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陕县地坑院一日游主要集聚区在哪,形成这种景观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了。 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特别是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现存最早还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保存较好的村庄有张村塬的人马寨和庙上村等。

形成这种景观的原因有:

  1. 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米~150米.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形成,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薄的料礓石,是介于典型褐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即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

  2. 气候条件总的说来是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降雨量偏少,年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很少有大暴雨发生,即使偶遇洪涝,由于平面三面都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一般不会殃及地坑院群。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上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更能体现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

  3.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是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生活在黄河中游周边的黄土塬上的先民却相当贫困。这里缺乏煤炭资源,也稀缺森林资源,建造房屋难度很大,而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只需要自家的劳力于农闲之时挥撅刨挖,便能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窑院,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另外,当地农民主要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作物,而小麦、玉米的打收晾晒需要占用面积较大的场地,这种地下住人,地上打场的建筑,很受欢迎.可谓他们的最佳选择。

三原张家窑看黄土高原文化。

张家窑,曾经的三原北部塬区一个极为普通的、坐落在沟壑间隙的小村落,民风淳朴,黄土厚重,植被丰茂,天然集成。阳春,绿草如茵,山花烂漫,宜踏春揽胜;盛夏,林木葱郁,凉风习习,乃消暑清心;金秋,杂果飘香,五谷丰登,可采摘尝鲜;隆冬,银装素裹,盘腿窑中,堪品茗赏雪。

三原张家窑看黄土高原文化。

张家窑关中地窑民俗村坐落于中国书法之乡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焦寅村张家窑,距离县城10公里,西铜高速新兴出口2公里。交通便利,车程均在30分钟左右,景区具有红色革命老区历史背景和区域优势,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养生,文化传承之地。

三原张家窑看黄土高原文化。

中国现代的城市建设千篇一律,如果不是地标建筑,根本分不清哪是哪个城市。与之相反,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农村,每个地方都极具特色,布局依山就势,取材因地制宜。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水乡,陕西的窑洞,贵州的苗寨等等,当然也包括今天要说的河南的地坑院。

地坑院,这种地下古民居建筑, 被称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特别是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现存最早还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保存较好的村庄有张村塬的人马寨和庙上村等。

河南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至7米,然后在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挖出一个斜向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

地坑院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土层厚且坚硬,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特别是它建造简单价廉,对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是再理想不过的了,在四千年来一直成为当地人民最重要的居住形式。

有一个问题大家比较关注,就是雨水落入院子后是怎么排出去的?庭院内一般会挖一口井作为渗井,形状像个葫芦,上口径约1米,下口径3米左右,深度和天井的高度一样,在井的下方垫下炉渣形成一个过滤层,雨水就收集在这口渗井里。雨水经过澄清之后,可以洗衣服、喂牲口。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陕县地坑院一日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