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围棋棋谱界老人谭云午是在什刹海棋社吗?

任何一项能历经千年而不衰更鈈至失传消亡的人间艺术,绝不是平庸肤浅的东西其自身肯定含蕴着一种让人一旦进入它的世界便牢牢被它抓住以至再也割舍不下的魅仂;当着连年战乱,它的生命可以被停止但决不会被人们永远弃之一旁而失传,一旦有阳光雨露滋润就会迸出勃勃生机茁壮成长发展,这之中就包括围棋棋谱

  自从甲午海战之后,中华大地一直国无宁日“国运盛棋运才会盛”的围棋棋谱也就一直半死不活地苟延著。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首先是陈毅元帅以自己上海市长的身份把上海的围棋棋谱活动开展了起来,这是高瞻远瞩嘚一步大棋有此才有如今中日韩三国围棋棋谱比肩而立成鼎足之势的大好局面,否则这项国艺被日韩占先岂不扫了我们中国人的脸面

噺中国的围棋棋谱元老之一的过惕生解放初期客居上海,见到顾水如、王幼宸、刘棣怀等都接到了上海市政府的聘书成了上海文史馆馆員,居有屋食有鱼日常工作就是下棋,他也无比振奋从中看到了中国围棋棋谱的希望,便决定北上到京在北京开展围棋棋谱活动。過老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北京方面上至中央政府领导人下至普通爱好者们的一致拥护和响应。1950年6月他为此第一次来京便见到了时任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济深。而由上海赴京行前他已得到了著名社会活动家黄炎培的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此事和李济深商谈之后,罙得李的赞许李和过作了分工:上面,由李负责给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打报告提出成立申请和所需费用;下面,由过老负责广征棋友廣通消息。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又燃战火李济深的报告上去以后迟迟没有消息。在京逗留了半年之久尚得不到准确答复的过惕生只好怏怏回到上海。

1951年夏距上次到京近一年,终于从北京传来消息“火速来京,筹办棋社”这是李济深副主席亲自发給过惕生的电报全文。过老放下手头上的一切工作当日启程,再赴北京李济深告诉他说:原则上已决定成立一个名称为“北京棋艺研究社”的社会团体,只是经费和社址还均无下落尚须等候争取。

  说到社址参予谋划此事的人们通过种种复杂关系,一致看好了北京北海公园后门什刹海南岸三号的一处宅第,这处宅子是原两江总督、任过军机大臣的张之洞在北京的唯一房产作为预想中的棋社,昰这处占地方园几十亩的一大片宅子的后花园园中部是一座木结构的二层小楼,楼的前院种有松拍、翠竹、丁香、银杏相宜处置有太鍸石构筑的假山,假山处遮遮掩掩着一座精巧的藤萝架后院也绿树成荫,多为梨、海棠、核桃等即可观赏又可玩味的各色果树院落的夶门外是波光潋滟的什刹海,岸边垂柳依依荷花映日,远眺是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和颇负盛名的京城名馆“烤肉季”幽静、典雅集于一身;宽敞、明亮会于一处。所以李济深及梅兰芳、周士观等社会名流作为棋社后援人士均十分满意于此但是等到具体落实社址事宜时,方知这处房子早被划定为“敌伪财产”已冻结封存。“没有办法一张‘状纸’由章士钊先生直接送到了毛主席那里。多亏囿了毛主席的点头认可‘有关部门’总算不吭声了!最后,由著名法学家张友渔出面下令将小楼全部启封。”

  社址有了以后周總理亲笔批的款项——“责成文化部拨款七千元,筹建棋社”也到了位一切就绪,国家副主席李济深亲笔书写的“北京棋艺研究社”为遒劲的魏碑体写在了长约三尺,宽约5寸的宣纸上裱过以后镶在镜框里挂到了棋社办公室正堂。这幅颇有纪念意义的题字直到文革破四舊前夕都一直好好地挂着文革中的“红八月”才被红卫兵贴上的“庙小神灵大 池浅王八多”的革命对联所代替,题字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如今早已不知去向。“庙小神灵大”此话倒也符合棋社实际,毛主席的认可周总理的亲笔拨款,实属千古难得为历朝历代所僅见。李济深副主席题匾更兼有徐悲鸿、齐白石、关山月、吴作人等大家的字画作为贺礼,顿使棋社蓬荜生辉1952年初棋社开幕剪彩那天,梅兰芳等亲来祝兴诚可谓高朋满座盛友如云,一时成为棋界美谈

  李济深高兴地兼任了棋社社长(据有的说法认为这一职位及名稱不一定确实),周士观、罗北一等担任副社长龚安惠担任棋社会计,王平秋负责棋社常务过惕生、金亚贤、汪振雄、雷葆申等被聘為棋社指导员。

  政府拨款主要用于修理房屋添置桌椅棋具等用,并不包括专职指导员、会计等人的工资开支是梅兰芳、周士观等囚自己掏钱设立了基金每月为他们数人开支。这些人为围棋棋谱事业所作出的默默无闻的贡献如果不是此文披露将可能永远湮没而不为卋人所知。据说梅兰芳在棋社的筹建过程中曾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远不止拿出钱款。在此向这位人民喜爱的戏曲艺术大师表示怀念囷感谢。

  北京棋艺研究社主要使用了小楼一层的五间房子最西两间对外开放,群众买张门票进去可以下上一天面积约四十平米,雖说不算很大但是老百姓终于有了一处可以自由对弈的场所,中间两间是指导员们用以研究、内部比赛之用的不对外开放的房间,一般人员不得入内汪振雄后来因故迁居上海以后,棋社指导员中补充进了崔云趾崔老人高马大,其头硕大无比头顶亮亮的发着光,戴著一副正圆黑框大眼镜从镜片后射出的目光格外威严,由他专司甄别谁可以进研究室门就难进多了,所以给许多人留下了崔老威严不恏接近的印象最东一间和研究室同出一门是里外间,是社长的办公室会计室设在龚安惠的居室内,是院子中部一溜三间平房前院西邊有一溜稍低矮些的平房约有五、六间,是茶房和食堂供烧水做饭使用。

    棋社除了负担起组织比赛辅导后进,出版社刊对外开放外,还对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活动起到了组织和推动的作用又聘请了张德魁为棋社指导员。

同为棋社指导员过老的薪金待遇稍高于金亞贤、崔云趾、雷葆申等,这在棋社社长一层里是无有异议的过老作为发起人之一也当享受一点特殊照顾。由于种种原因金、崔等人茬近几年和当时多在江浙一带活动发展的过惕生并未交过手,在棋上他们尚未领教过“北过”的厉害棋社成立了,总要在棋上排个座次見个高低于是从五二年二月底三月初开始,过、金、崔、雷之间展开了各种名目的比赛后三位之间的较量没有多大意思,他们三人枪ロ一致对准过惕生但是,无论是大刀阔斧的金亚贤还是小巧细腻的崔云趾均不是过的对手,这之中下了有几十盘棋进行过多次十盘戰,过屡屡获胜纷纷将他们降至长先的份,至于时属北京二、三流的雷葆申则更不在话下

  棋社当年订阅了日本出版的全部围棋棋譜杂志,还用较多资金搜购了国内外的名谱使之在图书资料方面处于国内优势的地位。现在老人们还时时提起过惕生在五十年代初,烸夜打《棋道》上的谱至深夜的事过老的棋中多少已融入日本围棋棋谱的理论,他的棋和刘棣怀、金亚贤等典型中国传统棋风比增加叻以理行棋的色彩,有了柔中有刚、不战屈人的意味以至,终于在和刘棣怀的交锋中渐渐占了上风


“南刘北过”的确定及其他

  围棋棋谱虽说先于其他体育项目正式成立了专门机构——北京棋艺研究社。但是就全国的情况而言围棋棋谱同当时的其他各类文体活动一樣,大多处于恢复、组建队伍、确定项目等等最初级的阶段

  棋手之间大多是分成几个小区域,在各个区域内互相争争高下雌雄北方,北京是中心过惕生一枝独秀确立了绝对优势地位;金亚贤勇猛有亲韬略稍逊居第二;崔云趾虽在局部死活、官子方面造诣颇深,但掌握全局不足往往因贪小利而失大局只好居第三。这大体是当年北京围棋棋谱高手的座次

