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部位与经脉的关系而且耳朵上的经脉摸上去硬硬的是什么原因

刘长青 专业医师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医生建议:您的应该是有炎症的表现。
医生回答:有肿大的淋巴结吗?
医生回答:耳朵后面有种痛的感觉,这应该是上火的表现。
医生回答:注意不要吃辛辣食物,多喝点水。
追问:耳朵后面,头里面疼
医生回答:颈椎感觉到难受了吗?血压高吗?
医生回答:那应该是颈椎压迫神经造成的。
医生回答:应该检查一下血压
追问:哦,压迫神经怎么办
医生回答:可以按摩颈椎。

向专家医生提问专业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耳诊是一种通过观察耳廓的位置、大小、厚薄、形态、颜色、血管及其它“阳性反应物”(如丘疹、脱屑、皱折等)变化;或用手指触摸其形态改变;或用探笔、探棒等按压耳廓上的穴位以查其阳性压痛点;或用耳部信息测量仪测量耳部信息的变化;或用特制染色液进行耳穴染色以观察耳穴的颜色变化等来预测寿夭、诊断疾病、判断预后的诊断方法。

1.耳与经络关系密切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说明经络与耳部的关系十分密切。故《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2.耳与脏腑的关系密切 五脏之中,耳与肾、心的关系最为密切。耳为肾所主,肾开窍于耳。如《中藏经》曰:“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关于耳与心的关系,《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指出心开窍于耳是因“肾者水也,心者火也,水火相济,心气通耳,故以窍言之,即心以耳为窍。”

此外,肝藏血,耳受血始能听。心主血,肺主气,心肺合司宗气,肺朝百脉,宗气上贯于耳,耳方能闻。脾胃为升降之中轴,脾胃升降失司,清阳之气上达贯耳,耳方能聪。因此,耳不仅为肾窍、心窍,同样亦为肝窍、肺窍、脾窍。耳虽为人体的一个小部分,但耳具有预报全身脏器生理、病理的全息作用。所以脏腑组织的病变可反映于耳,通过察耳可较早测知内脏疾患。

综上所述,耳郭是人体体表外窍中的重要荧光屏,是人体信息输出、输入最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耳是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缩影,人体各脏器、各部位与耳部皆有集中反映点,脏腑组织有病必然反映于耳,因此,通过察耳可以窥知内脏之疾患。耳穴分布图见图5-1;耳穴标准化方案穴区分布图见图5-2;耳与脏腑组织相关图见图5-3。

目前,耳诊也由以前的单一耳穴视诊法,发展到了包括耳穴视诊法、耳穴触诊法、耳穴压痕法、耳穴电测定法、耳穴染色法、耳痛原因分析法、耳穴知热感度测定法、耳温测定法、耳穴压痛法、耳心反射法等多种方法,并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将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种方法介绍于下。

1.望诊法 是通过肉眼观察耳廓皮肤上出现的色泽、形态改变、血管变化、丘疹、脱屑等“阳性反应物”的出现及耳廓的大小、厚薄等,并依据其所在耳穴对疾病作出诊断。望诊前切忌揉擦、洗浴耳廓,光线应充足,且以自然光线为佳,并力求排除耳廓上痣、疣、小脓疱、冻疮、疤痕等假象,同时还应注意耳廓上阳性反应物与气候、出汗程度的关系等。

包括触摸法和压痛法。触摸法是医者左手轻扶耳廓,用拇指指腹放在被测耳穴上,食指衬于耳背相对部位,两指腹互相配合进行触摸;或利用作压痛测定的探棒或耳穴测定仪的探测及在探测耳穴时稍用压力,并在划动中感知耳穴的形态变化。触摸法主要注意有无隆起、凹陷、压痕及其深浅和色泽改变。触摸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右后左,按耳廓解剖部位进行。在系统触摸耳廓各部位基础上,右耳以触摸肝、胆、胃、十二指肠、阑尾穴为主;左耳以触摸胰腺、心、脾、小肠、大肠穴为主。

压痛法是医者左手轻扶患者耳背,右手持探棒、圆珠笔芯等以50~100克的均匀压力按压耳廓各穴,并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从而寻找出压痛最敏感的耳穴。用压痛法普查耳廓或在耳轮脚周围、肿瘤特异区、三角窝探查痛点时,还可采用划痕法,即用上述压力,均匀地在被测部位滑动,以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并根据划痕颜色的红、白和凹陷恢复的快慢来决定有关病证的虚实。

3.电测定法 是采用信息诊断仪或耳穴探测仪通过探查耳穴生物电的改变,并以电阻降低(为阳性信号)的部位作为躯体、内脏病症诊断的参考,故又称为良导法,所探查到的穴点也叫良导点。

上述各项耳穴诊断法在临床应用时可互相参照,并可根据一看(望诊法)、二摸(触诊法)、三压(压痛法)、四电(电测法)进行系列诊察。这样不仅能排除各种假阳性点,而且也只有在对出现的各种阳性反应全面分析后,方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耳部信息综合分析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将敏感穴按系统和脏腑器官进行归类,在每个系统内找出最强点,作出初步的诊断。二是根据一个系统和另一个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强的信号为中心,去伪存真,排除假阳性,作出初步的诊断。三是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进行最后的诊断。临床进行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根据脏象学说理论进行分析 如骨折患者在肾穴有阳性反应,胃炎患者在肝穴上有阳性信号,可根据“肾主骨”、“肝气犯胃”的理论进行分析。

2.根据胚胎倒影学说进行分析 许多耳穴是根据胚胎倒影学说进行定位和命名的。如胃区或肝区出现阳性信号,可能是胃病和肝病。若在两穴之间出现阳性信号时,按投影关系定位往往可以准确地诊断出疾病所在。如脊椎疾患时,可按投影关系大致判断出病变发生在第几椎骨。

3.根据特定穴位进行分析 在耳穴中有一些特异性穴位,分别代表一种病或一种症状,或用来区分某一种疾病的急慢性。如支气管扩张点可以用来诊断支气管扩张;肝阳1点和肝阳2点可以用来区分急慢性肝炎等。

4.根据各种疾病的诊断参考穴进行分析 如经过长期临床诊断资料的积累和大量临床病例的观察,发现肾、肾炎点、膀胱、输尿管、腰痛点等穴在肾炎病者中出现率很高,于是将它们作为诊断肾炎的重要参考穴。

5.根据经络学说进行分析 利用经络与耳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排除假阳性及帮助正确诊断有重要意义。如睾丸有病变,往往在肝区出现一个明显的信号,这时不能误认为是肝脏发生病变。

为创立有中医特色的测耳诊法而努力摸索。利用患者耳壳穴点上形态、色泽和痛觉改变的某些规律以协助诊断的报道不少。如伟湘林对耳垂皱纹与冠心病相关性进行观察,此类研究结果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和重要学术意义,但由于对耳穴反映病变的规律远未深刻把握,故测耳诊距临床实用为时尚早,仍应总结规律反复验证。

