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山地自行车组装视频,不错吧,还是小轮的好,比大轮强多了

个人比较钟意复古单车,比如这款高轮自行车,感觉很不错【骑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40,441贴子:
个人比较钟意复古单车,比如这款高轮自行车,感觉很不错收藏
大小轮锂电自行车 是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在18世纪的德国以及欧洲的贵族中很流行。比起现在常见的自行车来,高轮自行车的难度大许多。光说上下车动作,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又没人从旁协助,就算是那些资深玩家也无力独自完成。现如今随着科技进步的飞跃发展,目前的科技 从技术改革突破创新 彻底颠覆经典,让这经典更能为现在城市快速生活步伐的人们 解决 健康 运动 出行 娱乐的目的。
人本国际科技服饰J-RACING将相候专业研发制造骑行提供公安系统服饰解决方案诚邀各行业器材供应商加盟合作,为您提供专业的服饰解决方案
设计的不错,比那些妖艳的助力车要好,城市骑行还可以
我也是这样感觉的,没有车库,自己住高层小区,小户型,摆个山地车,或电动车,肯定没有这个好。
前大后小,重心太靠前,极易发生前翻
下坡怎么玩
登录百度帐号& 新高轮王子酒店和高轮王子大酒店有什么区别,哪个酒店更好,谢谢!
新高轮王子酒店和高轮王子大酒店有什么区别,哪个酒店更好,谢谢!
差不多。自助早餐不错。
差不多。自助早餐不错。&
差不多。自助早餐不错。
这两个酒店离着比较近,前者12年装修,后者50年代建成,但16年装修。都差不多,都离品川较近,非要推荐一个的话,前者吧
这两个酒店离着比较近,前者12年装修,后者50年代建成,但16年装修。都差不多,都离品川较近,非要推荐一个的话,前者吧&
这两个酒店离着比较近,前者12年装修,后者50年代建成,但16年装修。都差不多,都离品川较近,非要推荐一个的话,前者吧
领取成功!扫描领取180元新人红包
打开app在[我的]-[我的优惠券]查看并使用新买的自行车,不错吧,还是小轮的好,比大轮强多了_自行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91,070贴子:
新买的自行车,不错吧,还是小轮的好,比大轮强多了收藏
新买的自行车,不错吧,还是小轮的好,比大轮强多了
苏宁易购综合网上购物商城,全国联保,千城本地快捷配送,可门店自提,支持货到付款.苏宁易购,24小时为您提供不间断的贴心服务!
最小的车了,也是最轻的一款,才18斤
一只手就能滴了上楼
折叠的出去玩随时带着还能放后备箱能上大客,上地铁火车都随便
9kg,好沉比锅公路车还沉
我15kg山地车都能拉爆你
哇、这么轻,我的车才8公斤不会断吧
18斤好沉,比我的铝架公路还沉
代步就行。别听楼上瞎JB扯的,山地重量进10以内,价格都在5位数以上。gogobike就主要出低端车的。代步就行
车可以,就是转弯慢(我适应不了)
18斤,还轻,佳能戴尔小流氓之类的了解下什么叫轻,好点的XC
29er都能轻轻松松8点几KG,你这是死重了
这么小的车九公斤……
别听它们瞎说,换下一体头管,插拔脚踏,轮组,夹器,刹把,还能轻更多把货架锯掉更轻
折叠的一般不轻
这车看起来好小的样子,有点像儿童车。是我的错觉吗?
我山地车22斤 也是一只手提
速度你是打死也追不上我
白银星玩家
百度星玩家累积成长值为1,
我的山地车26寸轮子的19斤
您开心。。。就好
虽然我的也没突破16斤
楼主发个贴又让人找到装碧的机会了
小折进7内是很正常的……你这在小折中其实算重了
我的都是為了個性而增加的重,當是鍛鍊一下手臂了……所以我沒有往輕那方向去改……
我这28寸的车子15斤
54的架子,加锁踏16斤不到点,,,您开心就好,,
我的车不到8kg,肯定是寨的,偷工减料了。
小轮还这么重
小轮太颠。。
大轮通过性强,也快,还是看腿
这样哪里不好?
登录百度帐号你是行业中人?有你这个想法的人太多了,如果没有几千万级以上的资金很难玩得转。既然你问,那就说几句。其实你真正想问的应该是品牌定位的问题,名字不过是个符号。&br&一、关于市场现状&br&
1、闪电、崔克是已经在国内运作过一些年头的国际高端品牌,以前价位很高,但从近期动作来正在向下走,近段闪电已经推出1998元7S、V刹产品,刹入中低端市场。&br&
2、捷安特、美利利作为国内一线品牌近年来发力很大,尤其是捷安特,他的反应速度与应对是非常迅速、可怕的。美利达就剩下个“最高性价比”的口碑了,公司运营、终端建设一踏糊涂,但品牌惯性还是非常强大的。&br&
3、再向下骓驰、UCC、福玛特、凯路仕。。。。。。一堆品牌已经杀入市场,大战特战。&br&
4、N多的三线以下小品牌(包括天津)已经进入市场,主攻价位的大众市场。&br&
5、NNNNN多象你这样想法的人已经开始动手杀进来了。&br&
6、中国的运动自行车产业从2003年萌芽开始,2005年发力,2009年井喷,到现在可是群雄逐鹿一片混战了。&br&
7、现在各大厂商全部走品牌路线、全部以专卖店为终端主体,在品牌和终端建设上大力砸钱,这两方面的竞争对新进入者会形成一个较高的壁垒。&br&
8、未来市场仍有机会,但进入门槛越来越高。不过现在仍是一个好的窗口期,还有机会,现在进来还有机会,三年后将进入大洗牌阶段。&br&二、国内运动车市场的消费群特性&br&
1、对品牌历史、背景非常在意,一堆爱好者会查你的背景。&br&
2、价位:什么也不懂,只要好看就行。&br&
3、价位:一知半解,整车一定要有亮点,一定要用SHIMANO系统&br&
4、价位:半桶水多一些,少部分发烧友,一定要有技术、材质、配置上的特点,可使用SRAM系统,性价比很重要。&br&
5、5000以上:品牌非常重要,技术卖点非常重要。&br&
6、以上各价格段排除不差钱儿的人群。&br&三、你想的品牌定位&br&
1、民族牌不要打,谁打谁死&br&
2、价位是混战,想切进来很容易,只要你性价比高,当然你的利润会非常低。&br&
3、不要想用什么花哨的配色之类的个性化来做,那只适合小众,中高价位段人群要个性但不要花哨。&br&
4、重点还是要根据你掌握的资源来分析你适合切入哪个价位,再来研究&br&
5、品牌名最好不要超过6个英文字母T、G开头的就算了。&br&四、你会遇到的问题&br&
1、不知道你现在掌握的资源情况,不好说&br&
2、光有钱是不行的,合作的人是非常重要的。&br&
3、肯定是OEM吧?找工厂、管品质、盯样车会搞死人&br&
4、走专卖店?每家按2万的投入算吧。钱很重要。&br&&br&
当然,方法有很多,市场机会也很多,就要看你的情况了。目前可切入的机会、方法、手段还是有的,就看你有多大的资源了。&br&&br&
说了那么多好象都是泼冷水,说些好的吧。&br&
1、从美国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运动自行车产业才刚刚起步,甚至可以说是刚萌芽的状态,未来潜力是非常巨大的。现在国内市场每年都是成倍的增长。&br&
2、随着生活水平和个人素质提升,对健康、快乐生活方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br&
3、运动产生快乐、骑行改变生活
你是行业中人?有你这个想法的人太多了,如果没有几千万级以上的资金很难玩得转。既然你问,那就说几句。其实你真正想问的应该是品牌定位的问题,名字不过是个符号。 一、关于市场现状 1、闪电、崔克是已经在国内运作过一些年头的国际高端品牌,以前价位很…
&p&对于大多数女性购物来说,“好看”似乎是左右其购买与否的主要因素。假如是衣服,小饰品或者鞋子之类的,当然无所谓。换作是运动自行车,这种轻则几百,重则几千上万,甚至几万,并且不可能经常“换季”的“贵重”商品来说,以好看为主要决定因素,可能会自己坑了自己。毕竟车子不合适,换车花费的代价,可能会让你付出很多的金钱代价。&/p&&p&那么,作为女性骑行爱好者,应该如何在购买自行车的过程中避免少走弯路呢?或许,你可以参考以下的建议。&/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e0f7ced58d72e477f2cf3f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e0f7ced58d72e477f2cf3f_r.jpg&&&/figure&&p&女性专属品牌Liv Aimez 1&br&&/p&&p&&b&1、了解女款车与男款车的设计差别在哪?&/b&&/p&&p&由于女性跟男性的身体结构并非相同,女性骑行小尺码的男款自行车实际上并不会舒适。正是因为如此,众多品牌均根据女性的身体结构,专门对自行车进行了重新的调整,以让车子适应女性的身体特征。原则上,并不建议女性选择小尺码的男款自行车。&/p&&p&而目前有哪些品牌有女性车款呢?例如:Liv、Norco、BATTLE、BH、Focus、Wilier、HARO、KHS、MASI、Oyama、Speedone、Trek、UCC、Bondatia、Archive、FUJI、Sundeal、Format、COFIDIS、Langtu、MOTACHIE、TRINX、SCOTT、Winspace等品牌均有女款车型。&/p&&p&基于女性的上半身与下半身的比例一般比男性偏小;女性的髋骨更宽;手掌更小等特点。与男款自行车相比,女款自行车设计一般拥有较短的等效上管和把立,较低的上管,较窄的车把,较小头管角度,较宽的坐垫等。更有部分品牌把五通高度设计得更低、整车的轴距更长等。&/p&&p&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较短的等效上管和把立,适合女性较短的上半身,不会有够不着车把的尴尬,或者不需要趴得太辛苦。较低的上管,让女性更容易跨过车子。较宽的坐垫也适合女性更宽的髋骨。较窄的车把,适应女性较窄的肩宽。较低的五通高度,以及更长的轴距都有利于车子的稳定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e71fa5f55352fefe6b817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e71fa5f55352fefe6b817_r.jpg&&&/figure&&p&上管超低的FUJI ABSOLUTE 2.1 ST女款车&/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4c7f527c473dbf310b1a1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4c7f527c473dbf310b1a1_r.jpg&&&/figure&&p&Specialized JYNX EXPERT 650B女款山地车&/p&&p&&b&2、想清楚“外观重要,还是性能重要?”&/b&&/p&&p&这里需要讨论的是“好看”,还是“好用”的问题。这个问题,仿若女性选对象,是一个非常让人纠结的问题,选择一个帅的对象,还是对自己好的对象。当然,又帅又对自己好是最好的结果。但假如无法两全呢?&/p&&p&假如你的预算根本不是问题(如果你看完下一条,还是这样觉得),你可以跳过这条,因为考虑这个对你来说似乎没有太大意义。假如你的预算有限,那么这个是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根据女性的消费心里,包括很多的男性也一样,在选车下决定的瞬间“好看”往往挡住你对其他因素的思考。&/p&&p&事实上,自行车是用来骑行的,而且你必然会在路上跟别人相遇,好看当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当你的预算让你只能在“好看”与“好用”之间作一个选择,个人还是建议你选择“好用”。买车把“好看”作为首选,是造成很多人最后想找“后悔药”主要原因之一。当你出去骑车,甩你的同伴几条街,或者被别人甩几条街的时候,你会懂“性能”的重要性了。&/p&&p&&b&3、清楚:你有多少预算?