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班氏家族简介发源地在什么地方

民族研究学刊述评1047

先秦诸侯国研究概述1059

湖南近几年先秦史研究述评1081

近年来楚史研究概述1097

湖南楚史研究概述1111

知识宝库,学术渊薮1122

河南是楚国的发源地1125

长江流域第一个古老的大国——楚国1128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述评1131
炎黄是人,不是神1149
炎黄文化研究正成为一门新学科1151

楚国灭国的移民与民族融合1153
疆独的无知——维吾尔族乃黄帝之裔1180
苏修对我国长城以北领土垂涎三尺1189

从美国国旗上看美国侵略过程1195
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剖析1199


民族研究学刊述评(《社科情报》1987年第11期)

有关民族研究的刊物,新中国建立以前,仅有《民族》、《新夷族》、《新民族》、《回民言论半月刊》和《民族学研究集刊》、《西北民族文化研究丛刊》等刊物,大多出刊期数不多,如《新夷族》只出过一期,便宣告停刊了。因此民族研究论文发表甚少,影响甚微。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少数民族的利益,制订了民族政策,民族研究也得到重视,中央一级刊物有《民族研究》和《民族学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等。《民族研究》到1986年底止,已办了44期,计680多篇文章,其中有许多价值较高的论文,如1982年第4期,艾尚连的《回鹘南迁初探》、成崇德等的《西套厄鲁特部起源考辨》,第5期何泽宇的《僰不为僚》,第3期何光岳的《卢戎考》。1983年第1期刘庆华的《满族姓氏述略》。第5期徐仁瑶的《关于瑶族源于古“摇民”初探》,1980年第4期蒋炳钊的《畲族族源初探》。1981年第1期孙宏开的《“邛笼”考》,1984年第1期施光明的《山越非山民、宗部解》。第2期干志耿的《古代橐离研究》等,具有开拓性强,见解新颖、精炼独创的特点。

但也有些论文太简略,或言而未尽,或意犹未舒。《民族学研究》则多偏重于民族学和民俗学研究,刊过甚多过去文献所缺少记载的好资料。《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彭官章的《土家族地区的改土归流》,第3期石光树的《从盘瓠神话看苗、瑶、畲三族的渊源关系》,危慈的《试论海南岛临高人与骆越的关系》。1983年第2期汤开建的《角厮罗政权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1986年第4期王懿之的《试论滇越的族属及社会经济形态》,史金波的《西夏名号杂考》,都是比较好的文章。《民族团结》属于普及性刊物,偶尔也有些很有价值的论文。《民族译丛》主要是翻译外国学者对研究中国和世界各地民族的文章,对传递国外的学术信息起了重大作用。《民族研究动态》虽创刊只几年功夫,它着重介绍和评论国内外有关民族史、民族学专家对中国民族研究的成果、不同学术观点,交流学术活动的情况,对民族史学界的参考价值很大。其中如1985年第3期胡起望、华祖根的《瑶族研究概述》、莫家仁的《毛难族研究综述》等,都收集了很多资料,而且很有见解。
民族学刊为民族史研究者提供了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促进了民族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其他众多的学术杂志有时也刊登一些民族史论文,边疆各省区的学刊,几乎每期都有适当的篇幅刊载民族史方面的论文,从民族史、民族学、民俗学以至民族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和语言、文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里因篇幅关系,不能一一加以评述。专门的民族研究学刊,主要集中在中南、西南、西北和北方等地。其中有特色、较为突出的民族学术刊物有如下几种:
一、《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季刊)自1981年发刊以来,到1986年底止,六年时间共发刊24期和1期增刊,合计发表各种论文、文章477篇,其中有关民族方面的有282篇,约占总数60%;其它方面的有195篇,占总数40%。其中除1981和1982年度的民族方面论文、文章少于其它文章外,以后四年中都大大超过。1986年度发刊的110篇中,属于民族方面的有74篇,占67.2%;同年还发刊《百越源流研究增刊》,共l9篇有关百越民族史的论文。在这短短的六年中所发刊的有关民族方面的论文、文章的数量之多,与同年度的中央一级的《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比较,还要多得多。这不但为民族研究提供了广大的园地,还为培养一批新生的民族研究工作者准备了充分的营养基地。该刊份量之大,堪称全国之前列,可与《贵州民族研究》相媲美。它和《贵州民族研究》是黄河以南民族研究的两大中心学刊。尤其在质量方面,发表了许多难得的优秀论文。其特点有如下几点:

1、讲究质量,有新创见。如1981年第1期发表的岑家梧遗著《宋代海南黎族和汉族的联系及黎族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期张雄的《唐代西原部族属源流专》。1982年石钟健的《试证越与骆越同源》(2、3期),吴永章的《山越非濮后裔辨》(2期)。石文从地理分布、物质文化、经济生产、风俗信仰、体质特征、语言和政治军事等八个方面系统论证了越与骆越同源,是“属于同一文化系统,是同一文化内涵的基本成份。”由于他们是亲缘关系,才出现如此众多的共同特征。证据确凿,是研究越史中比较系统而翔实的难得论文,没有多年研究功力,是不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的。吴文论证濮与山越无涉,因山越是於越的后裔,山越多在江东,而濮则在江汉之南,双方地域分布不同,时代各异,不可同日而语,有力地辩正越、濮同族的错误惯说。

2、填补空白,剔隐发伏。如张雄的《汉初越入北徙及其江淮、沔北苗裔考》(1986年2期)。以前百越史专家虽发表了许多有关百越史文章,但却极少涉及越人曾被徙至沔北,有的移居今河北束鹿、滦县,山东菏泽、沂水,河南南阳、内乡、河内、堵阳,湖北谷城、襄阳的史实,何光岳的《虎方、白虎夷的族源和迁徙》(1986年1期)和《梅山蛮的来源和迁徙》(增刊)两文中的史料,都是以前未被系统研究过的。虎方是黄帝系统的一个支族,东迁后与东夷族通婚而成虎夷,因尚白而称为白虎夷,后来辗转沿长江而上,迁居于清江和三峡、川东一带,大部份融入于汉族,一部份则加入了土家族。梅山蛮的梅鋗乃越人,由无锡梅里逐渐西迁至湖南新化、安化之间的梅山,和赣、粤交界的梅岭以及梅江一带。在梅山时被称为梅蛮,以姓名山,又叫梅山蛮。隋唐时,梅山被白虎夷人扶氏所据,又称梅山蛮。北宋初年,徭人苏氏又据有其地,也称梅山蛮。后来被章惇所平定,梅山蛮大多融入于汉族,一部份则融入于瑶,侗、土家族。

3、难度甚大,深研者少。如严学窘的《论古越族在现代汉语闽方言中的投影》(1983年1期),林蔚文的《古代东南越人建筑业述略》(1985年4期),严文认为:从语音、韵母声母系统比较来看,“瑶族语言和汉语闽南话的对应关系是基本接近的。”而语言“更为显著的密切关系则是双方调类相同,对应切合。”由于东南沿海为古越族分布之区,《过山榜》中认为瑶族主要源于山越,清楚地说到瑶族的原始住地在会稽。在不断迁徙和与汉族杂居的过程中,“在汉语闽南方言中则投下了瑶族语言的影子,使闽南方言成为汉语中特异较大的方言,也可说在福建的部分瑶族祖先和汉语祖先早就融合一体了。”林文则以文献和考古材料结合,分析东南越人的建筑类型增多,建筑物数量多、规模大,建筑材料丰富,建筑结构式样复杂,也吸收了中原各地先进的建筑工艺技术,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了颇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同时,在陵墓建筑方面也颇讲究。引论深入精细,至今论者甚少。

4、深入调查,掌握实据。如宫哲兵的《瑶族千家峒故地考》和李德胜的《清江“向王”辨》(1985年笫4第3期)。作者均曾深入湖南江永和湖北清江,作详细的实地调查,弄清了瑶族历来的传说,谓来自千家峒,原来是在江永县大远乡,那里有许多如盘王庙、鸡胫大田、南蛇大田、罗平庙、上木源等地名,都与瑶族《过山榜》和《千家洞古本书》相同。使千家洞的实地首次被找到了。鄂西清江流域的向王庙、向王山、向王滩等地名比比皆是,向王又叫向王天子,是湘鄂川黔边区土家族世代崇拜的偶像,文字资料记载只是片鳞半爪,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才弄清向王与白帝天王的相互关系,是与廪君巴务相有联系的神化人物。这些第一手资料,往往可以填补文献记载之不足,是很珍贵的。

5、利用谱牒,资料难得。如李士厚的《郑氏家谱首序及赛典赤家谱新证》(1985年3期),答振益、马道明的《湖南邵阳回族的来源和迁徙》,匡裕彻、任崇岳的《乎顶山蒙古族马氏考述》(1984年4期),通过查考难得的族谱,得知明成祖时曾七次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原来是元朝咸阳王赛典赤的六世孙,郑和的三十七世祖为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后裔迁到中亚的布哈喇国王所非尔,宋神宗时,又迁入中国,成为中国的回回人。这些谱牒材料,都是文献上所没有的。

6、立足中南,特点鲜明。该刊主要登载研究中南地区的古今各民族的文章为主,也刊登研究北方和西北各族的论文。如王延武的《两晋南朝的治“蛮”机构与“蛮族”活动》,伍新福的《清代湘西苗族地区“屯政”纪略》(1983年4期),彭英明的《试论湘鄂西土家族“同源异支”》,张雄的《“巴氐蛮夷”浅论》,吕名中的《南越王赵佗入越及称王年代辨疑》(1984年3、24期),张雄《汉魏以来“武陵五溪蛮”的活动地域及民族成分述考》,才家瑞的《瑶族“密诺”组织初探》(1985年1、2期),石宗仁的《苗族多神崇拜初探》,容观夐的《广东畲族族源问题管见》,张崇根的《畲族族源东夷说新证》,伍新福的《长沙蛮初考》(1986年4期),都是质量较高的好文章,该刊又适当刊登研究北方民族的一些论文,以供研究南方民族工作者的参考。因北方民族有一部份曾多次分批地迁到南方,不断地和南方民族融合,所以适当刊登一些北方民族史的文章也是必要的。其中水平较高的有:刘光胜、郑英德《试论室韦诸部都是蒙古族源》(1983年2期),何光岳《少皋氏和皋陶、伯益的名称与地望》(1984年4期),才家瑞《伊斯兰教在哈密的传播与哈密回王》(1985年2期),刘美嵩《论归义军节度与回鹘关系中的几个问题》(1986年3期)等。

7、专题突出,多方兼顾。如1986增刊即为“百越源流研究”,共19篇论文,如梁钊韬《“濮”与船棺葬关系小议》,田曙岚遗著《骆、僚研究》,辛土成《句吴族源族属初探》,陈国强,郭志超《东南越族的形成及与高山族关系》,李默《广东瑶族与百越族(俚僚)的关系》,彭适凡《从印纹陶对西南和台湾等地的影响与传播看民族的流向》,张一民、何英德《从出土文物探骆越源流及其分布》;黄增庆《如何理解“百越”共同文化习俗》,莫俊卿《越巫鸡卜源流考》等,该刊还辟有民族理论、民族学、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文学、民族语文、民族史、民族问题等专栏,都是比较精当的。

8、开展争鸣,各抒己见。如潘世雄《濮为越说》认为濮人即越族;但汪宁生《越濮不同源》和冯来仪《百越同源质疑》(增刊)则认为两族不同源,都各言之成理。

9、篇幅不限,充分发挥。当前各种学术刊物,一般都强调每篇论文限在一万字以下,以七八千字为好。可是有些有价值的论文,水份不多,且需较长篇幅才能说透论点,但往往都会遭到大幅度的斫削,弄得文不尽意,论不详尽,使读者疑难不明,望之兴叹。而该刊适当照顾这些有较高质量和水平的文章,如蒋炳钊《闽越史几个问题的探讨》,朱俊明《牂牁越与东南越》,林蔚文《东南越探源》,吴永章《楚与杨越、夷越、於越的关系》,刘美嵩《干越续说》,刘耀荃《海南岛古代历史的若干问题》,少的有13000字,多的达16000字。

