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各位老司机哥伦比亚品牌什么档次户外品牌怎么样啊?学生党打算在暑假结束前去一趟西藏。。

头图加载中...
我妈总说一生要去一次
,净化心灵。今年老爸老妈已经52岁了,他们说再不去就去不了了,于是今年的暑假和父母一起去了
。不喜欢跟团的拘谨于是今年依然是自由行,总共半个月的行程,总体来说玩的比较轻松,由于是高原而且父母年龄都不小了,所以行程安排的也没有考虑珠峰这种过高海拔的景点,不过老妈去了以后高反还是有点严重,用她的话来说
就是心灵的天堂,心脏的地狱!
一、行程安排
米拉山口,
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大峡谷,鲁朗林海
羊湖,卡若拉冰川,扎什伦布寺
二、行李准备
海拔很高所以就算七月份去也不热,去了这么多天感觉冲锋衣是必备衣物。
冲锋衣(有抓绒层)
运动鞋(普通运动鞋就好)
安耐晒金瓶(必备)
科颜氏高保湿面霜(平时在家没怎么用,到了
发现它就是我的命!)
便携洗鼻器(
太干燥了,过敏性鼻炎必备)
三、主要行程
由于害怕高反于是选择火车进藏、我所在的城市比较小没有到
的火车,于是第一天去
中转。每年都要去
中转,于是在
主要是补充一些到
的物资,主要就是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准备上火车吃。七月份的
实在很热,所以基本上一天都在宾馆度过。晚上去吃了小龙虾,准备开启
2、西安——西宁
的火车票尤其难买,提前了一个月依然没有买到z265从
上车的票,本来打算坐飞机了,结果发现从
出发还有票(只有全程票卖)。三张火车票花了差不多2600多大洋,还是非常心痛。到了
站才发现所有的旅客都买的是全程票,包括跟团游的旅客,旅行社也只能买到全程票,怪不得说买到了火车票你的
第一天火车从早上9点多到
,我也开启了这辈子最长的火车之旅。差不多下午到达了
站,这一路的景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于是第一天主要就是在消磨时光,kindle帮了我不少忙!
站后要换乘内燃机火车,基本上停靠的车厢和另一辆车都是对着的,下车直接换乘就可以。这趟列车号称世界上最贵的列车,虽然车票很贵,但是每年依然不够
的维修成本。车内有供氧设备,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列有供氧设备的火车!
3、西宁——拉萨
去海拔渐渐升高,由于我睡眠一向不好,所以睡觉前用耳塞把耳朵塞住了,结果半夜两点的时候感觉耳朵特别涨还有点疼,我知道高反来了。急忙把耳塞去掉感觉还好一点,起来正好到了
站,就准备下车转一圈,发现很多乘客都没睡着,而且大家的嘴唇都开始发紫,这时候车厢也开始供氧。
最初选择进藏的时候乘坐火车就是为了减少高反,但是发现虽然车厢有供氧,但是由于本身在车上就休息不好,所以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些高反的症状。主要有头晕,恶心,头疼。大部分人的嘴唇和指甲都有发紫的现象应该是氧气浓度降低的缘故。不过高反轻重因人而异,我们旁边的一个大人一个小孩高反就特别严重,出现了呕吐的症状。妈妈的高反也比较严重,主要就是头疼恶心,虽然车上有供氧,但是早晨翻
的时候,老妈还是禁不住开始吸氧,我和老爸情况比较轻,刚起床有点头晕,后面就好了。
后,风景也开始变漂亮了,特别是
上。清晨的时候雾蒙蒙的,感觉行驶在云端,火车两岸都是无人区,雪山在远处隐隐约约的,还看到了很多野生动物,我还看到了野生的藏羚羊,可惜没有拍下来。
中午时分,列车到经过了色林措,这也是世界
湖,湖非常大,蓝的惊心动魄。当时正在餐车吃饭,餐车的窗户更大,会发现即使已经到了中午但是天上的月亮依然没有落下,也出现了太阳和月亮一起挂在天空的景色。
下午5点钟,准时到达了
出站也很奇特,不看车票而是检查身份证,而且火车站的广场有士兵封锁,不让进,所以只能斜斜地拍一张照片了。
下车打的滴滴去酒店,发现
的滴滴和出
的价格差不多,都很贵,但是滴滴好一点是不会给你乱要价,而出
通常都是不打表的一口价。从火车站到宾馆(大昭寺附近)用了50块,但是距离真的不算远。
的第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老妈有点发烧,高反还是比较严重的。听说高原感冒的话非常危险,专门问了
当地的人,不过他们说是感冒比较危险,老妈的情况应该是高反引起的。不过还是取消了原本紧张的行程,早上就在酒店的房顶上看了看风景,然后慢慢地准备去吃饭。初到高原,走路一定要慢,所以900米的距离我们走走停停走了快一个小时才到。午饭就准备在蚂蜂窝推荐的娜玛瑟德吃,这家店主要以
菜为主,不需要排队,分量也还可以。本来老妈高反是很严重的,中午也没什么胃口,就给她点了一壶甜茶。甜茶的味道和奶茶很像,老妈尝后就爱上了这个味道,然后我们后面每天的早晨都是在
各个甜茶馆解决了,哈哈。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老妈说她喝完甜茶后就好了很多,本来还担心明天的
行能不能完成,结果喝完后就生龙活虎地转战于各个商店了,哈哈。
中午回宾馆休息了一下,下午就准备去大昭寺,下午四点左右进入大昭寺的基本都是游客,所以不用另请导游,进去听就好。
大昭寺里最有名的释伽牟尼的十二岁等身像,是
公主进藏的时候带进来的,大昭寺里不大,也没有后面去的很多寺庙华丽漂亮,可是这里的信徒却是非常多的,可能是因为等身像的原因,所以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人在外面磕长头,据说王菲也在大昭寺门口磕过十万个头。
5、米拉山口、巴松措、林芝
行第一天,
三天行是在蚂蜂窝订的,为的是适应高反,去过之后才发现决定很对!咨询了当地的同学选择了3天的无购物行,价位是每人1400,到了当地发现其实不需要提前订,
到处都是旅行社,而且价位比网上便宜。
我们选择的是小车出行,一共5个人,我们一家3个人,还有两口是
的,3天的行程不紧张,司机还是我妈的老乡,感觉就和包车差不多。早上7点钟司机来酒店门口接我们,然后就出发。
第一个景点是米拉山口,也就是川藏线
拔最高的山口,到了以后就会发现原来川藏线也会堵车,海拔5000多(具体的不记得了),下车拍拍照就好。
每个景点之间都是以100公里为单位的,所以车开了一天,下午的时候才到了
,到达的时候有点小雨,远处的雪山若隐若现,该走的时候又开始放晴。
的天气真的如同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主要有三个景点,进去和出来都是乘坐景区内的大巴车。其中最主要的景点就是湖心岛了,岛上有措宗贡巴寺,寺庙很小,不过周围景色还是很美的,远处是雪山,岛上还有两株千年古树,湖水非常清澈,湖中有许多鱼。听导游讲湖心岛原来也是举行藏族水葬的地方,不过现在已经不举行了。
出来就驱车前往
景色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桃花早已经开败了,不过蓝天,白云,草地依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鲁朗小镇
行的第二天,驱车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大峡谷距离
市并不算遥远,还没有到景区就可以看到
以及南迦巴瓦峰,刚开始还以为就这样了,其实这时候根本没有到达景区。到达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后依然是乘坐景区内的大巴进行游览。南迦巴瓦峰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的雪山,从远处望去,雪山在云中时隐时现,山脚下是一片草原,感觉就像来到了
的小镇,美的有点不真实。
也是今天的行程之一,还未走近就能听见隆隆的江水声,景点也是在
的一个转弯点出,奔腾的江水,两岸青翠的山林又是另一幅美景。
中午吃完饭后就往鲁朗小镇出发,途中有两个小的景点,一个是鲁朗林海一个是田园风光。刚开始看旅游简介的时候说鲁朗林海是天然氧吧,去了才发现都是胡说的,林海确实是林海,景色也是非壮观,但是海拔太高了,不仅没有体会到氧吧的感觉反而呼吸有点困难?,不过景点人很少,木栈道,观景平台,林海,雪山,也是拍照的绝好地方!