&/b&&/p&&p&你的预算很大程度决定了你能够购买怎样的自行车,因为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又便宜、又好看、又轻、性能又好的车,“一分钱一分货”是大部分时候都合用的商业准则。&/p&&p&假如你的资金有限,那么国际一线的高端品牌,并不应该在你的考虑范围。较大众的品牌,或很多国内品牌,或许能找到合适你的车子。一般较大众的品牌和国内自主品牌拥有更高的性价比。&/p&&p&以目前的物价和运动自行车市场行情,假如你的购买预算只有1000以内,我可能会劝你放弃购买,或者找一辆通勤车,因为这个价位的运动自行车比较鸡肋。&/p&&p&假如你的预算在之间,你可以找到一些入门的休闲车型,性能和各方面对于城市休闲来说能满足要求。&/p&&p&假如你的预算达到,你能买到较好的入门车型,作为休闲骑行来说,完全没问题,可以用于骑行锻炼。&/p&&p&假如你的预算在之间,你能找到性能比较适合锻炼的车型,这个级别的车中规中矩,不会太好,但也差不到那里去。&/p&&p&当你的预算达到5000以上,你可以购买到较好休闲车和折叠车,性能较好的中端硬尾山地车,可以用于轻型越野,或者入门的公路车。&/p&&p&假如你的预算达到8000以上,那么你可以购买到很好的折叠车,较高端的休闲车和硬尾山地车,或者入门偏中介的公路车。&/p&&p&当你的预算达到10000以上,那么你可以选择很好的硬尾山地车,以及中介公路车。高端的山地车,或者中高阶的公路车,价格则可能会超过20000。&/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0dc65d976acf2faaa06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0dc65d976acf2faaa06_r.jpg&&&/figure&&p&市场价28000元的SCOTT CONTESSA GENIUS 710女款全避震越野车&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5e4bc307edd5a8ce618_b.jpg& data-rawwidth=&790&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5e4bc307edd5a8ce618_r.jpg&&&/figure&&p&市场价108000元的TREK Emonda SLR 9 WSD竞技型女性公路车&/p&&p&&b&4、想好:骑车的目的是什么?&/b&&/p&&p&对于刚开始接触运动自行车的女士来说,很多人可能并不非常明确自己为什么要骑车。故,很多时候在车店会遇到这一情形,要购买自行车的女士,或者是要给自己女伴买车的男士,都不能非常明确地回答“要买车是希望怎样骑”,或者只是简单回答一句“只是随便骑骑”。&/p&&p&假如你目前还没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骑车”。那么,个人建议先把你的钱留在银行或者支付宝赚点利息,等你想清楚了再出手。因为在没有想清楚就出手,最终可能就是以下三个结果:&/p&&p&①其实你并不喜欢骑车,只是随波逐流,骑行一段时间,甚至只骑行了一两次,车子放在家里的一个角落与灰尘为伴。&/p&&p&②你发现你很喜欢骑车,但你并没有选对车型,只能卖掉这辆车,重新买一辆。&/p&&p&③你发现你很喜欢骑车,碰巧选对了合适自己的车型。&/p&&p&当然如果你随机出手,就是第③种结果,那恭喜你!但这个概率有多高呢,绝对不会是理想中的33.3%,可能在一百个人当中 ,有几个能是这种结果就不错了。&/p&&p&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骑车的目的有哪些呢?又应该考虑哪些车?&/p&&p&①通勤:主要类似骑车买个菜,近距离办点事情等,经常需要锁车停放在停车棚。一般骑行半径在5公里内,最多不超过20Km。&/p&&p&如果是通勤为目的,到街边的自行车店,选一辆两、三百块的自行车就行了。当然,如果你希望通勤得更轻松,运动自行车也无妨。但更高价格的运动自行车作为通勤来说,假如买菜的时候被盗了,就整个人都不好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0fdd475a8ed0eecbc99d2f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0fdd475a8ed0eecbc99d2f_r.jpg&&&/figure&&p&②休闲骑行:在城市或者城郊休闲及观光骑游,这是大多数女性骑车的最终形态。骑行旅程一般达到15Km-40Km,甚至更远距离,但骑行速度不会太快。&/p&&p&一般注重舒适性,车子不要太重,选择粗细适中(26英寸1.5-2.0的粗细,700C轮径28C-25C),齿纹较细的低滚阻轮胎,以及平把的车型能获得较好的舒适性和轻快的踩踏。避震系统可有可无,假如需要避震系统,短行程的前叉头管避震,或者80mm的轻量避震前叉即可。切忌选择有后避震的车型,虽然看似舒适,实际上会让你骑得很吃力。&/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a0fcb80bff99a379988d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a0fcb80bff99a379988d_r.jpg&&&/figure&&p&Liv 女性休闲车Aimez 2&/p&&p&③运动锻炼:强度偏高,对骑行速度以及距离有较高的要求。一般骑行距离超过20Km,平路平均速度20Km以上,甚至更快。运动锻炼,对于女性来说,在平整路面骑行,能有更好的安全感。入门配置的硬尾山地车或者弯把公路车均可以,当然中等或则高等配置的更佳。&/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f08ffce2f2dcdd559bc74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f08ffce2f2dcdd559bc74_r.jpg&&&/figure&&p&④越野骑行:体验野外骑行乐趣,一般需要性能较好的山地车。入门女性骑行爱好者,一般建议先选择轻型XC(硬尾,即无后避震)山地车,熟悉和锻炼山地车骑行技巧。后期如果喜欢并且能够适应更高强度的骑行,再选择全避震车型。越野骑行的配置要求,Shimano Deore/Sram X5等级及以上套件山地车能给你带来更好的骑行体验和安全保障,低于这些等级的变速系统,为针对休闲骑行设计。刹车方面,BB5或BB7线拉碟刹,或者油压碟刹,能给你带来更好的刹车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女性一般手指力量不大,油压碟刹能提供更适合的刹车操控,尤其在需要长时间刹车的时候。&/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c708a2e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c708a2e_r.jpg&&&/figure&&p&⑤自行车竞赛:该等级的女性骑行爱好者已经属于高端骑行群体,一般拥有较好的骑行技能,假如没有过硬的骑行技巧,不建议参加比赛。&/p&&p&女子山地竞赛,在国内业余赛圈目前基本以轻型越野(XC)比赛为主,故在选择竞赛山地车上,尽量选择高配置,重量较轻的硬尾车型为佳,碳纤维车架为最佳选择。参加国际大赛的女子车手,或者职业车手,那就不是本文的目标群体了。&/p&&p&女子公路赛,国内业余赛圈,一般为20-50Km的较短程比赛,而且基本为铺装路面。随着竞技公路车的发展,公路车的种类越来细分,不过,在国内刚兴起的女性自行车市场上,还没有达到男性车款那么细化的分类。如果你只打算添置一辆车,那么一款更轻、更高效率的爬坡车或综合车会是更好的选择,毕竟破风车在均速约30Km的速度下差距不大。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添置针对不同用途的车。&/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fb9efeecd39a323b62b7b7015b39bcc_b.jpg& data-rawwidth=&748&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fb9efeecd39a323b62b7b7015b39bcc_r.jpg&&&/figure&&br&Specialized战斗型的女性公路车 Amira SL4&br&&/p&&p&&b&5、了解:你周边的骑行环境如何?&/b&&/p&&p&介于大部分初阶女性车友均以休闲骑行为主。在选车过程中,你可能需要重点考虑一下,你周边的骑行环境如何?&/p&&p&假如你身处山城,出门就必须面对泥土路面,或者较陡的坡。那么,一辆拥有较大飞轮和较小牙盘的山地车,或者会是你最佳选择。&/p&&p&假如你身处城市,方圆几十公里一马平川,或者你根本不会到野外越野。那么一辆城市休闲车、折叠车或者公路车,应该在你的考虑范围,而且会是比较好的选择。&/p&&p&很多入门的女性骑行爱好者,一开始都说,我希望我的车能够越野,又能够在城市骑行,造成很多人选择了很重阻力又较大的山地车,与轻快的骑行体验失之交臂,最终放弃骑行。事实上,有几成女生会骑车去越野呢?相信,这个数字不会超过10%,最多就是骑行时,偶尔经过一些不太好走的路,对于大部分女士来说,无论骑什么车型都只会慢慢通过。&/p&&p&那么,问题来了:你是会选择为了这偶尔的几段烂路,选择大部分时间都骑得很吃力;还是选择大部分时间骑得都很轻松,遇到烂路慢慢通过就好呢?答案似乎非常明显!故,对于大部分女士来说,选择一辆较轻,能在平路骑行得很轻快的休闲车,会是较好的选择。&/p&&p&&b&6、知道:试车的重要性!&/b&&/p&&p&由于女性自行车与男性自行车在车架几何上有较大的区别,而且由于女性车市场在国内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选车标准。单纯以男性身高对应车架大小的方式,套用在女性选车上,很容易造成出错。而且即使是男性选车,由于每个人身体有韧性,身体比例等原因,单纯参考厂商的身高对比表,也难免会出现选择尺寸不对的情况。&/p&&p&运动自行车骑行对于车架大小要求较高,过大或过小的车架,在长时间或高速骑行,会带来诸多不适。假如有条件可以试骑,最好的建议,还是寻找附近的车店,亲身体验车子的大小,以及各方面的性能。&/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e0e93e9dba611e1babc2563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e0e93e9dba611e1babc2563_r.jpg&&&/figure&&p&&b&7、你有多少时间骑车?&/b&&/p&&p&骑车是一项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运动,很有可能,你一出门骑行,就是一整天。&/p&&p&假如你每天都要加班,甚至连周六都要上班。那建议你把工作辞了,不然骑行几乎就是你的梦想。而假如你只能选择在晚上在家附近骑一下,那么你并不需要花费太多钱在自行车上,选一辆价格实惠的入门车(休闲车或折叠车)即可。&/p&&p&假如你有双休,或者有更多的时间骑车,并且你的家人支持你骑行,那么你的选择空间较大。&/p&&p&8、车子重量对于女性的意义?&/p&&p&车子重量对于女性来说,应该是一个需要特别考虑的因素。尤其需要把车扛上楼的女同胞,更应该把这点作为重点考虑,当然,你有一位强壮的男伴,他也愿意天天帮你扛车上楼的除外,不过你也该为他考虑考虑是吧!&/p&&p&一辆很轻的自行车,可以让你踩车的时候变得轻松不少,一辆很重的自行车,你一样能骑行,但需要浪费很多的体力。