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感冒了怎么办病毒性感冒用什么药

原标题:宝宝感冒不要慌,五步搞定感冒各种症状

【60分妈妈月华】6岁男孩“仔仔”的妈妈,国家级青少年心灵成长导师,青少年心理成长咨询师。在育儿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与摸索,为克服自己内心的焦虑,专业系统学习了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

寒露过后,天气明显凉了下来,身边生病的宝宝瞬间多了,尤其尤以患发烧、感冒、咳嗽的宝宝居多。

宝宝生病最揪心的当然莫过于各位爸妈啦,看着宝宝可怜的样子,妈妈们恨不得这场病生在自己身上。为了让宝宝的病尽快好起来,有的妈妈会毫不犹豫的给宝宝吃药,有的妈妈甚至会直接给宝宝使用各种抗生素,或者打点滴。

其实宝宝发烧、感冒、咳嗽完全可以不吃药不打针。即使什么药不用,身体也完全有能力自愈。

在仔仔1岁半到3岁期间,每次他生病,感冒、咳嗽、拉肚子……我都是让他靠身体的免疫系统来战胜病毒。在他3岁后我开始学习推拿和绿色疗法,我发现用推拿和绿色疗法同样不吃药不打针,但能帮助身体迅速好起来。就拿普通感冒来说,依靠免疫力恢复大约需要7天,而推拿配合食疗最多2-3天就一定能好。感冒引起的流鼻涕如果什么都不做,可能需要3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好,而推拿后马上就能阻止流鼻涕。

我之前也分享过宝宝常见疾病的推拿及其他绿色疗法,很多妈妈告诉我即使看了照片也不知道怎么操作,所以今天月华特意为推拿手法配上了高清图解,文末还有月华亲自上阵的视频实操,希望妈妈们看了以后,在宝宝生病的时候能更方便的操作起来。在此月华也要特别谢谢淘淘妈妈的支持及淘淘小朋友的友情出镜!

现在月华就与大家分享这篇感冒不吃药、不打针的绿色处理方法。

感冒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大人小孩都会患,但宝宝患感冒的几率往往比成人高,这是因为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弱的缘故。其实感冒并非一开始就来势汹汹,它也分为好几个阶段,只要妈妈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了解感冒不同阶段的不同症状及对策,就能及时处理,帮助宝宝迅速恢复。

身体受寒 手脚冰凉 喷嚏不断

宝宝生病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先兆?当然有。只要我们能发现这些先兆,行动起来,就能让宝宝远离疾病。

宝宝感冒的先兆就是小手小脚冰凉。

当身体遭受外寒入侵时,人体最先感受到的是皮肤,毛孔等部位。这是因为肺主宣发,肺气弱了,动力不足,营养物质无法传递到全身,体表无法被滋养,这时体表的肌肤会处于紧张抑制状态,皮肤发冷、发紧,所以如果感到孩子小手小脚都冰凉的,就一定要注意了。

有些家长一发现宝宝手脚冰凉,就赶紧给他们加衣服,捂得紧紧的,并且不让他们活动,怕他们出汗,加重感冒。其实这样的做法反而是错的。

宝宝是纯阳之体,阳气充足,只要他们一活动,身体就会马上热起来,这时皮肤发冷的状态马上就能改善,寒气自然而然就能被驱除。所以不要因为天气冷了,孩子手脚凉了,就限制孩子的行动。越是宝宝手脚凉的时候,越是要让他动起来,用他身体里的阳气去赶走寒邪,孩子就不会感冒。

如果孩子不仅手脚冰凉,还开始打喷嚏,这时家长一定要警惕,这说明寒邪开始侵犯孩子的身体了,这时最重要的是马上让孩子的身体暖和起来。让宝宝身体热起来最有效的方法是给他工字擦脊背

具体操作方式是:用掌根或者大小鱼际在宝宝的脊背做快速来回工字型往返摩擦,先沿着大椎、肩部横擦,再竖着擦脊椎,最后再横擦肾俞,来回上下擦得热乎乎的。

大椎的位置比较好找,低下头,用手摸后颈,那里有一块突出的骨头,这就是大椎。先沿着大椎往两边擦,大椎擦热后,手掌的位置往下移至肺腧,如果感觉这个位置凉凉的,就要加紧擦,把肺腧擦热,这是肺部的枢纽。

