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现状利用构建物是什么

200){this.value=this.value.slice(0,199)}">
商品编号: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商品名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店铺名称:新华文轩旗舰店
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
黄初龙,邓伟 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签收与验货流程
【报价】查看
【评价】查看
国美商城服务承诺:
国美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国美商城自营商品自带机打发票,与商品一起寄送(部分商品,需在您收到货物之后,我司为您邮寄)。凭质保证书及国美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温馨提示: 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只看当前商品评价
温馨提醒:因厂家同步信息存在时间误差,且每位用户购买情况、提问时间不尽相同,以下回复仅在提问时间3天内有效,仅供参考,谢谢~
我要发表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如何尽快找到咨询答案:1、使用本页面左侧的搜索功能2、仔细查看相关提示信息和帮助文档
热销排行榜
订单总金额满100元,支持信用卡分期付款:
支持信用卡分期银行如下
条件金额(元)
3%4%5%300-50000
3.5%4.5%6.5%200-50000
0.9%1.5%3.5%500-50000
1.5%3%6%100-50000
1.95%3.9%5.4%500-50000
3.18%4.18%6.49%100-50000
2.4%3.9%7.8%300-50000
3.5%5%7.5%500-50000
分期流程:加入购物车去结算>提交订单>选择信用卡分期付款>完成支付
一旦该商品到货,我们会通过手机短信或邮件通知您
&&&价格低于:?
时,通知我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同时加入收藏夹
一旦该商品到货,我们会通过手机短信或邮件通知您
&&&价格低于:?
时,通知我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同时加入收藏夹
添加成功!
订阅商品降价促销提醒
&&&价格低于:
时,通知我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购买了此商品的用户还购买了:
您可以免费给TA发短信
*我的手机号:
*短信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已发送,请查收短信
*TA的手机号:
手机号码重复
给TA留言:
留言最多140个字
例如:我是Tina,我想要这款商品,你愿意送给我吗?
发送短信的内容包括:留言+您的手机号+商品标题+网址
打开手机微信客户端,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选择您要发送的朋友,TA就能看到您提出心愿的商品啦~~
短信已发送成功!
你可以继续 提出心愿
短信已发送失败!
你可以再试一次
更多发送愿望的方式:
微信扫一扫
成功复制到剪切板
支付与账户
扫描下载客户端
本公司游戏产品适合18岁以上成年人使用&&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
国美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办公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号一楼A区&&客服电话:&&
(C)&&国美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公安网备62&&沪ICP备号&&沪B2-号region-detail-title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论
region-detail-gallery
用阿里巴巴客户端扫码
手机下单享受额外优惠
region-detail-property
享受会员价、淘宝数据等更多权益
手机下单更便宜
(100套可售)
申请已发出!
已选0套/0.00元
一般情况下:
划线价格:划线的价格可能是商品的销售指导价或该商品的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并非原价,仅供参考。
未划线价格:未划线的价格是商品在阿里巴巴中国站上的销售标价,具体的成交价格根据商品参加活动,或因用户使用优惠券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活动预热状态下:
划线价格:划线的价格是商品在目前活动预热状态下的销售标价,并非原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用户使用优惠券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未划线价格:未划线的价格可能是商品即将参加活动的活动价,仅供参考,具体活动时的成交价可能因用户使用优惠券等发生变化,最终以活动是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注:前述说明仅当出现价格比较时有效。若商家单独对划线价格进行说明的,以商家的表述为准。
联系卖家:
交易勋章:
交易勋章-A级
供应等级:
在线销售产品金额等级,彰显供应商在线销售服务能力
经营模式:
所在地区:
安徽 合肥市瑶海区
@88.com 版权所有用手机做贸易
扫一扫关注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构建水利财政保障长效机制
导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构建水利财政保障长效机制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构建水利投入长效机制,支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水资源保护,有力推动了水利改革发展。2015年,全国安排财政水利资金预算6046亿元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致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转报财政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财政水利资金投入和使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财政部在报告中提出,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去年12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致函国务院办公厅,请研究处理常委会审议意见。财政部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16个部门和单位,对审议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财政部在报告中提出,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将总结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继续推动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2015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509亿元,比2014年增加29亿元、增长6%,扩大了生态补偿范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正在修改完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将优先推动完善对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促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报告介绍,水利部正在积极推进水市场建设,建立完善水权交易平台。2014年,水利部选择在7个省(区)开展不同类型的水权试点工作,其中,在宁夏、江西、湖北等3个省(区)重点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在内蒙古、河南、甘肃、广东等4个省(区)重点探索跨盟市、跨流域、行业和用水户间、流域上下游等多种形式水权交易流转模式,力争用2年至3年的时间,在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水权交易流转、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全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示范。报告提出,要推进水价改革。一是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区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分类制定了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明确了“十二五”末各地区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指导目标。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按照财税体制改革有关要求,研究加快推进水资源税费改革。二是深入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印发《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在27个省(区、市)8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探索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和精准补贴机制,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业节水。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三是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运用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同时兼顾效率和公平,积极推进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继续指导各地稳步实施“一户一表”改造。计划到2015年年底前,设市城市原则上全面实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财政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财政水利资金投入和使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提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报告介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水利部等部门完成了2013年度考核工作,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审定后向社会公告,目前正在开展2014年度考核工作。