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啥时候下班中间有错字什么意义,觉得工作好没有意义

正在初始化报价器我以前是做厨房的,现在想改行,觉得厨房好累下班时间又晚。但现在又不知道做什么工作,一直在网上找的工wduser_现在各行各业也不太好做!尤其是传统行业,建议做与趋势有关的行业…不懂可以请教这方面的内行人士!也许能帮到你查看更多更多回答wduser_今年猪肉涨价,赚不到钱wduser_你今年多大了?wduser_现在厨房都不好做,生意也不是太好~wduser_猪肉涨价也没以前好卖,也半夜很早就去买来赶着去卖掉wduser_首先,你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喜欢这个工作,如果觉得还可以接受,就直接去尝试一下吧,毕竟也不用很多钱,别给自己后悔!为你推荐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查看更多21222324252627282930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如何使时间变得更有意义
我的图书馆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如何使时间变得更有意义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如何使时间变得更有意义
 我们被赋予了住所和单位这两个“定点”。在其间来回移动,即上下班。这一事实是无法
改变的。但是,如何移动,或者说,在移动期间做什么,决定这一点的却是我们自己。本书
以许多人为对象,就其自身对上下班路上时间的活用方法进行了访问。有把上下班路上的时
间活用于工作的人,有把这一时间利用于自己业余兴趣的人,也有把这一时间用于自己的研
究的人,还有在这一时间上稍微动点脑筋愉快地上下班的人。本书将就此分别予以介绍。为
了使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成为重要的时间,成为有意义的时间。...
编/译:游衣明
一天,二十四小时。其中,我们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呢? 有一个词叫“可支配时间”。听起来可能觉得陌生,但“可支配收入”肯定耳熟。 所谓可支配收入,就是指从个人收入中扣除税金和公共保险费后所剩的金额。也就是说,在
收入中,个人能够自由使用的金额。 把这种观点套用于个人时间上,就产生了“可支配时间”这个词。所谓“可支配时间”,就
是指从二十四小时中除去睡眠时间、工作时间和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之后所剩的时间。即一天
中个人能够自由使用的时间。
由此看来,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个人不能自由使用的不自由时间。的确,上班下班对许多人
而言,是不可避免的。没有“要”和“不要”的选择余地。从这一意义上说,是不自由的。
对在公司工作的人来说,“上下班的路上也属于工作部分”。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必定是紧随
着劳动时间前后的。也就是说,属于“准”劳动时间。
从这一意义上看,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没有个人自由的。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不自由时间。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越长,自己的自由“可支配时间”就越少。相反,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越短
,可支配时间就越多,时间的余裕就会增加。 但是,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果真就是“不自由时间”吗? 乘电车时,只要你环顾四周,当然,过分拥挤的电车除外,乘客们无不在做着各自的事情。
有人打盹,有人看书,有人摊开报纸,有人只是发呆。看上去,大家都像在支配着自由的时
间。自己干什么也并没有受到别人的指使。
如此看来,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似乎也可以认为是“自由时间”。是不会受到任何人打扰的唯
一“自由时间”。 我们被赋予了住所和单位这两个“定点”。在其间来回移动,即上下班。这一事实是无法改
变的。但是,如何移动,或者说,在移动期间做什么,决定这一点的却是我们自己。 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里,感到“不自由”,亦或是感到“自由”,各人都不相同。觉得是“
无聊浪费的时间”,或者感到是“宝贵快乐的一刻”,这肯定因人而有巨大的差异。 但是,一句话,只要在公司工作,就免不了要上班下班。这样的话,肯定谁都会想,与其把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作为不自由的无聊的时间来度过,还不如把它作为愉快的有意义的时间来
本书以许多人为对象,就其自身对上下班路上时间的活用方法进行了访问。有把上下班路上
的时间活用于工作的人,有把这一时间利用于自己业余兴趣的人,也有把这一时间用于自己
的研究的人,还有在这一时间上稍微动点脑筋愉快地上下班的人。本书将就此分别予以介绍
。为了使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成为重要的时间,成为有意义的时间,你一定会从本书中受到许
说不定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将成为你一天中最宝贵的时间呢。
第一部分 工作因上下班路上时间的利用方法而发生改变
第1节 一天的工作从早晨上班的路上开始一天的工作从早晨上班的路上开始 在方便食品公司负责规划的前田浩志(34岁),一天的工作是从在上班电车里打开笔记本
开始的。 他边看记在本子里的日程安排,边在脑子里完整地勾画当天所要做的工作。 “本子里记的是定好了的明确的时间以及与对方见面的事情。确认一下是理所当然的。问题
是,其他的事情在什么时间做。”他说。 公司职员每人都有一本记录着每天日程的笔记本。每当有约定时,肯定都记录着哪一天的几
点,在哪儿,有什么事,干什么。每当看到它时,就会意识到“啊,这一天有这个事儿啊。
”特别是第二天的约定要仔细地看一遍。
在早晨的电车中,打开笔记本再看一遍当天的约定,这样的人很多。抵达公司后再确认约定
与抵达公司前确认约定,对工作的心理准备不同。即使早上第一件事是开会,有些事又需要
收拾准备,对那些“抵达公司前确认”的人来说,也会做到不慌不忙。
但是,前田所做的是,进一步勾画更详细的日程。 到了公司,首先是课内的会议,然后部里的会议,接下来与其它部署之间的交涉,与客户见
面,起草报告书和联络函,整理票据等,一大堆工作等着要做。这些工作要在空余时间的哪
一段来编制计划呢?说当天的工作效率取决于计划的编排绝不过分。
前田的日程计划就是这样做的。 先在头脑里勾勒一下今天所应做的工作表,再给它排一个优先顺序。今天非做不可的工作排
在第一位。虽然放到明天做也不要紧,但如果可能的话,希望今天把它做好的事排在下一位
。然后,设想完成其他各项工作所必要的时间。像会议这些还没有列入的事项,从早上开始
,一个一个地排进剩余的时间里。
“除去各项工作所花的时间,还有一点余裕呢。” 以前,这也想做,那也应该完成,总是紧巴巴的。结果,由于愿望无法实现,反而老是失败
。 “切莫贪得无厌。真是深有体会啊。” 当工作的优先程度都差不多时,把不太愿意做的事放到前面做。把不顺手的工作越往后拖则
心情越沉重。如果有意想不到的约定出现时,时间来不及,则越发不想做了。 “记得在哪本商业书中读到过,如果能空出一点时间不安排任何约定,即便碰上无法预料的
事情,也能处之泰然。的确如此啊。” 尽管前田也想实现这一愿望,但可以说,他每天必定把所有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即便这样,
据说,有时还有工作拖到第二天做。 这是忙碌的公司职员的宿命吧。 核实工作用的签条也可以在上班的路上完成 前田在大脑里制定好的这个日程表并不是一整天都能记住。他要把它记到小便笺上。 前田的公司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如果不是上下班高峰期,只要有位子,坐下来就可以干这
项工作。 一张便笺上记一项工作。几点到几点之间干这项工作也有记录。一到公司,就把这些便笺按
照时间的顺序,贴到办公桌上个人电脑显示器的右上角。 据说,以前是记在带有时刻表的笔记本上,要记上好几页。但是,由于字太小,看起来不方
便,再说,一页一页地翻笔记本也嫌麻烦。而且,一旦出现突然的约定,重新修改也不容易
。便笺的话,即使因某种原因需要改变工作的优先顺序,也只是上下挪动一下便笺顺序就可
此外,还有一个好处。 “每完成一项工作时,就把那张便笺揉成一团儿,往垃圾篓里一扔,可是一种快感哟。” 看着眼前的便笺一张一张地消失,自己内心里就会涌现出一种工作在一步步进展的实在感。 可惜的是,最后剩下来的便笺,要在回家之前把它重新贴到个人电脑的顶部。在第二天早晨
上班的电车中,包括剩下来的工作在内,又得制定新的日程表。 了解了前田的有效的时间安排,我们就会明白工作日程的管理,并不只是把事情记入笔记本
。要想彻底地安排好自己每天的工作,知道自己的工作什么时间能做完,若是利用早晨上班
路上的时间来考虑这一点的话,则工作的进展就会顺利得多。
如果回顾一下自己的工作,不少人会感到,与其说是在“干工作”,还不如说是“为工作所
累”。这样的人不妨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日程管理。 这样一来,也许会发现,早晨上班路上的时间是管理日程安排的绝好时间,而自己却无意中
忽视了这一点。 电车中可站着进行的“记录本工作法” 市桥和博(36岁),早晨乘电车时,只要位子一确定,就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和圆珠笔。 在本子里记录当天的工作顺序,或是随意写一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市桥在一家经营咨询
公司工作。从几年前开始,有关店面调查的业务就多了起来。 比如,顾客要在某个地段新开一家店铺,去对店铺周围同类型的店铺进行观察,这是事前调
查的第一阶段。货源的组织,服务的内容,接待的水准,设施的维护水平等,根据情况,要
取得各种各样的这类数据。
“大致地看一眼,走出店铺,马上就记在本子上。那时,用的是这么小的记事本儿。” 因为是站着写,所以笔记本显得太大。最好使用能够收到手掌里的记录本。用不着写许多字
,记入的内容有变化时,能很快地一页页翻过去,回到公司后,再把它输入个人电脑。 起初,只是在调查时使用的便笺本,不久就变成了能活用于整个工作过程中的记录本了。 “记录工作安排,写出报告的大致内容时,所使用的日程记录本或是较大的笔记本。想来,