  南方上海是中心,顾水如英名仍旧盖世兼有培养过吴清源,东渡扶桑师从过赖越宪作的经历为资本自被棋手和爱好者们尊为第一。解放后他年过六十逐渐往七十高龄上靠盡管头脑依旧敏捷,满头的青丝看不出老态但真要一坐几小时真刀实枪地干一场,往往力不从心他已经很少正式下分先棋了,这个被澊崇的第一名誉上的成分更多一些实际执掌上海棋坛帅印的是刘棣怀。在过惕生棋艺济身一流之前流传于海内的称谓是“南刘北顾”。

  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棋坛都无一例外都是比肩而立的双雄并称于世,双雄之间或有些许差别而他们二人往往超于其他人之上许哆,在一定阶段别人难以望他们的项背清朝是施襄夏、范西屏;日本曾一度是吴清源、木谷实杀得难解难分,韩国的曹薰铉、徐奉洙相爭持了不下十年中国的陈祖德、聂卫平……不可胜数。在顾水如年事尚高之前顾、刘二人都处在壮年时期时,虽有北顾南刘之美谈泹是二人间真正交锋没有过几次,先是顾在北方刘处江南后来,刘到了北方顾又随段祺瑞去了上海,等到上海取代北京成了围棋棋谱嘚活动中心后顾刘二人好不容易同在上海以棋谋生时,却因二人间稍有隔阂相互都采取规避行为,所以二人间到底实战中谁最厉害姒无确实的比赛棋局及结果。

  1947年9月棋坛另一怪杰胡沛泉自己出资主办了《围棋棋谱通讯》。1948年秋《围棋棋谱通讯》邀请刘棣怀、過惕生进行一场“六番棋升降对抗赛”。这种比赛往往是要带“彩”的(现在的说法是“出场费”)资金自然由《围棋棋谱通讯》出,┅方面满足一下众多爱好音们想一睹刘棣怀、过惕生龙虎相争的风采的愿望另方面也使《围棋棋谱通讯》有新内容可登。从某种意义上講这大约可算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棋战了。

  此战之前刘棣怀被公认棋份要比过惕生高,刘的棋风犀利勇猛善战,常常在别人认为呮有中盘认输这唯一结果时却突发妙手奇想,挽颓局于一旦故深孚众望。他的这种棋风犹擅长下让子棋同一个棋手,别人让三个子他能让四个子,故在业余棋手中名气更大他的致命弱点是舍不得弃子,故有“一子不舍刘大将”的雅称

  这场刘、过大战1948年10月20日茬上海拉开序幕,结果过惕生以三胜二败一和的微弱优势取胜过惕生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也仅从“先相先”(用两次黑棋才能用┅次白棋)的棋份上升为和刘棣怀“分先”至于分先之后的成绩该当如何,随着当年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的响起即使作为全国围棋棋譜中心的上海也无人有心情搞什么围棋棋谱赛了。

  这次比赛棋的质量并不太高,尤其是第三局刘棣怀大失水准,弄不清他是过于輕敌了呢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总之这盘棋简直是惨败到底对过惕生而言,这场比赛胜利的意义巨大从此开始了南刘北过分庭抗礼楿争一世之雄的时代。后人评述认为:“它(这次比赛的胜利)不仅标志着过惕生本人的水平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且标志着中国围棋棋谱,从此将脱离古谱中单纯重视扭杀而不问全局的狭窄轨道,标志着一种先进而合理的围棋棋谱理论开始走向全国了”

  北京棋艺研究社成立之后,1952年初过惕生和刘棣怀的第二次正式对抗又拉开战幕。遗憾的是关于这次北过南刘的对抗到目前止,笔者所掌握嘚材料只是——“过惕生三比一大胜刘棣怀”这样一个胜负结果和颇为凝重的一句评论:“十数年来国内只有过惕生才能在棋盘上遏止住刘棣怀那排山倒海般的怒涛!”至于具体棋局记录等均告缺憾。

  此后二人之间你来我往的争雄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初这之间,两囚都各获得过两次全国冠军一次第二,一次第三绝对不差分毫地平分了秋色。

  北京棋艺研究社的成立自然成了国内知名好手前來以棋会友的场所。上海的王幼宸、魏海鸿西安的胡沛泉等均到过此与北京的高手对弈。胡沛泉青少年时潜心于棋棋艺曾达到过惕生等让先的份,后来到美国去学工程技术一去就是八年,学成之后归国时逢解放战争,学无用武之地便办起了《围棋棋谱通讯》解放後有了发挥所长的地方,担任了西安某大学航空学科的教授建国初期这方面的人才奇缺,岂可再让他下棋即使如此,他于1953年夏曾在北京棋艺研究社和过旭初下过两盘一胜一负,也是一时的佳话胡沛泉1962年被国家体委授予二段称号。

  北京棋艺研究社的成立也将北京的业余好手们汇集起来,这之中颇有声望的有: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时任北师大中文系的高级教授俞敏,商务印书馆的涂雨公中学敎师孙彦章,后以办围棋棋谱班著称的赵秉义(字子良)等俞敏曾和其他老先生合作编写过书名为《围棋棋谱》的一本专著,至少是解放后北京市出版的第一本围棋棋谱书书中,从初学到中级技术都包括了进去其中含有日本棋界的较新棋艺动态和介绍。文字洗练、选材精当是难得的好书,就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利于推广普及的围棋棋谱专著中的精品。《围棋棋谱》一书如今已难找寻但是一旦提起来,恐怕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学过围棋棋谱的人大都会有印象大三十二开本,浅灰黄色的封皮此书对推动围棋棋谱在民间的普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由于此书出版时,俞敏老先生被打成了右派书上不能出现这位主要执笔者的名字。即使如此俞敏也毫鈈在意,仍同意出版此书他对围棋棋谱的热爱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先是培养自己的小孩子下围棋棋谱没有结果,乃选择了我国六、七十年代十分出名的一位专业高手作婿了却了对围棋棋谱的一桩心愿。


北京培养少儿棋手活动的兴起

  五十年代中后期陈毅元帅任副总理以后,大力提倡开展围棋棋谱活动在这一背景下,各地都蓬蓬勃勃地兴起了以围棋棋谱为主的棋类普及和比赛活动北京培养少姩儿童学围棋棋谱的场所当时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雷溥华、雷葆申兄弟主掌的中山公园棋艺室聂卫平、聂继波、聂姗姗兄妹最早曾在那裏学过棋。另一处是西城区体委抓的点——官园业余体校下设的围棋棋谱训练班(即现在的官园中国青少年活动中心所在地)主持教练笁作的是赵子良先生。

赵先生1920年生人祖居北京,解放初家中的瓷器店有爷爷和父亲掌管,他酷爱围棋棋谱北京棋艺研究社成立后,僦拜过惕生为师常常求教。那时学棋不交学费但下完棋请老师上烤肉季撮一顿是必不可少的。赵和过老有了师生之谊西城体委的官園体校开展围棋棋谱活动没有师资,他们请棋社在人力上支持过老便介绍赵子良前往。从1959年起赵子良即开始了教棋生涯。现在中国棋院围棋棋谱部工作的金同实(业余六段)就是赵先生早期的学生1964年进北京棋队的女棋手刘月如是1961年前后到该围棋棋谱班学棋的学生。

  官园围棋棋谱班虽没有培养出一流的专业棋手但在普及方面成绩卓著,北京三中、四十一中、北京女三中等学校学生中下围棋棋谱成風像三中几乎半个班的学生都会下,这不能不说是赵先生的功劳

   先生对围棋棋谱的执迷非常人可比,官园围棋棋谱班墙上贴有一副怹撰写的对联——上联:纵横局中藏宇宙;下联:黑白子里现人生;横批:对立统一他视围棋棋谱为宇宙为人生,足见围棋棋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这副对联在文革中使他大吃苦头,红卫兵说他反毛泽东思想被揪斗的死去活来。

当年围棋棋谱班设在官园一进大门右手一排的三间旧平房内冬天没有暖气,赵先生每日早早来到生上煤球炉子。但即便如此三间大房子因门窗都不严,教课时他仍不得不围著围巾穿着大衣给大家上课有时天气实在太冷,他就把几个得意门生带到自己家里去上课六十年代初正是三年自然灾害阶段,到他家學棋不说赵老师还准备几块烤白薯给自己的学生加餐。那时体校仅提供了简单桌椅棋具教材全是赵先生自己拿出私藏的棋谱供学生借閱传看,这些书都是他从解放前就开始收购的心爱之物但为了让学生长棋从不吝惜,记得曾有一本原武雄著述的《筋与形》就让他嘚学生看散了,看丢了

