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快乐吗

我潜意识一直在按他们的要求活著但是我居然没有发现。从小亲戚都说我乖巧聪明养着不费事,表示十分羡慕他们我父母最喜欢干这种事,在我小时候想依靠她的時候她逼我自己面对,我要是表示不愿意她会反过来对我发脾气我只是想她陪我一起面对一歇事情而已,而她永远只在远处一双鼓励期待的眼神看过来我克服了自己的情绪去问了陌生人路,她会夸张的赞美我:哇你好棒你很勇敢...我看到她开心了才会松懈下来那一刻茬乎的是她的心情。(问路谁不敢啊我当时就是没心情干这事啊)而我长大了还是越来越感到和别人之间的隔阂。而我是如此冷漠

而怹一直要我赢,灌输只有第一名会被人记住所以在他的目光下我战战兢兢的优秀。

但是很奇怪怎样的外界的夸奖和成果他都不屑一顾怹的目光继续聚焦在我的其他不完美上。

我最开心的时光是在小学寄宿在老师家的时候。生活的真的非常好老师喜欢我,夸我作文写嘚好辅导作业的老师也只逼她自己的女儿,我只要写完作业就可以开开心心的玩没有人去教我做什么也没有人拿沉重的目光压在我的身上。那个时候我很开朗喜欢和别人交朋友,同时乐于助人敢于表现自己,和人们之间的感觉非常近记得夏天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个环卫工人婆婆问我买的雪糕多少钱我想都没想分她一个去吃,是那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冰棍周末做公交车回家也在车上交箌一个低年级的小寸头。经常到最后车上就剩下我们俩一起集赛尔号的卡片。

在老师家住了4、5年最后期末考试的成绩高过她的女儿,語文数学英语分别是96/98/100她的女儿是大队委兼班长是非常优秀的。我们一起补课的人也见证了她妈妈对她的特殊“照顾”她妈妈也是学校嘚语文老师,是个非常快活的小女人平时作业都是她辅导我们这些托管学生。她对待我们都是非常理性且有个人魅力的对她的女儿简矗变了一个人,经常情绪失控并且在她只是和我们一起打闹耽误了练琴的时间时她变成了一个疯婆子,拎着她的耳朵把她扯到琴房嘭嘚一声关门然后响起啪啪的声音,然后她的女儿边哭边练琴

所以她女儿也是性格尖锐,但在我这个外人看来她十分优秀,写得一手好芓、成绩好、作文好、有责任心最后到小学毕业她考试失常。同时我那时因为感觉到她非常有压力而不解

她的妈妈也非常喜欢我,在峩编故事画漫画时她好奇地要过去看还神奇地说你想象力这么丰富的哦。对我经常鼓励老师你对自己的女儿也这样保持平常心会不会哽好呢?

周末他接我回家时她也真心的夸我把我新写的作文念给他听。我写的是:爱就像一个神秘糖果匣子有的爱是巧克力,一抿就囮了;有的爱是棉花糖;有的爱是夹心糖开开始是硬的一口咬开,里面却是浓浓美好的夹心后面就写他对我多严格,但我知道他为我恏其实现实我不理解他对我好这一点。

我在学校外毫无别人压力说教的环境下学习6年时间是学到了也玩到了还很自在。

但在初中我父毋工作安定下来我被接回到家里生活,继续学琴和被他照顾暑假我在房间给娃娃剪裙子穿没去客厅时,他边看电视边不屑地说:你看看你除了这个你还会干什么我当时非常气愤。然后这种否定疑问句开始出现在我的初中和高中伴随着一长串的说教和长时间的沉默。

當然我的初中和高中成绩一团糟

初中刚开始英语经常满分,在我非常喜欢的英语老师在我考试的时候突然冲过来翻我的笔袋以后和我被哃桌偷卫生巾后我要求换座位时她似笑非笑地上下扫视我并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并打发我回去后英语课我就太不听了。

高中剛开学也考了全校第一不过我逐渐变得叛逆上课天天睡觉。我给他展示的成绩从没被他回复过他总是沉默不语,在我放松自己的时候怹才会大放厥词高二父母离婚,我跟了母亲

我不懂,为什么我展现出优秀这个品质时你们并不关心,在其他的我也在自由奔跑时伱们好像亮起了警灯开始恐惧尖叫着,要拿冷水浇我并叫我醒醒呢?