此外,该刊错漏字及失误较少,编辑负责,是值得赞许的。但不足之处,是有些所谓民族经济文章,实际是到处都用得着而无特色,而鲁迅研究及评论小说之类文章,在全国各学刊中占极大篇幅,该刊对此也刊了一些,这对民族学刊来说是否不适?希望今后将不必要的文章转介其它刊物。
二、《贵州民族研究》(季刊)也是一个质量较高而偏重实地调查和民族学的刊物。如侯哲安《三苗考》,张增祺《从滇文化的发掘看庄蹻王滇的真伪》,余宏模《清代水西彝族土目和彝文田契试析》(1979年1期),翁家烈《贵州古代濮、僚、越族属关系初探》,莫俊卿《布依族族源研究》(1980年1、2期),张岳奇《试论“三苗”与苗族的关系》,潘光华《苗族的鼓社祭》(1981年4期),林河《从楚简考证侗族、与楚、苗之间的关系》,朱俊明《论汉晋以前武陵民族成份及来源》,陈天俊《罗殿国形成史》(1982年1、2、4期),常正光《商族鸟图腾探源》,陈宗祥《巴蜀青铜器“手心纹”试解》,廖耀南《杨再思的史实及其族别初探》,韦启光《也谈苗族鼓社、议榔的起源问题》,何光岳《驩兜——丹朱族的来源与南迁》(1983年l、2、4期),丁中炎《“飞山蛮”初探》,洪寒松《侗族族称、族源初探》(1985年4期)都是质量比较高的论文。
三、《湖南民族研究》于1983年试刊,1986年改为《民族纵横》,1987年又改为《民族论坛》公开发行。是偏重于两湖、两广、川黔民族的研究学刊,到1989年底止,虽只出刊七期,但仍有不少有特色或创新及填补空白的好论文。如姚舜安的《瑶族与长沙武陵蛮》,马少侨的《盘瓠蛮初探》(1983年试刊),彭武一的《巴·土·土家》(1985年1期),林河的《侗族民歌与越歌的比较研究》,马少侨《苗族先民的鸱鸮图腾崇拜》,李景煜《说楚濮》(1985年2、4期),何光岳《巴人的来源和迁徙》,林河《<九歌>与沅湘巫舞浅论》,彭官章《再论土家族与古羌人的关系》(1986年l、2、3期)等,都是质量较高而有特色的好论文,而何光岳《三危、三苗的来源、迁徙和融合》(1983年试刊),《扬越的来源和迁徙》,《冉、马尨的来源和迁徙》(1985年2、4期),《相人的来源和迁徙》,岳周仁(即何光岳)《子姓诸国的分布与消亡》(1986年2、4期),岳明(即何光岳)《古代鄂国南迁与扬子鳄分布的关系》(1985年3期),文中所研究的问题,是从来没有人专门系统研究过的。
四、《甘肃民族研究》自1981年底创刊以来,亦发表过一些较好的论文,如高自厚《裕固族族称研究》(1981年1期),侯广济《保安族族源初探》(1982年3朗),张令瑄《甘肃青海土司志》(1983年1—2、3期),魏英邦《西夏民族的先祖是党项抑是拓跋》,刘志诚《蒲寿庚后裔流寓江苏及再迁西北》,郭成美《浙南丁姓回族考》,薛文波《固原土达》(1984年1—2、3—4期,黎尚诚《西凉略论》,钱伯泉《龟兹回鹘国裕固族族源问题研究》,郝毅《唐乐〈部落稽〉考源》(1985年1、2、3—4期),钱伯泉《试解“仆固俊”之谜》,杨铭《“东叶护可汗”考》,胡延新《十七世纪的叶尼塞吉尔吉斯及其西迁》(1986年2、3、4期)。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五、《广西民族研究》偏重于南方民族研究,自1985年公开发行后,共发刊六期。刊中论文不乏新的见解,所刊文章都保存原文风貌而很少斫削,这是一个较成功的特点。如李本高《尤人是瑶族的主源初探》,雷广正《贵州省壮侗语族原始文化史述略》(1985年1、2期),彭官章、朴永子《土家族士兵在嘉靖年间抗倭斗争的重大贡献》,覃彩銮《骆越青铜文化初探》,杨豪《岭南与云南青蛙族群研究》,龚佩华《漫谈浙江古越族文化特征中的“水”以及古越族文化与华夏、百越的融合》(1986年l、2、3、4期)等。
六、《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1980年创刊以来到19867年止,已出刊27期,它偏重于发表西北民族方面的论文。对那些论证精深有独特见解的论文,一般都不作删削,多的每篇达二万字。为民族研究提供“得窥全豹”的特色,且颇多前人所末言之好论文。如薛文波《裕固族历史初探》(1981年l、2期),马志勇《“撒尔塔”与东乡族族源》、张炼《试论历史上的高车》(1983年1、4期),苏克勤《匈奴语言系属问题探讨》(1982年4期),徐日辉《古代西北民族“绵诸”考》(1984年1期),何光岳《焉耆、乌孙的族源及其迁移》(19855年增刊第1期)。其中徐文、何文是填补空白的论文。
七、《西北民族文丛》系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和民族研究所的内部刊物,该刊学术性甚强,除具确该院学报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发表很多价值高、观点新和难度大的论文,受到民族学术界的关注。惜只在1983、1984年办了5期,因经费困难而停刊。其代表作如张炼《试述历史上的“铁勒”》、《试述历史上的丁令》,周伟洲《关于土族族源诸问题之管见》,谢玉杰《明代哈密卫探研》(1983年2、3期),刘仲文《“宕昌国”再探》,樊圃《突厥服属于唐及其重建汗国》,周伟洲《秃发鲜卑与河西鲜卑》,高自厚《黄头回鹘与河西回鹘的关系》,钱伯泉《突厥族名、族源传说和初期史实考》(1984年1、2期),何光岳《昆吾氏诸国的兴亡与迁徙》、《姜姓诸国的形成与分布》(1984年1、2期)等。
八、《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中质量高、有新见解的论文代表作,如李维信《试论瑶族〈过山榜〉》(1984年4期),王昭武《释“毛难”》,龚明光《老挝老龙族源出于哀牢夷考》(1984年l、2期)。何光岳《瑶人的来源和迁徙》(1986年1期)等。
九、《广东民族学院学报》发表了一些对海南岛黎族和临高人及粤北瑶族的调查报告资料,非常宝贵。论文代表作有潘雄《古瓯人后裔考》(1983年第1期)等。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的代表作,有徐铭《明代凉山地区的民族关系》,董其祥《〈山海经〉记载的巴史》(1982年2、3期)。
十、《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的代表作,有李道勇《中国的孟——高棉语族概略》,赵永勤《“干栏文化”和云南古代的“干栏”式建筑》(1984年3期)等。
十一、《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的代表作有曲又新《蒙古和硕特部青海黄河南首旗亲王世系述略》(1984年1期),周新会《吐谷浑亡国原因及其影响》等。
十二《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主要发表以藏族研究为主的有关民族研究论文,其代表作有,次仁顿珠《阿尔布巴之乱及其性质》(1984年4期),姚兆麟《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历史关系概述》,祝启源等《元代西藏地方驿站考释》,宋晓嵇《试论颇罗鼐在维护祖国统一中的作用》(1985年2、3、4期)等。
十三、《贵州民族学院学报》主要刊登本院有关西南民族的论文。
十四、《湖北少数民族》主要是传播通俗易懂的普及民族知识,但也适当刊有较高质量而学术性强的论文。自1983年底发刊,至1686年已出13期,其论文代表作有:田发刚《土家族神话传说概述》(1984年2期),张希周《巴人发源于湖北长阳小考》(1985年1期),答振益《湖北回族源流初探》,吴万源《鄂西侗族考》(1980年1、2期)等。这都是一些填补民族史空白的好文章。
十五、《民族学报》是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公开发行的年刊,1981年创刊。论文和民族调查报告篇幅一般者很长,有达三万多字者。它着重发刊云南及西南民族论文,学术性很强,价值亦高。代表作有:方国瑜《麓川思氏谱牒笺证》,尤中《南甸土司辖境及驻地的变迁》(第1期),刘尧汉等《世界天文史上具有特色的彝族太阳历》,赵嘉文《骠人族属新议》,高立士《〈西双版纳召片领世系〉译注》,(2期),孙宏开《六江流域的民族语言及其系属分类——兼论嘉陵江上游、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民族语言》,韩亦琦《从语文方面论证原始匈牙利人与匈奴的渊源关系及其在世界史中的地位》(第3期)等。其中有的论文以难度大、证据多、原始资料扎实而见长。
十六、《民族调查研究》是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内部发行的季刊,也具有《民族学报》的特色,主要是以调查报告为主(有《独龙族社会历史综合考察报告》专辑)。自1983年创刊以来,也发表过一些颇有学术价值的好论文,其代表作有:杨毓骧《“藏彝走廊”僜人,独龙和景颇的族体初探》,王叔武《云南少数民族源流研究》(1985年1—2、4期)等。
十七、《民族学集刊》以刊西南民族研究的文章为主,其代表作有方国瑜《么些民族考》等。
十八、《西南民族历史研究集刊》发表过许多对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很有份量的论文,也多有填补空白的好论文,其代表作有:李衍垣《评“东山铜鼓”》,何耀华《武定凤氏本末笺证》,李延凌《西瓯族源流问题的探讨》,汤芝兰《景颇族在历史上的地理分布》,尤中《清代西南边疆变迁史》(4、5辑)等,都是难能可贵的论文。
十九、《研究集刊》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办的内部刊物,其代表作有:桑耀华《茫蛮和金齿族属试论》,秦钦峙《“雄王”建立过“文郎国”吗?》蔡文丛《关于老挝民族起源问题》(1、2辑)《南方民族研究集刊》是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办的内部刊物,其代表作有:李干《试论鄂西土家族土司制度下的社会经济结构》,张胜琳、张正明《上右墓葬头向与民族关系》,(1985年1、2期)。

二十、《北方民族关系史论丛》的代表作有:孟广耀《试探唐朝前期与奚族的关系》,盖山林《从阴山岩画看古代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远古文化的密切关系》(1辑)等。此外,还有各种民族学会临时选编刊物,如《贵州彝族研究论文选编》,还有辽、金、西夏、蒙古、回族、维吾尔、东北民族、朝鲜、苗、瑶、畲、土家、西南民族、锡伯、布依、白族、土族、藏、满等族论文集。
在民族研究资料刊物方面,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所编的《民族研究参考资料》,已出28集,其中许多都是难得的西南民族文献资料和调查报告。《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则以译外文为主,以供国内学者参考。还有《蒙古学》杂志。其余各民族研究所都有民族研究资料集。
通俗读物中,主要是《民族团结》,它是中央民委办的刊物,偶尔也刊些有价值的论文,如陈玉书《略论鄂温克族的来源问题》(1962年5、6期)等。
《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化》以及各省区民委所办的《民族工作》之类的刊物,主要是刊登一般性的文学、风俗、故事之类以及指导民族工作的文章,不属论文范畴,虽然其中也偶尔有些有价值的论文,但因篇幅关系,不再赘述。以上所论,仅就鄙见而言,有不妥之处,请方家们指正。