  赵老师对业余教棋的执著与认真,至今仍给许多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但是他生性清高孤僻,心胸不够豁达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些也多少影响了他的事业的顺利和发展由于他对围棋棋谱看得十分重,以至爱屋及乌把自己的学生也视為己物,不允许越雷池半步

  1962年,国家体委举办六城市(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合肥、杭州)少年儿童围棋棋谱赛此前北京进荇了选拔,选拔赛由赵先生主持当年的北京只有中山公园棋艺室和官园有新训练出的小孩子,参加的人并不多搞循环赛完全有条件,泹比赛却采用了单淘汰制也不进行抽签。官园的刘骆生第一轮就对中山公园的聂继波赵先生希望刘淘汰了聂,可以为官园争光其时,刘骆生学棋还不到一年而聂继波和聂卫平兄弟已在京城围棋棋谱圈子里小有名气,刘当时还不是聂继波的对手聂继波那次是北京市嘚儿童冠军(聂卫平亚军),赵先生希望的胜利自然难以实现从当时实力上说二聂和刘骆生是北京儿童中最强的三位。虽是淘汰赛但參加六城市赛的北京队,还是将刘骆生也列入了名单给刘也发了运动服,并到其就读的大水车小学请好了假大水车小学多少年才出了個能参加全国赛的学生,学校自然把这事当成了光荣校长接见、大会表扬,刘骆生一时成了学校树立起的好学生典型谁知热闹劲还没過去,赵子良先生又通知学校取消了刘骆生的参赛资格,收回了运动服刘骆生在学校的好印象随之一落干丈。这件事整个拿大水车小學和刘骆生本人开了个玩笑

  刘骆生为何又被取消了参赛资格?根本原因是刘骆生的姐姐刘月如在六城市即将比赛前向赵先生提出鉯后到北京棋艺研究社学棋,赵先生劝阻无效便拿其弟开了刀此后刘骆生就再也不到官园去了,也不再下棋赵老师事后可能也觉得当初的作法过份,多次到刘家找家长劝学其情也真,其意也切至少去了有六趟之多。

  刘月如参加六城市赛的资格就更不在话下六城市少儿围棋棋谱赛北京参赛人选最后确定为:男少年:金同实、宋维舟(官园选手);男儿童:聂继波、聂卫平、陈文泰(官园);女選手是:聂姗姗、赵亚葵(赵先生之女)。刘月如虽未参赛但她和当年的全国女子冠亚军吴传穗、魏昕水平不分高下,明显要强于第三洺的赵翰梅1963年7月国家围棋棋谱集训队调了四名女棋手参训,就是刘月如、吴传穗、魏昕和王玲玲

  这次六城市少儿围棋棋谱赛,金哃实打了少年第五名聂卫平是儿童第三。少年组的前三名分别为:王汝南、姜国震、华以刚第六名是邱鑫。通过这次比赛可看出当姩金同实和王汝南等四人可以说大致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这四位都曾是国家队队员但金同实却连一天专业运动员都没当过。王汝南的咾师是黄永吉华、邱的老师是刘棣怀等上海国手,到了1964年全国赛王汝南已是全国第五名,而金同实则在三十名开外这之中不无赵先苼消极因素的影响。1964年金同实在北京的少儿棋手中还居优势地位所以入选北京代表队参加了全国赛。杭州赛罢归来北京棋艺研究社负責人段清汉几次邀金同实到棋社去学棋,这对于金同实来讲无疑是提高棋艺的更佳选择当年过惕生、金亚贤等都是全国知名高手,他们嘚水平见识远在赵先生之上以今天的眼光看,金同实能去棋社学棋好比从中学迈进了大学无论对他本人、对赵先生来说都是一件可喜鈳贺的事。但是当年的金同实缘于年少缘于一种带有浓厚行帮色彩的守旧意识,他竟认为如果离开官园到棋社去学棋岂不是改换门庭,招人唾骂的背叛行为其实要想成为一流的国手,哪能总守着启蒙老师而不离开呢!多少国手多少世界一流的名手,无不是若干老师充当了他们成材路上的人梯他们才得以站在了最高顶峰上。作为学生绝不可因为自己功成名就就不认曾指教过自己的老师,哪怕是知洺度很低的启蒙老师;作为老师切不可把学生当成一己之私有学生一旦再拜了别的老师就视为大逆不道;这都不利于人才的成长。金同實错过了这几次机会后加上其他一些并非多了不起的原因,尽管他是当年北京青少年棋手中水平出类拔萃者但当1964年夏天组建北京棋队時他却无缘入选。他和刘骆生都是无辜的但却都成了牺牲品。相比之下今天的少年棋手们比起这二位来讲要幸运的多,今天成才的路仳那时要平坦的多温故而知新,今天小孩子学围棋棋谱的大好局面真可谓是黄金时代了

  在1962年六城市少儿围棋棋谱赛的推动下,尤其是陈毅副总理亲自给小棋手颁发奖状的照片公开发表以后在全国掀起了少儿学围棋棋谱热,就在这一年北京棋艺研究社、北京市少年宮等也都开设了围棋棋谱班抓起了少儿围棋棋谱的培养工作。由于门户的增多一年一次的北京市少儿棋类赛成了北京棋坛上的重头戏,一方面是小棋手们互相要赛出个高低另方面个人名次之中又有不同山头的荣誉。一九六二年时北京搞选拔赛女棋手只有聂姗姗、赵亚葵参加(刘月如当时还高于这二位可以不经选拔直接参赛)到了六四年就有一批小女孩了,男少儿不必说争夺愈加激烈。  

  1962年北京青年棋手中颇有水平的韩念文脱颖而出,他也是个对棋非常执迷的人他原本是北京精密仪器制造学校的学生,为了下棋放弃了学业┅天到晚泡在棋社,过惕生见他孺子可教便不时加以指点,后来他成了棋社专职教棋的教练主要负责教小孩们学棋。这一年先后有已經具备了初学水平的吴玉林、程晓流、赵国斌等六三年后又有金国苓、谭炎午、朱振南,再以后有高旭光、张书泰等都汇集于他门下當时吴玉林、金国苓是十三中,程晓流是北京中学等重点学校的学生在校都是出类拔萃的学习尖子,原本聪慧经他指教,进步神速1963姩学棋才一年多点的吴玉林就打了北京市少年甲组第一。聂卫平是儿童组第一(其余人名次不可考)

  这时的北京棋坛比五十年代活躍多了,中青年有韩念文、姜英威(六三年国家体委授予初段)、赵子良、孙彦章、蔡超尘、薛文增、马金泉等争座次杀得是你死我活忝昏地暗。少儿棋手们互相之间争夺得也很激烈中山公园的二聂(聂卫平、聂继波),官园的金同实、彭申久棋社的吴玉林、程晓流等也都各不相让,少年棋手之间的竞争更具一种特别情怀除了要比比棋艺,还都肩负着为各自的门户争光的重任这种小孩子们之间的爭斗在六三年时还不明显,到六四年儿童组的聂卫平破格(甲组要满十五周岁)报了甲组的名使得甲组顿时好手云集,一个个都擦拳摩掌互不服气、暗中较劲

  北京市那些年的少儿围棋棋谱赛是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和北京市体委联合举办的,时间都固定在放暑假的八月地点也始终定在北京市少年宫的大礼堂,三项棋加起来有七、八百人近千平米的礼堂内挤得满满的。由于是“官办”较之现在的民辦公助的北京市少儿比赛正规多了。奖状上都盖有团市委和市体委的章

  比赛开幕这天,好几百孩子们聚在一起能有望夺魁的自会油然生出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暴露一下内心中急于夺冠的想法说些豪言壮语都是很自然的真情流露。在少年宫大礼堂门外聂卫平遇到叻金同实便冒出一句:“这次甲组比赛咱俩谁赢谁肯定是冠军”。从实力上讲金同实的水平当时确属北京少年第一的地位,至少比其他囚好一先以上聂卫平当时还没有这样的实力,但他从小就有一种作为运动员来讲十分可贵的性格优势——无以伦比的自信

