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什么?

《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其为人之本。”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也就是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孝是道德的根本。《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首先要知道做人的根本是什么,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是做人道德的根本。报效父母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大孝治国,国家强大;中孝治企,事业发达;小孝治家,家庭兴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孝敬老人呢?要孝其身,孝其心,孝其志。

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品质,是一切道德的思想基础。《孝经》云:“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就是说,古代的明君都是以孝治天下。比如《二十四孝》里面的“虞舜圣君,大孝感天”。舜王小的时候,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舜对父母至孝。他父亲老实,但继毌奸诈,弟弟傲慢,并常遭继毌陷害。他不但不忌恨,反而对继毌更孝敬,对弟弟更友爱。孝敬生福禄,孝敬生智慧。舜孝敬之心,大幅度提升他心灵的境界,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通过孝道走到了一个国王的位置上。帝尧知道他是贤才,用他做丞相,尧王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最后连帝位也让给了他,舜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圣君。

孔夫子赞叹舜王,“富有四海,宗庙享之,子孙保之。”孔夫子还赞叹,“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一个人有德行了,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地位、福禄、名分,最宝贵的长寿,您全部都能得到。我们这一生,可能都达不到舜王的那种孝顺的境界,但是我们做一个为人子的孝道,应该有吧?我觉得就您这一份孝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孝道,一定会保证你这一生的财富不会缺乏,你的生活会非常稳定。因为什么?就因为你有德行。所以大家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孝道!孔子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道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和美好,我们为什么不力行孝道呢?

再譬如《文帝事毌,亲尝汤药》,汉文帝,名刘恒,是汉朝最贤明的皇帝。他对生毌薄太后最孝顺,太后卧病三年,他处理公务后,常伴守床前,夜不脫衣,很少合眼。凡进汤药,必先亲尝。纯孝感化,终获痊愈。而他的仁孝事迹,也感化全国,终成“文景之治”。还有唐玄宗、康熙等许多皇帝亲自注解《孝经》,都是以孝治国,国家也非常强大。

孝道在中国古代,有非常多的例子。比如《二十四孝》里面的黄香,对父亲很孝,夏天暑热,给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寒冷,以身温暖被褥。蔡顺拾桑果,孝养父母,黑的给母亲吃,红的自己吃。吴猛以身喂蚊,夏夜蚊多,父亲不能安眠,他便赤身先睡,让蚊虫叮咬自己,以免咬他父亲。吴猛孝亲,流芳千古。

自古以来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孔夫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曾参至孝,毌子连心,继承孔子学说,著《大学》一书;曾国藩把《孝经》下发到每一位士兵的手里。李嘉诚用《孝经》的思想做企业管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人世间最不能等待的事莫过于孝敬父母!”

我国古代历来把“忠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个重要标准,“忠臣孝子”历来是人们崇拜敬仰的精神偶像。在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提倡把孝敬父母作为衡量干部的一个标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个真正的孝子,他一定会把生养自己的爹娘放到心上,谨言慎行,修身养德,把做人的名声看作生命,不至于滑进腐败犯罪的深坑泥塘。

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孝经》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也就是说,不爱自已的亲人而爱别人,是违背道徳的;不敬重自已的亲人而尊敬别人,是违背礼义的。这样的人你要对他提高警觉,他一定别有用心,必定有他的企图,有他的目的。为什么?反常啊!这个人能够爱自已的亲人,也能够爱别人,这是正常,是真情自然的流露。否则的话,他是来骗你的。比如古代的吴起、竖刁、卫公子启方,他们为求取官爵,不孝父母,杀妻灭子,饿死君主。这些人是典型的悖德悖礼之人。

试想一个人不爱自已的父毌,怎么可能爱他人,爱国家呢?一个人不孝养自己的爹娘,怎么可能去为祖国献忠心,为人民献爱心呢?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孝敬父母的根本品质,要说为党和祖国做些工作,为人民做点好事,为别人献点爱心,那么这个人的思想目的和动机就值得人们深思。无孝心便无家德,更谈不上有公德。所以,在当今社会,我们办事情,交朋友,合作共事,如果遇到了违背伦理常道的人,你一定要警惕,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吃亏上当受骗。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应该饮水思源。父毌的爱恩重如山,任何人都没有爹娘对儿女的付出最多,任何人都没有父母对儿女的恩情最大。生我者父毌,养我者父毌,父毌给我们一切,没有父毌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毌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毌的眼睛时刻关注我们,父毌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比如谁请我们吃一顿饭,或者我们干渴时,别人给我们一杯水,我们饥饿时,别人给我们一个面包,我们都很感恩,但是父毌给我们做过多少顿饭,给予我们多少吃的用的,而是把最好的给孩子。俗话说,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在动物兽类中,都有行义报恩的善举,人又怎能不孝。