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能选择轻的车,尽量往轻的选择,车轻一点,对你来说,绝对利大于弊。&/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693a86ffef96370d1fca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693a86ffef96370d1fca_r.jpg&&&/figure&&p&如果你有一辆更轻的车,可以骑行得更轻松&/p&&p&9、选择什么轮组,更适合你?&/p&&p&自行车的轮组决定一辆自行车骑行轻快与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选择对了轮组,将会给你带来非常好的骑行体验。&/p&&p&从自行车的滚动惯性来说,轮径越大,滚动惯性越大。这意味着轮组加速性能降低,但滚动起来后,越难停下来,也就是说骑行速度起来后,车子会更轻快。故一般来说,在轮胎宽度相同的条件下,轮子越大,长距离骑行越轻松;小轮径的折叠车长距离的骑行会比较辛苦。假如你想骑得更远,较大半径的轮子车型会是你比较好的选择。&/p&&p&轮组外胎的宽度越大,接地面积越大,车子越舒适,稳定性越好,也带了更高的安全感,这也是很多女士选择轮胎看起来更宽的山地车的原因。但更宽的外胎,滚动阻力会更大,骑行会变得更吃力。如果并非越野骑行,26英寸山地车选用1.5-2.0粗细的细胎齿外胎能让骑行更轻松;如果非竞赛用途,700C轮径车型选择28C-35C外胎能兼顾轻快、安全和舒适性。&/p&&p&一般来说,越轻的轮组骑起来会越轻快。对于腿力不会非常大的女性来说,较轻的轮组显得尤为重要。扛车的时候,你需要考虑车子整体的重量,骑车的时候,你需要考虑轮子的重量。对于骑车来说,你的车可以不那么轻,但你的轮组一定要轻。轮组辐条越少,用的材料越好,则轮组可以做得更轻,当然价格也越高。对于体重不高的女性来说,一般骑行20或者24根辐条已经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p&&p&10、选择怎样的变速系统?&/p&&p&目前自行车变速系统的等级细分非常清晰,一分钱一分货,越是高阶的变速套件,人体工程学设计越合理。不过,变速套件方面,目前还没有像很多自行车整车品牌一样,专门开发女性专属的变速套件,只有统一标准的套件。&/p&&p&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处于中阶的准专业变速套件是比较好的选择。首先变速性能跟高端套件差距较小,而且价格适中;其次,该等级套件已引入了部分人体工程学设计,手感会相对入门套件好,并且更省力;再次重量上也不会过重,而且整体设计和走线更合理,美观。以SHIMANO的公路套件为例,休闲等级的4600套件和准专业定位的5800套件相比,无论走线,还是握把手感,变速手感,变速精准度,变速所需力量,还是刹车手感,5800都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差距可不是几条街那么简单。&/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1fcb861d26d397e0b34c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1fcb861d26d397e0b34c_r.jpg&&&/figure&&p&Shimano 5800套件&/p&&p&&b&11、山地车选购一定要注意的细节&/b&&/p&&p&看完以上建议,你觉选择一辆山地车可能会比较适合你。在选购的时候,你可能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由于大部分女性的需求其实为轻型山地车,这里主要介绍轻型越野山地车。&/p&&p&影响整车重量和性能的主要为前叉和轮子,如果条件允许,选择一支气压前叉会让你的整车重量减低很多。选择一对稍微轻一点的培林(轴承)轮组,会让你的骑行变得更轻快。&/p&&p&在入门油压碟刹很便宜的当前,如果要用碟刹,尽量选择油压碟刹,你可以获得更好的刹车手感和制动力。入门的线拉碟刹,尽量不要选择,尽管看起来也是碟刹,但较容易出问题,还不如选择V刹。&/p&&p&80-100mm行程前叉即可,由于大部分女性并不参与高强度的越野骑行。更大行程的前叉会更重,而且你大多数时候用不上这么大的行程。遇到这么大行程的路况,可能你已经选择下车推行了。&/p&&p&如果你要越野,选择较大颗粒的胎纹,更大的越野抓地力,对你的安全绝对有益无害。&/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8a9dcdd991ca5536caeb0c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8a9dcdd991ca5536caeb0c_r.jpg&&&/figure&&p&&b&12、公路车选购一定要注意的细节&/b&&/p&&p&公路车的选择相对于山地车有更苛刻的要求,因为公路车对于骑行姿势有更高的要求,不合适的选择,会让你的骑行变得很辛苦。&/p&&p&首先你需要选择合适大小的车架,假如你的身高介于两个尺码车型的身高之间,选择偏向小码的车架。如果车架偏小一点,可以通过加长把立弥补,而且车子操控会更稳;过大的车架,你几乎没有弥补的空间,因为缩短把立会让车架的操控太灵活。&/p&&p&手变头尽量用中高端等级,因为低阶的手变头变速需要较大力量,而且握把手感比较差,或者比较大,并且没有调整空间,你的手根本握不来。假如预算有限,前拨和后拨并不需要太高端,与手变头能匹配使用即可。&/p&&p&选择一对边角圆润的脚踏,避免在下车,或者推车的时候,刮伤你的美腿。&/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7fdfabfb15dd8f3e59599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7fdfabfb15dd8f3e59599_r.jpg&&&/figure&&p&&b&13、折叠车选购一定要注意的细节&/b&&/p&&p&目前市面上的折叠车繁多,便宜的几百块,贵的几千上万,但这些是贵得有道理的。贵的折叠车在折叠机构,变速套件,轮组刹车等会更好。&/p&&p&折叠车选购,你需要重点留意车头立管和车架折叠机构。车头立管尽量选择一体3D立管折叠的结构,这种类型的立管会给你带来更稳的操控,而且长时间使用不容易出现松动。车架折叠机构当然也是用料越足,链接结构越粗壮,后期松动的可能性越低。&/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efaf605f4312eba64aadfb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efaf605f4312eba64aadfb_r.jpg&&&/figure&&p&OYAMA
FBI-CR9D折叠车&/p&&p&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如有更多建议,欢迎留言!&br&&/p&&p&想了解更多自行车资讯,可订阅微信公众号:&b&美骑(meiqichuanmei)&/b&&/p&
对于大多数女性购物来说,“好看”似乎是左右其购买与否的主要因素。假如是衣服,小饰品或者鞋子之类的,当然无所谓。换作是运动自行车,这种轻则几百,重则几千上万,甚至几万,并且不可能经常“换季”的“贵重”商品来说,以好看为主要决定因素,可能会自…
公路迷。&br&PROPEL ADV SL 0 IS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b86a1c65aa528cb8acecc1f0780590e_b.jpg&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b86a1c65aa528cb8acecc1f0780590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2e47dfb595c5de653a18a64_b.jpg&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2e47dfb595c5de653a18a6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acadbe7de6f3be_b.jpg&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acadbe7de6f3b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e8f610afee9debae7f2b02_b.jpg&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e8f610afee9debae7f2b0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e8e628dee6be1caf4826_b.jpg&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e8e628dee6be1caf482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e8f610afee9debae7f2b02_b.jpg&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e8f610afee9debae7f2b02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babd620a05b2fc6d7b6b_b.jpg&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babd620a05b2fc6d7b6b_r.jpg&&&/figure&&br&BMC TMR01&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ee580989eddd455de718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4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ee580989eddd455de71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3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4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229cbf0eecd34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4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229cbf0eecd34_r.jpg&&&/figure&&br&S-WORKS VENGE DURA-ACE DI2&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e4b08bb7a4829ddcb0e7500bcc96cbe_b.jpg&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4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e4b08bb7a4829ddcb0e7500bcc96cbe_r.jpg&&&/figure&&br&S-works Venge OPQ队版,卡文迪什&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0dafc7bc3b6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0dafc7bc3b6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0caf29f3d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0caf29f3d3_r.jpg&&&/figure&&br&&br&题主可以多去公吧看看,梅花BMC闪电崔克太多了。&br&献上上海车展整理贴:&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ieba.baidu.com/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多图慎入】上海自行车展回家整理直播ING_公路车吧&/a&