接着再沿着脊椎竖擦,脊椎两边是督脉,有很多重要穴位,最后再沿着肚脐正对面背部位置的命门往两边横擦。这就像在宝宝背上写“工”字,所以叫做“工字擦背”。

这个手法能迅速赶走寒邪。不管在何时何地,只要宝宝和妈妈在一起,都可以使用这个手法。可以直接在宝宝皮肤上擦,也可以隔着一层衣服给宝宝擦,主要目的是让宝宝的脊背迅速热起来。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宝宝穿着厚重的外套,那妈妈就要把手伸进去擦,隔得衣服越少,传热效果越好。

孩子如果喷嚏打个不停,这个时候要迅速的帮孩子做鼻部的保暖,帮宝宝擦鼻翼或用热毛巾热敷一下鼻子和百会。

如果在家,还可以马上给宝宝泡一个热水澡,或是用电吹风、热水袋、艾灸大椎等方式帮助宝宝把背捂热,让宝宝微微出汗。家里有紫苏叶、艾叶的话也可以用紫苏叶、艾叶煮水,放温后给宝宝泡澡或泡脚,这也可以把阳气调动起来,把寒邪驱逐出去。如果宝宝配合,还可以让他喝一点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葱白豆豉汤等。

有些宝宝手脚冰凉,但是却没有喷嚏或鼻涕,这个时候家长更要注意,因为这种情况很可能代表有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的情况。这是因为现在饮食常常大鱼大肉、甜品、油炸食物等,这些都是容易引起内热的食物,正常情况下,皮肤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些内热,但如果感染风寒,皮肤受凉,毛孔处于封闭的状态,内热无法通过皮肤往外排,火就会往上走,熏蒸咽喉,这个时候特别容易出现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的状况。

这种情况更是要特别注意。如果宝宝不会说话,要仔细观察看看他有没有厌食、一吞咽就哭闹的状况。如果宝宝已经会说话了,就一定要问清楚宝宝咽喉疼不疼。如果确认宝宝是咽喉肿痛,需要先用泡澡、工字擦背等方式让他的身体暖起来,同时帮助宝宝清除内热。如果家里有薄荷、荷叶、桑叶或金银花等,可以煮水后给宝宝泡澡或泡脚,这些都是清热的。

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给宝宝喝温热的姜汤、葱白水等,否则会加重内热,宝宝的咽喉马上就肿起来,出现吞咽困难的状况,并直接进入感冒的第二阶段。

寒往里走 正邪交战 开始发烧

不管宝宝是风寒感冒,或是风热感冒,一旦宝宝受凉后,身体不管怎么动都不出汗,这时就要警惕,感冒已经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外邪已经进入体内,身体要开始正邪对战了。

这个时候可以马上用外感手法进行推拿,不管宝宝任何形式的感冒都可以用这套手法。

一般正邪对战的情况下,身体都会开始发烧。当宝宝发烧时,妈妈一定要放下焦虑。不要一看见发烧就紧张,发烧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表现,只有让宝宝的免疫系统充分的得到锻炼,宝宝的身体才会越来越好。因此,当宝宝发烧时,不要急着给宝宝退烧,也不要急着去医院,在发烧前24小时,因为身体的免疫系统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即使去医院验血,也不能判断到底是细菌感染还是普通的病毒感染。

在宝宝刚刚开始发烧时,不用太过着急。先测量体温,同时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腋温在38.5度以下,用物理方法退烧,给宝宝洗个温水浴,脱掉厚重的衣服,也不要盖被子,多补充水分,保持室内通风。

如果宝宝腋温超过38.5度,可以用推拿或藿香正气水敷肚脐等方法给宝宝降温。我个人更推荐小儿推拿退烧,清天河水、重揉太阳穴、退六腑等都可以退烧,38.5度以上可以直接清天河水,很多妈妈学习使用后告诉我,这个手法的退烧效果比美林还快,只要10几分钟,宝宝的体温就能迅速退下去。

清天河水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方向由手腕的总筋到手肘的曲池,直推300~500次。

使用时,大家一定要注意要蘸清水,力度要轻,频率要快。这个手法如果手部力度太重,反而没有什么效果。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9度,可以加上打马过天河的手法。用食指和中指两指蘸清水,然后从腕到肘方向在皮肤上轻轻拍打,一边拍,一边轻轻的吹气,这样能迅速带走高温。

