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纳孩子的感想自己的平庸

成熟只是跟自己和解了,接受自己的平庸而已吗_百度知道
成熟只是跟自己和解了,接受自己的平庸而已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逆风飘扬小彩旗
逆风飘扬小彩旗
采纳数:230
获赞数:624
擅长:暂未定制
事实上每个人生来平庸,有谁能一生下来就是伟大,成功的?这种成功需要用努力来实现,既然知道了自己的平凡,如果不作为,就这样了。
在辩论中找到几个很出彩的问题,希图通过这样的问题一举打垮对手,让别人登时哑在那里或者一路被动下去……
我想你们多少有这个想法,所以才会这么问。
我认为辩论的关键在于逻辑构架。只有强大的逻辑构架结合生动清晰的表达,才是辩论取胜的关键和核心。请相信,并不是有独到新颖想法的那一方会获得胜利。能够表达清晰自己的思想就已经很不易了。所以比赛的时候还是注重如何贯彻,表达好自己的思路吧。赛前准备好了一些陷阱或者问题事实上很不明智,经常的情况是队员们为了施展出这几个“绝技”而想方设法的往这个点子上靠,忽略了现场情况,效果反而很差。请相信以上这段不是废话。
这个辨题你们肯定看过很多资料了,重新辨题和提出基本思路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你的准备够充分,那么下面说到的问题你一定会有同感或者说之前就已经遇到过了。
一个是逆境和绝境的问题。这个辨题通常对方都会用归谬。好比他会说,“对方辨友既然说逆境有利于成长,那为什么还在这里读书接受教育?不如直接上街流浪乞讨啊,那是何等的逆境!”
这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即便是最高水平的选手,一般也就是从这个角度入手进攻的。所以我们以这类问题为例子谈。
这样的发问牵扯到2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逆境和绝境的问题。你可以看到他会让你去自寻死路,去人为跳入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或者说就是绝境。
这里我们不能免俗……我方一旦听到这种问题,仍然应该站起来坚决的声明:逆境不等于绝境!对方辨友说一个人可能在身患绝症明天就要死的情况下取得丰功伟绩么?显然不可能。逆境和绝境是不同的,对方辨友请设想如果今天的辨题换成“顺境和绝境哪个更有利于人的成长”,这样的问题有可能拿出来辨么?显然是荒唐的。
这里对方就会提出一个界定问题。这是个纠缠不清的环节,我建议直接跳过,这样回答:对方辨友你问我如何界定逆境和绝境?让我来告诉你,同样一件事情,在逆境下,我通过努力可以做到;而绝境中我无论怎样努力都做不到,这就是区别。不要把这个说不清的问题纠缠的太多,不要试图提出区分逆境和绝境的标准,容易被对方把绝境归为逆境的特例,而且和主题偏的较远。所以,我方只需要让大家知道逆境和绝境是2个不同的东西就是,而不用告诉对方如何区分。
这类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牵扯到的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对方的这种发问,描述的是如下一个场景:一个人在有主动选择权的情况下,主动放弃有利条件而选择不利条件。显然这和人类的基本行为规律是违背的。我们是不能容这样的防守弱点的。
这个问题上他们实质是在指证我方的一个“矛盾”,即: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是寻求更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而我们在要求人主动进入不利环境。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交锋基本决定了比赛的胜负。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大专辩论赛上双方的表现就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反方提到了“人生是不可选择的”,初听起来是如此,但实际上有问题。比如我现在考上大学了,为了寻求逆境,我可以选择不上大学,去街上流浪(事实上还是归谬)。因此不要像那场比赛的反方那样提出人生不可选择的观点。