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了水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和主要指标,提出了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等10个方面具体措施,每年将分流域、分区域、分海域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中央组织部将督促指导各地组织部门在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中用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考核结果,进一步发挥干部考核指挥棒作用,促进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治理工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财政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财政水利资金投入和使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提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报告提出,建立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运营机制。水利部已在云南省陆良县和山东省齐河县开展引进社会资本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试点。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已推出第一批12个重大水利工程试点项目,将在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公平、公正、公开选择经营主体,完善支持政策、政府服务和监管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报告提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指导农业发展银行完善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管理政策,引导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增加中长期信贷投入,努力扩大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来源。改革财政水利资金管理体制财政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财政水利资金投入和使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提出,改革财政水利资金管理体制。报告介绍,国家发改委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将会同水利部等部门组织编制水利发展专项规划。科技部将结合“十三五”国家科技规划编制和重点研发任务建议征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考虑水利行业重大科技需求,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方式,强化科技对水利事业的支撑作用。报告提出,明确中央与地方水利事权与支出责任。中央编办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就完善水治理体制问题进行研究,将提出相关改革建议。按照《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要求,财政部会同水利部等部门正在研究中央与地方的水利事权划分,尽快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下一步,将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中央水利投资结构,集中资金支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尽早落实“十三五”期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央投资。加强财政水利资金使用监管财政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财政水利资金投入和使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提出,加强财政水利资金使用监管。报告提出,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结合水利行业特点,水利部正在研究制定推进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将建立贯穿财政水利资金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提高财政水利资金使用效益。报告提出,要加强监督检查。审计署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和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工作中,把水利资金和水利项目作为重点,必要时专门安排水利资金和水利项目审计,坚决查处骗取冒领、挤占挪用、渎职分配、损失浪费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水利部会同审计署以水利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为目标,以建立省市县三级动态审计免疫机制为核心,以水利信息化联网为支撑,开展水利审计免疫系统向省市县三级延伸工作,对水利资金实行动态监督、关口前移。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对2013年至2014年包括水利在内的所有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专项整治。构建水利财政保障长效机制财政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财政水利资金投入和使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提出,积极构建水利改革发展财政保障长效机制。报告介绍,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构建水利投入长效机制,支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水资源保护,有力推动了水利改革发展。2015年,全国安排财政水利资金预算6046亿元,比2014年预算执行数增加983亿元、增长19.4%,其中中央安排2521.3亿元,比2014年增加325.2亿元、增长14.8%。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是支持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2015年,国家发改委安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央投资342亿元,比2014年增加96.7亿元、增长39.4%,财政部通过调整现有水利专项资金结构筹措250亿元,加大对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投入力度。二是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15年,国家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267.5亿元,比2014年增加27.5亿元、增长11.5%,将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统筹解决部分特殊困难地区规划外新增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加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农田水利重点县、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等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加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力度,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配套建设,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三峡工程后续工作。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dy88.cn/news/201508/contents200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y88.cn。
大禹网全国聘请专家、学者和通讯员
—— 期待着您的加盟!注:无需注册会员即可发布
Copyright(C) 大禹网 DY88.CN. All Rights Reserved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循环经济的水资源节约利用机制构建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长,由水资源短缺引起的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同时水资源的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污染型缺水地区的增加,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面对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循环经济型水资源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础,通过节约-利用-再生利用的闭路循环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尽量减少污水排放量,实现水资源利用与水资源保护双向发展,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循环经济;水资源;节约利用机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由于可利用淡水资源有限,加上水资源浪费、水体污染及降水减少、气候变暖等原因,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中有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水资源短缺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构建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机制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水资源问题的根本举措。