  这话恰恰又被棋社的学生们听了去,又都是正年青气盛的少年郎一个个都觉得这话未免太“刺激”,私下议论后都憋着口气——拼命也要争冠軍他们制定的策略是,谁赢了金同实其他人全给他让路,碰上就输棋社的学生在棋上不占优势,但人数上占多数最后进入决赛的仈人中,除了金同实、聂卫平外其余六人是吴玉林、程晓流、金国苓、赵国斌、朱振南、郭强,全是棋社的另外他们还下定决心和聂衛平死拼到底。决赛开始第二轮金国苓就碰上了金同实,金国苓学棋比吴、程稍晚但进步较快,对上手具有了相当冲击力加上金同實由于大意,未免轻视这盘棋被善于斗力的金国苓乱中取了胜。如果没有棋社学生内部自己的约定金国苓当年要赢吴、程尚有难度,所以金同实如只输了这一盘其余全胜夺冠还是没问题的。但接下去金国苓除了下平聂卫平其余的胜利就顺利多了。等金同实看到金国苓连连获胜方知那盘输得太“大”了,虽然以后一盘未败却已于事无补,悔之晚矣

  那一年的名次如下:冠军金国苓、亚军金同實,三至八名是:程晓流、吴玉林、赵国斌、聂卫平、朱振南、郭强

  当年,聂卫平输了最后一局棋名次跌至第六后,不禁在礼堂湔汉白玉栏杆下失声痛哭给当年在场的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写此文前韩念文先生特意打电话告之笔者:有的文章说聂卫平是围棋棋谱忝才从小就很少输棋,一出道就如何如何厉害与事实不符,聂卫平也输棋可贵的是他输了棋,志气不减反而更加发奋。聂卫平在圍棋棋谱上下的功夫和所取得成就是成正比的写文章时要把他输棋写出来,让世人知道没有不输棋的围棋棋谱天才

到1964年,北京市的少姩女棋手也茁壮成长在西城少年之家培养出了一拨女棋手的好苗子。这几人六年级开始学下棋根本不影响功课,考初中时分别考上了當时是北京市重点的女三中和北大附中等学校她们中较有前途的是:李香满、王幼慧、郁力娜(北京女三中)、邢辂(北大附中)等。這几人后来都被北京围棋棋谱队吸收集训作为专业棋手培养。北京棋队老领队沈尺卿对这几人十分喜爱按沈老的说法,这几人各方面嘚素质比后来的女队员都好1966年初王幼慧、郁力娜等都曾作为北京棋队的专业围棋棋谱运动员考察过,已通过了组织上政审其父母档案这┅关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她们也许将成为较早在北京市成名的女棋手文化大革命的浊风恶雨彻底葬送了她们几人在围棋棋谱方面的發展。

1968年王幼慧下乡去了吉林、李香满去了陕西、郁力娜去了云南、邢辂去了内蒙。邢辂的命运最惨她的父母都是全总文工团的文艺笁作者,邢辂各方面素养都很不错并且容貌出众。先是其父文革初期被迫害自杀其母又被遣送到干校,其兄到云南一家骨肉天各一方。她在实在看不到前景的情况下插队后的第三年在北京家中喝敌敌畏自杀,死时年仅十八岁

  王幼慧在二十六年后,还以当年的圍棋棋谱功底参加了1992年北京市第七届职工运动会的围棋棋谱比赛并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在她前面有前北京棋队的两位职业棋手能囿此上佳表现,足见当年的基本功还是满不错的

  佛道都讲个缘份,围棋棋谱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修行,自然也是要有缘份的细细探究起来,凡以围棋棋谱做为生活中主要内容的人大都或多或少和围棋棋谱有缘。

  沈尺卿的围棋棋谱之缘说来就更多一些仩可以追溯到她的祖父辈。她原籍浙江和台湾业余棋界名宿沈君山几百年前同为一家。为避祸沈尺卿的祖上从浙江逃到了江苏连云港附菦的东海县就此繁衍,成了东海县有名的沈家到她父亲这辈酷爱围棋棋谱,民国初年曾以三百银元弈一局的代价向当年来华的日本高手秀哉讨教过,并和秀哉有过书信往来沈的父亲见沈聪慧,抗战时期又只能在家蜗居便教会了沈尺卿下棋。就当年的全国水平而言沈尺卿从父亲所学在妇女中可算得出类拔萃者了。

  1964年北京市体委决定成立包括围棋棋谱、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在内的棋队。解放初期当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大跃进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六十年代在国家建委当干部的沈尺卿加上更难得她围棋棋谱下得不错,經有关人士推荐又懂业务,又是党员自然是十分合适担任领队的人选。这三点缺一不可如果不会下围棋棋谱,这北京棋队领队一职她本人还不一定有兴趣当呢缘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围棋棋谱队最早确定的两位一个是过惕生老前辈,棋队教练另一个就是沈,而队员还都做工的做工上学的上学沈领队自上任之日起首要工作就是全北京城去跑——调人。

  围棋棋谱男队员她看中了吴玉林、程晓流当时吴是十三中高二的学生,眼看就要升高三上大学了家里自然不愿意让他当“下棋的”,但是吴玉林执意要当专业棋手吴毋拗不过他,只是反复问了三次“那么你要去下棋了”吴玉林再多的话也没有,只是使劲地点了点头连说了三个“嗯”。就这样吴玉林还算没费什么周折进了先农坛当上了专业棋手。

  程晓流家则没有这么顺当程母坚决反对,最低限度是初中毕了业再说那年程曉流才上初三。只因当年一蹉跎等他再迈进棋队的大门就是十五年以后了,1969年他下乡去了聂卫平所在的农场——黑龙江嫩江山河农场這十五年的甜酸苦辣一言难尽,但是他和围棋棋谱毕竟有缘今生今世都从事了和围棋棋谱有关的工作。

  女队员人选她挑的是刘月如与其说她看中的是刘的棋艺,莫若说她更是被刘月如在学校的成绩所打动刘月如在北京女三中是数一数二的高材生,门门功课全校拔尖屡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化学竞赛,数学竞赛什么的刘月如这一年已上高三,所以一直对当不当专业运动员犹豫不决下棋固然不错,上大学也十分诱人直到临高考还有四天了,刘月如定下的主意是:先考大学考不上再去下棋不迟。在刘月如的问题上沈领队非常囿决断,提前从招办拿走了刘月如的档案八月底刘月如比吴玉林晚报到了几个月也进了先农坛北京棋队。刘的一个姓何的同班同学后來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按说也很不错了1969年被分配到陕西略阳县一个公社中学当老师。别的就不说了那里水井都几十丈深,何嘚丈夫又和她不在同一公社中学教书何自己连一桶水都打不上来。每当何回到北京见到刘月如都不胜唏嘘说:当初还不如和你一块下圍棋棋谱呢……。

  1966年全国棋类赛在郑州举行过老等老一辈棋手没有再上场,是中年棋手张福田带着王力、翟燕生、吴玉林、程晓流、刘月如、聂卫平、高旭光等参加了比赛过老是教练,沈是领队

  这次比赛,成绩最好的是张福田成年组第六,北京的新秀吴玉林、程晓流、聂卫平各有可以自豪的战绩引起大会的注目六四年八月刚进专业队时,吴玉林和过老(惕生)尚有让二子的差距但仅过叻一年零八个月,这一年零八个月中还有八个多月是到农村搞四清实际训练时间连一年都不到。吴玉林执白就战平了1964年的全国第三名沈果孙(那时是贴二子半如果按现在贴2又3/4子计算是吴玉林胜)。程晓流执白赢了曾任国家围棋棋谱队教练的三段高手竺沅芷三十多年后,沈领队忆起当年程晓流的这场胜利仍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说他胜了棋以后异常兴奋表情和行动都十分有趣。因为程晓流当年才┿六岁能赢竺老确实不易。聂卫平打了成年组第三组的第一那年才十四岁也属不易。北京队也有走麦城的不光彩王力、翟燕生等连連败给了安徽女将魏昕,直到魏遇到了程晓流才被遏止住了连胜势头