先秦诸侯国研究概述(载《湖南社会科学情报》1985年第13期,又载《先秦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1期)
商末,号称方国千余。周武王伐商,有八百诸侯。春秋时,见于经传者也有三百多个,其中一些小国。在经传上甚至只留下一个国名,记载一句话,或者只留下了古老的地名遗迹。有的只在近代考古中才发现了铜器铭文的国名。我国古老的史籍,《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对先秦诸侯国的记载,也是寥寥无几。近代的通史家编了几十部中国通史之类的国史,也只略为叙述春秋时较大之国,如宋、鲁、郑、卫、曹、蔡、陈、许、莒、纪、郝、邢、吴、徐等国,其余众多的小侯国,几乎没有涉及。殊不知这些众多的先秦诸侯国,正是构成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骨干,而且延及东南亚、中亚、西伯利亚、朝鲜、日本等各国和各民族的形成。研究先秦诸侯国史是中华民族史的关键部分,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部分。近几年来,我国对先秦诸侯国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主要就近几年来对先秦诸侯国中各小国的研究作一些初步的归纳和评述。
近年来,随着对春秋鲁国国都曲阜故城遗址的发掘研究,开始了对鲁国的探讨。如鲁国史编写组的《鲁国建都曲阜问题》(载《破与立》1978年第6期)一文认为: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在今河南鲁山县)。“鲁国的势力,是由西向东逐步发展和迁徙的。河南的鲁山、许昌、豫东北、鲁西南都曾是它的辖区。伯禽曾在曲阜长期驻军,但由于东夷势力的骚扰,局势并不很稳定,最后到炀公‘克渊克夷’后,才正式定都曲阜。”这里所说的鲁始封于鲁山,再迁曲阜。是有其道理的,但把许昌、豫东北、鲁西南等地区都说是曾为鲁国辖区,则未免过大。古代诸侯国,大者不过百里,小者七十里或五十里。以上那些地方.只不过是鲁人迁国所经的居留地而已。
朱活的《齐鲁考辨》(载《齐鲁学刊》1980年第5期)持相反意见,认为鲁字和鱼字,“原来就是一个字”。鱼族活动在渤海沿岸,于商末即有鱼族的一支经山东半岛南下到达今曲阜境内,建立起城堡,“于是在族徽下增一个城堡的象形‘曰’字,表示鱼族建立起来的城邦。后来讹变为鲁。”
但王恩田在《关于鲁国建国史的两个问题》(《载齐鲁学刊》1981年第6期)一文中则认为鲁国得名于鱼族建立的城堡之说是值得怀疑的。因鲁、鱼在金文中从不通用。鲁乃从鱼入口为嘉美之意。且鱼族亦并非全活动于渤海沿岸,如诸城县北五十里淮河东岸王家巴山村出土《鱼敖父癸鼎》,辽宁喀左县海岛营子村出土《鱼父癸簋》,陕西歧山县青化镇出土《鱼父癸》等,都距渤海较远,说明鱼族并不单纯以捕鱼为业。看来,鲁与鱼是不同部族的,鱼族由东向西迁,鲁族由西向东迁,风马牛不相及。
刘丕烈在《“子牙父”和“■敖”》(载《考古》1983年第3期)中考定,子牙父即鲁庄公之弟叔牙,■敖是叔牙之侄公孙敖,即叔牙之兄庆父的儿子。庄公死后,庆父、叔牙,使弑其子般而立闵公,过了二年,庆父又杀闵公,并欲自立。结果,鲁僖公立后,庆父被迫自缢,叔牙也被迫饮鸩。铜器铭文中记载“戎献金于子牙父百车而赐鲁”乃鲁庄公伐戎的结果。叔牙分给了侄子公孙敖十金。后来,“公孙敖庄重而诚恳地承认在叔牙、庆父合伙乱鲁时做错的事,是以之表白其对鲁国的忠诚无私的。”
鲁桓公之后有“三桓”公族,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势力凌驾鲁君。季平子执政时,甚至用天子之礼八佾之舞来祭祀鲁国宗庙,代替了鲁君。这八佾乃因鲁国始祖周公旦助周武王灭商,平定东夷徐、奄、淮夷等十七国之乱,周成王才赐鲁国以八佾之舞的天子之礼祭祀宗庙。现在季平子僭越周礼,取代了鲁君的应有资格。由此,李启谦《“季氏八佾舞于庭”新解》(载《学术月刊》1982年第2期)认为:“季氏八佾舞于庭,是维护周礼的表现,一是季平子曾代表鲁君主持过祭祀,“季氏八佾舞于庭”就是当政的季平子主持祭祀时的情况;二是季氏并不想废除鲁君而代之,而是要尊鲁君的。但刘百顺《“季氏八佾舞于庭”不是维护周礼》(载《学术月刊》1983年第2期)一文,与李文持不同看法。认为季平子代鲁君主持祭祀,毋宁说是指于其家庙用之。因为他赶走鲁昭公,自己代替主持祭祀。鲁自宣公以后,三桓专政,而三桓之中,季氏权势最大。笔者认为,刘文所辩是有道理的,只是由于近邻强国齐、晋、楚的威胁,才未能达到取代鲁君的目的。
对于周诸侯国的历史纪年问题,何幼琦《西周时期的鲁国纪年》(载《齐鲁学刊》1983年第5期)考定,鲁伯禽受封年代为公元前1030年,到前999年。共在位32年。并用历法推算出周武王克商以至共和以前周、鲁年表,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衔接起来.提前了一百九十八年。
郕国为周武王之弟叔武所建,周甲骨文中有“宬叔用”之字,《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名浅释》(《古文字研究》第1辑)说:“宬即郕字,也可书为成,宬郕通用。周初有郕国。《春秋会要》、《世纪》载:‘郕,姬姓,伯爵,文王子叔武所封。’宬叔当是成之叔武”。郭克煜《郕国历史初探》(载《齐鲁学刊》1981年第4期)认为:“在武王克殷之前,叔武已经受封为郕国的统治者了。”但郕国最初不在山东,从1975年岐山县董家村发现一处铜器窖藏,其中有《成伯孙父鬲》,铭文:“成伯孙父作浸赢尊鬲,子子孙孙永宝用。”《文物》1976年第5期发表的简报认为:此鬲乃是成伯孙父为亡妻所作的祭器”,成,经传作郕,周武王弟叔武的封国。“成伯孙父鬲出土于岐山,说明成国最初应在畿内。平王东迁后.才迁封于山东。”因此,郭文肯定“座落于山东的郕国原来就是居于周原一带的郕国。”东迁到山东郓城与鄄县之交的城都,与《水经注》所说同。郕最后被齐所灭。
蔡系周武王之弟蔡叔度所建,西周前期曾都于祭城、上蔡和新蔡,这一段历史,研究者甚少。尚景熙的《蔡国故城调查记》(载《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2期)说:蔡国故城位于上蔡县城关一带,高踞芦冈顶端,西临汝水故道,东衔蔡塘遗址,故城周围长10490米,略成南北长方形,南面尚有遗址三处。城墙宽15—80米,高4—11米,系用夯土逐层筑起,夯土层上的夯窝明显存在。对下蔡研究的文章则很多,1955年5月24日在安徽寿县出土了蔡?侯墓葬,遗物580余件、其中铜器486件,对于?字、有释为蔡平侯庐、悼侯东国、昭侯申,成侯朔诸说,但多主张是昭侯申。引起国内外很大的轰动。近年来。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铭文考释》(载《古文字研究》第1期)认为:“申为电之初文,古读申为电,与?从再声音近,故通用。自来学者,均以为蔡昭侯的五世祖文侯名申,蔡昭侯不应与之重名。据铭文则蔡昭侯本名?,典籍作申,系用借字,并无重名之嫌。”是较有理由的。
殷涤非《九里墩墓的青铜鼓座》(载《安徽省考古学会会刊》第5辑)因1980年九月,在安徽舒城县九里墩出土春秋末期的舒墓中,有一件铜戟,铭文“蔡侯侏之用戟”,疑是侏即朱字,为蔡侯朱奔楚,吴,舒联军“克楚师”的俘获品。又《寿县蔡侯铜器的再研究》(载《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4期)全面论述了铜器上的蔡国后期的历史。
l958年及1959年,又在淮南八公山蔡家冈赵家孤堆一、二号墓出士遗物112件,一般都认为主墓是蔡声侯产。近来,尚景熙《蔡迁新蔡质疑》(载《中原文物1983年特刊)认为“蔡平侯迁新蔡说”不符合当时楚、蔡两国局势,因为楚国这时已经国库空虚。民众饥苦,实力疲惫,正是由强而衰的转折点,且自蔡平侯复国至蔡昭侯初年,蔡、楚两国一直和好无间。楚国亦不可能对其友邦妄施压力,蔡不可能把都城更迁近于楚。所以,蔡国本土在上蔡。后又取得新蔡一带,说是“蔡国新地”。但蔡实际上是曾迁新蔡,故此论尚值得商榷。游寿,徐实婷《寿县蔡器铭文与蔡楚吴史事《(载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l期》认为,寿县所出之蔡墓乃昭侯之墓,平侯之器,正因蔡侯钟铭说明复国时以天命警惕自己和臣僚,企图振作起来的愿望。赵新来《潢川县出土蔡国铜器补正》(载《文物》1981年第11期)补正了欧谭生等《河南潢川发现黄国和蔡国铜器》(载《文物》l980年第1期)一文中,某些报导的遗误,实为二座墓共十三件青铜器,认为铭文是“蔡公子义工武飤簠”。
曹国为周武王之弟曹叔锋所建立,封于陶丘,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陈邦怀《曹伯狄簋考释》(载《文物》l980年第5期)认为曹伯狄不见于经传,即是春秋时的曹伯赤。
应国为周武王之子应叔所建立,在今河南鲁山县东三十里应乡。何浩《应国考》(载《楚史研究专缉》l952F)认为;殷时已有应国,因今本《纪年》有“盘庚七年,应侯来朝”之事,故臣瓒指出应的名称由来已久。并非“韩诗外传”所说是成王封应才有的。因周武王灭商后封子应侯于原应国故地。应国不是被郑所并,而是大约在楚文王六年之前,有可能要稍晚于申、缯、吕的被楚所灭,应国存在了三百五十年。韧松《记陕西兰田县新出土的应侯钟》(载《文物》1977年第8期)一文补正了吴镇烽、尚志儒《关于应侯钟》《“见工”一词》。将1975年兰田县红星公社出土的《应侯钟》钟文进行了订正,认为此钟系周王从成周圆周时,赐给应侯的,并以为“见工”是人名。耿铁华《应监甗考释》(载东北师大学报》1981年第6期)也考定应侯曾为诸侯之监。
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少弟于郑,是为郑恒公。刘夏塘《对郑庄公应该如何评价》(载《江西财院学报》1980年第2期)认为郑庄公振兴郑国,是当时诸侯国中的强国之一,是个有政治军事头脑的君主。
韩连琪《论春秋时代法律制度的演变》(载《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力辩子产没有杀邓析。因子产死在鲁昭公二十年,其时下距邓析之死巳二十年。邓析乃是郑驷歆所杀。邓析在子产铸《刑书》的基础上,所改定的《竹刑》,是更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陈长安、蔡运章《洛阳哀成叔墓清理简报》(载《文物》l981年第1l期)说此哀成叔墓出土于洛阳玻璃厂东南部。从《哀成叔鼎》铭文看,断定为春秋晚期,与《栾书缶》书体相近。而赵振华《哀成叔鼎的铭文与年代》(载《文物》1984年第7期)认为:年少的哀成叔,在韩哀侯灭郑并其国时,逃依同姓的东周。他是郑国最后一个国君郑康公之后。故鼎文念念不忘要祭祀其先人郑康公。这一器的发现,可探索郑亡于韩后,其后裔曾流寓于东周,居于洛阳,家庭经济尚称宽裕,才得以铸成这57字的铜鼎及一套随葬铜器。
吴国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建立的,后迁都到今江苏无锡和苏州。梁伯泉《太伯奔吴说》(载《南京博物院集刊》l980年第2期)论证太伯奔吴,正是当时周族政治的需要,需要他们把尽可能广的地域、尽可能多的方国都统统联合起来,对商朝形成包抄的局面。太伯去吴不应该是两个人。应是一队人马,一支远征力量,当然手段可以是武力的和和平的交相使用或同时使用。此文引证广博,论证切实。黄盛璋《铜器铭文宜、虞、矢的地望及其与吴的关系》(载《考古学报》1983年第3期)论证宜、虞、矢即姬姓吴国,从铜器出土地点及历史地理关系,可以探索出一条吴国由陕西经仪往南迁至姑苏的路线。此文采取综合比较的方法,精深地论证了吴国早期的历史。刘启益在《西周矢国铜器的新发现与有关历史地理问题》(载《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一文中,同意张筱衡《散盘考释》所指出的,矢国就是吴国,矢国得名应与吴山有关。而吴山“在今陇县西,绵亘县南,则古代国必在山之附近,即今陇县一带是矣。”他从1954年在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出土康王时的《宜侯矢簋》铭文,考证了封予江苏的句吴乃虞仲的后裔,虞侯矢亦即宜侯矢,便是句吴的第一代祖先。
胡顺利《对宜侯矢殷考释》(载《江汉考古》l983年第2期),提出:宜侯矢段不是吴文化的遗存,与唐兰论证相异,并认为虞侯矢被改封于宜都是西周王朝设立新的政治统治据点,是西周王朝扩张政治势力的一种举措。
邢国为周公之子所建,姬姓。李学勤、唐云明《元氏铜器与西周的邢国》(载《考古》l979年第1期)一文认为,河北元氏县发现的这一组铜器共八种十件,其形制纹饰均与l921年洛阳出土的《邢侯簋》相同。《邢侯簋》是邢侯作器以祭祀其父周公。《麦尊》则是载初封的邢侯,到宗周谒见周王,受到异常优厚的礼遇赏赐。还有《叔走雚父卣》中的叔走雚父与臣谏确属一人。《攸鼎》的攸是车氐侯之臣,”他很可能是西张村这座墓葬的墓主。”车氐国在邢之北.即今高邑县的泜水一带。邢在今邢台市。“邢国的建立本来就有遏制戎人,作周朝北方屏障的作用。
万树赢等《山东滕县出土西周滕国铜器》(载《文物》1979年第4期),证实滕国确在滕县。
申国为四岳之后,姜姓。李学勤《论仲爯父簋与申国》(载《中原文物》l984年第4期),认为申国在今河南南阳。何光岳《申国史考》(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论述了申国是以雷电为图腾,今陇县东面麟游县有申家河及申家原地名为申人分布地。而甘肃华亭县之申首山为申族的发源地,后迁至陕西甘泉县北之申山、上申之山、后又东迁到山西霍山。周宣王时,又命舅申伯前去镇守南国,占领着南阳的战略要地。而遗留在霍山的一支申人便叫申戎或姜氏之戎,一直到春秋中期,才被晋所并。申国又把势力向东扩展到信阳,另封兄弟于此,号为东申,后为楚所灭。蔡静远《古申初探》(载《豫南史话》第1集)认为有西申和东申,“信阳是古申伯国的所在地,有历史传说和遗迹佐证。”
吕国,四岳之后,姜姓。信阳地区文管会等《信阳发现两批春秋早期吕国铜器》(载《河南文博通讯》1979年第4期)报导了1974年春,在信阳长台关公社甘岸大队彭岗生产队《村西出土三件铜器,有《甫伯享迤》。1979年3月又在吴家店公社杨河大队坟扒生产队出土墓葬中,有《甫哀伯者君鼎》二件,《甫衷伯者君匜》一件,《系仲矢射子铜削》一件,甫即吕,在南阳西三十里。甫哀伯者君也叫系仲矢射子。欧谭生《河南信阳发现两批春秋铜器》(载《文物》1980年第1期),说西周《吕?的吕即周穆王司寇吕侯,”《书·吕刑》:惟吕命,正仅著一吕字。又《静簋》之吕?与此当是一人。”何光岳《吕国的形成和迁徙》(载《史学月刊》1984年第3期)、论述吕乃以云层为图腾的,“吕申好结伴那样,沿着泾渭两水之北的原梁地带,向东迁徙。”吕人迁入吕川,今陕西志丹县东北的杏子河,然后又东渡黄河到山西吕梁山,“正当虞夏之际,被封于此。”成为商代的吕方。如乡宁县东南八里有吕乡废城,霍邑西南十里有吕乡,为姜姓吕人所迁而得名。周宣王又封吕侯于南阳西三十里的吕城,另一支则迁于新蔡大吕亭,又有吕河吕台。上蔡也有吕乡、吕亭,东吕又改称甫,为蔡所并。西吕为楚文王所灭,楚灵王将吕民迁于湖北蕲春县吕王山。
许国为四岳之后,姜姓。珠葆《长安沣西马王村出土“鄦南”铜鼎》(载《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l期)考定西周晚期。许君为其女成姜趄母所作的媵器。
何光岳《许国的形成和迁徙》(载《许昌师专学报》l984年第l期),论述了许乃是居于丛林之中,后以为国号。也和同族申、吕一样,由陕西最后迁到河南许昌,后被韩所并。
纪、莱王恩田《纪、巳其、莱为一国说》(载《齐鲁学刊》1984年第1期)认为,西周时的纪国为姜姓,全文作己。纪国之国土西起寿光,东至胶东半岛,国都在寿光城南18里猕河西岸的高宋台一带,曾发现大面积西周、春秋遗址。后被齐国所侵,便东迁到黄县归城。与巳其、莱同是一国。周昌富《莱国姓氏与地望考》及迟克俭《古莱国初探》(均载《齐鲁学刊》1984年第1期)、杜在忠《莱国与莱夷古文化探略》(载《东岳论丛》1984年第1期)都认为莱国即莱夷,是东夷族。杜、迟均以莱国都于今黄县归城。周文否定莱国在归城,以在昌乐西北境,并认为“从平度东境至临淄外延的广大地带,大致就是周代莱国的地理范围”。因此说莱国的疆域未达到黄县。杜文还认为“莱夷是东夷诸族中较早从事农业为主,并较早地进入了文明时代的一个支族。看来,莱国与纪、巳其并非一国,也不是姜姓,乃东夷族中的莱夷。为赢姓。这点,何光岳《姜姓诸国的形成和分布》(载西北民族文丛)1984年第2期)没有把莱国列入姜姓,却同意王献唐的《黄县巳其器》的意见,把纪、巳其列为姜姓的两个国家。并把姜姓诸国如闪、甘、戏、怡、州、逢、封,焦、厉(赖),露、戎蛮、箕、缙云氏、三乌氏的分布和迁徙以及国名解释都作了论述。
王锡平、孙敬明《莱国彝铭试释及论有关问题《和李步青、刘玉明《“夕盉”铭义初释及其有关历史问题》(均载《东岳论丛》1984年第1期)从金文上考证了莱、己两国的历史,认为釐公即莱公,己即因蛇和蚕为图腾,与山东半岛产柞蚕丝是有关系的。曹定云《“亚其”考》根据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中出土的“亚其”器等资料,断定箕人封地在今山西蒲县东北古箕城,时间定为殷代早期。李步青《烟台市上夼村出土其国铜器》(载《考古》1983年第4期),根据《巳其侯鼎》《己华父鼎》认为两器同出一墓。应系一人之器,“证明翼、纪、己实为一国”。巳其在燕、在莒县、在蒲县三个地点,是代表三个不同的时期。
郭克煜《有关莒国史的几个问题》(载《齐鲁学刊》)1984年第l期),认为莒在山东莒县一带,为东夷民族所建。“莒与籚系用竹所制之用器,莒国国名的由来,当与此用器有关,”莒的疆域,周初在计即介根,在今山东胶县附近。后由介根迁莒,这时,“东临黄海,西至今沂水县境内,南达江苏、赣榆,北到今昌邑县境内。”这个小国的莒国疆域这样广大,却超过了同时期的齐,鲁、且这一带中尚有向,马阝、巳其、杞、介、诸稽、莱等国。所以,此论尚值得商榷。
昆吾昆吾为祝融八姓之一,何光岳《昆吾氏诸国的兴亡与迁徙》(载《西北民族文丛》1984年第l期),论述昆吾乃善制壶及刀剑而闻名。其支族建立苏、温、颐等国。昆吾的一支南迁到云南为昆弭人。一支迁入祁连山北的乌孙族地区,乌孙国王昆弥也即由昆吾人担任。
彭也为祝融八姓之一。何光岳《古代彭部族的繁衍与迁徙》(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论述了彭祖之后的彭国,其后裔遍布于黄河,长江以黑龙江流域。
罗国熊姓,是祝融八姓的分支。何光岳《古罗子国》(载《江汉论坛》1981年第3期),论述了罗国起源于以罗捕鸟兽的部落,在今河南县的大罗山。后西迁至甘肃正宁县的罗山、罗川水、周初,又立国于湖北宜城县,后被楚武王所灭,遗民被南迁于湖南汨罗。
云阝、偪云阝即妘,为祝融八姓之一。何光岳《云阝子国考》(载《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论述了妘部族的起源和分布,云阝分为郐、路、邬、鄢、偪、夷等国。云阝后南迁至湖北安陆,被楚所灭。其遗民被南迁至湖南茶陵的云阳山。蔡运章《偪王蓓剑乃偪阳国史初探》(载《中原文物》1983年第3期),认为郙与辅即偪国,又叫偪阳,傅阳,在今山东峄县南五十里。
微(麋)微即麋,芈姓,为祝融八姓之支族。何光岳《麋子国考》(载《楚史研究专辑》1982年),论述了麋即以麋鹿为图腾,由薇图腾发展而来。起源于山东微山,西迁至山西潞城和陕西郿县,参加了周武王灭商的牧誓八国之一。后立国于陕西白河,被楚灭后,遗民南迁于湖南岳阳市的西麋城。另一支则西逃到四川眉县,眉山等。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载《文物》1978年第3期),以扶风庄白大队发现的103件窖藏铜器,有铭文的74件,是微国微史家族遗物。微史曾是周文王的史官。
胡、夔夔为楚之分支,后与胡为楚所灭。何光岳《胡、夔两国关系初探》(载《吉首大学学报》1984年第l期),论证了河南郾城的姬姓胡子国被楚所灭;夔子封于归夷所迁之地,在今湖北秭归,被楚灭后,又转封到安徽阜阳为胡子国,成为归姓,后仍为楚所灭。姬姓之胡国与归姓之胡国不同,但有密切关系。
息、樊于豪亮《论息国和樊国的铜器》(载《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认为息国姬姓,为安静之意。被楚灭后,息国的贵族被迁到湖北枝江。樊国为赢姓,即繁,樊与繁古相通假。在今新蔡县北之繁阳,不是姬姓仲山甫之樊。曹锦炎《关于棥皿公簠释文的一点意见》(载《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释棥皿为樊,棥皿公簠为春秋时楚之封君。
庸为周武王灭商时的牧誓八国之一。何光岳《庸国的兴亡及其与楚的关系》(载《求索》1983年第3期),论述庸起源于古帝容成氏之后,以善于铸大钟而得名,始居于河北容城,后南迁于河南新乡的鄘城及洛邑,湖北竹山。被楚灭后,遗族被迁于湖北容城(监利北八十里)及湖南容城(今攸县北)。一支则逃到恩施而入大庸,又一支西迁于成都。
邓、鄀石泉《古邓国、邓县考》(载《江汉论坛》1980第3期),从历史地理论证春秋石的邓国,不在河南邓县,而在湖北襄樊北二十里的邓城。杨权喜《襄阳山湾出土的鄀国和邓国铜器》(载《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考证上鄀在宜城,被楚所灭;下都在上雒(陕西商县),是鄀的分支,为晋所灭。周永珍《西周时期的应国、邓国铜器及地理位置》(载《考古》1982年第1期)也论证了邓国的地理疆域。何光岳《允姓诸戎的来源和迁徙》(载甘肃《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论述了允姓鄀国,允、若皆为黑之义,乃源于岷江上游的若水允姓之戎,逐步东迁为瓜州之戎、陆浑之戎,阴戎、小戎。还建立了鄀国,是为下鄀,后南迁为上鄀。另一支则北迁到新疆,建立婼羌国。
卢戎也为允姓之戎,为周武王灭商的牧誓八国之一。与鄀同源于岷山之卢水。何光岳《卢戎考》(载《民族研究》1982年第3期)论述,卢为黑之义,以善制饭篮卢器而得名。逐渐东迁到河南卢氏及湖北南漳。被楚灭后,其遗民被迁至湖南平江的卢洞,一支逃至卢溪;一支西迁四川泸州及西昌,形成彝族的一支先民;一支向西北迁至新疆,建立戎卢国。曹定云《殷代的“卢方”》(载《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2期)认为“卢方”,也即牧誓八国之卢国,在今甘肃平凉的都卢山。卢为黑之意,从1967年9月甘肃灵台白草坡古墓葬出土铜器,铭文有“潶白”即卢白,白即伯,“殷代‘卢方’有可能是‘獯鬻’之一部”。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因獯鬻乃是殷周的犭严允形成的,犭严允虽与卢同为允姓是亲族,但不是继承关系,陈宗祥《试论“牧誓”八国与黑白族系》(载《西南民院学报》1979年第1期)也论述了卢的黑白族系。
沈长云《西周二韩国地望考》(载《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论证西周有两个姬姓韩国。一个在今山西芮城县韩亭,为周武王之子所建,后为晋所灭,另一韩国则在今河北固安县。
牛济普《“格氏”即“葛乡城”考》(《中原文物》1984年第1期,认为格氏即黄帝后姬姓的葛国,在今河南新郑县葛乡城。葛先在宁陵,后迁至新郑西北荥阳附近。
徐国,嬴姓,为东夷所建。何光岳《徐族的源流与南迁》(载《安徽史学》1984年第2期),论述徐族因建高脚楼而居得名,起源于河北玉田县北二十里的徐吾山,以后分别逐渐南迁,经安肃的徐城、山西徐沟、榆次、屯留及河南温县、嵩县三涂山。一支则迁至山东平阴及滕县,再南迁至安徽泗县,后被吴国所灭。徐子章奔楚,居夷(安徽亳县城父集)。朱玉龙《徐史述评》(同上)、从甲金文上论证了徐、舒同源,引用大批资料,论述了徐国兴衰的历史。李学勤《从新出土青铜器看长江中下游文化的发展》(载《文物》l930年第8期),(考)定量、庚、弟又、义楚,章禹等五个徐王的名字,及沇儿、亻叢儿、辶乖儿、旃、宜桐等五个徐王子的名字。徐国青铜器的出土,更有利于对徐史的研究。如沈湘芳《襄阳出土徐王义楚元子剑》(载《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高应勤、夏渌《〈佘阝大子伯辰鼎〉及其铭文》(载《江汉考古》1984年第1期),考证此二器均为徐太子伯辰流亡于楚所作。