公路迷。 PROPEL ADV SL 0 ISP BMC TMR01 S-WORKS VENGE DURA-ACE DI2 S-works Venge OPQ队版,卡文迪什 题主可以多去公吧看看,梅花BMC闪电崔克太多了。 献上上海车展整理贴:
美利达、捷安特、UCC,2000元以内的山地车就那么几款,之间性能差别不大,找个方便售后的牌子,挑个自己喜欢的买就行了。而且,3000块钱以下的车,基本上一分钱一分货,各个品牌都有自己对应的车型,竞争很激烈,不会有太多忽悠人的地方。相比起来,挑选适合自己的车架尺寸、坐板、头盔、骑行服更加重要。这个我网上的人就帮不了你了,需要自己了解,然后现场试。
&br&&br& 每个牌子车架不同,同样尺寸,可能大小不一样。 &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hmclub.21gold.com/Article_Show.asp%3FArticleID%3D120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hmclub.21gold.com/Artic&/span&&span class=&invisible&&le_Show.asp?ArticleID=120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 参看以上的正确骑行姿势,能让你以此姿势上路的车架大小就是合适的。
美利达、捷安特、UCC,2000元以内的山地车就那么几款,之间性能差别不大,找个方便售后的牌子,挑个自己喜欢的买就行了。而且,3000块钱以下的车,基本上一分钱一分货,各个品牌都有自己对应的车型,竞争很激烈,不会有太多忽悠人的地方。相比起来,挑选适…
自行车一般的分类有:公路车、山地车、折叠车、小轮车、旅行车,斜躺自行车等几类,我目前只玩儿过山地车,只对山地车比较熟悉,所以在此只讨论山地车。山地车目前在国内有这么几个知名品牌:捷安特&em&GIANT&/em&、美利达&b&MERIDA&/b&、环球自行车UCC、千里达TRNIX、喜德盛XDS,这几个品牌的山地车做的还是挺不错的,尤以捷安特和美利达做得最好,国外的知名品牌就比较多 ,不一一列出了,就列举几个,比如:崔克Trek、梅花自行车COLNAGO、BMC等等,国外的自行车一般价格比较昂贵,当然质量也是没得说啦。我之前用过捷安特的和美利达的车子,真心的都挺不错的,两个公司比较美利达更加亲民一些,价格比较实惠,性价比更高,相同价位的车子,美利达的配置会好些,总之越贵的车子在性能、重量配件上都会更好,一分钱一分货,只是看你如何选择,每个地方的自行车专卖店的报价会有所差异,大概会相差两三百块钱左右。&br&山地车的选购&br&
当你想要山地车之前,有几项因素你必须考虑。你想玩的是哪一种类型的山地车?大概有多少预算?想骑长途呢还是城市之间压马路?你可以依据您自己的预算,选择你所需要的最适合你乘骑的山地车了。&br&车架: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车架了。&br&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车架、全避震车架。&br&硬车架:骑起来更省力,更轻巧,价格低廉,500左右的架子就不错了。&br&全避震车架:更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途,价格较高,尤其是选择一款优秀的后避震器,价格跟车架价格不相上下了。&br&前叉:&br&
前叉是山地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件,硬前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全世界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个厂的叉子有600-1000元的普及型号叉,而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车友难以承受,买了也难以发挥其功效。&br&前叉的介质种类:&br&
⑴、弹簧叉:最低档的叉,没有阻尼。&br&特点:便宜, 300元就能买个不错的。&br&
⑵、阻力胶:以阻力胶为介质,没有阻尼。&br&特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阻力胶用三年左右会老化,需要换。&br&
⑶、油簧叉:以弹簧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br&特点:最重,但是最结实。弹簧用起来比较润,对小震动反应灵敏,一般半年换一次避震油,怎么拆叉换油?&br&
⑷、油气叉:以空气为回弹介质,以震油为阻尼。&br&特点:比油簧叉轻,但结实度有所降低。(也不至于低到哪儿去,普通越野足够了。)半年打一次气,车行都会提供专门的气筒免费打,单独买也可以,带气压表200元左右。以空气为介质的好处是重量更轻点,可以在高速越野中保护骑行者的手腕部位,不过对小震动反应不太灵敏。&br&前叉的工作顺序应该是:遇到障碍物——前叉被压缩——到了极点——被回弹到原来长度(回弹的速度受阻尼的影响)——弹跳系统工作结束。 &br&制动系统:&br&
制动系统包括刹车、刹把、刹车线。&br&
山地车用两种刹车:[V刹]、[碟刹],而普通自行车的[吊刹]不常见。&br&V刹:力量很大,因为是靠摩擦轮圈制动,所以轮圈一定要调整到位,且不容易形变。&br&碟刹:比起V刹,更不容易把轮胎抱死,高速行驶的时候,抱死很危险,会导致侧滑。碟刹的价格很贵,好点的都在千元左右,V刹400元就能买相当好的了。&br&碟刹又分两种:油压碟刹和线拉碟刹,油压碟刹靠油去压刹车片,获得巨大的刹车力,这种刹车在速降车上很常见;线拉碟刹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动,其实用在XC上绰绰有余了。&br&&strong&传动系统&/strong&&p&
传动系统包括牙盘、中轴、链条、飞轮。&br&
牙盘:3个齿轮,都知道吧,FSA的不错,便宜实惠的买个TV 的一百多,或者仿闪电的牙盘,几十元。&br&
中轴:有梅花孔中轴和方孔中轴两种,长度也有所不同,必须依照梅花孔或方孔的牙盘购买。&br&
链条:这个是个易耗品,断链条是经常的,骑长途的话,一定要带好备用的哟,免得在川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车。&br&
飞轮:这个要选择了,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长期以来的误区认为,档越多,用得也越多。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但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br&&strong&变速系统&/strong&&/p&&p&
变速系统包括变速指拨、前拨、后拨、变速线。&br&
变速器,国内最常见的三个牌子,一是喜马诺Shimano(日本),二是SRAM, 三是MAX。&br&
SRAM是变速系统生产的鼻祖之一,设计刚性、耐用性多于精致性。喜马诺在山地上是唯一能与SRAM相提并论的生产厂商,其高端产品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工艺品。二者占领中国市场很多年,SRAM在性价比上的确优越一些,比如SRAM X-9 变速系统就是针对Shimano-XT设计的,但是价格便宜许多。还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例如SRAM指拨拉线比为1:1,而禧玛诺为1:2.5),最好不要混用。&br&指拨:分两种,一是剪刀变速器,二是转把变速器,转把变速器变档时来得更快,有的人有钟爱剪刀变速器,因人而异了。Shimano的变速器大多是剪刀的,SRAM的转把变速器很有名。&br&
还有一种是联体手变,把指拨和刹车的闸把做成一体的了,这样的好处是具有极高的兼容性和美观,不足之处是,万一闸把坏了指拨没坏,还是得全部一起换。&br&
前拨:钱多的往XT上走,钱少的用alivio。SRAM的很不错,比较实惠&br&
后拨:个人认为比前拨重要些,建议装比前拨高一档次的家伙。比如Shimano的Deore LX、Deore XT系列,SRAMX-7等,结实耐用。钱少的就装Shimano Alivio。&br&变速线:同刹车线。&br&
其实说的这么多参数,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是很关心的,看着也挺烦的呢,说实话我也很烦,事实上大家不必管什么参数的许多东西,这个日后玩儿久了自然会懂得一些,在购车是大家只需要看这么几个部分就行:车架是否轻盈结实,变速是否流畅顺手,车闸是否随捏随停,这些个便足够了,一般不会有大问题的。&/p&
自行车一般的分类有:公路车、山地车、折叠车、小轮车、旅行车,斜躺自行车等几类,我目前只玩儿过山地车,只对山地车比较熟悉,所以在此只讨论山地车。山地车目前在国内有这么几个知名品牌:捷安特GIANT、美利达MERIDA、环球自行车UCC、千里达TRNIX、喜德…