如果宝宝体温直逼40度,可以退六腑300次,这个手法能去除体内的实热。

推拿的方法虽然降温快,但妈妈很可能会发现没几个小时,宝宝的温度又升了起来。这是正常的,因为发烧主要是身体正邪交战引起的,如果体内的邪气没有去除,温度就不会退下去。退烧的推拿手法与退烧药的药效一样,只起到控制温度的作用,一旦药效过去了,温度就会再升高,这个时候,再继续用前面的手法给宝宝推拿宝宝的温度又会自动降下去了。一般宝宝感冒发烧都有持续2-3天,这期间温度会不断反复都是正常的。

鼻塞流涕 头疼难受 咽喉不适

在发烧的同时,感冒的其他症状都开始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头晕脑胀、咽喉不适等,这是因为外寒深入身体内部,与体内的正气进行激烈战斗,故而身体会出现很多反应。

首先要观察是不是分泌物阻塞造成的鼻塞,如果宝宝鼻孔里有大量分泌物,则需要把生理盐水滴到宝宝鼻孔里,用来帮助宝宝保持鼻孔滋润和清洁鼻腔,帮助他们通气。

也可以把生理盐水滴到灭菌棉棒上,然后小心地塞进宝宝的鼻孔,浸润鼻腔,待分泌物软化后用棉棒卷出来,或用几丝棉花,刺激鼻孔,引起打喷嚏将分泌物喷出。

如果上面的方法宝宝不配合,担心棉棒戳到宝宝鼻孔的话,可以从上往下擦鼻翼100次,这个手法能帮助宝宝把鼻屎排出来,还能帮助鼻子恢复工作,缓解鼻塞与流涕。

如果鼻腔里没有分泌物,则是鼻子受凉罢工造成的鼻塞。肺开窍于鼻,鼻子的状况直接反应肺的状况。鼻窦就像一个智能的中央处理器,能把干燥或湿冷的空气调整为人体需要的温度,并通过鼻毛过滤掉灰尘、病毒等,把氧气输送至肺部。鼻子正常工作时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一旦鼻子受凉罢工,鼻窦不工作,鼻子处于脏乱无序的状态,就像一个停了电的工厂,自然会出现各种问题,鼻塞、流涕就是这些问题的反应。

所以解决鼻塞的根本方法就是提高鼻子温度,让鼻窦恢复工作。这个时候可以:

还可以用温热毛巾热敷鼻子,提高鼻部的温度。或是用热水给宝宝泡脚,这样能帮助身体排出寒气,加速血液循环,迅速的缓解鼻塞的症状。

则可以马上给宝宝上下擦鼻翼200-300次,再按揉迎香穴1分钟。只要宝宝有鼻涕,都可以马上擦。

当宝宝开始流鼻涕时,大家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观察宝宝鼻涕的颜色,这能帮助我们辨别宝宝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如果宝宝的流清鼻涕,则说明是风寒感冒,是受凉引起的,要驱寒。这时需要在外感基本手法的基础上,增加:

这两个手法可以温阳解寒升阳。

黄蜂入洞300次,用食指、中指指腹放在宝宝鼻孔处轻轻按揉,这个手法对风寒感冒,流清鼻涕的症状特别适合。

还可以用葱白水、紫苏叶水煮水给宝宝泡脚,让宝宝喝一些红枣姜茶、白菜根水、苹果橙等驱寒。

如果宝宝流的是黄脓鼻涕,则说明热重,这个时候需要用清热的手法:

还可以配合桑叶金银花、荷叶水等泡脚清热。

有时候宝宝的鼻涕一会清一会黄,或是鼻涕是黄的,但痰又是白色泡沫痰,或是流清鼻涕,但吐黄脓痰,这表示感冒既有寒又有热,在处理方式上,需要先去热,再驱寒。因为寒好治,但热难除!