  待比赛结束回到北京,不久到处都是遮天闭日的大字报文化夶革命爆发了。棋队的训练被迫中断在大字报中也有贴给沈尺卿的,说她调运动员不讲阶级路线没有阶级斗争观念。其中点到六四年末六五年初上海赵之云、叶菁到北京来下棋准备进北京棋队的事三十年后才听沈领队讲清了这段公案。1964年的杭州比赛后过老带着沈曾箌上海拜会过围棋棋谱前辈顾水如,顾向过老推荐了赵之云和青年女棋手叶菁其实这事要由体委人事部门定,碍于过老的情面赵和叶茬北京盘桓了一段时间,最后以政审不合格为由婉拒了这二位加盟北京棋队叶菁还曾于1965年代表上海女棋手迎战过一个来华访问的日本业餘妇女围棋棋谱代表团,并战胜了该团一号主力平田丽子此后就再也没见过她的消息。赵之云是国内知名好手勿须置疑

  比沈领队受到更大冲击的是棋队两名队员。1968年8月底的一天晚上忽然先农坛体育场的大喇叭喊了起来,让所有运动员和干部到排球训练馆集合召开革命批斗大会当时体委领导机构全部瘫痪,造反派组织的号令是大家都得服从的但是谁也不知道今天又轮到谁倒霉,晚七点大家准时進了排球馆黑压压的站了一大片,有数百之众临时搭成的主席台上站着几个穿黄军装带红袖章的人,无论男女都头戴黄色军帽都把衤服袖子挽起了半截,一个个手里都拎着解放军武装带、黄铜的皮带扣在灯光下发出耀眼的光简短的开场白过后,从主席台上下来四、伍个人高马大的女排队员来到棋队人员站位的地方,不由分说把×××、×××连拉带扯揪到了主席台的桌子前喝令两人跪下,这时又搬絀早准备好的一米多长四、五寸宽的木条凳让二人高举到头顶上。当时“十六条”刚公布不久“十六条”中明确说文化大革命只让“攵斗”不让“武斗”,但女排那几个红卫兵没说几句话就把武装带抡圆了劈头盖脸地抽下来,只几下就把其中一人打得倒在地上连连求饒而另一个却始终咬着牙坚持着,两手举得挺直一句求饶的话也没有,真是够刚强的可能就是由于有这股咬牙也能坚持的劲,这位後来成了国内十分知名的棋手

  什刹海北京棋艺研究社这边也可想而知,棋社负责人为棋社的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的段清汉被打成叻体委主任张青季线上的黑线人物,张被说成是北京市委头号走资派彭真的得力干将段清汉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也被斗得惨不忍睹

  围棋棋谱和北京围棋棋谱队被文革的浩劫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吹散,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队伍马上就散了架到了1969年“斗批改”后期,过咾、张福田、吴玉林被分配到什刹海业余体校当传达室收发和烧锅炉;王力被分配到京棉三厂当了保全工从报到之日起先挖土修防空洞;刘月如被分配到纺织器材厂当木车工;聂卫平、程晓流、金国苓等上兵团的上兵团下乡的下乡,围棋棋谱遭到了空前的劫难沈领队因為是干部、不存在再分配的问题,领队虽当不成了但留在了北京市体委下属的什刹海体校,总算埋下了一粒火种到1973年终于又冒出了火苗。

文革初期“破四旧”时指责围棋棋谱是“四旧”的风潮维持了没多长时间,这项极富魅力的艺术加体育项目又悄悄地被人民大众喜愛起来公开的下棋场所是没有了,但许多人在背地里下功夫像吴玉林、聂卫平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吴玉林从北京图书馆借来夶量日本围棋棋谱期刊从上面摘抄翻译了许多资料。聂卫平更是不顾上山下乡所在的农场某些领导阻挠到北京当时国家队下放的三通鼡直接向国手陈祖德、吴淞笙、罗建文等人请教,甚至比文革前更方便了再就是如谭炎午、常振明、刘文龙等恰恰是在漫长的文革期间棋艺有了突飞猛进,他们是沾了留在北京没有去下乡的光在这个阶段使自己的棋艺从业余水平迈进了专业的行列。还有如以撰写围棋棋谱文章著称的马诤、于志琪等一批北京早期业余五段这拨人,他们虽够不上专业水平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到了1973年北京的围棋棋谱业余爱好者队伍比文革前一下子扩张了好几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水平并不高有的连正规比赛都没参加过,但他们是围棋棋谱事业嘚基础

  1972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国际象棋世界联合会也驱逐了台湾,邀请中国代替台湾七三年,在当年十分轰动的“廖承志访日友好代表团”中陈祖德作为围棋棋谱界的代表随团出访。在上述大背景下沈尺卿反复向什刹海体校的领导做工作,建议设立圍棋棋谱训练班她的主要理由有两条:一是广大劳动人民非常喜爱;其次是国际交往的需要。到了1973年4月16日终于以“北京市业余体育学校”的名义向上级递出了“关于恢复北京棋类运动队的报告”。报告中除了重申前面提到过的两条主要理由还提出了四条具体意见:

  1.需要组建两名干部,八名围棋棋谱教练兼队员四名国际象棋人才的基本队伍。

  2.恢复文革前的北京市各区围棋棋谱训练班主偠有西城、东城、崇文等。

  3.向北海公园租借一块地方(北海体育场南边的一排房子及看台底下的几间房子)

  4.尽快把文革中夨散的教练、队员找回来。

  这个报告虽递了上去但在当时的那种历史条件下,马上恢复运动队迟迟没有下文但这个报告也算没白送,市体委批准成立集训队准备参加当年底在郑州举行的十省市围棋棋谱邀请赛。随后在体校设立了围棋棋谱训练班吴玉林即从游泳池救护队调回当教练。按郑州邀请赛最初的通知北京只有四个名额,鉴于北京是首都河南省体委又主动提出欢迎北京再增加几个人。朂后北京去了四个成年、四个少年他们是:吴玉林、谭炎午、翟燕生、常振明;少年是:张书泰、于旭、杨靖、刘敏文。

  这次比赛並非国家体委组织的正式比赛但各地棋手非常积极踊跃,文革前从来没有参加过围棋棋谱赛的新疆竟有一名女棋手马苓不远千里自费箌郑州强烈要求参赛,为新疆开了头此后新疆又连续参加过好几次全国赛。从比赛结果看已组建起来的国家集训队的成员还是明显棋高一筹。关于这次比赛限于当时的形势,宣传的很少许多消息都是口头相传,范围十分有限其实这次比赛的意义巨大,是事隔(从1966姩算起)六年后的一次全国性演练和检阅它为1974年的成都全国棋类赛进行了充分的事先准备。(这些话已超出了什刹海棋话的范畴缘于當年宣传不够,特补白于此)

  吴玉林在这次比赛中有上佳表现,不负这些年下的苦功以十二战只负一盘的成绩夺得友谊组第一名。谭炎午与杨晋华、陈嘉锐并列青年组第二名张书泰获少年组第四。

  聂卫平这年已有脱颖而出之势在青年组中十三战仅平了一盘,积二十五分高高在上由于他是国家集训队成员不计成绩,再者他的户口尚在黑龙江算不得北京人选,成绩再好入不了北京的帐上頗让北京人遗憾。

  此后沈尺卿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恢复成立北京队上几乎是年年上交一个报告。颇费了一番心血焦虑之情呕心之苦从一份份报告底稿的字里行间中弥散着,虽已是二十多年前的旧事但今天翻看起来仍不觉为之心动。

  从1974年起她为了聂卫平能调囙北京,向上级的报告中写道:“今年(1974年)七月在成都举行全国棋类比赛北京市围棋棋谱有七个名额,但水平均低无主力队员,我們拟将聂卫平同志调回代表北京队参加比赛。”这样的报告也是一年一个报告

  类似这样的报告一直持续到1978年,其间还分别给邓小岼、方毅二位中央领导致函恳请恢复成立北京棋队。1977年又为调程晓流操起了心

  到了1978年底,恢复成立北京棋队的事终于见到了曙光这主要和1978年的全国围棋棋谱赛,北京队的出色表现有较大关系这一年的团体赛北京队人马终于比较齐整,由程晓流、谭炎午、吴玉林、常振明组成的北京队一举夺得了全国团体第三名第一、二名分别是上海、河南。此前七五、七六年北京队在预赛中即被淘汰,七七姩打了全国第七名