还是便笺本方便。” 在写报告时,从可撕式的便笺本上撕下必要的那几页,按照顺序排好,再用胶带将其粘到电
脑显示器的旁边,一边看一边敲击键盘。 或者,将撕下便笺排到复印机上,做成A4纸大小的“记录块”。日程也可以根据情况记录
到便笺本上,再把它撕下,贴到日程记录本上。 “只要有一本便笺本,就什么都可以做了。不管怎么说,非常方便。而且,站着记录时,这
也是最好的选择。在很拥挤的电车里,也能顺利地作记录呢。” 市桥上下班的线路是,乘从东急新玉川线沟之口站开到营团地铁半藏门线的电车,到青山一
丁目站下。在把便笺本用于记录平时的工作之前,市桥在早晨的电车中多半是呆呆地想着问
“以前,我一直是在思考工作上的事。要是把电车中想的事情记下来就好了。那也是我开始
使用便笺本的契机。” 现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早上去的时候作记录,晚上回家的时候看自己喜欢的科幻小说。 车站的售货亭是公司职员的好伙伴 喜欢用的便笺本,起初,是在文具店里和别的东西一起买,而现在是在车站的小店里买。 “基本上不用事前买好放在家里。因为车站里到处都有卖的,所以,都是用完了再买下一本
。多半是在国铁售货亭买。每本125日元,无论是大小,还是页数,用起来正合适。只是没
有黑封皮儿的卖,黑封皮的不方便。因为封皮儿用来记录开始使用的日期,所以,如果是黑
封皮儿的,还要在上面贴上签条才能使用。”
在车站的售货亭里,只买报纸和杂志的人也较多。如果再仔细看一看,售货亭里摆着很多商
品。而且,因为空间小,摆的都是服务性商品。特别是上下班途中和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必
备品都有出售,很难得。
为随身听准备的干电池也有出售。像市桥这样做调查工作的,经常要携带用于录音的盒式录
音机。为了中途不断电,在换乘车站买备用电池的人也较多。胶卷和一次性相机在用于调查
时,也在车站买。
车站售货亭出售的用于参加葬礼的领带,在突然遇到丧事时非常方便。 “在外面工作时,突然接到要去通宵守灵的电话。这时,也可以在车站售货亭买了领带直接
赶去。” 简直就是车站公司。 “只是不开收据倒是觉得有些不方便。在拥挤的时候,让人家开收据也觉得不好意思啊。” 市桥注意到车站售货亭的方便之处,也是缘于用便笺本搞调查所取得的成果。 大脑里浮现出再好的主意,都会由于电车内的摩肩接踵或窗外的夺目景色而瞬间忘得干干净
净。 不管是笔记本,还是便笺本,都能不断地记下上班途中所想到的事,所发现的事。这在事后
,会与工作中的点子密切相关,有时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工作干得好,是从带入电车的一本便笺本开始的。
第一部分 工作因上下班路上时间的利用方法而发生改变第2节 在站台上发送电子邮件
在站台上发送电子邮件 在高知工科大学担任创业家课程的讲师田路则子(35岁),家住东京都小金井市。平时在
霞关的东京分校上班,也经常去学校本部高知及采访企业比较集中的大阪出差。 “与采访地的预约相当费时。因为还要与研究人员会面,所以安排预约的工作较多。” 这种安排预约的工作在早晨出门之前及等电车的时间里做完。田路做这项工作的方式并不是
打电话,而是使用电子邮件。 “因为对方大都是比较忙的人,电话很难找到。而且打电话的话,则会冒昧地占用对方的时
间。发电子邮件,接受者就会在自己愿意的时间里去查看。” 早晨将面谈的愿望和确认邮件发出去,中午就会收到对方的回件。在无法约定的时间里,则
进行新的预约安排。这些都是使用电子邮件。 “尽量不通过电话安排预约和核实工作。当然,‘有事发E?mail’,这在我的周围已是耳
熟能详的。与几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啊。E?mail已经普及了。” 电子邮件的收发,使用的是自己一直喜爱的惠普公司生产的便携式电脑。 “因为电脑里还设有‘操作一览表’,所以,早晨一乘上电车,就开始查找。” 调出为核实工作而设定的一览表画面,将要做的工作记到脑子里,编排一天的工作进程。把
已做完的工作从列表中删除。 对田路来说,这台便携式电脑,即PDA(个人数码助手)既是笔记本也是联络工具,是每天
早晨安排工作所不可缺少的。 “早晨,基本上没有位子坐。不过,这样也好。如果坐下来,翻二、三页书,看二、三行英
语就打瞌睡了。” 早晨上班高峰期,利用在站台上等车的时间和在车内颠簸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完成工作进程
的安排。 既要养育孩子,又要工作,对极度忙碌的田路而言,早晨上班路上的时间是提高这一天工作
效率的最重要时间。 上下班路上的电车里充满了“点子源” 公司职员经常会接受计划能力的考核。为了开发新产品和新事业,以及为了提高日常工作的
效率,要求有新的点子。为了公司的发展及进一步合理化,也要求有新的计划。 但是,计划并不是坐在办公桌前就能简单想出来的。 坐在公司办公桌前,即便环顾四周,也都是同样的桌子、同样的什物和每天都见面的同事的
面孔。找不到任何灵感。在司空见惯了的景象中,是怎么也产生不了新点子的。 歌头孝之(27岁),作为广告代理店的计划和设计人员,即“计划专家”,十分活跃。 他上班单程需一小时三十分钟,往返三个小时,这决不是个短时间。由于公司非常忙,所以
,以前他觉得最轻松的时间就是这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但是,最近他的想法变了。 “我忽然想到,如果把这三个小时换算成金钱的话,那该有多少价值啊。” 这样一想,他得出了可以把这三个小时活用于工作的结论。 “由于工作中也制作广告,所以,一看到电车里悬挂的广告和车站的招贴,就产生了‘要是
我的话,就这么做’的想法。这时,脑子里就会浮现出新的主意。与以前不同,现在倒是睁
大了眼睛搜索信息。”
把找到的信息和主意趁还没忘记就记到笔记本里。为了在电车里也能方便地取出来,歌头现
在一直带着计划用的笔记本。据他说,除车厢里悬挂的广告和广告牌以外,听乘客之间的谈
话也是坐电车上下班的魅力。
如果只与关系好的同事及朋友交往的话,兴趣的对象就会受到限制。对作品的评价也都是“
这个设计好”、“这里不太好”之类的言词,大同小异。然而,电车里有许多与自己的价值
观完全不同的人。会从人们的谈话中听到意外的喜好和想法。觉得感兴趣的,就把它记录到
笔记本里。
“确实,笔记本在不断地增多。不过,带着笔记本是与‘成为点子之源的信息就会完全变成
自己的东西呀!’这一强烈的愿望有直接联系的。” 电车里的体验,每天都是新的。对这种新鲜的体验和信息,作为接受者,并不是无意识地吸
收,而是采取积极吸取的姿态。 手里拿着笔记本乘电车,对歌头孝之来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 车厢里一年五千张以上的“悬挂式广告”是巨大的信息源 上下班电车的车厢里满是悬挂式广告。 据负责JR(日本国营铁路民营化后的简称——译注,下同)东日本广告的JR东日本计划公
司称,在首都圈运行的JR线路上,每节电车车厢里最多挂了28幅广告。 这些广告平时两天换一次。照这样计算,一个月有350张以上,一年将超过4200张。这种数
量的广告,也只有在电车中才能见到。而且,还经常有最新的信息。 因为无事可做,所以只是呆呆地盯着这些广告看的乘客较多。不过,这些广告肯定能成为自
己的信息之源。 悬挂式广告中,大多是杂志和书籍的广告。据说占了60%。 周刊杂志的悬挂广告,原则上是发售日或是发售的第二天挂出。 这里粗略介绍一下主要周刊杂志在首都圈的发售日。发售日期根据离东京的远近要晚1~2
天。 星期一:AERA、周刊现代、周刊邮报、大连环漫画杂志、青年杂志 星期二:周刊朝日、周刊女性、周刊少年跳、女性自身、东京一周、东京、步行者 星期三:焦点、周刊少年周日、周刊少年杂志、SPA!、周刊花花公子 星期四:周刊新潮、周刊文春、女性七日 星期五:星期五、ANAN 周刊杂志的广告,只要看一眼,政治、经济的新闻以及艺术界的话题都会映入眼帘。如果接
着看几种杂志的广告的话,仅仅几分钟,现在什么事件最受世人关注,什么商品最流行,整
个社会的潮流就会一清二楚。
如果是家庭主妇或学生,白天也可以通过电视看新闻和宽银幕电影,可公司职员没有那样的
余暇。而且,实际上,对他们而言,即使是看宽银幕电影,也只是感觉在播放一些毫无内容
的闲聊等来拖延时间而已。
在上下班的路上,映入眼帘的广告标题,能使你在短时间内了解新闻记事和事件的核心内容
,是重要的信息源。 对女性而言,时装杂志的广告是掌握时装、鞋、包、化妆品等信息的最佳途径。 只要扫一眼标题,就知道流行趋势的变化。再说,即使实际上准备买杂志,因为脑子里已经
有了标题的信息,也用不着特地站在店门口翻看之后再挑选。这是节省时间的好机会。 沿途的商场和时装店的销售信息,也能通过车内广告收集到。在发奖金之前的6月和11月的
后半月,对女性来说,令人兴奋的打折商品的广告会增多。即使别人不提醒,自己也会去核
在首都圈沿线的电车上,同地方相比,广告量特别多。车厢内的广告不仅仅是悬挂式的。车
门的周围,车门的玻璃上,行李架上的空隙里,到处都有。 在这些空间上,同杂志和书籍广告相比,一般企业的商品广告,不动产信息,学校简介,礼
品制造商和店家的广告要更多。在有升学和调动的年底,中元节以及辞旧迎新的季节,一年
中这些关键时刻,目之所及,皆是广告。
美术展和展示会这些活动的通知以及娱乐设施的广告也较多。还有些是观光地迎来了最适合
旅游的季节的广告。如果整理核对一下这些广告,那么,周末和大型连休的计划则会更加充
Grey-sweet, 14:32第一部分 工作因上下班路上时间的利用方法而发生改变第3节 看而不厌的新型车内广告
看而不厌的新型车内广告 最近,智力测试题、小专栏、随笔等读物也被吸收到车内广告里,而且呈上升的趋势。在车
内闲得无聊时,用以消磨时间是再好不过的。 其中也有很多人乐于去做这些测试题。像算术、汉字等这些已被中学作为升学考试的题目也
定期登在学校的广告里。“中学生的考试题!”如果你对此不屑一顾的话,做起来反倒很棘
手,坐一、二站路感觉一会儿的工夫就到了。
在东京和大阪等这些大城市间运行的线路上,电车门的上方一般都有一个小液晶显示屏。企
业广告、新闻、股票行情、外汇比价、天气预报等内容随时更新播放。虽然不是所有线路的
车辆都有,但如果运气好的话,这比报纸更能得到新的信息。在首都圈的电车上,有时一列
车的所有车厢都被一个企业或是一种广告所占领。这被称作“火车劫持”。JR电车如果车
头正面挂着一块写有“AD TRAIN”的牌子的话,就属于这种车。 与平时挂满了各种各样广告的车辆不同,由于视觉上充满了统一感,所以会给人一种新鲜的
惊讶。有人偶然乘上这样的车,感觉就像中了彩一样地兴奋。 悬挂式广告是新素材、新技术的博览会 太田泉(35岁),在一家电影和录像节目发行公司负责市场销售。据说,他每星期都把周
刊杂志《AERA》的悬挂广告的某些内容记到笔记本里。 “如果悬挂得好的话,则所发生的事件的性质一目了然。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总有
许多事情弄不明白。所以把拷贝的资料连同事件的标题一同记录下来。这样一来,事后就会
想起‘啊,那时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啊。’”