当大家无法辨别宝宝到底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时,不用着急,前面介绍的外感基本手法以及治疗流鼻涕的手法都可以放心用起来。

热敷鼻子也可改善流鼻涕的症状,但热敷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毛巾的温度,以免烫伤宝宝。

帮宝宝擦完鼻涕后最好用湿毛巾轻捂一下,再涂一点润肤乳,防止皮肤皴裂引发疼痛。用橄榄油等油脂薄薄地涂抹在清洁后的鼻腔内粘膜,也可以减少分泌物分泌。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都会出现咽喉不适的症状,风寒感冒嗓子一般不会肿,更多的是干和痒,对于这种咽喉不适,可以帮宝宝按揉天突,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的正中处,用拇指或中指按揉3-5分钟。家长在按揉这个穴位的时候,着力点在锁骨窝的骨缘上,注意不要往锁骨窝直后方用力,否则反倒容易引起刺激而导致宝宝咳嗽。

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则常常感觉咽喉部肿起来,火辣辣的很难受。这时,可以给宝宝按揉或吮痧扁桃体外方,

同时搭配清热滋阴的按摩方法:

清肺经300-500次,沿无名指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清天河水300-500次,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沿手臂内侧由手腕推向手肘。

按揉太溪穴2-3分钟,用大拇指指腹按揉内踝骨后凹陷中。

按揉二马穴2-3分钟,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位于手背无名指及小指关节凹陷处的二马穴。

给宝宝喝一些清热的饮品,如:金银花水、芦根竹蔗马蹄水,鱼腥草煮水或是新鲜的蒲公英叶子煮水,这些都是清热效果极好的。西瓜汁、椰子汁等也可以清热,只是效果与前几种完全没法比。

当宝宝咽喉疼痛时,不能指望他会和平时有一样好的胃口,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止痛和流食。如果任由宝宝哭泣,那么咽喉肿痛会更加严重,所以必须尽量让宝宝安静下来,停止不必要的哭泣和号叫。不要给宝宝吃任何刺激性的食物包括过咸、过酸、过甜的食物以及冷饮,尝试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减量多次喂。

如果感冒在前面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外邪继续往里走,侵犯气管,这时身体出现排异反应,就会开始咳嗽。所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般咳嗽是在感冒的第2-3天才开始。

很多妈妈一听见宝宝咳嗽就马上用止咳药,其实止咳药容易抑制咳嗽反射,使气管或支气管内痰液滞留,加重病情。

咳嗽刚刚开始时,比较好的办法是食疗搭配按摩。用梨、莲藕、百合干、枸杞、川贝按3:1:1:1: 0.5的比例,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两个小时。待糖水放温后,给宝宝喝。

如果咳嗽开始有痰了,这时就需要在前面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健脾化痰的手法:

揉掌小横纹2-3分钟,

宝宝如果痰特别多,家长可以帮宝宝拍拍背,或是沿着宝宝的肋骨摸一摸,摸到有疙里疙瘩的地方就仔细揉一揉,这些点通常是有痰的地方。有时候宝宝会把咳出来的痰再吞下去,出现这种状况时,家长不用担心,这些吞咽下去的痰与积在气管上的痰不一样,他会经消化道通过大便排出。

有时候宝宝夜间咳嗽会加重,这是因为鼻涕流到咽喉后部,刺激气管而引发的咳嗽加重,对于这种情况,比较好的方法是用前面介绍的手法帮助宝宝止住鼻涕。也可以将头部方向的床垫抬高成一个倾斜,不让鼻涕回流。

关于咳嗽不同阶段的具体按摩手法,我在下一次的分享中会专门介绍。欢迎大家关注哦!

如果感冒的其他症状都消失,只偶尔咳几声或是说话鼻音很重,瓮声瓮气,偶尔流鼻涕,很多家长会困惑不知道这时感冒好了还是没好。其实这些症状都代表感冒基本就快好了。

此时千万不要疏忽大意,认为战斗结束了。其实,这个阶段外感虽然从体内被赶走,但他们还停留在体表,这个时候要一鼓作气把外邪赶走,否则感冒就会出现反复。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补脾,当宝宝的脾胃功能增强时,孩子的正气就会得到提升,就能有效抵御疾病。

中医还有一个经典的补脾方,就是用干的淮山药15克,搭配炒鸡内金3克煮水,每天让宝宝喝两小杯。在感冒的最后阶段让宝宝连服三天,就能补脾,帮助宝宝提升免疫力哦!

最上方视频为感冒不同症状用到的推拿的基本手法的视频,由月华出镜示范,同时感谢小模特淘淘,希望大家喜欢哦!对照上面的穴位图,加上视频,小儿推拿治疗感冒大家会变得得心应手。下一次月华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咳嗽的处理手法,尽请期待哦!

特别声明:本文为60分妈妈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60分妈妈月华”

如未经授权转载,将举报,并追究法律责任!