江西省历史博物馆等《靖安县出土徐国铜器》(载《江西历史文物》l979年第l期)、及《江西靖安出土春秋徐国铜器》(载《文物》1980年第8期)两文报导了1979年4月在靖安县水口大队李家生产队的兴山南坡旁,出土三件青铜器,为春秋晚期徐国遗物。“徐人入赣的时间大概是在‘徐人取舒’之后。”彭适凡《谈江西靖安徐器的名称问题》(载《文物》1983年第6期)考定了徐器的各种名称。又在《有关江西靖安出土徐国铜器的两个问题》(载《江西历史文物》1983年第2期)分析了铜器铭刻书写体,“从浑厚凝重、稍带滞拙之感,向端庄规整、刚劲有力方向发展,继而又向纤细流畅,潇洒飘逸,舒朗奔放趋势演变.最后到义楚为王前后,转为既纤细却又规整,既流畅又带几分凝重。”又在《春秋徐国南疆析疑》(载《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论及徐国的势力未曾到达江西,至于徐国铜器之所以在江南出土,那是徐国灭亡之前后,这些铜器作为馈赠品或胜利品而带入江西的,或者由徐国的王侯子孙在被遗散安置时带入江西。李家和、刘诗中《春秋徐器分期和徐人活动地域试探》(载《江西历史文物》1983年第1期),论述了周初的徐国当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遭周宣王的征伐之后,被迫南迁到淮水附近。“据此推知,他们大概是为了躲避周王室和鲁公伯禽的兵力,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后期,开始南迁的。”
群舒舒与群舒为偃姓,为东夷之一支。何光岳《群舒与偃姓诸国的来源和分布》(载《江淮论坛》1982年第6期),论述了舒在西周初年,由山东东阿,被周所迫而南迁到淮南一带,建立了舒、舒庸、舒鸠、舒蓼、舒龙.舒鲍、舒龚及宗、巢等国,到春秋时,次第被楚所灭。1959年9月,安徽舒城县龙舒公社夙凰咀发现一批西周晚期到春秋时的铜器,与舒国有关。l980年9月,又在孔集公社九里墩大队窑厂发现一座春秋晚期古墓、出土器物l83件,其中青铜器170余件,与群舒历史有关。推动了对群舒研究工作的开展。杨鸠霞《安徽九里墩春秋墓》(载《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舒城县九里墩春秋时期的古墓》(载《安徽省考古学会会刊》第5辑)作了报道。陈秉新《舒城出土鼓座铭文试释》(同上)《舒城鼓座铭文初探》(载《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释余、予同出一源,“余字本义为畲刀,余象有长曲柄的畲刀形。”“群舒原是东夷的徐族,徐人原居鲁东,后来自东土迁于淮泗之间,又由于侵周遭到沉重打击,一部分徐人又流徙到淮南,在舒庐一带建立一些小邦,史称群舒。“徐、舒同源说,从舒城鼓座铭文申得到了新的证明。”
何洁《巢国史钩沉》(载《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认为巢原在徐之西北,过于逼近鲁都,又靠近卫、曹,南迁的时间自必要比徐人早些,当是先由汶水南至泗水,在周人的一再逼迫下,再由泗水南下,随又折向西南,渡过淮河,建立巢国,巢国地望应在六安东北。
六国,偃姓。崔恒升、崔思棣《古六国考》(载《安徽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考证六为陆地之义,在今六安。《录伯?殷》中的录伯即六伯,臣服于周,还为周穆王建立了功勋,受到奖赏。《大保段》中载周成王令太保召公征伐录子职。录子职即六子国君之名。六国最后被楚所灭。齐文心《“六”为商之封国说》)《甲骨探史录》)认为商代时甲骨文有六向商贡龟,及进女为妇的记载,说明商朝的军事力量已控制了六安一带地区。
黄子国,赢姓。何浩《西黄续考》(载《江汉考古》l983年第1期),指正黄国在河南潢川县。西黄位置在湖北“宜城东南、随县西南的汉水以东、大富水以西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履选、古兵《潢川古城和黄国青铜器》(载《豫南史话》第2集),考定黄国都城在潢川县北十二里的隆古公社,南北长一千五百米,东西宽一千三百米,全长5.6公里的城墙都是用黄土夯筑而成。1975年春,在上油冈公社磨盘山水库发现一古墓,出土三件铜器。《光明日报》l979年11月6日《河南潢川发现黄国故城和春秋铜器》郑杰祥《河南潢川县发现一批楚铜器》(载《文物》1979年第9期)都作了报道。欧谭生等《河南潢川县发现黄国和蔡国铜器》(载《文物》l980年第1期)认为是春秋黄国铜器,其中《单鼎》铭文:“黄孙子侯君吊单”与铜镭铭文“黄孙须子白亚臣”颇有相似,可能同属于“黄孙”这个宗氏。何光岳《赢姓诸国的源流与分布》(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l984年第3期),论述了赢人起源于燕山,即以燕为图腾,后南迁至山东莱芜西北四十里的赢城。分建了江、黄、耿、弦、蒲姑、白、郯、复、寘、谷、葛、谭、费、秦、赵、梁、裴、萧、奄及徐、淮夷等国。
淮夷刘翔《周宣王征南淮夷考》(载《人文杂志》1983年第6期),从《兮甲盘》《师袁殷》和《驹父盨》金文中考证,周宣王令南淮夷和诸侯百姓的商贾贸易,都必须到周朝的集市上进行。并加强了对南淮夷地区的经营。又在《周夷王经营南淮夷及其与鄂之关系》(载《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认为淮夷、南淮夷实系具体的部族称呼,群舒之属也当归入南淮夷之列。“过去史家言淮夷,往往以为乃专指徐国而言,今审诸铜铭知南淮夷包括赢姓徐、奄,又包含有偃姓的桐、群舒等。”王辉《驹父盨盖铭文试释》(载《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称:周宣王征南淮夷,逼使他屈服纳贡,马承源《关于翏生盨和者减钟的几点意见》(载《考古》1979第1期),提到周厉王征桐、南淮夷,大军横贯淮水流域,大败南淮夷和东夷。
孤竹李学勤《试论孤竹》(载《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2期),考证孤竹国君为墨胎氏,系子姓国。在今河北迁安县有孤竹城,与夏家店文化有密切关。金耀《亚微罍考释——兼论商代孤竹国》(同上),根据辽宁喀左县1973年出土铜罍五件,其中一件铭文“父丁,孤竹、亚微”。认为孤竹是商代诸侯国之一,与甲骨文称“竹侯”为侯国者相合。亚微的微,即孤竹君伯夷,叔齐之父。孤竹国的范围,西起今河北省的迁安、卢龙县,沿渤海北岸,东抵辽宁省的兴城县,北达北票、敖汉南部。我认为在商代时的孤竹国范围不会这么广大,这一带所发现的孤竹遗物,只能证实孤竹国不断向东北迁徙而已。

