
按规程规定进行测斜,重复测量差值,顶角不大于1°,方位角不大于10°(在顶角大于3°时)
工作有缺陷,但不影响成果。重复测量差值,顶角不大于1.5°,方位角不大于15°(在顶角大于3°时)
仪器供电电流的变化对测量结果造成的误差不大于0.5cm
仪器供电电流的变化对测量结果造成的误差不大于1cm
按设计要求和规程规定进行测量,供电电流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于0.2℃
工作有缺陷,但不影响使用。供电电流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于0.4℃
各种原始数据和表格填写及时、准确齐全、清楚整洁,无涂改
各种原始数据和表格填写及时、准确齐全、清楚整洁,无涂改
4.2.2 测井废品: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钻孔测井质量为废品:
1)少于两种物性参数者。
2)目的层不能用曲线定性者。
&3)煤层和夹矸的解释厚度、深度的误差有一项超过合格标准的1倍。
5.钻孔抽水试验质量标准
5.1 钻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质量标准
钻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质量分为优质、合格、不合格、废品四级。
5.1.1 钻孔稳定流抽水试验优质、合格、不合格质量标准
钻孔稳定流抽水试验优质、合格、不合格质量标准见表5。
表5  钻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质量标准&&&&&&&&&&&&&&&&&&
试验段φ≥168mm
Q>140m3/h
试验段φ≥168mm
Q>140m3/h
第四系含水层底板以上水柱H<10m
水位降低次数
3次分布合理
3次分布合理
尽机械能力做一次最大降深
质量达不到合格又不属于废品者
每次降距/m
最大降深≥0.5H
每次稳定时间/h
水位误差/%
流量误差/%
5.1.2 其它条件
钻孔稳定流抽水试验优质、合格等级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a) 止水效果经检查合格,洗孔质量可靠。
b) 孔内沉淀物不得埋没主要含水层的五分之一。
c) 按采样要求进行了水样采取。
d) 静止水位、恢复水位的观测符合1980年《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的规定。
e) 原始资料记录及时、正确、整洁、字迹清楚、端正、无涂改。
5.1.3 废品
钻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废品:
a) 从钻孔抽出的水在其附近又渗入孔内,形成抽循环水。
b) 封闭止水失败,而且无有效的流量测井资料予以补救者。
c) 钻孔坍塌、堵塞或孔内沉淀物埋没主要含水层厚度超过1/5者。
d) Q-S曲线反常,无法解释和利用。
5.2 钻孔定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质量标准
钻孔定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质量分为优质、合格、不合格和废品四级
5.2.1 钻孔定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质量分为优质、合格、不合格质量标准
钻孔定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质量分为优质、合格、不合格质量标准见表6.
表3-2&&&&&&&&&&
钻孔定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质量标准
Q<140m3/h
Q≥140m3/h
Q<140m3/h
Q>140m3/h
达不到合格标准的全部要求,又不属于废品者
水位降低次数
最大降深值(m)
抽水延续时间
除满足合格标准外,流场特征、边界条件已充分显示,符合抽水设计的全部要求
降深、时间(距离)半对数或对数曲线完整、合理、满足求解需要,一般不小于48h
抽水流量变化幅值
Q-t曲线平滑,变化幅度不大于3%
完整、连续、合理、无突变、反常现象。水位呈有规律变化,偏离S-t曲线的误差不大于1%
半对数曲线完整、合理,满足求解需要