然后我好困……今天先睡了,明天继续探讨~
关于上面这个问题,我今天反复思考了一下,我认为以下的内容基本上是严谨的。我个人是如下的: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人都是追求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亦即“顺境”。
但是最关键的在于,此时,我们的出发点是:“成事”而非“成长”。就是说对于每一个追求顺境的人来说,他的愿景,他追求顺境的理由,只是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而已,而不是自身的成长。
这是可以理解而且符合事实的。我们在生活中绝大多数时候的思维是:为了做成这件事情,我需要什么;而不是为了自身的成长,我需要什么。
一个学生遇到了难题,为了作出这道题他可以寻求老师的指导,此时他的目标是作出这道题;而如果为了自己的解题能力有大的实质的提高,他应该选择思考而不是老师的帮助。顺境可以帮助你达到目的,然而在外部环境辅助下获得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你自身的成长是有限的或者说起码是小于在逆境中的成长程度的。为什么?这个就好证明了,我方可以列举出逆境对人的种种帮助,而这些,是身处顺境的人所永远无法体会的。
总结上面这段话,核心是:“成事”不等于“成长”。
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对方很有可能会打到的点,就是同质比较。
对方提出要比较,就要对同一个人进行比较,这个人的各方面素质都应该是一样的。现在对于一个各方面都一样的人,自然是顺境更有利于成长。好比2辆汽车性能完全一样,当然是公路上跑的比小路上快。
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因为对方这种比较,这种所谓的看似合理的“同质比较”的要求本来就是不符合现实和逻辑的。因为逆境之于顺境的最大优点就是会让人接受更多磨练,心理更加成熟,坚定;这样的2种情况下即便同一个人也是不可能同质的。说到这里又想到,对方即便提出这个问题,他们的出发点还是“成事”。
呵呵,到这里我又不住回忆了决赛时的正方,你可以看看,他们事实上也是在打“成事”。
暂时说这些了,想到再补充吧。强调一下,如果楼主你认可成事不等于成长这么一点,那么你还要着手准备一下如何在这一点上站住脚。不过还是好办,上面那个学生解题就是例子。
最后还是重申我的个人观点:不要追求新颖……那场比赛双方都已经研究很透了……他们的交锋点都是经过各种考虑后归纳出的核心问题,你们正是应该在这些问题上下功夫,何必一定要另起炉灶呢?我知道这些话恐怕不符合你的要求,不过你可以试想,如果我们连对方真正最有可能的进攻点都没有准备充分,不能防好,那追求新颖有什么意义?
×××××××××××××××××××××
楼下的小灯花
你评价说我的答案“也算可以”,并且说我这个“倾向照搬”,然后作为辅助你提到你是“辩论队”的,并且感到如果自己的答案未被采纳那应该就是由于“回答顺序比较靠后”。好的,有些话我昨天都没有讲,结果看来应该声明下了……
首先,需要遗憾的告诉你我也是“辩论队的”,我是武汉大学辩论队的。
然后,你说我这个倾向照搬。我不想在这里跟你开题辩论“经验和创造”哪个更重要。我只是想说明,我个人就是认为当时比赛的双方已经挖掘很深了,你说的话又有多少是新颖独到?有多少最后不会归结为别人争论的问题?
如果没有采纳我的答案,我不会让楼主告诉我为什么……对于新颖观点这个问题,我已经表现出跟楼主不同的态度,因此我知道自己的出发点就不一定得到楼主的赞同,但是这不防碍我写这么多字。
如果采纳了,我想告诉你也不是因为我在你上一楼。如果楼主都已经看完了我们各自的答案,你以为他会因为投票人数或者先后问题决定采纳何者么?