就临床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作一概述。

1.诊肿瘤 癌症患者耳部的阳特征主要表现为耳壳有关部位的增厚隆起,以及相应部位皮肤颜色的异常。宋一同对54 例肝癌患者耳壳视诊结果,肝区有结节隆起者32人,对照组52人中只有2人;肝区呈菜花状或点片状暗灰色者22人,对照组则无。此外54例肝癌患者在特异区Ⅰ(耳轮边缘的中上端)、特异区Ⅱ(耳垂扁桃体穴3-4,呈一条线),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与现代医学诊断结果对照,符合率88.33%。陈业孟采用耳穴视诊与穿刺细胞对照检查癌症200例,符合率为88%。

2.诊心脏疾病 临床上在仔细观察某些冠心病患者的耳垂时,常可发现一条斜线的皱痕,它是从耳屏剪切迹外伸到耳垂边缘的一条斜褶,即称为“耳褶征”或“耳垂皱褶”。如伟湘林对耳垂皱纹与冠心病相关性进行观察。

3.诊肝胆疾病 窦国祥等耳壳视诊已确诊肝胆疾病64例,有57例耳壳肝胆区均见阳性发现(呈斑块或条束状软骨隆起,丘疹或粟粒样软骨结节和不超过皮肤的苍白结节)。宋氏检查54例肝癌患者,肝穴有结节者32人,而对照组52人只有2例有结节。

4.诊肺部疾病 肺部疾病在耳廓上也有其特征性改变。急性肺炎在耳廓的两肺间、肺结核活动期在耳廓肺区均呈点状或丘疹样红晕;肺结核钙化期则在肺区呈针尖样凹陷一至数个。

5.诊脊柱病 吕氏进行了125例脊椎退行性变耳诊与X线检查对比观察,采用耳诊观察对耳轮体(AH8、AH9、AH10、AH11、AH12、AH13),耳甲肾(CO10)上的阳性反应。结果耳诊检查与X线检查符合率较高,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耳诊可作为脊椎退行性变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另外,还有人对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诊精神疾病、间日疟、血吸虫、脑动脉硬化症、疼痛症等均有所研究。

其研究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1.伤害刺激的耳部反映:上海生理研究所在猴耳廓实验性压痛反应点的研究中观察到:分别给予(一)腓骨折断术;(二)辣椒油棉球包围坐骨神经;(三)连续多次向下腿注射15%高渗NaCL溶液;(四)颅顶开窗术四种伤害性刺激后,在耳廓下均出现压痛点,而且大多数集中在三角窝及对耳屏下面的沟中。他们还通过向猴脑室内注射麻醉药或中枢神经兴奋剂,观察了耳廓压痛点的校长情况,指出耳廓压痛反应点的中枢部位与脑干中央脑室附近有关。

2.耳诊与水负荷的关系:哈医大对42名健康男、女大学生进行实验性大量水负荷,前后耳廓身躯压痛点观察说明机体水负荷的增加与耳廓肾区敏感点有一定的关系。

四、耳诊与心脏 北医大报道心肌梗塞兔耳廓凹面下1/3皮肤出现大量低电阻点

五、耳诊与胃 据北医大的研究结果,胃溃疡组兔耳廓凹面下1/3皮肤出现了大量低电阻点,在胃溃疡愈合时低电阻点逐渐消失。

根据现代医学生理、病理学理论进行分析如十二指肠溃疡时在耳廓上的反应主要以消化系统为主,强信号集中在十二指肠。除此之外,现代医学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有关,所以皮质下常出现阳性信号。本病多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胃泌素增加,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故在测试交感、神门穴时信号反应较强;再由于疼痛的放射,而在肩、背、腰等穴也会出现阳性反应等。所以在信息诊断中要首先了解这些变化,以便判断疾病时灵活掌握。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临床、实验研究均证实了体表穴位与体内脏腑的对应关系。

现代实验观察证实手少阴心经的刺激感传可以上传耳廓,表明心耳之间确实以经络为媒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事实上,耳下确有丰富的神经血管,与脑及人体各部组织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医者从神经生理学、神经体液学、生物控制学说、生物电学说等角度亦证实了耳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宋一同,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86;(3):41

2、陈业孟,等 上海针灸杂志 1987;(3):36

4、窦国祥,等.浙江中医杂志,1980,(5):217

6、耳穴诊断学编委会.耳穴诊断学 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65-270.

【耳朵人体全息示意图】

耳朵的结构有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正常我们看到的是外耳部分,也加耳廓。从耳廓的形状和颜色可以反映你的身体健康状况,因为人体各组织器官在耳廓上都有相应的反应穴位。其实早在2500年前,《黄帝内经》上就有关于“观耳”、“望耳”、“诊耳”的记载,“耳高者肾高、耳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而现代医学运用生物全息理论,对耳廓的表面结构和解剖名称所对应的人体各组织器官,以其形态和颜色来反映身体健康状况。

耳廓分前外側面和後內側面。

1. 耳輪 為耳廓周緣向前捲曲部分。
2. 耳輪腳 為耳輪在外耳道口上緣伸入耳甲內的橫行堤狀隆起。
3. 耳輪結節 耳輪外上方稍肥厚的結節狀突起,又稱達爾文結節。
4. 耳輪尾 耳輪下端與耳垂相接的無軟骨部分。
5. 耳輪棘 在耳輪與耳輪腳交界處,因該處有軟骨突起如棘狀故名。
6. 對耳輪 耳輪前方與其相對的平行弓狀隆起。由對耳輪體部、對耳輪上角和對耳輪下腳組成。
7. 對耳輪上腳 對耳輪上端分叉之上支。
8. 對耳輪下腳 對耳輪上端分叉之下支。
9. 三角窩 對耳輪上下角之間構成的三角形淺窩。
10. 耳舟 耳輪與對耳輪之間構成的凹溝。又稱舟狀窩。
11. 耳屏 又稱耳珠,為耳廓外面前緣,外耳道口前方的瓣狀隆起。耳屏的個體差異較大,常有單峰、雙峰、三峰等型。
12. 對耳屏 耳垂上部與耳屏相對,對其輪下部彎向前方的隆起。
13. 屏間切跡 耳屏與對耳屏之間的槽狀切跡。
14. 屏上切跡 耳屏上緣與耳輪腳之間的凹陷,或叫前切跡。
15. 耳甲 為由耳屏、對耳輪下角、對耳輪、對耳屏,屏間切跡等所圍成的凹陷。耳甲被耳輪腳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耳甲艇,下部為耳甲腔。
16. 耳甲艇 又稱耳甲窩,為耳輪腳以上的耳甲部分。
17. 耳甲腔 為耳輪腳以下的耳甲部分。其底部有被耳屏遮蓋的外耳道口。
18. 輪屏切跡 對耳輪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
19. 耳垂 指耳廓最下端,無軟骨的皮垂。
  以上,見圖8一1。

