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物联网专业就业前景行业调研报告吗?急需 发我一份谢谢

2016年中国物联网市场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趋势报告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6年中国物联网市场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趋势报告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热门技术的逐步应用和日益普及,这些以实现智能化为核心目标的典型技术,已经成为整个信息产业毋庸置疑的主旋律。无论从政府大力扶持角度来看,还是从产业变革的主流方向来说,这股潮流早已势不可挡。事实上,随着产业的变革和发展,IT行业也已经被重新定义,从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领域发展为Intelligent Technology(智能技术)领域。而正是这些热门产业应用技术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是推动这些产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整个智能化电子行业的最核心技术领域,嵌入式行业更是凭借其“应用领域广、人才需求大、就业薪资高、行业前景好”等众多优势成为时下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嵌入式研发工程师更是以突出的优势成为IT职场的紧缺人才。

为了让更多想从事和即将从事嵌入式研发工作的朋友们能够更好地、更充分地了解嵌入式专业领域,特别是最近一年的行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教育集团先后举办了4届中国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大调查,并连续4年隆重推出了中国嵌入式领域最具广泛性、代表性、权威性和实用性的产业调查报告。由于调查报告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广泛性和专业性获得了公众的普遍认可,每一届调查活动及权威报告的推出都获得了业内企业及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也得到广大嵌入式从业人员的支持和共鸣,起到了很好的行业指导和从业规划的建议作用。特别是报告中汇总呈现的、描述中国嵌入式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实际现状的专业数据,更是成为整个行业状况的真实体现和实时反映,成为嵌入式专业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分析报告。目前,此报告已被国际多家权威专业媒体转载或引用,成为中国嵌入式行业发展现状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

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应众多业内同行和广大嵌入式从业人员的需求,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日益成为嵌入式技术典型应用领域的时代背景下,华清远见再次联合行业主管协会、国际国内知名嵌入式企业、数十家业内专业媒体共同推出“年中国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大调查”,并在上万名嵌入式从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通过调研结果数据的横向时间对比,结合业内上千家企业的深入访谈调研,并参考数十位行业知名专家学者的分析和判断,正式推出了《年中国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调查报告》,期待帮助正在关注或从事嵌入式领域专业工作的各位研发工程师及技术爱好者,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嵌入式行业的整体状况、发展趋势及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的现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和定位自我,更有效地规划职业发展,适应整个IT产业的最新成长需求。

做为业界知名的专业嵌入式培训机构,经过10年的专注和努力,华清远见已经成功培养了50000多名专业嵌入式研发工程师,他们分布在工控、医疗、汽车电子、通讯、安防、消费电子等各个不同领域内的嵌入式产品研发的企业中,从而为本次行业调查提供了最基础和最可靠的数据。与此同时,作为嵌入式技术推广、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实施者,自2004年成立以来,华清远见已举办上千场线上及线下的“公开讲座”活动,每场讲座的报名注册人数都在500人以上,俨然已成为嵌入式行业最受欢迎的专业品牌活动之一;而华清远见公开出版的专业图书的发行量每年超过20万,读者注册数非常庞大,这些都有效确保了华清远见推出并组织这样一份调查报告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中国嵌入式开发人群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情况。

本次调查活动继续秉承五年来长期坚持的专业、严谨、客观、实用的原则,问卷部分的问题都是经过了非常严格的设计和筛选,分别从嵌入式工程师个人基本情况、嵌入式行业研发公司的基本情况、嵌入式工程师获取信息的途径、嵌入式工程师对职业生涯的看法等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设置,特别是考虑到近一年来嵌入式技术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更加深入的应用和发展,在本次调查问卷中也专门调整增加了相关的题目和选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馈数据的汇总、统计和分析,以呈现出行业发展的专业性趋势和普遍的关注点,力争再次打造出年度中国嵌入式专业领域最具广泛性、权威性和实用性的产业调查报告。欢迎广大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并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和想法,与华清远见及众多国内外业内知名企业携手,共同为提升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整体价值,推动中国嵌入式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嵌入式工程师个人基本情况

在“年度中国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调查”活动中,针对行业内嵌入式工程师个人基本情况的调查,除了延续前四届调查问卷的专业角度和务实的关注点,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工作经验、学历、薪资范围等关键项着手进行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之外,我们还增加了嵌入式工程师地域分布的调查。同时也综合之前调查汇总的结果数据,通过纵向的对比和分析,力求更全面地呈现出一个直观的、在时间跨度上的变化趋势。