5.2.2 其他条件
钻孔定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质量分为优质、合格等级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止水效果经检查合格,洗孔质量可靠。
2) 孔内沉淀物不得埋没主要含水层厚度的1/5。
3) 按采样要求进行了水样采取。
4) 静止水位、恢复水位观测符合1980年《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的规定。
5) 原始资料记录及时、正确、整洁、字迹清楚、端正、无涂改。
5.2.3 废品
钻孔定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质量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废品:
1) 从钻孔抽出的水在钻孔附近又渗入孔内,形成抽循环水。
2) 封闭止水失效,且无有效的流量测井资料予以补救者。
3) 钻孔坍塌、堵塞或孔内沉淀物埋没主要含水层厚度超过1/5。
5.3 对钻孔抽水质量的说明
1. 第一点抽水的延续时间不应少于24h。
带观测孔的稳定流抽水试验质量除应符合上述标准外,其最远的一个观测孔的水位稳定时间不得少于2h。水位、流量误差(变化幅度)计算,应按1980年《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要求进行。
3.在条件允许时,抽水试验应尽量加大降深。
4. 尽机械能力做一次最大降深时,其延续时间应大于36h。
5.抽水钻孔必须进行流量测井或有其它能准确确定含水层深度、厚度、结构的测井资料。
抽水试验段孔径一般不应小于110mm,过滤器直径不应小于108mm,过滤器孔隙率不小于25%,其长度应与含水层的位置,厚度相吻合。
7.非稳定流抽水的降深、时间(距离)半对数或对数曲线的完整性、合理性,应根据抽水目的和资料解释的实际需要审定。
8.抽水质量标准除表中及上述要求外,其它均按规程规定。
9.抽水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废品。
10.水位埋深大于150m,且水量较大,现有抽水设备满足不了表3-1、表3-2中水位降低要求时,按照设计的批复意见进行验收。
6. 钻孔综合质量标准
6.1 钻孔综合煤层质量标准
钻孔综合煤层质量标准分为优质层、合格层和不合格层三级。
6.1.1 钻孔综合煤层优质层质量标准
经钻探和测井资料对比研究,符合下列两条之一者为综合优质煤层:
1)煤层深度、厚度、煤芯采取和原始记录均达到钻探煤层质量优质层标准;
2)测井煤层质量 达到优质层标准,设计采样煤层的煤芯长度采取率和重量采取率达到钻探优质层的要求。
6.1.2 钻孔综合煤层质量合格层质量标准
经钻探和测井资料对比研究,符合下列两条之一者为综合合格煤层:
1)煤层深度、厚度、煤芯采取和原始记录均达到钻探煤层质量合格标准和合格标准以上;
2)测井煤层质量达到合格层标准,设计采样煤层的煤芯长度采取率和重量采取率达到钻探合格层的要求。
6.1.3钻孔综合煤层质量不合格层质量标准
钻孔综合煤层质量达不到合格层标准者为不合格层。
6.2 钻孔综合质量标准
钻孔综合质量分为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和废孔四级。
6.2.1 钻孔综合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质量标准
钻孔综合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质量标准见表7
&&&&&钻孔综合甲级孔、乙级孔、丙级孔质量标准
钻孔设计验收煤层全部符合钻孔综合煤层质量优质层标准
钻孔设计验收煤层全部符合钻孔综合煤层质量合格层标准以上
钻孔综合质量达不到乙级标准又不属于废孔者
达到钻探甲级孔质量标准
达到钻孔乙级质量标准
达到钻孔设计要求
达到钻孔设计要求
钻探岩芯采取率符合钻探甲级孔岩芯采取率质量要求,测井进行了全孔岩性解释,且岩芯鉴定和测井岩性解释获得了系统的钻孔柱状剖面,不失主要岩性
钻探岩芯采取率符合钻探乙级孔岩芯采取率质量要求,测井进行了全孔岩性解释,且岩芯鉴定和测井岩性解释获得了系统的钻孔柱状剖面,基本不失主要
岩性标志层
简易水文观测
达到钻探甲级孔质量标准
达到钻探乙级质量标准
达到钻孔封闭设计书的设计要求
达到钻孔设计书的设计要求
钻孔竣工后全部原始资料(见附表A)