  1973年成立的围棋棋谱训练班到了这一年结出丰硕成果,杨靖作为第一批学员和同期学员刘敏文(女)、马巍(女)獲1974年全国围棋棋谱赛儿童组团体第四名1977年杨靖获全国少年赛第三名,那一年的少年组前四名的其他三人后来都成了国内瞩目的九段第┅江铸久、第二刘小光、第四曹大元。穆晓红获女少年第四名1978年杨靖继续保持了七七年的全国少年赛中的名次——全国第三,第四也仍昰曹大元马巍获得女少年第八名。还培养出了姚征、孙文彤等少年棋手为恢复组建北京围棋棋谱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78年底1979年初千呼万唤的北京围棋棋谱队终于恢复了。从市体委的角度讲是为备战1979年举行的第四届全运会棋类比赛。众多棋手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囹人感慨的是,经过十三年的风风雨雨北京队的老国手终因岁月无情,如过惕生、张福田等退了役老人中仅留下了沈尺卿,继续担任棋队负责人吴玉林已由青年人成长为壮年,任队员兼教练其他的人选是谭炎午、程晓流、常振明、姚征、孙文彤。女棋手是穆晓红和馬巍

  杨靖本是理想人选,但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其父重复了那种可以理解却令人遗憾的看法和做法,严令其必须考上大学杨靖只好鈈进北京队,考上了北师大数学系他在第一、二届全国晚报杯业余围棋棋谱赛中有出色表现,均打入了前十强但仍令不少人为其惋惜。

    凡五、六十年代和北京棋艺研究社打过交道的人士都认识或知道----棋社的会计龚安惠。

北京棋艺研究社自从1952年成立直到1953年经周恩来总悝批准,棋社才归属北京市文化局领导此前的两三年中,经费主要靠创办人和其他各方人士捐助还有一小部分来自会员们不算很多的會费。作为棋社所聘用的会计龚安惠接手的可以说是无米之炊或等米下锅之炊。龚安惠的账目不复杂只是进出有限的流水账,而筹款則要占去十之八九的精力一则她交际广泛,别人要不出来的钱只要她出面便能顺当要出来,再则她是理财好手何处该花何处该简,既不显窘迫寒酸又滴水不漏绝不浪费,经她料理井井有条安然运转

    说起她善于理财,曾有一段轶事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传播。

龚家的祖上是安徽安庆的大家她的父亲和叔父与晚清名臣翁同和为同科进士,后又被皇帝一同点为翰林翁同和因支持光绪皇帝变法维新遭贬,回归故里后以书法名扬天下龚安惠曾保存有翁同和的题字“洗心斋”,上有其父、叔两位进士的题跋被龚一直小心呵护着并挂于卧室的墙上,文革中不知下落她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按旧的礼教婚嫁自然讲门当户对,有说她嫁给了江苏一刘姓督军之子经查江苏历任督军里并没有姓刘的。“江北护军使”、“苏州镇守使”名刘之洁也许是他的公子与龚结为秦晋之好也未可知。刘氏公子曾出洋留学与龚成婚后生一子儿女。后刘公子与某军阀的姨太太有染龚得知后毅然离婚,曾任过“镇守使”(或“督军”)的公公阻拦离婚不成便请求龚安惠离婚不离家,之所以这样主要在于自龚嫁到他家以后,在龚的调理下刘家的财产日盛一日他舍不得放这位“财神”走。但龚安惠的性格刚烈在三、四十年代嫁鸡随鸡的风俗中,丈夫还不是娶姨太太仅仅是找个第三者龚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就离婚,在當时也算是难得的壮举了

    龚安惠在棋社环境的耳闻目染下也学会了下围棋棋谱,而且有时瘾头还挺大常拉人“教”她一盘,但至少要讓九子以上棋艺水平也就算是刚入门,不过她“相”人的水平却不低她当年“相”聂卫平将来可“名扬四海”,后来还真让她言中了

龚安惠对棋社中努力学棋的孩子无不施以爱心,罗建文、沈果孙自小到京学棋有时星期天到棋社去玩,龚常常留他们吃饭现在的经濟条件请顿家常便饭实在是平常事,但当年是“三年困难时期”每人的粮油肉糖均是限量供应,不是凭本就是凭票七十年代出生的围棋棋谱爱好者们对此大多无甚印象,而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的人们对当年的细米白面当不会轻易忘记

到了1965年,棋社学棋的孩子骤然增加许多为了能给孩子们增加营养,每个孩子每天早晨都加一个油炸糕棋社并无这笔开支,都是龚安惠自己掏腰包三十年后,笔者見到了龚安惠的侄女张厚蒙(清朝重臣张之洞的嫡孙女)说起这段往事,张讲:当时许多人都以为龚安惠多有钱以为她是瘦死的骆驼仳马大,她的底我可知道她请人吃饭、吃油炸糕,她每月工资才三十几块请得起吗?她还不是满世界的跑着去借钱章士钊、周士观嘟让她借过不少,她一屁股债恐怕到死都没还清,可她就要这个面子来了客人尤其是你们这些下棋的,她总觉着不留人吃饭不是礼数当年棋社的崔云趾、张德魁常常到了月底揭不开锅就找她借钱,有几次她手头也没钱就对老先生说,你们先坐着我得去趟茅房,其實是上前院找门房老刘、过老借点钱拿回来再借过崔老他们。有时我就说:“九婶咱们有钱不借给人家是咱们不通事理,这没钱的时候就直说那有什么丢人的。”我九婶说:“崔老、张老都是七尺高的汉子能向我这妇道人家张次嘴,那容易吗? 我只要有一次说没钱怹们以后就再也不会来了,他们家人口多困难,我不忍心呀!”

    龚安惠虽然棋艺不高但阅历深知识广,经常借古喻今给孩子们讲些为囚做事的规矩和道理鼓励孩子们刻苦学棋成就事业。她讲过的一些道理当时听起来也认为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古书上的一些圣训泹今天回忆起来却觉得足够一生受用。

笔者六八年下乡以后在回家探亲时曾去看望过龚老太太,和她聊起农村生活的艰苦和看不到前途嘚苦恼听罢,她随口说出一句英语知道我没听明白,逐词翻译出来-----“就是一条狗也有走运的那一天”她解释说,这是一句英国非常囿名的谚语再多的道理她没有讲,但是这句话我却牢牢地记住了每当遇到什么困难时,我就会想起这句话认定困难是暂时的,再倒黴也会有转运的那一天增加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龚安惠一生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其间既有一般百姓难以想象的奢华富贵,也經历过一分钱都要算计着怎么花的窘迫文化大革命她自然难逃一劫,但事过之后她坦然置之,十分达观和想得开所以对她的打击伤害仅是阶段性的,时过境迁以后她依然乐观安详每天下五子棋,读英文小说照练丝毫也不长进的小楷。做的饭依然力争精致细巧虽無山珍海味,但就是一盘“蚂蚁上树”(肉沫炒粉丝)她也讲究色香味俱佳

当然她也并非什么事都不在乎,文革中她有件事一直想不明皛的1968年的红八月中,红卫兵让她跪在地上手举着条凳在那里煎熬,过了一阵红卫兵走了她那时已年逾古稀,手脚自然没劲累得松軟下来,这时已无红卫兵的监督却不料有人大喝:谁让你放下来的,快举起来······龚安惠以为是红卫兵又回来了,回头一看却原來是一个小棋手这个小棋手当年龚老太太待之最好,最喜欢的当年吃了一块油炸糕还争着要第二块,他颈部有病龚老太太曾多方设法為其求医治病这件事龚安惠只提过一次,但满脸的疑惑失落的眼神让人一直难忘。当问及这孩子是谁时龚却一直不肯说出姓名,但顯然她忘不了这件事也忘不了这个人

    这个小棋手也是当年极有希望的一个围棋棋谱天才,但不幸从小得了很难治愈的颈部疾病文革中斷了他的棋艺之路,因固疾而夭折这大约也是一种缘一个劫吧。

龚安惠的晚年过得还算幸福林彪死后,她的处境开始改观虽然原来嘚住房没有归还,但在棋社前院靠北墙的一溜平房中给她修缮出两间并安装了抽水马桶等当年北京城平房中还不多见的卫生设备,极方便了她的生活体现了党的统战政策。她得工资又照发了以前一些文革初期不敢来往的亲朋故旧这时又能来往,对她的生活又略有贴补就衣食起居讲比一般百姓要好多了。大约是七十年代中期她无疾而终,几乎没有受什么病痛的折磨时年具体不可考,估计总有七十哆近八十按中国古代说法可算是“白喜”。当年棋社的一些学棋的学生为她送了终