来自华清远见年度的行业调查数据的结果显示,目前从事嵌入式开发“不到1年”和“1-2年”的工程师所占的比例依然是最大的,分别是29%和25%,占总参与调研人数的54%,对比去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而具备相对丰富开发经验的嵌入式工程师(2年以上工作经验)则占总调研人数的46%。对比2008至2012年这几年的调查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伴随着整个嵌入式行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嵌入式专业领域内技术研发人才分布已经呈现出日趋合理的比例结构,过去的一年,有更多的一线研发工程师投身到嵌入式这一热门行业中,并且继续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结合本报告后面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的调查结果,我们也不难分析出,嵌入式企业的发展速度和专业人才的成长速度依然有一定的差距,行业内专业研发工程师供不应求的状态扔将会持续。嵌入式开发涉及领域极广,嵌入式产品在日趋智能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将为更多投身嵌入式领域的工程师提供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我们相信,伴随着未来几年更多的专业嵌入式人才的加盟,这个行业将在坚实的步伐中高昂挺进全盛期。

来自年度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的学历仍然以本科(60%)和硕士(23%)居多,占所有参与调查人员的83%,和去年调查报告结果基本持平。从中可以看出:在整个嵌入式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本科生和研究生凭借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依然是嵌入式开发从业者的主要群体,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将持续稳居此项调查的前两位。同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在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率更低、难度更高的今天,高校专业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嵌入式及相关专业在大学校园内的普及和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高校更加贴近用人企业真实需求的实训模式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及物理、数学、信息工程等基础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始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位到高薪诱人且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的专业嵌入式开发领域。而作为一个具有庞大基数的群体,本科生势必将成为未来解决嵌入式人才供不应求问题的一个巨大突破口,而对于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专业领域来说,也势必将为更多大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从而有效推动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与企业人才真实需求的无缝对接。

嵌入式行业从业人员的地域分布为本年度调查活动的新增调研项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等一线城市,分别占总调研人数的18%、13%、11%、9%、8%,总计占59%。这一调研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的大城市仍然是广大嵌入式开发者获取更多工作机会及长远职业发展空间的首选。随着国家中西部开发的不断加强以及更多创新产业园和国际知名企业的入驻落户,武汉、西安等中西部城市也将呈现越来越旺盛的嵌入式人才需求,相信这将为更多的嵌入式开发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地域发展空间及就业机会,任何城市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众多专业人才的加入。

来自华清远见年度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嵌入式行业从业人员月薪为元的比例占到69%,与去年保持一致,月薪3000以下的比例减少了一个百分点,8000元以上高薪部分的比例略有增加。结合本次调查在职工程师“工作经验”项目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工作在1-2年的工程师薪水基本会在元的范围,而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薪资水平也会有较明显的提高。对于嵌入式工程师来说,“经验”会显得尤为重要,相比其他IT从业人员,嵌入式工程师的开发经验将会使薪水增长更快。当然对于新入行的嵌入式工程师来说,也将面临巨大的机遇,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来看,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该项调查通过客观的数据分析结果,全面反映了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的一个整体薪资待遇情况,显然由于整个嵌入式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必然使得专业人才的薪资发展空间与其个人专业技术经验的积累直接相关。人才永远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嵌入式工程师作为一个高薪诱人、极具成长空间及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岗位,也必将成为推动整个嵌入式行业更加快速地向前迈进的中坚力量。

二、嵌入式行业公司的基本状况

接下来的调查是针对与技术工程师息息相关的嵌入式行业中众多产品研发企业的发展现状,以期能够帮助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借助更广阔的视野来分析了解整个嵌入式行业的现状。结合嵌入式企业在研发产品应用及核心技术领域的特点,本部分调查内容主要从“所属行业分布情况、公司规模、软件开发平台、软件开发调试工具、软件开发语言、硬件开发平台、处理器芯片、软硬件人员安排、未来嵌入式操作系统首选”等方面展开,其中本年度调查中新增的项目包括:软件开发调试工具、处理器芯片、未来嵌入式操作系统首选等项目,以帮助大家更加全面而有针对性地了解嵌入式行业内,专业研发企业的整体状况及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作为智能设备及终端产品的核心基础,嵌入式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工作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嵌入式技术的成熟应用,也进一步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云计算的产业化进程。来自年度的行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嵌入式产品应用最多的三大领域依然是“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工业控制”,所占比例分别是23%、17%和13%,三大领域所占比例之和占53%,其中消费电子所占比例将相较去年有明显增长,相信这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大面积普及有直接关系。而占据9%的“其他”一项选择中,参与调查者主要选择的是“电力设备、智能电网、物联网、仪器仪表、教育” 等行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都充分表明,未来嵌入式系统将会走进IT产业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整个产业发展的核心中坚力量。

从“公司规模”调查项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100人以内的小型公司所占比例为49%,基本上接近一半,100-500人的中型公司所占比例为29%,这和传统的IT企业规模构成差别还是比较大,这恰恰说明了嵌入式系统充分结合行业应用、具有灵活定制性的特点。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每个典型的应用领域内都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专注性和专业性,这与传统的IT行业经常会在某个领域内出现垄断的大型企业的局面有所不同。