1. 耳舟後隆起 耳舟背面的隆起部分。
2. 對其輪後溝 與對耳輪相對應的背面凹溝處。
3. 耳垂背面 耳垂的背面部分。
4. 耳輪尾背面 耳舟後隆起與耳垂背面之間的平坦部分。
5. 三角窩後隆起 三角窩的背面隆起處,位於對其輪後溝與耳後上溝之間。
6. 耳甲艇後隆起 耳甲艇的背面隆起處。
7. 耳後上溝 對耳輪下腳之背面,三角窩後隆起與耳甲艇後隆起之間的凹溝。
8. 耳甲腔後隆起 耳甲腔背面的隆起處。
9. 耳輪腳後溝 耳甲腔後隆起與耳甲艇後隆起之間的凹溝,於耳輪腳的背面。
10. 耳輪腳後溝上支 耳輪腳後溝分叉的上支。
11. 耳輪腳後溝下支 耳輪腳後溝分叉的下支。
12. 珠形隆起 耳輪腳後溝上下支之間的小隆起。
13. 屏間切跡後窩 耳垂背面上方、耳甲腔後隆起下方的凹窩,與屏間切跡相對的背面。
14. 對耳屏後溝 對耳輪後溝與屏間切跡後窩之間的凹溝,位於對耳屏背面。
15. 耳輪背面 即耳輪的外側面,因耳輪向前卷曲,故此面多向前方。
  歸納起來,耳廓後內側面共有:一窩、三面、四溝、五隆起。
三面:耳輪背面、耳輪尾背面、耳垂背面。
四溝:對耳輪後溝、耳後上溝、耳輪腳後溝、對耳屏後溝。
五隆起:耳舟後隆起、三角窩後隆起、耳甲艇後隆起、耳甲腔後隆起、珠形隆起。以上見圖8-2

人體內臟在耳廓對應分布是有其規律性的,它在耳廓前外側面的排列像一個在子宮內倒置的胎兒,頭部朝下,臂部及下肢朝上,胸部及軀幹在中間。即頭面部在對耳屏、耳垂;上肢分布在耳舟;軀幹分布在對耳輪;下肢及臀分布在對耳輪上腳和下腳;盆腔分布在三角窩;消化道分布在耳輪腳周圍;腹腔分布在耳甲艇;胸腔分布在耳甲腔;鼻咽部分布在耳屏;內分泌分布在屏間切跡(見圖8-3)

如前所述,當機體某部位或某臟腑發生病理變化時,其信息可以通過經絡達於體表──相應部位耳穴出現壓痛。利用耳穴壓痛信息了解機體狀況,是耳穴診斷的基本方法。探查壓痛點的方法一般採用觸壓法,即用耳穴探棒或火柴棒均勻點壓耳穴,找出壓痛顯著的穴位,然後根據中醫基本理論和現代醫學知識進行分析、辨證,為臨床診斷疾病提供依據。若在相應的區域出現壓痛反應,則說明相應的體內臟器有疾病發生。

  觸診法又分點壓法和劃壓法

  點壓法是以探棒順序點壓耳穴,找出最痛點,這時要注意病人的表情,如皺眉、眨眼、躲閃、呼痛難忍或拒檢等。如壓痛點不突出時,可多檢查幾個點,相互比較讓患者指出最痛的點。另外也可根據患者主訴,重點點壓有關耳穴,以節約時間。點壓時各穴用力要均勻,也不可用力過重,以免造成人為痛點。另外檢查前不要擦洗,揉搓耳廓,以免出現假陽性。

二、劃壓法  劃壓法是利用探棒壓耳廓各區,依次進行劃動,重點耳穴稍加壓力以劃出反應點的方法。

(一)耳廓的生物全息规律:耳廓上所反应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2、耳甲腔-上焦-心肺

3、耳甲腿-下焦-肝肾(大小肠、膀胱、胆)

7、耳轮脚、三角窝-生殖泌尿

1、耳廓相应部位有一结节状隆起或见点状凹陷、圆圈形凹陷、索条样隆起及纵横交错的线条等形状,常见于肝病、胆石症、肺结核、心脏病、肿瘤等疾病。如肝硬化的患者,在耳廓肝区处多可呈现隆起和结节,边缘清楚。

2、耳廓相应部位出现高于周围皮肤的点状隆起,见有水泡样丘疹,俗称鸡蛋疙瘩,颜色可红可白,常见于急慢性气管炎、急慢性肠炎、急慢性阑尾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等疾病。

3、耳轮出现粗糙不平的棘突状结构,常见于腰椎、颈椎骨质增生等疾病。

4、耳垂上有一条自前上至后下的明显皱褶的斜线纹(可以单耳,或双耳同时发生),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

5、耳面皮肤血管充盈易见,常见于支气管扩张、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疾病。

6、耳垂肉薄呈咖啡色,常见于肾脏病和糖尿病。

7、耳廓肥厚,若身体亦属肥胖,具有脑溢血的倾向。

8、耳廓薄而透明,血管脉络清楚浮现,表示呼吸器官有问题。

9、耳廓萎缩、无力是心脏衰弱的症状。

1、耳垂青色,为房事过多的表现。

2、耳轮焦黑、干枯,为肾精亏极的征象。

3、耳廓红肿,为少阳相火上攻,或为肝胆湿热火毒上蒸,也可以是中耳炎或疖肿、冻疮所致。

4、耳背上见到红色脉络,并伴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

5、耳垂经常潮红,为血脂稠体质者。由于受寒,耳垂变为紫红色,就会肿胀发展为溃疡,还容易生痂皮,这是体内糖过剩的表现,易患糖尿病。

6、耳廓上产生白色的糖皮样皮肤脱屑,擦之不易除去,常见于各种皮肤病。

7、用手摩搓耳廓,如果不见泛红疑为贫血。

8、耳垂如有部分呈现青色,可能罹患了风湿性关节炎。

  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

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
   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視診是通過對耳廓及耳穴區皮膚進行細微觀察,以其病理形態診斷疾病的方法。

  耳穴視診時要求診室採光充足,室溫適宜,環境安靜,並充分暴露檢查部位。診前注意不要用力擦洗耳廓,以免引起血管擴張而變色,或把陽性物擦掉。耳廓不潔時,可用棉球輕輕擦淨,同時,還要注意性別、季節、氣候的差異。必要時還可藉助放大鏡,以觀察耳廓耳穴皮膚的細微變化。

  視診時醫者兩眼平視,以一手之拇指和食指輕輕牽拉耳廓,對著光線,由上而下,由外而內的按解剖部位順序仔細觀察。當發現陽性反應物時,用中指由耳背向前頂起,將皮膚繃緊,以觀察陽性反應物的大小、形態、色澤等。如一次不易確診,可將繃緊的皮膚慢慢放鬆,再慢慢繃緊,進行反復觀察。並注意與對側耳廓對照,以鑑別陽性反應物的真偽和性質。

  視診中,如發現有隆起、結節等陽性反應物時,應以手指或探棒觸試結節的大小、硬度、移動性、邊緣是否整齊及有無壓痛等。如有血管變化,應注意血管的正常分布和異常擴張及充盈血管的走向。

三、陽性反應的主要類型
  根據我國學者的研究和我們的觀察,視診時陽性反應的主要類型為: 

1 .變色 耳穴部位呈點狀或片狀紅暈、暗紅、暗灰、蒼白或中央蒼白邊緣紅暈等,多見於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肝炎、腸炎等和肺炎、腎炎、關節炎、高血壓及一些婦科疾病。
2 .變形 常見的變形有結節狀隆起、點狀凹陷、圓圈形凹陷、條索狀隆起或凹陷、線狀交叉等。多見於肝硬變,肝腫大、膽結石、結核病、腫瘤、心臟病、胃下垂等。
3 .丘疹 有水泡樣丘疹(似雞皮疙瘩),紅色或白色丘疹,多見於婦科疾病、腸道疾病、腎炎、心肌炎、慢性氣管炎等。
4 .血管充盈 耳穴部血管過於充盈或擴張,可呈順血管走向充盈、局部充盈或成圓圈狀、條段狀等形態。多見於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壓、支氣管擴張、哮喘等。 。
5 .脫屑 多為糠皮樣皮屑,不易擦去,常見於肺區。多見於皮膚病、更年期綜合徵、便秘等。