&b&简单粗暴的事实:&/b&&br&&br&&b&轮子细利于减重,利于减小风阻,这两项在公路车上面有着压倒性的重要性。其他条件如重量、胎压等完全相同,而仅有轮胎粗细不同时,滚阻区别不大。本文中滚阻均不包括风阻。&br&&/b&&br&我先说几个简单的事实,回头填坑,这个问题很有意思:&br&&br&1.根据schwalbe公司的说法,超过20km/h时风阻就超过滚阻成为了主要因素,因为风阻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br&2.重量,尤其是轮圈上的重量,对性能影响很大,因为转动惯量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细轮胎容易做的很轻。&br&&br&总而言之:平方牛逼,滚阻什么的靠边站&br&&br&------------------------------------------说一下滚阻--------------------------------------------------------------------------------&br&滚动阻力是一个大话题。&br&首先丢给你一个wiki的连接,先看看&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Rolling_resistan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olling resistance&/a&&br&&br&以下引自wikipedia&br&&br&&br&注明:很多对滚阻的定义不一,比如有时候轮子与地面相对微小滑动时的阻力,火车在铁轨上左右晃荡的摩擦力,这里暂时不考虑这些奇葩的东西(其实是我不会哈哈哈),也不考虑空气阻力。&br&&br&&br&主要分成三种:&br&&br&&b&&u&1.&/u&&/b&刚性轮,在柔性路面的表现(刚柔性是相对,不是绝对,意味着不考虑轮的形变);&br&&b&&u&2.&/u&&/b&柔性轮,通常情况是充气轮胎,在刚性路面上(意味着不考虑路面形变)的表现&br&&b&&u&3.&/u&&/b&一块是路面和轮子刚性相似,考虑轮子和路面形变的表现(比如火车在铁轨上)。&br&&br&&b&1.刚性轮胎,柔性路面&/b&&br&&br&比如在沙滩上骑自行车。&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63dcb72f153a1c576a939cd3de30122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可以看到,影响较大的是轮子陷得有多深,别的相对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适用于泥地、雪地里的自行车fatbike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d8e4cffab1929cde129ccbbd7e6079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d8e4cffab1929cde129ccbbd7e6079b_r.jpg&&&/figure&一切为了降低陷在地里的深度来减小阻力。&br&&br&&b&&u&2.刚性路面,柔性轮胎。&/u&&/b&&br&&br&&b&这是研究的最多的情况,因为绝大多数轮子都是采用的充气橡胶轮胎。也是理论普及比较广的一种情况。&/b&&br&&br&这种情况下,和滚动阻力关系最密切的是一个叫做&b&Elastic hysteresis,弹性迟滞&/b&的现象。&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Hysteresis%23Elastic_hysteresi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ysteresis&/a&&br&&br&&br&&b&声明:不是材料或者力学专业,求专业人士斧正,看管请批判性思考&/b&&br&&br&&u&&b&首先明确弹性和粘性:&/b&&/u&&br&&br&理想弹性:应力与形变成正比,即虎克定律,例如:拉伸一个弹簧,拉伸越长越费力;&br&理想粘性:应力与形变速率成正比,例如:搅动一杯粘糖浆,搅的越快越费力。&br&&br&如果是理想弹性材料,那么外力所做的功全部以弹性势能的形式储存在弹性体内,可以将等量能量以机械能完全释放。&br&如果是理想粘性材料,那么外力所做的功一部分转化为内能被粘性体耗散,一部分转化为粘性体的机械能,不会有势能储存和释放。&br&&br&高分子材料(例如橡胶)的力学行为在通常情况下总是或多或少表现为弹性与粘性相结合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之为粘弹性或者粘弹塑性。这种结合因材料不同而会表现出不同的弹性或粘性程度。&br&&br&&b&总而言之:橡胶变形恢复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br&&br&&u&&b&其次明确弹性迟滞&/b&&b&Elastic hysteresis&/b&&/u&&br&&br&&br&(引自百度百科,橡胶就属于聚合物)&br&聚合物的加工过程是外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大分子形变和进行重排的结果。由于聚合物大分子的长链结构和大分子运动的逐步性质,聚合物分子在外力作用时与应力相适应的任何形变都不可能在瞬间完成,大分子从原状态在外力作用下经过形变、重排,直到与外力相平衡,这个过程可以看做一个松弛过程,它所需的时间称为松弛时间。由于松弛过程的存在,材料的形变必然落后于应力的变化,聚合物对于外力相应的这种滞后现象称为”滞后效应“或”弹性滞后“,导致加载-应变和卸载-应变曲线不重合的现象,如下图所示。&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3d242ca682a924207cdddee_b.jpg& data-rawwidth=&893&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3d242ca682a924207cdddee_r.jpg&&&/figure&形象描述一下:&br&&br&你用力快速猛拉一个原长10cm的橡胶条,一半全力时变成15cm,全力时最终达到30&br&
然后开始逐渐放松拉力等待它恢复原长,一半全力时变成25cm,放松时最终恢复10cm。&br&再与一个某个也是10cmd 理想弹簧比较,一半全力时变成20cm,全力时最终达到30cm。&br& 再逐渐放松拉力等弹簧恢复原长
, 一半全力时变成20cm,放松时最终恢复10cm。&br&&b&总而言之:对于某橡胶,猛一拉它变长很慢,猛一松它缩短也很慢。&/b&&br&&br&&br&显然,理想弹性体的加载卸载曲线与速率无关,总是一条直线。&br&而粘弹性体会有两条曲线不重合,这两条曲线中间包围的部分就是耗散的内能。这条曲线的形状随着材料不同而不同,有时候也会无法回到原长,比如橡皮泥,比如面团饺子皮。&br&&br&&b&再结合之前的粘弹塑性(与应变速率相关):你拉/压地越猛越快、放松地越猛越快,这种现象就越明显,即就有越多地能量以内能耗散。&/b&&br&&br&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每条曲线下方的的部分就是所对应的能量,因此可以得出结论:&br&&br&&b&橡胶初始变形所需的能量,总是大于恢复原形时释放的能量,能量差以内能耗散。&/b&&br&好了,现在我们解决了为什么篮球越弹越低的问题,哪怕再真空中没有空气阻力。&br&&br&然后回到车胎。&br&&br&下图是自行车前轮(非驱动轮)与地面接触示意图,虚线为车轮的轴心,车子正在向右走。&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2785eaebca3cbea882c6e_b.jpg& data-rawwidth=&1427& data-rawheight=&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2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2785eaebca3cbea882c6e_r.jpg&&&/figure&根据刚才的理论,受力图如图所示,仔细想想应该想得通。&br&车胎前面(图上右边)猛地被挤压,产生了较大的力。&br&车胎后面(图上左边)虽然正在离开与地面的接触,但是轮胎慢吞吞的回弹,轮胎和地面之间的弹力没有那么大。&br&&br&车子的重力沿着轴线向下,对轴线上任意一点取弯矩,重力产生弯矩为零,而图中红色力的合力会产生让车轮逆向旋转的扭矩。&br&&br&&b&&u&这就是滚动阻力。&/u&&/b&&br&&br&&br&好了,现在为了&b&减小滚动阻力&/b&,看看有什么办法。&br&&br&1.选择合适的橡胶品种,让这个迟滞效应尽量减小。你要是只骑着一个轮圈不装轮胎,那想必滚阻是极好的(但是你没法拐弯了LOL),理想弹性大法好!&br&2.气压打足,轮胎硬邦邦,这样上图中平坦的部分就会变短,红色合力的力臂也会变短,导致它产生的逆向扭矩变小。嘭!&br&3.车子尽量轻,人也滚去减肥,这样总重减小,红色部分的合力大小减小,导致它产生的逆向扭矩变小。&br&4.其实吧,,你也可以骑得慢一点,这样变化速率减小了,迟滞效应就不明显了,能量损耗就减小了。“哥们,骑慢点滚阻小,省劲儿!终点见!”&br&5.以上条件完全相同时,轮胎宽窄对于滚阻似乎没有影响。然而,细轮胎胎压可以打的非常高,是山地车宽轮胎的好多倍(这个应该好理解,轮胎最大气压和轮胎粗细,以及轮圈可以承受的总压力),相对的形变比山地车少,因此能量损耗也低。例如,山地车胎一般胎压最高为65psi, 而公路管胎可以高达200+psi。同时还要注意,当车胎宽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模型就变成了一个曲面中心受压,而不能简化为上图的一个曲线中点受压,分析起来会有一定区别。总而言之: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时,轮胎粗细对滚阻影响不大,远低于车重变化和空气阻力变化的影响。&br&&br&&b&&u&---------------------------------------------------我们回到车轮:---------------------------------------------------&/u&&/b&&br&根据题主你的问题,看来是想问滚动阻力和接触面积的关系。如果仅仅考虑这两个因素,我还没有找到很权威的结论。然而,问题是基于现实的,要将不同宽度的轮胎控制到形变难易程度、胎压都一致的情况是有难度的,现实中也没有变量控制的这么好的实例。而脱开滚阻大小,公路车还要考虑空气动力学、重量和转弯时候的抓地力,因此并不是越细越好(如同楼下 &a data-hash=&0d7ff2ee6d315ac32b368& href=&//www.zhihu.com/people/0d7ff2ee6d315ac32b36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Andy Ye& data-hovercard=&p$b$0d7ff2ee6d315ac32b368&&@Andy Ye&/a& 所提到)。&br&稍宽的轮子和轮胎可能有更好的空气动力学表现。盗个图,来源:微博&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54a0ace74e30b03d25cc_b.jpg&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6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54a0ace74e30b03d25cc_r.jpg&&&/figure&&br&&br&&br&&b&最终公路车轮胎的宽窄是以上各个因素相互权衡考虑之后达到的一个相对最优化的结果,其中着重考虑的是空气阻力和重量,而不是滚动摩擦力,这是“为什么公路车轮胎这么窄”的回答。&/b&&br&&br&&br&&br&。。。。。。其实还没完,&br&&br&3.轮子与路面刚性相似&br&&br&火车在铁轨上需要考虑轮子和铁轨的形变。不知道你们怎么样,我有点儿累觉不爱了。就酱吧。。
简单粗暴的事实: 轮子细利于减重,利于减小风阻,这两项在公路车上面有着压倒性的重要性。其他条件如重量、胎压等完全相同,而仅有轮胎粗细不同时,滚阻区别不大。本文中滚阻均不包括风阻。
我先说几个简单的事实,回头填坑,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1.根据sc…