3、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来自华清远见年度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嵌入式产品研发的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上,仍以42%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其他嵌入式开发软件平台,由此可见,Linux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依然成为众多嵌入式企业研发团队的首选。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切入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加入,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以绝对的优势(16%)成为手机操作系统平台首选,市场份额也在逐年提升,对比去年的调研数据,虽然iOS操作系统在过去的一年增长幅度高于Android,但与Android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以5%的比例屈居手机操作系统平台第二。在对华清远见老学员的回访中,很多嵌入式linux就业班毕业的学员,目前也呈现出软硬件各方向的多元发展趋势,也有部分毕业学员直接进入Android移动开发领域,由此可见,嵌入式Linux的学习无疑给众多学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是在Linux内核基础上开发的,尤其在底层部分,两个系统基本是一样的,对于之前一直从事Linux开发的工程师来说,转向Android平台开发是比较轻松的事。而在新兴物联网领域,嵌入式作为物联网产品的核心技术之一,也将为嵌入式系统提供更为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嵌入式Linux的长远发展空间、Android、iOS等平台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物联网的巨大产业发展空间,所有这些与嵌入式相关的行业新动向,无疑为更多迈入嵌入式开发的初学者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

4、软件开发调试工具的选择

软件开发调试工具的选择为本年度新增调研项目,调查统计的数据结果显示,keil和IAR分别以37%、24%的比例成为嵌入式开发者的主要调试工具,总计占所有参与调研人数的61%。合适的调试工具的选择使用,可以大大加快产品的开发进度。这也使得在调试工具层面的技术支持和发展成为研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同时,这个调查结果也为初学者如何选择开发工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5、硬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从年度的调查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 ARM处理器(包括ARM7/9/11、系列、Cortex-A系列)毫无疑问地占据了嵌入式处理器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74%),在ARM及其合作伙伴的市场推动下,ARM7/9/11较前一年的统计结果,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市场份额下降了13个百分点,而最新ARMv7架构的Cortex系列处理器成功布局嵌入式移动计算领域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定位低端的Cortex-M系列处理器和定位高端的Cortex-A处理器较一年前的统计结果,分布有两个百分点的增长,已毋庸置疑地成为ARM处理器应用的主流。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低功耗微控制器的需求必然会更进一步地推动Cortex-M系列处理器的快速应用,而高性能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更多智能终端设备的开速普及则使得Cortex-A系列处理器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处理器芯片的选择为本年度新增的调研项目,据调查统计数据的结果显示,TI(德州仪器)和SAMSUNG(三星),成为最受开发者欢迎的嵌入式处理器芯片提供商,占据了接近一半(47%)的市场份额,其他知名厂家处理器芯片所占市场份额分布为:Qualcomm(高通)10%、Intel(英特尔)8%、NXP(恩智浦)6%、Atmel(爱特梅尔)5%、Nvidia(英伟达)5%、Freescale(飞思卡尔)4%、Renesas(瑞萨)3%,除以上厂家之外的其他处理器则占总体市场份额的12%。

7、软件开发语言的使用

来自年度华清远见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嵌入式产品研发的软件开发语言的使用上,C语言仍然是嵌入式开发过程中最普遍使用的语言,其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70%),这一统计结果再一次表明,无论是在传统的工业控制领域、通信领域,还是迅猛发展的消费电子,安防控制、信息家电等领域,C语言均是嵌入式开发语言的首选。对比去年的调研数据,Java语言和Objective-C的使用比例有所上升,究其原因不难看出,Android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需求推动了java语言的广泛使用,成为在嵌入式领域内最受欢迎的高级语言,而iOS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则拓展了Objective-C语言的开发人群。C++所占比例为10%,位居第三。汇编语言所占比例3%,与去年持平。

年度的调查数据显示,,有一半从事嵌入式产品研发的企业都是采用软硬件人员分工合作完成产品的开发方式(50%),与去年的调查数据(62%)横向对比看,这一选项所占的比例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下降了12个百分点)。而“人员不分开,要求员工同时具备硬件和软件开发能力,可独立完成项目”的公司所占比例,由去年的22%上升到今年的29%(上升了7个百分点)。从这一转变,我们可以看到:嵌入式系统作为一个软硬件结合的系统,需要嵌入式开发工程师在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都不断深化学习,同时具备软硬件开发能力的工程师,将在求职过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以及更大的成长空间。同时,从各大招聘网站的最新搜索数据中也可以看出,目前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量远远大于纯硬件开发人才,嵌入式系统项目研发差不多80%以上的工作量都是在软件部分,软件是嵌入式系统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体现嵌入式系统优势的最关键部分,企业对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必将持续上涨。