楚国灭国的移民与民族融合(载《楚史与楚文化研究》,求索杂志1987年12月)
一、楚灭同姓诸国的移民——麋、夔、罗、彭、云阝、鄢、已、莒、邾、小邾(5)
二、楚灭姬姓诸国的移民——胡、道、霍、应、蓼、蔡、隨、唐、蒋、息、顿、养、那、鲁(14)
三、楚灭姜姓诸国的移民——申、东申、吕、东吕、厉、许、巳其、卢戎(19)
四、楚灭姒姓诸国的移民——杞、缯、越(23)
五、楚灭子姓诸国的移民——权、桐、潛、宋、萧(24)
六、楚灭嬴姓诸国的移民——江、黄、谷、郯、弦、白、寘、复、淮夷(26)
七、楚灭偃姓诸国的移民——舒、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舒寥、宗、州、绞、贰、轸、皖、蓼、英、六、郦(29)
八、楚灭曼姓诸国的移民——邓、鄾、蛮
九、楚灭允姓诸国的移民——鄀、陆浑、阴戎(32)
十、楚灭杂姓诸国的移民——陈、房、柏、庸、鄂(35)
十一、楚併南方诸族的移民——百濮、三苗、扬越、干越、南越、西欧、桂、虎夷、驩兜、苍梧(38)
十二、楚併西南诸族的移民——巴、且兰、夜郎、牂牁、靡莫、滇、昆弥(43)