1.循环经济型水资源的内涵
循环经济型水资源,是按照生态学循环经济的理念,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重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最大限度减轻和降低污染,在保护水资源的基础上构筑水资源循环圈。循环经济型水资源是仿照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实施水资源的三个原则,实现“水资源投入-水资源产出-水资源再生利用”这一循环往复的复杂过程,维护水资源的自然循环系统,从而使水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其中,水资源投入是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输入端控制水量和水质,限制水资源开采规模和防治水资源污染,水资源产出是指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形式反复利用或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水资源再生利用则要求尽可能通过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使污水变成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型水资源将传统“控制水、开发水、利用水”的单向直线过程转变为以水质再生为核心的“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的修复或恢复”的闭环式反复循环流动系统,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保护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目标和思维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水资源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2.构建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机制
2.1水资源开发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和城镇主要是以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在传统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表水逐渐枯竭、流经城市河段普遍受到污染的局面,增加地下水开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难题。因此,我国水资源开发途径应转向非传统水资源开发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矛盾。第一、跨流域远距离调水。通过大规模的人工办法将水资源比较丰富流域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流域,达到地区间调剂水量盈亏,以促进缺水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缓解缺水流域人畜用水的矛盾。第二、雨水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开发的主攻方向,这一方式是指通过各种集雨设施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实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第三、海水淡化。这一方式主要是指利用海水脱盐的方式生产淡水。随着技术进步,海水淡化成本趋低,并且海水可以直接用作生活冲洗用水和工业冷却用水,该途径更加适合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水资源的开发。
2.2水资源保护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这是针对我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脱节,地表水与地下水分割开发,部分区域地下水已严重超采情况所提出的原则要求,是构建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机制的战略要求。水资源保护包括水量保护和水质保护两方面,即控制水源的开采规模和防治水资源污染。就控制水源的开采规模而言,重点在于对水量合理取用及其补给源的保护,即保证生态用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三条红线”;严格执行用水总量控制,贯彻落实取水许可证、水资源费征收等制度。就防治水资源污染而言,重点在于设立水质保护目标,建立相应防护措施。根据水体的水环境容量,制定水质规划目标;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对排污口审批严格把关,健全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不能因为污染物超标排放而导致饮用水源地水质受到污染或危及其他用水的正常供应。
2.3水资源节约
构建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机制,要求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是重点。第一,推进农业节水。积极扩大节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加快灌排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鼓励在经济作物种植区、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地区应用喷灌技术,在山坡丘陵区或有自压条件地区发展自压喷灌技术,在地形条件不利或资源环境稍差地区发展微灌、点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实现适时、适量、科学、精准灌溉。第二,推进工业节水。重点推进钢铁、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作,逐渐淘汰传统落后的高用水生产工艺;加快完善企业执行取水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引导企业推广应用绿色先进节水技术装备;优先扶持节水制造业快速发展,树立一批循环用水、污水处理,废水“零排放”的示范企业。第三,推进城市节水。增强社会节水意识,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活动;加强供水管网维修管理,降低管网损耗率;严格用水定额管理,推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深化水价改革,水价制定既要考虑生产供应用水的全部成本,同时应反映水源的紧缺状况和超额供水的高成本,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利用水源差价发挥价格经济杠杆作用。
2.4水资源再利用
实现污水治理资源化,提高水重复利用率,是今后治理污水的工作重点,也是构建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机制的根本途径。污水治理资源化是指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水。城市生活污水是最主要的地下水污染源之一,具有量大、集中、水质可控性好的特点,很多国家都把城市污水作为一种宝贵的淡水资源。城市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在一些国家被大量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市政绿化、城市景观、道路保洁等方面,被称为城市的“第二水资源”。(1)统一规划,根据可用水源特点合理配置水资源。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开发利用状况差异性优化配置各类水资源,统筹安排水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2)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布局和处理规模。厂址选择既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布局,又要兼顾考虑建设投资、地理气候条件、生态影响、社会影响等方面因素,一般原则是位于城市规划区下游,便于依靠地形坡度和重力流收集城市污水,同时可以建设下水道收集系统进行城市污水收集,通过相对独立的污水排水系统和下水道重力式过滤设备污水处理体系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污水处理和再利用。(3)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发挥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推进污水治理资源化和再生水利用产业化,就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水价形成机制,一方面依靠价格手段推进再生水利用市场形成,加快建立和完善阶梯水价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真实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再生水的资源环境属性;另一方面,政府在再生水生产、输送和使用上给予适当的财税优惠,切实降低再生水生产供给成本,鼓励扶持培育再生水利用市场发展壮大。(4)采用适宜的技术和工艺,完善推广再生水标准体系。再生水处理工艺需要依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以及再生水用途、标准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技能参数等因素确定。面对当前严峻水资源现状,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机制通过多渠道增水和综合采用各种节水保护措施,逐步形成循环经济与水资源的耦合关系,能够有效均衡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最终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张凯.水资源循环经济理论与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7.
[2]王少飞.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机制及构建研究.[J].国土资源,2017,(4).
作者:闫素杰 单位:河南省周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阅读次数:人次
&&&&&&&&&&&&&&&&&&&&&&&&&&&&&&&&&&&&&&&&&&&&&&&&&&&&&&&&&&&&&&&&&&&&&&&&&&&&&&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论文投稿&&&&&&&&&&&&
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水资源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