9、未来嵌入式操作系统首选

在本年度新增调研项目中新增了对未来1-2年内嵌入式行业会占主导地位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调查,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嵌入式Linux仍然是未来几年内,嵌入式工程师认可的最具发展潜力的首选嵌入式操作系统,所占比例接近一半(47%),而Android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嵌入式工程师的关注,并对其在移动手机操作系统中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发展潜力充满了期待。由此可见,作为开源系列的两款优秀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及Android),其开源的特性,无疑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最强大的竞争优势及用户基础,用户就是王道。

三、嵌入式工程师获取信息的途径

本环节的调查主要是针对嵌入式工程师在使用网络获取专业行业信息方面的一些特点和偏好,比如“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首选的搜索引擎、微博平台的选择”等,希望通过此部分的调查让更多的人了解绝大多数嵌入式工程师如何利用网络来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1、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

来自年度的调查数据显示,“专业论坛、技术图书、访问业内门户网站、网络搜索”依然是嵌入式工程师获取知识的几个主要途径,在参与调研的所有嵌入式工程师中,有55%的人会浏览专业论坛交流,52%的人会通过技术图书学习,46%的人会通过访问业内门户网站获取最新行业资讯,37%的人会通过网络搜索获取针对性问题的相关知识。除了以上4大主要的途径之外,部分工程师也会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厂商网站、行业展会/技术研讨会、微博/博客/群组、杂志/期刊/报纸、电子邮件订阅、微博/博客/群组/SNS社区等途径获取信息。从2004年至今,华清远见对外公开提供的免费电子图书、视频教程等资料每年平均下载次数已达到15万之多,特别是2013年推出的华清远见10年特献电子书赠送活动,更是受到了众多嵌入式爱好者的热烈欢迎,图书订阅索取量激增,这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业内工程师的旺盛的学习需求和主流的学习方式。

在嵌入式工程师对搜索引擎使用习惯的调查中,百度和Google的使用率依然是平分秋色,这和这两个搜索引擎在国内市场份额的实际占有率有很大差别,也与正打得火热的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实际状况有很大的不同。究其原因,这与嵌入式工程师会经常搜索国外的最新技术资料有直接关系,Google在搜索国外网站技术资料的广度和深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嵌入式技术更新非常快,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善于通过各种渠道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关注最新技术发展热点,适应行业最新发展需求。

由于微博在发布信息及信息传播上具备速度快的明显优势,目前已成为主流的媒体平台之一。以成为。通过年度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嵌入式工程师对微博的热度虽然明显低于大众用户,但关注微博的嵌入式工程师也在慢慢增多。对比去年的调研数据,很少使用微博的用户,下降了18个百分点(由去年的65%下降到今年的47%)。使用新浪和腾讯微博的用户比例分别是35%和16%,也有更多的行业媒体与嵌入式企业通过微博手段发布行业资讯及企业动态,吸引更多的嵌入式工程师关注,相信这对于企业品牌及产品形象的传播将会提供更多的帮助。

四、嵌入式工程师对职业生涯的看法

作为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行业,许多技术工程师和准备进入行业的技术爱好者都非常关注嵌入式领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行业整体的发展状况。本部分调查则主要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对工作薪资的满意度、未来一年薪资涨幅、如何看待培训以及对未来职业人生的规划”等方面进行问题设置,希望能从各个角度上展现嵌入式工程师对目前工作状态的的满意程度和真实需求。

来自年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整个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嵌入式人才需求目前仍然是供不应求,各大公司嵌入式招聘需求仍比较迫切。74%左右参与调查的一线工程师均表示,自己所属的公司目前都急缺嵌入式开发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虽然人才缺口仍然很大,但连续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这一比例已在持续下降(2011年比2010年低了5个百分点,2012年比2011年低了3个百分点,2013年比2012年低了1个百分点),这也表明,随着国家政策的更加重视、市场的整体推动及多渠道的嵌入式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嵌入式开发人才需求瓶颈的问题,在逐步得到缓解,整个嵌入式专业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迈进。但是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量的缺口依然非常大,整个嵌入式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专业嵌入式人才的加盟,而且越早进入这个行业,优势越大。

2、对工作薪资的满意度

本年度薪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3%的工程师对目前的薪资水平表示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比去年同期有4个百分点的增长。另外有37%的人对目前薪资表示了不满意。结合“薪资分布”调查项的结果,本年度的薪资水平与工程师的满意度基本保持了同等比例的增长,工程师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充满了信心,对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

来自华清远见年度的调查统计,针对 “未来一年薪资涨幅” 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在职工程师对未来一年薪资的增长都充满了信心,其中接近68%的人预测涨幅会在40%以内,16%的预测涨幅会在41-60%之间,比去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13%的人预测涨幅会在61%以上,比去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要高于整个IT行业的平均水平,这充分说明在嵌入式领域,开发人员对自身的发展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信心,对行业未来的发展也表示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嵌入式技术的成熟应用推动了很多产业的高速发展,例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这也让嵌入式工程师看到了未来自身的更高价值。对于用人企业来说,开发人员对未来薪资有更加的期望会增加企业开发成本,企业必须通过不断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更高效的内部管理,才能留住更多的人才,保证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