楚国统治者来源于黄帝系颛顼之后,是祝融八姓之一,芈部落的一支所形成的。拙作《荆楚的来源及其迁移》①已作论述,这里不再赘言。
楚国本是一个很古老的部族和国家,历史绵延二千多年,它由一个小部落为了生存而顽强斗争着,先后迁徙七次。楚国的君主鬻熊,臣属于周,跟周武王灭商,被封于今陕西商县的楚山、楚水之间,称楚子国,那时的疆土“地不过同”后因遭周之迫,逐渐由丹淅之会的丹阳(河南淅川县西南龙城遗址)南迁于荆山,最后立都于郢(湖北江陵县北十五里纪南城),占领了广大肥沃的江汉平原,获得了经济发展的优越环境。从此,国势日益富强,不断地武力北向和东向侵併江汉淮河地区,兵力曾达黄河南岸。春秋中期以后,又大力向南方蛮、越地区发展。战国中期,曾派秘密部队,潛越宋、卫、赵等国境土,远袭千里之外的中山国。接着,又东向蚕食巴国领土。向东北侵併潍、泗、沂、沭流域的巳其、杞、莒、邾、小邾、鲁等国,甚至派庄?进兵黔滇,臣服了且兰、牂牁、夜郎、靡莫、滇、昆弭诸部族。这是楚国疆域最广大的时期,东面和南面至海滨;东北达今山东莒县、泰安;北抵河南太康、襄城、鲁山;西北到陕西秦岭以南;西抵四川铜梁、荣经及云南楚雄;西南到广西桂江流域、淮水和长江、珠江中下游全包在楚国疆域之内。几乎统一了整个中国的南方,为战国时首屈一指的大国。②“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③前后灭国七十多个,还大量开拓了东夷、南蛮和西南夷的疆土,包括百濮、三苗、苍梧、干越、扬越、于越、东越、南越、闽、瓯、西瓯、虎夷、淮夷、卢戎、蛮子、阴戎、陆浑之戎、允姓之戎、巴、蜀、氐、羌、且兰、夜郎、牂牁、靡莫、滇、昆弭等众多的部族和民族,都在楚文化的陶冶下,绝大部分融入华夏民族之内,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
楚国经济地理最大的一个特点,北部是汉淮地区是土地大多早早已开发,生产技术先进,经济文化发达,人口稠密,小国林立的先进地区。但东方的浙南、闽、赣及长江以南、珠江与黔、滇一带,则是落后的多部族、多民族分布的地区,几乎多没有形成国家,这里原始森林茂密,绝大部分地方还没有开辟。所以,楚国每灭亡北面的一个小国,过了不久时间,便把他们从经济发达的地区迁到南方经济落后的地区去从事开发事业,这无疑对亡国的人民是一个痛苦的奴役,离乡别井,手足胼胝,去重建艰难的家园。但却为加速南方的开闢和民族的融合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楚国为了牢牢地控制各灭国和各族人民,也相应地把楚人分别迁到各灭国和各族人民的地域内,互相杂居。南方各族人民在接受中原移民的同时,也吸收了他们先进的文化技术,共同开发祖国的南疆。同时,更有利于进行南北文化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关系,增进了楚国境内民族的大融合和大团结。从此奠定了南方与中原始终保持一致的统一局面。本文主要探讨楚国对灭国的移民和民族融合,以就正于诸君。
一、楚灭同姓诸国的移民楚所灭的祝融八姓之后的同姓,有麋、夔、罗、彭、云阝、鄢、已、莒、邾、小邾等国。
,子爵,芈姓。麋与芈音同,是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之后,立国于锡穴,在今陕西白河县东,疆土东抵今湖北房县,当楚都在今商县的楚山、楚水之间时,两国相邻,楚为麋之宗主国。到了东周初年,楚逐渐南迁于郢,便愈和楚国关系日益疏远,发展到互相对抗争夺,大约在公元前611以后,楚便併吞了麋国,把自己王室支庶封在麋地,或即楚庒王的庶子王孙由于,他原任工尹之官,封于麋亭,④以管辖麋民。后来将麋的遗民迁于今湖南岳阳市东三十里的梅子市。岳阳方言,梅、麋音同,梅即麋之转音。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说:“麋有东西二城,春秋,楚昭王城麋即此。”故梅子市为东麋城,岳阳市西的岳阳楼一带为西麋城。其东南三十里有微山,又叫麋山,微、麋一音之转,旁有梅子坳。南六十里的新墙河,古叫微水,亦即麋川,麋水入洞庭湖之口叫麋湖口,麋水南四十里又有大、小麋湖及大麋冲,今讹转为大、小明湖及大明冲。再西南二十里的屈原农场,又有梅子湖,也作麋子湖。麋水上游有地名小湄,北六十里的湖北通城县有湄港水,南百里有汨罗县的湄水,这个湄字,古音与麋、微相通、亦即麋。⑤都说明这些以麋为地名,正是因麋国的遗民南迁到这里而得名。麋人居住的范围,包括今岳阳市、岳阳县、临湘县、汨罗县北以及通城一带。直到宋代初年,仍是“巴陵郡四姓:麋、熊、相、猫”之一。⑥在岳阳的麋人,据《衡阳县志》载,有一部分被迁到衡阳,这大概是当吴国攻破郢都,却被秦楚联军击败,吴水军退守麋地,这与麋人响应吴国,为争独立而反楚,所以当楚昭收复疆土时,便把这一部分麋人放逐到更南方森林地带去,当时衡阳一带正是扬越分布之地。以后,麋人仍遭楚之迫,又有一部分更南迁于今越南北圻一带,所以红河古叫麋水,汉于水旁置麊泠县,麊即麋,泠即零,在今越南永福省永安县之西。麋泠,即系麋人南迁时,经湘南的零陵、泠水、泠道一带,吸收一部分泠人,结合成为麋泠部族,故取名麋泠。现在越南中部的广平、广治、承天等省的西部长山山脉,仍居住着一支眉人,亦即麋人,当系由麋水南迁而去的一部分麋人的后裔。当楚灭麋时,另有一部分麋人,不願臣服于楚,便越过大巴山西迁到今四川眉山县,还远迁到今云南永仁县,唐贞观时,于此置微州,当因有麋人居此而得名。战国末期也成为楚的疆域。
,子爵,芈姓,是楚子熊渠的中子熊挚,于周宣王时被封于夔,在今湖北秭归县东南的楚王城,亦名丹阳城,统治了由河南迁来的夔部落,它是东夷族归姓的遗民。夔子国疆域,包括今四川奉节,古叫夔州。到了公元前634年,楚成王为了伸张霸权,消除后顾之忧,便藉口夔子不祭祀楚、夔的共同祖先祝融氏与鬻熊,灭掉了夔国。接着命令尹子玉去修筑夔城,⑦以防巴、蜀入侵。《太平寰宇记》载:“夔之巫山县,夔子熊挚治,多熊姓。”这些熊姓,显系夔子国的后裔,到了宋代初年,成为巫山县一带的大姓。⑧
,子爵,熊姓,是祝融吴回之后,荆楚的先祖穴熊的支裔,与楚国属于同姓、同祖,位于今湖北宜城县西二十里的罗川城。楚武王欲吞併汉水流域,罗国首当其冲,约于公元前690年便灭掉罗国。其遗民被迁到楚都丹阳附近的枝江,这与役使罗人修筑丹阳城是有密切联系的。楚文王后来迁都于郢,罗地逼近楚都,自然被视为眼中之钉。于是把罗人迁于汨罗江南,今湖南汨罗县西北八里的屈原农场第六分场马头槽古罗城,遗址尚存,发现有春秋时代的墓葬和瓦片陶器等。罗城之北有汨罗山、罗水和罗内(今岳阳县关王公社),汨罗江入洞庭湖处叫罗汭或罗渊,秦于此置罗县,都因罗人居此而得名。北邻麋人居地。⑨“罗国为楚所灭,其后号罗侯氏。”⑩另一支以国为氏,移居于长沙(今汨罗、平江、湘阴一带)、豫章(江西南昌),成为大姓,历代名人辈出,便以这两郡为罗姓郡望。
,彭姓,始祖彭祖籛铿,与荆楚的始祖季连,同是祝融氏吴回之孙,陆终之子。彭国位于今湖北保康县西,那里有彭水,今叫南河,即因彭人居此而得名。与罗同一时间为楚所灭。彭人从此离散,一部分辗转居于今湘鄂川交界的丛山里,与巴人杂居,如四川忠县有彭溪,和隋代所建的彭水县,皆因彭人居此而得名。这部分彭人后来大多融入于土家族,成为其五大姓之一。留在汉水流域的彭人,有一个叫彭仲爽的,曾是申国的大夫,楚灭申后,他被任为令尹,子孙世为楚国大夫。{11}
云阝,又作妘、云、郧、子爵、妘姓,亦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与楚同祖。曾由今湖北郧县南迁于安陆,那里有郧乡、郧公庙和郧国城,北周置郧州,近地有大小涢水和涢山(今大洪山)。应山县有云公城,南邻有云梦泽,这一带叫云中,泽畔古有古杜县,今称云梦县,还有云梦宫,都因云阝人居此而得名。楚君若敖父子都娶云阝国之女为妻,右见他们之间初期关系密切,但后来两国矛盾激化。公元前701年以后,楚灭了郧国,作为吞併汉东的军事重地,封亲族斗辛为郧公。当吴破郢时,一部分郧人曾在吴的发动下,進行复国斗争,后来吴国退出楚境,便随之迁于今江苏如皋县东的发繇亭,仍称郧,成为吴的臣民,战国中期,地仍入于楚。楚人为了防止郧再次反抗,将其南迁至今湖南茶陵县西的云阳山南,去开发森林地带,南邻有云峰山,山下有云湫河(在酃县西部),都因云阝人迁此而得名,唐初于此置南云州。还有一支更南迁到今广东韩江,唐以前叫员江,南齐于江旁置员乡县。云阝国亡后,子孙便以雲、云、郧、员为姓。{12}
,子爵,妘姓,与妘国同出于求言之后,原地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四十里,因被郑武公所拼,遗民南迁于今湖北宜城县西南九里的鄢城,附近有鄢水。约于公元前690年,被楚武王所拼。
,亦作邔,俗叫骑城,当地方言则已、骑同音。已姓,为祝融氏吴回之孙昆吾氏樊之后,与楚同祖。当与罗同时为楚所併。
,子爵,曹姓,为祝融氏吴回之孙安之后。位于今山东莒县,汉于此置莒县,北周置莒州,皆因莒地得名。公元前431年,被楚简王所灭。有一部分莒人移入越国,居于今福建建阳县西四十里的莒口溪和连城县南的莒溪。{13}战国后期,地入于楚。
,子爵,曹姓,亦安之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二十六里的邾城,后来邾文公迁都于嶧山之下的绎邑,改称为邹,邹、邾音通。南有邹山,后建为邹县,旁有洙水,皆因邾人所居而得名。到战国中叶,被楚宣王所灭,遗民被南迁于今湖北黄冈县西北十里的邾城,汉于此置邾县。{14}
小邾,子爵,曹姓,系邾君朱夷父颜之小子肥被封于郳,今滕县,叫小邾子。{15}也与邾一同被楚宣王所灭,楚“封其君为钜鹿侯。”{16}邾、小邾亡国后,子孙以朱为姓,汉后成为江东“朱、张、顾、陆四大姓”之一,历代名人辈出,朱温建立后梁,朱元璋建立明朝。
二、楚灭姬姓诸国的移民楚所灭周朝的亲族姬姓诸国,有胡、道、霍、应、蓼(鄝)、蔡、随、唐、蒋、息、顿、养、那、鲁等国。
胡,子爵,在今河南郾城县的胡城。旁又有宗胡地名,西南有胡陵,汉章帝时改为湖阴县。春秋中叶,胡国沦为楚的附庸。公元前531年,楚“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山(湖北保康县南){17}这里曾是楚人“筚路篮缕,以后山林”的荒芜之地,当楚人南迁于郢后,荆山仍然变得荒凉,所以胡人被迁于此。后来楚又封胡子于今安微阜阳的胡城。公元前495年,胡国趁“吴之入楚也,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18}楚甚气愤,不久便灭掉胡国。一部分遗民迁于今河南唐河县南的湖阳镇,东汉于此建胡阳县,又叫湖阳。{19}
,子爵,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北。约于春秋中叶被楚所灭。公元前529年,楚灵王迁道于荆山,后又迁道于慈利县道水。
,侯爵,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南六十里霍阳山下的霍阳聚和霍阳城,汉于此置霍山县,东面襄城县东南有霍郾镇,均因霍人居此而得名。约在春秋早期时,被楚所灭,遗民被南迁于今湖北竹山县的霍山、霍水一带。
,侯爵,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的滍阳镇,那里有应山、应水。约与霍同时被楚所灭。湖北的应山、应城即因应人南迁得名,梁置应州,隋改应山县,刘宋称应阳县。另有一支应人向西南迁到恩施的应山,转入黔北的德江、思南,唐于德江置应州,于思南置应江县。又有一支从应城、应山南迁到今湖南东安的应水,晋于此置应阳县。
,子爵,又作鄝,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七十里蓼城岡,汉于此置蓼县。公元前622年秋,被楚所灭,遗民迁于今湖北应山县西的漻水,后又南迁于今湖南资兴县西北的蓼江水和武冈西北的蓼溪。
,侯爵,在今河南上蔡县,旁有蔡冈、蔡河、蔡埠口、蔡沟镇。公元前532年,楚灵王灭蔡。但过了三年,楚平王又恢复了蔡国。蔡平侯迁都于吕亭,取名新蔡,即今新蔡县。到蔡昭侯时,亲吴反楚,曾与唐国随吴军攻破郢都,楚复国之后,蔡恐楚对他报复,在吴的应允下,将国都东迁到吴国境内的州来,取名下蔡,在今安微凤台县,东邻有蔡城塘,但有一些蔡则迁入楚境,居于今泌阳县南的蔡水和棗阳县西南,汉于此置蔡阳县,梁升蔡阳郡,西魏改蔡州。下蔡于公元前447年,为楚惠王所灭。遗民被迁于今湖北汉阳县蔡甸镇,再迁今湖南常德市,取名高蔡。还有一支由高蔡溯沅水西迁于贵州东南,与当地的濮越融合,成为蔡家苗,即今之布依族的一支。{20}
,侯爵,在今湖北隨州市。有隨城山、隋侯台、隨侯墓,汉因置隨县,刘宋改为隨阳郡,南齐改为隨郡,西魏改隨州。隨侯的外甥是楚昭王,一向关系密切。由于隨是汉东大国,汉阳诸姬的领袖,所以楚最后还是不放过他,至春秋末年终被楚所灭。{21}
,侯爵,在今湖北随州西北九十里唐县镇,北面有唐河,在今河南唐河县,唐于河旁的泌阳置唐州,明改为唐县。公元前505年,楚昭王灭唐,遗民有一部分南迁于今咸丰县西北三十五里的唐崖,又有一支再南迁于今湖南武冈县西南一百里的唐纠山,子孙以唐为姓。{22}
,子爵,在今固始县东蒋乡,北面有蒋集,宋于西邻潢川县置蒋州,约与蓼同时被楚所灭,遗民迁于湖北保康县西六十里蒋口,子孙以蒋为氏。
,又作鄎,侯爵,在今河南息县有古息城,又叫新息,附近有新息里和息侯庙,北周于此置息州。公元前608年,被楚庒王所灭。其后裔有息氏、息夫氏。