现代社会,几乎每天都有让世人瞩目的新闻。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要想一一记住是很困
难的。每周一次的记录是社会和世界发生变化的写照。 太田注意广告的另一个理由是,从广告的创意、广告纸的质量、印刷的方法中应该学到一些
东西。 各个企业为了使自己的悬挂式广告和车站的宣传画更引人注目,都动足了脑筋。在印刷的纸
张、质地、以及印刷的方法上较多地投入了新的材料和技术。在印刷纸上叠上一层半透明的
纸或是醋酸盐胶片。以利于乘客揭走。也许还有人见过使用七彩全息图做的悬挂式广告吧。
工作中,太田不能不考虑商品的宣传和包装。那么,上下班的电车对他来说,就像广告的博
览会一样。 对有趣的创意积极地去借鉴,而对那些不太熟悉的纸质以及色彩较鲜艳的油墨,据说太田都
要向那些派发广告的人员询问:“那是什么?多少钱能够做到?” 悬挂式广告的欣赏方式和活用方法各式各样 村上直树(40岁),在东京都警察署工作。平时乘东急东横线和营团地铁日比谷线上下班
。也许是出于紧急时刻必须马上行动的职业习惯,据说,即使车内很空,他也很少坐。 “我每节车厢轮流乘,尽量去看各式各样的悬挂广告啊。” 在上下班时拥挤的电车中,改变站好的位置当然是不明智的,有时甚至连头都动不了。眼睛
所能看到的广告,悬挂式的至少4张,行李架上的至少6张吧。但是,如果换一节车厢的话
,就能看到更多的广告了。
专心看杂志当然不错,但看各种各样有关杂志的广告信息面更广,而且不用花钱。 如果只是忍受着车厢内的拥挤,则上下班时间就是不愉快的时间。但是,如果改变一下想法
,电车就会成为悬挂式广告的信息宝库。 “因为工作忙,多半也没有时间去慢慢看杂志。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看看车内悬挂的广告
,也可以说是让自己不至于成为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 为了获得最低限度的有关社会动向和流行趋势的知识,浏览车厢内的悬挂广告不失为一种最
快捷的方式。 从悬挂广告中,到底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呢?这因人而异,但无疑是一种有效的信息收集法
。 正因为广告的语言简洁,所以,即使浏览一两分钟也能获取相当的信息。恐怕无人不利用这
种方便条件吧。 把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全部用来看车上的广告当然也没有必要。比如要换乘几条线时,有时换
一次也就乘一两站,时间上也就几分钟。这么短的时间里,如果是看书的话,刚来兴致,就
被打断了。所以这个时间是看车内广告的好时间。如此分时段来利用乘车的时间也不错。
同纸质报纸相比电车中更流行电子报纸 有许多人把每天早晨在电车中看报纸当作必修课。早晨把送到家里的报纸装进包里,利用等
电车的时间和在车内颠簸的时间来浏览报纸。或是在车站售货亭买报纸看。 报纸作为每天的信息源具有很高的价值。从中可以了解有关工作或是记事方面的内容。但是
,在拥挤的电车中,它也有摊开面过大的缺点。虽然也能看到有人很巧妙地把报纸竖着叠成
一半来翻看,但总觉得不方便。
所以,决定在站台上看报纸的人也较多。虽然电车中也能看报纸,但挤到一定程度时,就只
好放弃。接下来只有带到公司里坐在办公桌前看了。 不过,有一种报纸,即使电车很挤也能看。而且,不只看一份,还能看好几份。这时,你会
接触到“便携式电脑”这个词。有时也简称“便携”。就是指,移动时可利用便携式电脑和
通讯工具。使用这种便携技术,能在上下班的电车中看报纸。
说到便携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最具代表性。但笔记本电脑只能坐着操作,而且打开也不方便
。方便的是,有一种比笔记本电脑更小巧更轻便的电脑。那就是拥有与笔记本电脑功能相近
的被称之为PDA(个人数码助手,以下简称PDA)的工具。就是在以前被称之为“电子笔记
本”的工具上加进通讯功能的工具。这样解释比较妥当些吧。其大小和重量达到可以放进衬
衣口袋里携带的程度。收发电子邮件当然不用说,还可以连接互联网。
在互联网的主页上,登载的有当天的新闻记事。在等电车的时间里,通过PDA进入新闻记事
的网页,把它调进内存,就可以在电车中看新闻记事了。 PDA的方便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小巧和轻便。使用干电池作电源的占多数,这也是它的一大优
点。使用充电电池的笔记本电脑,不仅重,而且一旦电量耗尽,则中途毫无办法。而干电池
在车站的售货亭就能买到。
对那些正在考虑“上下班路上用‘便携’”的人来说,PDA是再好不过的信息工具。 从全球规模的“网眼”中收集信息 吉原刚(30岁),办公室在东京用贺,乘JR南武线和东急新玉川线电车上班。每天早晨在
电车里使用PDA看报纸。 “也许是沿线与通讯相关的公司较多的缘故,在座位上打开笔记本电脑的人较多,站在那里
,眼睛盯着PDA的人也不少啊。” 吉原乘电车的时间约40分钟。据说,这40分钟里,他能看少则5份,多则10份报纸。 首先是日本经济新闻,然后是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看一些自己关心
的内容,再看几份体育报。 光这些报纸,如果像以前一样以“纸”的形式买来的话,一者体积过于庞大,再者在电车中
,即使挑拣着看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使用最新的通讯工具的话,虽然画面小,看起来有点吃力,却能看许多报纸。 因为吉原是系统工程师,所以首先看与计算机有关的记事,接着翻阅主要的经济新闻,再欣
赏体育新闻。 “有关体育新闻,互联网显得尤其重要啊。因为东京出版的体育报纸很少有关西球队方面的
报道。” 吉原是近铁水牛棒球团的狂热球迷。所以,有关关西棒球团的新闻记事,他主要是从互联网
上获得。 因为国际互联网是像网眼一样的遍布全世界的通讯网络。 所以,无论是首都圈还是其他地
方,都不例外。甚至可以说,无论是日本还是海外,互联网都是一个全球规模的信息源。 印刷品由于运输的原因,受到距离的制约。住在东京的吉原无论多么想获得关西棒球团的信
息,纸质报纸都会将话题偏向于在东京的棒球团。 从这一意义上说,互联网的信息显得弥足珍贵。能在电车上用于看这些报纸的PDA真是一种
方便的工具。
Grey-sweet, 14:36第一部分 工作因上下班路上时间的利用方法而发生改变第4节 随意浏览电子杂志
随意浏览电子杂志 竹内裕明(39岁),从事以风险企业为对象的指导业务。他乘JR中央线电车上下班,从国
立站到四谷站这段时间里,他通过PDA看杂志。 虽说是杂志,但并不是纸质杂志。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过来的“电子杂志”。边看这种数码
杂志,边使头脑清醒。他使用的便携电脑是夏普公司生产的“ZAURUS”系列最新型产品。
夏普公司的“ZAURUS”系列产品从电子笔记本时代起就是最畅销商品。
“即使一只手拉着车内的吊环,另一只手也可以操作。挺方便呀。” 这种“ZAURUS”电脑同其他PDA一样,可以放进衬衣口袋里,所以与纸质周刊杂志相比,要
方便得多。而且,与在电车里翻看周刊杂志相比,获取信息更轻松。 电子杂志基本上是免费阅读,花的只是移动电话费,或是网络通讯费。这也是一个巨大的优
点。 有哪些电子杂志在发行,互联网的主页上一般都有介绍,可以通过操作来查找。如果想看的
话,只要发送一份“希望购读”的邮件就可以了。手续很简单。对方发行时,就会自动发送
电子杂志里也刊登了新闻记事的概要,因而也能获得信息。 “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电子杂志,所以并不觉得无聊。种类和内容非常多。我根据早晨的心情
选择所要看的内容。如果是纸质杂志的话,肯定是做不到的啊。买哪一种杂志,还得先做决
定。”
迄今为止的杂志,虽然丰富的视觉和长篇的记事是它无可替代的优点,但电子杂志简短的记
事和信息收集是它最大的长处。 “我并不是不看纸质杂志。在办公室和家里,看纸质杂志,而在电车里看电子杂志。根据情
况对待。” 像竹内那样,根据环境的不同,来选择信息源,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 移动电话·PHS是最小的便携工具 虽然与电子笔记本大小差不多的PDA在上下班电车中使用很方便,是一种便利的信息工具,
但是,最近移动电话·PHS(简易移动电话)的性能也得到了提高。收发邮件当然不用说,
最新机型还能浏览互联网。
木暮祐一(32岁),是移动电话收藏家,拥有500个以上的移动电话。即使在移动过程中,
也是用移动电话PHS来处理业务。 “便携式电脑虽然能处理各种事务,但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处理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话,使
用移动式通讯工具,即移动电话或PHS就足够了。” 他虽然拥有许多手提电脑和PDA,但带在身上的最小单位是几只“移动通讯体”。 “移动电话·PHS每个公司都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但研究一下收费和服务内容,就会发现
,各个公司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我出门就带着好几个。” 有的机种专门用来通话,有的机种专门用来收发邮件。木暮根据用途的不同,同时使用几只
移动电话和PHS。 电话不仅用于阅读工作单位和朋友们发来的邮件,还用于阅读电子杂志。 “只是一次接收的文字数量根据机种的不同有一定的限制。这一点不得不考虑呀。而且,收
发电子邮件时,是收费还是免费,根据机种的不同,服务也不一样。有必要事先确认一下。
从手提电脑到PDA,从PDA到移动电话·PHS,信息工具在不断地小型化。 如果是每天早晨在电车中能保证有座位的人,使用手提电脑就可以了,但如果乘拥挤的电车
,使用的信息工具还是方便的为好。 不过,在车内使用移动电话·PHS还是节制一点为好。尽管不发出声响,在礼节上没什么问
题,但却存在着电磁波的问题。关于对人体和医疗器械的不良影响,也有意见认为,由于是
微量的电波,所以不存在现实的问题。专家们也存在着意见分歧,不过有必要注意对周围的
人所产生的影响。
不管是发邮件还是收邮件,不在电车中进行,而是在出门之前做完,或是在站台上完成。养
成这一习惯为好。 在上下班的路上这一有限的时间里通读“指南” 柴田杉子(36岁),作为公司的外派职员,负责管理出版社的数据库。她上班乘电车,单
程15分钟。利用这一时间,柴田浏览与自己的工作有直接关系的计算机方面的书。特别是
自己所使用的软件的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在家里可没有心情去看啊。虽说是这种东西,但如果你决心‘在电车中就看这
个’的话,你就会意外发现能够看下去。” 使用软件而不看用户手册的人很多。因为手册太厚,有时如果不一边实际操作一边看的话,