四、性反床意  
1 .有點狀或片狀紅暈、充血或邊緣紅暈的紅色丘疹,脂溢有光澤時,多為急性炎症性疾患。
2 .有白色點狀或片狀凹陷,隆起,白色丘疹,無脂溢無光澤者多為慢性器質性疾病。
3.有結節性隆起、暗灰色點狀或片狀時多見於腫瘤。
4 .有糠皮脫屑不易擦去者,多見於皮膚病、胃腸病及婦科疾病等。
5 .有條段狀、線狀、圓形或半圓形白色或暗灰色疤痕時,多見於手術或外傷後的疤痕。
  在臨床實踐中,有些健康人的耳廓上有時也可看到色素沉著、白色結節或凍傷疤痕,但壓之不痛,此乃假陽性,應注意與之鑑別。

五、常疾病耳穴視診陽性反應舉(一)呼吸系統疾病


1 .急性支氣管炎常在氣管或支氣管穴區看到點狀或丘疹樣紅暈,或呈點狀白色邊緣紅暈,有光澤。
2 .慢性支氣管炎於氣管、支氣管穴常呈點狀、片狀白色、邊緣紅暈、無或有光澤。
3 .支氣管哮喘常於肺、支氣管、氣管穴區看到紅色或白色點狀丘疹,無光澤。
4 .急性肺炎兩肺區常呈點狀、片狀或丘疹樣紅暈,有的呈點狀白色的邊緣紅暈、有光澤。
5 .肺結核病於肺區常可見到大小不等的點狀灰白色鈣化點或呈索型,皮膚光亮。若呈點狀或丘疹充血、有光澤或輕擦出血者,多為活動期肺結核;若呈點片狀暗紅凹陷、基底有光澤,則可能有肺空洞。

1 .先天性心臟病(如室間隔缺損、未閉動脈導管等)在心區常可見點狀凹陷,或點狀白色、邊緣紅暈等。
2 .風濕性心臟病在心區常呈點片狀白色、邊緣不清。
3 .心肌梗塞患者中有1/4的病人於心區可見充血性片狀紅潤,或微血管擴張。
4 .冠心病病人常在耳垂部出現斜行皺紋,被稱為"耳垂皺"或"耳折症",同時還可能在心區觀察到形態變化,如呈半圓形或條狀紅色、暗紅等。
5 .心肌炎在心區可有散在性點狀紅潤或丘疹紅暈。
6 .高血壓病則常在腎上腺、腦點、腦幹、皮質下等穴位觀察到點狀或片狀紅暈等。

1 .食管炎在食管區常呈點片狀紅暈,邊緣不清,有光澤。
2 .急性胃炎於胃區呈點狀或片狀紅暈有光澤。
3 .慢性胃炎則呈片狀白色,部分有皮膚增厚。
4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在胃或十二指腸穴區可見點、片狀白色或線狀暗紅邊緣紅暈,少數有丘疹。
5 .胃下垂患者則在胃區外側近對耳輪處呈片狀白色增厚,邊緣不清。
6 .慢性腸炎在大小腸區有片狀或丘疹充血,並有脂溢。
7 .急性闌尾炎時在闌尾區可看到點狀或丘狀充血,少數有水皰樣紅暈。
8 .胰腺炎於胰膽區呈現皮膚紅腫及大小不等的出血點。
9 .慢性膽囊炎在胰膽區可見點狀白色、邊緣紅暈。
10 .膽結石在膽區有小結節,如小砂子顆粒狀,或呈點狀白色斑點,邊緣清楚,急性發作時邊緣紅暈。

1.急性腎炎常見於腎穴區呈點或片狀紅暈,有光澤。
2 .慢性腎炎於腎區多呈片狀白色或圓形皺折,少數為丘疹樣白色。
3 .腎盂腎炎於腎區多呈白色丘疹或紅暈,少數呈片狀白色。
4 .腎結石於腎區呈點片狀白色,邊緣紅暈,或呈沙樣白點。
5 .急性膀胱炎於膀胱穴區則呈點片狀白色、白色丘疹或皺折、不光滑。

1 .盆腔炎、附件炎於子宮穴區可見點片狀或丘疹樣紅暈,有油脂。
2.痛經常在子宮穴區有點片狀白色或紅暈,有的呈點狀丘疹,邊緣有紅暈、有光澤。
3 .蕁麻疹於肺區常見糠皮樣脫屑,不易擦掉。
4 .增生性脊柱炎常於相應部位呈結節狀或條索狀隆起,少數則呈點片狀白色。
5 .胃癌患者常在胃穴區呈結節狀隆起、尖硬、粗糙,邊緣不清,壓痛顯著。

六、耳廓色澤與疾病  正常人的耳廓色澤微黃而紅潤。如果耳部發生不同的色澤改變,則提示有不同的疾病發生。  


1 .全耳色白,常見於暴受風寒,或寒邪直中。亦見於貧血病。  
2 .全耳色青而黑,常見於劇痛患者。  
3 .耳垂色青,為房事過多的表現。  4 .耳輪焦黑、乾枯,為腎精虧極的徵象。
5 .耳朵紅腫,為少陽相火上攻,或為肝膽濕熱火毒上蒸,也可以是中耳炎或癤腫、凍瘡所致。
6 .耳背上見到紅色脈絡,並伴耳根發涼,多為麻疹先兆。
7 .耳垂經常潮紅,為多血質體質者。由於受寒耳垂變為紫紅色,就會腫脹,甚至發展為潰瘍,還容易發生痂皮,這是體內糖過剩的表現,易患糖尿病。
8 .耳垂肉厚而寬,色紅,身體肥胖者容易患腦出血。
9 .耳垂肉薄,連血管網都看得清者,見於患呼吸系統疾病和突眼性甲狀腺腫患者;耳垂肉薄呈咖啡色,見於腎臟病、糖尿病。

耳 穴 分 布 区 域

青光眼、近视、麦粒肿等

耳垂3区上部横线之中点

耳垂5、6区交界线周围

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料、痤疮

耳鸣、耳聋、中耳炎、目源性眩晕

耳屏内侧面的下1/2处

耳屏内侧面的上1/2处

后头痛、失眠、昏厥、皮肤病

(颈椎、胸椎、腰骶椎)

(以直肠下段同水平与肩关 节同水平分界线将脊椎分为 三段,自下而上分别为 下1/3为颈椎 中1/3为胸椎 下1/3为腰骶椎)