本篇游记共含6066个文字,57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p&很简单,如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6fd428ae61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6fd428ae61_r.jpg&&&/figure&&br&&p&上图:&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zhangnuoya-walk.com/%3Fp%3D17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诺娅的PCT装备&/a&&/p&(PCT,即太平洋山脊,全程4290公里,您现在看的这行字就是徒步它的第一个中国女性敲的^^)&br&&br&可以移步我在知乎的一篇作答:&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徒步美国 Pacific Crest Trail (PCT) 是怎样一种体验?&/a&&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d7f74d927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1d7f74d927d_r.jpg&&&/figure&上图:我的阿帕拉契亚步道3500公里徒步所有装备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zhangnuoya-walk.com/%25E9%2595%25BF%25E9%E5%25BE%%25AD%25A5/%25E9%2598%25BF%25E5%25B8%%258B%%25A5%%25BA%259A%25E5%25B0%258F%25E5%25BE%258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帕拉契亚小径-AT&/a&&br&&br&我的简历:&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VkTn-4TEq9nUrcCc9xF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VkTn-4T&/span&&span class=&invisible&&Eq9nUrcCc9xF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出来混都不能瞎bb~&br&&br&&br&&p&&em&&b&点题:什么东西是必须带的?&/b&&/em&&/p&&ul&&li&“超轻教父”雷贾丁曾说,只有两件物品是户外必备:&strong&雨衣和紧急生火工具&/strong&。&/li&&li&许多fast-packing和其他资深户外老驴会说:&strong&睡袋&/strong&是户外最重要的装备。&/li&&li&那些深喑野外生存技能的贝爷的后裔们会认为:给我一把&strong&刀&/strong&,我就能进山N天照样生活得像人样。&/li&&li&诺娅还想补充:如果你不是夜观天象就能分辨地理位置的那种野外生存学家,最好还是带上地图/指南针/手机导航软件等等&strong&导航装备&/strong&,前提是你要会使用这些装备。&/li&&/ul&&p&综上所述,“必须”要带的物件很少,而且每人的需求有所不同。&/p&&p&但请不要忘记:多喝水,保持清醒,&strong&“其实你最重要的装备就是两只耳朵之间的那个东西。”&/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cfa51aeed5df53da74cc561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cfa51aeed5df53da74cc561_r.jpg&&&/figure&&br&&blockquote&&p&&strong&&em&什么东西是不需要带的?&/em&&/strong&&/p&&p&&strong&【直接轻 3公斤】&/strong&不带过于繁琐沉重的户外包、沉重多功能刀、多余电池、硬壳/软壳等多余衣物(你真的需要仨内裤吗?)、水袋(用塑料杯代替)、营地鞋、沉重炉具(用酒精炉/固体燃料代替)、多余洗浴用品(除了防晒霜/牙刷之外什么都不要带,把香皂肥皂洗发液沐浴露润肤霜化妆品大牙膏都留在家里)、多余急救装备、各种储物带(用ziplock密封袋代替)、背包防雨罩(用大垃圾袋内置在背包里面)、手持GPS、沉重滤水器、帐篷footprint、多余/超重地钉、多余工具(你真的每样都会用?)。&/p&&p&&strong&【轻 7公斤以上】&/strong&不带睡垫、帐篷(用帆布代替)、除手机外的电子装备、所有炉具、滤水器(用碘片等代替)、除雨衣外的多余衣物等等,基本上只剩下睡袋/小背包/刀具/小型急救包/头灯/雨衣/胶带/水杯碘片这几件东西。–更适用于Fastpacking/长距越野跑。&/p&&/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73d75c0da22e16d982fad932c8ae4b4c_b.jpg& data-rawwidth=&599&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73d75c0da22e16d982fad932c8ae4b4c_r.jpg&&&/figure&&p&上图:诺娅的PCT装备清单截图,所有装备都分解开来,用厨房秤称出了重量&/p&&br&&p&&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zhangnuoya-walk.com/%3Fp%3D78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徒步有3大件最重的物品:背包、帐篷、睡袋。&/a&&/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e31e71c3dab_b.jpg& data-rawwidth=&408& data-rawheight=&2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2aa7d33cb1f_b.jpg& data-rawwidth=&329& data-rawheight=&2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9&&&/figure&&p&户外老牌(上图)vs. 小作坊/轻量化装备品牌(下图)&/p&&br&&p&&strong&背包:选择容积50升以下的、重量少于1.2公斤(2磅)的徒步包,不要有超过3个内置分区(包括头包),自己把多余的附件、绳子、袋子等等&em&移除或者剪掉&/em&。面料一般是denier nylon或者cuben fiber (粗笨纤维)。&/strong&&/p&&p&建议负重:一般超轻背包的负重限制在20公斤左右,没有重装的余地!&/p&&p&细节:一个侧包应当可以放下两个水瓶;背包外侧应当有一个较大的mesh pocket, 可将需要随手取用的装备放在外部;胸带可以减小背包左右的晃动;背包的隔层设计越少越好,睡袋隔层水袋隔层都是多余的;背包上应当有可以挂登山杖的环形设计;肩带的顶部与背包连接的部分,应有可以调整前倾或后倾重心的伸缩带;背包应当有起码1处方便外挂较大物件的设计&/p&&ul&&li&&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8ad8dce924b_b.jpg& data-rawwidth=&195&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5&&&/figur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mountainlaureldesigns.com/shop/product_info.php%3Fproducts_id%3D14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ountain Laurel Designs “BURN”&/a&, 38L, 335g&/li&&/ul&&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2fb2f792_b.jpg& data-rawwidth=&284&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4&&&/figur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zpacks.com/backpacks/arc_blast.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Zpacks Arc Blast, Cuben版本&/a&,45L, 590g&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62ed45f09e37a87dfffcf_b.jpg& data-rawwidth=&232& data-rawheight=&3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2&&&/figure&&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ula-equipment.com/product_p/circuit.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LA Circuit, 68L, 1134g&/a& (诺娅最推荐)&br&&br&&br&&ul&&li&&strong&衣物:备用衣服包括一件雨衣、一件羽绒服、一件长袖T恤、一件超轻皮肤衣/防风衣、一条内裤、两双换洗袜子、一副手套、一个绒帽,就差不多了。&/strong&**抓绒、软壳、硬壳、多余长裤、内裤、多余运动胸罩、多余袜子都可以扔掉。**&/li&&ul&&li&衣服面料:&/li&&ul&&li&羊毛:排汗好、无异味,湿了之后还能保暖;缺点是容易破损&/li&&li&羽绒:湿了之后会丧失保暖性;fill power越高越保暖;蓬松放置,保质期超长;切勿机洗&/li&&li&防蚊涂层:columbia、outdoor research、ExOffocio等公司有防蚊涂层的面料&/li&&li&化纤:速干,湿了之后较冷;不排体味,不防火&/li&&li&棉:除了头巾之外,其他东西都不应该是棉的&/li&&/ul&&/ul&&/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89f86bec19fec4c91ce6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outdoorresearch.com/en/mens-echo-tee-9dde69e1b6bd01c61eb4fd56bbbcae8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utdoor Research Echo&/a&, 化纤排汗类衣物最轻,还有防蚊涂层,强力推荐&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ec172dda0db0_b.jp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4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figur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atagonia.com/product/mens-houdini-windbreaker-jacket/2414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atagonia Houdini&/a&, 北美户外圈最受欢迎的衣物之一,90克重量换来的是无尽的灵活性&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ab96ffeba28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montbell.us/products/disp.php%3Fp_id%3D230134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ontbell ExLigh&/a&t羽绒服,Montbell是羽绒服最佳公司,其最轻版本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montbell.us/products/disp.php%3Fcat_id%3D2001%26p_id%3Dgen_cd%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lasma 1000FD&/a&, 大概只有100克左右&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fed026234_b.jpg& data-rawwidth=&476&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7fed026234_r.jpg&&&/figur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atagonia.com/product/mens-nano-puff-jacket/8421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atagonia Nano Puff&/a&, 化纤隔离层,超级保暖,和Mountain Hardware GhostWhisperer类似,都是沾水之后可以继续保暖的&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dirtygirlgaiters.