里面所写的内容也搞不清楚。 而且,最近的软件只要看看画面上的图标和菜单,使用方法就基本清楚了。即使不特地去看
用户手册,也不要紧。 但是,如果一开始就习惯于自己的使用方法的话,就不会知道制造商为用户精心准备的方便
之处,而继续去做那些完全用不着做的吃力活儿。 任何部门都会有一两个熟悉计算机的人。他从后面看了你的操作,突然问道:“为什么要搞
得那么麻烦呢?”也许有人有过这种经历吧。 因为是自己所使用的软件的用户手册,所以,柴田决心即使有再难理解的地方,也要把它啃
下来,决不放过。这最终会使自己的工作变得轻松。 最近读完的是WINDOWS数据管理软件“规程”的用户手册。虽说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看
完后,自己在电脑的操作方面上了一个大台阶。此外,对那些公司里发下来的“要在什么什
么时间之前看完”的资料,柴田也准备在上下班的电车里看。
对柴田来说,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就是工作时间的一部分,是完成那些在公司里没有时间去做
的“额外工作”的预备时间。 但是,如果严格地去实行这一计划的话,不会觉得累吗?我们对柴田提出这一问题。她微笑
着回答说:“有时也实在不想看与工作有关的书呀。所以,我包里也一直装着一些看了也不
觉得累的书和休闲书。”
在没有兴致时,也有个“逃避的地方”。这种内心的充裕也许就是能够坚持在车内读用户手
册的秘诀吧。
Grey-sweet, 14:37第一部分 工作因上下班路上时间的利用方法而发生改变第5节 “折纸艺术” 以带回家的工作为契机而开始的“折纸艺术” 小林由美(21岁),在三鹰的幼儿园当保育员,乘西武多摩湖线和JR中央线上下班。 小林在上下班的电车中做折纸,是从为幼儿园的活动作准备而开始的。幼儿园每个季节都有
各种不同的活动。从几周前就要开始准备和计划。 当然,在幼儿园里,眼睛不能离开孩子。只有在幼儿园下班后才能做这些准备工作。 “一些装饰要等孩子回家之后,把教室卫生打扫完才能做。” 有时候来不及准备,就把剩下的工作带回家做。但是,在家里又不想干工作,只想听听音乐
,和朋友们在电话里聊聊天,消遣消遣。所以,决定在早晚上下班的电车里做这些工作。 “装饰会场的折纸手工艺品,需要量很大。因为折纸可以在车里做,所以上下班的路上就做
了。” 起初,在电车中很不好意思,就偷偷地在包里折。可是周围的人不知道你在干什么,都盯着
看。这样反而更不好意思了。不知不觉中就很坦然地拿出来折了。 “开始做了以后,觉得折纸也挺有趣。所以,即使下班了,也在回家的电车上把折纸当作一
种兴趣来享受。” 在图书馆,有时翻到折纸造型作家吉泽章的著作《折纸博物志》(镰仓书房),从中了解到
,折纸绝不只是面向孩子们的游戏。 “折纸工艺不仅是日本的传统工艺,也是一门艺术啊。” 据说,后来小林以那本书为基础,要在电车中向高技术的折纸工艺挑战。在上下班的路上,
由于工作而开始的折纸,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兴趣爱好。 “这儿最好”——模拟演示在早晨上班的路上完成 今天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业绩,进而影响到公司的业绩。一天中要面对如此重大
的局面。 能不能干好呢?顾客的反应如何?从早晨出门上班开始,紧张感就开始加剧。 如果在电车中抱着这种忐忑不安的态度的话,那么,还是积极地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为好
,这样,离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 古川理彩子(25岁),在服装行业工作。各种制造厂的员工以及小饭店的员工的制服是她
负责工作的对象。具体地说,就是去拜访顾客,听取他们对新的制服的期望,并提出与他们
的要求相适应的花样和预算。
这个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有时还要与其他公司进行设计比赛。好的产品如果不稍微便宜点
的话,客户就会被别人抢走。当然,如何使自己公司的卖点更富吸引力的演示宣传也很重要
。古川的责任重大,不允许有半点疏忽。
于是,古川在去访问顾客的电车中,构思着预演计划。 哪种料子和花样适合于顾客?其原因是什么?而且,还要就其质量与价格的合理性进行说明
。 头脑里要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如果给自己的时间只限于20分钟的话,在电车里看着表,从头至尾,依照顺序,在大脑
里演示一遍。” 不管是谁,在演示之前,如何去做,是要稍加考虑的。但是,也有很多人都漠然地认为“嗯
,大致就是这种感觉”,就完事了。这样的人,在正式出场时,一旦被问到出乎意料的问题
时,就会冷汗淋漓。如果回答说:“这个嘛……在下次您问的时候……”无论如何是解决不
了问题的。
古川在电车中,就当对方站在自己眼前,模仿着现场,不省去任何程序。 这样做的结果是,在正式出场时,不慌不忙,满怀自信地向对方作说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项目就会向着具体的方向进展。 当然,与客户的协商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经过细小部分的变更,最后工作的推敲,才能最
终达成签字。 展示结束后,回家路上的时间也不浪费。如何响应客户们在见面时所提出的要求,新的步骤
如何开展等,这些计划又开始在脑子里构思了。 其他料子的样品从哪里进货,花色的变更委托给哪个办公室等等。为了能够立即变成行动,
开始酝酿新的主意。 把上下班乘车的时间和在路上行走的时间都作为安排工作和杂务的时间。这种认真劲儿就是
生活的最大乐趣。短时间的有效利用,一定能实现自我价值,取得巨大成功。 碰见上司或同事也不坏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不会受到任何人打扰的宝贵时间。虽然这么想,可是早晨乘上电车,有
时会碰见乘同一条线路的上司或同事。 因为到了公司后整天见面,所以,也许有人不想在电车里还能见到自己的上司或同事。特别
是当碰到一个难缠的上司时,这种心情就更加强烈。 但是,事物在于想像。如果把碰到上司或同事当作与他们加深交往的机会,又如何呢? 在电车里与上司或同事在一起,自然而然地会涉及到工作方面的话题。但与在公司内见面时
的气氛完全不同,会说一些非原则性的心里话。意义就在于此。 在车内看到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广告时,也会交换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这方面的信息。 许多人由于受到相同的外部刺激,相互之间会交换意见和想法。随着谈话和议论的深入,有
可能产生出一种出乎意料的想法。 如果这时有上司在场的话,他有可能说:“那就试试看吧。”这样一来,用不着准备烦琐的
计划书,工作也会很快取得进展。 与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相互之间的私人话题也会涉及到吧。在公司里,与工作无关的话题
,要适可而止。必须做到自我克制。但是,到了外部世界,气氛是开放性的。平时不苟言笑
的上司,也有可能突然开始谈有关自己的兴趣问题。
在公司外进行了无意识的交流,在公司内商量工作时,就会产生一种与以前完全不同的亲近
感。 在上下班电车中的巧遇是与同事或上司之间关系的润滑油。碰见了,千万不能装作视而不见
。这种偶然的巧遇,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Grey-sweet, 14:38第二部分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取得资格证和加强记忆的宝贵时间第6节 实现梦想的宝贵时间实现梦想的宝贵时间 菅野博之(62岁),曾在东京和大阪过着公司职员的生活。他在关西经济联合会发行的一
本小册子《关经联》里,这样写道:“在拥挤的电车中,完全不在意周围的人。自己所站的
地方,或自己所坐的50厘米见方的位子就是‘小书斋’。在那里,支配着自己的时间,学
习语言学,阅读历史书,思绪飞到海外畅游。实在是幸福的时间。”
据说,过着忙碌生活的菅野,有时将自己想做的事造一个表。如海外旅行、古寺朝拜、油画
、音乐欣赏、法语学习、书法、天体观测等。把自己的“梦”列了16项。 他决定按照先后顺序,一项项地去实行,可一句话,就是没时间。于是,觉得自己“最宝贵
的时间”就是用于上下班路上往返的两个小时。 把去欧洲旅行摆在第一位的菅野,在上下班的电车中,听法语会话磁带,浏览自己制作的单
词卡片,阅读欧洲的历史书。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对菅野来说,是实现梦想而不可缺少的时间。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不管情愿与否”能得到保障 菅野结束了公司职员的经历,现在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实现16项梦想的时间已经很充足
了。 但是,据说,直到现在,他还时时怀念那上下班路上往返的两个小时。 “多么充实啊!对于公司职员来说,上下班路上要花时间是由不得自己的。但反过来说,它
又是一定能获得的、能得到保障的时间啊。” 退休后,菅野虽然试着分配自己的时间,但怎么也无法过得像以前那样充实。 “由于没有强制力,再加上看报纸的时间和散步的时间变长了,所以,总是无法按照计划进
行。” 由于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开始和结束都是固定的,所以,能够很有规律地使用。 一天24小时能够全部自由支配,固然是好事,但时间管理上却出现了困难。所以说,只有
在上下班路上这一限定的时间里所允许的自由才是最宝贵的。这也许不仅仅是菅野一个人的
广告制作公司——草思公司计划经理村上健(48岁)感受叹道,公司离得近了,反而看不
了书。 “以前从三浦海岸到原宿上班时,来回的路上,能看一册文库本,有时能看两册。由于乘电
车时间长,累了就在中途的品川站下车,去咖啡店休息一会儿,这样的话,能看更多的书。
但是,住所发生了变化,单位的办公地也迁移了。村上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一下子缩短了
。 “现在从东急新玉川线的驹泽大学乘到银座线的外苑前,只要15分钟,这根本看不了书。
” 从东急三浦海岸站到JR原宿站,光乘电车就须70分钟时间。这一时间减少为15分钟后,上
下班本身倒是轻松了,可喜欢的读书时间却没有了。看来,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并不是越短越
留给大忙人的私人时间 通信工程公司JESCO的社长松本俊洋(56岁),也是因上下班路上时间变短而无法看书者之
一。 “三十几岁的头几年,看的书最多啊。上下班乘电车,单程需要一个小时。下班且不说,早
晨一上电车肯定要翻开书。” 那时,住在可以说是东京最西边的青梅线的东中神。每天要到位于保谷的公司上班。不久,