在谈到“如何看待培训”这一话题时,74%参与调查的嵌入式从业人员,对参加培训都表示了较大程度的认可,20%的工程师表示在需要的时候可能会考虑,仅有6%的工程师表示希望通过自学来实现职业上的提升。该项调查数据与去年调查基本持平,这表明,职业培训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快速提升的手段,已经成为从业人员进行充电的重要方式之一。嵌入式属于高新技术研发领域,入行门槛相对较高,专业的培训机构拥有强大的师资团队以及完善的课程体系,可以提供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案,帮助初学者在短期内掌握迈入相关行业所需的基本专业技能和技术经验,这也是职业技能培训的优势。在自学与培训的选择中,个人可以综合时间、金钱以及自学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未来职业人生的规划

在年度的调查统计结果中,“对未来职业人生的规划”一项,接近66%的工程师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其中48%的工程师表示希望提升自己的层次,期待目前所在公司能给自己更大的成长空间 。18%的工程师则表示喜欢自己现在的公司以及工作职位,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较大的改变。考虑跳槽的工程师所占比例为23%,比去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打算自己创业的为7%,其他选项均占较小比例。对比去年同期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由于行业内专业人才的持续紧缺,嵌入式研发工程师在职业发展上拥有更多的主动选择权。

摘要: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创新活跃,发展迅猛,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物联网通过与其它ICT技术的不断融合,正加速与制造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他领域的渗透。   系列内容主要阐述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分为以下章节: 一、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 二、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

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创新活跃,发展迅猛,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物联网通过与其它ICT技术的不断融合,正加速与制造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他领域的渗透。

  系列内容主要阐述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分为以下章节:

一、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

二、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三、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机遇和趋势

四、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业内企业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物联网产业持续良好发展势头。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化应用稳步推进。与此同时,物联网产业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拉动就业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仍将继续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在项目审批、财政补贴、招商引资等方面予以扶持。

物联网产业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拉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物联网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解决人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方式。2012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8.9%。根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预测,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0%,市场前景巨大。

  一、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

1、发达国家把握物联网发展契机,积极进行产业战略布局

继美国政府提出制造业复兴战略以来,美国逐步将物联网的发展和重塑美国制造优势计划结合起来以期重新占领制造业制高点。

欧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物联网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研发。

德国联邦政府在《高技术战略20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工业4.0理念。

韩国政府则预见到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持续推动融合创新。

  2、物联网应用稳步发展,市场化机制正逐步形成

受各国战略引领和市场推动,全球物联网应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物联网所带动的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物联网对行业和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广受关注。总体来看,全球物联网应用仍处于发展初期,物联网在行业领域的应用逐步广泛深入,在公共市场的应用开始显现,M2M(机器与机器通信)、车联网、智能电网是近两年全球发展较快的重点应用领域。

M2M(MachinetoMachine)是率先形成完整产业链和内在驱动力的应用。M2M市场非常活跃,发展非常迅猛。到2013年底,全球M2M连接数达到1.95亿,年复合增长率为38%。目前,全球已有428家移动运营商提供M2M服务,在安防、汽车、工业检测、自动化、医疗和智慧能源管理等领域增长非常快。

车联网是市场化潜力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车联网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服务,正在成为汽车工业信息化提速的突破口。。全球车载信息服务市场非常活跃,成规模的厂商多达数百家,最具代表性的全球化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如通用的安吉星(OnStar)、丰田的G-book。截至2013年年底,安吉星已经在全球拥有超过660万的用户。2014年1月份,雪佛兰、AT&T和OnStar宣布密切合作,通过AT&T的4GLTE网络,由OnStar为雪佛兰汽车提供基于HTML5的应用程序商店服务,包括音乐、天气、新闻、汽车健康检测等多项内容。

全球智能电网应用进入发展高峰期。2013年与智能电网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表安装数量已超过7.6亿只,到2020年智能电网预计将覆盖全世界80%的人口。

  3、物联网技术创新活跃,IP化和语义化成为技术标准热点

全球各国不断深化物联网技术研究,围绕物联网的技术研究和创新持续活跃,同时也加速了物联网国际标准化进程。物联网体系架构对推动物联网规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成为全球关注和推进的重点,多种短距离通信技术互补共存并面向重点行业领域特殊需求加快优化和适配,无线传感网方面跨异构传输机制的网络层和应用层协议成为研发热点,语义技术作为推进物联网感知信息自动识别处理和共享的基础而受到普遍重视,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在端管云多层融合协同发展。