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绑脚:又称gaiter, 在美国的长距徒步界和超跑界十分流行&/a&。和越野徒步鞋一样,绑脚追求的也是透气性、不防水,它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把沙石等隔离在鞋外。&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2e5f3a4dadff26a79c22e447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5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2e5f3a4dadff26a79c22e447_r.jpg&&&/figure&&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uffwear.com/ways-to-wea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uf&/a&f: 可以当围巾、帽子、绑腿、手套,在必要时还能充当绷带,功能多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3ac083e26ad6ea96182_b.jpg&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3ac083e26ad6ea96182_r.jpg&&&/figure&&br&裙子和短裤:这二者是长距徒步的最佳下衣,因为它们不像徒步裤那样经常与腿部摩擦、阻碍肢体的运动。短裤和跑鞋会把徒步者带入奔跑的状态,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徒步的速度和效率。女生穿裙子有诸多好处,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与紧身裤搭配使用,更换雨裤更是方便,只用把雨裤套上再脱下裙子即可。&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56d6f0dfcbdcab86a1aa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756d6f0dfcbdcab86a1aa3_r.jpg&&&/figure&&br&雨衣和雨裤:&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froggtoggsraingear.com/DriDucks.s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rog Toggs&/a&和AntiGravity Gear等公司都有重量低于300克的雨衣裤套装。有不少徒步者也选择材质轻便的雨披,以增强透气性。&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26f00b71c4c7f4aaac1c48c19d699d2_b.jpg& data-rawwidth=&222&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2&&&/figure&&p&上图:&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froggtoggsraingear.com/DriDucks.s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rogg Toggs的DriDucks系列&/a&,诺娅在试过N件雨衣之后觉得还是这个最靠谱,20美金一套,沃尔玛就可以买&/p&&br&&p&保温隔离层:在羽绒、化纤和抓绒三种材质的隔离层中,最适合长距徒步的应当是羽绒服。&/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9d30ac7d86f89f7e1af4_b.jpg& data-rawwidth=&788&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9d30ac7d86f89f7e1af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6fd93d09d11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a6fd93d09d11_r.jpg&&&/figure&&p&上图:AT全部衣物,详见AT装备清单&/p&&br&&ul&&li&&strong&小型多功能刀:有小刀和小剪刀这两个工具就可以了,其他的不需要。下图是Swiss Army – Classic SD&/strong&&/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cd6f17eeb5a2bc31ed64f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strong&超轻炉具和炉头:&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enstoves.net/Stoves.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酒精炉&/a&、esbit固体燃料,或者干脆不要任何餐具炉具,直接吃冷食。&/strong&&ul&&ul&&li&酒精炉:Denatured alcohol变质酒精是最易购买的燃料(一般加油站或汽车商店就可以购买HEET黄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enstoves.net/Stoves.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酒精炉&/a&的制作可以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ampstovewizard.com/pepsi-can-stov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易拉罐&/a&、铝制小烛台、&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andrewskurka.com/2011/how-to-make-a-fancy-feast-alcohol-stov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猫食罐头&/a&等生活中的小物件进行DIY, 重量极轻、成本最低。酒精炉是明火,不可以调节火苗,所以在大风天、雨天、高海拔地区和干燥干旱的沙漠里不易使用。某些酒精炉需要提前预热(“prime”)。酒精炉的防风性不强,需要附加防风罩,一般是铝膜。&/li&&/ul&&/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ce893b9e7e5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bce893b9e7e57_r.jpg&&&/figure&&p&酒精炉的形式多种多样,重量一般只有几十克,燃料是变质酒精(Denatured Alcohol)&/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689aa69ff6f6c59dcdf8b0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ul&&li&一体炉(如JetBoil、Primus Eta、MSR Reactor)的效率最高、防风性最好、最适合煮水。缺点是不适合烹饪(即把食物放入水中一起煮)、较重、不能与各种体积的小锅进行组合。&/li&&li&独立炉头(如MSR Micro Rocket、&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rei.com/product/862477/soto-windmaster-stov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OTO Windmaster&/a&、Snow Peak LiteMax)重量较轻、防风性和效率一般;使用更灵活、适合烹饪、可以置换不同大小和底面积的小锅。&/li&&/ul&&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f708ad5a9d8c3d6d56dfb02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bf708ad5a9d8c3d6d56dfb02_r.jpg&&&/figure&&p&MSR Reactor vs. Primus ETA&/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53decfd9d7c5f4f4f4a3a_b.jpg& data-rawwidth=&247& data-rawheight=&2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7&&&/figure&&p&诺娅在PCT上使用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rei.com/product/862477/soto-windmaster-stov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oto Windmaster II&/a&, 仅仅80克左右,防风性俱佳&/p&&br&&ul&&li&&strong&塑料杯:水袋很重,而且容易损坏。如果不是越野跑,建议就用1升佳得乐瓶子来储水。故背包一定要选择侧包较大的,可以同时装两个以上的瓶子。&/strong&&/li&&li&&strong&塑料餐具:什么筷子/钛叉子/铝勺子都比不上麦当劳的塑料勺子和叉子,多带几把,丢了不心疼。&/strong&&/li&&li&&strong&密封袋:Ziploc所有物品,保证你掉到河里之后东西不湿。&/strong&&/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e5fc5af276e3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5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e5fc5af276e3_r.jpg&&&/figure&&br&&ul&&li&&strong&地铺:&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zpacks.com/accessories/tyvek.