更多亲子教育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60分妈妈月华,ID:liushifenmama

原标题:6个月后宝宝如何预防频繁感冒

温馨提示:六个月之前的宝宝,确实还没有到疾病的高发阶段,因为宝宝自身有免疫力和母乳带给孩子免疫力。一旦过了六个月,婴儿体内的母体免疫球蛋白逐渐耗尽,疾病的高发期从此开始。如何减少宝宝感冒的次数呢?

一直以为自己对宝宝无以复加的细致和关爱,可以让他始终健康无疾。六个月之前,他也确实令我满意甚至得意,从未有过什么大大小小的病痛。但六个月之后,烦恼来了。自满六个月起,先是旷日持久的感冒咳嗽,还未痊愈,又有幼儿急疹高烧,再过一个月,感冒又来了。虽然这几次病都不算严重,都在我的对症下药和家庭护理下康复了,没有去医院忍受针扎之苦。但到了最后一次感冒时,我也是很沮丧甚至灰心了。为什么如此精心护理、小心翼翼,他依然小病不断?

从八个月感冒之后,在灰心之余,我也反省自己。于是,调整了部分日常护理方式。我想这些调整可能的确有效。自从八个月至现在,宝宝十个月了,没有再发生过以往一个月至少要出现1~2次的感冒之类的状况。

在此,对于如何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尽力地去减少感冒的次数,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疾病多发阶段提高警惕

不要因为宝宝自出生以来还未生过病而洋洋得意认为宝宝的抵抗力很强,也不要以为自己坚持母乳喂养就可以保证宝宝不生病。六个月之前的宝宝,确实还没有到疾病的高发阶段。一旦过了六个月,婴儿体内的母体免疫球蛋白逐渐耗尽,疾病的高发期从此开始。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抵抗力会相对强一些,但也是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可能是人工喂养,一样得病不多,有些是母乳喂养,反而经常生病。并不能因为这个而怪罪母乳。要相信母乳永远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只是个体差异和护理方法不同而已。你要想一想,如果你的宝宝不吃母乳,也许得病的几率会更高。话题扯远了。

所以,六个月之后的宝宝,要比以往的日常护理提高警惕。以往不会生病的情况,现在可不一定,千万不能大意。尤其到春季、冷热交替的季节,都是感冒及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其实我在宝宝八个月之后调整的护理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减少他的穿衣,盖被,让他不再始终处于温暖出汗的环境包围中。

宝宝奶奶家暖气很热,室温在22度以上,中午更高。前几个月刚来奶奶家,一直穿着保暖内衣裤,有时甚至再加一件春秋衣。宝宝经常手心热热的。宝宝爷爷奶奶就怕冻到孙子,有时抱着还会拿个小褥子裹一裹呢。晚上睡觉,宝宝奶奶给做了棉睡袋,柔软暖和,可怜宝宝睡前总是满头汗。在我的请求下,又改做了一个薄棉的,好歹不太出汗了,但我估计还是比较“温暖”。就是这几个月,宝宝频繁生病。

八个月之后,我坚决去掉了宝宝身上的保暖衣。在家,只穿一件春秋衣,一个薄马甲。当然,刚睡醒时,要再加一件外套或用毛巾被包裹一下,等活动开了暖和了再去掉(刚睡醒时宝宝身体热量少,这时要特别注意宝宝不要着凉)。到中午阳光明媚时,会连马甲也去掉。只穿一件单衫的宝宝,无比利索,小手渐渐变得温润、潮湿。这才是健康的体温表现。

晚上睡觉,我也忍痛摒弃了那件柔软的薄棉睡袋,改为一套春秋衣裤。原来盖在身上的薄棉褥子也改成了毛巾被。宝宝睡觉时的汗消失了,睡眠也踏实了许多。

其实为宝宝减衣减被也需要勇气和正确的判断,妈妈们总是担心宝宝会着凉。标准就是,减衣减被后,摸摸宝宝的小手,温温的就是温度适宜。熟睡时,脚也是温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适的温度。宝宝自身的散热和排汗功能还不够完善,大人如果穿衣多了,会觉得热、出汗、不舒服,而宝宝就不一定。他又不会说话,只能这样热着。如果宝宝长期穿衣过多,手心经常是热热的,尤其是干热,不出汗,就不是一件好事。这样过不了多久,宝宝就会肺胃蕴热,降低抵抗力,引发呼吸道感染。