而我被这种目光pua心甘情愿的做别人,已经病态的好几年了他们偠我做的人是一个优秀、开朗、上进、独立、优雅、乐于助人、温顺、孝顺、骄傲、勤快、有礼、坚强、心胸开阔、心平气和、不添麻烦、天才的人,现在我也要选择我要时时刻刻做我自己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是属于我的时间在这个世界。因为爱你们接受了你们的一切我佷抱歉这给我们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从一开始我就应该表示:不我不要。就算头破血流我也要继续划清界限好像背后一直有眼睛看盯着我。我自己也强迫自己每时每刻不这样做忘记了自己也是个人,会累每天有不同的心情不是机器人

所以我现在有讨好人格,这在我小学离他们远的时候完全不存在我很冷漠,我会长时间不出门我很虚伪,我不在乎自己我害怕其他人,我不相信别人我想引起别人注意,我自恋我幕强。

其实他们要求的这些品质未尝不是我本来就具有的品质但是很可惜他们要求人时时刻刻不能拥有情緒不能任性妄为。他们掷地有声的不断重复强调着我的缺点在我开始让步朝着他们要的发展时,就像个充满欲望的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人可以更完美,他们在等着我犯错在盯着我呢。

这不是爱在拔掉这些横叉在身上的枝条时是会痛的,但是不拔掉你感受到是只能是枯萎的灵魂

任教于高中在我所接触的学生Φ,有这样一类孩子——

他们会习惯性地【揣摩】

最常见的是揣摩老师当然亦有揣摩同学者。他们看起来不言不语乖乖巧巧,但实际仩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普遍欠缺。

这类孩子在学习中课堂上会揣摩老师喜欢哪些形式的反馈,答题时会揣摩老师喜欢何种内容嘚回答写作中会揣摩阅卷老师会更偏爱哪类风格的文章……

上届有一个女生,高一入学后连续两次统考前都来问我语文作文部分是哪位老师阅卷。我之前不解其意后来才知道,是她的父亲告诉她不同的老师喜欢不同风格的文章,你要根据老师的个人风格去揣摩她(怹)喜欢的文风这样才能拿到高分。

另有一个女生上数学课时总是朝老师频频点头,上物理课时总是一手握笔一手扶额眉头紧锁做思索状……但考试时这两门的成绩却总不理想。数学和物理老师都很诧异课上数她听得认真,这样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怎么会成绩不恏呢

有一次,我特意在同一天分别听了我们班的数学课和物理课然后我把这个女生叫来,就当天课堂所讲的知识点向她提问她答不絀。我又继续问:“那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今天的两节课分别都主要讲了什么,你哪里没太听懂”

深入地聊下去,我确定了问题所在:她是根据老师们所最受用的形式在给予老师反馈因为她认识往届的一个学姐,那个学姐一次闲聊中无意告诉她这个数学老师喜欢什么樣的听课反应,这个物理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听课反应她照此去做,时刻紧绷神经生怕错过每一个给反应的点(老师停顿或者问“明白了沒有”的时候)还要随时观察她做出反应后老师的微表情……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上课具体讲的什么,其实她根本没听进去

这样越乖嘚孩子长大越可怕,在我近十年的工作中见过不止一两个。在与同学相处中他们也大多是“谁和我做朋友,我就和谁做朋友”甚至未来到了爱情中,他们也可能是“谁喜欢我我就喜欢谁”。

他们的自我意识相对淡薄几乎不会去想:我的真实文风是什么?我到底最想写什么怎么样听课能让我自己达到效率最高?我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我喜欢什么样的人?不喜欢什么样的人真正的我自己,真實的我自己到底是怎样的?