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yvek&/a&等在工地就能拿到的耐磨地铺,轻,用1600公里不坏。&/strong&&/li&&li&&strong&泡沫睡垫:沃尔玛的小蓝垫子、Thermarest经典的Z睡垫和Ridgecrest卷卷睡垫,女生可以用NeoAir Xlite.&/strong&&/li&&ul&&li&在睡垫的选购方面,最普遍的是泡沫垫(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ascadedesigns.com/therm-a-rest/mattresses/fast-and-light/z-lite/produ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rmarest Z-Lite&/a&)和吹气式的充气垫(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ascadedesigns.com/therm-a-rest/mattresses/fast-and-light/neoair-xlite/produ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rmarest NeoAir Xlite&/a&)。泡沫垫使用方便,用途广泛,平时还可以当坐垫;但它的舒适性远远不如充气垫, R value (睡垫的隔离值)也较低。充气垫的缺点是脆弱、不耐磨损,使用前要吹几分钟的气,并不是很方便;优点是隔离性好、舒适,有在自家床垫上睡觉的感觉。&/li&&/ul&&/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235c6fe9ecb46b36aff9f1_b.jpg&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235c6fe9ecb46b36aff9f1_r.jpg&&&/figure&&br&&p&分别是Thermarest NeoTherm, Thermarest Ridgecrest, Klymit, Gossamer Gear的睡垫&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bcecf102aef63a77e28da3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bcecf102aef63a77e28da3_r.jpg&&&/figure&&br&&p&Thermarest Zlite蛋壳垫&/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2ebc877f2b813fae9f694_b.jpg& data-rawwidth=&225&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5&&&/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c129e0cead0ee8f3cfbf42_b.jpg& data-rawwidth=&225&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5&&&/figure&&p&上两图:诺娅在PCT上使用的Thermarest NeoAir Xlite和Zlite,第二张图下面垫的就是gossamer gear的超轻地铺&/p&&ul&&li&&strong&垃圾袋:外置防雨罩不靠谱,还是背包里面套一个大的垃圾袋为上。&/strong&&/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7f8dafab757e7e52e2279a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17f8dafab757e7e52e2279af_r.jpg&&&/figure&&br&&ul&&li&&strong&电子装备:&/strong&&/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37bb0bf189a965696a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8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37bb0bf189a965696a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2034bdd9fd4021c18f10_b.jpg& data-rawwidth=&682&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2034bdd9fd4021c18f10_r.jpg&&&/figure&&p&诺娅在AT上使用的GoPro适配器,可以把相机装在登山杖上自拍。&/p&&br&&p&帐篷类:&/p&&ul&&li&&strong&帆布帐篷/轻量化帐篷:取决于徒步环境、气候、地形地貌,市面上还是有很多又轻又便宜的帆布棚。手头资金不紧张的可以投资一个轻量化帐篷。&/strong&&/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e112accc5be14b9feb144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ce112accc5be14b9feb144_r.jpg&&&/figure&&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tarptent.com/notc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arptent Notch&/a&&/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57eb47df1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57eb47df1_r.jpg&&&/figure&&br&&p&GoLite Poncho Tarp&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34f60a75ff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34f60a75ff_r.jpg&&&/figure&&br&&p&上图:Big Agnes Flycreek UL 2 飞溪,只能睡一个人&/p&&p&下图:Big Agnes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bigagnes.com/Products/Detail/Tent/copperspurul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operSpur UL2&/a&,最舒适的三季二人帐&/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f6f9cc591e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f6f9cc591e_r.jpg&&&/figure&&br&&br&&br&&br&&strong&轻量化过滤器:净水的方式有四种:物理净水(使用过滤器)、化学净水(碘、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紫外线净水(&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steripen.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eriPen&/a&)和煮沸。&/strong&&ul&&ul&&li&&br&过滤器:传统的过滤器有重力式和活塞式两种,而最新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awyer.com/products/sawyer-squeeze-filter-system-sp13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aywer Squeeze Filter&/a&则是大多数PCT徒步者的首选。Saywer Squeeze重量轻、使用方便、与各种瓶口兼容,使用时用储水袋把水流挤压通过过滤器到干净的容器中即可。另一种过滤器的形式是过滤瓶,瓶中内置一个过滤囊,与吸管连结,马上就能喝到过滤后的水(如Saywer Personal Filter、Katadyn MyBottle Filter)。过滤器的主要缺点是不能过滤病毒、使用寿命有限。&/li&&li&化学净水:碘液和碘片可以杀去主要的病原体/细菌和病毒,但其在冷水效力降低,且不能杀Cryptosporidia;次氯酸钠(即漂白液)的杀菌功效比碘更好,但依然不能杀Cryptosporidia;二氧化氯(如Aqua Mira)有15分钟的等待时间,对Cryptosporidia有效,但等待时间要延长到4个小时。化学净水的最大缺点是不能过滤水中的残渣、有异味。&/li&&/ul&&/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d10fc2f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d10fc2f_r.jpg&&&/figure&&p&上图:&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awyer.com/products/sawyer-squeeze-filter-system-sp13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aywer Squeeze Mini&/a&&/p&&br&&ul&&li&&strong&工具箱:duct tape之类的多功能胶带,生火工具(打火机/火柴/镁铁棒)等等。&/strong&&/li&&/ul&&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om/Adventure-Medical-Kits-Duct-Count/dp/B0166NT7IU/ref%3Dsr_1_1%3Fie%3DUTF8%26qid%3D%26sr%3D1-1%26keywords%3Dmedical%2Bduct%2Btap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医用duct tape&/a&, 缝缝补补治水泡&/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mcnett.com/gearaid/tenacious-tape%231069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nacious Tape&/a&, 补帐篷补衣服补背包补一切坏掉的东西&/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om/Mylar-Emergency-Thermal-Blankets/dp/B01DZ4PDR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紧急毯&/a&,反射体温;可以当临时地铺&/p&&p&镁打火棒,和打火机/防水火柴结合着用&/p&&ul&&li&&strong&急救箱:诺娅常带创伤型处理的药品(绷带/碘酒/酒精棉/邦迪/布洛芬),少量抗生素等等。&/strong&&/li&&li&&strong&鞋:轻量越野跑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zhangnuoya-walk.com/%3Fp%3D192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诺娅有专门的文章介绍鞋、袜子、鞋垫等足部系统&/a&。&/strong&&/li&&/ul&&br&&br&&b&户外装备不求多,冲锋衣嘛什么的...也就城里当雨衣穿了。&/b&&br&&br&&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VkTn-4TEq9nUrcCc9xF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VkTn-4T&/span&&span class=&invisible&&Eq9nUrcCc9xF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很简单,如下图。 上图:(PCT,即太平洋山脊,全程4290公里,您现在看的这行字就是徒步它的第一个中国女性敲的^^) 可以移步我在知乎的一篇作答: 上图:我的阿帕拉契亚步道3500公里徒步…
