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入手一台imacpro pro这配置价格多少懂行人

「天猫手机馆」-pro2品牌旗舰店直销,新品现货,品类齐全,售后无忧,正品低价服务优!网购手机,来「天猫手机馆」让人放心的手机商城.""惠""聚各款热卖机型!分期付款无压力!

这是一个创建于 460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总算是更新了,题主已经饥渴难耐了,目前题主是 2014 MBP N 卡版,平日出门背着出门显太重,等 MacBook 12 很久,希望来用作开发备用机。

但是好像大家对 MacBook 12 的关注度不高?网上能找到的测评或者介绍也非常少,普遍关注在 MacBook Pro 和 iMac,想知道 2017 款相对于 2016 款的整体提升是否值得现在购买? macrumors 套话评论文章,没太多实质性的对比:

  1. CPU 从第六代升级为第七代提速 20%
  2. 键盘更新为第二代蝶式设计
  3. 日常续航提升 1 小时
  1. 整体性能提升幅度到底如何? 官方宣称的 20% 提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处理 Python/JS 开发任务上体验如何 (从 2016 款来看的话)?
  2. 配置上,512G 硬盘必选,但勾选 16G 内存有无必要?勾选 i7 CPU 有无必要?
  3. 没接触过无风扇设计的本子, 2016 款的发热问题怎么样? 长时间的运行一些计算任务,系统降频对使用体验的影响有多大?
  4. 现在购买和几个月后开学季(可能会有赠品)购买, 享受的优惠幅度能有多大?

补充一下今天更新的信息:

的配置,注意,MB12 只有 i3 才是 m 系列

3. 这个是跑分对比, 就单核性能上来说 500 分的差距对于巨大的便携性来说似乎显得已经能够接受了?


4. 选择似乎逐渐明朗了, 512G+16G 是必须的 (512G 是个人原因, 16G 看来已经成为 macOS 的标配了),目前还不太明确的一点就是 CPU 到底该不该升,当需要编译中型大型项目时不知道具体怎样..

我就打算搞一台二奶机(之前被知乎软粉忽悠买了 Surface,对微软的品控表示绝望),平时就记记笔记、看看书、偶尔写点东西什么的。真的编译起来 MBP12 肯定是镇不住,只能当编辑器用。考虑之后直接买 iPad Pro 算了。
至于无风扇倒不是问题,core m 还是不错的,至少日常肯定够用(开发除外)。

因为还没钱买二 /三奶机。。。。

关注的人很多都买了 2016 版

1. 20%基本上意味着,i5 版性能约等于上一代的 m7
2. MBP 和 MB 完全定位不一样,性能差距很大的
3. 512GB 不一定必选,我 512GB 还有 300GB+,一年多使用后,内存只出现过两三次不足,SSD 性能提升我个人感觉可能不大,因为 2016 款比 2015 提升很大

3. 其他升级幅度都很小,没有吸引力

不是一直是二代蝴蝶键盘么?那个模具换了,真的可以试试~我都想去大悦城试试新机器去...

没觉得多重啊。买辆车就行了

我觉得增加了 16g 选项已经相当有诚意了,CPU 快 20%,硬盘块 50%,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文件存储同步目前我自己的方案是 Dropbox+Git,所以不会担心文件同步的问题,但 512 似乎总是一个安全的方案?

之前也和你一样纠结过 Win 超极本,比如 Surface,但已经彻底被 mac 绑架了...切换成本高

@ 前段时间 Surface Pro 更新了的时候有点打鸡血觉得等不了 Mac 的更新了,后来冷静下来还是觉得不能相信微软.. 看来品控糟糕是真的啊

@ 能省则省啊.. 毕竟二奶机.. 比如内存 8G 完全足够的话,升级 16G 就完全没必要了.. 倒是下面有人说 8G 内存经常报内存不足, 看起来还是有必要.. 如果是 MBP 主力机自然毫不犹豫顶配啊。

@ 其实上面的快评之前都看过了,结论无非是一些废话比如什么「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 MacBook 12 」之类的,倒是你发完这条消息后总算看到了一个比较长的带跑分对比的 Review 但是我还是很好奇配置选择上有没有~发帖子之前都没有看到 2017

@ 我的 2014 N 卡 MBP 也是顶配,跟了我三年从来没出过问题,各方面完美,如果不是现在出行需求比较多,也不会想去买一台码字+开发的二奶机

@ 淘宝上买不到定制款的吧,默认配置综合看下来还是有点不够用?