公司和住所都搬迁了。现在,从西荻漥站乘JR总武线到东中野站,约10分钟。再换乘都营
地铁12号线,到落合南长崎站下,约5分钟。
“现在只能浏览一下杂志。看书时间太短了。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像大企业成功的社长那样
,确保在上班的时间看书啊。” 从开始工作前的一个小时会议起,松本的日程一直排到夜里,每天都是紧紧的。 “眼前的书看不了啊。想读而买的书就那么堆着。送来的杂志也是一样。” 松本有时对上下班路上时间较长的部下说:“你真不错啊。有充分的看书时间。”那是充满
了羡慕之意的心声。 不只是村上和松本,把电车里的时间安排为读书时间的人较多。上下班也好,旅途中也好,
还有许多人已养成了一乘电车就摊开书的习惯。 当忙碌超过一定水平时,如何确保读书时间,这点“奢侈”的愿望也无法实现。对这些忙碌
的读书人而言,上下班的电车就是他们的书斋。每天一定能得到保障的读书时间就是上下班
路上的时间。
而且,电车中也不一定有人跟你打招呼。周围即使有再多的人,对于看书的人来说,那也是
个人的空间。 只有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谁都不会打扰 假设在办公室里呆一个小时。 这期间,电话会打进好几个吧。既有打给自己的电话,也有找别人的电话。 或是同事来跟自己核实工作的事。还要与从外面进来的上司或同事打招呼。即使你想在办公
室自己的座位上埋头干工作,也会频繁受到“小干扰”的影响。本来想集中一段时间来完成
一项工作,可这时间被那些小干扰弄得支离破碎。
像这样的电话和与同事们的交流,又不能因为它是干扰而置之不理。 而上下班的电车里又是怎样呢? 一个小时也好,三十分钟也好,这期间,谁都不会来干扰你。在这种环境下,能干你自己想
做的任何事。 另一方面,我们再想像一下,当你在家里,拥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的情景吧。 好不容易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只要你房间的门没锁,干扰就来了。“给你泡了一杯茶。”
对那些想专心干点什么事情的人来说,家人这样一句亲切的话,也只能是分割自己时间的一
但是,在上下班的电车里,不会有人与你打招呼。即使偶尔会碰见什么熟人,大部分时间也
是属于自己任意支配的时间。 如果能把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用于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的话,就能保证每天有一定的时间是属于
自己享受的时间。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不可多得的宝贵时间。
Grey-sweet, 14:40第二部分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取得资格证和加强记忆的宝贵时间第7节 加强记忆的技巧在于“反复”加强记忆的技巧在于“反复” 为了掌握外语或取得某种资格而想学习的人很多。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熟记”。 但是,虽然想一次把它记住,可经常是过后就忘了。熟记与能否在短时间内反复学习有很大
关系。 就拿坐在公司的办公桌旁给熟悉的人打电话来说吧。 认真的人也许在电话机里存进了简单的电话号码。但是,如果是每天都拨打的电话号码的话
,即使不依靠话机里存的号码,不管是谁,都会记住一两个吧。只要你想拨给对方,在大脑
里浮现出这些数字之前,你的手指也会随意地去按电话号码键了。
是你有意要记住这些电话号码而背下的吗?并非如此。是在每天或是一天许多次拨打这些号
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记住的。与其说是大脑里记住了它,还不如说是指头上记住了它吧。
就像这样,记忆是通过反复才在大脑里锁定的。总之,不想忘记的东西需要反复。反复的次
数越多,自己就会记得越牢固。 再想像一下,你受托要在结婚仪式上讲话时的情景吧。 我们也能经常看到有人念准备好的原稿。但不看稿子的讲话要得体得多。我们还能听到充满
激情的演说。这时,大脑里要记住原稿的文章。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开头起,逐行
将其记在脑子里;另一种是,从开头到结尾,一遍一遍地反复读。哪一种方法更容易记住呢
?当然是后一种方法。
而且,如果在反复的间隙里,再稍加休息的话,则记忆的效果更好。 如果始终盯着一篇文章看的话,本人想记住的东西,却会意外觉得装不进大脑里去。趁休息
的间隙,想些完全不同的事情,让大脑恢复清新,再继续记忆作业。 这种“记住,忘记,再记住,再忘记……”的反复,的确是记忆的重要步骤。 上下班的电车是用于记忆的最好不过的场所 “记住,忘记”的循环,反复的间隔尽量短些为好。 我们再看一下打电话的例子吧。 你能否记得住一周打一次的那个电话号码?有人也许能记住,有人也许记不住。如果是一个
月打一次的电话号码的话,打电话之前,肯定先要去找对方的名片吧。 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期活跃于世的,以著作《关于记忆》而闻名的德国心理学家埃
宾格豪斯,进行了有关“忘却与时间”的试验。 就是让被试验者记住一些没有意义的拼词。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录他所忘掉的词的数量。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人从记住东西之后,30分钟以内,就忘掉了内容的40%,一天以后,忘
掉66%,两天后,忘掉75%。 这说明,为了使记忆牢固地扎根在大脑里,从最初记住后,要尽量在短时间内进行复习。如
果两三天后再复习的话,就与从零开始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要熟记,与其每周一次利用周六或周日去长时间地记忆,还不如每天利用十分钟二十分钟时
间去反复效果更好。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一天两次,是肯定能够自由使用的时间。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作为能够
得到保障的时间,是用于记忆的最好不过的时间。 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实现取得资格的目标 近年来,取得各种资格非常流行。 终身雇用的传统已经崩溃。日本社会也已变成了一个实力主义的社会。以一种看得见的形式
表明自己能力的资格证书自然受到注目。 但是,取得资格证的过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要取得各种国家级的资格证书,必要的学习时间,除特别难的司法考试外,据说,平均约需
500个小时。即使每周利用周六和周日各5个小时的话,也要花约一年的时间。要想一边工
作,一边获取资格证书是很不容易的。
实际上,大部分有志于参加资格考试的人,是在下班后,一周上几次专门学校,或是通过远
程教育,在家里自学。 在建设公司工作的永岛洋子(26岁),为了取得理税师的资格,每周都要去一次专门学校
上课。在家里的学习集中在丈夫去洗澡的那一个小时里进行。 然后,主要的复习时间都安排在上下班的路上。 从自己家里到公司,首先要从JR中央线吉祥寺站乘到中野站,约11分钟。再从中野站乘营
团地铁东西线到九段下站,约15分钟。共约30分钟的车程。 “因为早晨的中央线很挤,没有座位,所以到中野车站的这段时间里,不看书。把前一天晚
上学习的有关税法的文章在脑子里想一想。” 从中野一下车,就换乘始发站的东西线,有座位。于是,就翻开书,核对一下记忆中较模糊
的部分后,开始学习新的内容。 把前一天晚上所学的内容在早晨的电车中再回顾一遍,再在换乘的电车中,把快要忘记的内
容加深一遍印象。通过这两个步骤来加强自己的记忆。 “短而多”的记忆原则是比较合适的学习方法。 利用这种复习方法,永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通过了理税师考试的一门功课。由于取得资格
必须通过七门功课,所以前面的路还很长。不过,在这一基础上前进的话,感觉有希望获得
“并不是把获得资格证书当作生活的价值。我想珍惜旅行、与丈夫聊天等这些享受人生的时
间。为此,何不充分利用做不了其他什么事的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呢?” 通过刺激五官的记忆法获得“中小企业诊断师”的资格 现在来介绍一下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取得自己盼望已久的资格证书的公司职员吧。 在市场调查公司工作的石川诚(31岁),想取得中小企业诊断师的资格是四年半以前的事
。那时,他在一家与经济有关的大报社任职。与企业经营者见面的机会较多。不管谈到什么
话题,都不能缺少“经营”方面的知识。于是,他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掌握知识,取得资格
。所以开始了迎考学习。
通过三个月的集中学习,他通过了第一次考试。可是,三个月后的第二次考试由于准备不足
,没有通过。后来,他进了现在这家公司。开始了实实在在的考试学习。 “两次考试虽然是论述题,但需要记忆的东西也很多。” 所以,在考试前的两个月时间里,充分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和旅途的时间,一心一意地把
必要的知识装进大脑里。 “首先是单词卡。在正面写上关键词,在背面写上说明。然后,将自己的声音录进磁带,通
过随身听来听。” 单词卡和磁带都是自己亲手做的。 “与光读教材相比,这种方法更好啊。自己制作的这个过程好像更重要呢。通过写和说,记
到脑子里的内容就多了,不是吗?” 与只看由眼睛接受信息相比,由耳朵听,由手来写,使用五官的多重记忆方法,更能加深记
忆。 看文字的视觉,用笔写的触觉,闻着墨水味儿的嗅觉,读文章时的听觉等,通过这几种感官
的同时作用。强力地将内容深刻到脑海里。 此外,翻笔记本,按盒式录音机的按键,这些与内容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操作记忆,也能成
为自己事后想起的契机。 石川使用亲手制作教材的“五官记忆法”是有效的吧。
Grey-sweet, 14:41第二部分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取得资格证和加强记忆的宝贵时间第8节 “自己消磨”的时间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百忙中所剩下的“自己消磨”的时间 石川所在的新的娱乐部门,正处于业绩兴盛的时期。公司八点钟开始营业,比正常上班时间