&p&问题可拆分为两个部分:&/p&&p&1.国内有没有国家步道?&/p&&p&2.有没有(潜在的)史诗性徒步线路?&/p&&p&首先解答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b&我们国家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家步道。&/b&&br&&/p&&br&&p&&b&国家步道的定义&/b&&/p&&p&“国家步道”这一系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日本很多国家都有。但首先我们要给“步道”下一个定义。&/p&&p&英文里的单词TRAIL和“步道”的意思最近。它可以是村落与村落之间互通往来的“&b&栈道&/b&”(如尼泊尔大部分线路),可以是长距离交通运输的“&b&走廊&/b&”(如茶马古道、河西走廊),可以是单纯作为景观和旅游目的的&b&户外&/b&设施(如美国太平洋山脊),亦可是&b&动物&/b&使用的game trail, 等等等等。&/p&&p&跟TRAIL相近的一个单词是ROUTE, 这个词在北美户外界有比较特定的含义。Route一般是&b&“野路、野径”&/b&,泛指一个被少数户外发烧党探索过的大致路线,但是却连结重要景色。可以把route想象成“探线”。美国的大陆分水岭和Sierra High Route、加拿大的Great Divide、甚至中国的大横断都可以算作“Route”。&/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cfd9a6c596f2e77d128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ecfd9a6c596f2e77d128_r.jpg&&&/figure&(尼泊尔安娜普尔纳大本营徒步)&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d3c5e69c1132170cea420_b.jp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d3c5e69c1132170cea420_r.jpg&&&/figure&(笔者在美国太平洋山脊)&br&&br&&p&&b&我国已有的国家步道体系&/b&&/p&&br&&p&据诺娅掌握的信息,目前有两个部门的两种步道体系正在推行中。&/p&&br&&p&第一个体系:&/p&&p&&b&登山健身步道&/b&:&b&&i&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总管,由山岳美途(私人)参与规划和设计,由各省各地的政府参与建设。据诺娅2016年年初的了解,这个系统已经有了十几条线路,总长度已经有了几千公里,遍布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内蒙古数个省份,有专门的路书出版。&/i&&/b&&/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f5eff5ba426d1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上图:莫干山登山健身步道)&/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9f4ef6d379e999845ae_b.jpg& data-rawwidth=&893& data-rawheight=&6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9f4ef6d379e999845ae_r.jpg&&&/figure&(上图:金堂国家登山健身步道)&/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662d14efea8bb37a3a8231a51cba061b_b.jpg& data-rawwidth=&188& data-rawheight=&2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8&&&/figure&&p&(上图,最早、最有名的NTS就是浙江的宁海步道,还出版了路书)&/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6a091d92ddf81b9e76d0_b.jpg& data-rawwidth=&1032&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6a091d92ddf81b9e76d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6faa572d8dd245ed2f8cfead_b.jpg& data-rawwidth=&1026&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6faa572d8dd245ed2f8cfea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a7a51ff217c3d058e31ff_b.jpg& data-rawwidth=&1171&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4a7a51ff217c3d058e31ff_r.jpg&&&/figure&&br&&br&&p&NTS系统的大致特点:&/p&&ol&&ol&&li&&p&&b&统一设计&/b&:登山健身步道有统一的步道标牌、管理方案等设计,基本沿用了美国国家步道体系的构成,我国的英文翻译基本和美国的是完全一样的;&/p&&/li&&li&&p&&b&地方政府参与&/b&:主要还是当地政府集资,他们是甲方,即使有了对生态环境不利的要求,步道计划者也不得不顺着、依着,不然步道就难以落地。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登山健身步道有很多硬化路面,甚至是几米宽的绿道和台阶,和想象中的“山径”大相径庭。这也是无奈之举。&/p&&/li&&li&&p&国家为了推广登山健身步道,搞了很多&b&徒步、跑步比赛等活动&/b&。其实际意义是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副作用就不评价了,超过本文范畴。&/p&&/li&&/ol&&/ol&&p&
比较著名的登山健身步道包括浙江的宁海、湖北黄石、内蒙古大青山等等。&/p&&p&这些步道总体并不依托于某一片山脉、某一个生态区域,不具有地理分割性质,主要基于行政规划区域。所以它们总体而言都不太长。2016年的时候NTS系统层表达过要将浙江省内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串联至千岛湖,打造一条2000公里的环线,不知道现在落地了没有。&/p&&br&&p&第二个体系:&/p&&br&&p&&b&国家森林步道&/b&:国家林业局总管,北京诺兰特生物规划公司(私人)参与研究和执行,目前在起步阶段,依托在我国新的国家公园体系之内。这种步道更重视生态,但是并不以长距离徒步为主要目的。诺兰特参与出版的&b&《国家森林步道》&/b&一书中就可以看出林业局对于生态步道的重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e68ab6fd25fcaffa647a7f3f085fb36_b.jpg& data-rawwidth=&402&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2&&&/figure&&p&(上图:林业局配合出版的各国国家步道集锦,有很多干货)&br&&br&&/p&&p&体育总局规划的&b&北京门头沟步道&/b&,是两年前诺娅就关注到的一条国家投资参与的以“长距离徒步”为目的的步道,当时还请了美国阿帕拉契亚步道协会的专业人士过来讲课。据我目前了解的情况,这条步道在协调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只完成了一部分。大致原因应该是国际设计师“天马行空”的设想在我国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地方官僚体系下很难落地实现。如果有消息表示全线竣工,请留言告知。&/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94fd8ab5b9ff75f62cd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894fd8ab5b9ff75f62cd2_r.jpg&&&/figure&&br&&p&目前上方的步道是已经有“国家”字号的步道系统。基本趋势是&b&“模仿欧美体系,有中国特色&/b&”。从跟山岳美途的聂健老师、体育部的韩宪平老师、诺兰特的班勇和张燕老师的交流当中,可以听到一种“&b&策划易,落地难”&/b&的感触。&/p&&p&其实根本不用模仿欧美体系好吗!&/p&&p&台湾就有自己的guo jia步道。。。&/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2aeb70c9bf5_b.jpg& data-rawwidth=&918&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2aeb70c9bf5_r.jpg&&&/figure&希望大家过两天还能看到这个帖子。。。。&/p&&br&&p&第二个问题,&b&就是除了上述的国家步道体系,有没有潜在的“国家步道”级别的线路?&/b&&/p&&br&&p&我觉得这个问题包含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国家步道”一定是最长的、最美的、人文和生态资源都是最丰富的。我们当然希望如此;然而历史总是先产生了“步道”甚至“野路”,再做国家级的认证。&/p&&p&另外,就是已经有了一些“走廊”式的步道范围,但是当中并没有我们理解上的被人工修缮过的地理痕迹。这样的步道算作刚才提到的ROUTE。诺娅认为,有些“ROUTE”才是世界上自然和人文风景的集大成者。&/p&&p&目前我国最有名的ROUTE应该就是&b&大横断。&/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626e888a5db0ce7a6e4b0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626e888a5db0ce7a6e4b03_r.jpg&&&/figure&&br&&blockquote&&p&“这是2016年一只队伍用时63天勘测的横断天路路线图&/p&&p&历时63天&/p&&p&横断天路全线拍摄照片18700张,&/p&&p&首次展现在公众面前的高山湖泊28个,&/p&&p&途经海拔4000m以上高山垭口42座,&/p&&p&无人区穿越大约1100公里。”&/p&&p&这条路线设计纵跨了云南、四川、甘肃。&/p&&p&南起大理,北至合作市&/p&&p&途径云南老君山自然保护区、虎跳峡、卡斯地狱谷&/p&&p&经腹部地带的四川雅砻江、猛董秘境、贡嘎山脉、木格措、金川、三奥雪山&/p&&p&北上松潘、若尔盖、抵达扎尕那……”&/p&&/blockquote&&p&横断山脉纵穿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五省,是我国独一无二的跨越最多省的最长最宽最典型的南北走向山系。横断山南低北高,南至中缅边界山区,北抵达青海西藏四川交界咽喉部位扎尕那,东起四川邛崃山,西抵西藏舒伯拉岭。它包含着三江并流等世界级景观,6000米海拔以上的雪山层层叠立,海拔高差大,在小区域之内就能有丰富多层次的景观,是一个天然的生物基因库。&/p&&p&&b&说大横断是ROUTE,主要是因为这是一条民间策划、由媒体和出版业推动的自下而上的线路,由众多摄影师和驴友探线而成,选择路线多,类似一个“走廊”。它还没有被修缮为传统意义上的小径,但已经有了PCT、AT等长距线路的雏形。&/b&&/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ravel.sohu.com/8812506.