个人对闪电这个牌子不是太感冒,但我仍然认为Speciallized的软尾山地车,特别是EPIC是工艺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br&&br&接下来又可以预料到是一篇长论,所以。。。。。&br&&br&先放个毒,并且预告:接下来会有很多有毒物品,请自备解毒药。&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f43a8e858bb95d121f9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f43a8e858bb95d121f9_r.jpg&&&/figure&&br&&br&有幸借朋友的上面这辆旺旺牌EPIC骑过一段时间(亮点自己找),感受就是:在不设定Sag的条件下,除了遇到确实需要避震器介入的时候后避震才有反映,一般骑行过程中跟硬架没有区别。设定了Sag之后,Brain后避震不会完全锁死,而是跟Fox前叉一样可以被轻微压缩,回弹速度也比较慢,可以适应轻微颠簸的路面情况,但跟普通软尾架子仍然有很大的区别。&br&&br&EPIC的定位是山地速度竞技,属于很纯正的XC类型,在大部分骑行过程中,都要求踩踏力量尽可能多的传递到后轮,不能有明显卸力。所以Brain智能避震被首先应用在这个级别的车上是很正常的。不过闪电花大价钱搞来的这套专利,要是只用在EPIC上就太不划算了,所以后来又把这套东西延续到了Enduro、Stumpjumper FSR之类的重度XC/Trail车上。当然,这些车本质上的定位还是XC。&br&&br&Brain的原理其实不复杂,可以说是一个基于大冲击的阻尼开关。主要是依靠车架后三角遇到幅度较大的震动时,配重块依靠惯性压缩弹簧使油路打开,也就是一个自动锁死和解锁的过程,而锁死的原理其实也就是普通油气避震的原理。这里是官方的解释:&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a884ff7c681d0aa30f9d31_b.jpg& data-rawwidth=&958& data-rawheight=&1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a884ff7c681d0aa30f9d31_r.jpg&&&/figure&&br&而实际上,Brain给人的实际体验并没想像中那么神奇。虽然在下楼梯,下街坎的时候确实能软下来,但在遇到一些更小的震动,希望避震器也能有反应时,EPIC却纹丝不动。这种骑行体验对只上山或者体验赛道的人来说可能无所谓,但对我这种除了周末去越野,平时也骑车上班压马路的人来说,舒适度并不是很好。&br&&br&所以我选择了后三角结构跟Speciallized的FSR连杆类似的Scott Spark。加上以前曾经拥有过的Anthem(连杆结构)、Anthem X(Maestro结构)、BMC Fourstroke FS01(就是被偷那辆ESTON铝材绝唱,VPP结构)、Trance X(Maestro),这里一共有5个软尾架子可以用来与EPIC进行对比,外加一个曾经用来打酱油的Trek 8500硬架,现在一起说说每个架子相对于EPIC而言的骑行体验(虽然大部分的&b&价格&/b&跟EPIC都完全不是一个档次)。&br&&br&1. Anthem:当时是中了软尾的毒,无奈腰包不够鼓,只能淘了个二手老款Anthem架子:&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c062a1bb07f9bff0a9898_b.jpg& data-rawwidth=&1261& data-rawheight=&8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c062a1bb07f9bff0a9898_r.jpg&&&/figure&&br&得益与超短的行程,这个架子卸力真不算严重,不过伴随而来的就是蛋痛的灵敏度和悲剧的震动过滤效果。相对EPIC而言,这个架子很明显完全没可比性,XC不够硬,Trail不够软。买了这个架子之后,我也就只敢去成都的龙泉山溜溜,遇到大震动也不敢跳,只能默默下来推车。&br&&br&2. Anthem X:在中毒症状加深之后,卖掉上面的架子,又买了个Anthem X,Epicon神叉也被我改到了140以适应这个架子的角度。当然,套件什么的仍然是菜件。&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d0c70da3ba4ca601ea275efd408cc0c_b.jpg& data-rawwidth=&1262& data-rawheight=&8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d0c70da3ba4ca601ea275efd408cc0c_r.jpg&&&/figure&&br&避震行程仍然不够长,不过已经可以玩玩简单难度的Trail了。这个架子卸力依然十分不明显,我也是用这辆车第一次在平路上踩到了55KM/h。压马路的感觉,跟设置了20% Sag的EPIC其实差不多。不过一旦上了山,状况就不同了。虽然跟EPIC一样都是100mm的行程,但EPIC的AutoSag并不会随路面状况使避震压缩程度发生变化,也就是说EPIC实际在遇到震动时,行程可利用度是比Anthem X这类100mm常规避震的车架要高不少的。因此骑着EPIC上山,会比骑Anthem X感觉更自信。再加上Anthem X重量很轻,导致车架刚性很一般(倒也不算很差),所以在过弯的时候会明显感觉不如EPIC给力(也不排除是那根Epicon充当了猪队友的角色)。&br&&br&3.BMC FourStroke FS01:说起来全是泪。。。。悲剧先不提,这辆车是BMC与ESTON合作的最后一款车架,轻量化和高强度同时有体现。&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a10f7945edbdce609d98d174ba7beef_b.jpg& data-rawwidth=&1261&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a10f7945edbdce609d98d174ba7beef_r.jpg&&&/figure&&br&由于跟Giant的Maestro高压缩比结构不同,BMC的低压缩比VPP结构能给人一种避震行程更长的错觉(虽然还是4寸/100mm行程),从避震压缩体验来说,这辆车跟EPIC遇到震动之后,后避震被压缩的感受很类似:软,过滤效果好。而EPIC平时是锁死的,即使有Sag,遇小震动之后还是感觉明显,而BMC这辆车遇到小震动几乎是没什么感觉的。不过VPP的卸力程度比起Maestro结构都还是明显有差距,更不用拿来跟EPIC的Brain比较了。跟Anthem X一样,这个架子也比EPIC略轻,但由于有ESTON专利铝材附身,这个架子的刚性要比Anthem X好多了。唯一的不足是:作为一个XC级别的车架,五通太高,骑上去重心比EPIC高不少。&br&&br&4.Trance X:那辆代号叫火鸟的BMC被偷之后,痛定思痛,决心不买颜色那么骚的架子了。但向往更长行程的骚心一直不能平息。所以有了下面这辆车:&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6edf9537ecea_b.jpg& data-rawwidth=&1261& data-rawheight=&8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6edf9537ecea_r.jpg&&&/figure&&br&&br&从此开始,与EPIC比较的架子就从XC级别上升到了正宗Trail/AM级别了。平心而论,Trance X是一款很了不起的车架。同档次车架中,它算最轻的,强度却也不差。并且除开Enduro和Stumpjumper FSR这类使用了Brain避震的Speciallized架子之外,它的卸力也是最小的,不得不佩服Giant作为世界第一大自行车制造商的研发实力(虽然高压缩比结构确实对小震动不敏感)。关键是4xxx的价格加上它的众多优点,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第二个了。由于行程加长(5寸/125mm),加上角度的变化,这辆车在应对复杂的下坡路面状况时明显优于EPIC,这也再次印证了EPIC顶多是用来玩玩口味略重的XC。小震动方面,Maestro先天的不足造成了平时骑起来其实跟设了Sag的EPIC没有翻天覆地区别的尴尬情况(可能说得有点夸张了,毕竟EPIC平时是锁死的,灵敏度肯定还是不能跟常规软架比),后避震线性绝对是硬伤。但至少用这辆车,我第一次敢从1M左右高度的地方往下跳了,这也是EPIC不能给骑行者带来的乐趣之一。另一方面,即便是在不能锁死的情况下(Float R避震),我也还是用这辆车蹬到了70KM/h的速度,被一票朋友封号为”脚夫“,从侧面也说明捷安特软架的卸力表现确实很优异。&br&&br&5.Scott Spark:除了有空上上山越野之外,我平时上班之类的通勤也是骑车,所以Trance X的小震动灵敏度的表现很让人纠结。在试过Scott这个车之后,我又不淡定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bbbacbbd90cd1a80e1f4a23cf0cf650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bbbacbbd90cd1a80e1f4a23cf0cf650_r.jpg&&&/figure&&br&&br&这辆车如果单论特殊点,估计也就只差EPIC的那个智能避震了。不过最主要的一点是:一辆AM车,重量能比很多XC车还轻(比如我现在这套,整车重量是11KG,轮组和脚踏帮了很大忙。要知道,上面Anthem X在装神叉的情况下也是12KG,Trance X有14。)。这辆车后避震行程比Trance X还要稍微短那么一点点(4.8寸/120mm),所以为了弥补行程稍微变短的缺陷,果断将原车上那个X-Fusion后胆换掉,装上Float X CTD和Enduro滚针套筒(好吧,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YY)。不过换了避震之后的Scott Spark,虽然在车架结构上跟EPIC仍然类似,但骑行感受却是千差万别。由于FSR连杆结构对小避震的反映本来就很灵敏(EPIC必须灵敏,否则很不好调节Brain介入的阀值),加上Float X CTD有更大的油室,这个避震器可以放心大胆的降低气压,还不用担心线性不好和打底的问题。如果把EPIC的AutoSag设置到一个很大的值,EPIC对小震动的过滤也不如换了避震之后的Scott Spark,更不用说在大震动面前,EPIC完全Hold不住。但这辆车前叉140mm行程,后避震这么软的情况,导致卸力是这么多辆车里面最严重的。我前段时间试过前3后10拼命踩,速度也只能到50出头。但在天朝这种城市路况下,这辆车即使是压马路也还是很舒适的,只不过在Descend和Trail档位下面不适合用来XC罢了。好在这款避震(原车后胆除了回弹速度之外,什么都不能调,回弹速度调了也几乎等于0)还提供了Climb档位(CTD三个档位还都有三个小档位可调,用来设置压缩速度)。在这个档位下(C2,C3是完全锁死,C1是低速压缩),骑行体验几乎等同于EPIC在常规路面下设置了Sag的表现,只不过突然遇到大震动时不能自动解锁。&br&&br&6.Trek 8500:唯一的硬架,虽然从根本上说就不应该拿来跟EPIC比较,但这个架子还是很有特点的。&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e0f5440dad677d789c0a_b.jpg& data-rawwidth=&1256& data-rawheight=&9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e0f5440dad677d789c0a_r.jpg&&&/figure&&br&Trek硬架的特点就是:死硬(低端Trek和山寨Trek不在讨论范围内)。虽然这辆车在我手上的时间很短,但就是这很短的一段时间,我居然骑出了碳架的感受。骑惯了软尾的TX应该都有体会,在突然换到硬架,或者锁死后胆时,再继续用软尾的方式发力,会觉得后三角很跳,随时都是弹性十足,而这种体验在EPIC日常骑行中是几乎感受不到的,也就是说EPIC在设置了Sag之后,避震还是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行程范围内被压缩的。不过这个架子也是从骑行姿势/角度上讲,最接近EPIC的,毕竟都是XC的定位。这里在啰嗦一句,EPIC一般都是配80mm~100mm的前叉,一定要上120mm也不是不可以,但骑起来始终觉得很奇怪。&br&&br&总之,以EPIC为代表的Speciallized智能避震软尾,确实很有特点,也能算得上山地车中的奇葩(这里毫无贬义),以至于很多车友都说,没玩过EPIC的山地人生是不完整的。EPIC适合大部分骑行状况(Trail以上级别不在”大部分“范围内),在平时,EPIC能够提供类似硬架的体验,而遇到震动时,虽然Brain的反映没预期的那么灵敏,但也不会让你在遇到大震动时(比如过减速带或者下阶梯)感到菊花一紧。EPIC卖这个价到底值不值?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Speciallized大力推广EPIC,有其结构和原理特殊的原因,但也跟Speciallized品牌更偏向竞速的整体定位有关。虽然他家也有重车,但重车对Speciallized的意义仅仅是一种象征(一个顶级品牌,总要在各个级别都有顶火装备才对),但明显和Santa Cruz、Yeti以及Scott等同档次品牌主攻AM和DH级别的定位不同。&br&&br&可以这样简单理解:EPIC就是软尾XC的象征,就像说到DH就会想到三条裤子和Yeti一样。所以我还是认为,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XC级别的车选EPIC,无论从实用性还是从装那啥的效果来说,都是比较完美的。