对耳轮上,与屏上切迹同水平

对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同水平

在肩与屏轮切迹平线之间

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

耳舟的顶部、耳轮结节上方

对耳轮上脚的起始部与 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

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暑、急惊风

十二指肠溃疡、幽门痉挛、胆疾

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便秘、泄泻、脱肛、痔疾

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 直上方

生殖、泌尿、妇科疾病 腰痛、耳鸣、失眠、眩晕

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大肠穴直

直上方 在膀胱与肾穴之间

在肝肾穴之间 左耳为胰,右耳为胆

胰腺炎、糖尿病 胆道疾病、偏头痛

胃、十二指肠穴的后方 肝穴下方、耳甲腔的外上方

肝郁胁痛、眼病、月经不调 消化不良、胃痛胀、崩漏等

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

女子:月经不调、带下、分腔炎

具有调整全身多个系统功能的穴位

在三角窝的1/3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之前

失眠、多梦、烦躁、眩晕、咳嗽、哮喘、荨麻疹、炎症。

在对耳轮下脚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消化、循环系统功能失调、哮喘、急惊风、痛经等。

在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低血压、昏厥、无脉症;呼吸系疾患:感冒、咳嗽、哮喘;中暑、疟疾、乳腺炎。

在对耳屏尖与轮屏切迹间的中点

失眠、多梦、疼痛性病症、智能发育不全、哮喘、眩晕、耳鸣

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底部

生殖系统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等

在耳廓背部,由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的凹沟处

在耳背上方的软骨隆起处

皮肤病、头痛、坐骨神经痛、腰痛

在上耳背与下耳背之间最高处

皮肤病、背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

在耳背下方的软骨隆起处

皮肤病、背痛、咳嗽、气喘

在耳廓背与乳突交界处(相当于耳轮脚同水平)的耳根部

胃痛、胆道蛔虫症、腹泻、气喘、鼻塞

耳垂与面颊相交的下缘。

头痛、牙痛、咽喉痛、哮喘

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尖端处

发热、高血压、目赤肿痛、麦粒肿

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正中下缘分成五等分,共6点,自上而下依次为轮1、轮2、轮3、轮4、轮5、轮6

发热、扁桃体炎、高血压

七十年代初有不少成功的耳诊与耳针经历。
        一位孤老因右臂抬不起来,无法更衣,寒冬腊月和衣而睡已近一周。我动员了好长时间他总算答应让我扎耳针治疗(他说他这辈子身上从未扎过针眼),20分钟后解除了他的痛苦,右臂可举到最大高度。
        我校负责人蔡先生一直瞧不起我这套“江湖把戏”,直到我有一天冷不丁问他有没有便秘史,因为我发现他耳内“便秘线”糜烂。这下子他兴奋起来,说他浑身毛病都是便秘引起的!
       我给一位徐老师通过耳诊诊断出高血压病,他当即说:“胡说八道!我是血压低,怎么成了血压高呢?”过了一周他从医院看病回来,在传达室见到我,很尴尬地笑笑说:“被你讲中了,真的是血压高。”
      老友王老师卧床多天,我去探望他,为了排除肝炎,用火柴头在他耳朵的肝区划了一下,他竟出现强烈的躲避反应,我当即说,你患了肝炎。他说医院不承认有什么办法。三天后医院的病历证明写上他患了“非典型性肝炎”。
        有一次去拜访表姐,她说被偏头痛足足缠住半个月,每天靠吃优散痛过日子。她同意我替她扎耳针,当即偏头痛缓解。过了半个月我问她偏头痛怎样了?她说自你扎针后再没有痛过。
凭经验知道耳针对治某些类型的头痛有显效。我有一位好友虽然喜欢自己用金针扎足三里、三阴交等“营养穴”,可耳朵是死活不让我碰的,因为他眼看我怎样无师自通学扎耳针,别人被扎得越痛我越乐。直到有一天他后脑疼痛欲裂,夜里主动敲我宿舍门要求我替他扎针。不一会儿右半边已完全不痛,左半边无效。于是我左半边重新找耳穴扎针,十多分钟后他轻松地去睡了。

  耳穴视诊是通过对耳廓及耳穴区皮肤进行细微观察,以其病理形态诊断疾病的方法。

一、视诊的准备  耳穴视诊时要求诊室采光充足,室温适宜,环境安静,并充分暴露检查部位。诊前注意不要用力擦洗耳廓,以免引起血管扩张而变色,或把阳性物擦掉。耳廓不洁时,可用棉球轻轻擦净,同时,还要注意性别、季节、气候的差异。必要时还可藉助放大镜,以观察耳廓耳穴皮肤的细微变化。

二、视诊的方法  视诊时医者两眼平视,以一手之拇指和食指轻轻牵拉耳廓,对著光线,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的按解剖部位顺序仔细观察。当发现阳性反应物时,用中指由耳背向前顶起,将皮肤绷紧,以观察阳性反应物的大小、形态、色泽等。如一次不易确诊,可将绷紧的皮肤慢慢放松,再慢慢绷紧,进行反复观察。并注意与对侧耳廓对照,以监别阳性反应物的真伪和性质。

  视诊中,如发现有隆起、结节等阳性反应物时,应以手指或探棒触试结节的大小、硬度、移动性、边缘是否整齐及有无压痛等。如有血管变化,应注意血管的正常分布和异常扩张及充盈血管的走向。

三、阳性反应的主要类型  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和我们的观察,视诊时阳性反应的主要类型为:

1·变色 耳穴部位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苍白或中央苍白边缘红晕等,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肠炎等和肺炎、肾炎、关节炎、高血压及一些妇科疾病。

2·变形 常见的变形有结节状隆起、点状凹陷、圆圈形凹陷、条索状隆起或凹陷、线状交*等。多见于肝硬变,肝肿大、胆结石、结核病、肿瘤、心脏病、胃下垂等。

3·丘疹 有水泡样丘疹(似鸡皮疙瘩),红色或白色丘疹,多见于妇科疾病、肠道疾病、肾炎、心肌炎、慢性气管炎等。

4·血管充盈 耳穴部血管过于充盈或扩张,可呈顺血管走向充盈、局部充盈或成圆圈状、条段状等形态。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支气管扩张、哮喘等。。

5·脱屑 多为糠皮样皮屑,不易擦去,常见于肺区。多见于皮肤病、更年期综合征、便秘等。

四、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  


1·有点状或片状红晕、充血或边缘红晕的红色丘疹,脂溢有光泽时,多为急性炎症性疾患。

2·有白色点状或片状凹陷,隆起,白色丘疹,无脂溢无光泽者多为慢性器质性疾病。

3.有结节性隆起、暗灰色点状或片状时多见于肿瘤。

4·有糠皮脱屑不易擦去者,多见于皮肤病、胃肠病及妇科疾病等。

5·有条段状、线状、圆形或半圆形白色或暗灰色疤痕时,多见于手术或外伤后的疤痕。

  在临床实践中,有些健康人的耳廓上有时也可看到色素沉著、白色结节或冻伤疤痕,但压之不痛,此乃假阳性,应注意与之监别。

五、常见疾病耳穴视诊阳性反应举例(一)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支气管炎常在气管或支气管穴区看到点状或丘疹样红晕,或呈点状白色边缘红晕,有光泽。

2·慢性支气管炎于气管、支气管穴常呈点状、片状白色、边缘红晕、无或有光泽。

3·支气管哮喘常于肺、支气管、气管穴区看到红色或白色点状丘疹,无光泽。

4·急性肺炎两肺区常呈点状、片状或丘疹样红晕,有的呈点状白色的边缘红晕、有光泽。

5·肺结核病于肺区常可见到大小不等的点状灰白色钙化点或呈索型,皮肤光亮。若呈点状或丘疹充血、有光泽或轻擦出血者,多为活动期肺结核;若呈点片状暗红凹陷、基底有光泽,则可能有肺空洞。