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纵跨五省的横断天路,会成为中国第一条国家级徒步步道吗?-搜狐旅游&/a&&br&&br&&p&除了大横断,还有一个“中国四大慢步道”的构想。&/p&&blockquote&“慢步中国”主要介绍了徒步于中国的几大线路,并简洁地概括为:走棱线、走胡线、走脊线、走岸线、走轮廓……并把这些路线统一称之为“慢国道”。意思是说,这些路线在层级、规模上完全够得上“国家级”,在内涵上够得上“国道”的层次。但是它们并不是那些承担着国家运输使命的高速道路系统,而是供国人漫步行走的慢行系统,所以称之为“慢国道”。&/blockquote&&p&推荐《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10月特刊——慢步中国。&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anwen8.cn/p/4daTVU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A关注|慢步中国--建构中国四大慢步道&/a&&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bb5f170d7f1e119b8cd35_b.jpg& data-rawwidth=&782&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0bb5f170d7f1e119b8cd35_r.jpg&&&/figure&&br&&p&大横断或者上述“四大慢步道”要成为“国家步道”,我觉得需要&b&走一条跟欧美截然不同的路&/b&。&/p&&p&以美国的阿帕拉契亚步道为例,这是一条完全由民间策划和修缮的线路,但是依托于沿线14州、35个户外俱乐部(不是国内意义的旅游俱乐部,而是环保户外NGO)、和沿途所有私人土地主一一取得路权。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有着阿帕拉契亚会议局等强大中坚力量,建立依托在美国健全的法制基础之上。AT从1921年被第一次手绘蓝图,到1937年串联完毕,这3500公里的步道经过了美国经济大萧条、罗斯福大兴土木等有利的历史洗礼。此文最后诺娅会专门开辟一个部分讲述AT建立的过程。&/p&&br&&p&我觉得大横断要成为一条史诗级的徒步路线,目的是&b&先落地实施&/b&,再跟政府谈“国家步道”四个字。但这是一个伪命题:如果没有“国家”名号,怕各地政府是不会让修建的过程一帆风顺的。这时候必须要有一个组织(NGO或者私企)全职负责这条步道的策划、踩点、修建和维护。&/p&&p&目前大横断可以着手的,就是让这条“走廊”式的步道初级模式,逐步完善成一个可行的、徒步阻力较小的模型,带动国内驴友的中坚力量,乃至世界著名的探险家,去参与徒步。要知道,阿帕拉契亚的第一个直通徒步者走完全程的时间是1942年;而阿帕拉契亚是在1968年才被定为国家步道的。如果策划者要完全走一条“自下而上”的路线,仅仅提高它的知名度是不够的。就像现在的产品设计,一切讲究“便捷”。大横断要保持神秘性和难度,但如果又能够“user-friendly”,并且能在近几年内就有人(以不太痛苦的形式)走完全程,就能起到它的联通效果。&/p&&br&&br&&br&以下是诺娅撰写的美国步道简史,作为辅助阅读。&br&&p&&b&欧美先例&/b&&br&&/p&&p&国家步道系统,以美国为例,属于一个标签性质的公共设施。美国大部分的步道都不属于国家步道:州立公园、国家公园、国土局管辖地、荒野保护区当中的很多“trail”,甚至是约翰谬尔小径(John Muir Trail)、科罗拉多小径(Colorado Trail)、历史悠久的长小径(Long Trail),都不是国家步道。&/p&&p&这一点让很多人吃惊。其实在美国,国家步道体系是国家公园体系下面的一个分支。我们熟知的黄石、大峡谷等国家公园,属于“国家公园”;蓝岭公路,属于“国家景观公路”;杰斐逊纪念堂属于“国家纪念堂”,阿帕拉契亚属于“国家步道”。这样的分类有20多个,国家公园体系总共有400多个类似的小单位。&/p&&p&举一个例子:残障人士自古就有,但是美国是在1990年才立法专门保护残障人士的权益。同理,步道自古就有,但是美国(和其他有国家步道的国家)也是在相对较晚的时期才专门立法,把特定的一些已经存在的步道,纳入国家步道的范畴。&/p&&p&美国于1870年代开始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19世纪末建立国家林业署、1916年在内政部建立国家公园署和国家公园系统、1964年建立荒野保护系统、1968年设立国家步道,都是建立在立法的基础上的。这是因为美国是一个&b&重视土地所有权&/b&的国家;土地属于财产权(property rights),是受宪法保护的。在美国,私人土地为大,所以联邦机构都要通过法律,来缕清各个机构和私人土地之间的关系。&/p&&p&美国的国家步道当中有11条景观步道,19条历史步道,3000多条休闲步道。&/p&&p&11条景观步道当中,比较著名的就是“三重冠”,即阿帕拉契亚、太平洋山脊和大陆分水岭。它们既不是最早的步道、也不是最长的步道,但却是第一批被国家公园系统贴上“标签”的步道。&/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19f185e49c1b6b9d6beb20e0a20744a_b.jpg& data-rawwidth=&2199&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9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19f185e49c1b6b9d6beb20e0a20744a_r.jpg&&&/figure&&br&&p&&b&阿帕拉契亚和太平洋山脊:最早的国家步道&/b&&/p&&p&20世纪初期的爵士时代,美国经济强盛一时。身为共和党内环保主义支持者的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总统的上台,为西耶拉俱乐部等户外和环保组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顿麦凯叶(Benton MacKaye)正是在这个时候酝酿了阿帕拉契亚步道的蓝图,并于1921年在美国建筑学期刊上发表了关于修建阿帕拉契亚步道的设想,提出建设一项纵贯阿帕拉契亚山脉的宏大工程。 &/p&&p&20世纪的大萧条为美国经济带来重创,民主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上台推出新政。民兵团、国家公园局、国家林务局的权利都在联邦政府的集权中巩固了地位,并且对刚刚成立的阿帕拉契亚步道会议给以重要支持。各州的步道俱乐部纷纷响应,以新英格兰地区和纽约州为先,纷纷建立了自己州内的部分步道。AT建设初期遵循自愿。在20年代至40年代的两个罗斯福时期,AT基本上由民间建设和管理,各地的山野俱乐部组织志愿者进行步道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各个方面的工作,包括与私人领地所有人握手协商,达成口头协议。&/p&&p&在美国西部,石油大亨克拉克于1935年正式设计了一份“太平洋山脊小径”的蓝图,把线路的大致位置草草描述下来并提交给国会。年,基督教青年会用这份草图探索克拉克所设计规划的路线,第一次在历史意义上“纵贯”了美国西部。&/p&&p&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的民生环境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归国的士兵注入了新的劳动,力人们对户外探索的热情高涨。人们开始寻求户外休闲体验。在1968年,联邦经过几年的调查,由内政部游憩局向国会上书,提议建造一批国家级别的步道,满足人们户外旅游的需求。国会在1968年通过了《国家步道体系法案》,指定了第一批国家步道。其中,阿帕拉契亚步道和太平洋山脊步道被划为第一批美国国家景观步道(National Scenic Trail)。&/p&&p&&b&至此,我们可以把美国的国家步道历史简单归结为:民间自下而上依靠法律体系和强大的自我组织,策划、修建、维护了最早的国家步道。随之,联邦立法、将已成型的步道纳入“步道体系”之内。最后,联邦渐渐收回一部分的权利,把步道的维护交还给民间。&/b&&/p&&br&写得心累,以上。
问题可拆分为两个部分:1.国内有没有国家步道?2.有没有(潜在的)史诗性徒步线路?首先解答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国家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家步道。 国家步道的定义“国家步道”这一系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日本很多国家都有。但首先我们…
出于能够编辑方面的考虑,这个回答将不再这里更新了,更新的内容将会转移到我的专栏-仗剑走天涯,那里不仅有装备知识,也会有其他好玩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br&另外,前段时间有朋友值乎提问,感谢你们的支持。但是由于对自己的声音着实没有自信,所以还请有需求的朋友直接私信我好了,文字说起来也比较清楚。&br&目前创业筹资中,杂事繁多,故更新不是很及时,还望见谅。如看了本文觉得还不错,欢迎您前往专栏打赏。&br&专栏地址地址如下&br&&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c_& class=&internal&&知乎专栏&/a&&br&&br&关于转载,这个回答下面的文章仍然不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到我的专栏下寻找相关文章,感谢您的支持&br&&br&再次更新,这次是关于帐篷的&br&&br&首先致歉,这次更新拖了好久,差点都要被我放弃了,不过最后还是决定继续更新。&br&&br&另,感谢各位的关注,由于本篇文章尚未完成,所以暂时谢绝转载。感谢您的配合。&br&&br&~~~~~~~~~~~~~~~~~~~~~~~~~~~~依旧华丽的分割线~~~~~~~~~~~~~~~~~~~~~~~~~~~~~&br&帐篷&br&对于很多人来说,outdoor的一大乐趣就是住帐篷,虽然帐篷远远没有家里的床来的舒服。 帐篷对于一次在野外过夜的户外活动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类对庇护所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虽然帐篷不能帮你抵挡野兽的袭击,甚至连大暴雨很多时候也无能为力,但是他对出行的人的心理的安慰是远大于实际意义的,而这种心理安慰在户外活动中是非常的重要。因此,对于帐篷,我们也是需要好好选择的。&br&&br&今天我们不讲动辄需要5,6个人才能搭起来的帐篷,我们只讲你背得动的帐篷。&br&&br&首先明确一点,迪卡侬的两秒快开帐篷并不适合我们通常的徒步露营活动。虽然个人觉得这完全不可思议,但是答主仍然碰到过一些新手这么干。每次我都想说,你这么背着一个大龟壳,你老婆不嫌你丑么?????&br&&br&其实丑不丑的二说,关键是这个东西完全没法打包啊,基本上能够背在身上而不显得过分大的展开来的话像答主我只能睡对角线。可能你会说那妹子可以用啊,但妹子会背帐篷么???&br&&br&通常我们把帐篷按照可以容纳的人数来分,有单人帐,双人帐,四人帐。在答主还是年轻力胜的时候还背过八人帐,而且还是下过雨泡过水的,那酸爽...&br&&br&其他还有蒙古包啊,什么的,这里不一一展开。&br&&br&由于帐篷种类实在是凡多,我们不一一展开了,我们只讲最常用的一些。&br&&br&我们最常用的帐篷通常是双层帐,由外帐,内帐和帐杆组成。&br&&br&内账:很好理解,就是睡人的,有一层比较节省且防水的帐底,账面布料通常为透气织物。&br&&br&外帐:覆盖在内账外侧,没有帐底,通常是防水性比较好的织物,用来防风防雨。&br&&br&杖杆:帐篷的骨架,我们通常用的帐篷杖杆是在内外帐之间,当然,有些高山帐的杖杆是在外帐外面,这里不做讨论。&br&&br&当然我们还可以按照类型分,有金字塔,有青蛙帐,隧道帐等等等等。每种帐篷都各有优缺点。&br&&br&金字塔通常没有杖杆,直接用手杖当支柱,有点是特别轻,但是不稳,必须要有风绳之类的配合。通常是用在单人帐,当然也有双人帐用的,那这个时候呢是不适合带妹子的,为什么呢?因为那根杆会竖在你们两个中间...&br&&br&隧道帐的话通常杖杆是平行放置的,通常用在大型帐篷上,好处是空间足够大,因为通常杖杆是不能做地很长,因为做长的话也必须做粗,但是这个单位重量就上去