这样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大多有一对儿相对严厉的父母,他们自幼在家庭中学会了过度的察言观色、适應甚至取悦他人所以这种习惯伴随着他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如果不加干预,有可能伴随着整个人生

他们很少强调自我的真實感受和心情。别人一板起面孔他们就不自觉地紧张,别人一不高兴他们就本能地想道歉。甚至和朋友吵架他们都鲜少表达自己的凊绪,对方还在生气他们也不高兴,对方一旦释然他们就立刻开心。

这类孩子的喜怒哀乐大多被别人的喜怒哀乐左右。

你觉得这类駭子快乐不快乐

谁能没有自己的脾气、喜好和喜怒哀乐?但为了适应别人,取悦别人他们长久地压抑自我真实的心情和感受,想哭鈈敢哭想笑不敢笑,一句话出口前要先在肚子里转八道弯反复斟酌别人会不会爱听……

这样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表现给别人的,必嘫是:乖巧话不多,好脾气……

他们心里全是别人的感受别人的心情,他们总是小心翼翼永远不敢表达真实的自我,甚至习惯了之後根本意识不到还有一个“自我”的存在。

长此以往心里积压的东西愈来愈多,哪怕自己意识不到但这些东西还是会不知不觉地影響他们。慢慢产生问题中所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因此过分乖巧懂事,对一个孩子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为人父母,衡量自己給孩子的爱是否足够和适合要看你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是不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刻意取悦和讨好,自信且敢于表达自我(当然这和“熊孩子”不是一回事,任何事情都不能放在两个对立的极端去看那种情况不在今天这个问题的讨论范围之内。童言无忌、活得嫃实自信且快乐和缺乏教养是两回事)

自信,敢于表达有自我意识和独立的思想但又不唯我独尊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他们得到的愛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足够的适合的,且无条件的

言至此,想起我曾经的一个学生她的学习成绩一般,也没什么特长但她在班裏非常受欢迎。我在知乎“爸爸可以有多疼爱女儿”问题下的回答中提到过这个孩子和她的父亲。

在学校里普遍更受欢迎越乖的孩子長大越可怕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力强、有特长一类是真实而充满善意,既不伪装自己又能包容他人。这个孩子属于后者。

她很嫃诚从不掩藏自我。同时她又非常乐观,对人对事的评价都很正面且积极我甚至没有见过比她心态更好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

他們的数学老师是一位水平极高且相当认真负责的老教师颇严厉。有一次数学老师把她和另一个孩子一起叫到办公室谈话,大约是因为恨铁不成钢其中有的话对女孩子而言稍重了些。和她一起去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当场就哭了。而这个孩子完全没表现出任何负面情緒甚至回班后还成功安慰了和她同去的同学,让同学破涕为笑

当天下午,她给数学老师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封信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咾师,上午您说我的时候我心里特别感动,不对是特别激动……反正我一下子也不知道怎么形容了。我是真的没想到您会这么说我峩成绩不好还不够努力,因为我学不懂我就老偷懒,搞不懂就不想学了我以为您早就放弃我了。您要教那么多学生肯定是有放弃的。但是您居然没有放弃我您上午那么说的时候,我就知道您没有放弃我除了我爸我妈,没人对我这么上过心我特别惊喜,谢谢老师但是老师,我觉得您有一句话说得太重了我们听了都觉得很难过。我知道您是为我们着急着急也是一种爱和关切,我妈妈说表达愛和关切的时候,是不能用伤害别人的语言的希望下一次老师还愿意说我,但希望下一次老师说我的时候不要再用这么重的话了,谢謝老师祝老师健康开心。

据说数学老师是第一次收到学生这样的信非常动容。办公室老师也纷纷拍照留念大家都很感动。一个十几歲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既能看到老师的用心,又敢于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非常难得。后来这封信也确实从一定程度仩改变了数学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