1·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未闭动脉导管等)在心区常可见点状凹陷,或点状白色、边缘红晕等。

2·风湿性心脏病在心区常呈点片状白色、边缘不清。

3·心肌梗塞患者中有1/4的病人于心区可见充血性片状红润,或微血管扩张。

4·冠心病病人常在耳垂部出现斜行皱纹,被称为"耳垂皱"或"耳折症",同时还可能在心区观察到形态变化,如呈半圆形或条状红色、暗红等。

5·心肌炎在心区可有散在性点状红润或丘疹红晕。

6·高血压病则常在肾上腺、脑点、脑干、皮质下等穴位观察到点状或片状红晕等。


1·食管炎在食管区常呈点片状红晕,边缘不清,有光泽。

2·急性胃炎于胃区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有光泽。

3·慢性胃炎则呈片状白色,部分有皮肤增厚。

4·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在胃或十二指肠穴区可见点、片状白色或线状暗红边缘红晕,少数有丘疹。

5·胃下垂患者则在胃区外侧近对耳轮处呈片状白色增厚,边缘不清。

6·慢性肠炎在大小肠区有片状或丘疹充血,并有脂溢。

7·急性阑尾炎时在阑尾区可看到点状或丘状充血,少数有水疱样红晕。

8·胰腺炎于胰胆区呈现皮肤红肿及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9·慢性胆囊炎在胰胆区可见点状白色、边缘红晕。

10·胆结石在胆区有小结节,如小砂子颗粒状,或呈点状白色斑点,边缘清楚,急性发作时边缘红晕。


1.急性肾炎常见于肾穴区呈点或片状红晕,有光泽。
2·慢性肾炎于肾区多呈片状白色或圆形皱折,少数为丘疹样白色。
3·肾盂肾炎于肾区多呈白色丘疹或红晕,少数呈片状白色。
4·肾结石于肾区呈点片状白色,边缘红晕,或呈沙样白点。
5·急性膀胱炎于膀胱穴区则呈点片状白色、白色丘疹或皱折、不光滑。
1·盆腔炎、附件炎于子宫穴区可见点片状或丘疹样红晕,有油脂。
2.痛经常在子宫穴区有点片状白色或红晕,有的呈点状丘疹,边缘有红晕、有光泽。
3·荨麻疹于肺区常见糠皮样脱屑,不易擦掉。
4·增生性脊柱炎常于相应部位呈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少数则呈点片状白色。
5·胃癌患者常在胃穴区呈结节状隆起、尖硬、粗糙,边缘不清,压痛显著。

六、耳廓色泽与疾病  正常人的耳廓色泽微黄而红润。如果耳部发生不同的色泽改变,则提示有不同的疾病发生。


1·全耳色白,常见于暴受风寒,或寒邪直中。亦见于贫血病。
2·全耳色青而黑,常见于剧痛患者。
3.耳垂色青,为房事过多的表现。
4·耳轮焦黑、干枯,为肾精亏极的征象。

5·耳朵红肿,为少阳相火上攻,或为肝胆湿热火毒上蒸,也可以是中耳炎或疖肿、冻疮所致。

6·耳背上见到红色脉络,并伴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

7·耳垂经常潮红,为多血质体质者。由于受寒耳垂变为紫红色,就会肿胀,甚至发展为溃疡,还容易发生痂皮,这是体内糖过剩的表现,易患糖尿病。

8·耳垂肉厚而宽,色红,身体肥胖者容易患脑出血。

9·耳垂肉薄,连血管网都看得清者,见于患呼吸系统疾病和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耳垂肉薄呈咖啡色,见于肾脏病、糖尿病。

  有的人年老后,在耳垂处从耳朵口向外下方有一斜行皱纹,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皱纹,实际上这意味着动脉硬化,心脏缺血。

  耳垂上出现皱纹是已经得病时动脉中正在展开的过程的局部表现。当动脉出现硬化时,耳朵同其他组织一样,得到的血较少,而耳垂是耳朵上对这种缺血现象感觉最敏感的部分,因而在耳垂上出现皱纹。当耳朵出现了耳垂皱纹时,请及时检查。

耳廓分前外侧面和后内侧面。

一、前外侧面图8-1 耳廓前外侧面图1·耳轮 为耳廓周缘向前卷曲部分。


2·耳轮脚 为耳轮在外耳道口上缘伸入耳甲内的横行堤状隆起。
3·耳轮结节 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又称达尔文结节。
4·耳轮尾 耳轮下端与耳垂相接的无软骨部分。
5·耳轮棘 在耳轮与耳轮脚交界处,因该处有软骨突起如棘状故名。
6·对耳轮 耳轮前方与其相对的平行弓状隆起。由对耳轮体部、对耳轮上角和对耳轮下脚组成。
7·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上端分*之上支。
8·对耳轮下脚 对耳轮上端分*之下支。
9·三角窝 对耳轮上下角之间构成的三角形浅窝。
10·耳舟 耳轮与对耳轮之间构成的凹沟。又称舟状窝。
11·耳屏 又称耳珠,为耳廓外面前缘,外耳道口前方的瓣状隆起。耳屏的个体差异较大,常有单峰、双峰、三峰等型。
12·对耳屏 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对其轮下部弯向前方的隆起。
13·屏间切迹 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槽状切迹。
14·屏上切迹 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或叫前切迹。
15·耳甲 为由耳屏、对耳轮下角、对耳轮、对耳屏,屏间切迹等所围成的凹陷。耳甲被耳轮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耳甲艇,下部为耳甲腔。
16·耳甲艇 又称耳甲窝,为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分。
17·耳甲腔 为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分。其底部有被耳屏遮盖的外耳道口。
18·轮屏切迹 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9·耳垂 指耳廓最下端,无软骨的皮垂。
  以上,见图8一1。

二、后内侧面图8-2 耳廓后内侧面图1·耳舟后隆起 耳舟背面的隆起部分。


2·对其轮后沟 与对耳轮相对应的背面凹沟处。
3·耳垂背面 耳垂的背面部分。
4·耳轮尾背面 耳舟后隆起与耳垂背面之间的平坦部分。
5·三角窝后隆起 三角窝的背面隆起处,位于对其轮后沟与耳后上沟之间。
6·耳甲艇后隆起 耳甲艇的背面隆起处。
7·耳后上沟 对耳轮下脚之背面,三角窝后隆起与耳甲艇后隆起之间的凹沟。
8·耳甲腔后隆起 耳甲腔背面的隆起处。
9·耳轮脚后沟 耳甲腔后隆起与耳甲艇后隆起之间的凹沟,于耳轮脚的背面。
10·耳轮脚后沟上支 耳轮脚后沟分*的上支。
11·耳轮脚后沟下支 耳轮脚后沟分*的下支。
12·珠形隆起 耳轮脚后沟上下支之间的小隆起。
13·屏间切迹后窝 耳垂背面上方、耳甲腔后隆起下方的凹窝,与屏间切迹相对的背面。
14·对耳屏后沟 对耳轮后沟与屏间切迹后窝之间的凹沟,位于对耳屏背面。
15·耳轮背面 即耳轮的外侧面,因耳轮向前卷曲,故此面多向前方。

