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有哪些国家Antarctica

北极或南极附近有哪些国家有美丽的极光
北极圈周围的芬兰,挪威,瑞典,加拿大,俄罗斯,丹麦的格陵兰,美国的阿拉斯加都可以看到极光南极:阿根廷,乌斯怀亚

原标题: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国家赶着在南极洲建站?

据统计,共有30个国家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

欧洲:16个国家,32个南极科考站;

南美洲:6个国家,17个科考站;

亚洲:5个国家,14个南极科考站;

北美洲:仅美国,6个科考站;

大洋洲:2个国家,4个科考站;

非洲:仅南非,1个科考站

很多人心里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南极洲气候极端,生存环境恶劣,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国家争先恐后在其上面建科考站呢?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探险家曾竞相在世界尽头插上他们的旗帜。

理论上来说:未来,南极洲应该作为科研基地予以保护,防止人类再次进行军事活动和采矿作业。

实际上,一些国家正急切地想要在这里宣示更大的影响力。

他们不仅将目光投向了这些保护条约的到期之日,还关注到了现如今这里存在的战略和商业机会。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一位专门研究南极政策的学者安妮·玛丽·布莱迪说:“这些新玩家正逐渐进入这个他们视作资源宝库的地方。”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98%以上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储存了全世界约72%的可用淡水

有人估算,这一淡水量可供全人类饮用7500年

因此,南极洲是人类最大的淡水资源库,而且其水质极好,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南极洲的煤矿储量约为5000亿吨;

铁矿蕴藏量可供全世界开发利用200年;

石油储存量约500亿~1000亿桶,

天然气储量约为30000~50000亿立方米。

南极半岛的铜、铅、锌、钼以及少量的金、银、铬、镍、钴等有色金属储量也很丰富。

南大洋海底的多金属锰矿资源也非常可观。

近年来,有研究者在南极洲发现了金伯利岩矿藏—也就是说,这里可能会有钻石矿存在。

此外,南极地区还存在着巨大的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潜在资源。

南大洋是一个生机盎然的生物世界,无论是海洋生物种类还是其生物量都很可观,尤其是那儿的鲸、海豹、磷虾、鱼类和海鸟资源更为富饶。

南极磷虾被喻为人类未来的“蛋白资源仓库”

据初步调查,南极海域磷虾总藏量保守估计约6—12亿吨每年可捕获5000万吨而不会影响其生态平衡。

许多国家也在南极洲不断推进太空研究卫星项目,扩大本国的全球导航能力。

学者们警告称,早在南极洲条约重新谈判协商以前,南极洲的政治变化就有可能会模糊民事活动和军事活动之间的界限。

尤其是在南极某些可以拦截卫星信号或者重设卫星系统的理想地点——这些活动可能可以加强全球电子情报部门的力量。

不过,要想开发这些资源,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南极洲的极端气候了。

酷寒: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1983年)。

大风:风速一般达每秒17~18米,最大达每秒90米以上。

干燥: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

此外,随时可能会危及近海平台的漂移冰山等极端气候情况。

其次,《南极条约》也有规定:

禁止在南极采矿、保卫此处令人垂涎的铁矿石、煤矿和铬矿等。

不过,禁止采矿的条约预计将于 2048 年到期,并且在几十年后,科技的进步很有可能会让南极洲更容易被开发。

甚至在那之前,科学家们就在想办法确定气候变化会如何改变南极洲某些地区的可进入性了。

在这样一个苛求能源的世界,对于资源的需求可能会向各国施加压力,促使各国重新协商谈判南极条约。

乔治王岛上的科考站让人得以一窥这个被冰封的大陆上进行的长期博弈。

在这里,各国主张宣示他们的权力,动摇了长期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在此的统治权。

在南极洲建立基站,适应这个地球上最干旱、最冷、风最大的大陆上的生活,每个国家都在设法把这里当成战场。

在一个布满冰川、有着海峡和象海豹的小岛上,俄罗斯在一座可以俯瞰其研究基地的山坡上建造了南极洲第一座东正教堂,教堂所用木材全部都是不远千里从西伯利亚运来的。

在更加温暖的夏季,这些极地科学家将达约40人。

留着络腮胡的俄罗斯牧师在东正教堂为在南极基地过冬的约16位俄罗斯成员提供定期服务。

印度也不甘示弱,其未来主义风格的巴拉提新基地采用134个环环相扣的船运集装箱作为支柱,外型酷似一座宇宙飞船。

中国是在南极洲相关活动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2014,中国在南极洲开设了第四座基站,还计划要继续开设第五座基站。

中国南极洲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

此外,中国还在建造第二艘破冰船,并在位于冰穹A的昆仑站进行深冰芯科考钻探工作。

美国则是在此始终保持着三个全年运行的基地。南半球夏日期间驻扎在此的人数超过1000人,其中包括那些驻扎在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点考察站的人员。

2014年,韩国开设了其在南极洲的第二处研究基地,称此处可以用于测试韩国研究人员开发的用于极端条件下的机器人。

在俄罗斯的帮助之下,白俄罗斯正准备建设其第一座南极科考站。

哥伦比亚称,2016年他们计划加入其在南极洲设有科考站的南美洲国家的行列。

土耳其伊朗也宣布了建设南极科考站的计划。

“过去,南极洲被来自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的白人的愿望和利益所主宰。如今,这种日子已经结束了。事实上,南极洲如今已经成为了地缘政治竞争的一大目标。”伦敦大学一位专门研究南极洲的政治学者克劳斯·多兹说道。

参考:好奇心日报、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维基百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大国间的竞争与咱日常生活相去甚远,

政治就留给政客们研究去好了。

不如用双脚踏上这片白色大陆

南极被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南极大陆的总面积139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面积第五大洲。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

自从人类发现了地球上最后一块大陆——南极洲之后,就有不少科学家去探索它的奥秘,并开展一些初期的科学考察活动,之后建立了一批科学考察站。

目前共有2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53个科考站,大多数国家都建在了南极大陆沿岸和海岛的夏季露岩区。只有美国、俄罗斯(前苏联)、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和中国在南极内陆冰原上建立了常年科考站。

目前中国南极科考站有4个: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和中国南极泰山站。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极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