要早一个小时。工作要延续到深夜。 “像银行融资课那样,如果有义务取得资格的话,公司会为你准备学习的时间。可我却不能
那样。考试的准备只能利用空闲时间。平时,只能利用上下班电车里的时间,还有旅途中的
时间。”
上班从营团地铁东西线的葛西站转乘日比谷线到惠比寿站下。包括等车的时间在内,大约要
花40分钟。这时间都能100%地用于自己的学习。 周末还要上专门为考试准备的预备学校。在学校会碰到许多准备参加资格考试的人。 也有资格证迷,考完中小企业诊断师后,接着准备考理税师,然后考会计师。这些人既有三
十几岁的,也有五十几岁、六十几岁的,还有“退休后再考”的人。四十几岁的公司职员,
还是准备“离开工作岗位后再考”的人较多。
“不管是谁,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充分地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大家好像都在动脑筋呢
。” 虽然取得资格证是能使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武器,但是,如果因此而马虎对待自
己目前的工作的话,则毫无意义。 石川上班早出晚归。但平时的工作再忙,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和旅途的时间只是属于自己的时
间。 如果能充分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的话,则工作和取得资格证同时进行,对谁来说,都是可
能的。 想学外语,可是没时间! 想掌握一门外语的人很多。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那些每天要与外国人谈判的人姑且不说,不是迫切需要用外语的人,
即使有意要学,也很难为了学外语而特地去上语言学校。由于工作忙而抽不出时间来上学的
人当然很多。
这样一来,只有自学了。因而,每年一到四月,大家就下决心,买来NHK(日本广播协会)
的语言学讲座教材。听收音机,或看电视。 开始阶段是初级内容,要记的单词也较少,所以,只要认真地听广播,是能够顺利地入门的
。但是,一个月、两个月过后,要用到的单词越来越多,动词的活用越来越复杂,语法也越
来越难,搞得人头昏脑胀。
如果只在广播和电视播放语言讲座时学外语,那是无法学好的。听完后,看完后,若不抓紧
复习巩固当天所出现的新单词和新语法,在下次播放之前把它掌握牢固的话,则应该记忆的
东西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积越多。
这样一来,则只好放弃。渐渐地也懒得去听讲座了,教材也不买了。 有数据显示,实际上,教材的销售4月号的是100%,5月号的是80%,6月号的是60%,7月号
的则下降到25%。这也是许多人遇到挫折的一个证据吧。 但是,即使不依靠任何广播、电视这些手段,完全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语言,也能取得进展
。 前面已经说过,在记忆方面,利用像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旅途中的时间这样比较短的分散的
时间,去反复地记忆是很有效的。对需要动嘴的外语的学习来说,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来
“记忆”和“温习”是最合适的。
这里介绍几种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来练习外语的方法吧。 通过携带方便的单词卡来记忆单词 不管学习哪种语言,如果不首先掌握一定程度的单词量的话,是写不出文章的,也更不谈会
话了。 记单词有一个较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固定在圆环上的小卡片。这些卡片大家在初中和高中
学习英语时肯定都受过益。正面写着单词,反面写着译文。看的时候,一张张地翻过去。写
在卡片上的单词如果都能符合自己的目标,当然不错。
就拿英语来说,有以TOEFL(针对赴美留学的外国人的英语水平考试)、TOEIC(旨在国际
交流的英语水平考试)、英检(实用英语技能检测)等考试为前提的卡片。此外,还有《日
常会话必备2000词》、《商业用语3000词》等等,各种各样可供挑选的单词集在书店里都
有出售。如果从这些单词集里选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单词,则很有益处。
如果是坚持听广播讲座的人,则以教材为基础,每月一次,将新出现的单词汇总,做成卡片
,也许效果更好。 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不要带太多的卡片乘电车。并不是说太多的卡片不好携带,而是如同
前面多次提到的那样,记忆最重要的是“短时间”“反复”。 如果去公司的路上要花一个半小时的话,200~300张卡片也能在路上反复看几遍。但是,
如果单程只有30分钟,将同样数量的卡片带入电车,看1~2遍都很费劲。 重要的是,根据自己路上的时间长短,来决定所带卡片的张数。所带的卡片,单程最少要看
三遍为好。所带卡片上的内容确实掌握以后,再进入后面的内容。 在新的卡片看完几打后,再定期回过头来温习前面已学过的卡片。虽然自己希望全部记住,
但总有一些单词会从记忆里溜走。通过反复细致的复习,将一些模糊的内容深深地刻在脑海
然而,也有人感到制作卡片很麻烦吧。一想到考前复习那辛苦的日子,也许有人再也不想看
见卡片了。对这样的人来说,使用便携式游戏机里附带的英语单词软件较合适。 索尼公司生产的袖珍词库软件“袖珍单词”,里面收录了1600个单词。该软件在记忆单词
时,前面一组单词如果不清除掉就不会进入下面一组单词。简直就是给人一种玩游戏的感觉
。“要想办法进入下一关”,这种软件有意要唤起用户的兴趣。此外,作为提示,它还有显
示一部分拼写的功能。所以,就如同解智力测验题一样,在这一过程中,能记住单词。
Grey-sweet, 14:42第二部分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取得资格证和加强记忆的宝贵时间第9节 通过喜欢的电视节目来提高听力通过喜欢的电影或电视节目来提高听力 记单词是学外语的第一步。但是,要了解这些单词实际上是如何发音的,在文章里又是如何
应用的,还得通过听该国人的讲话录音或会话磁带来掌握。耳朵一听就懂的话,会话能力就
会一下子提高了。
但是,学习的最初阶段,到底是讲什么,听起来摸不着头脑。有时连单词与单词之间的分隔
都搞不清楚。提高外语的听力,“习惯”是必要的。 为了这种“习惯”,同样的东西,只有反复地听。如果使用耳机的话,在每天上下班的电车
里,就可实现这一目标。 如果去书店的话,学外语的磁带和光盘多得不知道选哪一种好。 在日本,学外语对那些不大有机会接触外国人的人来说,也许只有依靠这些教材。但是,就
英语来说,身边就有教材。 可以通过电视或录像,将美国的电影和电视剧的声音录到磁带里。 电影和电视剧根据剧情的发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场面。如果是现代剧,就能学到“生动的
英语表达”。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或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就更容易投入。想从简单的
英语开始学的人,可以将面向孩子的作品或节目拿来作参照。
除了电影和电视剧以外,英美媒体的报道节目也可作为参照。这些节目无论是卫星播放还是
有线播放,亦或是地面差转,都能在民营电视台的通宵节目里收到。因为多半是将一个话题
,花一定的时间做成一个特集,所以看的时候,注意力也容易集中。
在这些节目里,有运动员、电影明星、音乐家等,有时为了挖掘思想,还会就一个人物进行
长时间的采访。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人物的话,肯定会很愉快地进行听力的学习。 此外,不管什么人,其说话方式和发音方面都有个人的习惯,所以,与其听许多人在一起对
话,还不如听一个人长时间的说话更容易理解。 但是,有一点和单词卡一样需要注意的是,在上下班的路上,不要反复听时间过长的磁带。
像电影这样较长的资料,应该将其转录成适当的长度。 要是MD(微型磁盘)的话,音质好,操作也简单,所以能从想听的部分开始听。因为用不
着倒带,所以在外出的闲暇时间里,这是用于练习听力的最好的工具。 把脑子里所想的当场说出来 学习外语的最终目标还是自己能说吧。 肯定也有人认为,“如果光是为了说,那只有去学校,用目标语言与对方交流。否则就很难
掌握”。 但是,如果平时不熟,突然让你坐到外国人面前,恐怕很多人都无法熟练地运用外语交流吧
。 首先要自己一个人练习说。实际上,在与外国人交谈之前,还是进行一些演练为好。 创工·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保坂荣之介,以《情景·控制的惊奇》(PHP研究所)等数部著
作阐述了能力的开发方法。据他称,这种说外语的练习也能在上下班电车中进行。做法非常
简单,就是把头脑中所想像的情景全部置换成英语。
比如说,一想到“太累了”,马上就换成“I’m very tired.” 有时也小声说出来,反正是在电车里。要是感到不好意思,就稍微动一下嘴唇就行了。 例如,一想到明天的约定,就自言自语地说:“Tomorrow, I will go to ‘S’
company, and I should explain new plan. ”(明天我得去‘S’公司说明一个新的计划)。看到窗外美丽的晚霞,就感叹
道:“What a beautiful sight!” 也许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么简单的方法能成为对话练习吗?把教材上写的会话样本全部
记下来不是更好吗? 但是,我们想像一下。 比如去海外旅行时,把饭店房间的钥匙忘在房间里了。准备去服务台求助时,但不知如何表
达,在脑子里想“这种表达方式确实在哪本教材里学过。”这时,服务员恐怕会露出厌恶的
而且,例句中如果有记得模模糊糊的单词的话,则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走了样。况且,教材里
的例句能照搬使用的毕竟有限。 因而,用自己知道的单词,把自己的想法立即转换成英语进行练习的话,在实践中非常有用
。 保坂说:“表达不好的话,回家查查辞典就行了。在这种反复的过程中,表达能力就会不断
地提高。” 在这种说的练习的基础上,再加上前面介绍的记忆单词和听力的练习,所掌握的新的表达方
法就会不断增加,英语的表达方式就会更加丰富。 根据利用方法的不同,上下班电车也能成为了不起的语言学校。 享受看人,“读”人的乐趣 请想像一下这样一个场景。 从自己家里到公司乘电车需一个小时。你是一个上班路上花的时间稍长一点的人。平时,在
电车里都是看书。昨天那本书已经看完了,可今天又忘了把要看的新书装进包里。由于没有
什么可看的,感到无聊,就浏览车厢里的悬挂广告。但是,在拥挤的电车里,所能看到的广