辩论很纯,我希望我们给出解答时候的出发点也很纯,谢谢。
全天候天气预报
全天候天气预报
采纳数:471
获赞数:1356
擅长:暂未定制
这是任何人随着岁月的推移,总要走向一个过程。与本能是否接受没有关系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年危机解决方案:接受自己的平庸吧曾经的骚年们 : 经理人分享
中年危机解决方案:接受自己的平庸吧曾经的骚年们
中年危机,一般是指中年以后,职务不再上升,薪水不再增加,事业陷入低谷的状态。有时也指生理上的衰落,家庭的破碎等。中年危机不但是生理上的,更加是心理上的。人就像在一口锅里,上学后一直到30岁前,一直是从锅底往上爬,因为起点低,所以职务变动无所谓,反正不会比现在更差。40以后,人的事业和知识到了个巅峰,基本没有向上的内在可能了,以后阶段全靠运气了。有研究表明,中年危机过后,人又会重新走出低谷,原因不是升职加薪混好了,而是接受了现实,看开了。以上是中年危机的原因和过程,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也颇为绕脑。我以前思考某个问题,一分钟能有七八种想法,面对这个问题,想了六七年,一个想法也没有,所以,这个问题近乎无解。目前,我的想法是:1、既然无解,改变不了时间,只有改变自己,蛰伏起来,活着总比死了好,想想60以后公园健身的老头,为了多呼吸一口气努力的打拼。想想每天挤公交上班的年轻人。。。。这样,心就顺了很多了。2、通过学习改变自己是奢望了,只有从大局观思考人生:人从生下来,就要上学、工作,为了什么?主要为了钱,有钱才能生存。当然也有其他目标,比如面子等。但是为了分析方便,只分析钱。挣钱的途径很多,为什么我们选择工作呢?因为工作是最低风险的投资。就像买债券和股票一样,虽然股票挣钱多,但是大多数的资金还是流入了债券,因为这个风险低。同样,我们选择工作,就是选择了一种低风险取得收入的途径。其中收益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能力运气等。主要还是能力(跟投资相似)。投资上,股票投资长期平均收益要高于债券的,债券的好处在于稳定的现金流。稳定的现金流对于我们生活作用巨大,女孩子愿意嫁给低薪的公务员,就是看中了稳定的现金流。债券类似工作,股票类似经商投资等。人到中年以后,上帝关上了工作这个投资的门,类似于给工作上了q。300万以下的不给买了。你想想,这个时候无非两个办法,一个是搞来三百万,继续搞。一个是转投其他项目。前者就是利用人脉努力找工作,后者就是增加财产性收入。当你45岁以后,已经有了生活积累,不必为房子车子等很多问题头疼了,日常现金流足够生活了。相当于你不必为了维持生存而强调稳定现金流了。这个时候,可以做一些平均收益高于债券的投资了。比如经商,比如投资。这就是我想的解决办法,归根结底是说服自己,放弃工作,不是因为我不努力,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工作加了q,只能这样了。
希望听到大家的真知灼见,人总是要奋斗的,不然跟咸鱼没有区别了,如果顺天安命,面对衰败不做点什么,总觉得不是个办法。自己的心态调整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努力仍然不可少,如果我接受命运的安排,可能现在就在烧锅炉了。
我初中成绩一直都不好,浑浑噩噩的,考了个技校,准备学习锅炉,将来家人托关系进电厂工作。某一天,我突然间想到:难道以后我的生活就是光着膀子,往炉子里加煤?顿时打了个激灵,选择上了高中。
从此,我晚上不再看电视,睡觉时间从九点改到了凌晨一点半。买了一大堆参考书自学,榨取生活中的每一分钟用于学习。三年的努力终有了回报,从四线城市垃圾高中考取了重点大学(现在大概叫一本吧)。这是在我基础非常差的背景下实现的,比如语文提升慢,才考了50多分,而其他提升快的,比如理科,接近满分。后来就简单了,顺势搞了个博士。
正是有了这段经历,我对学历低、从事蓝领工作的人充满了敬意,经常代入思考,如果我现在在烧锅炉,我该怎么改变自己的人生呢?事不同,理同。人到中年,蓝领白领追求不同,但是中年危机都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看锅炉工,可能会觉得他们为什么要工作呢,难道不知道摆摊卖东西收入要高过工资?锅炉工稳定有收入,但是充其量混个温饱,风险一来(比如生病),什么保障都没有。而且稳定是相对的,企业说倒闭就倒闭。一个人到了年老的时候,又穷又苦,不是因为做错了什么,而是他什么都没做。
如果我现在是个锅炉工,那么我还是有办法的,一切以现金流为标准,努力提高收入,下班时间去跑滴滴,晚上开夜市,卖啤酒和烧烤。上班时间,加煤的间歇,研究股票,研究网店。好多事情可以干。跳出现在这个窠臼,思路骤然广阔。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这样的,看别人,思路有一大把,轮到自己,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医不治己啊,想想自己,自己比较清高,又比较懒,如果拉下脸来受贿,也能收入不少,虽然有风险,但是总比炒股票低吧。(这里是开个玩笑,我绝对不会做不道德事情的,这是底线)。