个人对闪电这个牌子不是太感冒,但我仍然认为Speciallized的软尾山地车,特别是EPIC是工艺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接下来又可以预料到是一篇长论,所以。。。。。 先放个毒,并且预告:接下来会有很多有毒物品,请自备解毒药。 有幸借朋友的上面这辆旺旺牌EPI…
99.9999%的能在国内看见的BMW自行车都是山寨货,包括BMW Style店里的。剩下的0.0001%只存在于理论中。&br&&br&假设真能在国内买到正宗BMW自行车,那么来源一定是BMW的4S店或者官网。不过在下手之前我想说一个问题,目前BMW德国官网上价格最高的自行车是一辆All-Mountain级别的车:&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af4d8cfc25ffcf1748f4_b.jpg& data-rawwidth=&617&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af4d8cfc25ffcf1748f4_r.jpg&&&/figure&&br&这辆车售价是2995欧元,大概是25500元RMB左右。不过这货看起来有点眼熟?&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69d80eef69518c7bbc63f3_b.jpg&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69d80eef69518c7bbc63f3_r.jpg&&&/figure&&br&恩,貌似跟Giant Trance X有点像?如果是Trance X 5.0,整车卖个2W+也不算太过分,但问题在于这货真不是Trance X,并且虚拟转点避震结构的车架居然在避震转点以及后三角部位都没任何加强措施:&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d1cd_b.jpg& data-rawwidth=&151& data-rawheight=&1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1&&&/figure&&br&&br&从这么软弱无力的避震结构上基本就可以认定这辆BMW软尾的车架是由一帮不太懂的人抄出来的东西,可能是由台湾或者国内一些小品牌设计的。能叫上名字的厂商的VPP结构软尾架子,比如BMC,Scott,Giant等等等等基本上都有后三角加强结构,没有考虑加强措施的,要么是VPP变种,比如下面那个转点在后三角上面,要么是连杆结构,要么是全碳架子,但BMW这货是6061铝材。&br&&br&从Fox RP2避震来看,这货也绝对不是什么高端货。&br&&br&&br&&b&如果有其他朋友碰巧知道这个架子的本来面目,还劳烦科普一下。&/b&&br&&br&放下架子先不谈,其他配件情况如下:&br&前叉:老款Fox Float 140mm(新款CTD带Kashima涂层,老款Talas黑色版有银色标签)&br&套件:30速XT大套件(带刹车和碟片)&br&坐管:反正不是什么好货&br&坐包:貌似是类似于OEM版钢轨Fizik Gobi之类的东西&br&轮组:没看错的话应该是打蛋器的Cobalt 2&br&&br&姑且把车架算成5K RMB(反正我不会用5K买这种架子),轮组+内外胎2K8,XT套件2K,前叉3K5,坐包300,坐管把组什么的配件总共算1K,共计也就1W5左右的整车价格。&br&&br&也就是说基本上BMW那个Logo就值1W RMB。。。。WTF!
99.9999%的能在国内看见的BMW自行车都是山寨货,包括BMW Style店里的。剩下的0.0001%只存在于理论中。 假设真能在国内买到正宗BMW自行车,那么来源一定是BMW的4S店或者官网。不过在下手之前我想说一个问题,目前BMW德国官网上价格最高的自行车是一辆All-Mou…
前方多图预警。&br&&br&我的第一辆“山地车”是G的ATX660 准确来说它不能算是山地车 因为从安全角度考虑它适合通勤 前叉、制动、变速都不足以满足山路的需求&figure&&img data-rawheight=&502& data-rawwidth=&670& src=&https://pic4.zhimg.com/50/c6e1bdc9497e8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6e1bdc9497e8d_r.jpg&&&/figure&贴张图吧 当时还给660升级了xcm前叉 &br&后来慢慢深入山地车 坑越来越深 迈入了自组这个大坑 于是有了第二辆山地车 车架是国产的bigcat elite &figure&&img data-rawheight=&503& data-rawwidth=&670& src=&https://pic2.zhimg.com/50/da2c31c078cb0d954e8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a2c31c078cb0d954e87_r.jpg&&&/figure&&br&前叉是贴吧烂大街的神叉epicon x2 &figure&&img data-rawheight=&894& data-rawwidth=&670& src=&https://pic4.zhimg.com/50/23b84edccc18e0b9fdbf1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3b84edccc18e0b9fdbf1e_r.jpg&&&/figure&&br&不过好歹也是个油气混合叉了 手感确实比xcm好不少 至少压的动了... 不过楼上说得对
一分价钱一分货 神叉在小震动方面几乎是没有的 阻尼虽说是可调也跟没有一样 &br&传动和刹车是shimano deore m596大套 包括花鼓&figure&&img data-rawheight=&894& data-rawwidth=&670& src=&https://pic2.zhimg.com/50/c2f25fc552b136f334c1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2f25fc552b136f334c1e_r.jpg&&&/figure&性价比不错的套件 后拨已经是shadow普及了 影子技术的后拨看着确实很炫酷(忽略我的脚趾...)&figure&&img data-rawheight=&503& data-rawwidth=&670& src=&https://pic1.zhimg.com/50/0a6c6cbf314c9a11b6bc9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a6c6cbf314c9a11b6bc90_r.jpg&&&/figure&第一次用油碟 兴奋自然不必说了 制动力比原来v刹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辆车天天陪我上学放学 周末再上上山 慢慢对596的渐进手感非常熟悉 也是s家的典型风格 掌握了抱死的界限之后就很少抱死了 &br&&br&这辆车是我最亲近的一辆车 陪伴我的一年时间里天天上学放学 暑假还从南京骑到苏州 一年之内里程数就过了2600km 初二暑假组装完成 初三毕业的暑假骑去了苏州 然后...开学前...&br&&br&&br&它丢了。&br&&br&&br&由于高中住校的缘故 我度过了足足一年没有车骑的日子。后来多次向家长申请 死缠烂打软磨硬泡 终于松口 高二分班进入好班就装下一辆车 不负众望 终于达成目标 &br&&br&&br&于是一年之后 我又开始了装车之路。&br&&br&yeti这个品牌是我一开始玩车时候就被耳濡目染的一个品牌 我一直都梦想着能有一台yeti。 再加上这次预算比较宽裕 毅然决定 架子选择了yeti arc这款车架&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853& src=&https://pic3.zhimg.com/50/3c97cc2a4cf290a285df6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c97cc2a4cf290a285df66_r.jpg&&&/figure&正好这是arc老款经典车队色涂装的最后一批 果断入手 一个车架的价格顶的上上一辆车(yeti神教么么哒!)&br&&br&&br&既然车架已经是顶级硬尾了 那么其他配件也不能说不过去啊...&br&&br&&br&于是...&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853& src=&https://pic4.zhimg.com/50/28a3e1cebc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8a3e1cebcf_r.jpg&&&/figure&于是...&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853& src=&https://pic2.zhimg.com/50/3bc6b89ed9c47ee97af02d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bc6b89ed9c47ee97af02d0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853& src=&https://pic4.zhimg.com/50/ca30ba50c997b353cadd5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a30ba50c997b353cadd59_r.jpg&&&/figure&(碳柄的XTR油碟真是逼格高到没朋友...)&br&&br&&br&于是...&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853& src=&https://pic2.zhimg.com/50/9b1a4c44ecf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b1a4c44ecfa_r.jpg&&&/figure&传动选的XT 30s 已经山吧标配了 就不上图了。