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太平间招聘信息息是真的吗

  针对医院太平间多是对外承包、收费混乱且难监管的现状,日前山东潍坊率先在昌邑撤销医院的太平间。(《齐鲁晚报》3月22日)
  清明节又快到了,每年到这个时候,总会看到各地出台一些关于殡葬的新政。管理部门在工作上爱唱“四季歌”,如果真的唱得好,倒也可以算是帮助民众做了点事,可是像“撤销医院太平间”,却不是管理上的良策,反而像是因为赌气,之后撒手不管。
  太平间,通俗点说就是停尸房。医院该不该有停尸房,应该从医院的正常职能、尸体的客观需要、家属及其他病人的实际需求等方面来考虑。事实上,新闻中市民的一句话已经给出了答案——“如果医院没有太平间,患者去世等殡葬车来需要一二个小时,这段时间尸体还得和病人放在一块”。也就是说,撤销医院太平间后,医院不便于工作,尸体得不到初步处理和起码的尊重,家属及其他病人也将很为难。
  撤销,原因是医院停尸房多被承包且收费混乱,于是为断殡葬“黑龙”就来个“一刀切”,医院、尸体、家属及其他病人等因素则全被抛到了一边。不否认此举在治理太平间乱象、切断殡葬利益链方面可能起到一些效果,可问题是,难道放医院太平间一条“活路”,就无法处理好这方面的殡葬问题了吗?当然是否定的,否则不独昌邑,全天下的医院太平间恐怕都会失去生存的基础。“撤销医院太平间”这种放弃多赢,只求迅速达到某个目标的做法,从实质上讲是懒政的典型体现。
  对医院太平间多被承包、收费混乱,管理方应正视自己工作不到位的事实。而殡葬利益链则更为复杂,既有医院问题,也有管理问题,还有民众为何非要选择不正规的个体殡葬服务店而没选择“官办”殡仪馆的深层问题。在这些都该仔细考量的事实面前,有关方面不是加大治理力度,创新管理思维,提高服务意识,而是将医院太平间之路完全堵死,试图一了百了,以后可以撒手不再管理,并设想由此就可以彻底击垮非法殡葬服务店而将“生意”全归正规殡仪馆,这也太想当然了。
  不难想象,倘若当地以后在管理上仍旧缺位、无力,就算撤销了医院太平间,也必然难以挡住医院从尸体上捞钱的花样翻新,更不可能从根源上铲除非法殡葬服务店的生存土壤。在殡葬问题乃至更多的问题上,职能部门从符合社会规律、民众需求的角度处理问题,才能得以最终成功,而简单化、一刀切、求速成甚至夹带“私货”的做法,只会让问题表面上暂时解决、实际上越积越多。
  “撤销医院太平间”有点像许多地方出了问题之后,就运动式执法的做法。比如一家歌厅着火烧死人,全市的歌厅不管合法非法全部停业整顿,更多的网吧问题、食品问题、采矿问题,也都如此。这种管理思维和方式告诉人们,日常工作做不好的话,管理方一旦某天着急起来要出手,往往就会在故意或者无奈中大踏步走入误区。

  老人在医院死后,必须放医院太平间嘛?怎么还有这样的说法?

老人在医院死后,必须放医院太平间嘛?怎么还有这样的说法?

在城市是要放心太平间的!农村可能可以回家的

要放那里的,好多想回家的是在老人还有点呼吸的情况下回家呢

送家啊,怎么回送哪里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平间招聘信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