内容准确、清楚、完整
钻孔竣工后全部原始资料(见附表A)
内容准确、清楚、完整
其他设计要求
达到钻孔设计要求
达到钻孔设计要求
6.2.2 废孔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钻孔综合质量即为废孔:
因钻探施工原因没有达到钻孔的任何设计目的者。
因钻探施工原因没有达到钻孔的主要设计目的,需要补孔重打者。
钻孔的终孔深度大于100m,但因钻探原因而没有测斜资料者;或钻孔中的任何测斜点的孔斜度等于或大于5°,但没有取得系统的方位角资料,使地质资料无法使用者。
炭 地 质 勘 查 钻 孔 质 量 验 收 书
勘查区(井田)名称&&
&&&&&&&&&袁
家 梁 井 田 勘 探&&&
&&&&&施工钻机&&&
 队勘3号&&&
&&&&&&&&&&横
&&&&&&&&&&&高  程&&&&&&&
开孔日期&&&
&&&&终孔日期 &&
设计孔深&&&
208.00m&&&&&&&&&
&实际孔深 &&
202.82m&&&&
设计终孔层位& 5-2煤下30米
&&&&实际终孔层位
5-2煤下30.00米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一队
二00八年十月十三日
煤 炭 地 质 勘 查 钻 孔 质 量 验 收 书
室内钻探正式验收结果:验收煤层 6 层,其中优质层
4 层,合格层2 层,不合格层 0
钻探全孔质量等级&&&
室内测井正式验收结果:验收煤层6 层,其中优质层
6 层,合格层 0 层,不合格层 0
测井全孔质量等级&&&
室内综合正式验收结果:验收煤层 6 层,其中优质层
4 层,合格层2 层,不合格层 0
综合全孔质量等级&&&
现场初步验收人员:  项目负责&&
质&&&&&&&&&
&&&&&&&测&&&
井&&&&&&&&
&&&&&&&&&&&&&&&&&
&&&&&&&&&&&&现场初步验收日期&&&&&&&
室内正式验收人员:  项目经理&&&&&&&&
&&&&项目负责&&&&&&&&&&
&&&&&&测井负责&&&&&&&&
&&&&水文负责&&&
钻机机长  &&&&
&&&&地质科长
&&&&&&&&&&&&&&&&总工程师  
室内正式验收日期:
2008年10月22日&&&&&&
填 写 人:
&&岳少明&&&&&
:&&&&&&&&&&&&&&&&&&&&&&&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31队
室内正式验收煤层质量
1.05 (0.20)
1.05 (0.20)
说明:各煤层煤芯直径均为81mm,容重值分别为:4-2上-1、5-1、5-2上(1.32吨/m3),4-2上-2(1.30吨/m3)、4-3(1.33吨/m3)、5-2
(1.35吨/m3)。
全孔钻探工程质量(一)
2.岩芯采取率
4.终孔层位
见煤层数 10& 层
验收层数 6 层
不合格层& 层
(1)取芯层位及深度:
设计要求:延安组全部取芯。
实际达到:延安组全部取芯,2.30~202.82m。
(2)岩层采取率:85%
直孔设计要求:
设计孔深 :200.00m
终孔斜度不大于3°
实际达到:202.82m。
终点测斜点深200.00m
天顶角1.27 (°)
方位角 33& (°)
终点测斜点与孔底距离: &2.82 m。
5-2煤以下30m。&&&&
实际达到层位:
5-2煤以下39.16m。&&&&
存在的问题项目:无。
采取率 (%)
实际达到采取率(%)
达到准确判层
非含煤地层
本钻孔无非含煤地层
本钻孔无火烧岩
全孔钻探工程质量(二)
&5.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6.钻孔封闭
7.原始资料
8.其他设计
项目内容要求
观测回次水位和泥浆消耗量。
已按设计要求进行了回次水位和泥浆消耗量观测。
& 度202.82
按设计要求进行了全孔封闭
参加验收资料
钻探原始记录表
4-2上-1、
可采煤层的煤芯煤样,全孔工程力学样,测温,2层次抽水试验。
已采取了4-2上-1、
六层可采煤层的煤芯煤样,
全孔工程力学样,简
易测温。进行了
抽水试验和盐化测井。
钻具丈量记录表
取煤记录报告书
钻孔停钻及封闭通知
钻孔封闭报告书
抽水试验验收表
其他参加汇交资料
钻孔设计书
质量(kg)
开孔安装检查记录表
钻孔开孔通知书
岩芯鉴定手稿
岩芯鉴定表
见煤预告书
测井通知书
钻孔测斜记录表
钻孔地温测量记录表
现场初步解释成果表
测井煤层解释成果表
取样深度(m)
地层剖面解释成果表