  4、物联网产业加速发展,国际巨头瞄准物联网增长机遇

从全球看,物联网整体上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础半导体巨头纷纷推出适应物联网技术需求的专用芯片产品,为整体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应用领域业务融合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势头明显,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消费智能终端市场等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M2M更是成为全球电信运营企业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二、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我国物联网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日趋完善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物联网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物联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为了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物联网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的规范引导,不断优化物联网发展的环境。

  2、国内物联网应用发展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物联网的理念和相关技术产品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民生的各个领域,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物联网凭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集成和综合应用,在推动转型升级、提升社会服务、改善服务民生、推动增效节能等方面正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部分领域正带来真正的“智慧”应用。

1)物联网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物联网在钢铁冶金、石油石化、机械装备制造和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比较突出,传感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成为标准配置。例如,工程机械行业通过采用M2M、GPS和传感技术,实现了百万台重工设备在线状态监控、故障诊断、软件升级和后台大数据分析,使传统的机械制造引入了智能。采用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温度、压力、温控系统,在油田单井野外输送原油过程中彻底改变了人工监控的传统方式,大量降低能耗,现已在大庆油田等大型油田中规模应用。物联网技术还被广泛用于全方位监控企业的污染排放状况和水、气质量监测,我国已经建立工业污染源监控网络。

2)物联网应用在农业领域激发出更高效的农业生产力

物联网可以应用在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农产品储运等环节。例如。国家粮食储运物联网示范工程采用先进的联网传感节点技术,每年可以节省几个亿的清仓查库费用,并减少数百万吨的粮食损耗。

3)在交通运输方面利用物联网可以优化资源、提升效率

近几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在智能公交、电子车牌、交通疏导、交通信息发布等典型应用方面已经开展了积极实践。智能公交系统可以实时预告公交到站信息,如广州试点线路上实现了运力客流优化匹配,使公交车运行速度提高,惠及沿线500万居民公交出行。

ETC是解决公路收费站拥堵的有效手段,也是确保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到2013年年底,全国ETC用户超过500万。交通部计划于2015年底前完成ETC全国联网,主线公路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ETC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我国已有5个示范机场依托RFID等技术,实现了航空运输行李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跟踪与精确化定位,使工人劳动强度降低20%,分拣效率提高15%以上。

4)物联网在智能电网领域的应用相对成熟

国家电网公司已在总部和16家省网公司建立了“两级部署、三级应用”的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实现对各类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监视预警、分析诊断和评估预测。在用户层面,智能电表安装量已达到1.96亿只,用电信息自动采集突破2亿户。2014年国家电网将启动建设50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完成100座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全年预计安装新型智能电表6000万只。南方电网的发展规划中也明确要推广建设智能电网,到2020年城市配电网自动化覆盖率达到80%。

5)物联网在民生服务领域大显身手

通过充分应用RFID、传感器等技术,物联网可以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食品安全方面,我国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采用二维码和RFID标识技术,建成了重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国家平台和5个省级平台,覆盖了35个试点城市,789家乳品企业和1300家白酒企业。目前药品、肉菜、酒类和乳制品的安全溯源正在加快推广,并向深度应用拓展。在医疗卫生方面,集成了金融支付功能的一卡通系统推广到全国300多家三甲医院,使大医院接诊效率提高30%以上,加速了社会保障卡、居民健康卡等“医疗一卡通”的试点和推广进程。在智能家居方面,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家庭网关为核心,集安防、智能电源控制、家庭娱乐、亲情关怀、远程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物联网应用,大大提升了家庭的舒适程度和安全节能水平。

6)智慧城市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

遍布城市各处的物联网感知终端构成城市的神经末梢,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从地下管网监测到路灯、井盖等市政设施的管理,从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到不停车收费,从水质、空气污染监测到建筑节能,从工业生产环境监控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工程,为物联网集成应用提供了平台。

 3、我国积极推进物联网自主技术标准和共性基础能力研究

物联网领域我国技术研发攻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传感器、RFIDM2M、标识解析、工业控制等特定技术领域已经拥有一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部分自主技术已经实现一定产业应用;在物联网通用架构、数据与语义、标识和安全等基础技术方面正加紧研发布局。

  4、物联网产业体系相对完善,局部领域获得突破

我国已经形成涵盖感知制造、网络制造、软件与信息处理、网络与应用服务等门类的相对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空间布局,呈现出高端要素集聚发展的态势。

  三、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机遇和趋势

  1、未来的发展机遇

全球范围内,物联网概念更加深入人心,物联网正成为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引擎。随着物联网技术产品的不断成熟,物联网的潜力和成长性正逐步凸显,应用将加速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潜力将加快释放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逐步确立;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加剧,并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1)M2M、车联网市场最具内生动力,商业化发展更加成熟

市场需求、成本、标准化、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是影响物联网应用规模化推广的主要因素,M2M和车联网市场内生动力强大,相关技术标准日趋成熟,全面推广的各方面条件基本具备,将成为物联网应用的率先突破方向。