做妈妈的,都是无比疼爱宝宝的,喜欢看宝宝多吃饭,恨不得天下的美食让宝宝都吃尽。我也一样走入了这个误区。

随着宝宝的长大,辅食吃得渐渐多起来。我也生怕自己的宝宝少吃到哪样美食,担心缺乏哪种营养。每天努力地为他安排着各种各样的食谱,各种各样的营养搭配。这种方式肯定是没有错误的,但关键是量一定要掌握好。

回想宝宝在前几月的饮食,吃饭总量是偏多的。因为他不爱喝奶,我总担心他缺营养,想方设法让他多吃点,尤其是荤菜。宝宝倒也好喂,食欲还不错,一般给他准备的饭都可以喂下去。有一段时间他吃三顿饭,每一顿都是大半碗稠粥或面条,再加上好几种鱼、虾、肉、肝、蔬菜等,还一定要用小勺每天灌他300毫升以上的奶(他同时还吃母乳)。现在想来那时真是鬼迷心窍了,才七八个月的孩子,要给他吃那么多东西,身体负担能不重吗?

最近一段时间,虽然依然是三顿辅食,但我已经把量大大减少了。在保证各种营养种类的前提下,我时刻告诫自己:宁愿少吃,不能多吃。每顿饭都严格控制,稠的食物不可超过半小碗,很稀的食物可以稍多一些;每天的蔬菜量略有增加,但荤菜类少吃,坚决不超过1大匙,哪天感觉他消化不太好时就不吃。荤菜类多吃鱼,少吃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减掉一顿辅食,但牛奶和水果不减。这样既易消化,还保证了营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整,宝宝的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得到了休息,最近明显感觉到他的食欲大大增强。每次无论吃什么饭都会急得吱哇叫,迫不及待地用手去抢食物往嘴里塞。这在以前是很少有过的。

其实宝宝的消化系统与他的免疫系统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摄入食物过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超负荷运转,肾脏、肝脏负担过重。不久就会食积成滞热,留阻体内,妨碍正常循环,降低抵抗力,引发疾病。

还是那句老话:“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确是多少代人抚育儿女流传下来的真理啊!

众所周知,水是个好东西,水能治百病。但到了小宝宝身上,有时喝水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任务。许多妈妈会想,喝水太费劲了,不爱喝就算了,反正喝那么多奶,也算水了。此言差矣。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添加辅食后的宝宝,一定要每天加水。稍大一点的婴儿,由于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渐接近成人,每天一定要喝水。一般150毫升是婴儿的一天需水量。

喝水当然最好是白开水,但许多宝宝可能根本不接受白开水。我家宝宝也不爱喝,但他喜欢喝果汁。我的方法就是给他喝果汁加水,开始1比1,后来越兑越淡,果汁越来越少,几乎接近白开水了。现在,他已经养成了喝水的习惯,到时会主动想喝,而且也可以喝点白开水了。每天我也会煮点梨水给他喝,放上一两粒川贝和红枣。小婴儿的体质一般是偏热型,容易上火,经常喝点梨水,润肺祛火,也算是起到保健作用吧。

对于拒不喝水的宝宝,一定不可以一直顺着他,要想办法改掉这个坏习惯,比如用果汁加水或用小勺喂。小宝宝的习惯是靠家长来培养的,如果他十个月时不喝水,那到一岁他也不喝,到两岁、三岁,如果一直没有养成喝水的习惯,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最近两个月,我给宝宝喝水的量较以往更大一些,每天一般在250毫升以上。他的尿量、汗量比以往大了,感觉体内原有的郁热慢慢散出,我想这也是抵抗力增强、少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小婴儿肾脏功能发育不全,往往由于喂养不当,肾脏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喝水也是增强肾脏功能、滤出毒素的重要手段。身体代谢系统功能增强,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都随之良好运转。

五、有生病苗头时抓紧采取措施,细心护理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宝宝有生病前兆或迹象时,妈妈如果能细心观察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避免生病的。

比如宝宝开始流清鼻涕。这明显是感冒的前兆。如果刚开始流一点时就能够发现它,肯定要比流了一天才知道要好得多。宝宝经常会打喷嚏。其实小宝宝受到空气纤尘刺激时也会打喷嚏,不一定都是感冒了。我会密切注意他有没有打出鼻涕。如果没有,不必大惊小怪。如果有,哪怕一点,也要注意了。