,子爵,在今河南项城县北五十里的南顿故城。公元前496年。楚灭顿,俘掳顿子牂。顿人也多离散,被迁到湖南西南部沅水、资水上游,至今这一带尚多顿姓,有的融入于土家族。另一支则西迁入秦,有顿弱仕秦。
,在今河南郟县有郟城,旁有养水,后为楚所併,时间当与应、霍同时。遗民东迁于今安徽界首,成为楚之养邑,楚迎吴公使居养,即此。楚庒王时有将养由基善射。
,又作那,伯爵,在今湖北荆门县东南有那处,又叫那口城,西周末年被楚君熊渠所灭。
,侯爵,在今山东曲阜县。公元前249年,楚考烈王灭鲁,以补偿被秦所侵占的西部领土。
三、楚灭姜姓诸国的移民楚灭姜姓诸国,有申、东申、吕、东吕、厉、许、巳其、卢戎等国。
,侯爵,在今河南南阳市北二十里申城,原名叫谢。公元前688年,楚文王所灭。公元前529年,被迁至湖北荆山。子孙以申为氏,楚有大夫申侯。又有一支迁到湖南临澧县,那里有楚大夫申鸣所建的申鸣城。有的东徙齐、鲁,齐有申蒯、申鲜虞、申傅挚,鲁有申丰、申繻、申湏、申夜姑、申党、申枨。{23}
东申,是申的一支附庸国,在今河南信阳县北六十里长台关的古申城,也叫谢,尚有遗址。北周武帝时,于此置申州。信与申音义相通,信阳即申阳。约于公元前686年,被楚所灭。{24}
,又作郘、侯爵,为姜姓诸国的领袖。在今河南南阳县西三十里的吕城,又名董吕村。公元前688年,被楚文王所灭。楚灵王时,吕人被南迁于今湖北蕲春,今县南蕲州镇北七里有吕王山,一名缺齿山,山下有吕王城,即为吕人迁此而得名。子孙以吕为姓。{25}
东吕,又作甫、郙,系吕的一支附庸国,在今河南新蔡县郘亭,东周前期为楚所併以与蔡重建国家。{26}
厉,子爵,又作赖、列、烈、在今湖北隨州市北四十里厉山店,有赖乡、厉山、厉水。{27}公元前538年,楚灵王带领“诸侯灭赖,迁赖于鄢(宜城县)。楚子欲迁许于赖,使公子疾城之而还。冬,彭生罢赖之师。”{28}子孙以厉、赖为氏。
,伯爵,在今河南许昌市。因受郑之迫,公元前558年,许灵公“请迁于楚,楚公子申迁许于叶。”(河南叶县){29}成了楚的附庸国。附近有舞水,战国魏于此设舞阳邑,汉置为县。公元前538年,“楚迁许于夷,实城父,(安徽亳县南城文集)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迁城父人于陈,以夷濮西田益之;迁方城人于许。”{30}过了四年,楚灵王又迁于荆山。再过五年,“楚迁许于析,实白羽。”{31}白羽在今河南析川县白亭保。公元前506年,楚又迫许迁于容城(河南鲁山县南){32}。战国初年,楚灭许,遗民迁于今湖北监利县北八十里的容城。后又转迁到湘西潕溪及芷江,汉于此置舞阳县,南齐改氵舞阳,唐建舞州,潕、氵舞、舞即古许字的同音义,因许遗民居此而得名。许人有的居于郑、卫,郑大夫许息,卫大夫许为。东汉末年,谯郡(亳县)许褚有宗族数千人。{33}
巳其,亦作箕,公爵,在今山东莒县东北百里的箕山下的箕城。约于公元前431年,被楚简王所灭。{34}
卢戎,子爵,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汉于此置中庐县。约于公元前690年之前,与罗同被楚武王所灭。与罗的遗民南迁枝江,又再迁到湖南平江县南的卢水、卢洞和卢山。另一支则迁于湘西卢江,又名武溪,梁天监中于此置卢州,唐武德四年置卢溪县,天宝初年于今麻阳西三十里置卢阳郡,溆浦县西二十里又有卢峰山,皆因卢人居此而得名。(请参考拙作《卢戎考》,载《民族研究》1982年第3期)
四、楚灭姒姓诸国的移民楚灭姒姓诸国,仅有杞、缯、越三国。
,侯爵,都淳于,在今山东安丘县东北。公元前445年,被楚惠王所灭。后人以杞为氏。{35}一部分仍留于娄的故地,“子孙食邑于娄,因以为氏。”{36}杞简公之弟佗“奔鲁,鲁悼公以佗出自夏后氏,受爵为侯,谓之夏侯。”{37}
,又作曾、鄫,侯爵,在今河南方城县,有缯关。约于公元前688年时,与申、吕同被楚文王所灭。遗民迁于今湖北均县西南的曾水,又作潧水,成为楚之附庸。在汉水中游一带出土很多曾器,都可作证。
,又作于越,子爵,都吴,今江苏苏州市。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取江浙之地,“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38}这就是东瓯、东越、闽越诸国,即今浙南、福建一带。{39}
五、楚灭子姓诸国的移民
楚灭子姓诸国,有权、桐、潛、宋、萧等国。
,子爵,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南权城,附近有权口。公元前676年,楚武王灭权。不久,迁权于那处,在今钟祥县南石牌公社的瓦窑滩附近,子孙以权为姓。{40}
,子爵,在今安徽桐城县北。春秋中期已成为楚国的附庸。到公元前508年,“桐叛楚”,后便为楚所灭。一部分桐人南迁于吴境内的桐汭水,在今安徽广德县西十五里。后又迁入越国境内,今浙江桐庐县、桐江、桐溪及桐君山,都因桐人迁此而得名。战国中期,地入于楚。{41}
,子爵,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三十里。春秋中叶为楚所灭,建为潜邑,汉又置县。遗民南迁于庐江县南的潜川、潜城和今潜山县。又被迁于今湖北潜江县,另一支则南徙于越国境内,今浙江於潛县,唐武德初建为潜州。战国中叶,地入于楚。{42}
,公爵,在今河南商邱市。唐曾于此置宋城县和宋州。公元前286年,楚与齐、魏攻灭宋国,三分其地,楚得商邱以南一带土地。{43}一部分宋人被迁到湘西一带,后来又继续西迁入贵州中部,形成宋家苗,成为现在布依族的一员。
,子爵,今安徽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被楚庒王所灭。遗民一部分南迁于越国境内萧山,战国中叶,地入于楚。一部分则迁于今江西清江县西的萧水、萧滩,再移入湘南的潇水一带。至今湘南仍多萧姓。萧人留居原地的,则分布于山东棗庒市南的兰陵镇,秦汉时成为大族,历代名人辈出,汉功臣萧何即其后,兰陵便成为萧姓的郡望。后裔萧道成建立南齐,萧衍建立梁朝,萧铣也称梁帝。{44}
六、楚灭嬴姓诸国的移民楚灭嬴姓诸国,有江、黄、谷、郯、弦、白、寘、复、淮夷等国。
,子爵,在今河南息县西,公元前623年,被楚所灭。“其子孙奔齐为大夫。”齐悼公时有江说。{45}《世本》说江人遗民被封于今湖北江陵,以江为氏。
,子爵,在今河南潢川县隆古公社有黄国故城,下临小潢河。公元前648年,被楚所灭。其遗民被迁至湖北黄冈,隋于此置黄州,附近又有黄陂、黄安、黄梅,均以黄人分布而得名。{46}“楚灭黄,其族遂仕楚,春申君黄歇,即其后。……汉丞相霸、太尉琼,世居江夏(今武昌)。”故黄姓以江夏郡为郡望,历代名人辈出。“东周时,黄人出仕诸侯,卫懿公前驱将黄夷,晋栾盈之党有黄渊。”{47}
,伯爵,在今湖北谷城县。约于公元前678年,与邓同被楚文王所灭。
,子爵,今山东郯城县西南百里有郯城。战国末年,为楚顷襄王所併,“子孙以国为氏,而世居沛。”(江苏沛县){48}
,子爵,今河南潢川县西南弦亭。公元前655年被楚所灭,弦子之后又避入于齐、郑,齐有大夫弦章、弦施,郑有商人弦高。一部分遗民则被楚迁到今湖北浠水县西北。{49}
,子爵,在今河南息县西南七十里白城,又叫白亭。被楚平王所灭,以封太子建之子胜为白公。{50}
寘,又作慎,子爵,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汉于此置慎县。约于春秋中叶被楚所併,遗民迁于今河南正阳县,有慎水,汉于此置慎阳乡。{51}
,子爵,在今河南桐柏县东,附近有大复山,约于春秋初年,被楚所灭,遗民迁于今湖北沔阳县,北周于此置复州。{52}
淮夷,伯爵,分布于今安徽淮水之南,春秋末年,被楚所灭。{53}
七、楚灭偃姓诸国的移民楚灭偃姓诸国,有舒、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舒蓼、宗、州、绞、贰、轸、皖、蓼、英、六、郦等国。
,子爵,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四十里的古舒城。约于公元前615年,为楚所灭。
舒庸,子爵,在今安徽舒城县东五十里的舒九田。公元前594年,被楚所灭。
舒鸠,子爵,在今安徽舒城县。公元前548年,被楚所灭。一部分遗民被楚迁于今湖北松兹县,即古鸠兹地。一部分则逃附于吴,居于今芜湖东四十里鸠兹港。
舒龙,子爵,在今安徽舒城西的龙舒故城,附近有龙舒水及大小龙山和龙河口,约与舒鸠同时被楚所灭。
舒鲍,子爵,在今安徽舒城县西百里龙舒水南,有舒鲍城。与舒鸠同时被楚所灭。
舒龚,子爵,在今安徽潜山县北四十五里龙潭街。与舒鸠同时被楚所灭。
舒蓼,子爵,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公元前601年,被楚所灭。群舒后皆以舒为姓,遗民被迁到今湖南溆水和溆浦一带,溆与舒古音义相通,在今资水、沅水中游尚多舒姓。
,舒之附庸,在今安徽巢县北六十里柘皋镇。与舒同时被楚所灭。
,侯爵,在今湖北洪湖县。汉置州陵县。约于春秋初期,被楚所灭。
,又作佼,子爵,在今湖北郧西县,于春秋初期,被楚所灭。
,又作二,子爵,在今湖北应山县。于春秋初期被楚所灭。一部分遗民南迁于湖南汉寿县。{54}一部分则留居邻地。
,子爵,在今湖北应城县西。与贰同时被楚所灭。遗民被迁于轸山下的巴邱城,即今湖南岳阳市。{55}
,伯爵,在今安徽潜山县潜山之下,有皖水,今名长河,河口有皖口镇。南邻怀宁县有皖故城、皖公山、皖伯庙。汉于此置皖县,唐置皖城县和皖阳县。约于春秋初期,被楚所灭。
,子爵,在今安徽霍丘县,汉于此置蓼县。当与春秋初年被楚所灭。
,子爵,在今安徽金寨县东南有英氏城。南邻湖北英山县东五十里有英山,下有英山河,宋于此置英山县。公元前646年,被楚成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留居原地。后裔有汉九江王英布。
、子爵,在今安徽六安市。公元前622年,被楚穆王所灭。遗民被迁于今湖南醴陵、株洲之渌水,又有渌口镇。
,子爵,在今河南内乡县东北的郦山之下。当于春秋初期与吕、申同时被灭于楚。{56}
八、楚灭曼姓诸国的移民楚灭曼姓诸国,有邓、鄾、蛮三国,邓系苗蛮早已华化的国家,蛮则仍保持部分苗蛮的习俗。
,侯爵,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二十里的邓城,附近有邓塞、邓桃湖、邓湖镇等地名。北邻河南邓县,亦为邓人分布之地,隋于此置邓州。公元前678年,被楚文王所灭。邓祈侯子孙仕楚,有邓廖。廖之裔孙邓析仕郑。后裔居邓县南之新野,两汉时成为大族,名人辈出。
,亦作优,子爵,邓之附庸,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北十五里的张家湾。与邓同时被楚所灭,子孙以优为姓。楚庒王时有滑稽剧演员优孟。
,又称戎蛮,子爵,在今河南临汝县西的蛮城,也称蛮中聚,俗讹称为麻城,又叫鄤氏、鄤聚。附近有蔓渠山、蛮谷、蛮水。公元前526年,楚平王杀戎蛮子嘉而取其国,不久又立嘉之子为戎蛮子。公元前491年,楚昭王俘戎蛮子赤而灭其国,“诱其遗民,而尽俘以归。”迁于今湖北宜城县西南的蛮城。一部分遗民则逃入深山密林,到西汉末年,发展为新城蛮(今伊川县南山)和柏华蛮(灵宝县南山有柏华聚)。{57}
九、楚灭允姓诸国的移民楚灭允姓诸戎族,有鄀、陆浑、阴戎等国。
,又作若、婼,子爵,都商密,又叫下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的丹水故城。公元前622年,秦灭鄀。遗民迁入楚境,为楚附庸国,居于今湖北宜城县东南九十里的上鄀,有鄀乡、鄀水和鄀亭。秦于此建若县,东汉改为鄀县,隋升鄀州。春秋中叶,为楚所併。
陆浑,子爵,分布于河南伊川,今嵩县东北有陆浑山,汉于此置陆浑县。公元前525年,晋灭陆浑,“陆子奔楚,其众奔于甘鹿(宜阳县鹿蹄山)。”奔楚的那些陆浑之戎的遗民,被楚安置于云阝国故地,叫安陆,意为安定陆人之意,汉于此置安陆县。后仍为楚所併。
阴戎,分布于豫陕之间的洛水上中游一带。公元前525年,与陆浑同时被晋所灭,遗族由“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58}汉置阴县,西魏改阴城。下阴在今湖北光化县西,汉水北岸的古阴城,成为楚的臣民。{59}
十、楚灭杂姓诸国的移民楚灭杂姓诸国,有陈、房、柏、庸、鄂等国。
,妫姓,侯爵,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县,楚置陈郡,汉置陈县,北国改陈州。附近有陈留,汉置陈留县和陈留郡。公元前478年,被楚昭王所灭。有一支迁于泌阳,北魏于此建陈阳县。有一支则南迁于夏州,即今湖北汉口。到了汉代,邻近陈留的颍川郡陈姓成为大族,名人辈出,便以颍川为郡望。后裔陈霸先曾建立陈朝。{60}
房,祁姓,子爵,在今河南遂平县房城。约于公元前529年,被楚灵王所灭,被迫迁于湖北荆山。旁有防渚,防、房古音义相通,汉末于此置房陵郡,房陵县,隋改房州,明改房县。子孙以房为姓。
,柏姓,子爵,在今河南西平县西柏亭。南齐于邻近建柏源县。约与房同时为楚所灭。遗民迁于今湖北麻城县东北三十里柏子山,山下有举水,地名柏举,皆因柏子居此而得名。后又有一支柏人南迁于江西乐平县东南九十里的柏溪。
,又作鄘、容、溶,庸姓,子爵,在今湖北竹山县庸城山,山下有庸水,庸浦,西南