了,隧道帐的话由于杖杆两头的顶点是平行布置,那个就可以充分利用杖杆的长度吧帐篷做到最大,当然,确定就是不稳。因为杖杆没有交叉节点。&br&&br&青蛙帐其实是最常见的帐篷,通常青蛙帐的杖杆都是交叉布置的,并且在交叉的地方要打结固定,所以一般会更稳一些,青蛙帐的话不用风绳也可以搭建。实际的使用也最多。&br&&br&上面每种帐篷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来选择。为什么要讲能力呢?因为搭帐篷真的是个技术活,如果是新手的话就老老实实地买搭起来简单的帐篷,比如青蛙帐之类的,类似于隧道帐还是金字塔都比较考验功力。&br&&br&搭帐篷的技巧。其实在不同的情况下打帐篷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br&&br&题主偏爱msr的青蛙帐,如果是风和日丽,那么就找一块平地,当然,草地最好,沙土次之,最差的乱石,万不得以不要选,一来硌,二来容易把帐底磨穿...&br&&br&确定好搭帐篷的地点以后第一步是清理地面,所有的石子都要清理干净,一来睡的舒服,二来保护帐底。当然,如果有地布的话也是极好的。&br&&br&然后先搭帐杆,按照你的帐篷的说明书把帐杆架好。如果杖杆是穿式的,记住穿杖杆的时候不要拉杖杆,只能推。拉的话容易让杖杆“断”在里面,结果就是全部取出来重新接好杖杆重新穿。穿好后在把帐篷撑起来,这一步通常建议两个人一起做,而且要小心,新手很容易折断帐杆。当然,如答主般的老司机也是可以一个人搞定的。&br&如果是挂式的就简单了,直接把杖杆撑起来,然后把内账挂上去。&br&&br&注意:在接杖杆的时候一定要把杖杆接头插到底,否则很容易损坏。撑起来了后一定要把杖杆交叉处的结点用绳固定,通常内外帐在相应的位置都会有预留的绳子。&br&&br&接下来再把外帐铺上去,最后打上风绳,一切就完美了。&br&&br&另外,风绳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防雨,所以,一定要拉紧你的每一根风绳。&br&&br&当你在恶劣情况下的时候,通常这个穿式帐篷是比较蛋疼的,因为花的时间略有点长,这点时间足够让你的帐篷湿透... 这也是答主为什么更爱挂式帐篷的原因,虽然没有穿式的稳。 答主曾经在大雪天和下雨的时候都快速搭过帐篷,挂式的。好处是架好杖杆以后可以先把外帐搭上固定好,然后再慢慢挂内账,这样内账基本不会湿,当然这需要无比熟练的技巧。因为在那种天气下,要是动作太慢的话,什么方式都拯救不了你...&br&&br&另外一个选帐篷的要点是内账的面料,答主更喜欢布料的,为什么呢,依答主多年的经验来看其实帐篷的透气性完全就是一个伪命题。首先,帐篷是拿来过夜的,不是拿来乘凉的,乘凉的话大树底下更凉快,或者是天幕,所以一般只有天黑了才会进帐篷。山里面天黑了以后热过么???从来都是冷好不好。那这个时候其实保暖性就更重要。透气的话,帐篷里面的气窗是完全足够了的。再加上山里面的温度,想要觉得闷还真是件困难的事情啊。所以答主一直认为网纱是个很鸡肋的东西,为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闷牺牲掉了一部分保温性能,不划算啊。&br&&br&还有一个就是帐篷的稳固性,通常结点越多的帐篷越稳,当然,同样构造的帐篷,固定节点更稳。固定节点的意思就是在杖杆的交叉处不只是简单的绳索固定,而是有一个响应的楔子,当杖杆装好以后,杖杆间的相对角度是固定的,这样有助于保证帐篷的外形,在大风大雨天有更好的性能。&br&&br&我们如何买帐篷呢?如果你是一个想要好好玩的朋友,我建议玻璃纤维的杖杆就不要选了,太重,虽然便宜,直接买铝杆帐。牌子的话高低端都有,低端一点的牧高笛做的挺不错的,中端的话luxe也挺不错的,高端的话msr也挺不错的,看自己的荷包咯。然后国内有些仿别人经典款的牌子,这里就不点名了,其实个人还是比较鄙视这种行为的,但是看在价钱的份上,大家自己决定吧。&br&&br&&br&&br&~~~~~~~~~~~~~~~~~~~~~~~~~~~~依旧华丽的分割线~~~~~~~~~~~~~~~~~~~~~~~~~~~~~&br&&br&已经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br&&br&这半年被各种事情折腾得要死要活的,很多私信未回复或回复不到位敬请谅解&br&&br&由于私信里面大多是询问气垫牌子的,这里就略微安利一下,牌子是therm-a-rest。 我用的是r4.分男版和女板,两者一样重,男版1.8m长,3.8cm厚,女版1.6m长,4cm厚(数据久远,未考证,可能有产品更新),嗯嗯,就是这样,土豪们可以开始随意了(淘宝商家可以给我打广告费了哈)&br&&br&关于私信询问装备推荐的。其实所有的推荐理由和选择理由在正文里都有,除了功能性的理由外,什么颜色啊外观之类的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做推荐的。所以还请询问装备的朋友把你候选的装备列出来我才好帮您评价不是。&br&这样的话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不是?&br&&br&谢谢哈&br&&br&又是小半年过去了,被人催更了,所以,继续更新,这一版内容写睡袋和防潮垫,因为这两个东西基本是在一起用的所以,一起说比较好&br&&br&---------------------------------------------------我是分割线(第四版答案)----------------------------------------&br&&br&先讲睡袋。睡袋也是私人物品,所以根本不会外借,在加上有裸睡的习惯,想想真是...&br&从材质上分,睡袋分为棉和羽绒,由于棉睡袋各种棉区别不大,所以不继续再细分了。对于羽绒睡袋,通常是有鸭绒和鹅绒,相同保暖程度的鹅绒睡袋比鸭绒睡袋大概要轻20%到30%左右,但是价格要贵上3到4倍,所以不是像我这种脑子抽风的人,一般鸭绒睡袋就够了哈。&br&&br&棉睡袋相对来说比较便宜,比较适合低强度低海拔的hiking,一个设计良好的棉睡袋对新手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便宜...&br&&br&通常羽绒睡袋的重量只有棉睡袋的三分之二左右,而最平常的棉睡袋重量一般在2.2到2.5kg,我们可以看到,将近可以省下1公斤的重量,为了这点重量多花点钱对于有了一点经验的驴来说还是很合算的。&br&&br&对于购买羽绒睡袋,一般上面都会有个参数叫蓬松度,这个参数数值越高,保暖性越好,鸭绒的在500~700之间,鹅绒的最高可以到900。当然,蓬松度越高的价钱一般也越贵。对于普通人来说,蓬松度不是很直观的数值,那我们还可以看另外一个参数,那就是适用温度。通常来说,这是一组参数,有两个值,一个是极限温度,一个是舒适温度。选睡袋的时候最好是按照舒适温度来选,一般海拔每上一千米,气温降低6度,找出你要去的地方的最近的城市,然后看当地的天气预报,在换算温度。山里面的早晚温差大概会有十度左右。&br&&br&通常在江浙一带海拔1以上的春秋两季,我推荐至少是-5度的睡袋,夏天至少是0度或者5度的睡袋。为什么这么选,因为睡袋厂家在测试睡袋的时候通常会找一个彪形大汉,然后这种人么,通常都比较抗冻,所以要是按照极限温度去选睡袋,冻成二逼是妥妥的...&br&&br&然后是睡袋的设计,分为两类,信封式和木乃伊式。信封式的好处是可以完全打开,变成一床被子,缺点是保暖性不好。木乃伊式的拉链一般只开到一半,好处是保暖性要好很多,缺点是貌似也没啥缺点... 所以强烈推荐木乃伊式的睡袋。一般我是两个人出行的话我还会再带一个信封式的抓绒睡袋,平常可以完全打开当毯子用披在身上,信封式的睡袋对于我的吸引力仅在于此...&br&&br&某宝上有很多什么可以拼接的睡袋,情侣款。我只想说,带妹子出去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睡袋这么小两个人挤在里面完全不舒服啊(就算两个睡袋也很小,两个人一人往一边蜷身就完全绷住了,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 所以,这个是鸡肋,完全可以不用考虑。&br&&br&睡袋的收纳,睡袋的收纳是很大的一个问题,以前在学校的时候都是被要求要卷好了收,对于棉睡袋来说的确如此。但是对于羽绒睡袋,由于压缩性比较好,所以随便怎么收问题都不大,关键是要动作快。动作快这个问题涉及到整个出行的行走效率,所以至少要熟练。一般好的羽绒睡袋都会配两个袋子,一个是压缩袋,出行的时候用的,一个是收纳袋,体积很大,这个是平常不用睡袋的时候存储用的,目的是让睡袋尽量保持蓬松状态,这个很重要,直接影响睡袋的寿命。&br&&br&另外有一类睡袋是下半部是棉的,上半部是羽绒,通常用在高寒地区,因为棉的不容易被压缩,因此垫在下面的话保暖效果会比羽绒的更好,而在上半部,羽绒可以充分膨胀,取得最好的保暖效果。&br&&br&睡袋牌子推荐:不做推荐,原则还是选专业品牌而不是全线品牌的为好,有看中的可以私信问我...&br&&br&&br&睡袋讲完了讲防潮垫:&br&&br&现在常用的垫子从材料上来分分两类,充气垫和泡沫垫。&br&泡沫垫,工艺上面又分化学发泡和物理发泡,其实两者没有太大区别,对于防潮垫来说,厚度是王道,但是一般的泡沫垫都没办法做得很厚,因为那样的话就没法卷了。个人建议就是买个看起来皮实耐操的,这么多年实际的经验当中,防潮垫基本都是在密林穿越的时候被挂坏的...&br&&br&泡沫垫的造型对于保暖来说也有比较重要的作用,现在流行的蛋巢就是在靠近人的那一面有很多较深的凹槽,作用是让睡袋可以充分膨胀,从而提高保暖效果。&br&&br&然后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以前刚接触户外的时候,用的防潮垫上都有一层铝的镀膜,然后前辈告诉我说应该是铝膜那面朝上。而如今,则听到无数人在说要铝膜朝下,后来出去很多次,一些“领队”和“向导”试图纠正我的错误用法,包括曾经一位到我们学校来开生存讲座的“特种兵”,理由是铝膜是拿来防水的,所以应该朝下。 本着工科生一根筋的精神,我当众嘲笑了这个哥们不懂科学,搞得他很没面子(他自己觉得很没面子)。&br&&br&&b&下面解释一下为什么要铝膜朝上&/b&。首先,铝膜不是拿来放潮的。本身泡沫垫的垫子就是有一定的防潮的能力,根本不需要特别增加一层铝膜,而且就算要增加一层不透水的膜,贴层塑料就完了,强度和韧性远比一刮就坏的铝膜高(通常帐地会有沙子),而且成本要低很多。那铝膜是拿了干嘛的? 答案是反射热量用的。热传导的三种方式中辐射传热也占了很大比重的,而反光层的存在就可以把大部分的辐射散热反射回去,这个才是铝膜存在的意义。那铝膜应该存在哪里呢?当然是热辐射体和周围介质之间啊啊啊啊啊啊啊。对于帐篷里面,人是温度最高的物体,当然是人向周围辐射热量啊(包括地面),所以铝膜应该靠近人才对啊。完全不理解那些坚持铝箔朝下的人是怎么想的,估计是那个所谓的“老驴”觉得铝箔朝上睡着滑来滑去不舒服,一拍脑袋想出这么个理由,然后以讹传讹。不想想铝箔朝下人和防潮垫是不滑了,可垫子和帐底滑了呀,有点沙的话,铝箔分分钟不就碎了啊,还防个毛毛线的潮...&br&不好意思,每次说到这个问题就火大,一群所谓的“老鸟”死要面子,给他解释了不听,自己做错了就算了,还带坏新手,最讨厌这种半吊子了...&br&&br&然后是充气垫,最爽的垫子当然就是充气垫啦(当然不是指那种几公斤重的充气床)。充气垫效果好在哪里呢?举个例子吧,某次爬山,在山脚下过一夜,由于我懒就借了个同行的人的泡沫垫睡在老乡家客厅,然后半夜被冻醒。第二天和第三天在山上用的是我自己的充气垫,睡得那个暖和啊...&br&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充气垫可以做得远比泡沫垫厚。二是充气垫里的相对空气量更多。最好的绝热材料就是空气,而泡沫为什么能绝热也不是因为泡沫里面的固体材料而是因为里面的空气,空气的热导率几乎是所有材料里面最低的,前提条件是静止的空气。我们在风里会觉得冷是因为大多数的热量被对流传热传导出去了。所以只要解决了对流的问题,空气才是最“暖和”的介质。所有的绝热设计的原理几乎都是这样的。&br&但充气垫的问题是重,几乎是防潮垫的3~4倍,而且容易漏气。但是,凡事都有但是,有某个牌子的垫子简直就是神器,重量是普通充气垫的三分之二甚至一半,厚度几乎是普通垫子的一倍,效果是杠杠的。 无数人在试睡过我的垫子了厚分分表示下一件装备就是它了。至于耐操,我用了五年,各种乱七八糟情况都有过,完全没有漏气的迹象,除了自充气效率降低(长时间折叠保存造成的),其他和新的没啥区别。当然,也有缺点,就是太他娘贵了,买这个的价钱可以买半打同等级别的泡沫垫... &br&&br&对于垫子的选购建议,对于新手来说,买个50块左右的泡沫垫就足够了。等你决定一直要玩了,而且对装备有比较好的规划了以后再买高级点的产品。另外,200块左右的充气垫完全是鸡肋,有这点钱,不如买个同等价位的高质量的泡沫垫。至于神器,强烈建议土豪们不要犹豫直接买。个人认为,这是所有装备里面,性价比最高的东西,没有之一。