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体发生光谱分析原理工作曲线每次都要做吗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锌锭中铅的含量

1.学习ICPAES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术;

2.了解电感耦合离子体光源的工作原理;

3.学习利用ICPAES测定铅锭中铅含量的方法。

ICP发射光谱分析是将试样在等离子体中激发,使待测元素发射出特有波长的光,经分光后测量其强度而进行的定量测定分析方法。ICP具有高温、环状结构、惰性气氛、自吸现象小等特点,因而具有基体效应小、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等优点,是分析液体试样的zui佳光源。目前,此光源可用于分析周期表中绝大多数元素(约70多种),检出限可达10-310-4ng?g-1级,精密度在1%左右,并可对百分之几十的高含量元素进行测定。

锌锭中铅杂质的含量是一项重要指标,锌基体对杂质元素无明显干扰,采用背景扣除基体法可以基本消除,对铅直接进行测定。各杂质元素含量相当低,元素之间的干扰也可忽略不计。

三、仪器设备与试剂材料

1+1硝酸,使其溶解,待溶完后加热煮沸几分钟,冷却后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铅标准贮备液(1000μg?mL-1):准确称取0.1000g光谱纯金属铅于100mL烧杯中,加入20mL 1+1硝酸,加热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铅标准工作液(50μg?mL-1):移取5.00mL铅标准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1ICP高频发生器:频率40.68MHz,入射功率为1.1kW,反射功率5kW

2)炬管:三层同轴石英玻璃管。

3)雾化器:同轴玻璃雾化器。

4)感应线圈:3匝。

5)等离子体焰炬观察高度:10mm,径向距离4.5mm

7)积分时间:5s,积分次数3次。

25.0mL铅标准工作液于550mL容量瓶中,然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标准溶液系列,其浓度为:1.0, 2.0, 5.0, 10.0, 25.0μg?mL-1

3.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0.5000g样品于150mL烧杯中,加水约10mL,再加入10mL硝酸,待剧烈反应完成后稍加热,使样品溶解完全,冷却,转入50mL容量瓶定容,待测。

4.工作曲线的绘制:根据实验条件,按照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标准溶液系列中铅的光强度。

5.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高纯锌和锌锭样品中的铅的光强度。

1.利用仪器软件,将铅的光强度对浓度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

2.打印高纯锌和样品中铅的结果,以高纯锌作为背景扣除计算锌锭样品中的铅的含量。

1.为什么ICP光源能够提高光谱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2.为什么计算样品中铅的含量时要以高纯锌作为背景扣除?

