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业务退订中超低端串码做了社会渠道裸机销售 会罚款吗 要怎么挽救?

当全世界都在关注苹果本月将推出的1000美元iPhone X时,印度如预期中的一样,不会对苹果的新产品表现出什么兴趣。不是因为它不喜欢智能手机——印度现在是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而是因为iPhone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不如其他地方。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目前是许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手机制造商的主要战场。

当智能手机在全球许多地区的出货量放缓的同时,印度手机市场持续增长。研究公司Counterpoint表示,7月份,一共有42款不同的智能手机于印度推出,高于去年同期的25款。

大多数新手机来自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其中许多公司都认为印度是他们最重要的市场。

保持领先地位的是小米,该公司去年终结了三星作为印度最大手机供应商的五年连胜记录。据IDC报道,今年4月至6月是小米连续第四个季度成为印度最大的供应商。小米(截至第二季度占29.7%的市场份额)通过在印度销售廉价但高品质的智能手机,大大削弱了竞争对手的产品。该公司的发言人表示,印度目前是其最重要的市场。

根据IDC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五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中有四家是中国公司。除小米外,还包括Oppo(7.6%的市场份额)、Vivo(12.6%)和传音(5%)。IDC在上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些公司与联想等中国手机制造商一起,在第二季度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印度当地智能手机市场。不到三年前,这些公司在印度的总市场份额不到15%。

小米早年在印度专注于只在网上销售手机以降低间接成本,而Oppo和Vivo长期以来却一直利用实体店,因为在印度,在实体店购买智能手机要比在线渠道更受欢迎。Oppo和Vivo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向印度市场倾销手机,并激励销售人员推销他们的手机。

传音经营着iTel品牌,并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销售。该公司第二季度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增长到5%,它们将此归因于其低价手机销量的增长。这家手机制造商总共经营三个品牌,它也是几个非洲市场的顶级供应商之一。

根据对几位分析师的采访,这些公司能够积累越来越多的财富可以归因于他们在印度表现出的承诺水平。除了扩大印度的零售业务,他们在当地制造和组装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帮助印度人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中小企业创造机会。

这符合印度政府的印度制造计划,该计划通过向参与成员提供几项免税优惠,鼓励了外国厂家在当地生产产品。

例如,小米已经在印度建立了六个智能手机制造部门。“该品牌具有在运营时间内每秒生产两部智能手机的生产能力,”小米的一名发言人表示,并补充说该公司已经在印度雇用了1万多名员工,其中95%以上的人是女性。

“目前在印度销售的小米智能手机中,超过95%是印度制造的,这一点促进了智能手机及其组件的本土制造,这也是小米的优先事项之一。作为其本地化战略重大进展的标志,小米还宣布成立了其第一家SMT(表面贴装技术)工厂,该工厂与富士康进行合作,专门在Tamil Nadu邦Sriperumbudur本地生产PCBA(印刷电路板组件)部件,”发言人补充道。

这种合作关系使小米得以避免今年推出的针对这类零部件的新进口税。与此同时,进口税损害了苹果在印度的前景。

印度数据价格的下降刺激了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在印度的崛起。颠覆性的电信运营商Reliance Jio在2016年末发起了一场移动数据价格战,让智能手机对消费者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吸引力。

印度智能手机制造商怎么办?

Reliance Jio的加入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好消息。印度智能手机制造商Micromax、Karbonn Mobile和Lava等公司,在2016年初共占据了大约46%的市场份额。这一数字现在已经大幅下降,当地制造商只占了一位数的份额。

在去年的媒体采访中,Micromax的联合创始人Rahul Sharma承认,该公司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进展缓慢(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在Jio的4G网络上使用支持4G的低成本手机)。当时,Sharma说,他希望中国手机制造商很快会遇到缺钱状况,从而给Micromax一个反击的机会。

据我接触的分析师称,这种机遇从未到来,也可能永远不会到来。主宰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许多中国公司最初是印度智能手机供应商的硬件和设计合作伙伴。他们了解这个市场后,剔除了中间商。咨询公司Convergence Catalyst的创始人Jayanth Kolla表示,这使得他们能够缩短周转时间,能够以低得多的价格销售手机,因为他们不再需要将利润分配给多方。

印度是一个非常注重价格的市场,那里的人均GDP仍然只有1940美元,远低于斯里兰卡等邻国。但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分析师Satish Meena表示,该国10多亿的庞大人口对能够扩展业务的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大部分人口红利仍有待发掘。IDC分析师Navkendar Singh和Upasana Joshi表示:“未来几年,印度仍将是增长最快的大型智能手机市场。”IDC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去年下跌了4%,而该公司预计今年也不会有太大改善。过去三个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也有所下降。

来自Forrester的Meena补充说,印度的手机公司还有几个增长机会:印度现有的智能手机用户很快就会想升级到更新和改进的手机。此外还有一个特色手机市场,迄今为止一直没有萎缩。

美国政府加大了对华为等中国电子公司的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理由将注意力转移到印度。

华为上个月在印度推出了P9手机,其价格为3.9999万卢比(560美元)。总部位于深圳的智能手机供应商恒通几天前进入印度市场,并宣布了三款新手机。另一家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一加手机在第二季度一举击败三星和苹果,成为印度顶级智能手机供应商。一加占据了高端智能手机市场40%的份额,它的手机售价在400美元以上。