本帖题目不是很吸引眼球,因为我们是严肃的探讨问题,欢迎跟帖,最好把个人经历、经验体会详细描述出来,集思广益,方便后来人。
当你感到力不从心、很多事情不如意的时候,你不仿选择健身,这是极少数完全靠自己的决心就一定能成功的任务。当你能把自己身体打理好的时候,你会有相当大的成就感,这有助于走出中年危机。
allensstar
40以后,人的事业和知识到了个巅峰,基本没有向上的内在可能了,以后阶段全靠运气了。
这个想法才是危机的根源。
如过没有其他更好的确定性的事情,作为一个中年人,延续原有的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吧。一是这么多年的经验,对当下的工作驾轻就熟,二是自身的身体状况处于一下变化的时期,需要时间来调整和适应。LZ可以降低自己的预期,如果还不爽,就再降低一些,直到自己嗨起来,别喷我啊
我觉得楼主讲话思路很清晰,比喻也生动形象。
人跟人是不同的,虽然你说自己努力了三年换来一本,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你看蓝领可以看到如何用业余时间来做更多事(赚钱的事),但是人家自己可能当局者迷,但也不一定感觉到危机。你现在看得那么清晰又觉得无解的危机,因为那就是个大部分人必然的走下坡路的过程,关键你把危机本身想太明白了,活得不够糊涂。也许那个“活得很糊涂”的蓝领也觉得生活就这样也不错,或者他那样反而才是真正大彻大悟呢。
本质上楼主说的主要是钱这件事,当真正遇到任何健康危机的时候,回过头来会觉得这些都算个p啊。
又或者你反过来想,如果你现在钱多到铺出来,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当你把那些没尝过的糖都尝一遍,你不为赚钱还有一件你想坚持下来的事,也许你现在就该去坚持这件事,跳出钱这个框架,也许可以找到你自己真正追求的生活方式。
这个世界永远都有两种人:有人上京赶考场,有人告老回家乡。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跟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虽然,两人回头,也许互道一声:好运;也许互道一声:SB。
四十多岁,无论你是博士,还是锅炉工,上升空间都没有关闭。只要你随时有上京赶考的心,一切都可以刚刚开始。就如同那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有两个,一个是十年前,另一个,是现在。褚时健不就是老来种树成了名人了嘛!
四十多岁,无论你有多少钱,能混个温饱的是大部分人了。所以,老子说:知足常乐。要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不再努力,享受生活,享受家人带来的关怀和爱。即便有低纸趣味,找个把红颜也可以。又有什么不好呢?
重要的是,你内心的欲望还是否强烈?是欲火焚身,包括钱、性;是享受安全、稳定,哪怕不太多的钱,不太成功的性?你是哪种人,就过哪种生活吧。我45岁,选择后面一种。
通过集思录在,或者通过集思录参与的用户,自动获得集思录活跃用户资格。(买基金没有最低5元佣金限制)
长按以下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集思录微信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为信息分享。任何因本文导致的投资行为发生的亏损,本公众号及作者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集思录&微信公众号:jisilu8 & 
集思录(www.jisilu.cn)是一个低风险投资理财社区,我们的理念是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使资产获得稳健增长,我们专注于新股、债券、可转债、分级基金等低风险投资品种。
快捷查询:
搜索微信号“jisilu8”添加我们
回复“新股”学习申购新股基础知识
回复“债券”了解债券基础知识
回复“分级”学习分级基金基础知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接受自己平庸抑郁会好很多,但问题是不愿意接受【抑郁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2,743贴子:
接受自己平庸抑郁会好很多,但问题是不愿意接受收藏
接受自己平庸抑郁会好很多,但问题是不愿意接受
你能接受本来很吊,抑郁后感觉像看着别人的身体活着吗
我觉得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问题 世界太大 优秀的人太多 没有最优秀 人外有人呐