因为,对于其他所有装备,我都可以找到性能相似的替代品,唯独神器就是神器...&br&&br&下版更新预告:帐篷。 帐篷是个大工程,且听我细细道来。&br&&br&---------------------------------------我是分割线---------------------------------------------------------------------&br&&br&这半年上课上得我要死要活的,所以一直没有更新,但是发现实在是拖得太久了,所以决定还是更新一下。然后这一版答案写背包。&br&&br&------------------------------------------我是分割线(第三版答案)----------------------------------------------&br&为了方便阅读,这一版答案放到前面来,想要看以前的答案,就往后拉啊拉啊拉啊拉&br&&br&背包:&br&第一个对背包的映像是一个前辈说的“背包如老婆”,然后用及其复杂的眼神看着他亲爱的包....&br&基本上,买完鞋和睡袋以后,下一件装备就是背包。&br&很多新手有一个误区,鞋和睡袋不借可以理解,为什么背包也不借,其实道理很简单,‘背包如老婆’,老婆你会借人么???&br&其实背包也是很私人的一个用品。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背负的调节,对于每个人的体型都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背包都是独一无二,如果借人的话,背负要重新调,而且一个舒服的背负通常情况是要调好久的,是要通过好几次出行才能调到最好的状态(这个之后会解释)。所以借给别人之后再拿回来,所有东西又要重新调过,这总是件很郁闷的事情。而且背包的使用很多时候都是很小心的,总不愿意见到其他人又扔又砸的,所以还是不借为好。 对于借背包这种事,通常我会有一个通用的挫包,然后谁用借谁,自己的主包是千万不借的...&br&&br&背包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为了做普及,这里只提及35升以上到中大型徒步背包。技术及其他特种包暂时不考虑。&br&&br&第一个问题,我们究竟需要多大的背包:&br&如果你到一个论坛上去问这个问题,你会得到很多答案,但是很少有答案很详细的解释,当然有些人给你说一个星期都只要45升的背包,但是他不会给你说,他的装备已经简到不能再简了,对你完全没有可操作性。所以,首先先要明确需求。&br&&br&对于大多数的新手或者次新手来说,大多数的线路还是周末两天线。其实小长假的三天线就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了,两天线里可以少带很多东西,但是三天线就完全不一样的,事实上,从两天线到三天线甚至一周的线,最大的变化是心里上的。两天线意味着无论再怎么走,到最近的人家都只有一天的距离,很多东西就可以省略不带,我最轻量化的时候连换洗衣服都不带,就多带件T恤就好了。但是三天线完全不一样,这里很有可能至少有一天是没有人烟的,那很多东西,例如备用食品,药品,衣物等都必须考虑起来,防雨措施也必须考虑起来。两天线的话将就一天就完了,三天线要是第一天就湿了,剩下两天就只剩蛋疼了。我带过的很多人,包括很多在之前两天的活动的时候都表现非常不错的孩子,在第一次走三天线的时候都碰到了各种各样蛋疼的始料未及的状况。&br&&br&通常对于新手来说,只打算买一个背包解决所有问题的娃,我的建议是女生至少45升以上的背包,55升最好,男生至少55升以上的背包,65升最好。&br&男生和女生的差别在于基本我们不会让女生背帐篷,所以可以少掉十升。有人会说65升的背包太大了,我的意见是如果你觉得背包太大,可以把帐篷和防潮垫都打到背包里面去,把防潮垫卷一个桶放进去,其他东西放在这个‘桶’里,这样的话可以把背包撑起来,还比较好看,缺点是零时想拿防潮垫的时候不方便。当然我也碰到过一些不动脑子的娃,东西多的时候也这么干,然后在那吼东西装不下,这个时候简直就想一只鞋给丫飞过去...&br&&br&下面我们来详解背包。背包通常分成两个部分,背负和包体。最早的时候,这两个东西是可以万却分开的,这种包叫外架包,背负在特殊的时候可以拿来他用,比如做个简易担架。但是如今这两个东西基本都合在一起的,我们通常叫他内架包。但是为了方便解释,我们还是分开说。&br&&br&通常45升以上的包的包体包含了以下几个部分,睡袋仓,主包,顶包和外挂,其中外挂包括各种收纳袋,器械环和收紧带。&br&&br&睡袋仓,通常是在背包的最下方,开口为拉链,在内部用一块布和主包分开,那块布上有织带可以调节仓的大小。如今的轻量话潮流里面很多包的睡袋仓都取消了,鹰家07款的苍穹60都没有睡袋仓。但是后来又加上了,应该是用户反馈了。因为没有睡袋仓真的很不方便。我有个胡峰44,基本是轻量化的巅峰了,也是没有睡袋仓的,每天早上打包都想死啊,所有东西都要拿出来,然后再一样一样填,慢死了。有睡袋仓的话,基本上很多暂时不用的东西可以不用动,或者提前收好,这样第二天拔营速度可以快很多。顺便吐个擦,现在的好多活动,特别是新手多的,早上拔营简直就是噩梦啊....&br&另外,睡袋仓除了塞睡袋,还可以塞衣服,甚至帐篷(不带帐杆)&br&&br&主包,这个基本没有什么花头,通常的背在靠近背部的位置有个水袋仓,跟电脑夹层似的,那个用水袋的时候放水袋,没有的话放放文件也不错。&br&然后有的主包可以加大,就是在顶部可以有一截可以像卷袖子一样卷起来,这种背包通常在型号上有个+10之类的字样。&br&经典的背包在开口处是用绳子收紧开口,这个好处是可以装很多东西,因为口没有完全收紧是没有关系的,只要东西掉不出来就可以了,如今有种趋势是该用拉链,很多背包在主包的正背面也会加一个拉链,号称是为了方便拿东西。个人来说,不是很喜欢这样的设计,特别是在中型背包上面,完全多余。第一,东西不会多到不好从顶端拿,随时要拿的东西可以放顶包,衣服可以放外挂,完全没有必要从侧面打开主包去拿东西。第二,一个装满的背包上把拉链拉起来有多费劲大家都有体会。第三,开口处没有保护措施,降低防水性,第四,加这么大一条拉链包又重好多,而且,拉链好容易坏啊...&br&现在有些背包的开口也改用拉链了,说实话,除了全防水(背包当浮筒用)的背包,我实在是想不出有什么利用用这种设计,所以选择的时候要慎重。&br&&br&顶包。顶包的作用除了装一些常用的小东西以外,最大的作用就是遮蔽主包口。通常顶包和主包的连接是通过四跟织带,靠背部的两根可以调节长短但是没法打开,靠另一侧的两根用扣件和主包上的两根可调节长度的织带相连。正确的顶包位置是在主包的正上方,完全遮蔽住主包开口。&br&&br&外挂:&br&外挂是一个背包上非常重要的东西,通常外挂的设计的好坏决定了背包的易用性。&br&收纳袋:&br&通常每个背包的正背面和侧面都会有临时收纳装置,有些是弹力袋,有些是拉链封口的袋子,还有些是弹力绳。这几种里面我最喜欢弹力袋。拉链袋还有拉链,而且通常布料不是弹性的,装东西拿东西麻烦,但是防水比较好。弹力绳的话除了放衣服以外,其他基本不用考虑,会掉。弹力袋的话基本是啥都可以装。侧兜是很考验设计功力的,好的设计侧兜是要可以不下包单手方便拿东西,特别是水杯。这个国产品牌还没有做的好了,个人觉得应该是设计师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这就是差距。&br&器械环:&br&早期的背包基本是雪山包,然后各种复杂的器械环,好在现在很多设计师意识到很多用户根本用不到这么多,所以很多背包都精简了这些设计,通常保留的是睡袋仓开口那个位置有两个织带环,这两个环可以用来拖拽背包,也可以用来在运输中固定登山杖等装备,通常在其对应位置上方还会有两根弹力绳。&br&收紧带:&br&这个是背包里面最关键的东西了,背包打好以后不想里面的东西晃来晃去,那就要用收紧带把背包收到合适大小,正确的用途是打好包后所有的收紧带都需要收到最紧以固定背包的形状和背包内部的东西。&br&通常,在主包开口处有一个纵向的收紧带,这个其实是很关键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帐篷是绑在这里的,这个时候这个收紧带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br&收紧带的另一个作用绑一些外挂的装备,如防潮垫,帐篷什么的。通常绑的位置有1睡袋仓外侧(横着),2主包背面(横竖都行,看收紧带方向),3主包开口处(横着),4两个侧面(竖着)5顶袋顶部(横着)&br&值得注意的是,只有3和5的位置可以绑帐篷,其他位置都只能绑防潮垫,为什么,绑了你就知道了,无比酸爽...&br&&br&背负:&br&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写个万把字的问题,我还是简单点吧。&br&背负包括,背部支撑,肩带,腰带,重心带&br&背负的大小:这个非常重要,最舒服的背负一点是和你的体型契合的,所以跟衣服一样也有大小号的区分。&br&通常好的包是死背负,就是背负大小不可做大的调节,只可以微调,买的时候要量自己的脊背的长度根据目录来选大小。&br&一般的背包通常都是经典的CR背负,就是背部是两个铝条,好一点的会把铝条稍微弯一下以契合人体背部的形状,然后大小可以做大的调节,方法是掀开背板,然后看着上面的s,m,l三个号调,大小固定是一个单向扣件和织带。如果你看到一个均码的包还卖的奇贵,那基本就是哄小孩的,可以不用再看了。&br&腰带:现在一般都用快捷腰带了,就是可以完全放松,把扣件扣好以后,再拉两边的调节织带把腰带收紧到合适的长度。如果没有这个装置的话要预先调节好腰带的长度,然后不停地收腹。&br&很重要的一点,腰带是系在胯骨上的,不是勒在腰上的...&br&腰带和背包相连的东西还有两根承重带,通常在腰带两侧,保证这个东西要收紧,否则的话腰带基本没有作用。&br&肩带没有什么好说的,跟书包带差不多,注意个人强烈推荐系胸扣,可以防止肩带左右滑动,并且略微受点力,而且胸不会闷...&br&重心带,这个东西无比重要啊,这个就是在肩带最高处和背包主体相连的两个织带,可以调节长度,这个带子可以调节背包的重心,合适的背包大小是这个带子和水平面成45度。所有上包的动作做完了后最后调节这个带子的长短保证背包的重心合适。&br&&br&背包背得肩膀痛通常是脖子后面链接肩甲股的那块肌肉疼痛,原因是被背包带压的,调整正确的背包其实那个地方应该是和背带有接触但无受力,重心带可以把肩带提起来一点。保证前锁骨那个位置和胸带共同受略向后的压力。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爽很多。&br&&br&背包的结构基本讲完了:然后讲打包和上包及调节:&br&打包的原则是轻在下,重在上,轻在外,重在里&br&这就是为什么睡袋仓可以装睡袋和衣服而不能拿来装水的原因。&br&上面提到的绑帐篷的位置也是是这个原因。当然,帐篷还可以拆开打包,这里先不说了。&br&装在主包里的东西也不要一锅炖,不同的东西还是用不同的袋子装好,换洗衣服可以放在最下面,因为这个是到了营地才会用的,之后只锅,食品等,备用水一定要放再最上面。&br&另外拿一件外套(抓绒,软壳,下雨的话冲锋衣)放在外侧的收纳袋里,当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及时穿衣服。&br&小刀等东西不推荐挂包上或者放顶袋,这个是救命的,一定是随身带。其他医药包什么的可以放顶袋。&br&能量棒什么的可以放在腰带上的口袋(如果有的话)。我快速solo的时候基本是腰带和肩带上的到处插满能量棒。&br&&br&上包,严禁单肩甩包,时刻记住要两根肩带一起提,正确的上包姿势比较难描述,出发之前问下领队吧,靠谱的领队都会愿意教你的,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要记住并且去做,不要因为累了就随便一甩。&br&&br&上包后的调节,先系腰带,然后调节肩带长度,最后调节重心带。&br&腰带是系在胯上,所以你要保证你的皮带不在这个位置,否则,呵呵。&br&下包的时候一定要把腰扣系上,防止损坏。&br&关于腰包的位置,比较舒服点的是腰带在腰包下方。&br&但是,你可以选择不用腰包... 很多口袋的裤子什么的最方便了。&br&&br&背包推荐:&br&个人声明,我是Osprey 的脑残粉...&br&国产的,acme是我见过做的还不错的,bp其实也国产了,价位也差不多,可以选择。&br&国际品牌,低端一点的有沃德,多特,迪卡侬等。&br&高端的有鸟(他家的价格太bug)&br&中端的有,格里高利,Osprey,花岗岩,螺母等。&br&&br&比较典型的是格里高利和Osprey&br&格里高利的背负系统超级复杂,各种调节,调好了超级舒服。Osprey的背负超级简单,但是调好了也超级舒服,怎么办??? 选你喜欢的...&br&轻量话上,Osprey基本是无出其右的,当然,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哥伦比亚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