告实在有限,一会就看完了。这时离公司还有40分钟的车程。哎,实在想读点什么。想读
的东西……。
请别着急。电车里可读的东西多着呢。而且比悬挂的广告还多。你可能已经明白了。那就是
“人”。 也许有人要问:“人能读吗?人只能看。” 可亲的表情,可怕的表情,好打扮的人,看上去没洗澡的人……确实,光从外表来看,就丰
富多样。 但是,再进一步观察每一个人的话,从他的表情和服装上,其性格就能略见一斑。 在头脑中所形成的这种启示,就是这里所说的“读”人。 他在公司里干什么工作,部下有几个人,老婆是个什么样的人,说不定还有个相好的……在
这想像的过程中,一个故事情节就诞生了,恐怕连水平不太高的小说家也自叹不如吧。 由于每个车站上下的人各不相同,所以,材料是无限的。 能把观察别人当作乐趣来享受的人,从乘上电车到下电车,没有时间感到无聊。 探寻站在你面前的人物的生活故事 三田理加(37岁),曾经是电影院工作人员,同时又是一位很活跃的职业漫画家,身兼两
职。由于电影院的工作要花一定的时间,所以画漫画的时间非常少。她希望得到哪怕一分一
秒的画画时间。因为光靠在家里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即使不能在桌上画画,也要充分利
用上下班路上的30分钟。
在叮哐摇晃的车厢里,虽然完成最终定稿很困难,但构思故事情节,写漫画对白,校正被称
为“名称”的台词,检查草图等,这些制作漫画的许多工序都可以在电车里完成。值得庆幸
的是,电影院开门的时间将近中午,上下班的时间比平常的高峰时间要晚一点。电车不挤也
为她工作带来了方便。
在“车内创作”的间隙,三田还有一种享受,那就是观察周围的人。 她一边观察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人或是坐在自己对面的人的动作及其穿的时装,一边想像着他
们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主要是想像这个人5分钟前、10分钟前、一小时前、一天以前、一周以前在干什么。分时
间段来想像是重要的。由于是对其生活的各个方面展开想像的翅膀,所以,基本上能勾画出
人物的形象。”
接着,三田在带入车内的素描簿上画素描,虽然只是简单的素描,但在为后面的漫画创作人
物原型时,这些素描和自己想像中的人物将成为重要的参考。 同呆在家里参考杂志上的照片画画相比,通过对现实人物的观察,更能刻画出人物的性格。 说到对人的观察,《上下班电车里的人的行为学》(创流出版社)的作者小林朋道(41岁
),可以说是人物观察的专家。直到几年前,小林还一直在冈山市的一所高中里任教。他在
从冈山县的仓敷市到冈山市的单位上班的路上,每天都要观察人物。从而创作了这部书。
“作为工作,我当教师,可是作为研究者,我也不想让眼睛闲着。这样一想,上下班电车里
的情景就浮现在脑海里。” 本来花鼠属动物的行为研究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但想一想,人也是动物,而且要观察的对象
就在每天的电车中。 “电车里的人既不受人际关系的束缚,也不带社会色彩。作为动物行为学的观察对象,这是
绝好的机会。” 对小林来说,上下班的电车是进行人物观察的合适的场所。同时,作为一研究者,那也是审
视和磨炼自己的地方。 在活生生的模特儿身上虚拟着服装搭配 在男士服装店做售货员的成田幸男(36岁),也许是职业的缘故,据说他对来往乘客的服
装特别留意。眼光总会去关注别人的裤子折线、皮鞋擦的光亮程度等等。 “可惜的是,十个人中有七、八个人是马大哈呀。特别是下半周,总是凌乱得很。” 那些受到成田严厉批评的公司职员们,恐怕是前一天晚上没有将衣服挂在衣架上,或是早晨
出门时,没有时间,顾不上擦鞋子吧。 一个人的仪容只要成田眼光一扫,他就开始了虚拟修饰。配什么样的服装,带点什么装饰,
这个人就显得特别好看,他在脑子里做着各种各样的设想。 “这个人如果配上颜色更鲜艳一点的套装就好了。如果是这身套装,则衬衫的颜色应该更亮
一些。这位大叔的领带如果与旁边一位小伙子领带交换一下,则他们两个都会显得更得体。
如此等等,总是在脑子里享受着这种乐趣。”
对成田而言,上下班的电车里拥满了活生生的服装模特儿。 如此养成的感受性,勿庸置疑,会被他活用于在服装店里为顾客挑选服装的实践中。
Grey-sweet, 14:43第二部分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取得资格证和加强记忆的宝贵时间第10节 判断地区经济的发展动向 为了确保座位这一“实益”目的而观察人物 也有人为了确保座位而观察乘客。 在索尼公司工作的浜田寿人(22岁),每天早晨乘山手线电车上班,单程需要40分钟。他
把尽快找到座位作为自己上车后的目标之一。 早晨上班高峰期以拥挤而闻名的山手线,当然一上车不可能马上找到位子。要是觉得坐着的
人谁有可能马上下车,就站在他的面前。 并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坐下,而是自己能不能坐下决定了自己当天的状态。预测坐着的人是
否要下车,如果自己猜对了,说明自己的直觉敏锐。通过游戏的感觉来享受上下班路上时间
“比如说,车上正在看书的人,快要到目的地的时候,每停一站,他都会看看窗外加以确认
。当目的地马上就到时,他会把书收进包里。受到这种启示,则若无其事地靠近他。” 如果预测对了,则表明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没错,因而从早晨起,就会有一个好心情。“工作
中可能有什么好事”,会获得这样一种高涨感。 坐到了位子,再加上又得到了积极的“干劲”,因而可谓是一石二鸟。 不过,即使预测错了,那个人最终没有下车,也不过分失望。那么,这个人到哪儿去呢? 他在什么单位工作?这样任意想像以消磨剩余的时间。当然,这期间,也以敏锐的目光来确
认有没有下一站要下车的人。 从车站广告牌上判断地区经济的发展动向 也有人不是观察人物,而是把观看广告牌当作每天上下班路上的必修课。 井上泰男(34岁),是位于名古屋有名的几条繁华街道之一的荣街的一家银行支店的职员
。每天从名铁犬山线岩仓站乘名古屋地铁东山线去单位上班。 “大致浏览一下铁道线对面广告牌的内容。如果有空位置的话,就预测哪种行业的广告牌会
占据目前的空位。” 井上在车站等电车时,边在站台上来回走着,边看广告牌。 车站的广告牌充分反映了当地的变化。 新兴住宅区的开发如果取得进展的话,首先是与不动产有关的广告特别醒目。然后是新开业
的医院妇产科的广告牌等等。 “猜中的还是比较少啊。但是,这也是一种锻炼吧。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走向进行预
测也是银职员的工作之一。” 在这种持续锻炼的过程中,离自家最近的车站广告牌的内容及其排列顺序也已扎根在自己的
脑海中。 在银行融资课任职的井上也经常出差。转乘地方线前往目的地的途中,经常会不知不觉地看
车站的广告牌。 “是刚进入银行的时候,上司教给我的学习方法。我的上司可能是从他的上司那里学来的,
也可能是从书上看来的。” 头脑的训练材料在上下班的路上,到处都是。如果能发现这一点的话,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就
会变为提高自己技能的时间吧。
Grey-sweet, 14:44第三部分 最有效地利用上下班路上时间的观点变化第11节 上班高峰期奔向公司的“痛勤”地狱 上班高峰期奔向公司的“痛勤”地狱 连身子都动不了的满员电车。 书和报纸都看不了,只是忍耐着痛苦的时间。 就像“通勤地狱”这个词所表明的那样,在拥挤不堪的电车里,奔向公司的人很多。 站台上的乘务员使劲将乘客推进电车的情形,对外国人来说,好像是非常罕见的。在介绍日
本的电视节目里,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 在每天早晨的上班高峰期,去公司的职员们都承受着巨大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疲劳。“通勤”
(上下班——译注)与“痛勤”的读音一样,由此可见一斑。 在私铁和JR东京市中心区的线路上,上下班高峰期要增开电车。乘客称之为“时差通勤”
。但是,其缓解拥挤的效果并不明显。首都圈的上下班人员,对这一点肯定都有切身体会。
有显示电车拥挤程度的数字,这一数字叫“拥挤率”。 所有的座位都坐满,所有的吊环都有人拉住,座位旁边的立杆也有人握住。这种状态作为电
车的定员。乘客数对定员数的比率就是“拥挤率”。 乘客数正好与定员数一致,拥挤率是100%。 当拥挤率是150%时,站的人就会肩碰肩,可以轻松地看报纸。 当拥挤率是180%时,虽然身体有接触,但还能有看报纸的空间。 当拥挤率是200%时,就会有压迫感,与旁边的人紧挨着,无法看报纸,不过能勉强看杂志
。 挤得不能动弹的满员电车是有限的 身体不能挪动,电车摇晃时,身体就会倾斜,拥挤率是250%。这种现象只有电车里才有。 但是,拥挤到这种程度的线路并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上班高峰期这一时间段,就是以8
点为中心的一个小时左右时间。 我们来看一看实际上首都圈几家铁路公司拥挤率最高的线路和区间吧。 首先是西武铁道。在池袋线的特快电车上,最挤的是石神井公园~池袋段,拥挤率180%。
新宿线的下落合~高田马场,拥挤率170%(各站都停的电车与特快电车的平均数)。
京王电铁:京王线的下高井户~明大前,拥挤率168%,因为有换乘站,所以这个区段经常
拥挤。井之头线的神泉~涩谷,拥挤率150%,这是各站都停的电车与特快电车的平均数。
小田急电铁:小田原线的世田谷代田~下北泽,拥挤率191%(各站都停的电车与特快电车
的平均数)。 其次是都营地铁。三田线的西巢鸭~巢鸭,拥挤率174.8%。新宿线的新宿~新宿三丁目,
拥挤率159%。 营团地铁:拥挤率最高的是千代田线的町屋~西日暮里,拥挤率212%。接下来,东西线的
门前仲町~茅场町,拥挤率201%。营团地铁的其他线路,拥挤率基本上是140%~180%。新
开通的南北线,拥挤率较低,为105%。
根据首都圈上下班人员的体会,与这些私铁和地铁相比,JR山手线显得更挤。但是,JR东
日本没有公布上下班时间的拥挤率。 另一方面,京阪神(指关西的京都、大阪、神户地区——译注)的拥挤率又如何呢? 近铁奈良线的河内永和~布施(拥挤率160%),南海电铁高野线的百舌鸟八幡~三国丘(
拥挤率158%),阪急电铁宝塚本线的阪急三国~十三(拥挤率152%)等这些区间拥挤率较
高。但早晨的高峰期,没有首都圈挤。
京阪神大手私铁五家公司也有一个平均拥挤率。 1997年的平均拥挤率是148%。据说,京阪神1965年~1970年的平均拥挤率超过200%,现在
上班高峰期的情况可以说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从上述数字来看,上班高峰期,最拥挤的区间虽然拥挤率超过了200%,但大部分在200%以
内。尽管感觉是“满员”,但这种状态,还是能够看杂志的。 而且,是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在这高峰期时段去上班呢?并不是这样。 各铁路公司都向社会推荐“错时上班”。虽然上班人员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情况,但错时上班