  归纳起来,耳廓后内侧面共有:一窝、三面、四沟、五隆起。


三面:耳轮背面、耳轮尾背面、耳垂背面。
四沟:对耳轮后沟、耳后上沟、耳轮脚后沟、对耳屏后沟。
五隆起:耳舟后隆起、三角窝后隆起、耳甲艇后隆起、耳甲腔后隆起、珠形隆起。

【高清耳穴详解】不吃药也能治病:手是你的第一位医生

通过对耳的观察,可以推测机体的健康状况。对耳朵的观察主要从颜色、光泽,形态变化,定位诊断几个方面进行。

  颜色、光泽 就耳部整体而言,正常人的耳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还见于素体阳气不足的人,这类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因为在这个阶段,机体阴液已经严重耗伤。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形态变化望耳的另一个内容是观察形态变化。耳朵厚大的人,肾气充足;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此外,若耳内流脓,伴有耳部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

  定位诊断 就耳的定位诊断而言,人体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而致牙齿、牙龈肿痛时,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耳甲腔,这个地方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对捏即可。

  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如今的耳诊与传统的耳诊相比,加入了精确定位的耳穴内容。诊法也不再局限于望诊、触诊,染色诊法、生物电测定法等方法正在蓬勃发展。当然,望耳只是中医“望诊”的一部分,判断机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应当结合全身的其他表现

咨询标题:脑炎后头痛持续一个月,双侧大脑前动脉痉挛

脑炎后头痛持续一个月,双侧大脑前动脉痉挛

脑炎后头痛持续一个月,双侧大脑前动脉痉挛。具体病因病情如下:
孩子2009年2月出生(早产一个月)2006年1月24日坐火车去北京于25日在同仁医院看眼科门诊(期间从内科急诊大厅走过两次,孩子腺样体肥大二分之一,张嘴呼吸)26日至28日这三天每天早晚各点一次硫酸阿托品散瞳,29日在同仁验光。29日晚上在北京火车站候车室椅子上睡着约2小时。1月30日凌晨4点坐上火车后一直没睡,下火车后又转乘汽车回到家中。30日晚上在家里睡得很沉。
1月31日上午开始头痛(两耳朵上边的头部疼痛,位置固定)恶心、没精神想睡觉,在炕上躺了一天,我以为是因去北京坐车缺少睡眠造成的,也没管孩子,让他自己睡觉。2月1日孩子仍然头痛、恶心想吐,不想吃饭,脾气暴躁,又在炕上躺了一天。傍晚时我摸着孩子的手烫手,这才想起给他量体温,高烧到39.3℃.2月2日到4日找村医在家输液,2日3日这两天输的是:地塞米松、克林霉素、利巴韦林、炎琥宁,输了两天后烧退了但仍感持续头痛。4日输液时在前4种药的后面又加了一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液,输完液当晚体温36.5℃.但是头痛症状没有减轻。2月5日去当地医院做脑电地形图(详见上传图片)当时做脑电图的医师心情非常沉重地说:这孩子脑炎了。门诊医生看完脑电图报告也说:你这孩子病得挺重。当天住院。但住院医师在病历上写的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没让做腰穿。住院第一天输液(青霉素针、甘露醇、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脑苷肌肽针、肝素钠针、单磷酸阿糖腺苷针)后头不疼了,后来换药(甘露醇、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脑苷肌肽针和利巴韦林针)输三天头也没疼。2月9日(住院第五天)管床医师撤去甘露醇(前几天都是每天输两瓶20%甘露醇,规格250ml上午9点1瓶晚上9点1瓶)孩子下午一点钟开始头痛,头痛部位跟开始犯病时一样,仍然是两耳朵上边的头部位置,直到晚上也没好,值夜班的医生让护士又输了一瓶甘露醇。但10日上午管床医师查床时又没让输甘露醇,给开了萘普生片和胞磷胆碱钠片,吃后无明显效果。从10日到15日每天输的都是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脑苷肌肽针和利巴韦林针。2月11日复查脑电图(图片已上传)2月12日下午一点钟又开始持续头痛(左耳朵也痛了一阵)至今未好转。

2月14日做脑血管彩色多普勒(TCD)检查显示:双侧ACA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双侧MCA、左侧PCA血流速度增快,BA血流速度增快,诊断为双侧大脑前动脉痉挛,双侧大脑中动脉、左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医生说没有好办法医治,让2月15日出院了。出院至今一个月了,孩子头痛始终持续,没影响吃饭和玩耍。但11日下午3点多头痛加重,孩子正上课,勉强坚持下来。12日是周六我在家看他写作业到下午3点多又有一阵剧烈头痛,休息一会儿后转为轻微持续头痛。15日上午11点又开始剧烈头痛,没精神不想吃饭,左耳朵和左边脸蛋通红通红的,摸着烫手,量体温39.3℃服布洛芬后降为37.4℃,16日早上又烧上来,服布洛芬后一小时退烧,那天孩子没上学,只吃了几口米饭,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利巴韦林、布洛芬后转为轻度持续头痛,突然站起来时头痛加剧。今早不愿吃饭,他说张嘴嚼饭时头痛。
2015年10月23日有过一次脑外伤,被同学用硬塑料书夹敲击额头数次,当时头痛剧烈、恶心呕吐,没精神想睡觉跟这次头痛症状很相似,但休息两天后好了。您看这次头痛跟那次脑外伤有关系吗?另外本月14 日孩子被班上一名男生用力一推,后脑勺碰到窗台棱上,到晚上睡觉时一挨枕头还痛。
住院期间验血验尿的化验单已上传,没有头痛家族史。您看孩子的症状属于哪种类型的脑炎?头痛一个多月未好是脑炎的后遗症吗?脑血管痉挛怎样才能治好?

药物名称:萘普生片、胞磷胆碱钠片
服用说明:每日三次,每次一片

脑炎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脑炎,因为当初没有检查腰穿所以没有办法判定。脑炎确实可以遗留头痛的症状

从提到的情况看头痛很像偏头痛,小儿头疼往往不典型,与炎症,遗传有关系,也有与视力异常,鼻窦炎有关系,可以用西比灵治疗。效果不好可以换其他药物。

是不是与外伤有关系,现在还很难说。

“脑炎后头痛持续一个月,...”问题由王桂兰大夫本人回复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的详细回复。孩子从17日下午至今没有剧烈头痛,但轻微头痛始终持续未断。请您结合2月5日的脑电图报告帮我分析一下:孩子当时的症状符合脑炎吗?(当时做脑电图的医师说:这孩子脑炎了,但住院医师在病案上写的是:依患儿发热,头痛伴恶心5天,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侧肺可闻及痰鸣音,双侧肱二、肱三头肌腱、跟腱反射正常引出,双侧Babinski征阴性Kernig征阴性,查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故排除脑炎。脑地形图:颅内炎症改变。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您看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严重吗?这病能彻底治好吗?

另外,孩子2009年2月是在贵院出生的,早产一个月不吃奶,在贵院保温箱里住院一个月后出院,由姚文秀主任亲自接诊,当时做过头部核磁,不知您能否从贵院电脑里调出查看。2015年10月脑外伤那次也做过核磁(图片已上传)有个大夫说孩子的小脑好像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是不是与脑外伤有关系需怎样确定?后者说以后孩子出现哪些症状就说明和脑外伤有关系?