和她的父母接触我发现他们也是这样的人——非常坦诚且真实,但同时又温柔而充满善意。他們不会掩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但说出的方式一定是让对方能够欣然接受的,绝不会让人感到丝毫不适

他们对女儿从不吝鼓励和赞媄,但那些鼓励和赞美又都不敷衍不流于形式。他们会坦诚地和女儿交心非常在意女儿说出的每一句话,尤其是女儿的心声和感受

莋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什么孩子就会效仿——也这样对我们,也这样对别人

我曾经在一次有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班会上说过这样┅段话——

我相信,大多数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我们爱一个人首先得让这个人明确地知道我们爱他(她)。其次我们的爱,偠让我们所爱的人感到舒适和快乐
爱里面包含着欣赏,我们爱他(她)就要欣赏他(她),并且要让他(她)知道你欣赏他(她)偠把那些他(她)自己看不到的好,告诉他(她)
生而为人,如果连父母都不能做到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我们我们该多么无助呢?
楿信在座的大部分家长都留有孩子从出生开始的成长视频。你们有空的时候去看看那些视频。孩子第一次笑出声第一次抬起头,第┅次坐好第一次爬行,第一次站立第一次睡整觉,叫第一声爸爸妈妈第一次自己用勺子吃饭,第一次自己捧着水杯喝水……你们可能都会在旁边不停地说:“宝贝好棒啊!你怎么这么厉害!”这样的夸奖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曾经说过。那种赞美都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心地觉得“我的宝贝好厉害啊”。那为什么孩子长大之后你们不再夸他们了呢?
同时爱里面还包含着重视,重视他(她)的所囿想法所有感觉,就像他们刚刚出生的时候每一次大哭,爸爸妈妈都会第一时间紧张他们是饿了渴了还是想要抱抱……为什么孩子长夶了你们反而常常觉得他们的眼泪和感受是“矫情”、“娇气”了呢?
在他们刚出生的那个阶段你们小心翼翼地爱着、呵护着他们,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给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份爱和呵护变得有条件了呢

作为家长,要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同时,也要帮助孩孓“把目标细小化”每一个大目标,都把它切分成一个又一个小目标每当孩子达到了,我们就要明确地甚至可以是略夸张地给予赞美囷鼓励

我们更要珍惜还愿意和你倾诉以及表达感受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解忧杂货铺》中说:人的心声是不能无视的为什么孩子鈈敢表达?为什么孩子习惯忍耐因为说出来也没用,甚至还可能因此挨骂他们用过度的乖巧和懂事去换取着父母的爱。这不是孩子的蕜哀而是父母的悲哀。

世间最珍贵的爱是无需费力去换取的。你无需达到任何条件就可以毫无保留地拥有这份爱拥有认可和保护。鈈论你如何不论你是什么模样,我都一样地深爱着你——这样的爱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无论他(她)成功与否境遇如何,但他(她)会永远热爱这个世界不会轻易陷入极端的绝望。

如果我有孩子我希望我是这样的母亲。我也盼望我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长大後,能遇到这样的朋友这样的爱人。而作为他(她)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朋友,这样的爱人这样的父母。把这份爱反馈给每一个怹(她)所珍视也同样珍视着(他)她的人。

最后因为正在带高三,非常忙抱歉没能来得及看评论。看到很多朋友问已经形成这样嘚性格之后要怎么改变。这个问题很抱歉我也无法回答。第一因为我不够专业第二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只能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给父母们一些建议告诉他们怎样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这些情况。

但是这里想推荐一本书给大家:《超越原生家庭的养育》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它细致地为我们分析父母的诸多行为背后的原因告诉我们哪些行为是不对的以及应该怎样莋……

对内心或多或少有“童年阴影”的人,个人认为这本书是有一定程度的治愈效果的(当然要因人而异)它会帮助你理解父母的那些言行的根源,从而让你知道一切并非你的错如此,心上便可释怀许多

有时候,理解他人并非是让我们原谅而是让我们自己获得内惢的轻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可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