并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的话,避开上班高峰这一时间段是很容易的。 即使是必须按时到公司,也还有其他方法。虽然开始工作的时间不能推迟,但是可以提前上
班。如果早点从家里走,避开最拥挤的高峰期的话,就可以躲过“地狱”般的满员电车那种
“痛勤”。
有人早上天未亮就起床,把早晨的时间作为自己的时间来充分有效地利用。不乘早晨拥挤的
上班电车,这是“早起型生活”的优点之一。 在许多人被早上拥挤的电车挤得死去活来的同时,也有不少“早起型的人”,在一大早的电
车里享受着座位,舒舒服服地去上班。
Grey-sweet, 14:45第三部分 最有效地利用上下班路上时间的观点变化第12节 一大早去上班所带来的两个黄金时间 一大早去上班所带来的两个黄金时间 松山真之介在与网络系统有关的公司工作。每日发行互联网的书评杂志《Webook of the
day》。他的书评在招聘信息网站“ISIZE”的图书角也有连载。 在每天忙碌的同时,还要看一本书,写书评。要说他的劲头儿是从哪儿来,那就是来自早晨
上班的路上。 松山早晨4时40分从千叶县的家里出门。如果是冬天,还能看得见星星。 “也许有人觉得太辛苦了。可是,在我看来,特地赶在早晨高峰时间段上班要更辛苦啊。” 松山比上班高峰期提前二个小时去上班。 满员电车由于上上下下的人太多,所以,总是容易晚点。而一大早的电车因为人少,都是正
点运行。转乘也很顺利。 “用不着跟着别人后面匆匆忙忙地走,感觉非常爽快哟。在电车里看看书,吃吃早点,一个
人占四个人的位子,有时还把公司的资料摊开看。” 这几年,一到年底,有时还在车里写贺年卡。如果是明信片,带着走路也不麻烦。如果每天
写十张的话,每张的时间都很充分。能写出充满感情的贺年卡。 “再从电车里看着升起的朝阳,心里畅快极了。光这一点,就觉得早起乘电车很有意义。” 在电车里摇晃的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充实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上班路上的时间对松山来说
,真正是黄金时间。 下班后,第二个黄金时间又开始了。 “公司里的人都下班了,工作也有了进展,这时,一个人留在公司里,最适合思考问题。有
时就写一写刊登到电子杂志里的书评。” 从高峰时段上班转为一大早上班改变了一天的生活 每天早晨,在满员电车中,为了有个落脚的地方而使尽了全身力气。别说摊开书本,连身子
都无法挪动。这样的人不妨下决心把时间错开一下。 虽说是上班高峰期,而真正最挤的也就是那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即使错开半个小时,也可
以乘上较空的电车。根据地区的不同,如果提前一个小时上班的话,还能有座位。 贪图被窝儿的温暖,直到非起来不可时才起床,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匆匆忙忙跑出家,
又在满员电车里颠簸,快到点了才赶到公司。每天这样的话,反而更累。 乘一大早的电车上班的话,从家里到车站能够以很好的心情散步。早晨既可以沐浴那特有的
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又可以独享那街道上的寂静。空空荡荡的车厢又可以带给你一个舒适的
心情。首先就不会有那种烦躁不安精疲力竭的感觉。
一大早,公司里人员较少,这时构思一天的工作计划,做些工作上的准备,会使工作取得意
想不到的进展。准备工作做好后,一天的工作就变得轻松愉快了。 要改变一下气氛,到公司附近的咖啡店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吧。早晨的咖啡店多半只有个把
客人,也没有中午那种叽叽喳喳的吵闹声。 在公司附近,还有英语会话和面向公司职员资格考试的清晨讲座。 晚上的讲座由于加班和社交,很多人无法参加,如果是早晨,就完全可以按照日程进行。 早晨一大早就起来听讲座的人都是一些积极性很高的人。从这些人身上受到的启发也较多吧
。 在体育馆出一身汗后,再去上班,肯定也会有一个好心情。 自己一天的日程,提前一个小时也好,提前两个小时也好,如果转换成“早起型”的话,早
晨的上班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早晨发生了变化,那么一天的生活就会与以前截然不同。 上班路上的时间如此之长唯有日本 让我们来看一看把长时间花在上班路上这一问题吧。上班路上花太长的时间,肯定有人认为
“自己的时间被剥夺了”。 即使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人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也算长的。 根据NHK放送文化研究所的“国民生活时间调查”(1995年)显示,日本人花在上下班路上
的时间平均是1小时15分。而且还有一年一年变长的趋势。 还有其他的统计。据总务厅每5年进行一次的“住宅统计调查”(1993年)显示,全国上下
班路上需一个小时以上的人占上班总人数的16.1%。需一个半小时以上的人占3.6%。这虽然
包括在家上班的人数和住在单位里的人数,但可以说,远距离上班的人并不算多。
但是,首都圈(东京、横滨、千叶圈)的情况就不一样。路上需一个小时以上的占32.3%,
需一个半小时以上的占7.6%。几乎是全国平均数的两倍。 在京阪神圈,路上需一个小时以上的占21.4%,需一个半小时以上的占4.0%。正好处于首都
圈与全国平均数的中间值。 如此看来,不得不花长时间在上下班路上的人,主要是大城市,特别是首都圈的上班族。 另一方面,海外的情况又如何呢? 总务厅把住友商事驻海外的20个机构的日本人职员作为对象,进行了调查(1998年)。结
果显示,上下班路上超过一小时的人占8%,超过一个半小时的只占1%。 交通工具方面,有超过66%的人乘小汽车。虽然不能同以电车为主的日本的情况进行单纯的
比较,但可以说,在日本大都市圈上班的职员,即便从国际上来看,其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也
是相当长的。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还是短点为好。可能许多人是这样想的。 但是,也有人特意花多于平时几倍的时间和几倍的距离,用于上下班的路上。自己主动成为
“远距离上班者”。 从自己家里到公司四十分钟的距离却要花两个多小时 东京·池袋站 既是出版社的经营者,又是总编辑的西田哲郎(54岁),从池袋乘营团地铁有乐町线到离
办公室最近的饭田桥站,只需9分钟。可是,西田有时并不乘地铁,而是特意乘较花时间的
JR山手线。
他一早六点钟从家里出发。乘西武池袋线,最迟六点半到达池袋。再从那儿乘JR山手线的
外环线。 “因为是环线,所以,外环线也好,内环线也好,乘哪个都行啊。” 一大早,座位也空。西田“安安心心地”坐在三人座位上,从包里拿出一沓稿子。 “要‘兑现诺言’,必要的时候,只能这么做。也就是说,‘稿子今天必须看完,明天就得
谈感想’。由于前一天晚上喝多了点,没有把任务完成啊。” 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都把稿子往出版社送,这种情况较多。如果马上能看掉,写点什
么意见当然好,但有时候懒得看,就拖了下来。不久,作者又会打电话来问:“那篇稿子怎
么样?”西田心里发虚地对应道:“明天一定给你答复。”于是,在上班前乘山手环线,兜
“大约二周时间就把事情结束。这是集中精力的胜利啊。” 山手线绕一周,约需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内,把任务完成。也就是说能够践约。 乘山手线兜圈儿旅行“检票口内吃早餐,中途能下车” 西田有时心血来潮,不是为了工作看书,而是为了享受看书的乐趣而乘山手线的。 “从初夏到九月份这个季节是最好的季节啊。黎明时分大约是五点钟左右。高高兴兴地离开
家。” 包里放进两本内容不同的书。一上电车就打开书。根据心情的不同,有时看一本,有时两本
轮换看。随意翻阅。他经常是中途下车,买完体育报纸后,再乘电车。 “最近,《日刊体育》的记者可能是反应迟钝了,所以我改看报纸了。从驹込站下车,边欣
赏杜鹃花边盘算着先在哪儿填饱肚子。” 不出检票口就把早饭吃了,要么在品川站,要么在上野站。车站内的饮食店很多,很方便。
如果出了站再吃早饭的话,一般在东京站附近的精养轩用餐。 “早晨的阳光让人神清气爽啊。感觉就像游客一样。” 西田乘山手线当日往返的兜圈儿旅行,二周,最多三周就结束。 “有一点需要注意。乘车时间太长,出站时,自动检票口的横挡就会嘭地一下关上。就得从
值班窗口那边走。自动检票机的性能太好也是一件麻烦事啊。”
Grey-sweet, 14:46第三部分 最有效地利用上下班路上时间的观点变化第13节 人在拥挤的电车里反而更安心人在拥挤的电车里反而更安心 像西田这种情况,是能够在办公室里看稿子的。也可以在家里看书。但如果那样的话,就会
受到干扰。而在电车里,谁都不会来干扰你。那种环境是与西田所说的“集中精力的胜利”
紧密相连的。
电车里,即使人再多,也用不着在意。因为周围都是陌生人,所以没有必要像对熟人那样介
意。因而是集中注意力干某件事的最好空间。 而且,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并不受拥挤程度的影响。当然挤得不能动弹的话,另当别论,稍微
挤一点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也可以这样说,人稍微多一点,反而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有一个调查结果很有趣。 在前面讲过的《上下班电车里的人的行为学》里,作者小林朋道以在电车中所观察到的人的
各种各样的行为作为题材,其中记述了有关电车乘客的“转移行为”的次数。 “转移行为”是动物行为学的术语。是指“内在的紧张状态和纠葛状态下所表现出的‘不合
时宜的’突发性行为”。据说,在哺乳动物和鸟类动物中,经常能看到这种行为。 用在人的表现上,就是在人际关系的紧张状态下,内心不平静时,无意识中所做出的不必要
的行为。做出了可以不做的动作。 乘上电车的人,是新加入正在乘电车的集团的“动物”。在确定自己的位置或是决定放置自
己行李的位置期间,会出现摸摸下巴,抓抓头发的“转移行为”。 于是,小林将站在车门口的乘客的这种转移行为的次数作了统计。结果显示,车越挤,转移
行为就越少。 在电车中,人越少,纠葛就越多。也就是说,人一多,紧张感就弱,心理上的稳定状态就容
易提前出现。 像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拥挤的电车中,人却能安心地专注于某件事,这也得到了科学上的证
明。 西田在适当拥挤的山手线电车中,集中精力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班下班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