不能根据脑电图诊断脑炎,要根据临床表现,重要的是查脑脊液定,做腰穿的前提是有脑炎的可疑表现例如头痛呕吐惊厥肢体活动异常以及神经系统查体异常等等不多述了,太专业了。许多事情需要亲眼检查和看到才能作为诊断和分析的依据,请理解。

“脑炎后头痛持续一个月,...”问题由王桂兰大夫本人回复

 从2月14日检查诊断为双侧大脑前动脉痉挛至今,孩子每天持续轻微头痛始终未断,而且脾气越来越暴躁,我又愁又急,您看怎样才能根治头痛?

胞磷胆碱钠片是做脑血管彩色多普勒(TCD)检查之前开的,出院后我看它的说明书上写着这药有加快脑血管流速的作用,孩子大脑前动脉痉挛,本身血流速度就快,您看这药适合脑血管痉挛的患者服用吗?
等孩子放暑假后,想带他找您面诊。我们不是市里人挂号很困难,如果挂不上号,恳请您加个号行吗?

“脑炎后头痛持续一个月,...”问题由王桂兰大夫本人回复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疾病名称:右斜,脸和头都越来越偏我该怎么办  

    希望得到的帮助:主任您好,我女儿 已经七岁多了,脸和头都越来越偏,脸和头都成一半的了。嘴角歪得吓人...

    病情描述:一时半会说不清一,我又不会上传照片,我该怎么办?急、

  • 疾病名称:8岁男孩,晃头有半个月了,前头囟疼偶尔  

    希望得到的帮助:希望医生帮忙分析一下什么原因,希望医生给个建议谢谢

    病情描述:8岁男孩晃头,前头囟偶尔会疼,,以前也经常晃头,去年拍脑CT,没什么问题,可是今年经常说头疼,前头囟的位置,摸上去有个坑,请问什么原因呢?谢谢?

  • 希望得到的帮助:怎么预防,推介一个专科医院

    病情描述:抽搐起来嘴唇发紫,眼睛泛白,口不吐沫,手不攥拳

  • 希望得到的帮助:如何更好的恢复

    病情描述:记忆力减退厉害,很多肢体动作,行动变慢,反应迟钝

  •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帮我看看核磁共振报告描述的问题严重吗?有哪些病的可能?

    病情描述:宝宝身体频繁抖动,每次1-3秒停,有时连续抖好几次,有时抖一次,每天会抖数十次,晚上睡觉没发现明显抖动!

  • 疾病名称:2个月婴儿入睡困难易惊醒,有时候一抽一抽  

    希望得到的帮助:求主任给予指导

    病情描述:又有新病情,需要向主仼咨询一下,十分感谢,不太明确怎么治疗,

  • 疾病名称:脑电图轻度异常呕吐,头疼  

    希望得到的帮助:确诊病情哦

    病情描述:被蚊子咬过敏,打了针,然后伴有低热,呕吐,头疼,当受凉打了两天吊针,去医院查,脑电图轻度异常,血象有点高,脑ct没问题,

  • 希望得到的帮助: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核磁结果不明白怎么回事?请您告知!谢谢!

  • 希望得到的帮助:这个药可不可以和钙一起服用

    病情描述:小孩白天和同学打架生气晚上又被邻居敲门声吓着,会不会发病

  • 希望得到的帮助:求好心医生帮我分析下核磁共振的结果,是不是可怕的脑白质病?

    病情描述:我宝宝6月大时发现身体使劲震抖动,每次1-3秒停,到7月次数越来频繁每天抖数十次,去医院做了脑电图和核磁共振检查,核磁报告中描述的结果严重吗?宝宝以后会不会有脑瘫那种严重的病?

  • 疾病名称:眼疼,头疼伴有恶心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大夫给予建议和帮助

    病情描述:无症状,说来就来,一年就几次,无固定时间,无家族史,现在伴有鼻塞,恶心想呕吐

  • 疾病名称:高热惊厥过2次,近期发现睡觉手脚趾频繁动  

    希望得到的帮助:高热惊厥2次,睡觉抖动,是否小儿癫痫?

    病情描述:9个月大时第一次高热惊厥,发烧3天体温39.5以上,眼睛斜上方,身体软的,叫她无意识,没有口吐什么,嘴唇颜色正常,当时立马送去医院,5分钟醒过来,就吐了,然后人清醒后就没异常,因为小也无法...

  • 疾病名称:大哭全身僵硬像嘴唇发紫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

    病情描述:我家宝宝一岁三个月了,有时大哭哭不出来,嘴唇发紫,全身僵硬,然后像睡着了一样,最后慢慢恢复正常!做了一次16小时的脑电图也没事!请问大夫我家宝宝是怎么回事?严重吗?

  •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要去挂哪个门诊

    病情描述:太阳穴痛的厉害,还吐,喝水都吐。疼的睡不着觉

  • 希望得到的帮助:如何解决头痛问题?

    病情描述:小孩经常头痛,但是一般头痛基本上伴有感冒,一般头痛需要6到10小时才能完全康复,康复的前提是需要吃感冒药,我想咨询哈医生这种头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对小孩有大影响没有?谢谢!

  • 疾病名称:脑电波异常,有高热惊厥史,睡觉会频繁抖动  

    希望得到的帮助:脑电波异常是哪种异常?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后期要如何治疗或预防?

    病情描述:9个月大时第一次高热惊厥,发烧3天体温39.5以上,眼睛斜上方,身体软的,叫她无意识,没有口吐什么,嘴唇颜色正常,当时立马送去医院,5分钟醒过来,就吐了,然后人清醒后就没异常,因为小也无法...

  •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就诊,

    病情描述:宝宝昨天晚上我才发觉宝宝眼睛直愣不眨手举多高,双腿蜷起来,吃奶会吐,睡着了会摇头,晚上会惊醒,会拯了脸红通通呢,晚上时不时会抽触,爱打哈欠,烦躁不安。

  • 希望得到的帮助:经常说头疼是怎么回事?该挂什么科室的号

    病情描述:8岁男孩,老是说头疼。有时候涂点风油精会缓解一下,有过敏性鼻炎,鼻孔经常性有出血现象,但不是流出来

  • 疾病名称:感冒时经常昏厥,几分钟后会好  

    希望得到的帮助:这病是否还要去上海或北京这些大城市去检查检查

    病情描述:以前一切正常,就是从去年(2017年10月份)开始,在学校突然晕倒,然后各个方面都检查了说正常,但是他一感冒就会出现晕倒现象,然后过几分钟就会醒来,我们家族史都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家人都愁...

  • 疾病名称:快速晃动脑袋 1分钟两三次孩子自己也明白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瓣狭窄(轻度)  

    希望得到的帮助:这个症状是什么病症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他之前确诊为先心病,与心脏有关系吗

    病情描述:10号晚上突然发现孩子快速的摇晃脑袋,每分钟两三次,11号一整天都有晃头现象,而且他自己心里很清楚,孩子说自己能控制5分钟不晃,他在注意力特别集中于别的事物上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频繁的晃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痛部位与经脉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