  1、出自芈姓。是春秋时期若敖的后代。若敖的儿子名叫斗伯比,斗伯比的儿子名叫令尹子文。相传令尹子文是吃虎乳长大的,因虎身有斑纹,后代就用“斑”为姓氏。“班”和“斑”通用,后改成“班”。

据《风俗通》记载:班姓为楚令尹阙班的后代。得姓始祖:斗班。班姓是源自春秋时期的楚国。按《风俗通》记载,斗班是楚国望族,推算起来是上古时期高阳氏的后裔。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他是吃虎乳长大的,而老虎身上有斑纹,所以他才以斗斑为名,也使他的后人“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斑,古代的“斑”和“班”通用。古代的楚国在今湖北,湖南一带。班氏的望族居住在扶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县东)。班姓后人奉斗班为得姓始祖。

  【郡望】:1 扶风郡:据《姓氏考略》及《郡望百家姓》的记载,班氏望族出自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称“三辅”,三国的时候改名为扶风郡。在今天的陕西省内长安县以西的地区。

  【堂号】:1 定远堂:汉朝的时候班超出使西域有功,被封为定远侯。 2 汉书堂:汉代班彪的儿子班固、女儿班昭,父子三人一同写成了《汉书》。

  班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西汉末年,班姓子孙就进入了朝廷。班壹,班况虽然官位不算太高,但他们的四个儿女却有上乘表现,

  1,班伯:一位精通〈诗〉,〈书〉,〈论语〉的学者,曾数次聘书使匈奴,为定襄大守,他精选官吏,收捕盗贼,郡中称为神明。

  2,班施:官拜谏大夫,以博学有俊才深受皇帝器重。

  3,班稚:班固,班超,班昭的祖父,以方直自守见称,终官延陵郎。

  4,班婕妤:贤才通辩,深受成帝宠幸。

  班彪:字叔皮。后汉扶风安陵人。性格慎重,好古。20余岁的时候,因为避难跟从隗嚣,写了《王命论》想感化他,但是隗嚣始终不为所动。班彪于是转而躲避到河西,为窦融出谋划策,帮助汉王朝的兴起。汉光武帝初的时候举茂才,拜许令,后来因为疾病而辞去了官职。他因为才华很高,于是专心研究史籍。他才前史遗事,旁贯异文,后来作传数十篇。用来补充史记太初以后的缺节。后来又担任了望都长。卒于官。终年51岁。

  班固:字孟坚,为后汉班彪的儿子。他的父亲班彪写《汉书》,没有完成就死去了,班固于是回到家里,继续他父亲的事业,被人告发他在私自修改国史,被捕入狱。他的弟弟班超为他上书辩白,他才得以获释。明帝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后来被迁为郎,典校秘书,终于写成了《汉书》。从永平到章帝建初中,前后经历20余年,只有八表及天文志没有写完。建初四年章帝让儒生博士讨论《五经》的异同,班固应昭写成《白虎通德论》。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四年,帝与宦官合谋杀死了宪,班超也被洛阳令捕入狱,永元四年死于监狱之中。终年60岁。

  班超:字仲升。班彪的儿子,班固的弟弟。班彪死后,家境贫困,班超为了养活母亲只好为官府抄书。曾投笔叹息道:“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校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侯封。安能久侍笔墨乎间?”明帝永平十六年,他率领着三十六人出使西域,使得西域五十余城获得安。班超在西域呆了31年。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封为定远侯。实现了他的愿望。年老后,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同年病逝,终年70岁。

  班昭:(49-约120),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生于一个“家有藏书,内足于财”的显贵人家。其父班彪,很有学问;长兄班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次兄班超,乃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将。家庭的熏陶,父兄的影响,加上自身的聪颖努力,使班昭成为一个博学广识的学者。她对祖国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是整理并续成重要的史学巨著《汉书》。她去世时,当朝的皇太后亲自素服举哀,为她行国葬之礼。这个女子,就是我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

  班宏:唐朝户部侍郎生辰不详)。

  班景倩:唐朝以儒名家,自采访史入为大理少卿,过大梁,刺史倪若水饯之,离望起行尘,久之乃返,谓官属曰:“班生此行,何异登仙”。

  班言:明朝直隶饶阳丞

  班第:清朝内阁大学士,乾隆间定北将军,征伊犁,封一等诚勇公

  史书最早有记载的班氏第一人是班壹,子班孺,孙班长,曾孙班回,班回生班况,班况子班伯,班施,班稚和班婕妤,班施生班嗣,班稚生班彪,班彪生班固,班超与班昭,班超生班勇,班雄,班勇生班始。如要了解具体情况,可以参阅东汉外戚传。

  如今,班是子弟遍布全国各地,集中在一起的不是很多。我听说在西安市有个班家庄,我想去考察一下。

  在山东临沂平邑县有个叫大三阳的村庄,大约有1500位班氏族人。

  1、出自芈姓。是春秋时期若敖的后代。若敖的儿子名叫斗伯比,斗伯比的儿子名叫令尹子文。相传令尹子文是吃虎乳长大的,因虎身有斑纹,后代就用“斑”为姓氏。“班”和“斑”通用,后改成“班”。

据《风俗通》记载:班姓为楚令尹阙班的后代。得姓始祖:斗班。班姓是源自春秋时期的楚国。按《风俗通》记载,斗班是楚国望族,推算起来是上古时期高阳氏的后裔。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他是吃虎乳长大的,而老虎身上有斑纹,所以他才以斗斑为名,也使他的后人“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斑,古代的“斑”和“班”通用。古代的楚国在今湖北,湖南一带。班氏的望族居住在扶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县东)。班姓后人奉斗班为得姓始祖。

  【郡望】:1 扶风郡:据《姓氏考略》及《郡望百家姓》的记载,班氏望族出自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称“三辅”,三国的时候改名为扶风郡。在今天的陕西省内长安县以西的地区。

  【堂号】:1 定远堂:汉朝的时候班超出使西域有功,被封为定远侯。 2 汉书堂:汉代班彪的儿子班固、女儿班昭,父子三人一同写成了《汉书》。

  班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西汉末年,班姓子孙就进入了朝廷。班壹,班况虽然官位不算太高,但他们的四个儿女却有上乘表现,

  1,班伯:一位精通〈诗〉,〈书〉,〈论语〉的学者,曾数次聘书使匈奴,为定襄大守,他精选官吏,收捕盗贼,郡中称为神明。

  2,班施:官拜谏大夫,以博学有俊才深受皇帝器重。

  3,班稚:班固,班超,班昭的祖父,以方直自守见称,终官延陵郎。

  4,班婕妤:贤才通辩,深受成帝宠幸。

  班彪:字叔皮。后汉扶风安陵人。性格慎重,好古。20余岁的时候,因为避难跟从隗嚣,写了《王命论》想感化他,但是隗嚣始终不为所动。班彪于是转而躲避到河西,为窦融出谋划策,帮助汉王朝的兴起。汉光武帝初的时候举茂才,拜许令,后来因为疾病而辞去了官职。他因为才华很高,于是专心研究史籍。他才前史遗事,旁贯异文,后来作传数十篇。用来补充史记太初以后的缺节。后来又担任了望都长。卒于官。终年51岁。

  班固:字孟坚,为后汉班彪的儿子。他的父亲班彪写《汉书》,没有完成就死去了,班固于是回到家里,继续他父亲的事业,被人告发他在私自修改国史,被捕入狱。他的弟弟班超为他上书辩白,他才得以获释。明帝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后来被迁为郎,典校秘书,终于写成了《汉书》。从永平到章帝建初中,前后经历20余年,只有八表及天文志没有写完。建初四年章帝让儒生博士讨论《五经》的异同,班固应昭写成《白虎通德论》。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四年,帝与宦官合谋杀死了宪,班超也被洛阳令捕入狱,永元四年死于监狱之中。终年60岁。

  班超:字仲升。班彪的儿子,班固的弟弟。班彪死后,家境贫困,班超为了养活母亲只好为官府抄书。曾投笔叹息道:“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校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侯封。安能久侍笔墨乎间?”明帝永平十六年,他率领着三十六人出使西域,使得西域五十余城获得安。班超在西域呆了31年。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封为定远侯。实现了他的愿望。年老后,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同年病逝,终年70岁。

  班昭:(49-约120),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生于一个“家有藏书,内足于财”的显贵人家。其父班彪,很有学问;长兄班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次兄班超,乃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将。家庭的熏陶,父兄的影响,加上自身的聪颖努力,使班昭成为一个博学广识的学者。她对祖国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是整理并续成重要的史学巨著《汉书》。她去世时,当朝的皇太后亲自素服举哀,为她行国葬之礼。这个女子,就是我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

  班宏:唐朝户部侍郎生辰不详)。

  班景倩:唐朝以儒名家,自采访史入为大理少卿,过大梁,刺史倪若水饯之,离望起行尘,久之乃返,谓官属曰:“班生此行,何异登仙”。

  班言:明朝直隶饶阳丞

  班第:清朝内阁大学士,乾隆间定北将军,征伊犁,封一等诚勇公

  史书最早有记载的班氏第一人是班壹,子班孺,孙班长,曾孙班回,班回生班况,班况子班伯,班施,班稚和班婕妤,班施生班嗣,班稚生班彪,班彪生班固,班超与班昭,班超生班勇,班雄,班勇生班始。如要了解具体情况,可以参阅东汉外戚传。

  如今,班是子弟遍布全国各地,集中在一起的不是很多。我听说在西安市有个班家庄,我想去考察一下。

  在山东临沂平邑县有个叫大三阳的村庄,大约有1500位班氏族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班氏家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