@ 快别提价格涨得跟那啥一样,题主在德国,美国官方 1299 刀,德国官网 1499 欧,更重要的是,欧元汇率比美元还高,简直不知道这种脑残定价是怎么定出来的

@ 看来升内存还是完全有必要的啊,现在唯一不太明确的就是降频后对性能的影响有多大了,有试过编译大项目没? 比如多核编译个 gcc 试一下?编译速度和发热情况?居然还能跑 PD.. 看来性能还是够的

@ 噗 23333 题主目前的生活方式还不适合开车 还是得背包出行

@ 饥渴难耐 就等下单了

#20 话说 po 出来的那个分我看了下,是 M3 的。理论上 i5, i7(4.5w)性能应该会更强。

我感觉可能只能先买这一代了,明年看升不升 thunderbolt。升的话升下级,应该损失不了多少。(如果电脑也能像车一样 lease 多好)。明年用 10 nm 的 cpu,die shrink 应该会有相比于降低漏电率更明显的代际功耗下降,说不定可以成为主力了。

上个月 6300 入了二手几乎全新 2016 年版低配的路过,日常完全足够使用,开发 Web 小型项目也比较轻松( Webpack 编译不吃 CPU 吃 IO )
最重要的是能用充电宝直接充电,搭配紫米十号电源,续航 20 小时不是梦啊

接口确实看来比较坑 不过整合雷电 3 接口成本提升 对于一款便携性大于功能性的本子 一个 3.1 的口也算能接受了。那么等明年升级估计等不到了 这款配置少说得让挤个一年半左右 2333

@ 所以会很好奇 i5/i7 的发热情况

“比 ipad 慢”是两方面意思:

一个是这类处理器的峰值性能可能不如 iPad 的 CPU (三个大核心都是六发射)组合

另一方面无风扇设计(而且它全部的 PCB 加起来也只有你手机那么大的面积)导致它的可持续 TDP 也非常有限,也就是比 iPad 高一点的程度(参考 new surface pro 为了在无风扇情况下使用 15w tdp 的 i5,硬是在里面塞了多条热管。

我是用 2016 过来的。

简单说,性能其实不用太操心,尤其是自定义配置到 m7。

之所以我这一代没有跟着升级,是因为

屏幕没有任何提升,本来以为可以升级到 MacB ook Pro 的色域,结果没有

没有 touchbar,那个东西并没有一堆程序员叫唤得那么无用

简单来说升级的处理器诚意太低了……没有意思,所以不入

觉得不打游戏的话 12 寸性能够用了,有时候慢点,慢就慢呗,二奶机慢点不是大问题,关键是轻薄,屏幕也比 air 好。

16 款 M7-256g 用户,我觉得这个 2017 款关注人少是因为该买的人都买了吧,处理器这种升个 20%的没啥明显区别,尤其是像之前买的很多人都是升了 CPU 配置的。

今年这种进步,可能也就是买的人可以满足于 m5 而不需要一定上 m7 才够用了吧,可以省点钱。

用了这个 macbook 后我极大地意识到,ipad pro 在普通人办公方面怎么和这台 macbook 比。。。

也在考虑 12 寸和 13 寸的选择

屏幕接受不了,只有 720 的分辨率。官网说的是 1440,但是 retina 后减一半。好自为之

还有就是 cpu 尽量上顶配,内存必须上 16G。要不然很多 IDE 运行起来会很痛苦

默认是 HiDPI,肉眼看不出因为非整数缩放导致的模糊。

我是 2015 第一时间入手的,闲鱼前几天出。默认是 720,可以设置到 800 视网膜。但是这个分辨率就很难干活的

1、新款 IPAD 为啥老买的不好 因为老款的能满足绝大多数需求……

升级 CPU 升级内存,二奶机 SSD 无所谓

二代键盘升级诱惑力很大

但即便是日常使用,也做好 CPU 过热降频的准备( 100%会出现)

昨晚在 weiphone 上看到一个人的测试,说是 17 款 nmb 的内存温度高于 50 后就会极大影响 IO 速度,不过本人小白不确定是否真的如此。。。

我也想问问 17 款用的 m3 i5 和 i7 性能差别大吗?看数据差别不大,值得升级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pro2015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