岩煤样送样说明书
工程力学采样表
钻孔测量质量表
简易水文观测统计表
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
全 孔 测 井 质 量
工程质量级别
验收煤层6 层
优质层& 6层
合格层&& 层
不合格层& 层
岩性解释使用参数:
一般岩性解释:
标志层解释:
是否获得完整岩性剖面:
已获得了完整岩性剖面。
解释断点 个
优质断点 个
合格断点 个
不合格断点个
测前检查:
测点间距:50m
重复测量误差:
符合规定要求。
钻孔终孔测井通知书
原始数据:齐全
钻孔野外测井原始记录表
速:符合规定
钻孔测井现场解释成果表
丢错码率:无
钻孔测斜成果表
深度误差:符合规定
钻孔测温成果表
采样间距:0.05m
钻孔煤层测井成果及评级
监视回放曲线:合格
岩性解释成果表
仪器刻度及井场检查:经井场检查符合规定
盐化测井解释成果表
等级:&&&&&&&&&&&
等级:& 甲
等级:&& 甲
等级:&&&&&&&&&&&
全孔测井质量等级:甲级孔
简易水文观测
其他设计要求
见煤层数:10层,可采煤层6层。
优质层 4层
合格层 2层
不合格层 &层
设计孔深:200.00m,终孔斜度不大于3°
实际达到:208.82m。
终点测斜深度200.00m。
天顶角 1.27(°)
方位角 &33 (°)
终孔测点与孔底距离:
设计终孔层位:
5-2煤层下30m。
实际终孔层位:
5-2煤层以下39.16m。
钻探达到等级:
测井达到等级:
水位观测:
应测& 108 次
实测& 108& 次
观测率100 %
消耗量观测:
应测& 71& 次
实测 &71& 次
观测率100%
质量等级:
钻探原始资料等级:甲级
测井原始资料等级:甲级
按设计要求采取了可采煤层的煤芯煤样,岩层工程力学样,并进行了工程地质编录、简易测温。同时,进行了2层次抽水试验和盐化测井。
全孔综合质量等级:探煤孔甲级孔,水文孔质量等级按抽水试验另行验收。
1.每打完一个煤层,钻机记录员即应填报打煤报告书,经机长签字后,送交钻机地质员,作为对钻探煤层质量进行验收评级的依据。钻机地质员应对打煤报告书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实,及时消除差错。
2.钻孔终孔并经测井后,项目负责人(或指定专人)应会同工区主任(分队长),组织地质、水文地质、钻探、测井、煤质采样等有关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初步验收。初步验收的主要任务是对钻探、测井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检查钻孔设计规定的地质任务的完成情况,确定是否有遗留问题,填写验收报告书,并进行初步评级。若发现问题,应立即查明原因,由项目负责人决定是否进行验证或采取补救措施。各有关专业人员对于验收报告书中的资料数据均应认真核对,并分别签字负责。满足钻孔设计的各项要求后,方准进行钻孔封闭。
3.钻孔竣工后,施工钻机应在二日内将各项原始记录整理完毕。钻机地质员应在三日内将岩心分层鉴定表,验收报告书及其它原始资料整理完毕。测井组应在测井结束七日内提出正式解释成果及有关原始资料。以上资料均送交项目地质组。
4.项目负责人应指定专人,在上述资料收齐后的三日内,逐项检查核对所有的资料数据。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钻孔质量标准和钻孔设计的要求,对钻探工程质量(包括煤层和全孔)进行正式验收评级。
5.测井工程质量的验收评级由测井分队(组)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在测井工作结束后三日内验收完毕。验收结果经测井负责人会同项目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队总工程师审查后上报。
6.钻孔抽水试验的验收评级,由勘探队水文地质技术负责人负责,单独进行。验收结果经项目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队总工程师审查后上报。
7.勘探队总工程师负责对全队各项勘探工程质量验收情况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未经队总工程师签字同意的验收结果,不得上报,不得发奖。
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执行说明