喝葱白煮水是在宝宝刚开始流鼻涕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曾在有的妈妈论坛看到宝宝喝了葱白煮水一天,就不流鼻涕了,感冒终止的情况。煮法很简单,就是用大葱根部的一段葱白,约手指头那么长即可,加水煮约半小时,约300毫升左右。可放冰糖调味。

如果有点轻微的咳嗽迹象时,川贝梨水或川贝蒸梨都是一个很好的食疗方法。在病还未发起时,抓紧多喝点梨水,一般会有明显的效果。

如果还是怕感冒和咳嗽,不妨两种水一起煮。我通常就是在川贝梨水中放上一段葱白,还可以加上块萝卜,既能预防感冒,还有营养呢。

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想控制病情发展,喝的水一定要够量,一般每天要在300毫升以上才会有效果。如果宝宝已经有明显的症状了,这时不妨试试在两小时内让他喝水100毫升以上,可能会有截断病情的奇效。二是不管葱白水也好,川贝梨水也好,都只是起保健作用或辅助治疗作用,在病还未发起之前是有效的,一旦病情发展,仅靠这些是起不到治疗作用的,必须配合药物治疗或及时去医院,以免贻误病情。

再比如宝宝某一天的大便次数由一次变为两次,内有未化之物,或宝宝的舌苔突然变得白厚,这都是宝宝消化系统运转不正常的信号。这时要给宝宝的食物减量,尽量喂食易消化吸收的东西,比如水果、蔬菜、蛋羹和米汤等。不要怕宝宝营养不全面而继续喂许多的肉、鱼、虾等。要知道一天两天少吃点东西是绝对影响不到宝宝的营养的,反而会减轻他的肠胃负担,提高免疫力,对健康有益无害。

宝宝消化不太好时,容易积食,积食的宝宝抵抗力会下降,稍一受凉就容易感冒。所以在有消化不良的端倪时,就要重视它,采取措施,确实可以有效防止生病。

六、增加宝宝的户外户内活动

多让宝宝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加强户外活动的好处是妈妈们都知道的。户外活动是提高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即使冬天,在不太恶劣的天气里,在注意保暖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宝宝接触室外冷空气,也是非常必要的。

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毋庸赘述,户内活动也同样重要。相比而言,宝宝在家的时间还是要比在外的时间长一些。一定注意让宝宝多多活动,比如爬行、走路、蹦跳等,不要总让他坐着玩。尤其每次吃完饭,稍稳定半个小时之后,最好让宝宝活动活动。宝宝的活动量大了,身体得到锻炼,不仅食欲和消化好起来,连喝水也会比以前增多。宝宝活动之前,要注意给他减减衣服,即使这样宝宝活动之后也通常会满头大汗,这是非常正常的,这种正常出汗排泄对他的健康是有益的。

想到的和体会比较深的就这几点了,当然还有许多避免生病的注意事项,比如出汗后不要吹风,睡觉时不要着凉等等,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护理常识了,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还要告诉各位妈妈的是,不要对小宝宝的生病太紧张。即使我们百般精心护理,小孩子也总要生病的,每年3-4次的感冒都是正常的,也是自身免疫系统完善和提高的一个标志。妈妈的心都是柔软无比的,宝宝生病时的焦急是人之常情。但我们在尽最大努力去避免可以避免的病痛之外,要学习的,就是用轻松一点的心态去对待宝宝的病痛,积极地照顾他、治疗他。要知道,宝宝很快就会恢复到从前的健康、活泼、可爱。

皮肤斑点越来越严重怎么办?有过宝宝后气血虚,子宫卵巢怎么保养、宝宝不爱吃饭如何解决?

添加QQ/微信:,为宝宝的健康、你的生活加分

作者介绍:柯济凯,中国医学科学院护肤内调主任,伊的家护肤内调培训讲师。从事护肤内调工作10余年,擅长解决痘痘,斑点,肌肤干燥敏感,身体抵抗力差,气血虚,内分泌紊乱等问题

有不明白的内容信息以及肌肤问题添加他为好友咨询

很可信的,他们腿部矫正做的是行业里最好的一个机构,不用手术,采用的是一种叫穿戴行走矫正的方法,减少手术的痛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鸽子感冒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