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短文播报导航有监控播报吗?

卫星系统总师谢军接受北斗网专访摄影 曹冉

  中新网4月17日电 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网站消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日前在接受该网专访时表示,国际上现有的几大卫星导航系统,在提高自己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能力的同时,一直都在开展各系统间兼容互操作研究,北斗导航系统也充分考虑了兼容互操作的要求。

  谢军指出,兼容互操作将会给用户带来很多好处,因为用户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收到更多导航卫星的信息,解算自己的位置、速度、时间就更加方便,同时精度也更高。再一个就是各导航系统采用兼容设计后,可以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资源。目前,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制造能接收北斗、 GPS和GLONASS系统的接收机了。应该说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达成兼容互操作协议之后,系统间的兼容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谢军说,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入轨后,从原理上来讲可实现全天24小时对设计区域范围提供连续、稳定服务能力。但是为了提高整个星座的稳健性,又叫鲁棒性,我们需要增加一些卫星,这样可使用户在同一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卫星信号,能够更方便地解算出来自己的位置。另外,增加卫星数量对提高终端用户导航定位的精度也是相当有好处的。

  谢军称,对于北斗系统来说,整体的设计思路是先区域,后全球。在区域系统里我们设计的定位精度是十米,第八颗导航卫星入轨后,空间段就具备了实现和保证区域系统定位精度的能力。当然,这一能力的实现最后还要和运控系统一块通过测试、验证,特别是通过修正我们的测量误差,把星历误差减小到最小,来保证用户能够实现十米的定位精度。

  谢军说,整个北斗系统的设计策略是先区域后全球。作为区域系统的星座网络设计,我们充分考虑了组网成本、覆盖范围以及用户需求。区域系统星座由5颗GEO卫星、3颗IGSO卫星和4颗MEO卫星组成,同时为了提高区域系统鲁棒性,我们将补充两颗IGSO卫星。下一步的建设全球系统,我们将采用5颗GEO卫星和多颗非GEO轨道卫星构成的星座。所谓的覆盖区,或者叫服务区,区域系统就是面向中国区域以及周边地区,而北斗全球系统的目标则是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首先北斗卫星有很多功能,短文播报只是其中一个功能,还有比如授时功能,定位导航功能等等。北斗短文播报是通过卫星实现数据传输,因此可以认为没有信号范围的限制。对于那些常年活动在无公网信号地区的人们,如船员、海上勘探人员、驴友等群体,北斗短文功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试想,当上述这些人员涉险、手机无通信网络时,可以通过北斗短报文信息来向外界求救,带来的回报价值很可能就是生命!因此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非常重要。难怪那么牛!北斗卫的一个短文播报功能,GPS已恨透了中国的北斗!

第二个就是授时功能,在一些对于时间要求比较精准和高的行业领域,比如电力,通讯,金融,军事发射等,授时通常来时就是实时校正标准时间,在金融领域,在股市,有时候哪怕一分钟一秒钟的时间差异就可能会造成极大损失。而北斗卫星就可以带来实时校正时间的好处。时间校正精度达到纳秒级别。

第三方是定位导航功能,这个不用累述了,大家都知道,也都在使用。

短文播放的缺点也很大:短文播报就相当于咱们平时发短信一样,但是卫星短文播报一次只能不超过40个汉字,一分钟只能通信一次。

很多国家要想实现咱们北斗全部功能还是很难得,目前只有美国,欧洲,俄罗斯和中国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首先系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发射大量的卫星进行组网,一般组网完善,范围覆盖全球最起码需要30颗卫星以上,光这些卫星的造价成本就很高了,更不用说地面上的接受源设备。

更新维护也是难点,上面也说了,先后发射进行组网形成系统,就拿北斗来说吧,咱们国家是从2000年开始的,2020年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2035年全面完成,时间跨度20到35年,而一颗卫星寿命短则五六年,长则10年左右,也就是说你需要更换卫星,成本又是蹭蹭往上涨。并且组网完成,每年或者每几年又要更新迭代,这成本......

还有就是如上图所示,地球上面卫星布局已经密密麻麻了,有通讯卫星,测量卫星,军事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等等等等,而空间就那么大一点,占坑不是那么容易的。5.1号开始,北斗地图APP将会上线,而且技术异常先进,能精确到1米范围以内,考虑到导航系统需要硬件芯片支持,我们目前手机上常用的麒麟、高通、联发科等芯片都是支持北斗系统和GPS,但是目前苹果手机的A系列芯片暂时不能支持北斗导航系统,所有苹果系统的手机无法体验到顶端的导航技术了。难怪那么牛!北斗卫的一个短文播报功能,GPS已恨透了中国的北斗!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留言评论。纯手打真心不容易,点个赞关注下我呗。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本报讯 记者李晓萍报道:1月17日,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成果推广会在京召开,依托该系统研发的“危化品运输监控指挥系统”正式开始应用推广。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开发民用市场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开始规模化进入应用市场。

  我国现有危化品运输车辆11万多台。近年来,在危化品运输过程中各类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北斗卫星危化品运输监控指挥系统”的研制成功,可对危化品运输车辆进行全程安全监控,从而大大降低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和事故危害,提高危化品运输的科学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据介绍,北斗卫星“危化品运输监控指挥系统”能够实现事前预警、实时监控和应急预案处理三大功能,第一期监控容量为一万台车辆,第二期将超过10万台。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任志武表示,推进以卫星应用为代表的民用航天产业发展,是我国“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日前,国家发改委已发布《关于组织申报卫星应用产业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将在2008年至2009年组织实施卫星应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进一步推动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斗短文播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