登录百度帐号如何平静接受自己将要平庸一生的事实
这是热门应用《一个》上面前段时间的一个问题,看到问题的一刻,我就很想知道答案,好似自己在不久的时间里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耐心看完解答,其实也不能算是解答,只是讲述了一个不甘平庸的人最终逐渐平庸的故事,简单概括问题的答案,就是,你平庸的足够久了,你就能平静接受平庸了。
昨晚写东西提到平庸这个词,今天上班闲暇又认真想了想,就来认真谈谈。
小时候似乎是很久之前的一段时候了,那时,老师习惯问我们长大有什么理想,这个问题小时候我们都会认真的思考,然后给出一个现在看来也许天方夜谭的答案,渐渐长大,很少有人愿意谈理想了,不是因为太重,更多是因为太轻。
就在昨晚,我还在谈理想。阿里上市造就互联网帝国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一句信心满满的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万一”,像是一场赌博,也好似是没有赌注的赌博。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不管媒体再怎么渲染,700万史上最难就业季也许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只有自己真正毕业开始面临找工作时才会意识到这是怎样的现实。不说700万了,快毕业那段时间去面试了一家单位,到了公司看到了好几个我们同专业的同学,以前一个教室上课的同学,此刻就坐在同一间屋子里等着被别人遴选,注定有人要离去,而且离去的是大多数。700万,很疼的数字。
后来也算找到了一份工作,去公司报道的那天,我抱着一个纸箱子,里面有用了两年的咖啡杯,有喜欢的图书,有毛巾送的晴天娃娃,有跑步的奖牌证书,有穷游牌各种牌,有舒适的键盘和舒适的耳机,准备晚上下班还能写写东西听听歌用的,到了公司宿舍才发现这一切是多么多余,其实我需要的,只是一床被褥。我将纸箱塞到床底下,再没有取出来。
平庸的相对面我们就称之为精彩吧,如果问如何平静接受平庸,只可以简单回答:如果你不能活的精彩,你就要平庸啊,你又不能去死吧!
很多事情可以用简单又暴力的方式回答。我觉得公司对我不公我该怎么办?——要么忍要么滚;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我该怎么办?——要么继续努力继续备胎要么老实做单身狗;我学的专业我不喜欢我该怎么办?——要么做学霸术业有专攻要么继续悔恨一事无成……
有的人真的会一辈子都很穷吗?一个屌丝去努力生活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改变自己屌丝的现状?《一个》总是能抛出一个个让人惊恐的问题,今天我们愿意去谈平庸,可能都是因为我们不甘平庸,否则不会意识到自己在逐渐平庸的现实。
没能力改变才会接受,相对改变,接受更多的是被动和承受。就像回老家还是留在大城市的问题,“回”说明还有余地,“留”则多了暂停的意味,如果不能将自己的生活过得很精彩,除了平庸,还能怎样。
不同的流行文化在塑造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被认定为精彩的生活方式。穷游党怀揣300元走完了川藏线,女文青一本一本的在出书,爱青旅爱约炮的行者足迹遍布古镇水乡跑步中毒症患者说一辈子要跑好几百个马拉松,……原来有如此多的精彩的生活方式,你选择了什么?
微博上关注了一个跑友,是一个武汉大学的硕士,微博资料里说自己是全职黄脸婆。她喜欢做过这样的事情:去菜市场买来那种做爆米花的玉米,在家里锅里一炒就会变成爆米花,花几元钱买的玉米就可以做好多爆米花,然后电脑下载一部电影,晚上和丈夫共度二人甜美的电影时光,这样的生活,是平庸还是精彩?
我在尽力做一些看似还算激情满满的事情,随着年龄增大,必须面对一些很现实的问题,就像长途旅行或者去外地参加马拉松比赛这样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少,更多的可能是存钱呀买房呀之类平庸的事宜。我想,如果某一天我也变得很平庸,不再旅行,也再跑不动很远的路(这些就是我目前认为我过的精彩的片段)我会平静的接受,因为那时,我已经平庸了。
有喜欢做的事情就尽早去做吧,可别稍不留神,已经平庸到不能自拔了哈哈。
&&&&&&&&&&&&&&&&&&&&&&&&&&&&&&&&&&&&&&&&&&&&&&&&&&&&&&&&&&&维树&&&&&&&&&&
&&&&&&&&21:4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 &
我们为什么难以接受自己的平庸?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接纳孩子的平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