您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为您创建此邮箱/手机号的账号,密码跟您输入的邮箱/手机号一致,以方便您下次登录下载和查看订单。注:支付完成后需要自己下载文件,并不会自动发送文件哦!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国家标准】YST 568.8-2008 氧化锆、氧化铪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锆中铝、钙、镁、锰、钠、镍、铁、钛、锌、钼、钒、铪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2008化铪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锆中铝、钙、镁、锰、钠、镍、铁、钛、 锌、钼、钒、铪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l,g,a,e,n,,Hf in S/T 008代替 006 6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I 前 言 568氧化锆、氧化铪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11个部分 第1部分 氧化锆和氧化铪量的测定 苦杏仁酸重量法 第2部分 铁量的测定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 硅量的测定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 铝量的测定 铬天青第5部分 钠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 钛量的测定 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 磷量的测定 锑盐第8部分 氧化锆中铝、钙、镁、锰、钠、镍、铁、钛、锌、钼、钒、铪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第9部分 氧化铪中铝、钙、镁、锰、钠、镍、铁、钛、锌、钼、钒、锆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第10部分 锰量的测定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第11部分 镍量的测定 α部分为第8部分。 本部分代替 化锆中氧化铪量的测定(原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起草。 本部分由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颜广炅、张卓、李娜。 本部分参与起草人刘天平、黄永红、戴凤英、麦丽碧、张永进。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T S/T 008 1 氧化锆、氧化铪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锆中铝、钙、镁、锰、钠、镍、铁、钛、 锌、钼、钒、铪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氧化锆中铝、钙、镁、锰、钠、镍、铁、钛、锌、钼、钒、铪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氧化锆中铝、钙、镁、锰、钠、镍、铁、钛、锌、钼、钒、铪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表1 各元素的测定范围 元素 检测范围 w/ 元素 检测范围 w/ a e o i V 2 方法提要 试料用氢氟酸、硝酸分解,在此介质中,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于各元素选定的波长处测量其质量浓度。 3 试剂 硝酸(优级纯。 氢氟酸(优级纯。 标准贮存溶液 钠标准贮存溶液先在400℃450℃灼烧至恒量,无爆裂声,冷却至室温后使用),先溶于少量水中,再移入1000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铝标准贮存溶液称取 酸钾铝于 100入 51),加入少量水使其完全溶解后,移入1000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钙标准贮存溶液110℃干燥至恒量的碳酸钙于300入20,然后滴加盐酸(11)至完全溶解,再加入 10酸,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取下冷却,移入1000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铁、镍、锌、镁标准贮存溶液锌、纯镍、纯镁(w≥于一组200别加入151),加热使其溶解,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分别移入一组1000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镍、镁。 锰标准贮存溶液入5滴加几滴过氧化氢(加热溶解后,再加入5移入1000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铪标准贮存溶液称取 氧化铪于瓷坩埚中,加入 4g 焦硫酸钾,于 700℃熔融透明约1015却后用1009)浸出熔块,加热至完全溶解后,冷却,移入1000S/T 006 2 用盐酸(19)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钒标准贮存溶液入几粒氢氧化钠,以水稀释至100溶解完全后,以硫酸(11)中和至溶液呈酸性,移入 1000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钼标准贮存溶液少量水溶解,移入1000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钛标准贮存溶液称取 w≥于铂坩埚中,加入少许水后,慢慢滴加氢氟酸使其溶解,再滴加硝酸使低价钛完全氧化,加入10匀,加热蒸发至冒硫酸白烟,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1000硫酸(595)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 1铝、钙、镁、锰、钠、镍、铁、钛、锌、钼、钒、铪标准溶液分别移取 、镁、锰、钠、镍、铁、钛、锌、钼、钒、铪标准贮存溶液(一组100加入101),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上述溶液1、镁、锰、钠、镍、铁、钛、锌、钼、钒、铪。 4 仪器和设备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高压溶样装置 5 分析步骤 试料 按表2称取试样,表2 质量分数 w/ 试料量 m/g 定容体积 V/00 00 测定次数 独立的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测定 将试料置于铂坩埚中,吹少许水,加入22电炉上微热使其完全溶解(若此法不易溶解样品,可将试料置于微波溶样罐中,加入26采用微波消解法溶解样品),冷却,移入100水定容,摇匀。按表3所示仪器的分析线,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上测量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的光谱强度,并由计算机按工作曲线自动计算出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 008 3 表3 待测元素分析线 元素 a f n 谱线波长λ/素 i o 谱线波长λ/作曲线的绘制 0. 2时 在一组100一组100入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待测元素质量分数 0. 21 时 在一组100别加入0、配加入2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按表3所示仪器的分析线,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上测量工作曲线溶液中待测元素的光谱强度,并由计算机自动绘制工作曲线。 6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1)计算待测元素(x)的质量分数() 610 10x ?? (1) 式中 ρ0空白溶液的质量浓度,μg/ρ1试样溶液的质量浓度,μg/V 试液总体积,m 试料的质量,g。 7 精密度 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5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4 质量分数 w/ 复性限 r / 重复性限(r)r, 006 4 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5所列允许差 表5 质量分数 w / 相对允许差 Δ/ 0 0 5 8 质量保证与控制 应用国家级标准样品或行业级标准样品,每六个月校核一次本部分的有效性。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Nd3+, Yb3+, Tm3+激活的钼酸盐晶体的生长、光谱与微片激光性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本文首先介绍了微片激光器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工作的主要目的,并简单介绍了稀土光谱参数计算的理论基础。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Nd3+,Yb3+,Tm3+离子激活的BaGd2(MoO4)4晶体和Nd3+,Yb3+离子激活的Li2Gd4(MoO4)7晶体。利用偏光显微镜确定了晶体的光学主轴,测量了稀土离子在晶体中的偏振吸收谱,偏振发射谱以及荧光衰减曲线。利用Judd-Ofelt理论分析吸收光谱得到了稀土离子在相应晶体中的Judd-Ofelt强度参数,计算了其多重态间的辐射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和辐射寿命;利用倒易法或Fuchtbauer-Ladenburg公式计算了部分跃迁的发射截面,根据光谱分析的结果评估了各个晶体在激光应用方面的潜力。 较为详细的研究了Nd3+,Yb3+,Tm3+离子激活的BaGd2(MoO4)4晶体以及Nd3+激活的Li2Gd4(MoO4)7晶体的激光性能。其中BaGd2(MoO4)4晶体有一个完美的(010)解理面,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方便的将晶体制成厚度在1 mm以下的解理微片,激光实验中就是采用这种未经抛光的解理微片作为激光增益介质,特别是对于Nd3+离子激活的BaGd2(MoO4)4晶体,激光腔镜是直接镀在解理面上,有效的激光运转表明该晶体的解理面有很好的平整度和平行度,可满足直接镀膜的要求,是一种潜在的免加工微片激光增益介质。

Nd3+, Yb3+, Tm3+激活的钼酸盐晶体的生长、光谱与微片激光性能研究.朱浩淼[d].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谱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