2)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方向最具市场潜力,创新空间巨大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两大信息通信产业:移动互联网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市场,侧重于提供大众消费性、全球性的服务;而物联网主要侧重于行业性、区域性的服务。当前,移动互联网正进入高速普及期,成功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向其它产业领域延伸渗透,而处于起步阶段的物联网,也开始融入移动互联网元素,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成为物联网发展最有市场潜力和创新空间的方向。

3)行业应用仍将持续稳步发展,蕴含巨大提升空间

行业应用仍然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工业、农业、电力、交通、物流、安防、环保等行业领域,物联网应用提升的空间广阔。在各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均将应用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纳入其中。智能电网领域,物联网将应用在智能运行、智能控制和智能调度等环节,推动电网的效率提升。

农业领域应用物联网实现资源环境信息实时感知获取、农业生产过程管理的精细化以及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追溯,可以应对资源紧缺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约束,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交通领域的交通信息资源动态采集和共享应用,物流领域的分散物流资源的高度集约化管理和智能化配置,医疗卫生领域的社区医疗资源共享、医疗用品管理、远程医疗服务等各个方面,节能环保领域的生态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危险废弃物管理等方面,公共安全领域的药品和食品安全监控、城市和社区安全、重要设施安全保障等方面,网络化和智能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均比较迫切。

物联网深度应用将催生行业变革。近年来物联网技术不断用于国计民生重大领域,如食品溯源、粮食储运、油气野外运输、煤矿安全等等。物联网多种技术手段,如传感、定位、标识、跟踪、导航等,可以实现动态、实时、无缝、全天候的监控,为行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不仅大大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而且能够改进行业运行模式,从技术的角度引发行业管理领域的革命,促使行业领域向着公平、开放、廉洁、高效、节约的方向发展。

 2、未来发展的四大趋势

1)趋势一: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

目前,物联网产业在中国还是处于前期的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没有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技术体系,整体产业处于酝酿阶段。此前,RFID市场一直期望在物流零售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是由于涉及的产业链过长,产业组织过于复杂,交易成本过高,产业规模有限,成本难于降低等问题使得整体市场成长较为缓慢。

物联网概念提出以后面向具有迫切需求的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以政府应用示范项目带动物联网市场的启动将是必要之举。进而随着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解决方案的不断成熟、企业集聚、技术的不断整合和提升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从而将可以带动各行业大型企业的应用市场。待各个行业的应用逐渐成熟后,带动各项服务的完善、流程的改进个,人应用市场才会随之发展起来。

2)趋势二:物联网标准体系是一个渐进发展成熟的过程,将呈现从成熟应用方案提炼形成行业标准,以行业标准带动关键技术标准,逐步演进形成标准体系的趋势。

物联网概念涵盖众多技术、众多行业、众多领域,试图制定一套普适性的统一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将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标准体系,将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而发展和成熟。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单一技术的先进性并不一定保证其标准一定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标准的开放性和所面对的市场的大小是其持续下去的关键和核心问题。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逐步扩展和市场的成熟,哪一个应用占有的市场份额更大,该应用所衍生出来的相关标准将更有可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标准。

3)趋势三: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新的通用性强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将出现。

物联网的创新是应用集成性的创新,一个单独的企业是无法完全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技术成熟、服务完善、产品类型众多、应用界面友好的应用,将是由设备提供商、技术方案商、运营商、服务商协同合作的结果。随着产业的成熟,支持不同设备接口、不同互联协议、可集成多种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成熟的结果。

物联网时代,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互联网服务平台将成为主流。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将会有大的公共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出现。无论终端生产商、网络运营商、软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应用服务商,都需要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寻找各自的重新定位。

4)趋势四: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把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

物联网将机器人社会的行动都互联在一起,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将是把物联网相关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中国具有领先世界的制造能力和产业基础,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国人具有逻辑理性和艺术灵活性兼具的个性行为特质,物联网领域在中国一定可以产生领先于世界的新的商业模式。

  四、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不足

物联网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物联网的深度应用,将催生各个行业领域的创新,带来深刻的发展变革。但在ICT产业整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与技术、应用、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产业格局风云变幻的移动互联网等产业相比,物联网当前的发展则显得较为缓慢。

1、产业集中度低,边界模糊,物联网发展脉络难以把握

物联网产业链条长且分散。物联网每个产业环节都有众多的中小企业或者少数大企业,但缺乏能够凝聚产业形成发展合力、具有产业引领和绝对话语权的灵魂企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国内外均形成了一批对产业链有强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领袖企业。而在物联网领域。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找不到真正的产业“大佬”,产业集中度低且行业进入门槛低,导致市场表面繁荣但未能形成规模效益,政府和企业虽大量投入但产出不明显,物联网应用成本居高不下。