“印度已经迅速超过其他地区成为一加最大和最重要的市场,”一加手机印度分公司的总经理Vikas Agarwal表示。Agarwal援引第三方研究公司的数据指出,印度市场去年占据了一加业务的三分之一以上。

Agarwal表示,一加不仅仅将印度视为去除大量库存的市场。“印度是我们品牌的重点市场。在印度,战略是关键的,否则即使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也会让你走很长的路。我相信这一战略帮助我们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我们期待着进一步探索印度可以提供的巨大潜力,”他说道。他还说,该公司已经将印度作为进行实验和获取经验的平台。

印度帮助该公司“与亚马逊(德国和英国)和迪士尼(北欧和中国)等其他全球市场的品牌建立了伙伴关系”。最后,来自印度社区的反馈也在改善产品体验(墙纸设计、软件改进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他补充说道。他说,一加正在为印度成为其主要市场制定路线图。

Singh和Joshi表示,在印度的良好表现可能有助于小米、一加、华为和其他中国手机制造商在其他全球市场表现更好。那些能够在印度维持和发展业务的人能够向世界证明,他们能够应对庞大而艰难的市场。

对于有全球野心的供应商来说,赢得印度市场很重要——这既是因为其规模,也是因为其增长潜力。通过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中获胜,这些公司正在获得难以匹敌的规模和定位。

手机电视竞争延伸至供应链 上游厂商难做到利益平衡

[钉科技述评] 不久前,手机巨头OPPO和供应商汇顶科技矛盾公开化,OPPO宣布在供应链环节拉黑汇顶科技。后者在OPPO的压力之下选择道歉,并最终获得了OPPO一定程度的谅解。
这一事件爆出后,关于品牌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那么,终端品牌和供应链企业,到底应该维持一个怎样的关系呢?
在钉科技看来,完全和谐没有矛盾的合作关系,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这其中有太多的利益博弈。



汇顶科技之所以开罪了OPPO,是因为因为其他品牌的缘故,导致了对OPPO的推迟供货。可以判断,汇顶科技主观上并不想得罪OPPO,但客观做法上为了维护一个更大的利益,不得不做出妥协,但这样的妥协又会伤害了OPPO的利益。
也就是说,汇顶很难做到品牌客户之间的利益平衡。而汇顶的这一尴尬处境,也是很多供应商面临的共同问题。
手机品牌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必然包括供应链能力。关键零部件和技术的供应时间、供应量,都会传导到终端市场,影响品牌竞争格局走向。这也必然导致上游供应链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站队,无法做到利益平衡。


手机企业和供应商是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相互依存。但在具体合作关系中,也要看哪一方更为强势。比如,苹果和供应商关系中,苹果基本都是强势一方,有时候可以决定供应商的生死。而如果供应商产品技术具有稀缺性或者难以替代性,则供应商会更强势,比如芯片巨头高通、AMOLED屏幕供应商三星。
不仅在手机行业,在彩电行业,强手的上游器件厂商也拥有更强的话语权。比如,面板企业就具有极强的话语权,大多数终端品牌都需要受制于面板企业。LGD是全球唯一量产大屏OLED面板的企业,任何想进军OLED高端电视市场的彩电企业,都必须仰仗LGD提供面板,LGD的OLED面板产能、良率直接关系到彩电企业在终端市场的生存状态。
终端企业当然也不会甘心受制于人。比如,之前提到的苹果,此前在供应链环节严重依赖三星,但如今或自研或参股,深度把控产业链。
中国品牌华为,也积极布局芯片产业,麒麟高端芯片已经不输于高通,并已经在华为高端手机上规模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高通、联发科的依赖,提高了议价能力。
一般来说,除了不可替代的器件,手机企业都会寻求供应商的多元化,而上游供应商也不会将宝压在某一个手机品牌身上。由于大部分零部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

家电亮眼VS手机惨淡,TCL缘何遭遇冰火两重天?

【知名管理学家浦木清十郎曾经说过,“办企业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砖,而忘记打牢基础,总有一天塔会倒塌”。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勇猛向前固然是必要的,但不断审视自身去寻找缺点并进行弥补,更是不可或缺的。而当某些至关重要的业务停滞不前,甚至成为累赘后,整个企业也会陷入泥淖之中。】


当下,多个行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果只是在一个行业内做到极致固然能够呈现垄断优势,但却丧失了继续发展的潜力。没有了前行的动力,企业就会停滞不前并呈现疲态,最终被吞没于时代的洪流之下。为此,众多企业频繁涉足其他行业,尝试找到让业务多元化的突破口。
比如,目前家电行业和手机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华为、OPPO、vivo等众多手机厂商尝试切入到家电领域,并以彩电为立足点,尝试去主导智能家庭生态系统的构建。而家电厂商又不断在手机领域发力,试图去抢占移动及智能家居入口等。事实上,相关企业就是想要靠两条腿“走路”。
这也意味着,在企业眼中家电和手机业务都至关重要。但让人讶异的是,身为国内家电企业巨头,TCL现在的处境却比较尴尬,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中。TCL家电业务虽然表现较为亮眼,但同时又存在潜在风险。而TCL的手机业务则表现极其惨淡,不仅耗费大量资金和资源,还远远看不到突破的希望。在这样的煎熬之下,TCL能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呢?
家电业务表现亮眼,但仍存潜在风险
一直以来,家电都是TCL的核心业务。对于TCL来说,守住家电业务是最重要的。实事求是的说,TCL的家电业务表现还是比较出彩的。根据TCL集团披露的上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TCL实现营业收入 驱动中国手机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业务退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