1.本标准是对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由于每一个钻孔都有其特定的施工目的和地质任务,因此,在每一个钻孔施工之前,都必须按照勘探设计的要求和标准的规定,编制钻孔单孔设计。在钻孔设计中,应对钻孔的目的、工程质量指标、参加验收的煤层和项目,要求钻探和测井分别解决什么问题,获得哪些资料以及某些特殊要求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钻机和测井组应按钻孔设计进行施工和作业。钻孔竣工后,按本标准的原则和钻孔设计进行验收评级。
2.钻孔设计要求钻探确定煤层厚度和采取煤心的煤层,钻探发生打煤质量问题时,一般应采取验证或补救措施。进行补救的决定,应由项目负责人在现场初步验收时作出,由工区主任(分队长)组织实施。补救之后可按实际达到的质量状况进行评级。
钻孔封闭未按封孔设计要求和钻探规程的规定进行,亦应根据情况采取补救措施。
孔斜及其它质量问题,不允许在钻孔终孔后补救。
3.小于最低可采厚度的煤层是否参加验收评级,应在勘探设计中提出要求,并在钻孔设计中具体说明。评级标准由各公司(局、队)在实施细则中规定。
4.煤心长度采取率的计算,必须把单层厚度不大于煤层最低可采厚度的夹矸分层包括在内。
5.煤心重量采取率的计算方法:
(1)本标准规定的煤心重量采取率,指纯煤(含单层厚度小于0.01m的夹矸)重量采取率。煤心的处理,必须符合采样规程的规定,且待自然风干后称重。
(2)各公司(队)应在实施细则中,根据工作地区不同的煤质特征,所采用取煤工具内径,计算出不同地区煤层每米厚度所应有的煤心重量。公式是:
每米厚度应有煤心重量=(煤心半径)2&π&单位长度(1m)&煤的视密度(煤的容量)
煤心半径≥采煤管钻头内半径-2mm
(3)按煤层的实际厚度和煤心实际送样重量,计算出该煤层的煤心重量采取率。公式是:
重量采取率=煤心实际送样重量/(煤层实际厚度&每米厚度应有煤心重量)&100%
(4)煤层中夹矸分层的处理,应符合采样规程的规定。夹矸分层可单独计算重量采取率或不计算重量采取率,由各公司(队)在实施细则中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规定。但不准将夹矸(单层厚度小于0.01m的除外)混在煤中计算重量采取率。
6.钻探和测井分别确定的煤层厚度的差值超过质量标准的规定或煤层结构的差异较明显时,必须找出原因。若原因不明,必须采取有效的验证措施,以取得可靠的煤层成果。否则,钻探和测井的工程质量均应降级评定。
7.钻探和测井分别确定的煤层深度差,煤层深度在500m以内(包括500m)时,不大于1m;煤层深度大于500m时,不得大于2&。超过规定时必须找出原因,必要时应进行有效的检查验证工作。
为确保钻探煤层深度准确可靠,当钻孔相对较深时,即使钻具误差不大于1.5&,也应进行合理平差。煤层深度按校正后的验收。
8.特厚煤层(一般指真厚8m以上)的煤心采取,除全层采取率(长度和重量)应符合规定外,其中进尺等于或大于0.5m的回次,其煤心采取率均不得为零。否则,应降级评定。
9.孔斜标准的几点说明:
(1)孔斜资料必须是按《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程》规定取得连续系统的测井资料。
(2)钻探工程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孔斜度,是指钻孔设计所规定的终孔层位实际深度所允许的孔斜度。不同深度所允许的孔斜度的递增关系,在验收评级时不予考虑。
(3)孔深超过1200m时,孔斜度每百米允许递增:甲级孔和乙级孔标准均为1°;专门水文孔的孔斜度,原则上应严于本标准,并在勘探设计中作出具体规定。使用深井泵的抽水钻孔,在下入深井泵的深度以上的孔斜度均不得超过2°。
(4)定向斜孔的孔斜要求,各公司(队)可根据情况自行规定,并报部地质局备案。
10.不论任何原因,钻孔的下部孔段未达到任何设计目的,或无心钻孔未取得测井资料或测井资料为废品时,该孔段应为废段。
11.对打煤质量采取的补救措施,一般指人工偏斜(打斜孔),不包括刮煤、冲煤、放炮取心等。验证措施包括测井放炮取心、人工偏斜、以及其它有效措施等。
12.含水层的近似稳定及稳定水位观测要求,均按有关规程的规定执行。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载勘探钻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