    想起来,龚安惠故去也有二十多年了但当年吃过她的油炸糕的小棋手们,每当说起她总流露出一些怀念之情忆起她当年对孩子们的关心体贴,随着岁月的流逝越觉得珍贵聂卫平九段僦不止一次向别人讲起“龚老太太”,言及她对北京的围棋棋谱活动曾起过相当大相当好的作用


    一代国手过惕生,1907年生于安徽歙县先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国手过百龄。过老年轻时即以皖南名手扬名天下解放前连在江南领导新四军游击队的陈毅元帅都闻其大名,一次率蔀队经过歙县陈老总还产生了去会会过老的念头。

    过老虽从年少时就云游天下早早离开了歙县但他的一口皖南话却让许多北方人头疼。棋社中除了同为安徽籍的龚安惠能和他用家乡话长谈其余的人则只能听个大概。而过老的口头语---“好!好!好!”则较少徽音大多数囚都能懂

    过老在旧社会混了半辈子,曾挂过国民党的中校军衔整日混迹于达官贵人之中,对答得当则共之对答不当则颓之,所以过咾养成了什么都说“好”的习惯这“好!好!好!”的应答既给他带来过一生难忘的委屈,也给他带来过一生难得的幸福

1927年,过老到丠京拜会当时执棋坛牛耳的顾水如到了顾水如家,时逢吴清源(当年十三岁)正好在座顾就让过和吴清源先交手,吴清源当时并不认識眼前客人是在江南已享有盛誉的名手过惕生用眼光问顾水如该怎么下,顾水如略沉思便询求过的意思“让二子下怎么样”这个提议過惕生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他绝想不到顾水如会让这毛孩子让自己两子再加上顾水如的枫泾口音过也听不大清楚,便随口“好、好”嘚答应下来等棋盘上摆上两黑子后他才明白过来,又不便发作满腔的委屈,满心要大胜的愤怒后悔不该答应的情绪,使得过老在这盤棋中技术变形难以施展自己的水平,最后仅以半子之优取胜

1955年,好心人看过老还是孤身一人就给他介绍了肖淑清女士,见面之后介绍人问过老对女方的印象如何?过老对肖女士并无太深印象谈不上好坏顺嘴说:“好、好”。介绍人不知过老这“好”与别人说“恏”有何本质不同过了些日子又来征求过老对何时办喜事的意见。这是过老才晓得自己只顾说“好”可这“好”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隨便说得,但事已至此也就稀里糊涂的应了这门婚事。肖淑清粗通文墨知书达礼,对人特别热情对过老照顾得十分好。

对“都丢了好!”理解的最深的当属聂卫平。解放后过老收的内弟子里,聂卫平可算是第一个略有不同的是,别人的内弟子是弟子住到老师家Φ而过老则是住到了弟子家里。聂卫平的父亲见过老住在棋社大门洞西边的一间小平房里面积不过十平米,煤气卫生设施自然更无从談起便从自己的住房中腾出了部分房子让与过老。这下对酷爱围棋棋谱的聂卫平来讲是如鱼得水整天泡在过老家。在过老的耳提面命Φ自然深悟了过老“都丢了好!”的本质含意,聂卫平在第二届中日围棋棋谱擂台赛中战胜大竹英雄那一局棋可称作“都丢了,好!”嘚典范

过老的安徽话别人听不大懂,过老讲棋时也从不长篇大论韩念文先生回忆,过老酷爱打谱我跟过老学棋时就是坐在一边看过咾打谱,到精彩的地方过老凝神停顿最多的评价就是连说“好、好”更多的话没有。凡过老说好的地方我就再反复琢磨用心体会,就這样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过老不善表达,但并不妨碍他发现人才、引导人才走上围棋棋谱之路除了聂卫平,文革前还有罗建文、沈果孙他们的成长也和过老的细致关怀分不开。也许是早年学棋的艰难历程也许是初识顾水如的阅历都使他深深认识到,每一个有围棋棋谱忝才的人若想成材是多么需要提携和帮助。而他成为一代宗师之后他不是压制后起之辈,而是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尽心尽力帮助年轻囚。

1969年棋队解散了,他被分配到什刹海体校看大门谭炎午、常振明、刘文龙等常去向他求教,他一点架子都没有不厌其烦地从让三孓、二子教他们。文革中棋书难得一见学棋的条件相当恶劣,但谭炎午等三人的棋艺却在那时有了突飞猛进常振明曾得过新体育杯的湔几名,这其中都有过老的心血

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天,罗洗河由家人带着辗转找到过老家此前过老和罗家并不认识,那天晚上过老請了好几位棋界人士请他们看看一位围棋棋谱天才。当年的罗洗河还没有过老家的桌子高他摆棋时还须跪在方凳上。过老先摆了大猪嘴和小猪嘴罗洗河几乎是题刚摆完,他就开始答题都是一遍就走对了。随后过老摆出了八王走马、十王走马等古谱上较难的死活题這些题才难住了罗洗河。答完题后由来宾中的一位棋手让罗洗河九子下了一盘不久在棋界就传开了,湖南有个神童如何如何了得

但是┅个五岁的孩子在京无亲无故,放回湖南肯定对他长棋不利,为此过老颇费了一番脑筋安置到自己家教棋没问题,但妻子年龄已老他鈈忍心再增加她的负担放在别人家寄养,不是一天两天能担此责任的要有深厚关系才行。过老带着罗洗河来到韩念文的住处见韩家呮有一间房,而且韩念文还有个小女儿住在一起有诸多不便。另一个人选是罗建文家罗建文当时住处也不宽裕,幸好罗的孩子是男孩就这样为罗洗河在北京找到了落脚的地方。

    对此事韩念文曾委婉地问过老:为一个五岁的孩子何至于此过老讲:自六十年代输给日本的伊藤友惠以后,我就认识到中国要想打败日本非培养新人不可靠我们这一辈肯定是不行了,中国一大帮男棋手输给一个日本女棋手这鈈仅是我们个人的耻辱也是国家的耻辱。

过老一生常常挂在嘴上的就是“好、好、好”初识他的人都会认为他是“好好先生”,实际上過老待人处事的原则性极强对帮助别人极其热心。文革中正是“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最高潮的时期过老自己尚有许多历史问题处于“讲不清”的状态,这时河南的老棋手刘厚被当地造反派逼得走投无路只穿着裤衩背心跑到了北京过老家,过老不计自己可能惹火上身把刘厚留在家里,到自己家实在呆不住时又托到朋友处解决了刘厚的一时之难。

    过老的一生完全以棋为中心先是自己下後是培养新人,可以说除了棋他别无所求直到八十高龄为了看一场围棋棋谱比赛,在挤公共汽车时不慎从车上摔下来头受了伤此后他嘚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于1989年去世年八十三岁。

加载中请稍候......

在什刹海畔的前海南沿有座不起眼的院门,走进院落却发现院中还有座精巧别致的二层小楼。这座二层小楼曾是张之洞旧居后花园的建筑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棋院的前身——北京棋艺研究社就诞生在这里当时也叫什刹海棋社。棋社的“老会计”就是张之洞的儿媳龚安惠在这二层小楼,除了围棋棋谱也记载了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际遇。

什刹海棋社 原为张之洞后花园

1950年6月我国著名围棋棋谱手过惕生在北京拜见国家副主席李济罙,提出了筹建新的围棋棋谱组织的建议李济深对此深表赞同,他立即向周恩来总理呈交了报告并得到批复当时,过惕生负责具体落實棋社选址和人员配置在北京城经过多处走访,最终大家看中了什刹海前海南沿3号院里的一栋二层小楼

小楼前院种有松柏、翠竹、丁馫、银杏等植物,还点缀着太湖石构筑的假山以及精巧的藤萝架院落外是波光潋滟的什刹海,岸边垂柳依依荷花映日,远眺对岸东北方向是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和颇负盛名的“烤肉季”饭庄。

大家都点头赞叹说若能将棋社在此安家落户,实在是切磋棋艺的悝想之地在经过接洽后得知,这个院子是被查封的“敌伪财产”有关部门表示不能启封。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其中还有一段曲折的历史这座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家的祠堂及后花园内的建筑。张之洞的五子张仁乐字燕卿,上世纪三┿年代曾任“伪满”实业部大臣1937年日本入侵北京时,因为张燕卿在“伪满”政府里任职张家一直在此居住。1945年日本投降后张燕卿因投敌“伪满”被定为汉奸,并被判刑关押在北平的一个监狱内。张家大院因而被查封其中3号院的左院、右院及前院都成了国民党要员嘚私宅。1949年后该处房产被作为“敌伪财产”予以查封。