物联网产业边界模糊。物联网是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高度集成,构建在已经存在多年的产业基础之上。物联网产业边界模糊,造成部分产业统计没有依据,统计难度大。以物联网核心产业之一的传感器为例,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形成了千亿产值的规模,但真正属于物联网产值范畴的却无法准确统计。由于物联网产业难以从原有产业中剥离,造成部分产业统计水分偏大,不利于准确判断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规律。

2、应用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的矛盾突出,大规模应用的临界点尚未到来

现阶段,物联网的应用规模化和技术产业水平存在矛盾。一方面,在应用开展的初期,部分产品功能单一、价格昂贵,产品精度和可靠性无法满足要求,难以推动形成规模应用和产品普及。另一方面,没有规模化的应用无法带动产业化水平的真正提升,部分技术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层面、仿真层面,不能真正通过产品化发挥作用和创造价值。

在物联网产业链的多数环节,我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相对国外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特别是基于传感器和传感网的应用,其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之间的矛盾则非常突出。部分高端传感器,例如对水质、土壤进行监测的传感器,一个进口传感器价格可能在十万元以上,现阶段不可能进行规模化应用,而国内的传感器或者生产能力不具备,或者精度达不到应用要求。

3、行业定制性强,物联网实现革命式突破发展难度大

物联网可以应用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行业领域,而行业需求的差异性要求企业需要深入了解行业特点、明确行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行业进行定制性的设备研发和软件开发,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企业研发的难度。同时,行业的差异性也带来了标准化的难度增大,产品无法实现有效互通。

感知层面,各个行业需要感知的对象不同,需要采集的物理世界信息不同,造成了传感器的差异,例如用于环境监测的传感器和用于农业土壤监测的传感器是无法通用的。信息处理层面,各行业的基础信息不同,需要分析和决策的内容不同,因此尚没有一种通用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软件能够适用于所有行业。

行业的多样性和强定制性,使得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在现阶段难以聚焦以实现集中跨越式突破。

  五、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机遇

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时期,信息通信技术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面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物联网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正与其他信息技术融合渗透,进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物联网自2009年以来起步发展,在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亟需抓住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机遇,加快战略部署和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推动技术和应用创新,释放物联网潜力,深化物联网应用,推动物联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形成物联网自循环的内生发展动力

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依托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增强物联网发展的内生动力。优化国家资金配置,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多方协作,推动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在行业应用领域,进一步挖掘市场需求,探索商业模式。推动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渗透,深化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应用,充分发挥物联网在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带动形成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发展。

在个人应用领域,推动形成物联网自循环发展。以面向公众的应用为突破口,通过规模发展带来突破性效应。对于感知节点采集上来的大量物的信息,借助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过应用创新为个人提供特色服务,以此突破规模化瓶颈,推动物联网自身的持续性发展。

2、坚持应用先行,实现物联网的层次化、有序化推进

充分按照“需求牵引,应用先导,确保安全”的原则,面向重点行业和重点民生领域,选择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深化物联网应用。

结合技术和产业化的水平,坚持层次化推进。优先在技术产业相对成熟、发展潜力大的领域开展应用推广工作,以规模化的物联网应用市场带动技术、标准、产业、政策等进一步完善。在技术和产业化尚未成熟的领域,在确保自主创新技术突破和产品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发展。在技术相对稳定而产业化能力不足的领域,应首先提升生产能力,扩大产品产量,改善产品的工艺、质量,以适应应用规模化推广的高标准和低成本要求。

3、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物联网发展的配套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创新层次。开展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基础性研发,推动自主创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在物联网重大基础设施、重要业务系统加强安全自主可控软硬件的应用。加强融合创新,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培育新型业态。

坚持物联网发展的自主可控,加强防护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安全评估机制,有效保障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等各环节的安全可控。

积极探索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共赢的新型商业模式,推动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信息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数据处理和综合应用,推动物联网持续健康发展。

物联网本身并不是全新的技术,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汇总和融合。物联网作为一种融合发展的技术,其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同样会带来庞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据保守估计,传感技术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重要区域防入侵、环保、电力安全、平安家居、健康监测等诸多领域的市场规模均超过百亿甚至千亿。据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1,物联网产业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美国《福布斯》杂志评论未来的物联网将比现有的Internet大得多,市场前景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

总体而言,全球物联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2010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据估计,2013年将超过1700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30%。其中,微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微镜、气体传感器、微陀螺等器件也已在汽车、手机、电子游戏、生物医疗、传感网络等消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量成熟技术和产品的诞生为物联网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物联网相关政策进行战略布局,希望在新一轮信息产业发展中抢占先机,全球物联网产业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这样的增长态势持续下去,未来10年全球的物联网无疑都将实现数量和质量的飞跃,实现大规模普及和商用,走进普通人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联网专业就业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