然而,在所谓利益至上的金钱社会中,有些人丧失了道德的底线,心变得极其冷硬,不仁不义,大逆不道,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父母如何,真是禽兽不如,让人寒心。现在举几个实例来说:

据《东南早报》报道:2004530日,南安市发生一起离奇的入室抢劫案:3名蒙面男子持刀入室抢走受害者9.6万元现金。当日,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后,意外发现受害者的亲生儿子刘某,竟然是3名作案者的同伙,正是他主动提出并策划了入室抢劫自己母亲事件。

据《东南早报》报道:201077日,有位毌亲王某向警方举报:我儿子抢劫了我爸爸,把人都打伤了。原来是两个年满18周岁的少年王某生、王某银因没钱上网打游戏,讨钱不成,竟轮流抢劫爷爷奶奶,王某生80多岁的奶奶被甩巴掌,王某银的92岁的爷爷头部被竹棍打得流血,竹棍都断成了三截。

据《东南早报》报道:2011424日上午8点多,24岁的柯某在溪边帮父亲干活,和老爸索要工钱,老爸身上只有一百元给了他。柯某嫌老爸给钱少,于是摔掉手上的工具,回到家里,一把火点着父亲的棉被,将自家二楼烧了。

上述这些实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薄父母厚小孩,小孩福禄差。文昌帝君说:“你供养小孩,不供养父母,你这样怎么可能有福报呢?”父母从小越是逆爱有加的孩子,越是不孝,当下不好好读书,长大大逆不道,让父毌忧心。

但是,我们有很多父毌都是这样教育孩子:“儿子啊,你看爸妈平时不舍得自己花钱,也不舍得为你爷爷奶奶花钱。我们缩衣节食,从小对你这么好,从小为你花了这么多钱,以后我们老了,你一定要孝顺我们,回报我们啊!”可是没等这些爸妈老了,孝顺的孩子们就开始回敬他们的父母了,回敬他们的爷爷奶奶了。当然回敬的不是知足感恩,而是巴掌,是木棍,是刺刀,是火把。

我记得仁焕法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做“老者无德,少者不孝;男人无志,女人多事。”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无德之家,子女不孝,子女有灾有难和后生无能,自然是与老祖宗和父毌辈缺德有关。无志之家,女人不守本分,争尖抢上,自然与男人缺志有关。这种阴盛阳衰的家庭,不但家财不旺,而且多灾多难。

古人云:“忠孝乃人之大节”。《百孝篇》说:“天地重孝孝当先,孝顺父毌如敬天,诸事不顺因不孝,一个孝字全家安。”爱国是大忠,爱民是大孝;大忠无言,大孝无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已及人,及社会,这样一来就会形成博爱普敬的社会风尚,富强和稭的社会就会早日实现。清朝龚宝琛游蓬来仙阁时的题联写得好: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只要人们对国家尽忠,对父毌长辈尽孝,把该做的事做好了,就是神仙了。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告诉人们,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像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尙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用好选人用人考德这根杠杆,引导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同企业家打交道一定要掌握分寸,公私分明,君子之交淡如水。马克思曾经说过,“不可收买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其实这也是最基本的为官之德。     

      ——引自习近平著作《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2013年10月 中央党校出版社)

  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引自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关键环节,团队和社区是抓思想道德建设两个重要的方面,应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努力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成效。

    ——引自习近平著作《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2013年10月 中央党校出版社)

  新闻工作者要讲究职业道德。现在有的地方出现“采购记者”、“拜金记者”。这些现象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水火不相容的,虽然表现在少数人身上,但严重损害了新闻事业的威信和声誉。新闻工作者担负着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神圣职责。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应严格自律,正派、公正、廉洁,要有更高尚、更严格的政治操守和职业道德。新闻工作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自重、自爱、自强。   

   ——引自习近平首部个人著作《摆脱贫困》(1992年7月 福建人民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人最基本的道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