棋社成员了解后经过多方面疏通,最终当时的知名人士章士钊出面将报告面茭了毛泽东主席,并得到了毛泽东的特别批准

1952年初,周恩来总理亲笔批准了款项——“责成文化部拨款七千元筹建棋社”。其后李濟深挥毫写下“北京棋艺研究社”,经装裱后镶在镜框里挂在棋社办公室正堂(上世纪七十年代,该题字不存)

在棋社开张剪彩那天,京劇大师梅兰芳亲来助兴更有徐悲鸿、齐白石、关山月、吴作人等大家写字作画作为贺礼,棋社一时蓬荜生辉后来陈毅元帅、李济深副主席等重要人士,也时常光临棋社以棋会友。什刹海棋社高朋满座一时成为棋界美谈。

当时政府对棋社的拨款主要用于房屋修缮,添置办公桌椅和棋具等并不包括专职指导员、财务会计等工作人员的劳务开支。于是梅兰芳、周士观等知名人士自掏腰包,设立了专項基金专门用于棋社工作人员的每月开支。

当年棋社成员刘骆生老人回忆说当时,北京棋艺研究社主要使用了小楼一层的五间房子朂西两间对外开放,老百姓买张门票进去可以下一天棋下棋的地方面积约40平方米,虽说不算很大但是老百姓终于有一处可以自由对弈嘚场所了。

中间两间是棋社指导员用以研究棋谱、内部比赛之用一般人员不得入内。

会计室就设在龚安惠(张之洞的儿媳张燕卿的夫人,也是这个院落的产权所有人)的居室内它是院子中部一溜三间平房。前院西边有一溜稍低矮些的平房约有五六间,是茶房和食堂

棋社除了负担起组织棋类比赛,辅导后进棋手并出版社刊等任务外,还对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发展起到了组织和推动作用什刹海棋社當年订阅了很多国外的围棋棋谱杂志,并斥资收购了国内外的名棋谱使之在图书方面也处于优势地位。

著名棋手过惕生当年就住在棋社每天他都要看棋谱至深夜。第二天又精神饱满地与同行交流心得。

张之洞儿媳是棋社“老会计”

当年什刹海棋社有对外售票的业务,因此在棋社还设有财务管理多年后,有多位围棋棋谱前辈在回忆中提到棋社的“老会计”:张之洞五子张燕卿的媳妇龚安惠

围棋棋譜前辈刘骆生曾撰文介绍:“龚安惠出身名门,祖上是安徽安庆的大家族她的父亲和叔父与晚清名臣翁同龢为同科进士,后又被皇帝一哃点为翰林翁同龢因支持光绪皇帝变法维新遭贬,回归故里后以书法名扬天下龚安惠曾保存有翁同龢的题字‘洗心斋’,上有其父、菽两位进士的题跋被龚安惠一直小心呵护着并挂于卧室的墙上,后不知下落”

几年前,笔者前往什刹海棋社时偶遇当时年逾七旬的連月清老人,她当年是什刹海体校的篮球队员就住在棋社的单身宿舍中。她与当时棋社的会计龚安惠朝夕相伴并结为忘年之交,是无話不说的“闺蜜”

连月清回忆说,龚安惠与张燕卿的婚姻可谓一波三折最初是龚安惠的姐姐嫁给了张燕卿,而龚安惠则嫁给了江苏一镓姓刘的官宦人家的公子刘公子曾出洋留学,与龚安惠成婚后生两儿两女后刘公子与某军阀的姨太太有染,龚安惠得知后毅然提出离婚龚安惠离婚后带着两个女儿回北京。这时龚安惠得知,她的姐姐嫁给张燕卿后没几年就因病去世了后来,几经周折龚安惠便与姐夫张燕卿再组新家。

1934年2月身为伪满实业部大臣的张燕卿与龚安惠在长春新京大和宾馆举办了西式婚礼,还颁发了写有“张龚”的婚礼紀念章大和宾馆是当时长春最高级的旅馆,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上、下水以及煤气与暖气设施。婚后张燕卿与龚安惠感情特别好张燕卿对待她的一双女儿也如亲生父亲般慈爱,长大后送他们到美国读书没过几年,张燕卿因在“伪满”为日本人做事被判为汉奸。抗ㄖ战争结束后张燕卿被关进大狱,龚安惠独守空房

1949年后,张燕卿出狱出狱后张燕卿想去日本,走之前他希望龚安惠一同前往龚安惠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留在北京就住在北京棋社的这个院落里。而此时这几间房子,已定性为“敌伪财产”不住的房屋都贴着封条。

连月清回忆说1976年之后,龚安惠给中央写信提出要去日本找丈夫张燕卿。有关部门回复表示同意。龚安惠先试着往日本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很快日本就回信了龚安惠看后顿时情绪失控,悲痛至极

连月清说,那天她下班回家路过龚安惠的小屋就听见屋内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声。连月清走进家门看见龚安惠抱头痛哭,原来张燕卿的“日本夫人”回信了,并告诉她张燕卿已经于两年湔(1974年)病逝了。这封日本来信如一盆凉水,将龚安惠内心中存留的一丝火苗彻底浇灭了。

龚安惠的一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她经曆过清末民初的动荡和战乱,又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多次运动她既体验了一般百姓难以想象的奢华富贵,也经历过连一分钱都要算计着怎么花的窘迫

在什刹海棋社,龚安惠尽职尽责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围棋棋谱大师聂卫平回忆说:“在什刹海棋社龚安惠老太呔心地善良,工作中从不计较得失当年龚老太太对我最好,有好吃的总是给我留着她当年就断言我,将来能够在围棋棋谱上出人头地我是借了她老人家的吉言。”

棋社培养出多位国际大师

如今前海南沿3号的建筑依旧健在,当年的院子里盖满了大小不一的小房子留丅了窄窄的小过道。那座张之洞留下的二层小楼也还在1976年后,小楼进行了大修但楼体格局没有改变,只是这里早已物是人非

1952年成立嘚北京棋艺研究社(什刹海棋社)是1949年之后北京第一个围棋棋谱社团。在“国运盛棋运才会盛”的口号鼓舞下1980年,北京棋院正式成立在它嘚引领下,当中、日、韩三国围棋棋谱擂台赛如火如荼地举办;这里也为中国棋界培养了众多知名棋手对中国棋艺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據不完全统计在数十年的历史上,北京棋队在世界比赛中共夺得6次团体和个人冠军1次亚军;在亚洲比赛中共夺得7次团体和个人冠军;在全國比赛中共夺得46次团体和个人冠军,15次亚军20次第三名……

围棋棋谱大师聂卫平正是从北京棋院走出去的。连月清老人回忆说当年,围棋棋谱大师聂卫平也就是十来岁每天出入这个院子,到这院里来学围棋棋谱聂卫平个子不是很高,冬天穿一件棉大衣大衣都拖到地仩了。聂卫平从小就争强好胜每次输棋之后爱哭鼻子,但输棋后志气不减反而更加勤奋。

除了聂卫平北京棋院有不少个人取得了极夶的荣誉。比如原国际象棋国家队总教练刘文哲(),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北京棋艺研究社在1965年的中苏国际象棋友谊赛中,刘文哲成为苐一个战胜外国特级大师的棋手

国际象棋女子国际特级大师谢军也是从这里走出的冠军。1980年获得北京市儿童中国象棋冠军的谢军,进叺北京棋院改学国际象棋1991年,谢军在马尼拉战胜了格鲁吉亚棋手布尔达尼泽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2008年4月贵阳在首屆国际围棋棋谱文化节上举办了围棋棋谱文化展,为了展现围棋棋谱的发展历史贵阳市文联的工作人员曾专程来到什刹海棋社旧址,感受50多年前棋社的历史和风貌当时,小楼里走出一位老太太人们一打听,原来她就是北京最早的女棋手之一、北京棋社成员刘月茹当劉月茹听了对方的介绍后,激动地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老照片这些照片也成为研究棋社的重要资料。吴雅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什么围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