&br&&br&&br&装车啦!&figure&&img data-rawheight=&853&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4.zhimg.com/50/e9c9d632eb9546cb3ccd58cae728bc6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9c9d632eb9546cb3ccd58cae728bc6a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853&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1.zhimg.com/50/a5184caff0cf03ae316cb3bb50b2a0e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5184caff0cf03ae316cb3bb50b2a0ed_r.jpg&&&/figure&新车下地那天去爬山拍的照片 那时候还是燕把 &br&&br&&br&后来为了追求轻量化又败入了...&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853& src=&https://pic3.zhimg.com/50/6bf5c5b766b6b3834e5abf71eb4b0a2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bf5c5b766b6b3834e5abf71eb4b0a25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853& src=&https://pic1.zhimg.com/50/7c3fd1bdbf4c6e4d0d3e5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c3fd1bdbf4c6e4d0d3e5d_r.jpg&&&/figure&闪电 toupe ti坐垫 钛弓 真皮/碳纤维混合&br&&br&&br&还有这个...&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3.zhimg.com/50/8b3b3890428adcc431cbcb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b3b3890428adcc431cbcbd_r.jpg&&&/figure&3T team把组&br&&br&&br&还给987升级了散热来令片&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3.zhimg.com/50/398f3bd94ce4eb0b34ee0b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98f3bd94ce4eb0b34ee0bd_r.jpg&&&/figure&嗯...好像光顾着堆砌配置了?&br&&br&&br&既然上面那张图上可以清楚地看见arc这个车架的最大亮点-一体化的弧形后三角-这也是车架命名的由来)那我就从车架的感受先开始讲起好啦 &br&&br&&br&arc是一个很硬的架子 非常硬。原来的bigcat车架用的是7005铝合金 硬度已经比660的6061铝上了一个档次 感觉很明显 而arc通过锻造和焊接技术 在同样铝材的前提下硬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而且更轻 虽然arc不是走轻量化的架子 不过还是比bigcat轻了些 骑arc的最大感受就是发力直接 后一体三角仿佛直接把发力传到了后轮 还有就是路感明显 下个台阶清晰的震感令我印象深刻 这是前面的架子完全没有的感受&br&&br&to be continued(学生党苦逼补寒假作业中....&br&&br&继续码字&br&接下来咱们来说说前叉。&br&前面说过 我用过三拓的xcm epicon两支叉子 目前用的是FOX Float 100 CTD kashima。xcm应该算得上是入门级山地车的标配了 现在走进车店 整车价格在2k以上的车前叉基本上都是这款 好一点的用xcr 这个叉子... 据说用久了之后会“润” 可惜的是我用了三年 有效行程不到20mm 锁死倒是很干脆 油压缩死之后就真的压不动了
如果说有什么可以形容它的话 应该是粗壮 当然 重量感人。看贴吧有大神拆开来上油 据说能改善手感。当然咯 作为入门级前叉 价格也很亲民 还记得当时买来是RMB350。&br&&br&&br&接下来是epicon x2 人称神叉 它究竟神在哪?在我买它那会儿 它是千元以内不多的油气混合叉 后来xcr也成了气叉 震惊了我所有的小伙伴...
作为一根气叉 它比xcm软多了(废话...)当然你可以多打气 这样可以更硬一点 因为左边叉肩的软硬调节和叉角的回弹速度调节基本形同虚设 没有多大效果
对于这个叉来说 软和防打底不可兼得。有时嫌硬压不动 放掉一点骑 平路上下个台阶分分钟打底给你看 声音清脆我就不说了...小震动的吸收效果也很差 碎石路一样震得手麻 但是毕竟价格摆在那 作为一个入门款气叉也还说得过去 重量也不错 需要说的就是神叉指的是x2 这款叉还有x1版本 蓝标 据说比x2好很多 中空的叉肩和高低速阻尼都有了 曾经在bmc的视频上见识过(又跑题了...&br&&br&&br&最后来说说这个fox吧 金黄色涂层真是太耀眼了...&figure&&img data-rawheight=&853&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2.zhimg.com/50/feac003f9c7b0b4ef225a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eac003f9c7b0b4ef225ae_r.jpg&&&/figure&有人说 fox买来需要磨合 一开始有点涩 但是我表示完全没有这个感觉 装完车上山 这个叉的手感非常舒服 我买的行货5.1k的价格略贵 2014新款 也是这个贴纸的最后一批 15款都改成了彩虹标 用fox的叉 最大的感受就是几乎不会打底。我65左右的体重 打65psi不到的气压 非常润非常软 但是从来不会打底 身边有老鸟说 fox最后的5-8mm是你几乎压不到的地方 也算是对得起这个价格了。&br&&br&&br&变速和刹车以及轮组 我觉得我没有什么资格多加评论 价格上去了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更轻 XT的变速可以一下降两个档位或者连摁两下降到底
中空曲柄和复合材料的盘片我这菜腿踩不出什么区别
轮组用的是fulcrum f3 1650g的重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而且支持稍微重一点的强度 可以用在软尾上 支持真空胎 美中不足的就是几乎没有声音 这也是f家一贯的作风 静音轮组 不过骑久了磨合开了还是会有声音的 而且蛮好听的。&br&&br&题主问的是入门级山地车和高端山地车的区别 我扯了一大堆零件和自己的玩车经历 有点跑题 希望不要见怪。整体感觉就是 入门级山地车 更重 操控更费力 这可以从摇车的时候感觉出来 我用660摇车总感觉龙头在飘 怎么摇怎么别扭 而arc从来都是准确地指哪打哪 发力直接 不同的制动系统带来不同的制动力 还有不同的信心
&br&当传动在清脆的一声之后准确地变入档位 你就能懂一分价钱一分货给你带来的喜悦了&br& 重量是价格很好的体现 我的660超过16kg
bigcat 13.5kg
现在的arc用了比较重的真空胎还灌了自补液 11kg 如果使用超轻的外胎相信可以达到10kg左右 不过我走的是实用路线&br&&br&&br&我个人的意见是 在自己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还是可以考虑适当的升级配置 量力而行 不同等级的配置带来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关键在于你是否认为这种手感的改善值得你付出 至于烧配件这种行为我还是持保留意见 我的配件也都是从实用角度出发
没有壕到那种程度&br&玩车是个坑 还是那句话 量力而行。&br&&br&&br&不过梦想还是要有的 万一实现了呢。&br&&br&&br&最后上几张我很喜欢的爱车照片&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1.zhimg.com/50/b5c03befd0d7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5c03befd0d76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src=&https://pic4.zhimg.com/50/a635dcf25f3f4244dd7da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635dcf25f3f4244dd7dab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2.zhimg.com/50/c1ee301ca53eb92ca65174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1ee301ca53eb92ca65174a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800& data-rawwidth=&1067& src=&https://pic4.zhimg.com/50/b45bb17eed20eac1cc90e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45bb17eed20eac1cc90e0_r.jpg&&&/figure&&br&&br&&br&以上。
前方多图预警。 我的第一辆“山地车”是G的ATX660 准确来说它不能算是山地车 因为从安全角度考虑它适合通勤 前叉、制动、变速都不足以满足山路的需求贴张图吧 当时还给660升级了xcm前叉 后来慢慢深入山地车 坑越来越深 迈入了自组这个大坑 于是有了第二辆山…
首先,可能有一些人认为自行车是靠辐条支撑在地上的,也就是说辐条上承受的是压力,车圈有向外扩张的趋势,像下图这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7f19ba6bcd53bfaa17129_b.jpg& data-rawwidth=&78& data-rawheight=&7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78&&&/figure&但实际上,辐条上承担的是拉力,车圈有向内收缩的趋势,自行车实际上是靠辐条“挂在”车圈上的,像下图这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d22ebc8d9faa3d3d6fc_b.jpg& data-rawwidth=&78& data-rawheight=&7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78&&&/figure&辐条帽的部位一般长得是下图的样子,沿箭头方向旋转辐条帽,也就是平时拧紧螺丝的方向,会导致辐条的螺纹更多地伸出辐条帽,也就是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自行车组装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